CN203965307U - 光学件载体、光学模块及光学测量仪 - Google Patents

光学件载体、光学模块及光学测量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65307U
CN203965307U CN201420395185.6U CN201420395185U CN203965307U CN 203965307 U CN203965307 U CN 203965307U CN 201420395185 U CN201420395185 U CN 201420395185U CN 203965307 U CN203965307 U CN 203965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per slot
optical element
main body
optical
h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951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海
何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 Rui biotechnology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OEASY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OEASY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BIOEASY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14203951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65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65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653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件载体,包括第一盖板和具有多侧板和底板的主体,在所述主体上设有用于容纳并固定光学传输路径的光学元件的装置,所述侧板包括前、后、左、右侧板,所述第一盖板设置在所述主体上侧,并与所述主体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光学模块及光学测量仪。本实用新型采用光学件载体,设置了多个限位槽,在使用过程中,光学元件安装在相应的限位槽,无需复杂调校,实现了构造简单、简化装配和调校工作的一体化光学模块,同时又能满足在同一集成光学平台上进行光学测量分析,实现多种测试方法如,透射测量,反射测量,荧光测量的兼容互换。

Description

光学件载体、光学模块及光学测量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光学件载体、光学模块及光学测量仪。
背景技术
光学仪器是能够产生光波并显示图像,或接收光波并分析、确定其若干性质的一类仪器,光学仪器是仪器仪表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类别,是工农业生产、资源勘探、空间探索、科学实验、国防建设以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不可缺少的观察、测试、分析、控制、记录和传递的工具。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光学仪器在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分析等领域越受重视,在这些领域应用到的测试项目较多,比如色谱分析、光学分析等,其原理各有差异,但因光学分析仪器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等特点使其应用更为广泛。
目前实验室所使用的光学分析仪器如分光光度计、荧光光度计、反射分析仪等,体积较大、携带不便、供电困难等缺陷使其在室外或野外科学考察、超市、农贸市场及海关等需现场监管并检测场所的应用受限。因此微型光学分析仪器因其体积小、使用方便、性能稳定等优点备受关注,国内外已有相应的仪器,但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美国海洋光学公司的掌上型光纤光谱仪采用多种光学元件,复杂的结构设计,不利于制造加工,同时对后期调校工作加大了难度。
现有技术中光学分析仪器都需要通过复杂的光路设计,精密的加工制造,以及极其细致的调校才能得以实现测量功能。因此其制造难度和产品体积都大大增加,产品价格也随之增长。往往这类仪器都安置在需要严格控制环境的实验室中,极大地限制了设备的应用范围。随着各行业对测量需求的不断增长,快速,便携,现场测试等特殊需求的提出,光学仪器面临着新的发展方向所带来的技术难点。在这个发展方向的推动之下,结构简单、小型化、一体化的光学分析仪器或者光学测量模块制造技术不断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件载体,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的缺陷,光学件载体通过添加多种光学元件能够实现光学分析仪器的小型化与便携性,且无需经过复杂的调校。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学模块及光学测量仪。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件载体,包括:
第一盖板;
具有多侧板和底板的主体,在所述主体上设有用于容纳并固定光学传输路径的光学元件的装置,所述侧板包括前、后、左、右侧板,所述第一盖板设置在所述主体上侧,并与所述主体进行可拆卸连接;
所述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用于容纳并固定光学传输路径的光学元件的装置包括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包括:
设在所述主体左侧板上的第一限位槽,用于容纳并固定光源;
与第一限位槽平行且同一轴线上依次排列的第二、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二和第三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右侧,所述第二限位槽用于容纳并固定光阑,所述第三限位槽用于容纳并固定准直透镜;
与所述第三限位槽成45度夹角的第四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右侧,且其前端远离所述第三限位槽而后端靠近所述第三限位槽,用于容纳并固定分光镜;
与所述第一限位槽成90度夹角且依次排列的第五、六、七限位槽,位于所述第四限位槽后侧,所述第五限位槽用于容纳并固定光阑、滤光片,所述第六和第七限位槽分别用于容纳并固定接收透镜和信号传感器;
所述用于容纳并固定光学传输路径的光学元件的装置还包括一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主体前侧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五限位槽轴线方向上。
优选地,所述光学件载体还包括第二盖板,该第二盖板位于所述第一盖板上侧并与之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盖板包括容纳并固定反射镜的第十限位槽,所述第十限位槽与所述主体前侧板上通孔相对应,所述第十限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一侧边上,且所述第十限位槽与所述第二盖板成45度夹角。
优选地,所述主体还包括用于容纳并固定光源检测系统的光学元件的装置,该用于容纳并固定光源检测系统的光学元件的装置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斜右方向的一侧,所述用于容纳并固定光源检测系统的光学元件的装置包括第八限位槽、与所述第八限位槽平行排列的第九限位槽,所述第八和第九限位槽分别用于容纳并固定光能量衰减片和检测传感器。
更优选地,所述主体还包括用于消除杂散光的装置,位于所述第四限位槽右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学模块,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光学件载体、装设于光学件载体上的光学元件、及与光学元件电连接的第三电路板,所述第三电路板与所述光学件载体的底板进行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光学元件包括信号传感器、收集透镜、滤光片、光阑、分光镜、准直透镜、和光源,其中所述信号传感器后侧连接有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第三电路板进行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光学元件还包括光能量衰减片和检测传感器,其中所述检测传感器后侧连接有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与第三电路板进行电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光学元件还包括反射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学测量仪,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光学模块。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采用光学件载体,光学件载体包括一体成型的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了多个限位槽,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测量所需的光学元件安装在相应的限位槽,无需复杂调校,实现了构造简单、简化装配和调校工作的一体化光学模块,同时又能满足在同一集成光学平台上进行光学测量分析,实现多种测试方法如,透射测量,反射测量,荧光测量的兼容互换。
附图说明
图1以分解图示出本发明的光学件载体,其具有安装在其上的光学元件;
图2是本发明中光学件载体主体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光学件载体主体的仰视图;
图4是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2中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带有第二盖板和第三电路板的光学件载体的立体图;
图7是图6的前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一种光学模块的立体图;
图9以分解图示出本发明中一种光学模块;
图10是本发明光学测量的原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消除杂散光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件载体、光学模块及光学测量仪,在该光学件载体加入光学元件实现构造简单、简化装配及无需调校工作的一体化光学模块,同时又能满足在同一集成光学平台上,实现多种测试方法如,透射测量,反射测量,荧光测量的兼容互换。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其以分解图示出了光学件载体,且带有安装在其上的光学元件。所述光学件载体包括主体1和第一盖板2,所述主体1具有多个侧板31和底板32,所述侧板31包括前、后、左、右侧板,所述第一盖板2与所述底板32相对应且设在所述主体1上侧,所述主体1具有用于容纳并固定光学传输路径的光学元件的装置。所述光学传输路径包括光学发送与接收路径401、402,所述光学传输路径的光学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发送光信号的光学元件(如光源等)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将光信号朝光接收元件(如信号传感器等)的方向集束的光学元件(如光阑、滤光片、收集透镜等)。所述主体的材质可以是综合性能较好,冲击强度较高,化学稳定性,电性能良好的塑料或其他材料,本实施例优选为ABS塑料材质,且采用模具注塑工艺一体化设计制作而成的。
所述第一盖板2设有一个连接通孔21,但不限于一个,用于将所述第一盖板2与主体1进行可拆卸连接,可以是螺纹锁紧结构、卡扣锁结构等,方便拆卸安装与更换光学元件。本实施中通过螺钉锁紧结构连接所述第一盖板2和主体1。当然,针对较常用且不需更换光学元件的光学模块(光学模块为带有光学元件的光学件载体)可用胶粘结构等将所述第一盖板2与主体1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盖板2底部设有遮光槽20,用于遮挡外部杂散光,使得光学测量过程中不受外界杂散光干扰影响测试的精确度。所述第一盖板2还设有至少一个带有翻边结构221的导向通孔22,贯穿至所述第一盖板2底部,所述导向通孔22用于与其他器件或组件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翻边结构221与所述遮光槽20不在同一侧,即在所述第一盖板顶部。为了在与其他器件或组件进行锁紧连接时更好的定位安装,在第一盖板2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元件23,所述定位元件23与所述翻边结构221同侧,本实施例采用圆柱形结构,但不局限于此。
请参考图1至图5,所述主体1为多边框形结构,其包括多个侧板31及底板32,所述主体1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并固定光学传输路径的光学元件的装置,其包括多种结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容纳并固定多种相对应结构的光学元件,使得在安装光学元件时无需利用胶粘或其他固定结构,同时为了保证所述限位槽的固定及部分相邻光学元件所需间隔距离,在所述限位槽之间设有多对加固结构来增强所述主体1的稳定性。其中,所述加固结构可以是凸形和/或凹形加固结构,但不局限于此。所述主体1设有与所述遮光槽20相对应的凸起10,所述第一盖板2与主体1进行可拆卸连接时,该凸起10与所述遮光槽20相互啮合,能够遮挡外部杂散光,使得光学测量过程中不受外界杂散光干扰影响测试的精确度。所述主体1还设有至少一个通孔11,该通孔11内表面可设有螺纹,与所述第一盖板2的连接通孔21和导向通孔22相对应。优选地,通过所述连接通孔21与通孔11将所述第一盖板2和主体1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通孔11穿透至所述底板32底部,所述底板32设有至少一个带有翻边结构3211的导向通孔321,该导向通孔321与所述通孔11相对应,所述翻边结构3211位于所述底板32下侧。
所述用于容纳并固定光学传输路径的光学元件的装置包括多个限位槽及在所述限位槽之间设置的多对加固结构。所述限位槽包括第一限位槽41、第二限位槽42、第三限位槽43、第四限位槽44、第五限位槽45、第六限位槽46和第七限位槽47。所述第一限位槽41用于容纳并固定光源41’,该第一限位槽41横截面为矩形结构,且贯穿至所述主体1左侧设在所述主体1左侧板上,将光源41’插入光学件载体时,光源41’一部分在所述主体1上,一部分位于其外侧,所述光源41’用于提供照射待测物品的原始光。在所述第一限位槽41轴线右侧设有第二限位槽42,所述第二限位槽42与所述第一限位槽41平行,且其用于容纳并固定光阑42’,所述光阑42’用于控制光源41’出射光的光斑大小,从而调节能量。所述第二限位槽42横截面为矩形结构,其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限位槽41横截面的长度。在所述第二限位槽42同轴线的右侧设有容纳并固定准直透镜43’的第三限位槽43,所述第三限位槽43与所述第一、第二限位槽41、42平行,且其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二限位槽42与第三限位槽43之间设有一对凸形的加固结构51。所述第四限位槽44设在所述第三限位槽43右侧,但与所述第三限位槽43成45度夹角(即所述第四限位槽44轴线与所述第三限位槽43轴线成45度夹角),且所述第四限位槽44后端靠近所述第三限位槽43而前端远离所述第三限位槽43,所述第四限位槽44横截面为矩形结构,用于容纳与固定分光镜44’。所述第四限位槽44靠近所述主体1右侧板前端,其周围采用多对加固结构52对其进行加固并隔开其他限位槽,同时保证光路的正常发送与接收。
所述第五限位槽45、第六限位槽46和第七限位槽47,依次平行排列在所述第四限位槽44后侧,靠近所述主体1的后侧板和右侧板,并与所述第三限位槽43成90度夹角。所述第五限位槽45与第六限位槽46横截面均为矩形结构,且第六限位槽46横截面长度大于所述第五限位槽45横截面的长度。所述第五限位槽45用于容纳与固定光阑45’和滤光片46’,第六限位槽46用于容纳与固定收集透镜47’,所述收集透镜47’对光进行收集与汇聚。所述第七限位槽47用于容纳与固定信号传感器48’,所述信号传感器48’后侧连接有第一电路板481’,所述第七限位槽47横截面为凸形结构,所述第七限位槽47底部开有贯穿所述底板32的矩形通孔322,用于容纳所述第一电路板481’的下端,但不限于矩形结构。所述第七限位槽47与第六限位槽46之间、第五限位槽45与第四限位槽44之间分别设有加固结构53、54。在所述第五限位槽轴线方向上,所述主体1的前侧板与后侧板均设有通孔,前侧板通孔为圆形通孔311,但不局限于圆形结构,主要作为光射出所述主体1和返回所述主体1的光路路径,而后侧板通孔为U形或矩形通孔且向上贯穿至后侧板上边缘。
请参考图6至图8,所述光学件载体还包括第二盖板7,所述第二盖板7位于所述第一盖板2上侧,该第二盖板7设有至少一个通孔75,与所述第一盖板2的导向通孔22对应设置,可通过螺钉进行可拆卸的锁紧连接,但不局限于螺钉锁紧结构。所述第二盖板7包括容纳并固定反射镜的第十限位槽71,该第十限位槽71远离所述第二盖板7且与其成45度夹角,并与所述主体1前侧板通孔311对应设置。所述第十限位槽71的开口一端靠近所述通孔311,而其远离开口的另一端与第二盖板7的一侧边连接,。所述第二盖板7还包括至少一对垂直该第二盖板7且与所述第十限位槽71同侧的凸出物72,该凸出物72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盖板侧边上,且所述凸出物72上设有连接孔721,其孔内可设有螺纹,该连接孔721带有翻边结构7211,所述翻边结构7211朝内设置,便于加工连接孔721,以增加所述连接孔721的强度。所述第二盖板7的任一侧边设有至少一个凹凸台阶73,用于与其他对应设置的凸凹台阶进行啮合连接。为了能够快速放置并测试样品,所述第二盖板7还设有一圆形通孔74,但不局限于圆形,也可以为方形、矩形或U形。所述圆形通孔74与所述第十限位槽71相对应,位于所述第十限位槽71的上侧。优选地,所述圆形通孔74还设有翻边结构741,所述翻边结构741与所述第十限位槽71不在同一侧,即位于所述第二盖板7的另一侧。优选地,在所述第二盖板7与第一盖板2进行可拆卸连接时,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定位安装,在所述第二盖板7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76,该凹槽76朝向内侧(即与所述第十限位槽71同侧),与所述第一盖板2上的定位元件23相对应设置,组合成一组定位装置,所述凹槽76可以穿透过所述第二盖板7。
所述主体1还包括用于容纳并固定光源检测系统的光学元件的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槽42斜右方向的一侧,优选地,该装置位于所述主体1的左侧板与后侧板连接处。所述用于容纳并固定光源检测系统的光学元件的装置包括第八限位槽48与第九限位槽49,所述第八限位槽48与第九限位槽49为同一轴线,且所述第九限位槽49位于第八限位槽48后侧,第九限位槽49与第八限位槽48之间设有一对加固结构56。所述第八限位槽48用于容纳与固定光学衰减片49’,其横截面为矩形结构,与第二限位槽42之间设有一对加固结构55。所述第九限位槽49横截面为凸形结构,用于容纳与固定检测传感器50’,所述检测传感器50’后侧连接有第二电路板501’。所述第九限位槽49底部开有贯穿所述底板的矩形通孔323,用于容纳所述第二电路板501’的下端,但不限于矩形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九限位槽49与所述主体1后侧板之间设有一对加固结构57。
所述主体1还包括用于消除杂散光的装置,所述杂散光主要来自从光源41’射出且第一次透过分光镜44’的光,其工作原理是透过分光镜44’后的光,在该装置内经过多重反射,逐渐衰减,从而达到将这部分高能量的杂散光消除的效果。该装置为带有缺口的凹槽结构6,其横截面为近似直角梯形结构,所述缺口朝向所述第四限位槽44且位于所述凹槽结构6左侧板64前侧,所述凹槽结构6包括依次连接的下腰板61、右侧板62、与右侧板62垂直设置的上腰板63及与右侧板62相平行的左侧板64,所述下腰板61位于所述缺口的右侧,且与所述第四限位槽44轴线平行(即所述下腰板61与所述第四限位槽44成90度夹角),所述下腰板61前端靠近所述缺口,后端与所述右侧板62前端连接且所述下腰板61轴线与所述右侧板62轴线成45度夹角。所述上腰板63与左侧板64连接处67可根据设计需要,设计为直角、凸出弧形结构等。所述左侧板64的前端连接有具有折弯结构的凸出物65,其折弯方向为远离下腰板61朝向上腰板63,该凸出物65包括第一板651和第二板652。所述第二板652一端与所述左侧板64前端连接且成60度夹角,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板651连接,且所述第二板652轴线与所述第一板651轴线成45度夹角。在所述上腰板63与右侧板62连接处设有一直板凸出物66,该直板凸出物66后端靠近右侧板62且与上腰板63成70度的夹角,而其前端远离右侧板62。所述凹槽结构6内的所有表面为黑色,均可作为反射面,对通过所述缺口进入所述凹槽结构6内的杂散光进行重复反射逐渐衰减至消除,如图11所示。为了对杂散光进行更好的消除,一体成型过程中对模具表面作细纹处理,形成理想的漫反射效果,通过多次的折射后,杂散光的能量成级数衰减。
请参考图8与图9,所述光学件载体还包括具有凹形结构的第三盖板8,用于容纳所述主体1与第二盖板7。在所述第三盖板8侧板上设有至少一对通孔81,部分通孔81与所述第二盖板7凸出物上的连接孔721相对应,通过螺钉进行可拆卸的锁紧连接。而其他通孔81用于与其他器件、组件或平台进行可拆卸的锁紧连接。所述第三盖板8的侧板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二盖板7的凹凸台阶73相对应的至少一对凸凹台阶82,形成啮合连接结构。
请参考图8与图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学模块,包括上述任一光学件载体、装设于光学件载体上的光学元件、及与所述光学元件电连接的第三电路板9。所述光学元件包括:
光源41’,设置在所述的第一限位槽41内,用于提供测量所需的原始光,所述光源41’可以是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
光阑42’,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槽42内,用于控制出射光的光斑大小,从而调节能量;
准直透镜43’,设置在所述第三限位槽43内,用于将光源41’发送的发散光形成平行出射的光,所述准直透镜43’可以是非球面平凸透镜或双胶合平凸透镜;
分光镜44’,设置在所述第四限位槽44内,既可使光源41’反射出所述光学件载体照射样品,同时使返回的目标光信号可透过并照射到信号传感器;
光阑45’与滤光片46’,设置在所述第五限位槽45内,所述光阑45’位于靠近分光镜44’一侧,所述滤波片46’用于滤除非目标波长的光信号,所述光阑42’与光阑45’可以互换使用,优选地,所述光阑45’上的通孔与所述光阑42’上的通孔大小不一致,如图1所示;
收集透镜47’,设置在所述第六限位槽46内,用于将平行射入的目标光信号,汇聚在信号传感器48’的有效面积中,所述收集透镜47’可以是非球面平凸透镜或双胶合平凸透镜;
信号传感器48’,设置在所述第七限位槽47内,用于将接收到的目标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传输至所述第三电路板9,所述信号传感器48’可以是硅光电池或雪崩二极管。所述信号传感器48’后侧连接有第一电路板481’,该第一电路板481’可以是PCB电路板,用于收集信号并传输信号,并与所述信号传感器48’进行电连接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可以是焊接固定、胶粘固定或螺钉固定。所述第一电路板481’为凸形结构,上宽下窄,其下部横截面的长宽均小于所述矩形通孔322的横截面的长宽,方便所述第一电路板481’下端插入所述矩形通孔322与所述第三电路板9进行电连接。
所述光学元件还包括能量衰减片49’和检测传感器50’,所述能量衰减片49’和检测传感器50’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八、第九限位槽48、49内,所述能量衰减片49’用于降低光透过率进而控制光能量,所述检测传感器50’对光源41’进行实时监控,收集所述光源41’的光强变化并传输,与信号传感器48’收集的信号进行比较处理,从而保证测量的精度与稳定性。所述检测传感器50’后侧连接有第二电路板501’,该第二电路板501’可以是PCB电路板,用于收集信号并传输信号,并与所述检测传感器50’进行电连接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可以是焊接固定、胶粘固定或螺钉固定。所述第二电路板501’为凸形结构,上宽下窄,其下端横截面的长宽均小于所述矩形通孔323的横截面的长宽,方便所述第二电路板501’下端插入所述矩形通孔323与所述第三电路板9进行电连接。
所述第三电路板9为PCB电路板,用于对所述信号传感器48’和检测传感器50’传输的信号进行放大,整形和比较,并可通过接口传输,且所述第三电路板9与所述光学件载体的底板32进行可拆卸的锁紧连接,如螺钉锁紧或其他锁紧结构。所述第三电路板9设有与所述底板32上导向通孔321相对应的通孔91,通过螺钉进行锁紧连接。还可以采用胶粘进行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电路板9还设有两个矩形通孔92,但不局限于矩形结构,所述矩形通孔92与所述矩形通孔322、323相对应,所述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481’、501’下端穿过所述矩形通孔92,并与所述第三电路板9进行电连接,所述电连接可以是钎焊连接,但不局限于此。
该光学模块可用于反射测量和荧光测量分析,如图10所示,其原理如下:从光源41’发送出的光线是发散的,通过准直透镜43’后形成平行光,照射在分光镜44’上后,一部分光将被反射出光学模块,用于照射不同的样品,另一部分光将被透射,被透射的光经过多重反射直至能量衰减为零。反射出测量模块的光可按不同的测量方式照射样品。如果为反射测量,照射固体样品表面的光,会直接反射回测量模块;如果为荧光测量,被照射的样品,产生的荧光能直接射回测量模块。无论上述哪种测量方式,返回的光再次照射到分光镜44’上,其目标方向应为信号传感器48’,因此透过分光镜44’的光,会经光阑45’接收光信号,滤光片46’滤除杂散光或干扰波长的光信号,再经收集透镜47’将光线汇聚于信号传感器48’。信号传感器48’再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输至第三电路板9。第三电路板9对收集的信号进行处理与传输。根据不同测量方法,选择不同参数的光学元件。一般情况下,先要根据待测样品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曲线,确定目标波长,再根据所述目标波长选择特定波长的光源、特定中心波长的滤光片及相应透反比的分光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学模块,所述光学元件还包括反射镜,所述反射镜设置在第十限位槽71内,用于将射出所述通孔311并透过测量样品的光反射回所述通孔311。该光学模块可用于透射测量分析,透射测量时照射溶液样品的光需经反射镜,重新返回光学模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学测量仪,包括上述任一光学模块。该光学测量仪可以是快速检测设备,便携式检测设备以及手持式检测设备,尤其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POCT(即时检验)体外诊断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件载体、光学模块及光学测量仪,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光学件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盖板;
具有多侧板和底板的主体,在所述主体上设有用于容纳并固定光学传输路径的光学元件的装置,所述侧板包括前、后、左、右侧板,所述第一盖板设置在所述主体上侧,并与所述主体进行可拆卸连接;
所述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件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容纳并固定光学传输路径的光学元件的装置包括多个限位槽,
所述限位槽包括:
设在所述主体左侧板上的第一限位槽,用于容纳并固定光源;
与第一限位槽平行且同一轴线上依次排列的第二、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二和第三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右侧,所述第二限位槽用于容纳并固定光阑,所述第三限位槽用于容纳并固定准直透镜;
与所述第三限位槽成45度夹角的第四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右侧,且其前端远离所述第三限位槽而后端靠近所述第三限位槽,用于容纳并固定分光镜;
与所述第一限位槽成90度夹角且依次排列的第五、六、七限位槽,位于所述第四限位槽后侧,所述第五限位槽用于容纳并固定光阑和滤光片,所述第六限位槽用于容纳并固定接收透镜,所述第七限位槽用于容纳并固定信号传感器,
所述用于容纳并固定光学传输路径的光学元件的装置还包括一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主体前侧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五限位槽轴线方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件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件载体还包括第二盖板,该第二盖板位于所述第一盖板上侧并与之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盖板包括容纳并固定反射镜的第十限位槽,所述第十限位槽与所述主体前侧板上通孔相对应,所述第十限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一侧边上,且所述第十限位槽与所述第二盖板成45度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件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用于容纳并固定光源检测系统的光学元件的装置,该用于容纳并固定光源检测系统的光学元件的装置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斜右方向的一侧,所述用于容纳并固定光源检测系统的光学元件的装置包括第八限位槽、与所述第八限位槽平行排列的第九限位槽,所述第八和第九限位槽分别用于容纳并固定光能量衰减片和检测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光学件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用于消除杂散光的装置,位于所述第四限位槽右侧。
6.一种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光学件载体、装设于光学件载体上的光学元件、及与所述光学元件电连接的第三电路板,所述第三电路板与所述光学件载体的底板进行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包括信号传感器、收集透镜、滤光片、光阑、分光镜、准直透镜、和光源,其中所述信号传感器后侧连接有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第三电路板进行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还包括光能量衰减片和检测传感器,其中所述检测传感器后侧连接有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与第三电路板进行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还包括反射镜。
10.一种光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的光学模块。
CN201420395185.6U 2014-07-17 2014-07-17 光学件载体、光学模块及光学测量仪 Active CN203965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95185.6U CN203965307U (zh) 2014-07-17 2014-07-17 光学件载体、光学模块及光学测量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95185.6U CN203965307U (zh) 2014-07-17 2014-07-17 光学件载体、光学模块及光学测量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65307U true CN203965307U (zh) 2014-11-26

Family

ID=51925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95185.6U Active CN203965307U (zh) 2014-07-17 2014-07-17 光学件载体、光学模块及光学测量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653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3635A (zh) * 2017-04-28 2017-08-18 苏州易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光模块高低温测试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3635A (zh) * 2017-04-28 2017-08-18 苏州易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光模块高低温测试装置
CN107063635B (zh) * 2017-04-28 2023-10-27 苏州易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光模块高低温测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8162B (zh) 紧凑的反射折射分光计
CN101793678B (zh) 等腰直角形横截面样品池的散射物质光谱测量装置与方法
CN109507166A (zh) 一种双通道微型拉曼光谱仪
CN103499393B (zh) 光谱的测量方法
CN103983571A (zh) 探测器像素响应非均匀误差校正装置及其校正的方法
CN103149158A (zh) 一种双棱镜水质监测光纤传感系统
CN107356407A (zh) 同步测量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功率、光谱和光束质量的装置
Peng et al. Compact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 sensing system based on general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s
CN106680186B (zh) 一种流式细胞仪多类型散射光探测系统
CN109444082A (zh) 漫反射光谱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2636457A (zh) 一种微量液体折射率的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DE102008007823B3 (de) Wellenleiterkern und Biosensor
CN203965307U (zh) 光学件载体、光学模块及光学测量仪
JP2019179046A (ja) マイクロプレートリーダーユニット
EP3290907B1 (en) Device for measuring solution concentration
CN113324954A (zh) 一种基于光谱成像的棱镜耦合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测试系统
EP1630545B1 (en) Device for measuring with enhanced sensitivity optical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sample
CN105393106B (zh) 用于测量样品的散射的设备
CN202599830U (zh) 一种微量液体折射率的测量系统
JP3890362B2 (ja) 表面プラズモン共鳴現象測定装置
CN105181605B (zh) 一种基于布拉格反射效应的光谱仪
CN209802321U (zh) 一种精确测量光束入射角的装置
CN109931885B (zh) 一种精确测量光束入射角的装置
Dasgupta et al. Cavity-enhanced absorption measurements across broad absorbance and reflectivity ranges
CN101281126B (zh) 光纤式光学外差法倏逝波腔衰荡光谱分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02 Guangdong Shenzhen city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treet the Peach Gard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11 R & D Center (office spa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Rui Rui biotechnology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2 R & D center of the Peach Gard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11,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treet, Shenzhen City,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Bioeasy Technology, Inc.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