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64742U - 一种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64742U
CN203964742U CN201420336791.0U CN201420336791U CN203964742U CN 203964742 U CN203964742 U CN 203964742U CN 201420336791 U CN201420336791 U CN 201420336791U CN 203964742 U CN203964742 U CN 203964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heater housing
storage heater
heat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3679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学来
李玉苹
李永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2033679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64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64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6474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包括蓄热器壳体,蓄热器壳体内设有管道I和管道II,蓄热器壳体左端设有管道I入口以及管道II出口,右端设有管道I出口以及管道II入口;管道I和管道II为旋向相同且均与蓄热器壳体同轴的螺旋管道;管道I和管道II的螺旋部分相互间隔设置;蓄热器壳体内设有与管道I和管道II的螺旋上升方向垂直且贯穿蓄热器壳体的缝道;蓄热器壳体、管道I和管道II以及缝道之间填充有蓄热材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仅实现能量的储存,而且可以使多种介质同时实现准双逆流换热并且可作为太阳能风冷热泵系统柔性连接的一种蓄热器。

Description

一种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蓄热器蓄热能力小,难以实现多种介质同时工作,而且由于介质流动方式简单,换热效果不理想。同时,对于太阳能与风冷热泵系统,主要包括热泵机组、太阳能集热系统和辅助加热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热泵系统直接连接,该种方式难以实现对太阳能热水热量需求的控制。对于风冷热泵两级压缩系统,介质经过一级压缩之后直接进入到两级压缩,增加了压缩机的功耗。因此,同时存在多种介质、蓄热力大、控制方便、能够实现太阳能集热与热泵之间柔性连接的一种蓄热装置为市场所期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多种介质同时实现准双逆流换热并且可作为太阳能风冷热泵系统柔性连接的一种蓄热器。
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包括蓄热器壳体,蓄热器壳体内设有管道I和管道II,蓄热器壳体左端设有管道I入口以及管道II出口,右端设有管道I出口以及管道II入口;管道I和管道II为旋向相同且均与蓄热器壳体同轴的螺旋管道;管道I和管道II的螺旋部分相互间隔设置;蓄热器壳体内设有与管道I和管道II的螺旋上升方向垂直且贯穿蓄热器壳体的缝道;蓄热器壳体、管道I和管道II以及缝道之间填充有蓄热材料。
具体工作时,一般将管道I设为热流体管道,将管道II设为冷流体管道。热流体从管道I入口进入蓄热器壳体,冷流体从管道II入口进入蓄热器壳体,由于两者呈逆流流动方式,实现冷流体与热流体之间的准逆流换热,因此,从管道I出口流出的热流体温度降低,从管道II出口流出的冷流体温度升高。与此同时,热流体与蓄热材料之间发生热交换,热流体中的一部分热量被蓄热材料吸收储存起来,当冷流体经过蓄热材料时,蓄热材料与冷流体之间发生热交换,实现冷流体与蓄热材料之间的热交换。
当冷空气由缝道进入蓄热器时,可以与蓄热器壳体内的蓄热材料发生热交换。由于缝道与管道I和管道II的螺旋上升方向垂直,因此,冷空气与管道I和管道II内的流体之间发生的热交换很少,主要是与蓄热材料发生热换热。
进一步的,经过实用新型人多次摸索实验发现所述的管道I的截面为椭圆形且其长轴方向与缝道方向相同,所述的管道II的截面为圆形时,换热效果最好。因为在该种情况下,缝道与管道I的接触面积较大,与管道II的接触面积较小,从而可以保证冷空气与热流体进行热交换而且避免受热后的热空气再次与冷流体发生热交换。
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换热主要发生在冷流体与热流体之间、冷流体与蓄热材料之间、热流体与蓄热材料之间、蓄热材料与冷空气之间、冷空气与热流体之间。
为了进一步增强换热能力,所述的缝道内设有肋片。
所述的蓄热器壳体外部设有保温层,避免热量损失。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热器壳体采用不锈钢材料,管道I和管道II采用铜材料,缝道采用铜管,缝道内肋片采用铝肋片。蓄热材料可以根据季节地点不选择石蜡或者其它常用的相变蓄热材料,优选石蜡,由于石蜡熔点一般在50~70℃之间,在加热到熔化温度时,就产生从固态到液态的相变,熔化的过程中,蓄热材料吸收并储存大量的潜热;当蓄热材料冷却时,储存的热量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要散发到环境中去,进行从液态到固态的逆相变。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材料自身的温度在相变完成前几乎维持不变,形成一个宽的温度平台,虽然温度不变,但吸收或释放的潜热却相当大,从而能够方便控制储热、吸热以及放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仅实现能量的储存,而且通过螺旋管道及缝道的设置实现了多种介质的准双逆流换热,达到蓄热力大、换热力强的效果。该装置可以作为太阳能与热泵系统之间的柔性连接,同样对于风冷热泵两级压缩系统,可以作为一级压缩与两级压缩之间的柔性连接,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热器壳体,2、管道I,3、管道II,4、管道I入口,5、管道II出口,6、管道I出口,7、管道II入口,8、缝道,9、蓄热材料,10、肋片,11、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包括蓄热器壳体,蓄热器壳体内设有管道I和管道II,蓄热器壳体左端设有管道I入口以及管道II出口,右端设有管道I出口以及管道II入口;管道I和管道II为旋向相同且均与蓄热器壳体同轴的螺旋管道;管道I和管道II的螺旋部分相互间隔设置;蓄热器壳体内设有与管道I和管道II的螺旋上升方向垂直且贯穿蓄热器壳体的缝道;蓄热器壳体、管道I和管道II以及缝道之间填充有蓄热材料。
所述的管道I为热流体管道;所述的管道II为冷流体管道。
所述的蓄热器壳体采用不锈钢材料,管道I和管道II采用铜材料,蓄热材料优选石蜡。
实施例2
一种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包括蓄热器壳体,蓄热器壳体内设有管道I和管道II,蓄热器壳体左端设有管道I入口以及管道II出口,右端设有管道I出口以及管道II入口;管道I和管道II为旋向相同且均与蓄热器壳体同轴的螺旋管道;管道I和管道II的螺旋部分相互间隔设置;蓄热器壳体内设有与管道I和管道II的螺旋上升方向垂直且贯穿蓄热器壳体的缝道;蓄热器壳体、管道I和管道II以及缝道之间填充有蓄热材料。
所述的管道I为热流体管道;所述的管道II为冷流体管道。
所述的管道I的截面为椭圆形且其长轴方向与缝道方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热器壳体采用不锈钢材料,管道I和管道II采用铜材料,缝道采用铜管,蓄热材料优选石蜡。
实施例3
一种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包括蓄热器壳体,蓄热器壳体内设有管道I和管道II,蓄热器壳体左端设有管道I入口以及管道II出口,右端设有管道I出口以及管道II入口;管道I和管道II为旋向相同且均与蓄热器壳体同轴的螺旋管道;管道I和管道II的螺旋部分相互间隔设置;蓄热器壳体内设有与管道I和管道II的螺旋上升方向垂直且贯穿蓄热器壳体的缝道;蓄热器壳体、管道I和管道II以及缝道之间填充有蓄热材料。
所述的管道I为热流体管道;所述的管道II为冷流体管道。
所述的管道I的截面为椭圆形且其长轴方向与缝道方向相同。
所述的管道II的截面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热器壳体采用不锈钢材料,管道I和管道II采用铜材料,缝道采用铜管,蓄热材料优选石蜡。
实施例4
一种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包括蓄热器壳体,蓄热器壳体内设有管道I和管道II,蓄热器壳体左端设有管道I入口以及管道II出口,右端设有管道I出口以及管道II入口;管道I和管道II为旋向相同且均与蓄热器壳体同轴的螺旋管道;管道I和管道II的螺旋部分相互间隔设置;蓄热器壳体内设有与管道I和管道II的螺旋上升方向垂直且贯穿蓄热器壳体的缝道;蓄热器壳体、管道I和管道II以及缝道之间填充有蓄热材料。
所述的管道I为热流体管道;所述的管道II为冷流体管道。
所述的管道I的截面为椭圆形且其长轴方向与缝道方向相同。
所述的管道II的截面为圆形。
所述的缝道(8)内设有肋片(1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热器壳体采用不锈钢材料,管道I和管道II采用铜材料,缝道采用铜管,蓄热材料优选石蜡,缝道内肋片采用铝肋片。
实施例5
一种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包括蓄热器壳体1,蓄热器壳体1内设有管道I2和管道II3,蓄热器壳体1左端设有管道I入口4以及管道II出口5,右端设有管道I出口6以及管道II入口7;管道I2和管道II3为旋向相同且均与蓄热器壳体1同轴的螺旋管道;管道I2和管道II3的螺旋部分相互间隔设置;蓄热器壳体1内设有与管道I2和管道II3的螺旋上升方向垂直且贯穿蓄热器壳体1的缝道8;蓄热器壳体1、管道I2和管道II3以及缝道8之间填充有蓄热材料9。
所述的管道I2为热流体管道;所述的管道II3为冷流体管道。
所述的管道I2的截面为椭圆形且其长轴方向与缝道8方向相同。
所述的管道II3的截面为圆形。
所述的缝道8内设有肋片10。
所述的蓄热器壳体1外部设有保温层1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热器壳体1采用不锈钢材料,管道I2和管道II3采用铜材料,缝道8采用铜管,蓄热材料9优选石蜡,缝道8内肋片10采用铝肋片。

Claims (6)

1.一种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包括蓄热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蓄热器壳体(1)内设有管道I(2)和管道II(3),蓄热器壳体(1)左端设有管道I入口(4)以及管道II出口(5),右端设有管道I出口(6)以及管道II入口(7);管道I(2)和管道II(3)为旋向相同且均与蓄热器壳体(1)同轴的螺旋管道;管道I(2)和管道II(3)的螺旋部分相互间隔设置;蓄热器壳体(1)内设有与管道(2)I和管道II(3)的螺旋上升方向垂直且贯穿蓄热器壳体(1)的缝道(8);蓄热器壳体(1)、管道I(2)和管道II(3)以及缝道(8)之间填充有蓄热材料(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I(2)为热流体管道;所述的管道II(3)为冷流体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I(2)的截面为椭圆形且其长轴方向与缝道(8)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II(3)的截面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缝道(8)内设有肋片(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热器壳体(1)外部设有保温层(11)。
CN201420336791.0U 2014-06-23 2014-06-23 一种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64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36791.0U CN203964742U (zh) 2014-06-23 2014-06-23 一种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36791.0U CN203964742U (zh) 2014-06-23 2014-06-23 一种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64742U true CN203964742U (zh) 2014-11-26

Family

ID=51925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3679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64742U (zh) 2014-06-23 2014-06-23 一种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6474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6690A (zh) * 2014-06-23 2014-08-27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
CN115307334A (zh) * 2022-08-08 2022-11-08 安徽工程大学 多热源热泵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6690A (zh) * 2014-06-23 2014-08-27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
CN104006690B (zh) * 2014-06-23 2016-02-17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
CN115307334A (zh) * 2022-08-08 2022-11-08 安徽工程大学 多热源热泵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115307334B (zh) * 2022-08-08 2024-01-26 安徽工程大学 多热源热泵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6690B (zh) 一种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
CN102418998A (zh) 一种双重吸收淋浴废水废热的储能式水源热泵热水器
CN204902272U (zh) 一种相变储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3964742U (zh) 一种多介质准双逆流蓄热器
CN205191920U (zh) 一种空气能热水机专用高效储水箱
CN103162417A (zh) 空气能热水器水箱
CN202885295U (zh) 太阳能热水器智能循环系统
CN202328769U (zh) 一种可双重吸收淋浴废水废热的储能式水源热泵热水器
CN102192608A (zh) 碳纳米管换热工质太阳能热水器
CN203731902U (zh) 粘稠液体换热器
CN103095184B (zh) 废热利用温差发电管道装置
CN104990282A (zh) 一种相变储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5843060U (zh) 换热器及相变蓄热式热水器
CN103940127A (zh) 太阳能水箱外盘加热器
CN103528411B (zh) 一种非接触电加热固体液体混合储热装置
CN107062973A (zh) 一种相变储热供热机组
CN103940272B (zh) 基于计算机服务器废热利用的热水系统及方法
CN203572020U (zh) 静态一次加热式水系统
CN203672206U (zh) 一种x光管热管型冷却系统
CN202511455U (zh) 一种储热型热泵热水器
WO2019080806A1 (zh) 储能换热一体化装置
CN206310590U (zh) 双热源热泵及其三介质换热器
CN205261922U (zh) 热泵热水机组
CN104132457A (zh) 一种热泵型速热式热水器
CN202149626U (zh) 纳米流体太阳能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

Termination date: 201506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