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49725U - 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及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及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49725U
CN203949725U CN201420332953.3U CN201420332953U CN203949725U CN 203949725 U CN203949725 U CN 203949725U CN 201420332953 U CN201420332953 U CN 201420332953U CN 203949725 U CN203949725 U CN 203949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resistance
triode
collector
earth terminal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3295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淑萍
王秀俊
李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JIAS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JIAS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JIAS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JIAS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3295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49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49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4972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Networks Using Activ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针对现有太阳能跟踪控制器使用的光敏探测电路在精度、成本等方面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线方位检测仪,包括光敏电阻探测单元和信息处理单元,光敏电阻探测单元的光敏电阻布局板固定在暗箱上,通过光敏电阻合理布局,接收由小孔管上的小孔投射的太阳光斑,通过阵列选择模块选通各个通道,反映光斑的具体位置,输出到信息处理单元,由中央处理器将位置信息进行计算、处理,计算出太阳方位信息,为太阳能跟踪控制器等设备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本产品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抗干扰能力强,用途广,可以为太阳能跟踪装置提供精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Description

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及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 
背景技术
如今,做为清洁能源之一的太阳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推广,为了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人们对采用太阳能的设备的方位跟踪单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期望能找到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易于维护的太阳能跟踪装置,满足太阳能设备对太阳光方位的高精度要求。
现有的太阳能跟踪设备主要有两类,一种基于CCD及DSP的太阳跟踪角度偏差检测法,另一种基于光敏电阻和的光强对比检测法,上述两类方案均无法同时满足高精度与低成本地双重要求:前者依赖于CCD和DSP设备,精度高,但硬件投入高成本昂贵,且测试复杂,不易于推广使用;后一类依赖于光敏电阻的感光的对比来检测太阳光方位,虽然其操作简单,成本低,但精度太低,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为此,有企业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对第二种方案进行了改进,其大体原理与方案为:利用光在同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令将光源的像(即光斑)引入暗箱内,再通过位于检测筒底部的光敏电阻受光照后而发生的光导电效应,确定光斑的位置;再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出光源的角度。可准确的检测出太阳能跟踪仪跟踪精度,确定其偏差精度及偏差方向,对太阳能跟踪器进行实时调整。该方案在实现的过程,是在每一个光敏电阻的后面均连接一个采集放大电路,试图提高每个光敏电阻的感光强度与进度,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尽可能地高精度地探测太阳的方位。但每个光敏电阻均联入一个采集放大电路的方法将导致电路的复杂化,光敏电阻越多整体的结构就越复杂,此外,引入的元器件越多就越容易引入干扰信号和硬件故障,此外还会引起电路板设计的复杂化和功耗地增加。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基于光敏电阻的检测电路,降低电路的复杂度,控制加工成本并确保检测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太阳能监测设备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及检测装置。具体如下:
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设有7个限流限流电阻、7个三极管、7个接地端电阻和35个光敏电阻;7个限流电阻依次为第1限流电阻R101、第2限流电阻R102、第3限流电阻R103、第4限流电阻R104、第5限流电阻R105、第6限流电阻R106和第7限流电阻R107;7个三极管依次为第1三极管Q101、第2三极管Q102、第3三极管Q103、第4三极管Q104、第5三极管Q105、第6三极管Q106和第7三极管Q107;7个接地端电阻依次为第1接地端电阻R201、第2接地端电阻R202、第3接地端电阻R203、第4接地端电阻R204、第5接地端电阻R205、第6接地端电阻R206和第7接地端电阻R207;35个光敏电阻依次为:第11光敏电阻R11、第12光敏电阻R12、第13光敏电阻R13、第21光敏电阻R21、第22光敏电阻R22、第23光敏电阻R23、第24光敏电阻R24、第25光敏电阻R25、第31光敏电阻R31、第32光敏电阻R32、第33光敏电阻R33、第34光敏电阻R34、第35光敏电阻R35、第36光敏电阻R36和第37光敏电阻R37、第41光敏电阻R41、第42光敏电阻R42、第43光敏电阻R43、第44光敏电阻R44、第45光敏电阻R45、第46光敏电阻R46和第47光敏电阻R47、第51光敏电阻R51、第52光敏电阻R52、第53光敏电阻R53、第54光敏电阻R54、第55光敏电阻R55、第56光敏电阻R56和第57光敏电阻R57、第61光敏电阻R61、第62光敏电阻R62、第63光敏电阻R63、第64光敏电阻R64、第65光敏电阻R65、第71光敏电阻R71、第72光敏电阻R72、第73光敏电阻R73;
其中,第11光敏电阻R11的一端、第12光敏电阻R12的一端和第13光敏电阻R13的一端均与第1接地端电阻R201的一端相连接;第11光敏电阻R11的另一端、第12光敏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第13光敏电阻R13的另一端均分别与第3三极管Q103的集电极、第4三极管Q104的集电极和第5三极管Q105的集电极相连接;
第21光敏电阻R21的一端、第22光敏电阻R22的一端、第23光敏电阻R23的一端、第24光敏电阻R24的一端和第25光敏电阻R25的一端均与第2接地端电阻R202的一端相连接;第21光敏电阻R21的另一端、第22光敏电阻R22的另一端、第23光敏电阻R23的另一端、第24光敏电阻R24的另一端和第25光敏电阻R2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2三极管Q102的集电极、第3三极管Q103的集电极、第4三极管Q104的集电极、第5三极管Q105的集电极和第6三极管Q106的集电极相连接;
第31光敏电阻R31的一端、第32光敏电阻R32的一端、第33光敏电阻R33的一端、第34光敏电阻R34的一端、第35光敏电阻R35的一端、第36光敏电阻R36的一端和第37光敏电阻R37的一端均与第3接地端电阻R203的一端相连接;
第31光敏电阻R31的另一端、第32光敏电阻R32的另一端、第33光敏电阻R33的另一端、第34光敏电阻R34的另一端、第35光敏电阻R35的另一端、第36光敏电阻R36的另一端和第37光敏电阻R3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1三极管Q101的集电极、第2三极管Q102的集电极、第3三极管Q103的集电极、第4三极管Q104的集电极、第5三极管Q105的集电极、第6三极管Q106的集电极和第7三极管Q107的集电极相连接;
第41光敏电阻R41的一端、第42光敏电阻R42的一端、第43光敏电阻R43的一端、第44光敏电阻R44的一端、第45光敏电阻R45的一端、第46光敏电阻R46的一端和第47光敏电阻R47的一端均与第4接地端电阻R204的一端相连接;
第41光敏电阻R41的另一端、第42光敏电阻R42的另一端、第43光敏电阻R43的另一端、第44光敏电阻R44的另一端、第45光敏电阻R45的另一端、第46光敏电阻R46的另一端和第47光敏电阻R4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1三极管Q101的集电极、第2三极管Q102的集电极、第3三极管Q103的集电极、第4三极管Q104的集电极、第5三极管Q105的集电极、第6三极管Q106的集电极和第7三极管Q107的集电极相连接;
第51光敏电阻R51的一端、第52光敏电阻R52的一端、第53光敏电阻R53的一端、第54光敏电阻R54的一端、第55光敏电阻R55的一端、第56光敏电阻R56的一端和第57光敏电阻R57的一端均与第5接地端电阻R204的一端相连接;
第51光敏电阻R51的另一端、第52光敏电阻R52的另一端、第53光敏电阻R53的另一端、第54光敏电阻R54的另一端、第55光敏电阻R55的另一端、第56光敏电阻R56的另一端和第57光敏电阻R5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1三极管Q101的集电极、第2三极管Q102的集电极、第3三极管Q103的集电极、第4三极管Q104的集电极、第5三极管Q105的集电极、第6三极管Q106的集电极和第7三极管Q107的集电极相连接;
第61光敏电阻R61的一端、第62光敏电阻R62的一端、第63光敏电阻R63的一端、第64光敏电阻R64的一端、第65光敏电阻R65的一端均与第6接地端电阻R206的一端相连接;第61光敏电阻R61的另一端、第62光敏电阻R62的另一端、第63光敏电阻R63的另一端、第64光敏电阻R64的另一端、第65光敏电阻R6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2三极管Q102的集电极、第3三极管Q103的集电极、第4三极管Q104的集电极、第5三极管Q105的集电极和第6三极管Q106的集电极相连接;
第71光敏电阻R71的一端、第72光敏电阻R72的一端、第73光敏电阻R73的一端均与第7接地端电阻R207的一端相连接;第71光敏电阻R71的另一端、第72光敏电阻R72的另一端、第73光敏电阻R73的另一端均分别与第3三极管Q103的集电极、第4三极管Q104的集电极、第5三极管Q105的集电极相连接;
第1三极管Q101的发射极、第2三极管Q102的发射极、第3三极管Q103的发射极、第4三极管Q104的发射极、第5三极管Q105的发射极、第6三极管Q106的发射极和第7三极管Q107的发射极共同接电源(VCC);
第1三极管Q101的基极、第2三极管Q102的基极、第3三极管Q103的基极、第4三极管Q104的基极、第5三极管Q105的基极、第6三极管Q106的基极和第7三极管Q107的基极分别与第1限流电阻R101的一端、第2限流电阻R102的一端、第3限流电阻R103的一端、第4限流电阻R104的一端、第5限流电阻R105的一端、第6限流电阻R106的一端和第7限流电阻R107的一端相连接;
第1接地端电阻R201的另一端、第2接地端电阻R202的另一端、第3接地端电阻R203的另一端、第4接地端电阻R204的另一端、第5接地端电阻R205的另一端、第6接地端电阻R206的另一端和第7接地端电阻R207的另一端共同接地(GND);
第1限流电阻R101的另一端、第2限流电阻R102的另一端、第3限流电阻R103的另一端、第4限流电阻R104的另一端、第5限流电阻R105的另一端、第6限流电阻R106的另一端和第7限流电阻R107的另一端分别为本电路的信号输入端;
第13光敏电阻R13与第1接地端电阻R201之间的节点、第25光敏电阻R25与第2接地端电阻R202之间的节点、第37光敏电阻R37与第3接地端电阻R203之间的节点、第47光敏电阻R47与第4接地端电阻R204之间的节点、第57光敏电阻R57与第5接地端电阻R204之间的节点、第65光敏电阻R65与第6接地端电阻R206之间的节点、第73光敏电阻R73与第7接地端电阻R207之间的节点分别为本电路的信号输出端。
采用本新型所述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筒1、连接件2、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3和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检测筒1为中空的圆柱筒,在检测筒1轴向一侧的端面上开有入射小孔11,在检测筒1轴向另一侧的腔体内固定连接有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3;所述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3的感光面朝向入射小孔11;在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3与检测筒1轴向另一侧端面之间的腔体内安装有光敏电阻矩阵检测电路4;通过导线将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3的信号输出端与光敏电阻矩阵检测电路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通过电缆将光敏电阻矩阵检测电路4的信号输出端与远程的上位机相连接。
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产品的电路简单,制造成本低;具体表现为: 
通过本产品所展示的阵列式的光敏电阻的连接方式,仅需要一套采集电路即能反馈照射在每个光敏电阻上的光强所对应的电流信息,避免了对每个光敏电阻都设置一套采集电路,而造成的额外制造成本与工作功耗。由于本产品结构简洁,从而避免了采用大量的采集电路而引起的设备内部的电磁干扰,确保了本产品具有广泛的使用环境适应性。
本产品的光敏电阻按如图4所示的样式布局,布置的密度高,可以有效提高光线方位检测的精度。
本产品用途广,不仅可用作太阳能跟踪检测装置,亦可用作太阳能跟踪器及对光线校准的所有仪器。
附图说明
图1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示意图。
图2是利用图1电路的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光敏电阻矩阵检测电路4的简视图。
图4是图1中37粒光敏电阻的排列示意图。
具体的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
参见图1,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设有7个限流限流电阻、7个三极管、7个接地端电阻和35个光敏电阻;7个限流电阻依次为第1限流电阻R101、第2限流电阻R102、第3限流电阻R103、第4限流电阻R104、第5限流电阻R105、第6限流电阻R106和第7限流电阻R107;7个三极管依次为第1三极管Q101、第2三极管Q102、第3三极管Q103、第4三极管Q104、第5三极管Q105、第6三极管Q106和第7三极管Q107;7个接地端电阻依次为第1接地端电阻R201、第2接地端电阻R202、第3接地端电阻R203、第4接地端电阻R204、第5接地端电阻R205、第6接地端电阻R206和第7接地端电阻R207;
35个光敏电阻依次为:第11光敏电阻R11、第12光敏电阻R12、第13光敏电阻R13、第21光敏电阻R21、第22光敏电阻R22、第23光敏电阻R23、第24光敏电阻R24、第25光敏电阻R25、第31光敏电阻R31、第32光敏电阻R32、第33光敏电阻R33、第34光敏电阻R34、第35光敏电阻R35、第36光敏电阻R36和第37光敏电阻R37、第41光敏电阻R41、第42光敏电阻R42、第43光敏电阻R43、第44光敏电阻R44、第45光敏电阻R45、第46光敏电阻R46和第47光敏电阻R47、第51光敏电阻R51、第52光敏电阻R52、第53光敏电阻R53、第54光敏电阻R54、第55光敏电阻R55、第56光敏电阻R56和第57光敏电阻R57、第61光敏电阻R61、第62光敏电阻R62、第63光敏电阻R63、第64光敏电阻R64、第65光敏电阻R65、第71光敏电阻R71、第72光敏电阻R72、第73光敏电阻R73;
其中,第11光敏电阻R11的一端、第12光敏电阻R12的一端和第13光敏电阻R13的一端均与第1接地端电阻R201的一端相连接;第11光敏电阻R11的另一端、第12光敏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第13光敏电阻R13的另一端均分别与第3三极管Q103的集电极、第4三极管Q104的集电极和第5三极管Q105的集电极相连接;
第21光敏电阻R21的一端、第22光敏电阻R22的一端、第23光敏电阻R23的一端、第24光敏电阻R24的一端和第25光敏电阻R25的一端均与第2接地端电阻R202的一端相连接;第21光敏电阻R21的另一端、第22光敏电阻R22的另一端、第23光敏电阻R23的另一端、第24光敏电阻R24的另一端和第25光敏电阻R2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2三极管Q102的集电极、第3三极管Q103的集电极、第4三极管Q104的集电极、第5三极管Q105的集电极和第6三极管Q106的集电极相连接;
第31光敏电阻R31的一端、第32光敏电阻R32的一端、第33光敏电阻R33的一端、第34光敏电阻R34的一端、第35光敏电阻R35的一端、第36光敏电阻R36的一端和第37光敏电阻R37的一端均与第3接地端电阻R203的一端相连接;
第31光敏电阻R31的另一端、第32光敏电阻R32的另一端、第33光敏电阻R33的另一端、第34光敏电阻R34的另一端、第35光敏电阻R35的另一端、第36光敏电阻R36的另一端和第37光敏电阻R3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1三极管Q101的集电极、第2三极管Q102的集电极、第3三极管Q103的集电极、第4三极管Q104的集电极、第5三极管Q105的集电极、第6三极管Q106的集电极和第7三极管Q107的集电极相连接;
第41光敏电阻R41的一端、第42光敏电阻R42的一端、第43光敏电阻R43的一端、第44光敏电阻R44的一端、第45光敏电阻R45的一端、第46光敏电阻R46的一端和第47光敏电阻R47的一端均与第4接地端电阻R204的一端相连接;
第41光敏电阻R41的另一端、第42光敏电阻R42的另一端、第43光敏电阻R43的另一端、第44光敏电阻R44的另一端、第45光敏电阻R45的另一端、第46光敏电阻R46的另一端和第47光敏电阻R4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1三极管Q101的集电极、第2三极管Q102的集电极、第3三极管Q103的集电极、第4三极管Q104的集电极、第5三极管Q105的集电极、第6三极管Q106的集电极和第7三极管Q107的集电极相连接;
第51光敏电阻R51的一端、第52光敏电阻R52的一端、第53光敏电阻R53的一端、第54光敏电阻R54的一端、第55光敏电阻R55的一端、第56光敏电阻R56的一端和第57光敏电阻R57的一端均与第5接地端电阻R204的一端相连接;
第51光敏电阻R51的另一端、第52光敏电阻R52的另一端、第53光敏电阻R53的另一端、第54光敏电阻R54的另一端、第55光敏电阻R55的另一端、第56光敏电阻R56的另一端和第57光敏电阻R5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1三极管Q101的集电极、第2三极管Q102的集电极、第3三极管Q103的集电极、第4三极管Q104的集电极、第5三极管Q105的集电极、第6三极管Q106的集电极和第7三极管Q107的集电极相连接;
第61光敏电阻R61的一端、第62光敏电阻R62的一端、第63光敏电阻R63的一端、第64光敏电阻R64的一端、第65光敏电阻R65的一端均与第6接地端电阻R206的一端相连接;第61光敏电阻R61的另一端、第62光敏电阻R62的另一端、第63光敏电阻R63的另一端、第64光敏电阻R64的另一端、第65光敏电阻R6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2三极管Q102的集电极、第3三极管Q103的集电极、第4三极管Q104的集电极、第5三极管Q105的集电极和第6三极管Q106的集电极相连接;
第71光敏电阻R71的一端、第72光敏电阻R72的一端、第73光敏电阻R73的一端均与第7接地端电阻R207的一端相连接;第71光敏电阻R71的另一端、第72光敏电阻R72的另一端、第73光敏电阻R73的另一端均分别与第3三极管Q103的集电极、第4三极管Q104的集电极、第5三极管Q105的集电极相连接;
第1三极管Q101的发射极、第2三极管Q102的发射极、第3三极管Q103的发射极、第4三极管Q104的发射极、第5三极管Q105的发射极、第6三极管Q106的发射极和第7三极管Q107的发射极共同接电源VCC;
第1三极管Q101的基极、第2三极管Q102的基极、第3三极管Q103的基极、第4三极管Q104的基极、第5三极管Q105的基极、第6三极管Q106的基极和第7三极管Q107的基极分别与第1限流电阻R101的一端、第2限流电阻R102的一端、第3限流电阻R103的一端、第4限流电阻R104的一端、第5限流电阻R105的一端、第6限流电阻R106的一端和第7限流电阻R107的一端相连接;
第1接地端电阻R201的另一端、第2接地端电阻R202的另一端、第3接地端电阻R203的另一端、第4接地端电阻R204的另一端、第5接地端电阻R205的另一端、第6接地端电阻R206的另一端和第7接地端电阻R207的另一端共同接地GND;
第1限流电阻R101的另一端、第2限流电阻R102的另一端、第3限流电阻R103的另一端、第4限流电阻R104的另一端、第5限流电阻R105的另一端、第6限流电阻R106的另一端和第7限流电阻R107的另一端分别为本电路的信号输入端;
第13光敏电阻R13与第1接地端电阻R201之间的节点、第25光敏电阻R25与第2接地端电阻R202之间的节点、第37光敏电阻R37与第3接地端电阻R203之间的节点、第47光敏电阻R47与第4接地端电阻R204之间的节点、第57光敏电阻R57与第5接地端电阻R204之间的节点、第65光敏电阻R65与第6接地端电阻R206之间的节点、第73光敏电阻R73与第7接地端电阻R207之间的节点分别为本电路的信号输出端。
进一步说,7个限流电阻的电阻均为1kΩ,7个接地端电阻的电阻均为5.1kΩ,35个光敏电阻的型号均为GL3539。
参见图4,为37粒光敏电阻的排列示意图。37粒光敏电阻排成7行7列,每行或列内均由3至7粒光敏电阻构成,具体的数量按3-5-7-7-7-5-3分配。
参见图2,采用本新型所述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筒1、连接件2、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3和光敏电阻矩阵检测电路4;其中,所述检测筒1为中空的圆柱筒,在检测筒1轴向一侧的端面上开有入射小孔11,在检测筒1轴向另一侧的腔体内固定连接有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3;所述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3的感光面朝向入射小孔11;在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3与检测筒1轴向另一侧端面之间的腔体内安装有光敏电阻矩阵检测电路4;通过导线将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3的信号输出端与光敏电阻矩阵检测电路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通过电缆将光敏电阻矩阵检测电路4的信号输出端与远程的上位机相连接。在检测筒1轴向另一侧的外侧设置有连接件2,通过连接件2将检测筒1与光伏设备相连接。
参见图3,进一步说,所述光敏电阻矩阵检测电路4包括型号为IAP12C5A60S2的主芯片、型号为SP3232E的串口通讯芯片和型号为SP813的看门狗芯片;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3、型号为SP3232E的串口通讯芯片和型号为SP813L的看门狗芯片分别与型号为IAP12C5A60S2的主芯片相连接。
进一步说,检测筒1的直径不小于40mm,检测筒1的长度不小于200mm。
以第51光敏电阻R51为例进行说明,当需要检测第51光敏电阻R51的信号时,将第1限流电阻R101接高电平,第1三极管Q101导通,与第1三极管Q101集电极相连的第51光敏电阻R51与电源电压VCC相通,随照射在第51光敏电阻R51上的光线强弱的不同,第51光敏电阻R51的阻值发生线性的变化,从而是对应的P13端的电压值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后端的检测设备采集到的P13端的电压值后,可以计算出相应的第51光敏电阻R51的阻值,从而推算出光强的大小。
以此类推,借助本实用新型产品可以获取到分布在阵列板上的各个光敏电阻的阻值。

Claims (5)

1.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其特征在于,设有7个限流电阻、7个三极管、7个接地端电阻和35个光敏电阻;7个限流电阻依次为第1限流电阻R101、第2限流电阻R102、第3限流电阻R103、第4限流电阻R104、第5限流电阻R105、第6限流电阻R106和第7限流电阻R107;7个三极管依次为第1三极管Q101、第2三极管Q102、第3三极管Q103、第4三极管Q104、第5三极管Q105、第6三极管Q106和第7三极管Q107;7个接地端电阻依次为第1接地端电阻R201、第2接地端电阻R202、第3接地端电阻R203、第4接地端电阻R204、第5接地端电阻R205、第6接地端电阻R206和第7接地端电阻R207;
35个光敏电阻依次为:第11光敏电阻R11、第12光敏电阻R12、第13光敏电阻R13、第21光敏电阻R21、第22光敏电阻R22、第23光敏电阻R23、第24光敏电阻R24、第25光敏电阻R25、第31光敏电阻R31、第32光敏电阻R32、第33光敏电阻R33、第34光敏电阻R34、第35光敏电阻R35、第36光敏电阻R36和第37光敏电阻R37、第41光敏电阻R41、第42光敏电阻R42、第43光敏电阻R43、第44光敏电阻R44、第45光敏电阻R45、第46光敏电阻R46和第47光敏电阻R47、第51光敏电阻R51、第52光敏电阻R52、第53光敏电阻R53、第54光敏电阻R54、第55光敏电阻R55、第56光敏电阻R56和第57光敏电阻R57、第61光敏电阻R61、第62光敏电阻R62、第63光敏电阻R63、第64光敏电阻R64、第65光敏电阻R65、第71光敏电阻R71、第72光敏电阻R72、第73光敏电阻R73;
其中,第11光敏电阻R11的一端、第12光敏电阻R12的一端和第13光敏电阻R13的一端均与第1接地端电阻R201的一端相连接;第11光敏电阻R11的另一端、第12光敏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第13光敏电阻R13的另一端均分别与第3三极管Q103的集电极、第4三极管Q104的集电极和第5三极管Q105的集电极相连接;
第21光敏电阻R21的一端、第22光敏电阻R22的一端、第23光敏电阻R23的一端、第24光敏电阻R24的一端和第25光敏电阻R25的一端均与第2接地端电阻R202的一端相连接;第21光敏电阻R21的另一端、第22光敏电阻R22的另一端、第23光敏电阻R23的另一端、第24光敏电阻R24的另一端和第25光敏电阻R2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2三极管Q102的集电极、第3三极管Q103的集电极、第4三极管Q104的集电极、第5三极管Q105的集电极和第6三极管Q106的集电极相连接;
第31光敏电阻R31的一端、第32光敏电阻R32的一端、第33光敏电阻R33的一端、第34光敏电阻R34的一端、第35光敏电阻R35的一端、第36光敏电阻R36的一端和第37光敏电阻R37的一端均与第3接地端电阻R203的一端相连接;第31光敏电阻R31的另一端、第32光敏电阻R32的另一端、第33光敏电阻R33的另一端、第34光敏电阻R34的另一端、第35光敏电阻R35的另一端、第36光敏电阻R36的另一端和第37光敏电阻R3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1三极管Q101的集电极、第2三极管Q102的集电极、第3三极管Q103的集电极、第4三极管Q104的集电极、第5三极管Q105的集电极、第6三极管Q106的集电极和第7三极管Q107的集电极相连接;
第41光敏电阻R41的一端、第42光敏电阻R42的一端、第43光敏电阻R43的一端、第44光敏电阻R44的一端、第45光敏电阻R45的一端、第46光敏电阻R46的一端和第47光敏电阻R47的一端均与第4接地端电阻R204的一端相连接;第41光敏电阻R41的另一端、第42光敏电阻R42的另一端、第43光敏电阻R43的另一端、第44光敏电阻R44的另一端、第45光敏电阻R45的另一端、第46光敏电阻R46的另一端和第47光敏电阻R4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1三极管Q101的集电极、第2三极管Q102的集电极、第3三极管Q103的集电极、第4三极管Q104的集电极、第5三极管Q105的集电极、第6三极管Q106的集电极和第7三极管Q107的集电极相连接;
第51光敏电阻R51的一端、第52光敏电阻R52的一端、第53光敏电阻R53的一端、第54光敏电阻R54的一端、第55光敏电阻R55的一端、第56光敏电阻R56的一端和第57光敏电阻R57的一端均与第5接地端电阻R204的一端相连接;第51光敏电阻R51的另一端、第52光敏电阻R52的另一端、第53光敏电阻R53的另一端、第54光敏电阻R54的另一端、第55光敏电阻R55的另一端、第56光敏电阻R56的另一端和第57光敏电阻R5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1三极管Q101的集电极、第2三极管Q102的集电极、第3三极管Q103的集电极、第4三极管Q104的集电极、第5三极管Q105的集电极、第6三极管Q106的集电极和第7三极管Q107的集电极相连接;
第61光敏电阻R61的一端、第62光敏电阻R62的一端、第63光敏电阻R63的一端、第64光敏电阻R64的一端、第65光敏电阻R65的一端均与第6接地端电阻R206的一端相连接;第61光敏电阻R61的另一端、第62光敏电阻R62的另一端、第63光敏电阻R63的另一端、第64光敏电阻R64的另一端、第65光敏电阻R6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2三极管Q102的集电极、第3三极管Q103的集电极、第4三极管Q104的集电极、第5三极管Q105的集电极和第6三极管Q106的集电极相连接;
第71光敏电阻R71的一端、第72光敏电阻R72的一端、第73光敏电阻R73的一端均与第7接地端电阻R207的一端相连接;第71光敏电阻R71的另一端、第72光敏电阻R72的另一端、第73光敏电阻R73的另一端均分别与第3三极管Q103的集电极、第4三极管Q104的集电极、第5三极管Q105的集电极相连接;
第1三极管Q101的发射极、第2三极管Q102的发射极、第3三极管Q103的发射极、第4三极管Q104的发射极、第5三极管Q105的发射极、第6三极管Q106的发射极和第7三极管Q107的发射极共同接电源;
第1三极管Q101的基极、第2三极管Q102的基极、第3三极管Q103的基极、第4三极管Q104的基极、第5三极管Q105的基极、第6三极管Q106的基极和第7三极管Q107的基极分别与第1限流电阻R101的一端、第2限流电阻R102的一端、第3限流电阻R103的一端、第4限流电阻R104的一端、第5限流电阻R105的一端、第6限流电阻R106的一端和第7限流电阻R107的一端相连接;
第1接地端电阻R201的另一端、第2接地端电阻R202的另一端、第3接地端电阻R203的另一端、第4接地端电阻R204的另一端、第5接地端电阻R205的另一端、第6接地端电阻R206的另一端和第7接地端电阻R207的另一端共同接地;
第1限流电阻R101的另一端、第2限流电阻R102的另一端、第3限流电阻R103的另一端、第4限流电阻R104的另一端、第5限流电阻R105的另一端、第6限流电阻R106的另一端和第7限流电阻R107的另一端分别为本电路的信号输入端;
第13光敏电阻R13与第1接地端电阻R201之间的节点、第25光敏电阻R25与第2接地端电阻R202之间的节点、第37光敏电阻R37与第3接地端电阻R203之间的节点、第47光敏电阻R47与第4接地端电阻R204之间的节点、第57光敏电阻R57与第5接地端电阻R204之间的节点、第65光敏电阻R65与第6接地端电阻R206之间的节点、第73光敏电阻R73与第7接地端电阻R207之间的节点分别为本电路的信号输出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其特征在于,7个限流电阻的电阻均为1kΩ,7个接地端电阻的电阻均为5.1kΩ,35个光敏电阻的型号均为GL3539。
3.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筒(1)、连接件(2)、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3)和光敏电阻矩阵检测电路(4);其中,所述检测筒(1)为中空的圆柱筒,在检测筒(1)轴向一侧的端面上开有入射小孔(11),在检测筒(1)轴向另一侧的腔体内固定连接有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3);所述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3)的感光面朝向入射小孔(11);在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3)与检测筒(1)轴向另一侧端面之间的腔体内安装有光敏电阻矩阵检测电路(4);通过导线将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3)的信号输出端与光敏电阻矩阵检测电路(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通过电缆将光敏电阻矩阵检测电路(4)的信号输出端与远程的上位机相连接;在在检测筒(1)轴向另一侧的外侧设置有连接件(2)。
4.采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电阻矩阵检测电路(4)包括型号为IAP12C5A60S2的主芯片、型号为SP3232E的串口通讯芯片和型号为SP813的看门狗芯片;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3)、型号为SP3232E的串口通讯芯片和型号为SP813L的看门狗芯片分别与型号为IAP12C5A60S2的主芯片相连接。
5.采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筒(1)的直径不小于40mm,检测筒(1)的长度不小于200mm。
CN201420332953.3U 2014-06-20 2014-06-20 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及检测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49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32953.3U CN203949725U (zh) 2014-06-20 2014-06-20 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及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32953.3U CN203949725U (zh) 2014-06-20 2014-06-20 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及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49725U true CN203949725U (zh) 2014-11-19

Family

ID=51891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32953.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49725U (zh) 2014-06-20 2014-06-20 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及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4972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6652A (zh) * 2016-12-26 2017-05-10 浙江科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传感器、智能设备、机器人、工业机器人
CN112332776A (zh) * 2020-09-27 2021-02-05 中城投集团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全自动跟踪阳光直射方向的发电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6652A (zh) * 2016-12-26 2017-05-10 浙江科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传感器、智能设备、机器人、工业机器人
CN112332776A (zh) * 2020-09-27 2021-02-05 中城投集团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全自动跟踪阳光直射方向的发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29931B (zh) 一种超声波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CN203949725U (zh) 用于光线方位检测的光感电路及检测装置
JP2011109103A (ja) 太陽エネルギー位置合わせ及び収集システム
CN108036861B (zh) 一种共享数字转换器的单光子探测器
CN101776918A (zh) 全天候精密太阳智能跟踪系统
CN104505125A (zh) 一种多通道sram单粒子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6226641B (zh) 一种快速检测红外接收管开路的装置
CN103063201A (zh) 一种三维位姿探测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04115104A (zh) 基于红外光敏的红外触摸屏的实现方法
CN106840217A (zh) 一种基于psd的信号处理方法
CN204028707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自动跟踪系统
CN202362755U (zh) 一种控制电路及具有所述控制电路的显示装置
CN103968803B (zh) 一种太阳光入射方向检测与控制方法
CN110736425B (zh) 一种激光投射点坐标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202074962U (zh) 可见光复眼定位器
CN102230793B (zh) 可见光复眼定位器
CN207717974U (zh) 基于红外矩阵的人体实时定位系统及装置
CN103457558A (zh) 一种可变增益小电流拾取放大电路
CN203024778U (zh) 一种三维位姿探测装置
CN207675886U (zh) 一种lhaaso-wfcta样机的高压接口板的检测装置
CN205176575U (zh) 一种嵌入式光电信号处理与控制系统
CN207172079U (zh) 一种基于psd工业机器人的信号处理电路
CN102121994B (zh) 一种高分辨率石油地震勘探系统的数据采集板
CN206504490U (zh) 一种基于栅格光电感应效应的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及其位置传感器
CN101602175A (zh) 多路实时在线光纤位移测控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Light sensing circuit and detection device for detecting light directio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9

Pledge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oration Hefei Binhu New Area sub branch

Pledgor: HEFEI JIASU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3485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