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48012U - 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48012U
CN203948012U CN201420344264.4U CN201420344264U CN203948012U CN 203948012 U CN203948012 U CN 203948012U CN 201420344264 U CN201420344264 U CN 201420344264U CN 203948012 U CN203948012 U CN 203948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e
utility
sliding tray
model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442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轶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LANTIAN NET RACK AND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LANTIAN NET RACK AND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LANTIAN NET RACK AND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LANTIAN NET RACK AND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442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48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48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4801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涉及一种梯子。本实用新型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边撑和横向连接在两侧边撑上的硬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撑包括第一边撑、第二边撑、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所述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边撑相对第二边撑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边撑上相对第一边撑凹槽处同样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三边撑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的凹槽上,所述第四边撑滑动设置在第二边撑的凹槽上。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折叠式梯子可以自由折叠,折叠后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梯子功能多样化,本实用新型的梯子也可用作脚手架使用,应用在家装和建筑等行业中去,功能多样,结构简单,能够满足人们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和功能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梯子,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
背景技术
梯子是一种自古就有的物品,直到今天依然被使用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梯子的结构和材料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产生了一些新的梯子,现有的梯子中有一种拉伸式梯子,它的上梯的宽度等于或小于下梯的内侧宽度,下梯内侧有导向装置,使上梯只能在下梯内上下移动,而不能翻转。还有一种人字梯,在两节梯子的顶部踩杆之间用铰链进行连接,工作时使两节梯子之间的顶角固定成为锐角,不工作时使两节梯子合并在一起。
梯子一般被用在建筑施工或者室内装潢工程中,尤其是在室内装潢中,梯子的功能较显单一,且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便,人们慢慢使用脚手架代替梯子,但是脚手架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使用时还需重新组装,也给了工程的施工带来不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创新,人们希望能够有一种梯子可以多用途使用,同时也方便携带。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4年4月9日,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103711429A,名称为“一种双向折叠多用途梯子”的发明专利,该发明专利是一种即能上下折叠又能左右折叠的多用途梯子,它由主边撑、副边撑、硬撑、软撑、折叠连接装置、紧固座、紧固栓、紧固扣构成;主边撑是两个独立的相互对应的长条状装置,主边撑或副边撑的一端设置了折叠连接装置,该折叠连接装置能够连接其他主边撑或副边撑,主边撑的内侧设置了副边撑,副边撑上设置了硬撑、软撑、紧固座、紧固栓、紧固扣,该梯子可一物多用,实用、方便。该发明专利的梯子虽然既能上下折叠又能左右折叠,但其功能性仍不能满足在施工过程中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扔存在诸多不便。
上述现有技术的梯子,结构多样,材质多样,折叠方式多样,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梯子功能性单一,还是不能满足装修、建筑等施工工程中的功能性要求,在工程施工的使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不便,不能满足人们对功能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折叠式梯子可以自由折叠,折叠后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梯子功能多样化,本实用新型的梯子也可用作脚手架使用,应用在家装和建筑等行业中去,功能多样,结构简单,能够满足人们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和功能要求。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边撑和横向连接在两侧边撑上的硬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撑包括第一边撑、第二边撑、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所述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边撑相对第二边撑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边撑上相对第一边撑凹槽处同样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三边撑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的凹槽上,所述第四边撑滑动设置在第二边撑的凹槽上;所述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上端还设置有折叠横板,所述折叠横板水平设置,所述折叠横板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上。
所述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通过折叠支架连接,所述折叠支架的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一边撑的第一滑动槽内,所述折叠支架的另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二边撑的第一滑动槽内。
所述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通过“X”型支架连接,所述“X”型支架下端固定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第一滑动槽内,所述“X”型支架上端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第一滑动槽内。
所述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之间通过折叠支架连接,所述折叠支架的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三边撑的第二滑动槽内,所述折叠支架的另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第四边撑的第二滑动槽内。
所述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之间通过“X”型支架连接,所述“X”型支架下端固定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的第二滑动槽内,所述“X”型支架上端滑动设置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的第二滑动槽内。
所述第二滑动槽分别设置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外侧。
所述第二滑动槽分别设置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相对侧。
所述硬撑分别设置在第一边撑、第二边撑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表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边撑采用并列对称设置的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设置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将梯子能够纵向拉伸成一个立方体,由单一的梯子转换成一个立方体的脚手架,使用梯子多功能的转化,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合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就是梯子,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拉伸开使用的时候就是一个简易的脚手架,能够满足人们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和功能要求。
2、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上,这样的设置可以增加本实用新型梯子的高度,同时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拉伸作脚手架使用时,也可以增加脚手架的高度,可以满足不同高度需求的工程使用,功能多样化,结构简单,能够满足人们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和功能要求。
3、本实用新型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上端设置折叠横板,方便本实用新型作为脚手架使用时人们站立,无需另加支板就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施工,更加有利于施工的进行,更加方便人们的使用。
4、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外侧设置折叠支架或者“X”型支架,可以保证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在设置折叠支架的目的是保证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的稳定性和安全型,同时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合并在一起时,也能顺利的折叠,占地空间小,携带方便。
5、本实用新型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外侧设置折叠支架或者“X”型支架,既保证了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的稳定性,也增加了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能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顺利的折叠,占地空间小,携带方便。
6、本实用新型将第二滑动槽设置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的外侧面上,可以增加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的稳定性,也增加了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方便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的合并,方便折叠。
7、本实用新型将第二滑动槽设置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之间相对的侧面上,将折叠支架或“X”型支架设置在第二滑动槽内,在折叠之后可以将折叠支架或“X”型支架隐藏在第二滑动槽内,更加节省空间,且也使得本实用新型外观上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6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边撑,2、第二边撑,3、第三边撑,4、第四边撑,5、凹槽,6、第一滑槽,7、第二滑槽,8、折叠横板,9、折叠支架,10、“X”型支架,11、硬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边撑和横向连接在两侧边撑上的硬撑11,所述边撑包括第一边撑1、第二边撑2、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边撑1相对第二边撑2的一侧设置有凹槽5,所述第二边撑2上相对第一边撑1凹槽处同样设置有凹槽5,所述第三边撑3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1的凹槽5上,所述第四边撑4滑动设置在第二边撑2的凹槽5上;所述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上端还设置有折叠横板8,所述折叠横板8水平设置,所述折叠横板8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上。
本实用新型的边撑采用并列对称设置的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设置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将梯子能够纵向拉伸成一个立方体,由单一的梯子转换成一个立方体的脚手架,使用梯子多功能的转化,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合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就是梯子,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拉伸开使用的时候就是一个简易的脚手架,能够满足人们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和功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上,这样的设置可以增加本实用新型梯子的高度,同时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拉伸作脚手架使用时,也可以增加脚手架的高度,可以满足不同高度需求的工程使用,功能多样化,结构简单,能够满足人们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和功能要求。本实用新型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上端设置折叠横板,方便本实用新型作为脚手架使用时人们站立,无需另加支板就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施工,更加有利于施工的进行,更加方便人们的使用。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2 和3,本实用新型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边撑和横向连接在两侧边撑上的硬撑11,所述边撑包括第一边撑1、第二边撑2、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边撑1相对第二边撑2的一侧设置有凹槽5,所述第二边撑2上相对第一边撑1凹槽处同样设置有凹槽5,所述第三边撑3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1的凹槽5上,所述第四边撑4滑动设置在第二边撑2的凹槽5上;所述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上端还设置有折叠横板8,所述折叠横板8水平设置,所述折叠横板8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上。
本实用新型的边撑采用并列对称设置的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设置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将梯子能够纵向拉伸成一个立方体,由单一的梯子转换成一个立方体的脚手架,使用梯子多功能的转化,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合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就是梯子,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拉伸开使用的时候就是一个简易的脚手架,能够满足人们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和功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上,这样的设置可以增加本实用新型梯子的高度,同时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拉伸作脚手架使用时,也可以增加脚手架的高度,可以满足不同高度需求的工程使用,功能多样化,结构简单,能够满足人们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和功能要求。本实用新型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上端设置折叠横板,方便本实用新型作为脚手架使用时人们站立,无需另加支板就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施工,更加有利于施工的进行,更加方便人们的使用。
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槽6,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之间通过折叠支架9连接,所述折叠支架9的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一边撑1的第一滑动槽6内,所述折叠支架9的另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二边撑2的第一滑动槽6内。
所述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滑动槽7,所述第二滑动槽7分别设置在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外侧;所述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之间通过折叠支架9连接,所述折叠支架9的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三边撑3的第二滑动槽7内,所述折叠支架9的另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第四边撑4的第二滑动槽7内。所述硬撑11分别设置在第一边撑1、第二边撑2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内侧。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外侧设置折叠支架,可以保证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在设置折叠支架的目的是保证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的稳定性和安全型,同时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合并在一起时,也能顺利的折叠,占地空间小,携带方便。
本实用新型将第二滑动槽设置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的外侧面上,可以增加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的稳定性,也增加了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方便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的合并,方便折叠。
实施例3
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4和5,,本实用新型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边撑和横向连接在两侧边撑上的硬撑11,所述边撑包括第一边撑1、第二边撑2、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边撑1相对第二边撑2的一侧设置有凹槽5,所述第二边撑2上相对第一边撑1凹槽处同样设置有凹槽5,所述第三边撑3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1的凹槽5上,所述第四边撑4滑动设置在第二边撑2的凹槽5上;所述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上端还设置有折叠横板8,所述折叠横板8水平设置,所述折叠横板8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上。
本实用新型的边撑采用并列对称设置的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设置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将梯子能够纵向拉伸成一个立方体,由单一的梯子转换成一个立方体的脚手架,使用梯子多功能的转化,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合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就是梯子,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拉伸开使用的时候就是一个简易的脚手架,能够满足人们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和功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上,这样的设置可以增加本实用新型梯子的高度,同时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拉伸作脚手架使用时,也可以增加脚手架的高度,可以满足不同高度需求的工程使用,功能多样化,结构简单,能够满足人们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和功能要求。本实用新型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上端设置折叠横板,方便本实用新型作为脚手架使用时人们站立,无需另加支板就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施工,更加有利于施工的进行,更加方便人们的使用。
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槽6,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之间通过折叠支架9连接,所述折叠支架9的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一边撑1的第一滑动槽6内,所述折叠支架9的另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二边撑2的第一滑动槽6内。
所述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滑动槽7,所述第二滑动槽7分别设置在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相对侧;所述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之间通过折叠支架9连接,所述折叠支架9的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三边撑3的第二滑动槽7内,所述折叠支架9的另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第四边撑4的第二滑动槽7内。所述硬撑11分别设置在第一边撑1、第二边撑2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内侧。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外侧设置折叠支架,可以保证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在设置折叠支架的目的是保证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的稳定性和安全型,同时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合并在一起时,也能顺利的折叠,占地空间小,携带方便。
本实用新型将第二滑动槽设置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的相对侧面上,可以增加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的稳定性,也增加了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折叠后的折叠支架也可以隐藏在第二滑动槽内,方便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的合并,方便折叠。
实施例4
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6,本实用新型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边撑和横向连接在两侧边撑上的硬撑11,所述边撑包括第一边撑1、第二边撑2、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边撑1相对第二边撑2的一侧设置有凹槽5,所述第二边撑2上相对第一边撑1凹槽处同样设置有凹槽5,所述第三边撑3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1的凹槽5上,所述第四边撑4滑动设置在第二边撑2的凹槽5上;所述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上端还设置有折叠横板8,所述折叠横板8水平设置,所述折叠横板8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上。
本实用新型的边撑采用并列对称设置的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设置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将梯子能够纵向拉伸成一个立方体,由单一的梯子转换成一个立方体的脚手架,使用梯子多功能的转化,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合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就是梯子,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拉伸开使用的时候就是一个简易的脚手架,能够满足人们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和功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上,这样的设置可以增加本实用新型梯子的高度,同时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拉伸作脚手架使用时,也可以增加脚手架的高度,可以满足不同高度需求的工程使用,功能多样化,结构简单,能够满足人们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和功能要求。本实用新型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上端设置折叠横板,方便本实用新型作为脚手架使用时人们站立,无需另加支板就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施工,更加有利于施工的进行,更加方便人们的使用。
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槽6,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之间通过”X”型支架10连接,所述”X”型支架10下端固定在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的第一滑动槽6内,所述”X”型支架10上端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的第一滑动槽6内。
所述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滑动槽7,所述第二滑动槽7分别设置在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外侧;所述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之间通过”X”型支架10连接,所述”X”型支架10下端固定在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的第二滑动槽7内,所述”X”型支架10上端滑动设置在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的第二滑动槽7内。所述硬撑11分别设置在第一边撑1、第二边撑2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内侧。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外侧设置 “X”型支架,可以保证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在设置“X”型支架的目的是保证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的稳定性和安全型,同时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合并在一起时,也能顺利的折叠,占地空间小,携带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外侧设置“X”型支架,既保证了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的稳定性,也增加了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能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顺利的折叠,占地空间小,携带方便。本实用新型将第二滑动槽设置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的外侧面上,可以增加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的稳定性,也增加了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方便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的合并,方便折叠。
实施例5
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7,本实用新型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边撑和横向连接在两侧边撑上的硬撑11,所述边撑包括第一边撑1、第二边撑2、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边撑1相对第二边撑2的一侧设置有凹槽5,所述第二边撑2上相对第一边撑1凹槽处同样设置有凹槽5,所述第三边撑3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1的凹槽5上,所述第四边撑4滑动设置在第二边撑2的凹槽5上;所述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上端还设置有折叠横板8,所述折叠横板8水平设置,所述折叠横板8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上。
本实用新型的边撑采用并列对称设置的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设置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将梯子能够纵向拉伸成一个立方体,由单一的梯子转换成一个立方体的脚手架,使用梯子多功能的转化,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合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就是梯子,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拉伸开使用的时候就是一个简易的脚手架,能够满足人们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和功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上,这样的设置可以增加本实用新型梯子的高度,同时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拉伸作脚手架使用时,也可以增加脚手架的高度,可以满足不同高度需求的工程使用,功能多样化,结构简单,能够满足人们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和功能要求。本实用新型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上端设置折叠横板,方便本实用新型作为脚手架使用时人们站立,无需另加支板就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施工,更加有利于施工的进行,更加方便人们的使用。
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槽6,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之间通过”X”型支架10连接,所述”X”型支架10下端固定在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的第一滑动槽6内,所述”X”型支架10上端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的第一滑动槽6内。
所述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滑动槽7,所述第二滑动槽7分别设置在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相对侧;所述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之间通过”X”型支架10连接,所述”X”型支架10下端固定在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的第二滑动槽7内,所述”X”型支架10上端滑动设置在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的第二滑动槽7内。所述硬撑11分别设置在第一边撑1、第二边撑2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内侧。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外侧设置 “X”型支架,可以保证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在设置“X”型支架的目的是保证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的稳定性和安全型,同时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合并在一起时,也能顺利的折叠,占地空间小,携带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之间相对侧设置“X”型支架,既保证了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的稳定性,也增加了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能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顺利的折叠,占地空间小,携带方便。本实用新型将第二滑动槽设置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之间相对的侧面上,将折叠支架或“X”型支架设置在第二滑动槽内,在折叠之后可以将折叠支架或“X”型支架隐藏在第二滑动槽内,更加节省空间,且也使得本实用新型外观上更加美观。
实施例6
作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8,本实用新型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边撑和横向连接在两侧边撑上的硬撑11,所述边撑包括第一边撑1、第二边撑2、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边撑1相对第二边撑2的一侧设置有凹槽5,所述第二边撑2上相对第一边撑1凹槽处同样设置有凹槽5,所述第三边撑3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1的凹槽5上,所述第四边撑4滑动设置在第二边撑2的凹槽5上;所述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上端还设置有折叠横板8,所述折叠横板8水平设置,所述折叠横板8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上。
本实用新型的边撑采用并列对称设置的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设置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将梯子能够纵向拉伸成一个立方体,由单一的梯子转换成一个立方体的脚手架,使用梯子多功能的转化,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合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就是梯子,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拉伸开使用的时候就是一个简易的脚手架,能够满足人们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和功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上,这样的设置可以增加本实用新型梯子的高度,同时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拉伸作脚手架使用时,也可以增加脚手架的高度,可以满足不同高度需求的工程使用,功能多样化,结构简单,能够满足人们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和功能要求。本实用新型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上端设置折叠横板,方便本实用新型作为脚手架使用时人们站立,无需另加支板就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施工,更加有利于施工的进行,更加方便人们的使用。
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槽6,所述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之间通过”X”型支架10连接,所述”X”型支架10下端固定在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的第一滑动槽6内,所述”X”型支架10上端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1和第二边撑2的第一滑动槽6内。
所述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滑动槽7,所述第二滑动槽7分别设置在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外侧;所述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之间通过折叠支架9连接,所述折叠支架9的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三边撑3的第二滑动槽7内,所述折叠支架9的另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第四边撑4的第二滑动槽7内。所述硬撑11分别设置在第一边撑1、第二边撑2第三边撑3和第四边撑4内侧。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外侧设置折叠支架,可以保证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在设置折叠支架的目的是保证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的稳定性和安全型,同时当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合并在一起时,也能顺利的折叠,占地空间小,携带方便。
本实用新型将第二滑动槽设置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的外侧面上,可以增加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的稳定性,也增加了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方便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的合并,方便折叠。

Claims (8)

1.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边撑和横向连接在两侧边撑上的硬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撑包括第一边撑、第二边撑、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所述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边撑相对第二边撑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边撑上相对第一边撑凹槽处同样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三边撑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的凹槽上,所述第四边撑滑动设置在第二边撑的凹槽上;所述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上端还设置有折叠横板,所述折叠横板水平设置,所述折叠横板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通过折叠支架连接,所述折叠支架的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一边撑的第一滑动槽内,所述折叠支架的另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二边撑的第一滑动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之间通过“X”型支架连接,所述“X”型支架下端固定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第一滑动槽内,所述“X”型支架上端滑动设置在第一边撑和第二边撑的第一滑动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之间通过折叠支架连接,所述折叠支架的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三边撑的第二滑动槽内,所述折叠支架的另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第四边撑的第二滑动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之间通过“X”型支架连接,所述“X”型支架下端固定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的第二滑动槽内,所述“X”型支架上端滑动设置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的第二滑动槽内。
6.如权利要求4或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槽分别设置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外侧。
7.如权利要求4或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槽分别设置在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相对侧。
8.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撑分别设置在第一边撑、第二边撑第三边撑和第四边撑内侧。
CN201420344264.4U 2014-06-26 2014-06-26 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48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44264.4U CN203948012U (zh) 2014-06-26 2014-06-26 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44264.4U CN203948012U (zh) 2014-06-26 2014-06-26 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48012U true CN203948012U (zh) 2014-11-19

Family

ID=51890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4426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48012U (zh) 2014-06-26 2014-06-26 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480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8582A (zh) * 2014-06-26 2014-10-08 四川蓝天网架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
CN105926913A (zh) * 2016-05-26 2016-09-07 黄标城 一种折叠式方便铺设和收藏的防滑式脚手架板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8582A (zh) * 2014-06-26 2014-10-08 四川蓝天网架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
CN104088582B (zh) * 2014-06-26 2017-01-18 四川蓝天网架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
CN105926913A (zh) * 2016-05-26 2016-09-07 黄标城 一种折叠式方便铺设和收藏的防滑式脚手架板
CN105926913B (zh) * 2016-05-26 2018-03-27 广东敦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方便铺设和收藏的防滑式脚手架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8582A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
CN203948012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
CN203948016U (zh) 多功能梯子
CN203948015U (zh) 多功能折叠式梯子
CN204040881U (zh) 多用途折叠式梯子
CN203948010U (zh) 一种多用途梯子
CN203948011U (zh) 一种多用途折叠式梯子
CN205612052U (zh) 一种多功能桌凳
CN204163610U (zh) 多用途梯子
CN203948014U (zh) 一种多功能梯子
CN203948009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梯子
CN105877149A (zh) 一种桌面面积可调节的桌子
CN203945870U (zh) 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折叠式黑板
CN202603993U (zh) 一种可伸展的收纳桌子
CN211065485U (zh) 多功能写字台
CN205338091U (zh) 伸缩桌
CN201025994Y (zh) 折叠餐桌
CN204444511U (zh) 一种多功能拐杖
CN206617084U (zh) 一种室内装修用易收纳折叠梯
CN207804530U (zh) 一种病床用多功能餐板结构
CN205637654U (zh) 一种建筑支架
CN204561286U (zh) 双面背包
CN204670616U (zh) 多用途桌椅
CN204191900U (zh) 一种壁式折叠桌
CN209826474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可折叠浴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9

Termination date: 2015062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