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34812U - 储液容器 - Google Patents

储液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34812U
CN203934812U CN201320800120.0U CN201320800120U CN203934812U CN 203934812 U CN203934812 U CN 203934812U CN 201320800120 U CN201320800120 U CN 201320800120U CN 203934812 U CN203934812 U CN 203934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part
lid
cup
storage container
liquid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001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两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I HENG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I HENG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I HENG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I HENG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001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34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34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3481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储液容器,包含一杯体以及一盖体。杯体的一端具有一开口。杯体设有一第一螺合部,位于杯体邻近开口的一端。盖体遮蔽开口。盖体设有一第二螺合部,位于盖体的一端。第二螺合部锁合于第一螺合部。第一螺合部的弹性系数与第二螺合部的弹性系数相异。本实用新型借此以改善先前技术中,旋转瓶盖的动作花费时间较长的问题。

Description

储液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液容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二个相异弹性系数的螺合部的储液容器。
背景技术
关心环境、热爱环境、理解环境,进而形成对待环境的正确态度为环保意识的核心价值。近年来环保意识抬头,一般大众经常自行携带环保筷、环保袋等,以减少产生的垃圾量。此外,由于水瓶携带方便又可随时提供饮水饮用,加上环保意识提升的驱使下,使得人们无论是上学、工作、运动或外出旅行时皆会携带水瓶盛装饮用水。
然而,现行水瓶的设计中,水瓶的瓶盖与杯体经常是利用螺纹锁合的方式来进行结合。因此,当使用者需要把水瓶的瓶盖阖上时,必需要旋转瓶盖才能达成。由于旋转瓶盖的动作花费时间较长且较不直接,造成了使用者使用上的不便。有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以快速且直接地结合瓶盖与杯体的水瓶结构,实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必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液容器,借以改善先前技术中,旋转瓶盖的动作花费时间较长且较不直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液容器,包含一杯体以及一盖体。杯体的一端具有一开口。杯体设有一第一螺合部,位于杯体邻近开口的一端。盖体遮蔽开口。盖体设有一第二螺合部,位于盖体的一端。第二螺合部锁合于第一螺合部。第一螺合部的弹性系数与第二螺合部的弹性系数相异。
其中,该第一螺合部的弹性系数大于该第二螺合部的弹性系数。
其中,该第一螺合部的弹性系数小于该第二螺合部的弹性系数。
其中,该第一螺合部及该第二螺合部之一的材料为弹性材料,该第一螺合部及该第二螺合部之另一的材料为刚性材料。
其中,该杯体更具有一表面,该第一螺合部位于该表面邻近该开口的一端,该第一螺合部具有相对的一推抵面及一固定面,该推抵面的法线向量朝向该开口,该推抵面与该表面夹一钝角,该推抵面与该固定面夹一锐角。
其中,该固定面与该表面为垂直。
其中,该盖体更具有一表面,该第二螺合部位于该表面的一侧,该第二螺合部具有相对的一推抵面及一固定面,该推抵面的法线向量朝向该开口,该推抵面远离该固定面的一侧连接于该表面且该推抵面与该表面夹一钝角,该固定面远离该推抵面的一侧连接于该表面,该推抵面与该固定面夹一锐角。
其中,该固定面与该表面为垂直。
其中,该杯体更具有一环型外表面,该第一螺合部设置于该环型外表面邻近该开口的一侧,该盖体更具有一环型内表面,该第二螺合部设置于该环型内表面的一侧。
其中,该杯体更具有一环型内表面,该第一螺合部设置于该环型内表面邻近该开口的一侧,该盖体更具有一环型外表面,该第二螺合部设置于该环型外表面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储液容器,由于第一螺合部的弹性系数与第二螺合部的弹性系数相异,使用者可将盖体压向杯体,使第一螺合部或第二螺合部产生形变而进行锁合。借此,使用者省去了旋转盖体的时间,且此操作方式直接简单且易于使用,进而改善先前技术中旋转瓶盖的动作花费时间较长且较不直接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储液容器的分解图。
图2为图1的剖面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盖体锁合于杯体的剖面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储液容器的分解剖面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盖体锁合于杯体的剖面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储液容器的分解图。
图7为图6的剖面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盖体锁合于杯体的剖面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储液容器的分解剖面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盖体锁合于杯体的剖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图2及图3。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储液容器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剖面图。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盖体锁合于杯体的剖面图。
储液容器10包含一杯体12以及一盖体14。在本实施例中,储液容器10以一水瓶为例,但并不以此为限。杯体12具有一环型内表面123及一开口129。开口129位于杯体12的一端。杯体12设有一第一螺合部121,位于杯体12的环型内表面123邻近开口129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合部121为螺旋状的凸肋环绕设置于环型内表面123邻近开口129的一端。盖体14遮蔽开口129。盖体14具有一环型外表面141。盖体14设有一第二螺合部142,位于盖体14的环型外表面141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螺合部142为螺旋状的凸肋环绕设置于环型外表面141的一侧。第一螺合部121对应第二螺合部142,且盖体14可相对本体12旋转而使第二螺合部142与第一螺合部121彼此螺合或解除螺合关系。第一螺合部121的弹性系数与第二螺合部142的弹性系数相异。详细来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合部121的弹性系数小于第二螺合部142的弹性系数,也就是说,第一螺合部121相较第二螺合部142更具有弹性而较易受力变形。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合部121的材料为弹性材料,例如是橡胶,而第二螺合部142的材料为刚性材料,例如是塑料或不锈钢,但均不以此为限。
当杯体12及盖体14锁合时,若使用者欲将盖体14由杯体12取出,可将盖体14相对杯体12旋转而解除第一螺合部121与第二螺合部142的螺合关系。当使用者欲将盖体14盖合于杯体12时,本实用新型的储液容器10可以不限于以旋转的方式将盖体14与杯体12结合。详细来说,使用者可将盖体14朝一方向D1下压而与杯体12进行结合。详细来说,由于第一螺合部121的材料为弹性材料,当使用者将盖体14压向杯体12时,第一螺合部121将受第二螺合部142的挤压而产生形变,以令盖体14顺利盖合杯体12,且第一螺合部121同时与第二螺合部142相螺合。如此一来,使用者省去了旋转盖体14使其与杯体12结合的时间。此外,由于使用者仅需将盖体14压向杯体12即可使盖体14与杯体12锁合,此操作方式直接简单且易于使用。
需注意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螺合部121的弹性系数也可以是大于第二螺合部142的弹性系数,也就是说,第二螺合部142相较第一螺合部121更具有弹性而较易受力变形。此外,在第一螺合部121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二螺合部142的弹性系数的实施例中,第一螺合部121的材料可以是刚性材料,而第二螺合部142的材料可以是弹性材料,但并不以此为限。从上述说明可以得知,只要第一螺合部121及第二螺合部142之一为弹性材质,且第一螺合部121及第二螺合部142之另一为刚性材质即可实施上述杯体12以及盖体14的结合方式。
请参照图4及图5。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储液容器的分解剖面图。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盖体锁合于杯体的剖面图。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储液容器10’与第一实施例的储液容器10相似,其差异之处仅在于第一螺合部121’及第二螺合部142’的结构设计,故在此仅针对差异之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合部121’具有相对的一第一推抵面1212及一第一固定面1214。第一推抵面1212的法线向量朝向开口129。第一推抵面1212与环型内表面123夹一钝角θ1。第一推抵面1212与第一固定面1214夹一锐角θ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面1214与环型内表面123为垂直。第二螺合部142’具有相对的一第二推抵面1422及一第二固定面1424。第二推抵面1422的法线向量朝向开口129。第二推抵面1422与环型外表面141夹一钝角θ1’。第二推抵面1422与第二固定面1424夹一锐角θ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面1424与环型外表面141为垂直。
当盖体14朝方向D1与杯体12进行结合时,由于第一推抵面1212与第一固定面1214夹一锐角θ2且第二推抵面1422与环型外表面141夹一钝角θ1’,减少了第一螺合部121’及第二螺合部142’于锁合时产生的阻力,使第一螺合部121’及第二螺合部142’的锁合方式更为顺畅且省力。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面1214与环型内表面123为垂直,且第二固定面1424与环型外表面141’为垂直。如此一来,当第一螺合部121’与第二螺合部142’锁合时,第一固定面1214与第二固定面1424将产生干涉,令使用者不易将盖体14抽离杯体12,借此减少误将盖体14开启而使液体溅出的风险。若使用者欲将盖体14打开,则需旋转盖体14来达成。
请参照图6、图7及图8。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储液容器的爆炸图。图7为图6的剖面图。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盖体锁合于杯体的剖面图。
本实施例的杯体32与盖体34的结合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类似,两实施例的差别仅在于杯体与盖体结构上的不同,故接下来仅针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储液容器30包含一杯体32以及一盖体34。杯体32具有一环型外表面323及一开口329。开口329位于杯体32的一端。杯体32设有一第一螺合部321,位于杯体32的环型外表面323邻近开口329的一端。盖体34具有一环型内表面341。盖体34设有一第二螺合部342,位于盖体34的环型内表面341的一侧。
请参照图9及图10。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储液容器的分解剖面图。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盖体锁合于杯体的剖面图。
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的差别在于第一螺合部321’与第二螺合部342’的结构变化,且本实施例的第一螺合部321’及第二螺合部342’与第二实施例类似,其差别之处在于,第一推抵面3212与环型外表面323夹一钝角θ1。第一固定面3214与环型外表面323为垂直。第二推抵面3422与环型内表面341夹一钝角θ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面3424与环型外表面341为垂直。由于本实施例的储液容器30’的结合方式与功效均与第二实施例的储液容器10’类似,故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储液容器,由于第一螺合部的弹性系数与第二螺合部的弹性系数相异,使用者可将盖体压向杯体,使第一螺合部或第二螺合部产生形变而进行锁合。借此,使用者省去了旋转盖体的时间,且此操作方式直接简单且易于使用,进而改善先前技术中旋转瓶盖的动作花费时间较长且较不直接的问题。此外,由于本体的第一推抵面与本体的表面夹一钝角,且盖体的第二推抵面与盖体的表面夹一钝角,使盖体与本体借由压抵结合时更为顺畅省力。
由于本体的第一固定面与本体的表面为垂直,且盖体的第二固定面与盖体的表面为垂直,使本体与盖体结合时,第一固定面与第二固定面产生干涉,因而减少了误将盖体开启而使液体溅出的风险。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杯体,其一端具有一开口,该杯体设有一第一螺合部,位于该杯体邻近该开口的一端;以及 
一盖体,遮蔽该开口,该盖体设有一第二螺合部,位于该盖体的一端,该第二螺合部锁合于该第一螺合部; 
其中,该第一螺合部的弹性系数与该第二螺合部的弹性系数相异; 
该杯体更具有一第一表面,该第一螺合部位于该第一表面邻近该开口的一端,该第一螺合部具有相对的一第一推抵面及一第一固定面,该第一推抵面的法线向量朝向该开口,该第一推抵面与该第一表面夹一钝角,该第一推抵面与该第一固定面夹一锐角;以及 
该盖体更具有一第二表面,该第二螺合部位于该第二表面的一侧,该第二螺合部具有相对的一第二推抵面及一第二固定面,该第二推抵面的法线向量朝向该开口,该第二推抵面远离该第二固定面的一侧连接于该第二表面且该第二推抵面与该第二表面夹一钝角,该第二固定面远离该第二推抵面的一侧连接于该第二表面,该第二推抵面与该第二固定面夹一锐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螺合部的弹性系数大于该第二螺合部的弹性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螺合部的弹性系数小于该第二螺合部的弹性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螺合部及该第二螺合部之一的材料为弹性材料,该第一螺合部及该第二螺合部之另一的材料为刚性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面与该第一表面为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固定面与该第二表面为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表面为一环型外表面,该第一螺合部设置于该环型外表面邻近该开口的一侧,该第二表面为一环型内表面,该第二螺合部设置于该环型内表面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表面为一环型内表面,该第一螺合部设置于该环型内表面邻近该开口的一侧,该第二表面为一环型外表面,该第二螺合部设置于该环型外表面的一侧。 
CN201320800120.0U 2013-12-06 2013-12-06 储液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34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00120.0U CN203934812U (zh) 2013-12-06 2013-12-06 储液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00120.0U CN203934812U (zh) 2013-12-06 2013-12-06 储液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34812U true CN203934812U (zh) 2014-11-12

Family

ID=51854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0012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34812U (zh) 2013-12-06 2013-12-06 储液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348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3332A (zh) * 2018-02-02 2018-06-15 台山市凯德利盖业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3332A (zh) * 2018-02-02 2018-06-15 台山市凯德利盖业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24358U (zh) 一种防止杯盖未拧紧而意外倾倒漏水的水杯
CN203934812U (zh) 储液容器
CN206107760U (zh) 一种多节水瓶
CN204038127U (zh) 一种油漆桶
CN203914352U (zh) 透明可换页双层水杯
CN209252311U (zh) 一种外设笔槽的转环式水杯
CN204561693U (zh) 一种新型两用茶杯
CN203345339U (zh) 一种内置吸管的饮料罐
CN203268668U (zh) 新型双容器水瓶
CN203127407U (zh) 一种容器瓶防污染内盖
CN204363882U (zh) 一种可升降抽纸盒
CN204223450U (zh) 口味可自调配的饮料瓶瓶盖
CN204245404U (zh) 一种手提饭盒
CN204451685U (zh) 一种可用作螺丝刀的签字笔
CN202953289U (zh) 食品包装瓶
CN203059186U (zh) 茶杯
CN202414396U (zh) 一种盖子
CN202624911U (zh) 一种茶叶罐
CN202244785U (zh) 异形纸杯
CN201604885U (zh) 一种新型茶叶罐
CN206417327U (zh) 一种储物罐
CN202219892U (zh) 带有滑片盖的可乐罐
CN203958902U (zh) 一种旋拧式密封型易拉罐
CN201958671U (zh) 一种组合热水瓶盖
CN204398718U (zh) 分类笔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2

Termination date: 2017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