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16685U - 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16685U
CN203916685U CN201420116639.1U CN201420116639U CN203916685U CN 203916685 U CN203916685 U CN 203916685U CN 201420116639 U CN201420116639 U CN 201420116639U CN 203916685 U CN203916685 U CN 203916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torage
leakage barriers
annular sidewall
storage pip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166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希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Kaishun Med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Kaishun Med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Kaishun Med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Kaishun Med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166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16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16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1668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eeding, Discharge, Calcimining, Fusing, And Gas-Gene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实验室及医院病理分析中心盛放尿液等液体的容器及其储满液体后储液器防漏的容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包括储液管和防漏件;所述储液管包括开口部和储液腔;所述防漏件上设有至少一个轴向的贯通孔;所述防漏件位于所述开口部。本实用新型具有将尿液注入储液管时中时,尿液不会溅漏,且气味不会扩散,且操作简单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实验室及医院病理分析中心盛放尿液等液体的容器及其储满液体后储液器防漏的容器,具体为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
背景技术
尿液分析结果提供信息以用于提前判定内脏器管的疾病及用于判定被测试者目前的健康状况等等。所以各个医院及试验中心都作为常规地对大量的新病人、进行体检的人员、住院病人及其它需要者进行尿试验。
一般情况下,被测验者需去卫生间用一个纸杯收集其尿样,然后再把纸杯放到实验室的一个指定的架子上或者在将尿液倒入指定的试管中。尿样在实验室或其它地方收集完后,尿样被送到另一实验室中进行尿分析。
传统的尿样收集的分析方法具有诸多缺陷。如有些被测试者很难将尿排到尿杯中去,他(她)们常会把尿液弄到手或衣服上,这种采集方式具有卫生方面的缺陷。另外,由于在浸湿试纸时容易打翻纸杯而且在将纸杯送到指定地点的过程中,尿液很容易从纸杯中洒出,被测试者在处理尿样时需要十分小心。
在很多情况下,大量的尿样需在一天内试验完毕,而这些一个挨着一个放着的广口纸杯占了相当大的地方以致于需很大一块面积存放它们直至化验时。并且在将它们送入室验室时,仍有可能因不慎掉落或者倾斜而导致纸杯中尿样的散失。所以这种情况不仅会弄脏了环境,而且可能导致一些尿样不能再在化验中使用。另外很多被测试者收集的尿样是比实际需要多很多,故当大量被测试验者的尿样放到一起时,它们发出刺鼻的气味,而大大破坏和降低了医生、护士、及其它作尿样分析的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如何将采集的尿样安全而无溅漏地放入指定的容器,且不让气味外泄,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尿液放入储液管中,尿液不会溅漏,且 气味不会扩散,且操作简单的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之一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包括储液管和防漏件;所述储液管包括开口部和储液腔;所述防漏件上设有至少一个轴向的贯通孔;所述防漏件位于所述开口部。所述防漏件的贯通孔可以是1、2或3等,但不限于此。所述贯通孔可以均匀分布也可随意分布。所述防漏件和所述储液管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分体式密封配合固定,分体式密封配合固定时防漏件和储液管开口部可以是插接密封配合、螺纹密封配合、旋扣密封配合、过盈密封配合等,不仅限于此。
其中,3mm≤储液管内径≤20mm,50mm≤储液管的高度≤160mm; 3mm≤所述贯通孔的孔径≤8. 5mm。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管包括环形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管还包括位于所述环形侧壁底端的底封板;所述底封板与所述环形侧壁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管还包括位于所述环形侧壁底端的底封塞;所述底封塞与所述环形侧壁密封配合,如插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管还包括位于所述环形侧壁顶端和环形侧壁底端之间的隔断板,所述隔断板与所述环形侧壁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侧壁包括第一环形侧壁和第二环形侧壁;所述第一环形侧壁与所述第二环形侧壁配合固定。所述第一环形侧壁与所述第二环形侧壁配合均为密封配合,可以是紧配,过盈配合,或者螺纹配合等等,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所述防漏件位于所述环形侧壁的顶端,且与所述环形侧壁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当所述防漏件与所述储液管为分体式时:
一、所述防漏件为设有轴向贯通孔的柱体。
所述防漏件置于所述储液腔中与所述开口部密封插接配合。
可以是所述防漏件的柱面与所述储液管的环状侧壁直接密封配合,如紧配或过盈;
也可以在所述防漏件的柱面上设有纵向的凸起甲,在所述开口部的所述环形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凸起甲匹配的凹槽甲,当所述防漏件与所述储液管的开口部密封配合时,所述防漏件插于所述开口部,且所述凸起甲与所述凹槽甲配合;
或是在所述防漏件的柱面上设有纵向的凹槽乙,在所述开口部的所述环形侧壁 上设有与所述凹槽乙匹配的凸起乙,当所述防漏件与所述储液管的开口部密封配合时,所述防漏件插于所述开口部,且所述凸起乙与所述凹槽乙配合。
二、所述防漏件包括柱体,以及位于所述柱体顶端的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柱体为一体成型,防漏件的轴向贯通孔贯通所述顶板和所述柱体。
所述防漏件与所述开口部密封插接配合时,所述防漏件的柱面与所述储液管的环状侧壁直接紧密配合,如紧配或过盈配合;顶板下端面与储液管的环形侧壁顶端密封配合;还可在所述顶板的下端面与储液管的环形侧壁顶端之间设置垫圈或垫片等弹性密封材料,使防漏件与所述开口部密封配合。
三、所述防漏件包括柱体,所述柱体包括自柱体底端沿轴线方向向内开设的环槽丙以及贯通孔。
所述防漏件与所述开口部密封插接配合时,开口部的所述环形侧壁插接于所述环槽丙内且与所述环槽丙密封配合,所述环槽丙与所述贯通孔不相交。
四、所述防漏件包括柱体,所述柱体包括自柱体底端沿轴线方向向内开设盲孔以及轴向的贯通孔,所述柱体包括环形侧壁甲。
所述防漏件与所述开口部密封插接配合时,所述环状侧壁甲套于所述储液管外且与所述储液管密封配合,所述环状侧壁甲与储液管可以为紧配或过盈配合。
五、所述防漏件包括柱体,所述柱体包括轴向的贯通孔,所述防漏件置于所述储液管的环形侧壁顶端,且与环形侧壁顶端紧密配合。这种配合可以是在环形侧壁顶端上设有凸起丁,所述防漏件的下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凸起丁配合的凹槽丁等等,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所述防漏件上设有轴向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液体导流件的固定定位,所述液体导流件用于辅助液体注入储液腔。
更进一步,所述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还包括封堵件,所述封堵件封堵所述防漏件上的贯通孔或定位槽。所述封堵件用于将储液腔内液体与外部隔离,避免散漏以及气味流窜。
所述封堵体的与储液管的连接方式有多种:
如所述储液管的外壁上设有环槽,所述封堵件的连接部套于所述储液管上并与所述环槽配合固定;或者环形侧壁上沿轴向设有滑槽,所述封堵件的连接部与所述滑槽配合连接;所述封堵件的连接部可沿所述滑槽做上下滑动;所述储液管上设有固定轴,所述封堵件可转动配合于固定轴上,或者是防漏件上设有固定轴,所述封 堵件可转动配合于固定轴上;所述封堵件可以是片状,所述片状封堵件可盖在所述储液管的管口或防漏件的贯通孔或定位槽上,使腔体与储液管外部隔离。
进一步地,所述封堵件与所述储液管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封堵件与所述防漏件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防漏件的上端设有防溢面,所述防溢面的边缘高于中部。防溢面可以是锥面,圆弧面、台阶面等等。所述防溢面防止漏在贯通孔外部的液体外溢。
本实用新型依据所需采集液体的体积,预制储液管的管径和高度,从而实现采集的定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储液容器的自闭式防漏是这样实现的:
1)依据所需采集液体的体积,选择3mm≤储液管的内径≤20mm,50mm≤储液管的高度≤160mm的储液管;所述储液管包括开口部和储液腔;
将防漏件密封配合于所述开口部;所述防漏件至少设有一个轴向的贯通孔; 3mm≤贯通孔的孔径≤8. 5mm;
2)将液体注满储液腔,使液体封堵住所述贯通孔;
3)液体在所述防漏件的贯通孔处自动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所述储液腔内液体散漏。
其中,防漏件可以是与储液管一体成型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现有技术中,检测人员需要将检测试纸放入尿杯测试,如果需要通过尿液检测仪检测,还需将尿杯中尿液转入尿液分析仪器可以检测用的试管中。本实用新型减少检测人员将尿杯中尿液转入试管步骤,提高了效率,本实用新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可直接放入试纸进行检测,也可直接放入尿液分析仪进行分析。
2、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了储液管中液体的散漏,在收集尿液到送至检验室的过程中,无需谨小慎微的防止尿液散漏,防漏膜形成后,即使将本实用新型有倾斜,甚至将本实用新型的开口部朝下,在未使用封堵件的情况下,液体也不会漏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防漏件1。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防漏件2。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防漏件3。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防漏件4。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防漏件5。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防漏件6。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防漏件7。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防漏件8。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防漏件9。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防漏件10。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储液管、防漏件与封堵件一体成型,环形侧壁底端设有封堵塞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防漏件、封堵件与第一环形侧壁一体成型,环形侧壁包括第一环形侧壁和第二环形侧壁,第二环形侧壁的底端设有封堵塞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环形侧壁顶端和环形侧壁底端之间的设有隔断板14,环形侧壁顶端设有凸起丁126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环形侧壁顶端和环形侧壁底端之间设有隔断板14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储液管和防漏件一体成型,环形侧壁底端设有封堵塞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储液管的环形侧壁上设有环槽16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储液管的环形侧壁和底封板一体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储液管的环形侧壁上设有凹槽甲123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储液管设有第一环形侧壁121和第二环形侧壁122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储液管的一环形侧壁121与防漏件200一体成型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其中环形侧壁和底封板 一体,储液管和防漏件插接配合,封堵件固定与储液管上的示意图1。
图2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其中环形侧壁和底封板一体,储液管和防漏件插接配合,封堵件固定与储液管上的示意图2。
图2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其中环形侧壁和底封板一体,储液管插于防漏件的盲孔中,封堵件可转动固定于防漏件上的示意图1。
图2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其中环形侧壁和底封板一体,储液管插于防漏件的盲孔中,封堵件可转动固定于防漏件上的俯视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其中环形侧壁和底封板一体,储液管插于防漏件的盲孔中,封堵件封堵防漏件上的贯通孔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其中环形侧壁和底封板一体,储液管和防漏件插接配合,封堵件固定与储液管上的示意图4。
图2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其中环形侧壁和底封板一体,储液管和防漏件插接配合,封堵件固定与储液管上的示意图5。
图2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其中环形侧壁和底封板一体,储液管和防漏件,封堵件与防漏件一体成型的示意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其中环形侧壁和底封板一体,储液管和防漏件插接配合,封堵件可转动固定于防漏件上的示意图2。
图3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环形侧壁包括第一环形侧壁和第二环形侧壁,第一环形侧壁和防漏件及封堵件一体成型示意图1。
图3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环形侧壁包括第一环形侧壁和第二环形侧壁,第一环形侧壁和防漏件及封堵件一体成型示意图2。
图3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环形侧壁包括第一环形侧壁和第二环形侧壁,第一环形侧壁和防漏件及封堵件一体成型示意图3。
图3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环形侧壁顶端和环形侧壁底端之间设有隔断板14,防漏件和储液管插接配合1的示意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环形侧壁顶端和环形侧壁底端之间设有隔断板14,防漏件和储液管插接配合2的示意图。
图3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环形侧壁顶端和环形侧壁底端之间设有隔断板14,防漏件和储液管插接配合3的示意图。
图3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环形侧壁顶端和环形侧壁底端之间设有隔断板14,防漏件和储液管插接配合4的示意图。
图3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环形侧壁顶端和环形侧壁底端之间设有隔断板14,防漏件和储液管插接配合5的示意图。
图3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环形侧壁顶端和环形侧壁底端之间设有隔断板14,防漏件和储液管插接配合6的示意图。
图3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储液管和防漏件一体成型,环形侧壁底端设有封堵塞的示意图。
图4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环形侧壁底端设有封堵塞,封堵体可转动固定于防漏件上的示意图。
图4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环形侧壁底端设有封堵塞,封堵体可转动固定于防漏件上的俯视示意图。
图4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环形侧壁底端设有封堵塞,封堵体封堵防漏件上贯通孔后俯视的示意图。
图4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环形侧壁底端设有封堵塞,封堵体可滑动固定于储液管上的示意图。
图44液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环形侧壁底端设有封堵塞,防漏件与储管插接配合,封堵体与防漏件一体成型的示意图。
图4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防漏件设有环槽35及定位轴34,封堵体5与防漏件转动配合之示意图。
图4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防漏件上设有侧槽41,封堵体5与侧槽插拔配合之示意图。
图4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设有侧槽41的防漏件200与储液管插接配合示意图。
图4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第一环侧壁121与防漏件200一体成型,防漏件200上设有定位轴34,封堵体5与防漏件200转动配合,定位轴34与孔52配合之示意图。
图4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环形侧壁12底端设有封堵塞15,防漏件200与环形侧壁12一体成型,防漏件200上设有定位轴34,封堵体5与防漏件200转动配合,定位轴34与孔52配合之示意图。
图50为本实用新型防漏件200上设有凹槽35,封堵体5与防漏件200一体成型示意图。
图5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防漏件200上设有凹槽35,封堵体5与防漏件200一体成型之示意图。
图5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防漏件200上设有凹槽35,封堵体5与防漏件200一体成型,封堵体5封堵贯通孔30之示意图。
图5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环形侧壁12底端设有封堵塞15,防漏件200与环形侧壁12及封堵体5一体成型之示意图。
图5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防漏件与封堵体配合示意图1。
图5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防漏件与封堵体配合示意图2。
图5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第一环形侧壁与防漏件一体成型,且封堵体与防漏件通过固定销固定配合之示意图。
图5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封底板与环形侧壁一体成型,防漏件设有盲孔,防漏件与封堵体通过固定销固定配合之示意图。
图中,
100储液管,
10开口部,11储液腔,12环形侧壁,13底封板,14隔断板,15封底塞,16环槽,17滑槽,18安置腔,
121第一环形侧壁,122第二环形侧壁,123凹槽甲,124凸起乙,125环形侧壁顶端,126凸起丁,
200防漏件,
30贯通孔,31柱面,32顶板,33定位槽,34定位轴,35环槽丙,36盲孔,37环形侧壁甲,38柱体底端,39柱体顶端,40孔,41侧槽,42防溢面,
311凸起甲,312凹槽乙,313凹槽丁,
321顶板下端面,
5封堵件,
51连接部,52孔,53固定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为优选例,并不是 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实用新型所欲申请之专利范围的范畴内。
以下实施例中采用的储液管,3mm≤储液管的内径≤20mm,且40mm≤储液管的高度≤160mm。通过选择不同内径和高度的储液管实现采集定量的目的。根据不同的内径及高度的储液管,在防漏件上开设 3mm≤贯通孔的孔径≤8. 5mm的贯通孔,从而实现自闭防漏的功能。
实施1:
下面结合图2、图18、图2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包括储液管100和防漏件200以及封堵件5。
储液管100具有一个开口部10、储液腔11以及环形侧壁12。环形侧壁12的内壁上设有凹槽甲123。环形侧壁12的外壁上设有环槽16。
防漏件200为一柱体,其上设有一个轴向的贯通孔30,贯通孔30的孔径为5mm。防漏件200的柱面31上设有凸起甲311。
所述防漏件200插接于开口部10。柱面31与环形侧壁12密封配合,可以是紧配或过盈配合,凸起甲311与凹槽甲123配合。
封堵体5的连接部51与环槽16配合固定。
其中储液管的内径为11mm,储液管的高度为120mm。
当储液腔11中存储液体后,封堵体5与贯通孔30插接配合,用于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与外部隔离,从而避免储液腔11中的液体气味流窜。
使用时,防漏件200与储液管100为密封配合,当储液管100中注满液体后,液体在防漏件200的贯通孔30处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了液体的散漏。
其中,防漏件200上的贯通孔30可以是1、2、3等,但不限于此。所述贯通孔可以均匀分布也可随意分布。贯通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如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等,但不限于此。
实施2:
下面结合图2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包括储液管100和防漏件200以及封堵件5。
储液管100具有一个开口部10、储液腔11以及环形侧壁12。环形侧壁的底端 上设有底封板13,底封板13与环形侧壁12一体成型。环形侧壁顶端125设有与防漏件200配合固定的凸起丁126。环形侧壁12的外壁上设有环槽16。其中储液管的内径为12mm,储液管的高度为110mm。
防漏件200为柱体,其上设有一个轴向的贯通孔30,贯通孔30的孔径为6mm,柱体底端38上设有凹槽丁313。
防漏件200固定于开口部10。柱体底端38与环形侧壁顶端125密封配合,且凹槽丁313与凸起丁126配合固定。
封堵体5的连接部51与环槽16配合固定。
当储液腔11中存储液体后,封堵体5与贯通孔30插接配合,用于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与外部隔离,从而避免储液腔11中的液体气味流窜。
使用时,防漏件200与储液管100为密封配合,当储液管100中注满液体后,液体在防漏件200的贯通孔30处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了液体的散漏。
其中,防漏件200上的贯通孔30可以是1、2、3等,但不限于此。所述贯通孔可以均匀分布也可随意分布。贯通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如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等,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3:
下面结合图5、图17、图23、图24、图25、图54、图55、与57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包括储液管100和防漏件200以及封堵件5。
储液管100具有一个开口部10、储液腔11以及环形侧壁12。环形侧壁的底端设有底封板13,底封板13与环形侧壁12一体成型。贯通孔30的孔径为7mm。
如图23所示:防漏件200为一柱体,其上设有一个轴向的贯通孔30,且自柱体底端38沿轴线向内设有盲孔36,防漏件200设有环形侧壁甲37。防漏件200上设有定位轴34。片状的封堵体5与定位轴34可转动配合,并固定于防漏件200上。
防漏件200的上端设有防溢面42,防溢面42的边缘高于中部。防溢面42可以是锥面,圆弧面、台阶面等等。防溢面42可以防止漏在贯通孔外部的液体外溢。
如图54、图57所示,防漏件200为一柱体,其上设有一个轴向的贯通孔30,且自柱体底端38沿轴线向内设有盲孔36,防漏件200设有环形侧壁甲37。防漏件200上设有孔40。封堵体5上也设有孔52,固定销53同时与孔40和孔52配合, 封堵体5与防漏件200通过固定销53可转动配合。
防漏件200固定于开口部10。储液管100的管口插于盲孔36中,且环形侧壁甲37与环形侧壁12的外壁密封配合,如紧配或过盈配合等,还可以在环形侧壁顶端与盲孔底面之间设有密封圈或密封垫。
其中储液管的内径为13mm,储液管的高度为110mm。
当储液腔11中存储液体后,转动封堵体5使封堵体5盖住贯通孔30,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与外部隔离,从而避免储液腔11中的液体气味流窜。
使用时,防漏件200与储液管100为密封配合,当储液管100中注满液体后,液体在防漏件200的贯通孔30处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了液体的散漏。
其中,防漏件200上的贯通孔30可以是1、2、3等,但不限于此。所述贯通孔可以均匀分布也可随意分布。贯通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如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等,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4:
结合图1及图26、图4及图27可知:
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包括储液管100和防漏件200以及封堵件5。
储液管100具有一个开口部10、储液腔11以及环形侧壁12。环形侧壁12的外壁上设有滑槽17。
防漏件200为一柱体,如图1所示,其上设有一个轴向的贯通孔30,贯通孔30的孔径为8mm;防漏件200设有柱面31。如图4所示,防漏件200上还设有供导流液体的导流件定位用的定位槽33。
所述防漏件200插接于开口部10。柱面31与环形侧壁12密封配合,可以是紧配或过盈配合。
封堵体5的连接部51与滑槽17配合固定。连接部51可在滑槽17中上下移动。
其中储液管的内径为14mm,储液管的高度为95mm。
当储液腔11中存储液体后,封堵体5与贯通孔30插接配合,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与外部隔离,从而避免储液腔11中的液体气味流窜。
使用时,防漏件200与储液管100为密封配合,当储液管100中注满液体后,液体在防漏件200的贯通孔30处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了液体的散漏。
其中,防漏件200上的贯通孔30可以是1、2、3等,但不限于此。所述贯通孔 可以均匀分布也可随意分布。贯通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如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等,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5:
结合图7、图17、图28、图46、图47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包括储液管100和防漏件200以及封堵件5。
储液管100具有一个开口部10、储液腔11以及环形侧壁12。其中储液管的内径为15mm,储液管的高度为90mm。
防漏件200包括柱体,以及位于柱体顶端的顶板32,顶板32与柱体为一体成型,防漏件200设有轴向的贯通孔30,贯通孔30贯通顶板32和柱体,贯通孔30的孔径为8.5mm。柱体设有柱面31。
防漏件200插接于开口部10。柱面31与环形侧壁12直接密封配合,可以是紧配或过盈配合。顶板下端面321与储液管的环形侧壁顶端密封配合;还可在顶板下端面321与储液管的环形侧壁顶端之间设置垫圈或垫片等弹性密封材料,使防漏件200与开口部10密封配合。
如图28所示,封堵体5的连接部51与防漏件的柱体或顶板32连接,且封堵体5与防漏件200为一体成型。
当储液腔11中存储液体后,封堵体5与贯通孔30插接配合,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与外部隔离,从而避免储液腔11中的液体气味流窜。
还可如图46所示,防漏件200包括柱体,以及位于柱体顶端的顶板32,顶板32与柱体为一体成型,防漏件200设有轴向的贯通孔30以及自防漏件200侧面向内开设侧槽41,贯通孔30贯通顶板32和柱体,柱体设有柱面31。
当储液腔11中存储液体后,将片状的封堵体5插入侧槽41中,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与外部隔离,从而避免储液腔11中的液体气味流窜。
使用时,防漏件200与储液管100为密封配合,当储液管100中注满液体后,液体在防漏件200的贯通孔30处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了液体的散漏。
其中,防漏件200上的贯通孔30可以是1、2、3等,但不限于此。所述贯通孔可以均匀分布也可随意分布。贯通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如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等,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6:
结合图6、图17、图29、图45、图5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包括储液管100和防漏件200以及封堵件5。
储液管100具有一个开口部10、储液腔11以及环形侧壁12。
防漏件200包括柱体,柱体包括自柱体底端38沿轴线方向向内开设的环槽丙35以及贯通孔30,贯通孔30的孔径为4.5mm。环槽丙35与贯通孔30不相交。柱体顶端39上设有孔40。
防漏件200与开口部10密封插接配合,开口部10的环形侧壁12插接于环槽丙35内且与环槽丙35密封配合。还可在环槽丙35内设密封垫或密封圈。
如图6所示,封堵体5可转动固定于防漏件200上,且与孔40配合固定。也可是如图45所示,封堵体5可转动固定于防漏件200上,且封堵体5的孔52与防漏件200上定位轴34配合。还可如图55所示,防漏件200上设有孔40,封堵体5上设有孔52,固定销53同时与孔40和孔52配合,使封堵体5可转动地固定于防漏件200上。
其中储液管的内径为10mm,储液管的高度为125mm。
当储液腔11中存储液体后,封堵体5为片状,转动封堵体5盖住贯通孔30,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与外部隔离,从而避免储液腔11中的液体气味流窜。
使用时,防漏件200与储液管100为密封配合,当储液管100中注满液体后,液体在防漏件200的贯通孔30处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了液体的散漏。
其中,防漏件200上的贯通孔30可以是1、2、3等,但不限于此。所述贯通孔可以均匀分布也可随意分布。贯通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如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等,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至实施例6中,结合图19可知,环形侧壁12可以包括相互配合固定的第一环形侧壁121和第二环形侧壁122。
实施例7
结合附图12、19、20、30、31、32、48、56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包括储液管100和防漏件200以及封堵件5。防漏件200的贯通孔30的孔径为4mm。
储液管100具有一个开口部10、储液腔11以及环形侧壁12。环形侧壁12包括相互第一环形侧壁121和第二环形侧壁122,第一环形侧壁121和第二环形侧壁122相互密封配合固定。
如图20所示,防漏件200位于第一环形侧壁121的顶端,且与第一环形侧壁121一体成型。
如图30至32所示,防漏件200位于第一环形侧壁121的顶端,且与第一环形侧壁121一体成型,封堵体5的连接部51与防漏件200或环形侧壁12连接,且封堵体5与防漏件200或储液管100也一体成型。
其中储液管的内径为9mm,储液管的高度为130mm。
当储液腔11中存储液体后,封堵体5与贯通孔30插接配合,封堵体5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与外部隔离,从而避免储液腔11中的液体气味流窜。
也可如图48所示,防漏件200上设有定位轴34,封堵体5可转动固定于防漏件200上,且防漏件200上的孔52与定位轴34配合。
也可如图56所示,防漏件200上设有孔40。封堵体5上也设有孔52,固定销53同时与孔40和孔52配合,封堵体5与防漏件200通过固定销53可转动配合。当储液腔11中存储液体后,转动封堵体5,使封堵体5盖住贯通孔30,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与外部隔离,从而避免储液腔11中的液体气味流窜。
使用时,防漏件200与储液管100为密封配合,当储液管100中注满液体后,液体在防漏件200的贯通孔30处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了液体的散漏。
其中,防漏件200上的贯通孔30可以是1、2、3等,但不限于此。所述贯通孔可以均匀分布也可随意分布。贯通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如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等,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8
结合附图13、14、33至38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包括储液管100和防漏件200以及封堵件5。
储液管100具有一个开口部10、储液腔11以及环形侧壁12。环形侧壁顶端和环形侧壁底端之间设有隔断板14,隔断板14将储液管100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储液管设有储液腔11,下部分储液管设有封堵体安置腔。隔断板14与环形侧壁12一体成型。
防漏件200设有一轴向的贯通孔30,贯通孔30的孔径为7.5。如图4可知,防漏件200还可设有定位槽33,用于导流液体的导流件定位及固定用。
防漏件200与开口部10密封插接配合:
如图14、图33可知:防漏件200为一柱体,其上设有一个轴向的贯通孔30,防漏件200包括柱面31。
所述防漏件200插接于开口部10。柱面31与环形侧壁12密封配合,可以是紧配或过盈配合。
封堵体5在储液管100未储液时,封堵体5插接于封堵体安置腔18内。当储液管100储液后,将封堵体5从安置腔18中取出,将封堵体5拔出后插接于防漏件200的贯通孔30中。结合图4可知,防漏件200上还可设有定位槽33,当储液管100储液后,将封堵体5拔出后插接于防漏件200的定位槽33中。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与外部隔离,从而避免储液腔11中的液体气味流窜。
使用时,防漏件200与储液管100为密封配合,当储液管100中注满液体后,液体在防漏件200的贯通孔30处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了液体的散漏。
如图14、图34可知:防漏件200为一柱体,其上设有一个轴向的贯通孔30,防漏件200的柱面31上设有凸起甲311。
所述防漏件200插接于开口部10。柱面31与环形侧壁12密封配合,可以是紧配或过盈配合,凸起甲311与环形侧壁12内壁上凹槽甲123配合。
防漏件200为一柱体,其上设有一个轴向的贯通孔30,防漏件200的柱面31上设有凸起甲311。
所述防漏件200插接于开口部10。柱面31与环形侧壁12密封配合,可以是紧配或过盈配合,凸起甲311与环形侧壁12内壁上凹槽甲123配合。
封堵体5在储液管100未储液时,封堵体5插接于封堵体安置腔18内。当储液管100储液后,将封堵体5从安置腔18中取出,将封堵体5拔出后插接于防漏件200的贯通孔30中。结合图4可知,防漏件200上还可设有定位槽33,当储液管100储液后,将封堵体5拔出后插接于防漏件200的定位槽33中。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与外部隔离,从而避免储液腔11中的液体气味流窜。
使用时,防漏件200与储液管100为密封配合,当储液管100中注满液体后,液体在防漏件200的贯通孔30处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了液体的散漏。
如图8、图14、图35可知:
防漏件200包括柱体,以及位于柱体顶端的顶板32,顶板32与柱体为一体成型,防漏件200设有轴向的贯通孔30,贯通孔30贯通顶板32和柱体。柱体设有柱面31。
防漏件200插接于开口部10。柱面31与环形侧壁12直接密封配合,可以是紧配或过盈配合。顶板下端面321与储液管的环形侧壁顶端125密封配合;还可在顶板下端面321与储液管的环形侧壁顶端125之间设置垫圈或垫片等弹性密封材料,使防漏件200与开口部10密封配合。
封堵体5在储液管100未储液时,封堵体5插接于封堵体安置腔18内。当储液管100储液后,将封堵体5从安置腔18中取出,将封堵体5拔出后插接于防漏件200的贯通孔30中。结合图4可知,防漏件200上还可设有定位槽33,当储液管100储液后,将封堵体5拔出后插接于防漏件200的定位槽33中。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与外部隔离,从而避免储液腔11中的液体气味流窜。
使用时,防漏件200与储液管100为密封配合,当储液管100中注满液体后,液体在防漏件200的贯通孔30处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了液体的散漏。
如图9、图14、图36可知:
防漏件200为一柱体,其上设有一个轴向的贯通孔30,且自柱体底端38沿轴线向内设有盲孔36,防漏件200设有环形侧壁甲37。
防漏件200固定于开口部10。储液管100的管口插于盲孔36中,且环形侧壁甲37与环形侧壁12的外壁密封配合,如紧配或过盈配合,还可以在环形侧壁顶端与盲孔底面之间设有密封圈或密封垫。
封堵体5在储液管100未储液时,封堵体5插接于封堵体安置腔18内。当储液管100储液后,将封堵体5从安置腔18中取出,将封堵体5拔出后插接于防漏件200的贯通孔30中。结合图4可知,防漏件200上还可设有定位槽33,当储液管100储液后,将封堵体5拔出后插接于防漏件200的定位槽33中。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与外部隔离,从而避免储液腔11中的液体气味流窜。
使用时,防漏件200与储液管100为密封配合,当储液管100中注满液体后,液体在防漏件200的贯通孔30处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了液体的散漏。
如图10、图14、图37可知:
防漏件200包括柱体,柱体包括自柱体底端38沿轴线方向向内开设的环槽丙35以及贯通孔30。环槽丙35与贯通孔30不相交。自柱体顶端39沿轴线向内设有 定位槽33。定位槽33用于液体导流时导流件的定位及固定。
防漏件200与开口部10密封插接配合,开口部10的环形侧壁12插接于环槽丙35内且与环槽丙35密封配合。还可在环槽丙35内设密封垫或密封圈。
封堵体5在储液管100未储液时,封堵体5插接于封堵体安置腔18内。当储液管100储液后,将封堵体5从安置腔18中取出,将封堵体5插接于防漏件200的定位槽33中。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与外部隔离,从而避免储液腔11中的液体气味流窜。
使用时,防漏件200与储液管100为密封配合,当储液管100中注满液体后,液体在防漏件200的贯通孔30处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了液体的散漏。
结合图13、图38所示,
环形侧壁顶端125设有与防漏件200配合固定的凸起丁126。
防漏件200为柱体,其上设有一个轴向的贯通孔30,柱体底端38上设有凹槽丁313。
防漏件200固定于开口部10。柱体底端38与环形侧壁顶端125密封配合,且凹槽丁313与凸起丁126配合固定。
其中储液管的内径为15.5mm,储液管的高度为85mm。
实施例9
下面结合图11、图15、39-44对可知,
其中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包括储液管100和防漏件200以及封堵件5。
储液管100包括环形侧壁12以及位于环形侧壁12底端的底封塞15;底封塞15与环形侧壁12密封配合,如插接配合、螺纹配合等等。
防漏件200与储液管100的开口部10密封配合。
防漏件200可以为图1至图10任一种,防漏件包括柱体。防漏件上的贯通孔的孔径为9.8mm。
结合图1、图4、图39及图43、图53可知,
防漏件200上设有轴向的贯通孔30,防漏件200位于环形侧壁12的顶端,且环形侧壁12一体成型。
如图4可知,防漏件200上还可设有轴向的定位槽300。
如图39可知,环形侧壁12的外壁上设有环槽16,封堵件5的连接部51与环槽16固定配合。
如图43可知,环形侧壁12的外壁上设有滑槽17,封堵件5的连接部51与滑槽17固定配合,连接部51可在滑槽17中上下移动。
以上,当储液腔11中存储液体后,封堵体5与定位槽33插接配合,封堵体5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与外部隔离,从而避免储液腔11中的液体气味流窜。
如53可知,防漏件200位于环形侧壁12的顶端,封堵体5的连接部51与防漏件200连接,也可以是封堵体5的连接部51与环形侧壁12连接,且防漏件200与环形侧壁12及封堵体5以及连接部51是一体成型的。
当储液腔11中存储液体后,将封堵体5与贯通孔30插接配合也可与定位槽33插接配合,封堵体5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与外部隔离,从而避免储液腔11中的液体气味流窜。
使用时,防漏件200与储液管100为密封配合,当储液管100中注满液体后,液体在防漏件200的贯通孔30处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了液体的散漏。
结合图5、图9、及图40、图41和图42可知,
防漏件200为一柱体,其上设有一个轴向的贯通孔30,且自柱体底端38沿轴线向内设有盲孔36,防漏件200设有环形侧壁甲37。
防漏件200固定于开口部10。储液管100的管口插于盲孔36中,且环形侧壁甲37与环形侧壁12的外壁密封配合,如紧配或过盈配合,还可以在环形侧壁顶端与盲孔底面之间设有密封圈或密封垫。
封堵件5可转动固定于防漏件200上。
其中储液管的内径为16mm,储液管的高度为80mm。
当储液腔11中存储液体后,封堵体5为片状,转动封堵体5盖住贯通孔30,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与外部隔离,从而避免储液腔11中的液体气味流窜。
使用时,防漏件200与储液管100为密封配合,当储液管100中注满液体后,液体在防漏件200的贯通孔30处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了液体的散漏。
结合图7、图15、图44可知,
防漏件200包括柱体,以及位于柱体顶端的顶板32,顶板32与柱体为一体成 型,防漏件200设有轴向的贯通孔30,贯通孔30贯通顶板32和柱体。柱体设有柱面31。防漏件200与封堵体5一体成型。封堵体5的连接部51与柱体或顶板32连接。
防漏件200插接于开口部10。柱面31与环形侧壁12直接密封配合,可以是紧配或过盈配合。顶板下端面321与储液管的环形侧壁顶端密封配合;还可在顶板下端面321与储液管的环形侧壁顶端之间设置垫圈或垫片等弹性密封材料,使防漏件200与开口部10密封配合。
当储液腔11中存储液体后,封堵体5与贯通孔30插接配合,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与外部隔离,从而避免储液腔11中的液体气味流窜。
结合图49可知,
储液管100具有一个开口部10、储液腔11以及环形侧壁12。
防漏件200位于环形侧壁12的顶端,且与环形侧壁一体成型。防漏件200上设有贯通孔30以及定位轴34。
封堵体5的底端面上设有孔52,封堵体5可转动固定于防漏件200上,其孔52与定位轴34配合。
当储液腔11中存储液体后,转动片状的封堵体5,使其盖住贯通孔30,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与外部隔离,从而避免储液腔11中的液体气味流窜。
使用时,防漏件200与储液管100为密封配合,当储液管100中注满液体后,液体在防漏件200的贯通孔30处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了液体的散漏。
以上实施例中,防漏件200上的贯通孔30可以是1、2、3等,但不限于此。所述贯通孔可以均匀分布也可随意分布。贯通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如果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等,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0
下面结合附图50至5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包括储液管100和防漏件200以及封堵件5。
储液管100具有一个开口部10、储液腔11以及环形侧壁12。环形侧壁12的底端设有底封板13,封底板13与环形侧壁12一体成型。
防漏件200包括柱体,柱体包括自柱体底端38沿轴线方向向内开设的环槽丙35以及贯通孔30,贯通孔的孔径为10.1mm。环槽丙35与贯通孔30不相交,封堵体5的连接部51与防漏件200连接,封堵体5、连接部51及防漏件200一体成型。
防漏件200与开口部10密封插接配合,环形侧壁12的上端部插接于环槽丙35内且与环槽丙35密封配合。还可在环槽丙35内设密封垫或密封圈。
其中储液管的内径为16.5mm,储液管的高度为77mm。
当储液腔11中存储液体后,封堵体5与贯通孔30插接配合,用于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与外部隔离,从而避免储液腔11中的液体气味流窜。
使用时,防漏件200与储液管100为密封配合,当储液管100中注满液体后,液体在防漏件200的贯通孔30处形成防漏膜,从而避免了液体的散漏。

Claims (13)

1.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储液管和防漏件;
所述储液管包括开口部和储液腔;
所述防漏件上设有至少一个轴向的贯通孔;
所述防漏件位于所述开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3mm≤储液管的内径≤20mm,50mm≤储液管的高度≤160mm;
3mm≤贯通孔的孔径≤8.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管包括环形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管还包括位于所述环形侧壁底端的底封板;
所述底封板与所述环形侧壁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管还包括位于所述环形侧壁底端的底封塞;
所述底封塞与所述环形侧壁密封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管还包括位于所述环形侧壁顶端和环形侧壁底端之间的隔断板,
所述隔断板与所述环形侧壁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侧壁包括第一环形侧壁和第二环形侧壁;
所述第一环形侧壁与所述第二环形侧壁配合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漏件位于所述环形侧壁的顶端,且与所述环形侧壁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漏件上设有轴向的定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堵件,所述封堵件封堵所述防漏件上的贯通孔或定位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 与所述储液管一体成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与所述防漏件一体成型。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件的上端设有防溢面,所述防溢面的边缘高于中部。
CN201420116639.1U 2014-03-14 2014-03-14 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16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16639.1U CN203916685U (zh) 2014-03-14 2014-03-14 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16639.1U CN203916685U (zh) 2014-03-14 2014-03-14 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16685U true CN203916685U (zh) 2014-11-05

Family

ID=51812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1663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16685U (zh) 2014-03-14 2014-03-14 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166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35504A1 (zh) * 2014-03-14 2015-09-17 单希杰 一种一次性密闭体液留置器以及便捷卫生的采液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35504A1 (zh) * 2014-03-14 2015-09-17 单希杰 一种一次性密闭体液留置器以及便捷卫生的采液方法
US10328430B2 (en) 2014-03-14 2019-06-25 Wuxi Kaishun Medical Device Manufacturing Co., Ltd. Disposable sealed body fluid retention device and convenient and sanitary fluid-taking metho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16687U (zh) 一种便捷式采液器
CN203916688U (zh) 一种便捷式采液器
CN102053149B (zh) 具有检测和储存功能的体液检测装置
EP2504106B1 (en) Device for detecting analyte in sample
US4979402A (en) Aliquoting of serial liquid samples
CN106232233A (zh) 样本收集单元
AU2011207569B2 (en) Specimen collection container having a transitional fill-volume indicator indicating extraction method
CN114585442A (zh) 检测装置和接收装置
CN204034726U (zh) 一种便捷式防漏储液器
CN203916685U (zh) 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储液器
CN212514605U (zh) 一种检测装置
CN201156047Y (zh) 用于检测样本的杯盖
CN203916684U (zh) 一种自闭式防漏定量采液器
US11668723B2 (en) Automated dissolution/permeation testing system
US20190017903A1 (en) Testing vessel and testing method employing same
EP2083951B1 (en) Sampling tube
CN102680276A (zh) 检测装置
CN109580973A (zh) 检测试剂盒及生化免疫检测方法
CN110215237B (zh) 密封式尿液采集装置
CN208683610U (zh) 一种医学检验用废物收集桶
CN110161270A (zh) 样本的收集和检测方法
EP3431953A1 (en) Testing container and testing method employing same
CN207680637U (zh) 一种儿科用医学检验用移液器
CN109932364A (zh) 粪便检验器
CN207636598U (zh) 一种新型的大便隐血检测试剂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