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03744U - 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03744U
CN203903744U CN201420257211.9U CN201420257211U CN203903744U CN 203903744 U CN203903744 U CN 203903744U CN 201420257211 U CN201420257211 U CN 201420257211U CN 203903744 U CN203903744 U CN 203903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ill
rotating shaft
car door
landing s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5721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俊超
邓浩斌
陈昌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5721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037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03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0374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包括电梯门电机,与门电机连接的带轮机构,与所述带轮机构连接的齿轮机构,与所述齿轮机构连接的转轴机构,以及与所述转轴机构连接的活动踏板,所述转轴机构安装于轿门地坎。利用门电机与活动踏板联动,使轿门地坎与层门地坎实现无缝接驳,无须另外加装电机,降低电气控制的难度,并保护乘客出入轿厢时的安全和避免财物损失。

Description

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轿厢到达平层区打开门时,常能看见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有条缝隙,在出轿厢时,若穿着高跟鞋的女士一不留神,踩到缝隙处将可能会给脚部关节带来意外伤害。或者有乘客因注意力不集中,将随身携带物品跌落地坎缝内,并掉到井道底坑,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财物损失。
通过设计无缝地坎会减少以上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改造轿门地坎,然后加装旋转板装置,向上或向下旋转方式封闭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但这些方案都需要另外加装电动机来实现,占用空间大,且对轿门地坎承载能力有较高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为解决上述的无缝地坎控制复杂、占用空间大以及要求较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包括电梯门电机,与门电机连接的带轮机构,与所述带轮机构连接的齿轮机构,与所述齿轮机构连接的转轴机构,以及与所述转轴机构连接的活动踏板,所述转轴机构安装于轿门地坎。
利用电梯门电机带动带轮机构,从而对整个无缝装置进行驱动,不需要外加电机,减小了占用空间,对轿门地坎承载能力也不会要求太高。当轿门开启时,门电机一方面驱动轿门的开启,另一方面门电机驱动带轮机构转动,从而驱动齿轮机构转动,以实现转动转轴机构,从而就能方便地转动活动踏板,使其能够转动覆盖到层门地坎上,以覆盖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之间的间隙。
下面对其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优选的是,所述带轮机构包括与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的皮带。利用门电机驱动带轮机构,无需外加驱动电机,而且使用带轮机构能够进行远距离的柔性动力传递,使装置结构布置合理。
优选的是,所述齿轮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皮带轮连接的第一齿轮机构,与所述第一齿轮机构连接的传动轴,以及与所述传动轴连接的第二齿轮机构,所述第二齿轮机构与所述转轴连接。利用齿轮机构进行动力传递,可以方便地实现变速和变向,使装置结构布置合理。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齿轮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皮带轮同轴连接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垂直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传动轴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齿轮机构包括与所述传动轴另一端连接的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平行啮合的第四齿轮,以及与第四齿轮垂直啮合的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转轴机构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转轴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五齿轮同轴连接的第一转轴,与第一转轴连接的离合器,以及连接所述离合器和活动踏板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安装于轿门地坎。当活动踏板已经覆盖在层门地坎上时,离合器使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脱离,能避免第二转轴带动活动踏板过度转动;或活动踏板未覆盖到层门地坎上,但第一转轴已停止转动,离合器作用使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脱离,在外力作用下第二转轴继续转动,从而使活动踏板覆盖到层门地坎上盖住缝隙。
优选的是,电梯的层门地坎具有阶梯,所述活动踏板转动覆盖在层门地坎阶梯上时,层门地坎与活动踏板处于同一平面。当轿厢到达平层区时,活动踏板覆盖于层门地坎的下阶梯上,且活动踏板与层门地坎最高处位于同一平面,且与轿门地坎最高处也位于同一平面,从而实现轿门地坎与层门地坎的无缝接驳。
优选的是,所述齿轮机构包括传动轴固定架,所述传动轴固定架一端连接传动轴而另一端固定于电梯前柱。从而对传动轴进行支撑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利用门电机与活动踏板联动,使轿门地坎与层门地坎实现无缝接驳,无须另外加装电机,降低电气控制的难度,并保护乘客出入轿厢时的安全和避免财物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上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的下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的活动踏板翻起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的活动踏板盖下时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门电机,200-轿门,210-轿门上坎,220-轿门地坎,300-电梯前柱,400-带轮机构,410a-第一皮带轮,410b-第三皮带轮,420-皮带,430-第二皮带轮,432-带轮固定架,500-齿轮机构,510-第一齿轮,520-第二齿轮,530-传动轴,532-传动轴固定架,540-第三齿轮,550-第四齿轮,552-第四齿轮固定架,560-第五齿轮,570-第四齿轮轴,600-转轴机构,610-第一转轴,620-离合器,630-第二转轴,700-活动踏板,800-层门,810-层门上坎,820-层门地坎,830-层门护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在电梯轿门200上下端设置有轿门上坎210和轿门地坎220,而在电梯层800上下端设置有层门上坎810和层门地坎820,在轿门地坎220和层门地坎820之间具有间隙。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包括电梯门电机100,与门电机100连接的带轮机构400,与带轮机构400连接的齿轮机构500,与齿轮机构500连接的转轴机构600,以及与转轴机构600连接的活动踏板700,活动踏板700及转轴机构600安装于轿门地坎220,使活动踏板700可以随着转轴机构600转动。
利用电梯门电机100带动带轮机构400,从而对整个无缝装置进行驱动,不需要外加电机,减小了占用空间,对轿门地坎220承载能力也不会要求太高。当轿门200开启时,门电机100一方面驱动轿门200的开启,另一方面门电机100驱动带轮机构400转动,从而驱动齿轮机构500转动,以实现转动转轴机构600,从而就能方便地转动活动踏板700,使其能够转动覆盖到层门地坎820上,以覆盖住层门地坎820与轿门地坎220之间的间隙。
如图2至图3所示(其中图3主要包括带轮机构部分以及齿轮机构的一部分),该带轮机构400包括与门电机100输出轴连接的第一皮带轮410a,第二皮带轮430,以及连接第一皮带轮410a和第二皮带轮430的皮带420,第二皮带轮430安装于带轮固定架432上,而带轮固定架432固定于电梯前柱300或轿门上坎210上。利用门电机100驱动带轮机构400,无需外加驱动电机,而且使用带轮机构400能够进行远距离的柔性动力传递,使装置结构布置合理。另外,带轮机构400还包括与第一皮带轮410a同轴安装的第三皮带轮410b,用于驱动轿门100的开启与关闭。此处,除了利用带轮机构外,还可使用链轮机构来实现相同的作用。
如图2至图4所示(其中图4主要包括齿轮机构部分和转轴机构部分),该齿轮机构500包括与第二皮带轮430连接的第一齿轮机构,与第一齿轮机构连接的传动轴530,以及与传动轴530连接的第二齿轮机构,第二齿轮机构与转轴机构600连接。另外,齿轮机构500包括传动轴固定架532,传动轴固定架532一端连接传动轴530而另一端固定于电梯前柱300上。利用齿轮机构500进行动力传递,可以方便地实现变速和变向,使装置结构布置合理。具体地,第一齿轮机构包括与第二皮带轮430同轴连接的第一齿轮510,与第一齿轮510垂直啮合的第二齿轮520(如一对啮合的锥齿轮或垂直交错斜齿轮),第二齿轮520与传动轴530一端连接;第二齿轮机构包括与传动轴530另一端连接的第三齿轮540,与第三齿轮540平行啮合的第四齿轮550(如一对啮合的直齿或斜齿圆柱齿轮),与第四齿轮550连接的第四齿轮轴570,将第四齿轮轴570固定于电梯前柱300上的第四齿轮固定架552,还包括与第四齿轮550垂直啮合的第五齿轮560(如一对啮合的垂直交错轴斜齿轮),第五齿轮560与转轴机构600连接。
另外,该装置的转轴机构600包括与第五齿轮560同轴连接的第一转轴610,与第一转轴610连接的离合器620,以及连接离合器620和活动踏板700的第二转轴630,该第二转轴630安装于轿门地坎220。当活动踏板700已经覆盖在层门地坎820上时,离合器620使第一转轴610和第二转轴630脱离,能避免第二转轴630带动活动踏板700过度转动;或活动踏板700未覆盖到层门地坎820上,但第一转轴610已停止转动,离合器620作用使第一转轴610和第二转轴630脱离,在外力作用下第二转轴630继续转动,从而使活动踏板700覆盖到层门地坎820上盖住缝隙。另外,该转轴机构600还可仅仅只包括一根转轴,该转轴直接将第五齿轮560和活动踏板700连接起来。
而且,电梯的层门地坎820具有阶梯,活动踏板700转动覆盖在层门地坎820阶梯上时,层门地坎820与活动踏板700处于同一平面。即当轿厢到达平层区时,活动踏板700覆盖于层门地坎820的下阶梯上,且活动踏板700与层门地坎820最高处位于同一平面,且与轿门地坎220最高处也位于同一平面,从而实现轿门地坎220与层门地坎820的无缝接驳。
该装置的作用过程如下:当轿厢到达平层区时,平层信号使门电机100顺时针转动,分别使第一皮带轮410a同轴传动,第三皮带轮带动410b通过另一皮带或钢丝绳联动轿门200使其打开。同时,第一皮带轮410a通过皮带420带动第二皮带轮430顺时针旋转,同轴的第一齿轮510随之也同向旋转,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520逆时针旋转,带动传动轴530和第三齿轮540逆时针旋转,与第三齿轮540啮合的第四齿轮550顺时针旋转,与第四齿轮550垂直啮合的第五齿轮560逆时针旋转,与第五齿轮560同轴的转轴机构610和第二转轴630带动活动踏板700向外翻,从而使活动踏板700覆盖在层门地坎820上,实现轿门地坎220与层门地坎820无缝接驳,如图5至图6所示。在关门过程中,运动顺序与以上所述的全部相反。
另外,当轿厢的微动平层精度欠佳时,或者因任何原因轿厢停留在非平层区时,产生以下两种情况:
当轿门地坎220高于层门地坎820的电梯停止时,在平层区,轿门200完全打开,活动踏板700也翻转到层门地坎820边,轿内乘客离开轿厢时不会看到缝隙。在非平层区,轿门200打开时活动踏板700也能翻转到层门800边,乘客离开轿厢时依然不会看到缝隙;
当轿门地坎220低于层门地坎820的电梯停止时,在平层区,门电机驱动活动踏板700下翻,活动踏板700盖到层门护脚板830时,使门电机100产生阻力,门电机的编码器接收到反向扭矩信号后,反馈给载荷传感器从而使离合器620松开,使第二转轴630的转动与第一转轴610无关,此时活动踏板700盖于层门护脚板830上,也能实现无缝接驳,门电机100依然可以驱动轿门200继续打开。
而且,离合器630松开时所产生的力矩信号可转化为活动踏板700的转动角度位置信号,系统记忆第一转轴610所在的位置,当轿门200重新关闭时,第一转轴610回复到原记忆位置时离合器620重新合上,使第一转轴610和第二转轴630实现同轴转动。
另外,当轿门200未完全打开时,有乘客急于进入或离开轿厢时,会有踏上或踢起活动踏板700的可能,此时也可通过载荷传感器使离合器620发挥作用,使活动踏板700覆盖于层门地坎820上。
本实用新型利用门电机100与活动踏板700联动,使轿门地坎220与层门地坎820实现无缝接驳,无须另外加装电机,降低电气控制的难度,并利用离合器,使活动踏板700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覆盖住层门地坎820和轿门地坎220之间的间隙,从而保护乘客出入轿厢时的安全和避免财物损失。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门电机,与门电机连接的带轮机构,与所述带轮机构连接的齿轮机构,与所述齿轮机构连接的转轴机构,以及与所述转轴机构连接的活动踏板,所述转轴机构安装于轿门地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机构包括与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的皮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皮带轮连接的第一齿轮机构,与所述第一齿轮机构连接的传动轴,以及与所述传动轴连接的第二齿轮机构,所述第二齿轮机构与所述转轴机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皮带轮同轴连接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垂直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传动轴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齿轮机构包括与所述传动轴另一端连接的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平行啮合的第四齿轮,以及与第四齿轮垂直啮合的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转轴机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五齿轮同轴连接的第一转轴,与第一转轴连接的离合器,以及连接所述离合器和活动踏板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安装于轿门地坎。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梯的层门地坎具有阶梯,所述活动踏板转动覆盖在层门地坎阶梯上时,层门地坎与活动踏板处于同一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机构包括传动轴固定架,所述传动轴固定架一端连接传动轴而另一端固定于电梯前柱。 
CN201420257211.9U 2014-05-19 2014-05-19 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037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57211.9U CN203903744U (zh) 2014-05-19 2014-05-19 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57211.9U CN203903744U (zh) 2014-05-19 2014-05-19 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03744U true CN203903744U (zh) 2014-10-29

Family

ID=51778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5721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03744U (zh) 2014-05-19 2014-05-19 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037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34549B2 (en) 2018-04-25 2021-06-15 Otis Elevator Company Gap-reducing sill assembly for an elevator ca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34549B2 (en) 2018-04-25 2021-06-15 Otis Elevator Company Gap-reducing sill assembly for an elevator ca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34377B2 (en) Powered garage door opener
WO2012090984A1 (ja) 水門扉の昇降開閉装置
CN209922684U (zh) 一种电梯辅助升降装置
CN203767788U (zh) 一种电梯防剪切保护装置
CN203903744U (zh) 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
CN102502382B (zh) 重锤式轿厢门锁机构
CN110171762B (zh) 一种适用于老旧楼房改造的电梯装置
CN106013899B (zh) 汽车移动停车装置
CN107989507A (zh) 一种用于拖挂式房车车厢盖翻转驱动方式的调节装置
CN112499446A (zh) 一种井道升降机轿厢的自动水平门装置
CN106516949A (zh) 电梯门驱动系统和电梯门
EP0118320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door
CN205663268U (zh) 汽车移动停车装置
CN205652948U (zh) 具有自救缓降功能的轿厢
CN201531161U (zh) 汽车电动门锁的锁止装置
CN209855531U (zh) 一种用于特殊环境下的车辆玻璃升降器
CN206842808U (zh) 一种电梯门锁
CN206942515U (zh) 防水电动车窗
CN208633011U (zh) 蜗杆式智能户外防水地锁
CN213707450U (zh) 一种安全电梯轿厢
CN206172751U (zh) 一种安全电梯
CN216658006U (zh) 机器人及其舱门装置
CN220150162U (zh) 结构紧凑无簧运行的道闸
CN206929301U (zh) 一种折叠门的开合传动机构
CN207225179U (zh) 一种方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