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93527U - 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893527U CN203893527U CN201420149313.9U CN201420149313U CN203893527U CN 203893527 U CN203893527 U CN 203893527U CN 201420149313 U CN201420149313 U CN 201420149313U CN 203893527 U CN203893527 U CN 2038935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storage
- container cavity
- storage bag
- door body
- refrigeration pla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制冷间室;外柔性储气包,所述柔性储气包内具有外容纳腔,所述外容纳腔内充有气体;内柔性储气包,所述内柔性储气包密封地设在所述制冷间室的壁上,所述内柔性储气包与所述制冷间室的壁之间限定出内容纳腔,所述内容纳腔内充有气体;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外容纳腔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内容纳腔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具有便于操作、结霜少、能耗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制冷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形成负压,造成门体不易被打开。目前,都是在制冷设备的门封上设置平衡透气孔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内外冷热空气会在平衡透气孔的附近交汇,造成门封和口框结露和结冰的情况,并且增加制冷设备的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便于操作、结霜少、能耗低等优点的制冷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设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制冷间室;外柔性储气包,所述柔性储气包内具有外容纳腔,所述外容纳腔内充有气体;内柔性储气包,所述内柔性储气包密封地设在所述制冷间室的壁上,所述内柔性储气包与所述制冷间室的壁之间限定出内容纳腔,所述内容纳腔内充有气体;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外容纳腔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内容纳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设备通过在所述制冷间室的壁上设置所述内柔性储气包以及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内柔性储气包连通的外柔性储气包,从而在打开门体时可以使所述外容纳腔内的气体流向所述内容纳腔,以便使所述内容纳腔内的气压与所述制冷间室内的气压达到平衡,由此可以使用户能够方便地、省力地打开所述制冷设备的门体。
而且,由于所述内容纳腔与所述制冷间室隔绝,因此所述内容纳腔内的气体以及从所述外容纳腔流入到所述内容纳腔内的气体与所述制冷间室内的冷气不接触。由此不仅可以避免因所述内容纳腔内的气体以及从所述外容纳腔流入到所述内容纳腔内的气体与所述制冷间室内的冷气交汇而产生霜,而且可以极大地降低所述制冷设备的能耗。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设备具有便于操作、结霜少、能耗低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制冷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外容纳腔内设有干燥剂。由此可以利用所述干燥剂吸收所述外容纳腔内的气体的水分,从而可以使所述外容纳腔内的气体保持干燥。
所述本体包括箱体和门体,所述箱体包括外壳和设在所述外壳内的内胆,所述门体设在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上。由此可以使所述制冷设备的结构更加合理。
所述外柔性储气包设在所述箱体的外表面上且邻近所述箱体的上沿。由此可以使所述制冷设备的结构更加合理。
所述内柔性储气包设在所述门体的下表面上,所述内柔性储气包与所述门体的下表面限定出所述内容纳腔,其中所述连接管穿过所述门体。由此可以使所述制冷设备的结构更加合理。
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照明灯,所述内柔性储气包为透明的柔性储气包或半透明的柔性储气包,其中所述照明灯设在所述门体的下表面上且位于所述内容纳腔内。由此不仅可以使所述制冷设备的结构更加简洁,而且可以使所述制冷设备更加美观。
所述门体的下表面上设有安装腔,所述照明灯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由此可以使所述照明灯更加便于安装。
所述连接管包括: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所述外容纳腔连通;和硬管,所述硬管的一端与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硬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容纳腔连通,其中所述硬管穿过所述门体,所述硬管的一端向外伸出所述门体。通过设置与所述外柔性储气包和所述硬管相连的软管,从而可以更加容易地、方便地将所述硬管与所述外柔性储气包连接在一起。
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穿过所述门体的外表面且伸入到所述门体内,所述硬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衬套。通过设置所述衬套,可以将所述硬管更加方便地、容易地安装在所述门体上。
所述制冷设备为冷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2中的C区域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制冷设备10、
本体101、制冷间室1011、箱体1012、外壳10121、内胆10122、门体1013、安装腔10131、
蒸发器102、
外柔性储气包103、外容纳腔1031、干燥剂1033、
连接管104、软管1041、硬管1042、
内柔性储气包105、内容纳腔1051、衬套106、照明灯10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设备10。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设备10包括本体101、外柔性储气包103、内柔性储气包105和连接管104。
本体101内具有制冷间室1011,柔性储气包内具有外容纳腔1031,外容纳腔1031内充有气体。内柔性储气包105密封地设在制冷间室1011的壁上,内柔性储气包105与制冷间室1011的壁之间限定出内容纳腔1051,内容纳腔1051内充有气体。连接管104的一端与外容纳腔1031连通,且连接管104的另一端与内容纳腔1051连通。也就是说,内容纳腔1051通过连接管104与外容纳腔1031连通,且内容纳腔1051不与制冷间室1011连通,即内容纳腔1051与制冷间室1011隔绝。
制冷设备10制冷后会造成制冷间室1011内形成负压,从而导致制冷设备10的门体1013很难被打开。
制冷设备10的门体1013在被打开的瞬间,制冷间室1011内的负压会造成内柔性储气包105向下变形(变形后的内柔性储气包105如图2和图5中的虚线所示)且内容纳腔1051的容积变大。外柔性储气包103同时会瞬间向内变形(即外容纳腔1031的容积变小,变形后的外柔性储气包103如图2和图5中的虚线所示)以便促使外容纳腔1031内的气体通过连接管104流向内容纳腔1051,从而使内容纳腔1051内的气压与制冷间室1011内的气压达到平衡,此时内柔性储气包105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多余的气体会回到外容纳腔1031内,用户可以方便地、省力地打开制冷设备10的门体1013。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设备10通过在制冷间室1011的壁上设置内柔性储气包105以及通过连接管104与内柔性储气包105连通的外柔性储气包103,从而在打开门体1013时可以使外容纳腔1031内的气体流向内容纳腔1051,以便使内容纳腔1051内的气压与制冷间室1011内的气压达到平衡,由此可以使用户能够方便地、省力地打开制冷设备10的门体1013。
而且,由于内容纳腔1051与制冷间室1011隔绝,因此内容纳腔1051内的气体以及从外容纳腔1031流入到内容纳腔1051内的气体与制冷间室1011内的冷气不接触。由此不仅可以避免因内容纳腔1051内的气体以及从外容纳腔1031流入到内容纳腔1051内的气体与制冷间室1011内的冷气交汇而产生霜,而且可以极大地降低制冷设备10的能耗。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设备10具有便于操作、结霜少、能耗低等优点。
具体而言,外容纳腔1031内可以充有惰性气体(例如氮气),内容纳腔1051内可以充有惰性气体(例如氮气)。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体101可以包括箱体1012和设在箱体1012上的门体1013,箱体1012可以包括外壳10121和设在外壳10121内的内胆10122。门体1013可以设在箱体1012的上表面上。由此可以使制冷设备10的结构更加合理。
其中,门体1013与箱体1012限定出制冷间室1011。也就是说,内胆10122内可以具有制冷空间且该制冷空间的上端敞开。制冷设备10的蒸发器102可以是绕管蒸发器,所述绕管蒸发器可以缠绕在内胆10122上。
有利地,如图2和图5所示,连接管104的另一端可以位于内容纳腔1051的中部。由此可以使外容纳腔1031内的气体更加均匀地进入到内容纳腔1051内。
如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外柔性储气包103可以设在箱体1012的外表面上,且外柔性储气包103可以邻近箱体1012的上沿,即外柔性储气包103可以邻近门体1013。由此可以使制冷设备10的结构更加合理。
其中,上下方向如图1和图2中的箭头D所示,内外方向如图1和图2中的箭头E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内柔性储气包105可以设在门体1013的下表面(内表面)上,内柔性储气包105与门体1013的下表面可以限定出内容纳腔1051,其中连接管104可以穿过门体1013。由此可以使制冷设备10的结构更加合理。
现有的制冷设备都是在门封上设置用于平衡内外气压的通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设备10的连接管104穿过门体1013,即连接管104不穿过门封,门封上不再设置用于平衡内外气压的通孔。在对门体1013进行发泡前,将连接管104安装在门体1013上,然后对门体1013进行发泡,发泡料牢牢固定住连接管104。
具体而言,制冷设备10可以是冷柜。外柔性储气包103可以设在箱体1012的后表面上,连接管104的一端可以向后伸出门体1013的后表面。
如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连接管104可以包括软管1041和硬管1042。软管1041的一端可以与外容纳腔1031连通。硬管1042的一端可以与软管1041的另一端连通,硬管1042的另一端可以与内容纳腔1051连通。其中,硬管1042可以穿过门体1013,硬管1042的一端可以向外伸出门体1013以便硬管1042可以更加方便地、容易地与软管1041相连。通过设置与外柔性储气包103和硬管1042相连的软管1041,从而可以更加容易地、方便地将硬管1042与外柔性储气包103连接在一起。
具体地,软管1041的一端可以伸入到外柔性储气包103内,即软管1041的一端可以伸入到外容纳腔1031内。软管1041的另一端可以套装在硬管1042的一端上,硬管1042的一端可以向后伸出门体1013的后表面。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制冷设备10还可以包括衬套106,衬套106可以穿过门体1013的外表面且伸入到门体1013内,硬管1042的另一端可以穿过衬套106。也就是说,衬套106可以套装在硬管1042上,且硬管1042的一端和另一端都可以伸出衬套106。通过设置衬套106,可以将硬管1042更加方便地、容易地安装在门体1013上。
如图2和图5所示,硬管1042的另一端可以与门体1013的下表面(内表面)平齐。此外,硬管1042的另一端还可以向下伸出门体1013,即硬管1042的另一端还可以伸入到内容纳腔1051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制冷设备10还可以包括照明灯107,内柔性储气包105可以是透明的柔性储气包或半透明的柔性储气包。换言之,内柔性储气包105可以由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制成。其中,照明灯107可以设在门体1013的下表面上,且照明灯107可以位于内容纳腔1051内。由此不仅可以使制冷设备10的结构更加简洁,而且可以使制冷设备10更加美观。
有利地,如图2和图5所示,门体1013的下表面上可以设有安装腔10131,照明灯107可以安装在安装腔10131内。由此可以使照明灯107更加便于安装。
如图2和图5所示,外容纳腔1031内可以设有干燥剂1033。由此可以利用干燥剂1033吸收外容纳腔1031内的气体的水分,从而可以使外容纳腔1031内的气体保持干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制冷间室;
外柔性储气包,所述柔性储气包内具有外容纳腔,所述外容纳腔内充有气体;
内柔性储气包,所述内柔性储气包密封地设在所述制冷间室的壁上,所述内柔性储气包与所述制冷间室的壁之间限定出内容纳腔,所述内容纳腔内充有气体;和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外容纳腔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内容纳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容纳腔内设有干燥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箱体和门体,所述箱体包括外壳和设在所述外壳内的内胆,所述门体设在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柔性储气包设在所述箱体的外表面上且邻近所述箱体的上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柔性储气包设在所述门体的下表面上,所述内柔性储气包与所述门体的下表面限定出所述内容纳腔,其中所述连接管穿过所述门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照明灯,所述内柔性储气包为透明的柔性储气包或半透明的柔性储气包,其中所述照明灯设在所述门体的下表面上且位于所述内容纳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的下表面上设有安装腔,所述照明灯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包括:
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所述外容纳腔连通;和
硬管,所述硬管的一端与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硬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容纳腔连通,其中所述硬管穿过所述门体,所述硬管的一端向外伸出所述门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穿过所述门体的外表面且伸入到所述门体内,所述硬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衬套。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为冷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49313.9U CN203893527U (zh) | 2014-03-28 | 2014-03-28 | 制冷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49313.9U CN203893527U (zh) | 2014-03-28 | 2014-03-28 | 制冷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93527U true CN203893527U (zh) | 2014-10-22 |
Family
ID=51719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149313.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93527U (zh) | 2014-03-28 | 2014-03-28 | 制冷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89352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40170A (zh) * | 2014-03-28 | 2014-07-23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制冷设备 |
CN105987568A (zh) * | 2015-02-13 | 2016-10-05 |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 隔断密封条及多温区制冷或制热设备 |
-
2014
- 2014-03-28 CN CN201420149313.9U patent/CN203893527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40170A (zh) * | 2014-03-28 | 2014-07-23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制冷设备 |
CN103940170B (zh) * | 2014-03-28 | 2016-10-05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制冷设备 |
CN105987568A (zh) * | 2015-02-13 | 2016-10-05 |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 隔断密封条及多温区制冷或制热设备 |
CN105987568B (zh) * | 2015-02-13 | 2019-05-03 |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 隔断密封条及多温区制冷或制热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53711B (zh) | 制冷设备 | |
CN102589235B (zh) | 排液软管组件和包括该排液软管组件的冰箱 | |
CN107110593A (zh) | 冰箱及提供给其的真空绝热材料 | |
JP2010071565A5 (zh) | ||
CN104930786A (zh) | 一种对开门式冰箱 | |
CN103925760A (zh) | 制冷设备 | |
CN102213520A (zh) | 冰箱 | |
CN103557657A (zh) | 风冷冰箱 | |
CN102607235B (zh) | 用于冰箱的抽屉和具有该抽屉的冰箱 | |
CN203893527U (zh) | 制冷设备 | |
CN104236196A (zh) | 风冷冰箱 | |
CN204987616U (zh) | 一种对开门式冰箱 | |
CN203857729U (zh) | 制冷设备 | |
CN103216988B (zh) | 上藏下冻间室布局的对开门冰箱 | |
CN104296451A (zh) | 冰箱 | |
CN103940170A (zh) | 制冷设备 | |
CN205048849U (zh) | 风冷冰箱 | |
CN202598996U (zh) | 用于冰箱的抽屉和具有该抽屉的冰箱 | |
CN102338526A (zh) | 冰箱 | |
CN207936583U (zh) | 具有门体干燥室的冰箱 | |
CN103438653B (zh) | 冰箱 | |
CN204177005U (zh) | 风冷冰箱 | |
CN203231603U (zh) | 上藏下冻间室布局的对开门冰箱 | |
KR101011531B1 (ko) | 분리구조를 갖는 냉장고의 저장통 | |
CN206803380U (zh) | 配备冰晶盒的空气调节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1005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1005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