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71393U - 一种电池胶壳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胶壳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71393U
CN203871393U CN201420166499.9U CN201420166499U CN203871393U CN 203871393 U CN203871393 U CN 203871393U CN 201420166499 U CN201420166499 U CN 201420166499U CN 203871393 U CN203871393 U CN 203871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lastic box
plastic cement
guide vane
p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6649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银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d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d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d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6649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71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71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7139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用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胶壳组件,包括塑胶侧盖、塑胶顶盖和塑胶盒,塑胶盒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容置单电池的电池空腔,塑胶顶盖盖设于塑胶盒的顶部,塑胶侧盖与塑胶盒匹配连接,塑胶盒的顶部设置有线束通道。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塑胶盒的顶部设置线束通道,使得与电池连接的电压温度检测线束能够从该通道引出,减少了线束隔离板这一部件,从而减少了制造成本,而且减少了将线束隔离板与塑胶盒连接的工序,提升了装配效率。此外,线束通道还能保证电压温度检测线束的牢固固定,防止电压温度检测线束因连接不牢固而导致的损坏现象的发生,实现对电池的电压和温度的监控。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胶壳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用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胶壳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的石油危机和空气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清洁能源成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系统就是在清洁能源产业化的背景下不断发展的,其核心技术为电池系统技术和电池组技术。
电池组是各种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的主要能量载体和动力来源。电池自身技术的提高和成组应用技术的发展成为储能电池系统和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经历了铅酸电池、镍酸电池等多种类型的发展和探索之后,目前人们的目光主要集中在锂离子动力电池上,锂离子动力电池所表现出的优异性能历经多年的实践验证,使其成为最具发展潜力和运用前景的电池类型。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电池,其单体的能量、功率等性能参数都不能满足储能电池系统或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的使用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时,电池系统都是以电池组的方式进行应用的。各种电池组在实际运用前,需要经过寿命测试和安全性能测试等各方面的性能检验方能投入使用。为了保证电池组的安全性能,一般需要使用电池组件将电池通过串联和/或并联的方式连接成组。
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组件一般包括塑胶盒、塑胶顶盖和塑胶侧盖,为了将与电池连接的电压温度检测线束引出,一般会在塑胶盒的顶部设置一个线束隔离板。这就需要解决线束隔离板的生产问题和线束隔离板与塑胶顶盖之间的稳固连接的问题,从而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大,而且若线束隔离板与塑胶顶盖连接不牢固,还会导致电压温度检测线束的损坏,影响对电池的电压和温度的监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将线束隔离板的功能集成到塑胶盒上以降低生产成本并保证电压温度检测线束能被牢固的固定住的电池胶壳组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胶壳组件,包括塑胶侧盖、塑胶顶盖和塑胶盒,所述塑胶盒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容置单电池的电池空腔,所述塑胶顶盖盖设于所述塑胶盒的顶部,所述塑胶侧盖与所述塑胶盒匹配连接,所述塑胶盒的顶部设置有线束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胶壳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线束通道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线束通道分别和所述塑胶盒的两个侧面之间形成有供电池的正极柱和负极柱伸出的贯通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胶壳组件的一种改进,两个所述线束通道之间设置有固定凸台,所述固定凸台设置于所述塑胶盒的顶部的中央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胶壳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线束通道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胶壳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塑胶盒的顶部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通道由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侧与所述固定凸台的一侧形成的空间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侧与所述固定凸台的一侧形成的空间共同组成,所述第二通道由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均呈倒L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胶壳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塑胶盒的正面设置有凸起筋和散热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胶壳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塑胶顶盖的背面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塑胶盒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卡扣匹配的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胶壳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塑胶顶盖的背面还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塑胶顶盖的中央区设置有面向塑胶顶盖背面的顶盖凸台,所述顶盖凸台位于所述固定凸台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胶壳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塑胶侧盖的侧边上设置有卡位部件,所述塑胶侧盖通过所述卡位部件与设置于所述塑胶盒的侧边的凹槽匹配连接;所述塑胶侧盖的顶部还设置有U型卡槽,所述塑胶侧盖的背面设置有条形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胶壳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塑胶盒设置为若干个,并且若干个所述塑胶盒并排设置,所述塑胶侧盖与最外侧的且电池空腔朝外的所述塑胶盒匹配连接,所述塑胶盒的两侧边上设置有小凸台。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塑胶盒的顶部设置线束通道,使得与电池连接的电压温度检测线束能够从该通道引出,减少了线束隔离板这一部件,从而减少了制造成本,而且减少了将线束隔离板与塑胶盒连接的工序,提升了装配效率。此外,线束通道还能保证电压温度检测线束的牢固固定,防止电压温度检测线束因连接不牢固而导致的损坏现象的发生,实现对电池的电压和温度的监控。而且线束通道的设置还可以实现不同的电池串并联方式。
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塑胶盒的正面设置凸起筋和散热槽,当将若干个电池组装成电池组时,这些凸起筋和散热槽可以为电池形成一个通风良好的通风结构,有助于电池的散热,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在塑胶侧盖的背面设置条形凸起,这样,即使只有一个电池,也能为电池形成一个通风良好的通风结构,以利于电池的散热。
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可靠,组装拆卸方便,散热性能好,且可以实现不同的电池串并联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塑胶盒的立体图之一。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塑胶盒的立体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塑胶顶盖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塑胶侧盖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应用实施例1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应用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应用实施例2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应用实施例2的俯视图(去除塑胶顶盖)。
    1-塑胶侧盖;
        11-卡位部件,12-U型卡槽,13-条形凸起;
    2-塑胶顶盖;
        21-卡扣,22-加强筋,23-顶盖凸台;
    3-塑胶盒;
        30-小凸台,31-电池空腔,32-线束通道,321-第一通道,322-第二通道,
33-固定凸台,34-限位块,341-第一限位块,342-第二限位块,35-凸起筋,36-散热槽,37-卡槽,38-凹槽,39-贯通区;
    4-电池;
        41-正极柱,42-负极柱;
    5-正极输出铜巴;
6-负极输出铜巴;
7-电压温度检测线束,71-温度检测端子,72-电压检测端子;
8-锁紧螺栓;
9-连接铜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效果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如图1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胶壳组件,包括塑胶侧盖1、塑胶顶盖2和塑胶盒3,塑胶盒3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容置单电池的电池空腔31,塑胶顶盖2盖设于塑胶盒3的顶部,塑胶侧盖1与塑胶盒3匹配连接,塑胶盒3的顶部设置有线束通道32。其中,塑胶盒3的背面是指组装后塑胶盒3上靠近塑胶侧盖1的一面或者说与塑胶侧盖1相对设置的一面,而塑胶盒3的正面则是指组装后塑胶盒3上远离塑胶侧盖1的一面。
线束通道32设置为两个,两个线束通道32分别用于使与电池的正极柱连接的电压温度检测线束和与电池的负极柱连接的电压温度检测线束通过并引出,两个线束通道32分别和塑胶盒3的两个侧面之间形成有供电池的正极柱和负极柱伸出的贯通区39,具体的,位于左侧的线束通道32和塑胶盒3的左侧面之间形成有供电池的正极柱(或负极柱)伸出的贯通区39,位于右侧的线束通道32和塑胶盒3的右侧面之间形成有供电池的负极柱(或正极柱)伸出的贯通区39,此处,塑胶盒3的侧面是指与塑胶盒3的正面和底面均垂直的面,塑胶盒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是指面对塑胶盒3的正面站立时,分别位于左手边和右手边的侧面。
两个线束通道32之间设置有固定凸台33,固定凸台33设置于塑胶盒3的顶部的中央区,两个线束通道32轴对称地设置于固定凸台33的两侧。
所述线束通道32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通道321和第二通道322。
塑胶盒3的顶部还设置有限位块34,如图3所示,限位块34包括第一限位块341和第二限位块342,第一通道321由第一限位块341的一侧与固定凸台33的一侧形成的空间以及第二限位块342的一侧与固定凸台33的一侧形成的空间共同组成,第二通道322由第一限位块341和第二限位块342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限位块341和第二限位块342均呈倒L型,第一限位块341的竖直段和第二限位块342的竖直段均与固定凸台33平行,并且第一限位块341的竖直段和第二限位块342的竖直段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组装时,与电池的正极柱(或负极柱)连接的电压温度检测线束先从位于第一限位块341和第二限位块342之间的第二通道322引出,经过第一通道321后引出或引向下一个电池胶壳组件的第一通道321。
塑胶盒3的正面设置有凸起筋35和散热槽36,当将若干个电池组装成电池组时,凸起筋35可与电池的表面贴合,散热槽36则可形成一个可通风的空间,从而有利于电池的散热。凸起筋35的设置还可以提高塑胶盒3的强度。
塑胶顶盖2的背面上设置有卡扣21,卡扣21设置在塑胶顶盖2的背面的四个角上,塑胶盒3的顶部的两侧设置有与卡扣21匹配的卡槽37,卡扣连接便于组装和拆卸。塑胶盒3的两侧边上设置有小凸台30。其中,塑胶顶盖2的背面是指组装后塑胶顶盖2上靠近塑胶盖3的顶部的一面或者说与塑胶盖3的顶部相对设置的一面,而塑胶顶盖2的正面则是指组装后塑胶顶盖2上远离塑胶盖3的顶部的一面。
塑胶顶盖2的背面还设置有加强筋22,该加强筋22可以提高塑胶顶盖2的强度,塑胶顶盖2的中央区设置有面向塑胶顶盖2的背面的顶盖凸台23,顶盖凸台23可以起到结构加强的作用,顶盖凸台23位于固定凸台33上方,将若干个电池组装成电池组后,固定电池组的压条正好能够通过形成于顶盖凸台23和固定凸台33之间的容置空间。
塑胶侧盖1的侧边上设置有卡位部件11,塑胶侧盖1通过卡位部件11与设置于塑胶盒3的侧边上的凹槽38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便于塑胶侧盖1和塑胶盒3的组装与拆卸;塑胶侧盖1的顶部还设置有U型卡槽12,该U型卡槽12的开扣朝塑胶侧盖1的背面,该U型卡槽12便于将从各电池引出的与电池的正极柱(或负极柱)连接的电压温度检测线束汇总后引出;塑胶侧盖1的背面设置有条形凸起13,该条形凸起13的设置也是为了给电池提供散热空间,尤其是在只有一个电池的情况下,电池空腔31上基本不设置凸起,因此,在塑胶侧盖1的背面设置条形凸起13就显得更加重要。其中,塑胶侧盖1的背面是指组装后,塑胶侧盖1上靠近塑胶盒3的一面或者说与塑胶盒3相对设置的一面,塑胶侧盖1的正面则是指组装后,塑胶侧盖1上远离塑胶盒3的一面。
下面通过两个应用实施例来阐述将本实用新型用于组装电池或电池组时的具体应用。
应用实施例1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应用实施例中电池4的个数为1,具体组装过程如下:
先将电池4容置于电池空腔31内,使电池4的正极柱41和负极柱42从贯通区39内伸出,然后将卡位部件11卡入塑胶盒3的凹槽38内,完成塑胶盒3与塑胶侧盖1的装配;将正极输出铜巴5与正极柱41连接并伸出塑胶盒3,负极输出铜巴6与负极柱42连接并伸出塑胶盒3,电压温度检测线束7上的温度检测端子71和电压检测端子72分别通过锁紧螺栓8与正极输出铜巴5和负极输出铜巴6相连,电压温度检测线束7则从第二通道322引出并经过第一通道321和U型卡槽12,并从U型卡槽12引出。最后,将塑胶顶盖2的卡扣21插入卡槽37内,完成塑胶顶盖2与塑胶盒3的装配。形成的装配结构如图7和8所示。
应用实施例2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应用实施例中电池4的个数为5,具体组装过程如下:
先将五个电池4分别容置于五个塑胶盒3的电池空腔31内,使电池4的正极柱41和负极柱42从贯通区39内伸出,然后将五个塑胶盒3并排装配,使塑胶盒3的凸起筋35与相邻的电池4的表面贴合,前后塑胶盒3通过塑胶盒3两侧的小凸台30进行连接,具体的,可通过设置有与小凸台30匹配的凹槽或通孔的连接块将各塑胶盒3固定连接起来。相邻电池的极柱通过连接铜巴9连接,如此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不同的电池串并联方式。例如,为了实现电池4之间的串联,可以将一电池4的正极柱41和与其相邻的电池的负极柱42相连,而为实现电池4之间的并联,可以将一电池4的正极柱41和与其相邻的电池的正极柱41相连,或者将一电池4的负极柱42和与其相邻的电池的负极柱42相连。首尾两个电池4的正极柱41和负极柱42则分别采用正极输出铜巴5和负极输出铜巴6进行连接,并且正极输出铜巴5从塑胶盒3伸出,而负极输出铜巴6则从塑胶侧盖1伸出。然后将卡位部件11卡入位于尾部位置的塑胶盒3的凹槽38内,即塑胶侧盖1与最外侧的且电池空腔31朝外的塑胶盒3匹配连接,完成塑胶盒3与塑胶侧盖1的装配。
然后将电压温度检测线束7上的温度检测端子71和电压检测端子72分别通过锁紧螺栓8与正极输出铜巴5、负极输出铜巴6或连接铜巴9相连,电压温度检测线束7则从第二通道322引出并进入第一通道321,除位于尾部位置的塑胶盒3以外,其他的塑胶盒3上的电压温度检测线束7进入其自身的第一通道321后还要经过相邻塑胶盒3的第一通道321,直至从位于尾部位置的塑胶盒3的第一通道321进入到U型卡槽12中,并从U型卡槽12引出。最后,将五个塑胶顶盖2的卡扣21分别插入五个塑胶盒3的卡槽37内,完成装配。形成的装配结构如图9和10所示。
本实用新型是电池组的基本成组单元,成组的可靠性直接决定电池系统的性能。本实用新型结构可靠,成组方便,散热性能好,并且塑胶盒3上设置有线束通道32,可以实现不同的电池串并联方式,且减少了线束隔离板这一部件,从而减少了制造成本,而且减少了将线束隔离板与塑胶盒连接的工序,提升了装配效率。此外,线束通道还能保证电压温度检测线束7的牢固固定,防止电压温度检测线束7因连接不牢固而导致的损坏现象的发生,实现对电池4的电压和温度的监控。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的用于锂电池组、储能电池系统或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内的电池成组,且可以实现电池组的集成化、模块化和标准化。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阐述,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等同修改和变更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 一种电池胶壳组件,包括塑胶侧盖、塑胶顶盖和塑胶盒,所述塑胶盒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容置单电池的电池空腔,所述塑胶顶盖盖设于所述塑胶盒的顶部,所述塑胶侧盖与所述塑胶盒匹配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盒的顶部设置有线束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胶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通道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线束通道分别和所述塑胶盒的两个侧面之间形成有供电池的正极柱和负极柱伸出的贯通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胶壳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线束通道之间设置有固定凸台,所述固定凸台设置于所述塑胶盒的顶部的中央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胶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通道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胶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盒的顶部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通道由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侧与所述固定凸台的一侧形成的空间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侧与所述固定凸台的一侧形成的空间共同组成,所述第二通道由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均呈倒L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胶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盒的正面设置有凸起筋和散热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胶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顶盖的背面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塑胶盒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卡扣匹配的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胶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顶盖的背面还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塑胶顶盖的中央区设置有面向塑胶顶盖背面的顶盖凸台,所述顶盖凸台位于所述固定凸台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胶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侧盖的侧边上设置有卡位部件,所述塑胶侧盖通过所述卡位部件与设置于所述塑胶盒的侧边的凹槽匹配连接;所述塑胶侧盖的顶部还设置有U型卡槽,所述塑胶侧盖的背面设置有条形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胶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盒设置为若干个,并且若干个所述塑胶盒并排设置,所述塑胶侧盖与最外侧的且电池空腔朝外的所述塑胶盒匹配连接,并且所述塑胶盒的两侧边上设置有小凸台。
CN201420166499.9U 2014-04-08 2014-04-08 一种电池胶壳组件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71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66499.9U CN203871393U (zh) 2014-04-08 2014-04-08 一种电池胶壳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66499.9U CN203871393U (zh) 2014-04-08 2014-04-08 一种电池胶壳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71393U true CN203871393U (zh) 2014-10-08

Family

ID=51652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66499.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71393U (zh) 2014-04-08 2014-04-08 一种电池胶壳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713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52246B2 (en) 2015-12-29 2023-05-16 Sk On Co., Ltd. Battery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52246B2 (en) 2015-12-29 2023-05-16 Sk On Co., Ltd. Battery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95832A (zh) 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固定结构
CN205828456U (zh) 电池模组以及软包电池的固定装置
CN206180057U (zh) 具有内部加热功能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
CN203871393U (zh) 一种电池胶壳组件
CN204793052U (zh) 方便串并联的锂离子电池模组
CN111312952B (zh) 软包模组极耳固定板连接结构
CN202871922U (zh) 锂离子电池组装配模块
CN103682446A (zh) 锂离子电池组装配模块
CN205846138U (zh) 锂电池包的组合结构
CN206225436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用电池组
CN202434599U (zh) 一种软包电芯成组装置
CN210224151U (zh) 一种实用性强的锂电池模组
CN206992192U (zh) 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固定结构
CN204230360U (zh) 一种应用于跑道形锂电池的成组结构
CN210326003U (zh) 一种组合电池的电芯组装结构
CN102280606A (zh) 一种能量功率型锂离子电池内部绝缘保护垫
CN202550030U (zh) 一种空气铝电池单体电极
CN208189658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07637928U (zh)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pack结构
CN205122698U (zh) 一种圆柱形动力电池模组组合装置
CN204836041U (zh) 一种软包电池组合支架
CN205335391U (zh) 一种无并联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模块
CN208923231U (zh) 一种基于离散式支架的电池模组
CN205790095U (zh) 一种新型模块化的电池组
CN205406610U (zh) 一种快速充电电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52100 Jiaocheng District of Ningde City, Fujian Province Zhang Wan Zhen Xingang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 1F-, west of Fujian Road, Xingang Road, Zhangzhou Town, Jiaocheng District, Ningde, 352000

Patentee befor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