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70564U - 分体式复合功能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体式复合功能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70564U
CN203870564U CN201420155797.8U CN201420155797U CN203870564U CN 203870564 U CN203870564 U CN 203870564U CN 201420155797 U CN201420155797 U CN 201420155797U CN 203870564 U CN203870564 U CN 2038705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board
hand keyboard
left hand
right hand
bu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557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湘
周汉鹏
解宇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SDA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SD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SD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USD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557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705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705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7056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复合功能输入装置,属于计算机输入设备领域。包括左手键盘、右手键盘、编码电路、鼠标滚轮;本方案将至少8个按键集成在两个分体键盘上,且其中一个键盘带有鼠标功能。使用时,人体手指自然放到左右手键盘的相应按键位置上;当按下按键进行输入操作时,不需要移动手指,长时间使用本键盘不会造成手指及手腕的疲劳,同时也避免了复杂的手指姿态动作,减少了误操作的可能,并提升了击键速度。本键盘结构紧凑,成本较低,便携性好,可实现一定键位编码规则下的键盘操作,为盲文使用者和特殊控制行业提供了计算机输入设备,或用于两用户的联合操作。

Description

分体式复合功能输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复合功能输入装置,属于计算机输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键盘作为电脑的输入设备之一,使用率非常高,键盘与主机连接后可快速的实现文字输入和对主机的控制功能;我们日常使用的常规键盘键位众多,使用时需要不断移动手指位置,且传统键盘大多为整体结构,使用时双手需搭在同一键盘上,长时间使用会对腕关节肘关节以及肩膀等造成劳损。此外,当放置键盘的空间小于键盘尺寸时,或者桌子与座椅距离较远时,会带来使用不便,急需一种键盘以人体工程学为基础,适应使用者手指姿态的键盘。
近年也产生了一系列键盘以人体工程学为基础,适应用户使用时手指按键的便利,但大多仍是整体键盘,仅在局部对键盘的外表面和键位布局进行了调整,使之更加适合手指和手腕的移动,使用时双手仍需聚拢操作,一些键盘也采用了分体结构,如ZL200820071588.X等,但仅限于将传统键盘分区或者字母按键和部分功能键后封装在不同壳体内再进行连接,对于习惯了传统键盘的用户来说适应操作需要时间,又如ZL200920214190.1所述一种鼠标结合分体键盘,体积小巧且复合了鼠标的功能,左右手键盘上均布设了大量字母按键和功能键,当使用者握持的时候,手指需要不停屈伸,易造成酸痛疲劳,且容易误触其他按键造成误操作,左右手都具有鼠标功能也容易造成光标控制混乱。国外有一款鼠标复合键盘DataHand,键盘在对应双手每个手指的位置设置特殊排布的五个按键,在双手的手指与每个按键一一对应后便可实现轻松的操作,无需做出大幅度移动;且通过拇指可以进行模式的切换;主要包括标准模式(标准的字母表字母),NAS模式(数字和符号),鼠标模式(控制鼠标指针和箭头键),10-键模式(小数字键盘区)四种模式的转换。在“功能及鼠标模式”下,两手的食指指尖可操作鼠标移动键,中指及无名指操作鼠标点击键,即可进行普通鼠标的所有操作,也就是说鼠标功能的实现也是依赖于手指指尖的移动。虽然使用DataHand键盘手指的移动要比普通键盘减少88%,手指劳动量比普通键盘减少80%,平均工作效率可提高16%。但是,掌握这些动作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时间,且使用者双手手指指尖分别执行不同方向的移动,是相当有难度的。
此外,现有键盘的设计对于视障人群使用更为困难。现在通行的传统电脑键盘采用一键一个输入信号的工作模式,要增加每档所定义的输入信号的数量就必须增加键数,这样不仅增加了键盘面积,也增加了其击键用时系数,同时也增加了记忆键位和操作的难度。传统电脑键盘虽然不用另记一套符号,却要死记各符号的键位,即使记住了键位,要达到熟练操作程度对于视障人群也困难得多。
传统输入法是针对视力正常的大众人群设计的,因此传统输入字符编码模式和输入法系统功能没有考虑到视觉障碍使用者的需求。大多数盲人在学习汉字时学习的是针对盲人设计的盲文系统,也不了解每个汉字的写法,因此传统输入法中的拼写和按键规则都需要视障人群重新学习,会造成盲人使用者极大的学习曲线。其次,传统输入法系统总是根据汉字的外观呈现输入后的搜索结果,而盲人使用电脑时多采用读屏软件,因而盲人在使用常规输入法和常规键盘时并往往没有任何提示作用,无法区分同音字同音词。布莱尔盲文是针对盲人特点而设计的一种由凸点显示、供手指摸识的文字体系。这种文字体系是在1824年由法国的盲人L.布莱尔发明,后得到国际公认,并以布莱尔的名字命名。布莱尔盲文由63个编码字符组成,每一个字符由1~6个突起的点儿安排在一个有6个点位的长方形里。为了确认63个不同的点式或盲文字符,数点位时是左起自上而下1-2-3,然后右起自上而下4-5-6。这些凸起在厚纸上的行行盲文,可以用手指轻轻摸读。《布莱尔字符表》可以表明每个字符的构成及它的最简单的意义。手写盲文则首先要备一个金属或塑料制成的盲文字板和专用的椎笔。把纸放在字板中间,用铁笔头把纸压到下层板上的小窝里或成凸点,或成浮雕状,按布莱尔字符从右向左写;把纸翻过来,点就朝上,从左往右读。布莱尔盲文也可用特制的机器造出。中国于1953年公布的新盲字,属拼音制,借鉴了布莱尔浮雕六点制。从布莱尔盲字体系的设计安排上看,有三大特点:首先是字母符号之间,在点位上互有联系,是有助于记忆的;其次是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常用的词或字母组合,显示了文字的符号性的本质,音素化是一种手段;再次是其中的标点符号、各种指示符号以及缩写符号都是属于表意的文字符号。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盲人应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交流和学习是不可忽视的需求,现有对于视力正常用户的常用输入设备并不适合盲人用户使用,目前也没有针对盲人使用者的有效键盘输入技术,本发明创造受布莱尔盲文启发,旨在提供一种可支持盲文系统的键盘,按键可提供汉字等文字输入。此外常规键盘占空间较大,常规键盘的按键一般对应1-2个功能,便携性差,事实上可以通过制定按键的组合规则来实现用少量按键替代常规按键,这种少量按键的集合键盘亦可用于特殊场合中的输入控制等,同时也避免了复杂的手指姿态动作,减少了误操作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键设置简单的分体式复合功能键盘,使用时通过按键组合规则来触发不同的操作,左右手键盘可分别置于不同的支撑面上,并可通过开关开启关闭左右手键盘的鼠标功能,本键盘使用方便,结构紧凑,可兼容盲文拼写规则下的文字输入。在双手的手指与每个按键一一对应后便可实现轻松的操作,无需做出大幅度移动,可与PDA,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配套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分体式复合功能输入装置,包括左手键盘、右手键盘、编码电路、鼠标滚轮;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分别包括壳体、按键、鼠标底部定位器、键盘电路、通信接口、电源模块;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通过通信接口相连;电源模块用于为本装置供电;
所述左手键盘包括4个按键,按键根据手指自然位置关系嵌入在壳体上,4个按键从左到右分别对应左手无名指、左手中指、左手食指、左手拇指位置;通信接口位于左手键盘壳体上且与编码电路相连接;
所述右手键盘包括4个按键,按键根据手指自然位置关系嵌入在壳体上,4个按键从右到左分别对应右手无名指、右手中指、右手食指、右手拇指位置;通信接口位于左手键盘壳体上且与编码电路相连接;
鼠标滚轮设置在左手键盘或右手键盘上,其位置位于食指按键和中指按键之间;(通常按照使用习惯设置于右手键盘,也可设置在左手键盘上以适应习惯左手操作鼠标的用户)。(或者左右手键盘上均设有鼠标滚轮,且同时分别设有滚轮开关)。所述鼠标底部定位器设置在设有鼠标滚轮的一个壳体的底部,用于控制光标位置;
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键盘电路分别与编码电路相连接,用于采集按键状态信息;当一组按键被按下时,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键盘电路分别采集信号输出到编码电路,编码电路进行处理后将结果通过通信接口输出给计算机,计算机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执行与键位相对应的操作;
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之间的通信接口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编码器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接口为USB接口或采用USB方式连接的无线通信接口。
作为优选,编码电路设置在左手键盘或右手键盘壳体内部。
作为优选,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壳体外表面为便于手掌抓握的拱形。
作为优选,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无名指按键分别设置在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外侧。
作为优选,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拇指按键分别设置在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内侧。
作为优选,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壳体外表面具有对称的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置于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中的键盘电路分别采用矩形键盘电路;即分别包括4行行线,4行列线,当一组按键被按下时,触发该键盘电路向编码电路输出相应信号,编码电路对该信号进行处理,确定被按下的按键的位置,并将该按键组合对应的编码信息通过通信接口输出给计算机。
作为优选,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拇指按键形状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左手键盘还包括左手小指按键,右手键盘还包括右手小指按键,按键根据手指自然位置关系嵌入在壳体上。此时所述置于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中的键盘电路分别采用矩形键盘电路;即分别包括5行行线,5行列线,当一组按键被按下时,触发该键盘电路向编码电路输出相应信号,编码电路对该信号进行处理,确定被按下的按键的位置,并将该按键组合对应的编码信息通过通信接口输出给计算机。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至少8个按键集成在左右手两个分体键盘上,并且其中一个键盘带有鼠标功能,使用时,人体手指自然放到左右手键盘的相应按键位置上;当按下按键进行输入操作时,不需要移动手指,长时间使用本键盘不会造成手指及手腕的疲劳,同时也避免了复杂的手指姿态动作,减少了误操作的可能,并提升了击键速度。本键盘结构紧凑,成本较低,便携性好,可实现一定键位编码规则下的键盘操作,可供普及使用尤其是为盲文使用者和特殊控制行业提供了计算机输入设备,或者用于两用户的联合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使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使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按键,2-壳体,3-拇指按键,4-鼠标底部定位器,5-鼠标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同时也叙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及有益效果,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旨在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分体式复合功能输入装置,包括左手键盘、右手键盘、编码电路、鼠标滚轮;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分别包括壳体、按键、鼠标底部定位器、键盘电路、通信接口、电源模块;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通过通信接口相连;电源模块用于为本装置供电。
所述左手键盘包括4个按键,按键根据手指自然位置关系嵌入在壳体上,4个按键从左到右分别对应左手无名指、左手中指、左手食指、左手拇指位置;通信接口位于左手键盘壳体上且与编码电路相连接;
所述右手键盘包括4个按键,按键根据手指自然位置关系嵌入在壳体上,4个按键从右到左分别对应右手无名指、右手中指、右手食指、右手拇指位置;通信接口位于左手键盘壳体上且与编码电路相连接;见附图1和2。
鼠标滚轮设置在左手键盘或右手键盘上,其位置位于食指按键和中指按键之间;(通常按照使用习惯设置于右手键盘见附图1,也可设置在左手键盘上以适应习惯左手操作鼠标的用户见附图2,或者左右手键盘上均设有鼠标滚轮,且同时分别设有滚轮开关,可选择性使用左右手的滚轮)。所述鼠标底部定位器设置在设有鼠标滚轮的一个壳体的底部,用于控制光标位置;
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键盘电路分别与编码电路相连接,用于采集按键状态信息;当一组按键被按下时,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键盘电路分别采集信号输出到编码电路,编码电路进行处理后将结果通过通信接口输出给计算机,计算机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执行与键位相对应的操作;
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之间的通信接口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编码器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接口为USB接口或采用USB方式连接的无线通信接口。
实施例中,编码电路设置在左手键盘或右手键盘壳体内部。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壳体外表面为便于手掌抓握的拱形。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无名指按键分别设置在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外侧。见附图3。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拇指按键分别设置在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内侧。见附图1-4。且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壳体外表面具有对称的形状,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拇指按键形状相同。
所述置于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中的键盘电路分别采用矩形键盘电路;即分别包括4行行线,4行列线,当一组按键被按下时,触发该键盘电路向编码电路输出相应信号,编码电路对该信号进行处理,确定被按下的按键的位置,并将该按键组合对应的编码信息通过通信接口输出给计算机。
实施例中,所述左手键盘还包括左手小指按键,右手键盘还包括右手小指按键,按键根据手指自然位置关系嵌入在壳体上,即每个小键盘顶部各有4个按键,依次对应两只手的小拇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各个顶部按键间的距离按照人体手指自然摆放时的位置设计。见附图5和附图6。此时所述置于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中的键盘电路分别采用矩形键盘电路;即分别包括5行行线,5行列线,当一组按键被按下时,触发该键盘电路向编码电路输出相应信号,编码电路对该信号进行处理,确定被按下的按键的位置,并将该按键组合对应的编码信息通过通信接口输出给计算机。
左右手键盘的8个按键可用于英文字符、中文汉字、数字、标点符号等的输入,可支持盲文输入规则,即食指中指无名指所对应的6个按键对应盲文的6个盲点,以按键按下或释放来对应盲点的凸起与否。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内侧各有1个圆形按钮,在每只手大拇指所在位置。两个圆形按钮用于制表符、Cntrol键、Shift键、退格键、空格键等功能键的输入。鼠标滚轮用于控制上下翻页。鼠标底部定位器用于获取鼠标移动位置,用来控制光标,见图6。
左右手键盘外壳采用塑料材质,平滑、流线型设计,设计原则是两个小键盘便于人体十个手指舒适、自然使用进行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理解想到的变换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包含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分体式复合功能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手键盘、右手键盘、编码电路、鼠标滚轮;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分别包括壳体、按键、鼠标底部定位器、键盘电路、通信接口、电源模块;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通过通信接口相连;电源模块用于为本装置供电;
所述左手键盘包括4个按键,按键根据手指自然位置关系嵌入在壳体上,4个按键从左到右分别对应左手无名指、左手中指、左手食指、左手拇指位置;通信接口位于左手键盘壳体上且与编码电路相连接;
所述右手键盘包括4个按键,按键根据手指自然位置关系嵌入在壳体上,4个按键从右到左分别对应右手无名指、右手中指、右手食指、右手拇指位置;通信接口位于左手键盘壳体上且与编码电路相连接;
鼠标滚轮设置在左手键盘或右手键盘上,其位置位于食指按键和中指按键之间;所述鼠标底部定位器设置在设有鼠标滚轮的键盘壳体的底部,用于控制光标位置;
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键盘电路分别与编码电路相连接,用于采集按键状态信息;当一组按键被按下时,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键盘电路分别采集信号输出到编码电路,编码电路进行处理后将结果通过通信接口输出给计算机,计算机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执行与键位相对应的操作;
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之间的通信接口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编码器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接口为USB接口或采用USB方式连接的无线通信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分体式复合功能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编码电路设置在左手键盘或右手键盘壳体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分体式复合功能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壳体外表面为便于手掌抓握的拱形。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分体式复合功能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无名指按键分别设置在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分体式复合功能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拇指按键分别设置在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分体式复合功能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壳体外表面具有对称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分体式复合功能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于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中的键盘电路分别采用矩形键盘电路;即分别包括4行行线,4行列线,当一组按键被按下时,触发该键盘电路向编码电路输出相应信号,编码电路对该信号进行处理,确定被按下的按键的位置,并将该按键组合对应的编码信息通过通信接口输出给计算机。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分体式复合功能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的拇指按键形状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分体式复合功能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手键盘还包括左手小指按键,右手键盘还包括右手小指按键,按键根据手指自然位置关系嵌入在壳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分体式复合功能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于左手键盘和右手键盘中的键盘电路分别采用矩形键盘电路;即分别包括5行行线,5行列线,当一组按键被按下时,触发该键盘电路向编码电路输出相应信号,编码电路对该信号进行处理,确定被按下的按键的位置,并将该按键组合对应的编码信息通过通信接口输出给计算机。
CN201420155797.8U 2014-03-31 2014-03-31 分体式复合功能输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705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55797.8U CN203870564U (zh) 2014-03-31 2014-03-31 分体式复合功能输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55797.8U CN203870564U (zh) 2014-03-31 2014-03-31 分体式复合功能输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70564U true CN203870564U (zh) 2014-10-08

Family

ID=51651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5579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70564U (zh) 2014-03-31 2014-03-31 分体式复合功能输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705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2057A (zh) * 2014-03-31 2014-12-03 深圳市创世达实业有限公司 分体式复合功能输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2057A (zh) * 2014-03-31 2014-12-03 深圳市创世达实业有限公司 分体式复合功能输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agendran et al. Input Assistive Keyboards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 Survey
JP5166008B2 (ja) テキストを入力する装置
CN102576254B (zh) 数据录入设备(ded)
CN104182057A (zh) 分体式复合功能输入装置
CN101351764A (zh) 安装在手指上的传感器的信息输入
CN100374991C (zh) 一种便携式键盘及其指纹特征信息提取方法
CN101501756A (zh) 用于遥控器、移动电话或pda的手持拇指盲打ascii/unicode键盘
CN102411428A (zh) 单手移动和弦小键盘、标记、结构及其应用
Findlater et al. From plastic to pixels: in search of touch-typing touchscreen keyboards
CN106527755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文字输入方法及装置
WO2022095308A1 (zh) 一种基于手指数字编码的输入方法
CN105988634A (zh) 触控装置及判断虚拟键盘按键的方法
US2009024389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tering alphanumeric data via keypads or display screens
CN201383125Y (zh) 一种单手键盘
CN102147706A (zh) 一种通过触滑方式输入汉字全拼的方法
CN107885337B (zh) 一种基于指法识别的信息输入方法及其装置
CN101825955A (zh) 八韵拼音输入法
CN103995599B (zh) 利用手指组合对电子设备进行字符输入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03870564U (zh) 分体式复合功能输入装置
TWI660291B (zh) 滑鼠、觸控板、輸入套裝以及行動裝置
US20140267058A1 (en) Ambidextrous chord keying device for use with hand-held computer
CN101075158A (zh) 手指键盘鼠标集成系统及由其构成的电脑一体化操作椅
CN103885605A (zh) 十按键集合键盘
CN203870565U (zh) 十按键集合键盘
CN106648086A (zh) 可视盲击操作鼠标键盘手套及操作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

Termination date: 201803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