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60836U - 多功能简椅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简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60836U
CN203860836U CN201420223318.1U CN201420223318U CN203860836U CN 203860836 U CN203860836 U CN 203860836U CN 201420223318 U CN201420223318 U CN 201420223318U CN 203860836 U CN203860836 U CN 2038608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g
support bar
connector
support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233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浩
陈金龙
叶美君
陈俏丽
陈志伟
高宝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2233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608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608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6083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简椅,具体包括座体和靠体,靠体呈平板状,座体包括所述坐体与坐体下的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靠体,所述连接件由两节支撑杆铰接而成,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靠体之间铰接,两处铰接部位均设有角度旋转固定装置,所述连接件的其中一节支撑杆与所述靠体铰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节支撑杆与所述座体可卸式连接,所述支脚设有延伸脚,延伸脚与支脚之间的结构可调。可设计旋转固定件及支撑件进行加固或代替两处所述角度旋转固定装置;该椅子使用时,通过调节延伸脚、连接件、角度旋转固定装置、靠体、座体之间的结构,部分或全部结构组合使用,实现椅子、一体化桌凳、床上用桌等功能,使用范围广泛。

Description

多功能简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椅子,是一种多功能简椅。
背景技术
桌子和椅子是一种各自独立使用的独立体,一般情况下需要相互配合使用,因此使用时两者必须同时具备,从而造成使用较为不便的问题。为此,目前研发了具有桌子和凳子一体使用功能的产品,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授权公告号CN202588939U,授权公告日2012年12月12日,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军用折叠座椅”,包括支脚组件、坐垫和靠垫,坐垫安装在支脚组件上,坐垫上安装有用于连接坐垫和靠垫的活动支架,活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活动板一和活动板二,支架本体的上端与靠垫转动连接,支架本体的下端与坐垫转动连接,活动板一和活动板二均位于支架本体远离坐垫的一侧,活动板一的上端与靠垫的底面转动连接,活动板一的下端与活动板二的上端转动连接,活动板二的下端与支架本体转动连接,活动板一和活动板二之间设置有扭簧。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该军用折叠座椅具有方凳、靠背椅和组合桌凳的功能;但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产品功能依旧较少,结构不够稳定,适用的范围亦较为局限,故有待进一步地改进。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可转变为一体化桌凳、椅子、床上用桌等功能的多功能简椅,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功能单一、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它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简椅,该椅子包括座体和靠体,靠体呈平板状,座体包括所述坐体与坐体下的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靠体,所述连接件由两节支撑杆铰接而成,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靠体之间铰接,两处铰接部位均设有角度旋转固定装置,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座体之间可卸式连接;所述支脚设有延伸脚,延伸脚与支脚之间的结构可调。根据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方案结构例举为:所述座体通过两组对称设置的连接件铰接所述靠体两侧,所述连接件由两节支撑杆铰接构成,两处铰接部位均设有所述角度旋转固定装置,所述连接件的其中一节支撑杆与所述靠体铰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节支撑杆与所述座体可卸式连接;所述支脚设有延伸脚,延伸脚与支脚之间的结构可调。所述支脚包括一段竖直面的支脚和另一段支撑坐体的水平面支脚,所述连接件设置在坐体边缘处,或者连接于支脚;通过调节连接件的结构,靠体与座体的位置关系,以及连接件、支脚结合延伸脚的方式,实现靠体和座体两者结合使用或分开使用。
上述结构具体可采用如下设计方案,靠体下方设有支撑靠体的靠体支撑件,靠体支撑件两端与支撑杆铰接,铰接部位的所述角度旋转固定装置根据现有技术而设计,其采用结构例举如下:所述铰接部位的一个铰接端设有带环形槽的凸轴,凸轴端部设有限位孔,铰接部位的另一个铰接端设有与凸轴配合的轴孔、以及与凸轴的限位孔对应的杆塞孔,所述凸轴通过在所述环形槽内设置两块半环轴套,并将凸轴、半环轴套配合于轴孔中,通过螺栓将半环轴套固定于轴孔内,即形成两个铰接端的铰接;所述杆塞孔、限位孔内设有在两者间限位滑动的限位杆塞,限位杆塞一端伸出所述杆塞孔所在的铰接端,并连接拉帽;拉出拉帽支撑杆之间实现旋转,推进拉帽支撑杆之间的角度固定。通过上述调节方式,连接件与靠体支撑件之间,即连接件与所述靠体之间便可实现旋转固定功能。根据上述设计原理,利用现有技术,亦可设置连接件的两节支撑杆之间铰接的角度旋转固定装置。
所述连接件与座体之间可卸式连接通过锁紧件或卡位件控制,或设为伸缩移动连接,其伸缩移动过程中或设可固定。所述连接件与座体之间的可卸式连接通过卡位件或锁紧件锁紧连接件下端支撑杆实现,可将连接件与座体之间设为伸缩,并移动固定式的连接。即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座体可卸式连接的结构设为:所述座体设有与所述支撑杆伸缩配合的连接座,连接座设有锁紧支撑杆的卡位件或锁紧件。所述连接件与座体之间可卸式调节方式的卡位件或锁紧件设计为单一位置固定连接状态与拆卸状态;或连接件与座体之间设计为多个固定位置连接状态与拆卸状态,从而便于调节靠体与座体之间的间距,使得适用范围更广。所述支撑杆与座体可卸式连接采用的具体结构例举以下两种。方案一,座体两侧设有连接座,连接座设有锁紧支撑杆的卡位件;如:连接座设为套圈、套管或垫块,支撑杆与连接座伸缩配合;当支撑杆设为伸缩时,连接座亦可设计与支撑杆伸缩调节件配合的形状,如含缺口的套管等,设计为可卸式连接即可。通过将支撑杆伸入连接座内,并通过卡位件将支撑杆与座体位置固定,即完成支撑杆与座体的连接;亦可通过调节卡位件及支撑杆在座体上所固定的位置,实现支撑杆与座体相对位置的调节。当需要将支撑杆与座体分离时,只需解除卡位件的卡位,即可将支撑杆从连接座内抽出,实现支撑杆与座体分离。其卡位件的设计方法,亦可根据现有技术而设计。方案二,所述座体两侧设有与所述支撑杆配合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入口处设有间隙,间隙处设有锁紧支撑杆的锁紧件。锁紧件采用类似控制自行车坐垫升降的钮套组件;扳开扳钮,即可松开,调节支撑杆的伸缩,或将支撑杆取出;调节后,扳回扳钮,即可锁紧,限制支撑杆的伸缩。连接件的两节支撑杆采用内外侧设计,及连接座、支脚、坐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兼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计。
所述连接件的两节支撑杆之间、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靠体之间铰接处的角度旋转固定装置设为转动式连接,或装卸式连接,或及其结合设置。即角度旋转固定装置通过转动式、装卸式连接方式来代替或设计,其可通过卡位或摩擦等现有技术的设置得以实现,上述设计使该椅子多种结构得以转变、携带和使用更简便。
所述延伸脚与支脚之间装卸、折叠、旋转、翻转设置,或及其结合设置,或独立使用分开设置;所述延伸脚设有铰接件或支撑杆套。上述结构根据现有技术而设计,使延伸脚使用稳定、便捷,其亦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延伸脚采用伸缩,或将延伸脚与支脚之间移动式设计;所述延伸脚独立分开使用,或延伸脚与座体连为一体使用,该延伸脚在靠体作为桌面使用时用于桌面底部的支撑和定位,其支撑和定位方式通过铰接件,或支撑杆套间接与支撑杆连接实现。
所述延伸脚与支脚之间设有装卸连接的连接脚套,所述连接脚套在支脚底部或设有设缺口,或所述连接脚套将延伸脚与支脚设为侧边连接,或所述连接脚套为脚套铰接件,且支脚与连接脚套设有限位装置,支脚与延伸脚之间通过受力完成装卸。所述延伸脚与所述支脚为装卸连接时,所述延伸脚通过连接脚套与支脚进行连接;当连接脚套与支脚相连的支脚底部设有缺口,且支脚与连接脚套设有限位装置时,连接脚套设为固定,从而延伸脚固定,此时,该桌面不会产生摇晃。当所述连接脚套在支脚底部不设置缺口,坐体的前后侧高度会发生微小的变化,但不影响使用。同时,当延伸脚与支脚独立使用,分开设置时,使用也较为方便。连接脚套将延伸脚与支脚设为侧边连接,当连接件的座体端支撑杆与支脚不在同一竖直平面时,即支脚与延伸脚不设计在同一竖直平面时,改变连接脚套的形状,可通过该连接脚套的侧边连接方式进行连接,确保延伸脚与连接件之间的同一竖直平面状态下连接。所述连接脚套设为脚套铰接件,通过该连接脚套将延伸脚在竖直面转动,亦可实现延伸脚的收缩。所述连接脚套可设计为圆形或方形,支脚与连接脚套设有限位装置,延伸脚水平面方向可转动,使该椅子实现延伸脚的收缩;竖直面限位固定,使靠体稳定,确保其正常使用。支脚与延伸脚之间通过受力完成装卸,即在不受外力的状态下,支脚通过连接脚套与延伸脚连为一体,支脚带动连接脚套,方便了该椅子的搬运与使用;需要将其延伸脚拆卸时,用外力即可将其拆卸,不影响拆卸功能。所述限位装置可通过摩擦、形变卡位等现有技术的方案而设计。
所述延伸脚的铰接件或支撑杆套与支撑杆之间连接设为限位设置。限位设置的方式例举如下:方案一,所述延伸脚与支撑杆之间的支撑和定位方式通过铰接件限位。采用结构为:所述座体的底部设有延伸脚,延伸脚设有插孔,当该椅子作为一体化桌凳使用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座体装卸分离,并将该连接件下端的支撑杆相对旋转至与所述插孔配合,连接件的两节支撑杆作为靠体的支撑脚。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延伸脚设有活动铰接的铰接件,铰接件端部设有直角弯头,所述支撑杆和延伸脚分别设有所述铰接件直角弯头配合的固定孔;所述支撑杆插入延伸脚的洞口,所述铰接件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支撑杆和延伸脚固定孔,通过该铰接件将支撑杆与延伸脚之间形成三角式固定,以提高支撑杆对靠体支撑的稳定性。方案二,所述延伸脚与支撑杆之间的支撑和定位方式通过支撑杆套限位,所述支撑杆套与延伸脚固定连接。
所述延伸脚设有一处或一处以上的限位设置,所述限位方式为固定限位或活动限位;所述支撑杆套设有所述锁紧件。即所述延伸脚设有一处限位设置,所述限位采用支撑杆套固定限位某一位置,支撑杆套无需移动,稳定性好,操作简单;所述延伸脚设有多处限位设置,支撑杆套移动限位到不同位置,或延伸脚设有多处固定支撑杆套。所述延伸脚设有多处限位设置,调节支撑杆套在延伸脚上的位置,进而调节靠体与座体之间的间距;使用者通过该种调节方式,变动靠体与座体之间的距离,以达到更多的使用要求。所述支撑杆套移动限位到不同位置采用结构为:在延伸脚上设有移动式支撑杆套,所述延伸脚设有与支撑杆及支撑杆套相匹配多个洞口,支撑杆套与支撑杆匹配连接,只要将支撑杆插入支撑杆套后再对准洞口,即可实现固定。为进一步加强其稳定性,所述延伸脚洞口处设有与移动支撑杆套相匹配的限位件,限位件采用用于卡位的滑道球珠,当支撑杆插入支撑杆套并进入延伸脚洞口后,限位件将对支撑杆套产生限位,从而对支撑杆进一步加固,防止其产生移动。所述支撑杆设有配合限位件的限位处,所述延伸脚亦可其余位置设有与移动式支撑杆套相匹配的限位件作为限位。同时,其它延伸脚的设计方案如:支撑杆套设有锁紧件,支撑杆插入支撑杆套中后,既可调节与支撑杆的连接位置,改变桌面的高度,又可加强支撑杆与支撑杆套之间的稳定性,使支撑杆不会产生摇晃,确保使用效果。延伸脚上采用以上设有一处或两处及以上的所述限位设置,亦可实现延伸脚固定连接件的技术目的,此设计方案使上述功能更广。所述延伸脚上的支撑杆套位置调节可采用卡位、摩擦等现有技术加以固定;铰接件在延伸脚处固定、移动或装卸设置,采用卡位等现有技术加以固定;只要能够达到相应的目的即可。
所述连接件与座体、连接件与靠体相连的支撑杆和/或伸缩设置。即所述连接件与座体相连的支撑杆伸缩设置,或连接件与靠体相连的支撑杆伸缩设置,或两节支撑杆均为伸缩设置,或两节支撑杆均不设置伸缩。所述连接件与座体相连的支撑杆伸缩设置,使靠体与座体距离调节度更好;连接件与靠体相连的支撑杆伸缩设置,实现坐体与靠体相靠近的凳子等结构;连接件两节支撑杆均为伸缩设置时,实现双凳子等结构;两节支撑杆均不设置伸缩时,其各种功能调节方便,结构稳定性较好。所述连接件不同伸缩设计,亦可实现相关不同的功能;根据实际情况而设计,满足现实需要即可。
所述连接件的铰接部位两侧支撑杆之间设有支撑杆固定件,或代替该铰接部位的角度旋转固定装置。该结构使两支撑杆之间加固,通过调节支撑杆固定件一端或两端的角度和位置变动,改变支撑杆固定件与支撑杆之间的结构,从而支撑杆固定件起到对两支撑杆之间不同角度变化的加固;所述支撑杆固定件两端通过设有铰接端实现调节,所述铰接端可根据现有技术而设计为扳手或滑槽的限位方案。当两节支撑杆为180度时,即连接杆竖直连接时,设计支撑杆固定件亦可支撑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件与支撑杆的连接端可通过的角度旋转固定装置连接,或根据现有技术而设计所述支撑杆固定件的形状为曲折形,及与支撑杆之间亦可采用滑槽的连接方式实现。上述加固亦可支撑杆固定件两端位置固定不变,通过调节支撑杆固定件的伸缩来改变支撑杆固定件的长度,实现两支撑杆之间角度的加固;此时合理设计支撑杆固定件与支撑杆之间的连接端,确保不影响该椅子作为靠背椅使用时的结构即可。连接件的铰接部位不同角度的两支撑杆通过支撑杆固定件可起到加固作用,提高了所述连接件的稳定性,支撑杆固定件亦可采用现有技术的其余方案代替该方案对两节支撑杆的角度进行调节。上述方案不仅可以对两节支撑杆角度调节进行加固,根据实际情况,将原先铰接处设为转动式连接,并结合所述支撑杆固定件,亦可代替所述铰接处的角度旋转固定装置,作为支撑杆之间的角度旋转固定装置。
所述连接件与靠体之间设有支撑件,或代替该铰接部位的角度旋转固定装置;所述支撑件与靠体之间的连接位置可调节,或所述支撑件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位置可调节,或所述支撑件与连接件、靠体之间的连接位置兼可调节,上述支撑件的连接件端两端兼设为可转动;所述支撑件设在所述靠体的左右两侧或单侧;所述支撑件设在所述连接件的前后两侧或单侧;靠体端的支撑件为转动式连接或装卸式连接,或及其结合设置。即所述支撑件两端的任意一端或两端设有可滑动的限位装置;所述支撑件两端通过设有铰接端实现调节,所述铰接端可根据现有技术而设计为扳手或滑槽的限位方案。所述支撑件不影响该椅子原有结构和功能,起到连接件与座体,或连接件与靠体,以及整体结构使用加固的作用;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兼设为可转动,保证了靠体与连接件之间通过支撑件连接固定,从而靠体与连接件之间的角度亦可转动;所述支撑件设置的位置及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所述支撑件一般不设置伸缩,亦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结合支撑件的结构,使上述该椅子结构转化更稳定,更容易实现。即靠体设有支撑靠体的支撑件和连接件,通过调节上述支撑件使支撑件对所述靠体实现旋转起到加固作用。该调节方案,将原先铰接处设为转动式连接,并结合所述支撑件,亦可取代连接件与靠体之间的角度旋转固定装置,通过支撑件来调节靠体的角度转动。上述设计中,支撑件与支撑杆及靠体之间,或支撑杆固定件两端之间的连接方式亦可相互利用或替代;支撑件既可连接于靠体侧边,又可连接于靠体的下侧;上述设计在滑动限位中,支撑件与支撑杆或靠体之间的连接,及支撑杆固定件与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兼可采用滑槽方案限位或扳手方案限位;所述限位装置亦可设有固定或移动的卡位件、弹簧等,利用现有技术而设计。
所述连接件、支撑件、支撑杆固定件、支脚、延伸脚、靠体及座体的之间设为折叠、旋转、翻转、装卸、移动、或伸缩设置,或及其结合设置。即所述连接件与靠体或座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可根据现有技术而设为具有可折叠、旋转、翻转、拆卸、移动的功能;所述支撑件、支撑杆固定件可根据现有技术设置可折叠、旋转、翻转、拆卸、移动、伸缩结构;所述座体的支脚、延伸脚亦可根据现有技术伸缩、移动、旋转、翻转、折叠或装卸设置。上述设计方案中,各部件及整体部件单一转变功能设置或多种转变功能结合设置,利用多样化调节,使该椅子结构多样,实现相同的技术目的。上述设计均可选用现有技术,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各部件的设置情况,满足使用要求即可。
根据上述结构特征,该椅子的使用方法是所述靠体、连接件结合座体形成椅子或双层桌;所述靠体、连接件脱离所述座体后形成带有支撑的床上用桌,此时,所述靠体作为桌板,所述连接件作为该桌板的支撑脚,分离后的座体和靠体单独使用;同时,上述所述靠体、连接件脱离所述座体后,所述连接件结合延伸脚,靠体作为桌板,坐体作为凳板,形成一体化桌凳或双凳,以及分别作为桌、凳分体或结合使用;通过角度旋转固定装置调节靠体的角度,实现作为画板、展示台的使用功能;即通过调节延伸脚、连接件、角度旋转固定装置、靠体、座体之间的结构,实现所述靠体、连接件、延伸脚、座体共同结合使用,或部分组合独立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体化桌凳、靠背椅、桌子等功能之间切换,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多样,适用范围广;适合家庭、办公等场所使用,或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椅子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延伸脚,连接座位于坐体边沿两侧的支脚上方。
图2是图1的椅子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所述连接座和支脚位于坐体下方。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椅子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延伸脚,连接座位于坐体底部两侧的支脚侧边,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周壁设有开口。
图4是图3的椅子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所述连接座和支脚位于坐体下方,所述连接座周壁不设开口,并该椅子调节为二双层桌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椅子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延伸脚位于坐体后侧,延伸脚与支脚为套合分离状态,连接脚套的两端口在同一竖直平面,支撑杆套为固定设置。
图6是图5连接脚套另一结构示意图,图中连接脚套的两端口不在同一竖直平面,连接座与延伸脚在同一竖直平面。
图7是图5的椅子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延伸脚位于坐体下方,支脚向内侧变动状态,延伸脚与支脚通过连接脚套连接。
图8是图7的椅子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支脚由原来的条形管转变为圆管,从而便于延伸脚通过连接脚套在支脚上360度旋转。
图9是图1的延伸脚通过脚套铰接件折叠收拢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连接脚套为脚套铰接件结构,为连接脚套的另一结构。
图10是图5的桌凳一体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作为桌面的靠体为水平状态,延伸脚与支脚为套合状态。
图11是图10的桌面倾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的其中一支撑杆固定于连接座的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桌面为水平状态。
图13是图12的桌面倾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1的桌面继续倾斜后,靠体作为画板使用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0省略座体结构示意图,即省略凳子结构,作为桌子独立使用的状态。
图16是图15桌面继续倾斜后,靠体作为展示台使用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5省略延伸脚并变动支撑杆,即作为床上用桌使用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图中靠体与支撑杆之间设有支撑件,支撑件一端与支撑杆连接位置可调节,支撑件另一端与靠体铰接。
图19是图18桌面继续倾斜结构示意图,即支撑杆与支撑件之间的连接位置调节后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8的支撑件另一结构示意图,即支撑件一端与支撑杆铰接,支撑件另一端与靠体连接位置可调节。
图21是图20桌面继续倾斜结构示意图,即靠体与支撑件之间的连接位置调节后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18和图20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支撑件两端位置兼可调节。
图23是图22桌面继续倾斜结构示意图,即支撑件两端连接位置调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0~图23中靠体侧支撑件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4中锁块锁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即图10的支撑杆之间设有方案一支撑杆固定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6支撑杆固定件与支撑杆之间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另一结构示意图,即图10的支撑杆之间设有方案二支撑杆固定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28支撑杆固定件与支撑杆之间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0是图29支撑杆固定件与支撑杆之间通过滑槽限位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杆固定件为支撑杆之间的连接片。
图31是图30支撑杆固定件与支撑杆之间通过滑槽限位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杆固定件设置于两节支撑杆的同一外侧。
图3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即图4靠体折叠收于坐体后,作为凳子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连接件与靠体相连的支撑杆采用伸缩结构。
图3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结构示意图,即图10转化为双凳子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连接件的两节支撑杆采用伸缩结构。
图34是图33的靠体侧独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即为图33的双凳子结构拆分后,靠体侧作为凳子使用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结构示意图,即为图33的另一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连接件的两节支撑杆,以及支脚采用伸缩结构,支脚收起后变短,连接座、支脚、坐体为图1的结构下转化。
图3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八结构示意图,即图32支脚折叠收拢后结构示意图,图中支脚采用折叠结构。
图37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与靠体铰接部位的角度旋转固定装置方案结构示意图,图中铰接部位为锁定状态。
图38是图37中铰接部位解除锁定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9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两节支撑杆铰接部位的角度旋转固定装置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铰接部位为锁定状态。
图40是图39中铰接部位解除锁定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卸部位采用锁紧件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4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卸部位采用卡位件设置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为卡位件的使用方向。
图4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脚套结构示意图。
图44是本实用新型的延伸脚采用固定式支撑杆套结构示意图。
图45是本实用新型的延伸脚采用设有锁紧件的支撑杆套结构示意图。
图46是本实用新型的延伸脚采用设有铰接件限位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47是本实用新型的延伸脚采用设有多处固定式支撑杆套结构示意图。
图48是本实用新型的延伸脚的支撑杆套采用移动限位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9图34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为滑动球珠运动方向。
图50是本实用新型的延伸脚与支脚之间独立使用分开设置时的延伸脚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名称:1、座体,101、坐体,2、靠体,201、靠体支撑件,3、支脚,4、连接件,401、支撑杆,5、角度旋转固定装置,6、锁紧件,7、连接座,8、延伸脚,9、支撑杆套,10、连接脚套,11、支撑件,1101、支撑杆端铰接件,1102、靠体端铰接件,1103、锁块,12、支撑杆固定件,13、卡位件,14、铰接件,15、滑道球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所示,该椅子的座体1包括坐体101和支脚3,座体的坐体设置在支脚上,所述支脚设置包括两段,一段为竖直面支脚,另一段为支撑坐体的水平面支脚,所述竖直面支脚可设计为稍微向外侧撑开。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连接座7位于支脚的上方,且位于坐体边沿两侧的支脚上,所述连接座周壁不设开口,连接座设为管套,管套入口处设有锁紧件6,所述锁紧件设为锁紧扳手,通过调节所述锁紧扳手,固定支撑杆与座体之间的连接。同时,所述延伸脚、支脚与连接座在同一竖直平面上;上述结构由于连接件的连接座位于水平面支脚上端,另一段支脚为平行于竖直平面,该侧支撑杆竖直状态插入延伸脚的支撑杆套时,也在同一竖直平面。如图2所示,将图1的支脚和连接座兼设于座体下方,其亦可实现上述图1的技术目的和技术效果。除上述设计方案之外,如图3所示,亦可设计竖直面的支脚设置为稍微向外侧撑开,支撑所述坐体的水平面支脚位于坐体的下侧,连接座设在两侧支脚的侧边,连接座和支脚位于坐体的下侧,亦可设在侧边,锁紧件位于连接座后方的入口处,所述延伸脚仅与连接座在同一竖直平面上;上述结构由于连接座位于水平面支脚的外侧,上述支撑杆竖直状态插入延伸脚的支撑杆套时,也需要连接座与延伸脚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因此支脚需要略微向外侧撑开;连接件的两节支撑杆设为伸缩或不伸缩。上述图6的支脚采用竖直设计,通过连接脚套的连接端口错位设计,使延伸脚、连接座在同一竖直平面;图9中支脚、坐体、连接座的结构采用图1的结构。所述支脚的形状根据需要选用圆管或特型钢(特型钢如棱形、矩形钢管等)等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结构。靠体2用于人们坐时依靠,或作为画板、坐板或桌面使用。连接件4分别连接靠体2和座体1,连接件与座体之间为可卸式连接,连接件与靠体之间为转动式连接或装卸式连接,或及其结合设置;其附图的实施例为一种两节支撑杆401通过角度旋转固定装置5相互连接的结构。延伸脚8与支脚3之间装卸设置,用连接脚套10套接方式,或铰接方式进行连接;延伸脚上设有铰接件13或支撑杆套9。
除图6、图9之外,如图3~图13实施例二,所述支撑坐体的支脚位于坐体的下侧,其连接座设在支脚的侧边,两者兼位于坐体的下侧,支脚设置为稍微向外侧撑开,所述延伸脚仅与连接座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其连接件的两节支撑杆均不设置伸缩。具体如图3所示,图中省略延伸脚,连接座位于坐体底部两侧的支脚侧边,所述连接座周壁设有开口,连接座侧边设有卡位扳手,对连接座内的支撑件进行限位;连接座的端部设为与支撑杆套合,使支撑杆能够插入起到支撑固定作用;该扳手在连接座内设有控制卡位件,扳开扳手卡位件与连接座可拆卸,扳回扳手卡位件与支撑杆限位。如图4所示,当上述结构的靠体通过调节支撑杆,使靠体位于底座正上方,该椅子作为双层桌面的桌子或讲台使用,图中省略延伸脚。如图5所示,当上述结构的靠体通过连接件使靠体位于座体的靠背侧,作为靠背椅使用时,通过转动靠体,调节连接件中两节支撑杆的铰接装置,即可实现靠体倾斜角度和高度的调节,通过锁紧件、连接座调节支撑杆在连接座中的位置,即调节连接件与座体之间的固定位置,即可调节靠体与座体之间的间距。使用者通过上述调节方式,调节靠背椅的舒适度。该椅子作为椅子使用,同时,座体的支脚设置带支撑杆套的延伸脚,延伸脚通过连接脚套套接的方式与支脚连接,连接脚套两端口在同一竖直平面,即可实现所述延伸脚与座体之间可卸式连接。如图6所示,支脚采用竖直平面设计,连接脚套将延伸脚与支脚之间设为侧边连接,即连接脚套两端口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图中延伸脚端口位于支脚端口的外侧,有助于增大两侧延伸脚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大使用者脚的活动范围。同时,图6中的延伸脚、连接座在使用时亦可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实现上述技术目的和技术效果。
如图7所示,将图5的延伸脚向坐体下方、支脚内侧变动,将其延伸脚反向套接,使延伸脚在不使用时,不影响空间,亦可实现上述椅子作为靠背椅时的使用。因此,延伸脚与支脚之间的连接设置亦可为旋转、翻转、折叠,或及其结合设置和独立分开设置,使其结构转变,该延伸脚可在水平面内进行转动,由于连接脚套为方形的,连接脚套在转动时会产生弹性形变,其可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转变,所述支脚与连接脚套之间设有限位,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延伸脚与支脚相连。如图8所示,是图7的支脚形状由原来的矩形采用为圆形设计,该设计使延伸脚即可在水平面任意角度旋转,其余调节方式与图7相同。如图9所示,所述延伸脚、支脚与连接座采用如图1所示的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延伸脚与支脚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所述延伸脚折叠至支脚的后侧,并对位设计,亦可错位设计,延伸脚的支撑杆套为在延伸脚上滑动的另一实施例设计方案。如图10所示,当该椅子变化为桌凳一体使用时,连接件通过座体两侧可卸式结构从座体卸下,并将卸下的连接件端插入延伸脚的支撑杆套,通过支撑杆之间的角度旋转固定装置,调节两侧的连接件分别为支撑杆竖直状态,靠体即作为桌板使用。同时,通过转动靠体和调节连接件中两节支撑杆的铰接装置,调节靠体的倾斜角度和高度,改变一体化桌凳的使用舒适度;由于连接座和支脚兼位于坐体的下侧,使用者从多个方向坐于该坐体,即桌面既可位于使用者的前方,又可位于使用者的侧边,使得使用范围更广。
如图11所示,上述作为桌面的靠体亦可通过靠体与连接件之间的角度旋转固定装置旋转倾斜,从而形成倾斜的桌面,方便阅读。如图12所示,图10的结构亦可仅一侧的连接件装卸后插入延伸脚的支撑杆套内,另一侧的连接件保持于座体。同时,如图13所示,将上述图12作为桌面的靠体通过相同方式旋转倾斜,亦可作为阅读时的使用状态。如图14所示,将图10的桌面再次继续倾斜,即可作为画板结合凳子一起使用。如图15所示,将图10中延伸脚与座体之间的套接拆卸分离,省略图10的凳子结构,靠体、连接件、延伸脚相结合作为小桌子使用。如图16所示,将图15的桌面的靠体通过相同方式继续倾斜将其作为展示台或画板使用。如图17所示,将延伸脚与连接件之间的套接拆卸分离,调节图17中两节支撑杆的角度,即可作为床上用桌使用。
如图18、1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该椅子所述靠体与支撑杆之间设有支撑件11,支撑件一端与支撑杆连接位置,即支撑杆端铰接件1101位置可调节,支撑件另一端与靠体,铰接,该铰接部位可转动,所述支撑件起到对不同角度下的靠体起到支撑的作用。使用时,先调节连接件与靠体的角度旋转固定装置,即可改变靠体的倾斜度;再调节支撑件与支撑杆之间所连接的位置,实现对靠体进行加固。如图20、2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另一结构,所述支撑件一端与靠体的连接位置,即靠体端铰接件1102位置可调节,支撑件另一端与支撑杆铰接,该铰接部位可转动,所述支撑件对不同角度下的靠体起到支撑的作用。使用时,先调节连接件与靠体的角度旋转固定装置,即可改变靠体的倾斜度;再调节支撑件与靠体之间所连接的位置,实现对靠体进行加固。如图22、23所示,是上述图18~21中两类结构的组合结构,同理,通过类似的调节方式,实现对靠体进行加固。如图24~25所示,通过调节支撑件底部滑槽的限位作用,实现支撑件与靠体之间连接装置的支撑件滑动和限位状态,实现靠体角度的调节。
为进一步说明上述支撑件的设计结构,上述图18~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具体结构如下:该椅子的靠体与支撑杆之间设有支撑件,支撑件包括支撑杆端铰接件1101、靠体端铰接件1102、靠体端铰接件可设锁块1103。具体如图18、19所示,支撑件的支撑杆端铰接件与支撑件连接,支撑杆端铰接件与支撑杆的连接位置通过支撑杆端铰接件调节和铰接,支撑件的另一端与靠体铰接,该铰接部位以及支撑杆端铰接件的铰接处均可转动,所述支撑件对不同角度下的靠体起到支撑的作用。使用时,调节连接件与靠体的角度旋转固定装置,即可改变靠体的倾斜度;同时,通过支撑杆端铰接件调节支撑件在支撑杆上的连接位置,实现对靠体的加固。如图20、图2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另一结构,支撑件的靠体端铰接件一端设置于靠体的底部边沿侧,靠体端铰接件的另一端与支撑杆铰接,所述铰接部位均可转动,通过设置靠体端铰接件,所述支撑件也对不同角度下的靠体起到支撑的作用。使用时,调节连接件与靠体的角度旋转固定装置,即可改变靠体的倾斜度;同时,通过靠体端铰接件调节支撑件在靠体上的连接位置,即可实现对靠体进行加固。如图22、23所示,结合上述图18~图21中两类支撑件两端的铰接件的结构,同理,通过类似的调节方式,亦可实现对靠体的加固。图18、图19、图22、图23中支撑杆端铰接件采用锁紧件的扳手式结构,即为一种结合了锁紧件和铰接结构的支撑杆端铰接件;同时,如图24、图25所示靠体端铰接件的一种具体实施例,靠体端铰接件通过调节靠体端铰接件底部滑槽的限位作用,实现靠体端铰接件的滑动和限位状态,实现靠体角度的调节。所述靠体端铰接件在滑槽内滑动,当调节确定其加固位置时,靠体端铰接件内的锁块1103滑出,并与滑槽楔合,锁紧锁块与滑槽之间的锁紧孔,即可定位靠体端铰接件的位置,所述锁紧孔由锁块的半锁孔和滑槽的半锁孔构成,滑槽的上方和锁块分别设有若干对应的半锁孔。
如图26~29所示实施例四,如图26、图27所示支撑杆固定件的设计方案一,所述连接杆的两节支撑杆之间设有支撑杆固定件12,支撑杆固定件对支撑杆进行加固,其中支撑杆固定件两端与支撑杆之间通过铰接装置铰接,支撑杆固定件两端与支撑杆之间的连接位置和角度可变动,通过调节支撑杆固定件两端与支撑杆之间的连接位置和角度,从而改变支撑杆固定件的位置,实现对两节支撑杆之间角度的加固,其支撑杆固定件不设置伸缩。同时,图26、图27中的结构亦可设置于图18~图23中,所述铰接装置亦可设置于靠体下侧,即靠体下侧设置所述靠体支撑件201,在靠体支撑件上设置所述铰接装置,用于调节支撑件与靠体之间的连接位置与角度,该装置亦可代替所述图24、25,实现靠体旋转的加固或调节;同理,亦可将所述铰接装置设置与支撑杆上,实现图18~图23中靠体侧支撑件相同的技术目的和技术效果。此外,如图28、图29所示支撑杆固定件的设计方案二,支撑杆固定件一端与支撑杆之间的连接位置固定,支撑杆固定件另一端与支撑杆连接位置可移动,支撑杆固定件两端的角度可变动,所述支撑杆固定件设为伸缩,通过调节支撑杆固定件的伸缩来改变支撑杆固定件的长度结合支撑杆固定件一端与支撑杆连接位置的移动,实现两支撑杆之间不同角度的加固。即连接件上两侧的支撑杆通过支撑杆固定件连接呈三角形,通过支撑杆固定件加固支撑杆之间的角度;当连接件的铰接部位两支撑杆为任意角度时,支撑杆固定件亦可对两支撑杆起到加固作用,提高所述连接件的稳定性,同时亦可通过该方法进行控制两支撑杆之间的角度,或采用现有技术的其它方法调节支撑杆之间角度。同时,设计上述支撑杆固定件不影响该椅子形成靠椅的正常使用,支撑杆固定件与座体侧的一端采用扳手卡位结构调节支撑杆固定件在支撑杆上的位置。根据图29所示的结构特征,其亦可替换为如图30所示,支撑杆固定件采用连接片结构,并设置于支撑杆之间,支撑杆固定件与支撑杆之间通过滑槽进行限位,支撑件设有与铰接处相配合的槽口;如图31所示,如图30中支撑杆固定件亦可采用支撑杆外侧的结构设置实现,支撑杆固定件对应的支撑杆外侧亦设有滑槽限位;即设支撑杆固定件两端兼在同一个平面,或其为曲折设置,不受铰接处所阻碍,实现支撑及不影响使用即可。
除上述结构外,连接件两端支撑杆采用不同的伸缩设计,亦可实现除上述结构以外的功能,达到不同人对该椅子的使用要求。如图32所示实施例五,该椅子省略延伸脚,连接件的两件支撑杆设为可伸缩,靠体通过连接件叠至座体的坐体上,该椅子作为凳子使用。图33所示实施例六,连接件的两节支撑杆也均为伸缩设置,通过调节连接件的高度,即可将图10结构转化为图33的双凳子状态结构。如图34所示,将图33实施例六的靠体、连接件、延伸脚脱离所述座体后即可形成仅带有支撑的凳子使用。如图35所示实施例七,所述连接座、支脚、坐体按图1的结构制作,将图35所述的支脚设计为伸缩结构,从而方便支脚高度的调节;在支脚与连接件兼收缩后,将一体化桌凳的座体部分作为桌面使用,将靠体作为另一桌面使用,即该椅子形成了具备多层桌面的功能。此时,座体坐面设计为平面,可用于书写,而靠体可用于放置笔记本电脑等;此装置在床上使用时,通过加上卫生套,达到卫生的目的即可,上述支脚的伸缩结构亦可采用为装卸结构。所述两侧支脚之间的加固横杆的位置,亦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计在支脚上的不同位置。如图36所示,实施例八亦可根据实际需要,将所述支脚采用折叠结构,并结合伸缩、铰接、折叠、转动结构,将图32的凳子折叠收藏,从而便于该椅子的搬运和存取。同时,为了支脚使用时稳定及折叠后的支脚不发生复位,以及支脚展开后的固定,支脚的折叠位置设有图46中类似的铰接件和固定孔;根据实际情况,亦可不设计所述两侧支脚之间的加固横杆。
如图37、38所示,本实用新型铰接部位的一个铰接端设有带环形槽的凸轴,凸轴端部设有限位孔,铰接部位的另一个铰接端设有与凸轴配合的轴孔、以及与凸轴的限位孔对应的杆塞孔,凸轴通过在环形槽内设置两块半环轴套,并将凸轴、半环轴套配合于轴孔中,通过螺栓将半环轴套固定于轴孔内,即形成两个铰接端的铰接。杆塞孔、限位孔内设有在两者间限位滑动的限位杆塞,限位杆塞一端伸出杆塞孔所在的铰接端,并连接拉帽。所述支撑杆与靠体之间铰接,靠体下方设有支撑靠体的靠体支撑件201,从而靠体支撑件与支撑杆之间铰接即可,利用上述设计方案,上述铰接部位亦可替换为所述角度旋转固定装置。同理,如图39、40所示,所述两节支撑杆之间的铰接采用螺栓和螺母实现,将原靠体下两节支撑杆的连接件采用上述原理类似的旋转固定结构,通过相同的调节方式,连接件的两节支撑杆之间亦可实现旋转功能。
如图41所示,本实用新型装卸部位采用锁紧件设置的具体结构为:所述座体设有与所述支撑杆配合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入口处设有间隙,间隙处设有锁紧支撑杆的锁紧件;锁紧件采用类似控制自行车坐垫升降的钮套组件。所述锁紧件设计原理与现有同类产品相同,扳开扳钮,即可松开,调节连接座内连接件的伸缩;调节后,扳回扳钮,即可锁紧,限制连接座内伸缩杆的伸缩。如图42所示,本实用新型装卸部位采用卡位的具体结构为:座体两侧设有连接座,如连接座为套圈或套管(即:具有套接结构皆可),连接件设有与连接座伸缩配合的支撑杆;通过将支撑杆伸入连接座内,并通过卡位件13将支撑杆与座体位置固定,即完成支撑杆与座体的连接;通过调节卡位件、支撑杆在连接座的固定位置,实现支撑杆与座体相对位置的调节。当需要将支撑杆与座体分离时,只需卸除卡位件与支撑杆之间的限位,即可将支撑杆从连接座内抽出,实现支撑杆与座体分离。如图43所示,所述延伸脚与支脚之间的连接脚套在支脚底部设有缺口,且支脚与连接脚套设有限位装置。当所述延伸脚与所述支脚为装卸连接时,所述延伸脚通过连接脚套与支脚进行连接;连接脚套与支脚相连的支脚底部处设有缺口,且支脚与连接脚套设有限位装置,连接脚套固定,从而使延伸脚固定。由于连接脚套的缺口使插入连接脚套的支脚高度不变,此时,坐体的高度不会发生变化;同时,所述连接脚套在支脚底部亦可不设置缺口,坐体的前后侧高度会发生微小的变化,但不影响使用。上述结构使当延伸脚与支脚独立使用,分开设置时,使用也较为方便。
当延伸脚与靠体结合使用时,靠体、连接件与座体装卸分离,并将该连接件中两节支撑杆相对旋转至竖直状态,位于连接件下端的支撑杆与延伸脚的支撑杆套相连;为了提高一体化桌凳使用时的稳定性,所述延伸脚例举如下设计方案。如图44所示,所述延伸脚设有固定式的支撑杆套;如图45所述,支撑杆套设有一定的高度,且端口设有所述锁紧件,支撑杆插入支撑杆套中后,即可调节支撑杆与支撑杆套的连接位置,改变桌面的高度,并通过锁紧件加强支撑杆与支撑杆套之间的稳定性,使支撑杆不会产生摇晃,确保使用效果。如图4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延伸脚设置铰接件14的结构,支脚与延伸脚组合呈L形,延伸脚设有洞口,延伸脚设有活动铰接的铰接件,铰接件的端部设有直角弯头,位于下端的支撑杆插入上述洞口内,在该支撑杆上和延伸脚侧面分别还设有与上述铰接件直角弯头配合的固定孔,通过铰接件将支撑杆与延伸脚形成三角式固定,以此来提高对靠体支撑的稳定性。如图47所示,所述延伸脚设有多处固定式支撑杆套,以使支撑杆的位置能多处摆放;支撑杆套侧边亦可不设固定挡片。如图48、图49所示,本实用新型延伸脚上设有移动式支撑杆套,延伸脚上设有与支撑杆匹配的多个洞口,只要将连接件插入支撑杆套再对准延伸脚的洞口,即可实现固定。为进一步加强其稳定性,延伸脚的洞口处设有用于与支撑杆套限位的限位件,限位件采用用于卡位的滑道球珠16;当连接件插入支撑杆套后,再对准延伸脚的洞口,洞口内的限位件对支撑杆套产生限位,从而对支撑杆进一步加固。如图50所示,本实用新型延伸脚的支撑杆套采用固定设置方案,调节及使用较为方便,同时便于延伸脚与支脚之间独立分开设置时的使用。上述设计中,所述扳手设计为不同的结构,可设计如同图1的锁紧结构,或设计如图2的卡位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而设计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并不局限于上述几种,除上述设计方案以外,只要能实现相同目的的类似结构,亦可采用其它结构或装置替代。以上结构和功能的设置,旨在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例如:1、上述各实施例的设计方案中,所述滑槽或扳手既可位于支撑杆固定件或支撑件上,又可位于所述的连接端上,滑槽槽口可采用类“T”字形等结构,根据现有技术而设计,只要能够实现限位即可;2、所述竖直面支脚设为向外撑开只有后侧支脚,或前后侧支脚可设为对称设计。3、支撑杆套与支撑杆之间是否设有垫片、扳手的形状和结构和数量,采用现有技术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4、连接件不设在靠体的中间部位,或不设在靠体与座体对称的两侧。5、连接件、支撑件不仅可连接于靠体、坐体后侧,亦可调节角度旋转固定装置与支撑件的整体结构的关系,连接于靠体、坐体的侧边。6、连接件可与座体多处相连,比如:连接件相连于坐体侧边或支脚的任意部位,亦可混合多处连接。7、所述连接件、支撑件、旋转固定件、支脚、延伸脚与靠体及座体之间根据现有技术设计折叠、转动、翻转、装卸、移动、伸缩方案连接;如:连接件及支撑件与靠体之间设多处装卸部位。8、所述铰接部位的角度旋转固定装置的数量与位置,亦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在两节支撑杆的铰接处设计两个角度旋转固定装置,分别控制水平面和竖直面上的旋转,使得所述连接件旋转方向更多,结构更为多样。
上述实施例中的靠体、座体、连接件、支脚、延伸脚之间可根据现有技术设为折叠、转动、翻转、装卸、移动、伸缩等,实现其结构、形状、状态的改变,此设计方案亦属于上述发明技术的范围之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公知常识对本实用新型作显而易见的改进,如增设软垫、挂钩、扶手、储藏室、电脑桌挡板,坐体或靠体的底部增设底板作为躺椅或床使用等,皆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范围之内。

Claims (9)

1. 一种多功能简椅,该椅子包括座体(1)和靠体(2),靠体呈平板状,座体包括所述坐体(101)与坐体下的支脚(3);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通过连接件(4)连接所述靠体(2),所述连接件由两节支撑杆(401)铰接而成,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靠体之间铰接,两处铰接部位均设有角度旋转固定装置(5),所述连接件的其中一节支撑杆与所述靠体铰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节支撑杆与所述座体可卸式连接;所述支脚(3)设有延伸脚(8),延伸脚与支脚之间的结构可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简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与座体(1)之间的可卸式连接通过锁紧件(6)或卡位件(13)进行控制,或设为伸缩移动连接,其伸缩移动过程中或设可固定;所述连接件的两节支撑杆(401)之间、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靠体(2)之间铰接处的角度旋转固定装置(5)设为转动式连接,或装卸式连接,或及其结合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简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脚(8)与支脚(3)之间装卸、折叠、旋转、翻转设置,或及其结合设置,或独立使用分开设置;所述延伸脚设有铰接件(14)或支撑杆套(9)。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简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脚(8)与支脚(3)之间设有装卸连接的连接脚套(10),所述连接脚套在支脚底部或设有缺口,或所述连接脚套将延伸脚与支脚设为侧边连接,或所述连接脚套为脚套铰接件,且支脚与连接脚套设有限位装置,支脚与延伸脚之间通过受力完成装卸;所述延伸脚的铰接件(14)或支撑杆套(9)与支撑杆(401)之间连接设为限位设置,所述延伸脚设有一处或一处以上的限位设置,所述限位方式为固定限位或活动限位;所述支撑杆套设有所述锁紧件(6)。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简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与座体(1)、连接件与靠体(2)相连的支撑杆(401)和/或伸缩设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简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的铰接部位两侧支撑杆(401)之间设有支撑杆固定件(12),或代替该铰接部位的角度旋转固定装置(5)。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简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与靠体(2)之间设有支撑件(11),或代替该铰接部位的角度旋转固定装置(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简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1)与靠体(2)之间的连接位置可调节,或所述支撑件与连接件(4)靠体之间的连接位置可调节,或所述支撑件与连接件、靠体之间的连接位置兼可调节,上述支撑件的连接件端两端兼设为可转动;所述支撑件设在所述靠体的左右两侧或单侧;所述支撑件设在所述连接件的前后两侧或单侧;靠体端的支撑件为转动式连接或装卸式连接,或及其结合设置。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简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支撑件(11)、支撑杆固定件(12)、支脚(3)、延伸脚(8)、靠体(2)及座体(1)的之间设为折叠、旋转、翻转、装卸、移动、或伸缩设置,或及其结合设置。
CN201420223318.1U 2014-04-30 2014-04-30 多功能简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608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23318.1U CN203860836U (zh) 2014-04-30 2014-04-30 多功能简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23318.1U CN203860836U (zh) 2014-04-30 2014-04-30 多功能简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60836U true CN203860836U (zh) 2014-10-08

Family

ID=51641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2331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60836U (zh) 2014-04-30 2014-04-30 多功能简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6083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6589A (zh) * 2014-04-30 2014-08-13 陈浩 多功能简椅及其使用方法
CN106136669A (zh) * 2015-04-17 2016-11-23 陈浩 改进型多功能简椅及其使用方法
CN106175195A (zh) * 2015-05-07 2016-12-07 陈浩 轻便型简椅
CN106175194A (zh) * 2015-05-05 2016-12-07 陈浩 改进型简椅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6589A (zh) * 2014-04-30 2014-08-13 陈浩 多功能简椅及其使用方法
CN106136669A (zh) * 2015-04-17 2016-11-23 陈浩 改进型多功能简椅及其使用方法
CN106175194A (zh) * 2015-05-05 2016-12-07 陈浩 改进型简椅
CN106175195A (zh) * 2015-05-07 2016-12-07 陈浩 轻便型简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6589A (zh) 多功能简椅及其使用方法
CN103431653B (zh) 桌凳一体化椅
US9282824B2 (en) Collapsible and portable rocking chair
CN203860836U (zh) 多功能简椅
CN103222751B (zh) 多功能椅子及其使用方法
CN203483106U (zh) 桌凳一体化椅
CN202536740U (zh) 坐躺二用椅
US10874217B2 (en) Collapsible and portable rocking chair
CN110215066A (zh) 用于提供额外的布局的零墙壁间隙联动机构
US20120286544A1 (en) Collapsible Lounge Chair with Backpack Straps
JP3203248U (ja) 折畳み可能な腰部及び腹部フィットネス器具
CN106764296A (zh) 便携式笔记本支架
US20130059667A1 (en) Folding chair for simulation games operated by means of a steering wheel joystick and foot pedals
JP2017510337A (ja) 可動な家具、特に、椅子
CN103263176B (zh) 多功能变换椅及其使用方法
JP2006515771A (ja) 腰掛装置
CN204105342U (zh) 一种脚垫可调节座椅
CN102499525A (zh) 可多角度调节的桌子
CN103040265B (zh) 一种导演椅
CN203195123U (zh) 多功能椅子
CN104687823B (zh) 一种携带式多功能折叠椅
KR101589829B1 (ko) 소형 접이식 의자
KR101691057B1 (ko) 테이블 체어
CN106175194A (zh) 改进型简椅
CN203262726U (zh) 多功能变换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

Termination date: 2017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