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59493U - 一种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59493U
CN203859493U CN201320715350.7U CN201320715350U CN203859493U CN 203859493 U CN203859493 U CN 203859493U CN 201320715350 U CN201320715350 U CN 201320715350U CN 203859493 U CN203859493 U CN 203859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transformer
temperature
relay coil
thermost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1535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保玉
房玉杰
蒋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bian Electric Apparatus St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bian Electric Apparatus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bian Electric Apparatus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bian Electric Apparatus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1535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59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59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5949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rotection Of Transform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包括冷却设备;还包括:第一温度获取模块,其用于获取所述变压器的绕组温度;其中,获取所述变压器的绕组温度包括:获取所述变压器的绕组电流,并根据变压器绕组电流与绕组温升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绕组电流对应的绕组温升;以及根据绕组温升和环境温度获取所述绕组温度;控制模块,其用于判断所述绕组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的第一温度阈值,如果所述绕组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则使得冷却设备处于开通状态以对变压器进行过热保护。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提供了更加准确的绕组温度获方法,从而提高了冷却设备开通的准确率。

Description

一种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电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干式变压器的运行温度对产品的安全性和产品的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针对干式变压器运行中的绕组的过热保护主要是通过温控器与风机相配合来实现的。其中,温控器测温探头在变压器中测量获得温度数据,并与事先设定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当测量获得的温度数据高于温度阈值时,启动风机以对干式变压器进行降温,当测量获得的温度数据低于温度阈值时,关闭风机以停止对干式变压器进行降温,从而实现对干式变压器的过热保护控制。
然而,通过温控器来监测变压器温度并控制风机的启停的干式变压器过热保护控制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其一、变压器的每只线圈中仅埋设一个测温探头,导致测温误差增大,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过热保护。由于干式变压器通过空气来散热,而空气本身的对流传导散热的性能均较差,同时,受变压器结构、磁场分布、各部分散热条件优劣的影响,使得变压器运行温度的分布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均匀性,不同部位的温度的偏差往往较大,甚至达到20℃之多,这些原因造成埋设的测温探头所采集的单个点的温度信号往往不能很好的体现变压器整体的温度情况,例如,当实际变压器线圈整体的温度已经很高时,探头采集点的温度较低,但而过热保护仍然没有启动,这种情况下,对变压器的安全性和寿命已经开始产生了较严重的破坏作用,另外,当实际变压器线圈整体的温度不是很高时,探头采集点的温度较高,于是开启过热保护功能,这种情况下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其二、目前变压器的温度信号仅通过温控器上带的金属铂电阻测温探头获得,通过检测温度然后获得控制信号来启动风机,这样的检测途径较单一,可靠性低,不能很好的反映出变压器实际运行中线圈的温度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线圈中仅埋设一个测温探头所导致测温误差增大和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过热保护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所述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用于对变压器进行过热保护,所述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包括冷却设备,所述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还包括:
第一温度获取模块,其用于获取所述变压器的绕组温度;其中,获取所述变压器的绕组温度包括:获取所述变压器的绕组电流,并根据变压器绕组电流与绕组温升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绕组电流对应的绕组温升;以及根据绕组温升和环境温度获取所述绕组温度;
控制模块,其用于判断所述绕组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的第一温度阈值,如果所述绕组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则使得冷却设备处于开通状态以对变压器进行过热保护。
优选地,所述第一温度获取模块包括绕组温升子模块,所述绕组温升子模块用于根据变压器的绕组电流的变化来获取所述绕组温升。
优选地,所述绕组温升子模块包括电流互感器TAn和过流继电器GL中的过流继电器线圈GL_1,
所述电流互感器TAn用于检测所述变压器的绕组电流,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GL_1与所述电流互感器TAn串联,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过流继电器GL中的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连接至所述冷却设备,以对所述冷却设备的开通和关闭进行控制;
其中,当过流继电器线圈GL_1检测的电流高于或等于第一电流阈值时,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闭合,以使得所述冷却设备开通;且所述第一电流阈值是根据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参照变压器绕组电流与绕组温升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设定的。
优选地,所述第一温度获取模块还包括环境温度子模块,所述环境温度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环境温度;
所述环境温度子模块包括第一温控器接触器KM1中的第一温控器接触器线圈KM1_1,所述第一温控器接触器线圈KM1_1用于检测变压器运行的环境温度;
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温控器接触器KM1中的第一温控器接触器开关触点KM1_2,所述第一温控器接触器开关触点KM1_2连接至所述冷却设备,以与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串联控制所述冷却设备的开通和关闭;
其中,当第一温控器接触器线圈KM1_1检测的温度高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所述第一温控器接触器开关触点KM1_2闭合,以在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同样闭合的情况下,使得所述冷却设备开通。
优选地,还包括时间继电器SJ,所述时间继电器包括时间继电器线圈SJ_1和时间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SJ_2,
所述时间继电器线圈SJ_1与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串联,以对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闭合的时间进行检测;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通过所述时间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SJ_2连接至所述冷却设备,以对所述冷却设备的开通和关闭进行控制;
其中,当过流继电器线圈GL_1检测的电流高于或等于第一电流阈值时,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闭合,时间继电器线圈SJ_1用于对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闭合的时间进行检测,当时间继电器线圈SJ_1检测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闭合的时间超过预定的时间阈值时,时间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SJ_2闭合,从而使得以在第一温控器接触器开关触点KM1_2同样闭合的情况下,冷却设备开通。
优选地,所述电流互感器TAn对变压器中低压绕组的绕组电流进行监测。
优选地,所述第一温度获取模块还包括计算子模块,所述计算子模块用于确定变压器绕组电流与绕组温升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绕组电流、绕组损耗、绕组的直流电阻、绕组的附加损耗值、绕组单位热负荷、以及绕组有效散热面积,确定变压器绕组电流与绕组温升之间的对应关系。
优选地,所述计算子模块中存储有如下公式:
τ=0.36·q0.8
T=t+τ;
其中,Pf为绕组损耗,i为通过绕组的绕组电流,R为绕组的直流电阻,k为绕组的附加损耗值,所述k值与绕组结构、绕组电流、以及绕组的导体材质相关,q为绕组单位热负荷,S为绕组有效散热面积,τ为绕组温升;t为变压器运行环境温度,T为绕组温度;
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所述绕组温度。
优选地,所述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二温度获取模块,
所述第二温度获取模块包括第二温控器接触器KM2中的第二温控器接触器线圈KM2_1,所述第二温控器接触器线圈KM2_1用于检测变压器线圈的温度;
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温控器接触器KM2中的第二温控器接触器开关触点KM2_2,所述第二温控器接触器开关触点KM2_2连接至所述冷却设备,以对所述冷却设备的开通和关闭进行控制;
其中,当第二温控器接触器线圈KM2_1检测的温度高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时,所述第二温控器接触器开关触点KM2_2闭合,以使得所述冷却设备开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中,通过变压器绕组电流与绕组温升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绕组电流对应的绕组温升,并通过绕组温升和环境温度进一步获取绕组温度,然后通过对绕组温度的监控来对冷却设备的开通和关闭进行控制,通过该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线圈中仅埋设一个测温探头所导致测温误差增大和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过热保护的问题,而是提供了更加准确的绕组温度获方法,从而提高了冷却设备开通的准确率,并进一步提供了冷却设备的散热能力和变压器系统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由于了工作温度过高对变压器寿命的影响。
另外,该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能够结合现有技术中通过测温探头直接对线圈温度进行探测的功能,通过直接测温和通过电流获取温升这两种方式对线圈温度进行监测,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对绕组温度的检测途径单一所造成的可靠性降低的问题,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出变压器实际运行中线圈的温度情况,提高了冷却设备开通的准确率和散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图5A为SCB10-1600/10变压器中低压绕组的绕组电流与绕组温升的关系图;
图5B为SCB10-1600/10变压器中高压绕组的绕组电流与绕组温升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进行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优选地应用于干式变压器中。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温度获取模块100、控制模块200、以及冷却设备300。该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用于对变压器进行过热保护。其中,第一温度获取模块100,其用于获取所述变压器的绕组温度;其中,获取所述变压器的绕组温度包括:获取所述变压器的绕组电流,并根据变压器绕组电流与绕组温升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绕组电流对应的绕组温升;以及根据绕组温升和环境温度获取所述绕组温度;控制模块200用于判断第一温度获取模块100获取的绕组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的第一温度阈值,如果所述绕组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则使得冷却设备300处于开通状态以对变压器进行过热保护,如果所述绕组温度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则使得冷却设备300处于关闭状态以停止对变压器进行过热保护。
具体地,所述第一温度获取模块100可以包括绕组温升子模块110和环境温度子模块120,所述绕组温升子模块用于根据变压器的绕组电流的变化来获取所述绕组温升;所述环境温度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环境温度。
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的电路结构图。如图2所示,在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中,所述绕组温升子模块110包括电流互感器TAn和过流继电器GL中的过流继电器线圈GL_1,所述电流互感器TAn用于检测所述变压器的绕组电流,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GL_1与所述电流互感器TAn串联,用于对电流丘感器Tan中感应生成的电流进行监测,所述控制模块200包括过流继电器GL中的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连接至所述冷却设备,以对所述冷却设备的开通和关闭进行控制;其中,当过流继电器线圈GL_1检测的电流高于或等于第一电流阈值时,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闭合,以使得所述冷却设备开通;且所述第一电流阈值是根据变压器绕组电流与绕组温升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设定的,其中绕组温升是根据环境温度和第一温度阈值设定的。当过流继电器线圈GL_1检测的电流高于第一电流阈值,即绕组温升大于对应的预定温度时,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将闭合,从而开通所述冷却设备。
在上述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可以默认环境温度为常数,并根据环境温度和第一温度阈值,获取相应的第一电流阈值,例如,在室温通常为25摄氏度、第一温度阈值为100摄氏度的情况下,则绕组温升达到75摄氏度时,将开通冷却设备300,因此,根据变压器绕组电流与绕组温升之间的对应关系,将第一电流阈值将设置为75摄氏度所对应的电流值。对于该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可以根据变压器实际工作环境,例如在不同的季节,对环境温度的值进行校正,并为过流继电器GL设置相应的第一电流阈值。
另外,除了设置默认的环境温度,也可以对环境温度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的绕组温升(通过绕组电流的监测实现)和环境温度,对冷却设备300的开通和关闭进行控制。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的电路结构图。如图3所示,在图2所示的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环境温度子模块120包括第一温控器接触器KM1中的第一温控器接触器线圈KM1_1。
所述第一温控器接触器线圈KM1_1用于检测变压器运行的环境温度;所述控制模块200还包括第一温控器接触器KM1中的第一温控器接触器开关触点KM1_2,所述第一温控器接触器开关触点KM1_2连接至所述冷却设备,以与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串联控制所述冷却设备的开通和关闭;其中,当第一温控器接触器线圈KM1_1检测的温度高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所述第一温控器接触器开关触点KM1_2闭合,以在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同样闭合的情况下,使得所述冷却设备开通。
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的电路结构图。其中,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还包括时间继电器SJ,通过时间继电器SJ,能够使得GL_2在闭合一段时间之后,才启动冷却设备300,而不是在GL_2闭合的同时,冷却设备300启动,这样,通过时间继电器SJ的延时动作功能,能避免TAn中的短时电流引起的冷却设备300的误启动。
如图4所示,所述时间继电器包括时间继电器线圈SJ_1和时间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SJ_2,所述时间继电器线圈SJ_1与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串联,以对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闭合的时间进行检测;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通过所述时间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SJ_2连接至所述冷却设备,以对所述冷却设备的开通和关闭进行控制。其中,当过流继电器线圈GL_1检测的电流高于或等于第一电流阈值时,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闭合,时间继电器线圈SJ_1能够对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闭合的时间进行检测,当时间继电器线圈SJ_1检测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闭合的时间超过预定的时间阈值时,时间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SJ_2闭合,从而使得以在第一温控器接触器开关触点KM1_2同样闭合的情况下,冷却设备300开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流互感器TAn对变压器中低压绕组的绕组电流进行监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温度获取模块还包括计算子模块130,所述计算子模块130用于确定变压器绕组电流与绕组温升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根据第一温度阈值获取对应的第一电流阈值;确定变压器绕组电流与绕组温升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绕组电流、绕组损耗、绕组的直流电阻、绕组的附加损耗值、绕组单位热负荷、以及绕组有效散热面积,确定变压器绕组电流与绕组温升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根据所述绕组电流、绕组损耗、绕组的直流电阻、绕组的附加损耗值、绕组单位热负荷、以及绕组有效散热面积,获取所述绕组温升具体为:
Pf=k·i2·R;
q = P f S ;
τ=0.36·q0.8
其中,Pf为绕组损耗,i为通过绕组的绕组电流,R为绕组的直流电阻,k为绕组的附加损耗值,所述k值与绕组结构、绕组电流、以及绕组的导体材质相关,q为绕组单位热负荷,S为绕组有效散热面积,τ为绕组温升;
根据绕组温升和环境温度获取所述绕组温度;具体为:
T=t+τ;
其中,t为变压器运行环境温度,T为绕组温度。
由于T=t+τ;即绕组温度为绕组温升和环境温度之和,因此,优选地,第一电流阈值对应的绕组温升与第二温度阈值之和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温控器接触器对环境温度进行测量,也可以在环境温度较为稳定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对环境温度进行设定,并直接通过绕组温升来反应绕组温度。另外,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地对第一电流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进行设定,以确保有效地对冷却设备300进行开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冷却设备300优选地为风机。
请参阅图5A和图5B,为SCB10-1600/10变压器中绕组的绕组电流与绕组温升的关系图,其中图5A为低压绕组中绕组温升随绕组电流变化的曲线图,图5A为高压绕组中绕组温升随绕组电流变化的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绕组温升随绕组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在同样的电流情况下,高压绕组中绕组温升更大。在图5A和图5B中,横轴为绕组电流的值,其单位为mA,纵轴为绕组温升的值,其单位为摄氏度。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二温度获取模块400。第二温度获取模块400连接至控制模块200,能够通过控制模块200对冷却设备300的关闭和开通进行控制。其中,控制模块200能够判断第二温度获取模块400获取的绕组温度是否大于预定的第三温度阈值,如果所述绕组温度大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则使得冷却设备300处于开通状态以对变压器进行过热保护,如果所述绕组温度小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则使得冷却设备300处于关闭状态以停止对变压器进行过热保护。
如图3所示,第二温度获取模块400具体包括第二温控器接触器KM2中的第二温控器接触器线圈KM2_1,所述第二温控器接触器线圈KM2_1用于检测变压器线圈的温度;所述控制模块200还包括第二温控器接触器KM2中的第二温控器接触器开关触点KM2_2,所述第二温控器接触器开关触点KM2_2连接至所述冷却设备,以对所述冷却设备的开通和关闭进行控制;其中,当第二温控器接触器线圈KM2_1检测的温度高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时,所述第二温控器接触器开关触点KM2_2闭合,以使得所述冷却设备开通。
当第二温控器接触器KM2监测到变压器绕组温度达到了预定的第三温度阈值时,则通过对应的KM2_2输出冷却设备300启动信号,此时,冷却设备300回路电源接通,冷却设备300开通以进行强制散热。第三温度阈值与第一温度阈值相同或类似,其反应了变压器的绕组在运行过程中的实际温度。
第一温度获取模块100结合第二温度获取模块400进行使用,避免了对绕组温度的检测途径单一所造成的可靠性降低的问题,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出变压器实际运行中线圈的温度情况,提高了冷却设备300开通的准确率和散热能力。
基于与上述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相同或相似的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变压器过热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所述变压器的绕组温度。
其中,步骤S10具体包括:
步骤S11,获取所述变压器的绕组电流,并根据变压器绕组电流与绕组温升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绕组电流对应的绕组温升。
步骤S12,根据绕组温升和环境温度获取变压器的绕组温度;
步骤S20,判断所述绕组温度是否大于预定的温度保护阈值,如果所述绕组温度大于所述温度保护阈值,则对变压器执行过热保护。
其中,在根据变压器绕组电流与绕组温升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绕组电流对应的绕组温升之前还包括:确定变压器绕组电流与绕组温升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绕组电流、绕组损耗、绕组的直流电阻、绕组的附加损耗值、绕组单位热负荷、以及绕组有效散热面积,获取所述绕组温升。
所述根据所述绕组电流、绕组损耗、绕组的直流电阻、绕组的附加损耗值、绕组单位热负荷、以及绕组有效散热面积,获取所述绕组温升具体为:
Pf=k·i2·R;
q = P f S ;
τ=0.36·q0.8
其中,Pf为绕组损耗,i为通过绕组的绕组电流,R为绕组的直流电阻,k为绕组的附加损耗值,所述k值与绕组结构、绕组电流、以及绕组的导体材质相关,q为绕组单位热负荷,S为绕组有效散热面积,τ为绕组温升;
所述根据绕组温升获取所述绕组温度具体为:
T=t+τ;
其中,t为变压器运行环境温度,T为绕组温度。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所述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用于对变压器进行过热保护,所述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包括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还包括: 
第一温度获取模块,其用于获取所述变压器的绕组温度;其中,获取所述变压器的绕组温度包括:获取所述变压器的绕组电流,并根据变压器绕组电流与绕组温升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绕组电流对应的绕组温升;以及根据绕组温升和环境温度获取所述绕组温度; 
控制模块,其用于判断所述绕组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的第一温度阈值,如果所述绕组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则使得冷却设备处于开通状态以对变压器进行过热保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获取模块包括绕组温升子模块,所述绕组温升子模块用于根据变压器的绕组电流的变化来获取所述绕组温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温升子模块包括电流互感器TAn和过流继电器GL中的过流继电器线圈GL_1, 
所述电流互感器TAn用于检测所述变压器的绕组电流,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GL_1与所述电流互感器TAn串联,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过流继电器GL中的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连接至所述冷却设备,以对所述冷却设备的开通和关闭进行控制; 
其中,当过流继电器线圈GL_1检测的电流高于或等于第一电流阈值时,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闭合,以使得所述冷却设备开通;且所述第一电流阈值是根据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参照变压器绕组电流与绕组温升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设定的。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获取模块还包括环境温度子模块,所述环境温度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环境温度; 
所述环境温度子模块包括第一温控器接触器KM1中的第一温控器接触器线圈KM1_1,所述第一温控器接触器线圈KM1_1用于检测变压器运行的环境温度; 
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温控器接触器KM1中的第一温控器接触器开关触点KM1_2,所述第一温控器接触器开关触点KM1_2连接至所述冷却设备,以与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串联控制所述冷却设备的开通和关闭; 
其中,当第一温控器接触器线圈KM1_1检测的温度高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所述第一温控器接触器开关触点KM1_2闭合,以在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同样闭合的情况下,使得所述冷却设备开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时间继电器SJ,所述时间继电器包括时间继电器线圈SJ_1和时间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SJ_2, 
所述时间继电器线圈SJ_1与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串联,以对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闭合的时间进行检测;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通过所述时间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SJ_2连接至所述冷却设备,以对所述冷却设备的开通和关闭进行控制; 
其中,当过流继电器线圈GL_1检测的电流高于或等于第一电流阈值时,所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闭合,时间继电器线圈SJ_1用于对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闭合的时间进行检测,当时间继电器线圈SJ_1检测到过流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GL_2闭合的时间超过预定的时间阈值时,时间继电器线圈开关触点SJ_2闭合,从而使得以在第一温控器接触器开关触点KM1_2同样闭合的情况下,冷却设备开通。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互感器TAn对变压器中低压绕组的绕组电流进行监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获取模块还包括计算子模块,所述计算子模块用于确定变压器绕组电流与绕组温升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绕组电流、绕组损耗、绕组的直流电阻、绕组的附加损耗值、绕组单位热负荷、以及绕组有效散热面积,确定变压器绕组电流与绕组温升之间的对应关系。 
8.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二温度获取模块, 
所述第二温度获取模块包括第二温控器接触器KM2中的第二温控器接触器线圈KM2_1,所述第二温控器接触器线圈KM2_1用于检测变压器线圈的温度; 
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温控器接触器KM2中的第二温控器接触器开关触点KM2_2,所述第二温控器接触器开关触点KM2_2连接至所述冷却设备,以对所述冷却设备的开通和关闭进行控制; 
其中,当第二温控器接触器线圈KM2_1检测的温度高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时,所述第二温控器接触器开关触点KM2_2闭合,以使得所述冷却设备开通。 
CN201320715350.7U 2013-11-13 2013-11-13 一种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59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15350.7U CN203859493U (zh) 2013-11-13 2013-11-13 一种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15350.7U CN203859493U (zh) 2013-11-13 2013-11-13 一种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59493U true CN203859493U (zh) 2014-10-01

Family

ID=51609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1535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59493U (zh) 2013-11-13 2013-11-13 一种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5949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7151A (zh) * 2014-12-29 2016-07-27 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实时识别igbt模块冷却系统异常的方法
CN111929618A (zh) * 2020-08-25 2020-11-1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变压器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7151A (zh) * 2014-12-29 2016-07-27 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实时识别igbt模块冷却系统异常的方法
CN105807151B (zh) * 2014-12-29 2020-03-06 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实时识别igbt模块冷却系统异常的方法
CN111929618A (zh) * 2020-08-25 2020-11-1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变压器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81480B (zh) 一种igbt的结温监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510793B (zh) 一种变流器igbt功率模块结温测量的自标定方法
CN107271878B (zh) 通过电流加热半导体器件的高温特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3854446B (zh) 一种高压开关柜动态温升诊断报警方法和装置
CN107764427B (zh) 一种非接触式金属温度测量装置
CN108511832A (zh) 一种锂电池
CN206523248U (zh) 一种开关柜断路器智能监测的结构
CN109526069A (zh) 超温保护电路及现场快速检验仪器
CN104933308B (zh) 面向国产军用igbt模块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CN203859493U (zh) 一种变压器过热保护装置
WO2023125378A1 (zh) 充电装置的过温保护方法和装置、电动车辆
CN207423387U (zh) 一种基于温度差法的电缆中间接头温升在线监测装置
CN103455061A (zh) 干式变压器用温度控制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2681564A (zh) 一种气体传感器自动加热方法及电路
CN107255528A (zh) 一种医用电气设备直流绕组温升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3376497A (zh) 一种适用于功率半导体器件结温和老化信息的在线监测方法
CN113030683A (zh) 一种测量功率开关器件温度的方法、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211086505U (zh) 电力电子变电站中igbt的可靠性状态检测装置
CN107703432A (zh) 一种电力电子开关器件结温在线检测方法及检测电路
CN204330138U (zh) 干式变压器绕组实时温度分析监测装置
CN109460085A (zh) 一种多回路温度偏差监控运行温度补偿微机温控系统
CN111781969B (zh) 温度控制电路、装置、芯片封装测试系统
CN202141526U (zh) 开关柜无线测温装置
CN109496269A (zh) 机器人的温升检测装置、机器人的温升检测方法
CN105509893B (zh) 热成像在线测温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1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