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58560U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58560U
CN203858560U CN201420256186.2U CN201420256186U CN203858560U CN 203858560 U CN203858560 U CN 203858560U CN 201420256186 U CN201420256186 U CN 201420256186U CN 203858560 U CN203858560 U CN 203858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noumenon
electronic equipment
curved surface
cur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5618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5618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58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58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5856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连接件,所述第一本体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本体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相对转动,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至少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其中,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是曲面,在所述第一转轴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至少与所述第一本体或者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有间隔,以使得所述第一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转动。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子设备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电子设备如滑盖式手机、翻盖式手机、笔记本电脑、插接式笔记本电脑等。等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也享受到了科学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享受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
现有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连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连接件。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第二本体包括第三表面和与所述第三表面相背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按键。从整体上看,即忽略各表面边缘的倒角,因设置按键而使得表面上有沟槽、按键上表面和整体平面之间的高度差、表面上开设的孔或槽、显示屏与第二表面之间的高度差等,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为平面。
但是在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过程中,至少发现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整体上为平面,因此,不能满足特定场景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整体上为平面,而导致所述电子设备不能满足特定场景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连接件,所述第一本体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本体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相对转动,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至少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其中,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是曲面,在所述第一转轴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至少与所述第一本体或者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有间隔,以使得所述第一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转动。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数目为两个,所述两个连接件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所述两个连接件之间有一预设距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均有所述间隔,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间隔不相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还具有与所述第一位置状态不同的第二位置状态,在所述第一转轴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转动时会产生干涉;所述第一转轴从所述第二位置状态切换到所述第一位置状态,以使得所述第一转轴至少与所述第一本体或者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有所述间隔。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使得所述第一转轴至少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有所述间隔。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或所述第二本体上的滑轨,所述第一转轴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一转轴能够在所述滑轨上滑动,使得所述第一转轴至少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有所述间隔。
优选地,所述第二表面具有远离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边,所述曲面为位于所述曲面的任意切面的同一侧的曲面,所述曲面上与所述第一边对应的边为曲线边。
优选地,所述曲面个数至少为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曲面的形状相匹配或一致。
优选地,所述第二表面或/和所述第三表面为曲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表面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凹陷的曲面,所述第三表面为相对所述第二本体凸出的曲面,且与所述第二表面的形状相匹配。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电子设备通过将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设置为曲面,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整体上为平面,而导致所述电子设备不能满足特定场景的需求的技术问题。另外,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转轴至少与所述第一本体或者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有间隔,从而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设置为曲面时,防止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产生干涉,使得电子设备的打开过程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另一状态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电子设备的曲面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4为图1中电子设备的曲面的又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5为本申请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三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四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五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第六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第七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第八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第九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第十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电子设备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第十一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第十二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第十三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电子设备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7中电子设备又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整体上为平面,而导致所述电子设备不能满足特定场景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连接件,所述第一本体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本体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相对转动,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至少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其中,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是曲面,在所述第一转轴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至少与所述第一本体或者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有间隔,以使得所述第一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转动。
上述电子设备通过将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设置为曲面,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整体上为平面,而导致所述电子设备不能满足特定场景的需求的技术问题。另外,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转轴至少与所述第一本体或者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有间隔,从而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设置为曲面时,防止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产生干涉,使得电子设备的打开过程更加顺畅。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机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10、第二本体20和连接件30。
所述第一本体10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在所述第二表面12至少设置第一输出单元121。所述第一输出单元21可以为图像输出单元(如显示屏)或音频输出单元(如喇叭)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出单元121为显示单元;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出单元121也可以为喇叭等。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表面12也可以设置多个相同或者不同的第一输出单元121,另外,所述第二表面12也可以设置输入采集单元(如至少具有一个按键的键盘或触摸感应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如摄像头)或音频采集单元(如麦克风)等第二输入单元。所述第二表面12具有远离所述第二本体20的第一边122。
所述第二本体20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三表面23和第四表面24,在所述第三表面23至少设置第一输入单元21,所述第一输入单元21可以为输入采集单元(如至少具有一个按键的键盘或触摸感应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如摄像头)或音频采集单元(如麦克风)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入单元21为键盘,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入单元21可以为触摸感应单元、摄像头或麦克风等。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表面23也可以多个相同或者不同的第一输入单元21,另外,所述第三表面23也可以设置第二输出单元,比如图像输出单元(如显示屏)或音频输出单元(如喇叭)等。所述第三表面23具有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边231。
其中,所述第一表面11、所述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三表面23和所述第四表面24中至少一个表面是曲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一表面11、所述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三表面23和所述第四表面24中可以一个表面为曲面,也可以两个表面为曲面,也可以三个表面为曲面,还可以四个表面均为曲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表面12为曲面。
所述曲面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曲面,而是从整体上看是个曲面,如:忽略所述第二表面12上所述框体与显示屏之间的平面高度差,视作所述框体和所述显示屏在同一平面内;忽略各表面上的孔或者槽;忽略按键与整体表面之间的高度差等。另外,表面上的单一器件如显示屏为曲面时,且单一器件的面积超过表面的总面积40%时,可认为所述表面整体上为曲面;又,表面上的多个器件如键盘按键为曲面时,且多个器件的表面积超过总面积的40%时,可以认为所述表面整体上为曲面。所述曲面的整体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可以为任意形状、也可以为具有弯曲规律的形状如S型、局部球面形状、局部柱面形状等。
同时参阅图2,所述连接件30连接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使得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30相对转动。所述连接件30包括第一转轴31和第二固定件33。所述第一转轴31固定于所述第一本体10上,所述第二固定件33固定于所述第二本体20上,并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31上,使得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能够相对转动。所述第二固定件33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一转轴31的长度可以根据所述曲面的弯曲度进行设置。所述第一转轴31的长度可以为1-10厘米,优选长度为3-4厘米,所述第一转轴31的直径可以为2-10毫米,优选直径为4-5毫米。
所述第一转轴31至少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在所述第一转轴31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31至少与所述第一本体10或者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有间隔,以使得所述第一本体10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转动。
上述电子设备100通过将所述第一表面11、所述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三表面23和所述第四表面24中至少一个表面设置为曲面,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整体上为平面,而导致所述电子设备不能满足特定场景的需求的技术问题。另外,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转轴31至少与所述第一本体10或者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有间隔,从而在所述第一表面11、所述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三表面23和所述第四表面24中至少一个表面设置为曲面时,防止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产生干涉,使得电子设备100的打开过程更加顺畅。
以下将对曲面的具体形状进行描述。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所述曲面的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也可以为具有弯曲规律的形状。如图3所示,为曲面的侧视图。所述曲面为具有弯曲规律的曲面,所述曲面上相对的两边上任意两对对应点在所述曲面内的最短连线的形状和长度相同,也就是说,所述曲面的一边所在的第一平面平行的第二平面与所述曲面的相交线与所述边的形状和长度相同。其中,“所述曲面的一边”可以为与所述第一边122对应的边,也可以为与所述第一边122不对应的边。
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曲面可以为局部球面形状或局部柱面形状,即,所述曲面为位于所述曲面的任意切面的同一侧的曲面。所述曲面位于其任意切面的同一侧。所述局部球面为一曲面绕一中心点转动形成的不完整的球面;所述局部柱面形状为一直线绕一中心点转动形成的不完整的柱面。
进一步地,所述曲面上仅有一组相对的边为曲线边。即,所述曲面为局部柱面的形状。具体地,所述曲线边可以为所述第一表面11、第二表面12、第三表面23和第四表面24中为曲面的表面上与所述第一边122或者第二边231对应的边,也可以为与所述第一边122或者第二边231上不对应的边。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曲线边为与所述第一边122或者第二边231对应的边,即电子设备100的长边为曲线边。
另外,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曲面的曲率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所述曲面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凹陷曲面或者凸出的曲面。
又,所述曲面上的曲线边在垂直于两个直线边所在的平面的平面上的投影长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如1cm、3cm等,也就是说,所述曲面的拱起高度需要满足一定的值。
所述曲面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具体设置方式有以下四种:
A、所述曲面的个数为一个。在所述曲面的个数为一个时,所述曲面的设置方式如下:
第一种方式:将所述第二表面12设置为曲面。
具体地,在所述第二表面12为曲面时,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输出单元121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10呈凹陷曲面形态的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上与所述第一边122对应的边为曲线边。也就是说,所述第一输出单元121为一直线绕一中心点转动形成的不完整的柱面。通过将所述第一输出单元121设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10呈凹陷曲面形态的显示单元,且将其上与所述第一边122对应的边设置为曲线边,从而可以减小显示单元上各点与观看者的眼球上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之间的差值,可以调整平面的弧度,以保证所述显示单元与眼睛的距离相等,从而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感官体验,尤其针对大于7寸的显示单元的设备效果更佳。
第二种方式:将所述第三表面23设置为曲面。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表面23为曲面,所述第一输入单元21可以为触摸感应单元和/或键盘等接触式输入单元。在所述第一输入单元21为触控面板时,所述第一输入单元21具体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呈凸出曲面形态的接触式输入单元;而在所述第一输入单元21为键盘时,所述第一输入单元21具体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沿凸出曲面设置的接触式输入单元,且所述接触式输入单元上与所述第二边231对应的边为曲线边。也就是说,所述第一输入单元21为一直线绕一中心点转动形成的不完整的柱面。通过将所述第一输入单元21具体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呈凸出曲面形态或沿凸出曲面设置的接触式输入单元,且将所述接触式输入单元上与所述第二边231对应的边设置为曲线边,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输入单元21更符合人体工学曲设计,提高使用者的使用的舒适度,尤其是针对长时间(物理或虚拟)键盘输入。
第三种方式:将所述第四表面24设置为曲面。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第三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表面24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凹陷的曲面,所述第四表面24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第二本体20内设置有散热器件22,所述第二本体20热气流可以通过所述出风口流出。具体地,在所述散热器件工作时,形成用于散热的气流流道,所述出风口处于所述气流流道的末端,所述热气流能够从所述出风口流出。
而现有技术中,由于所述第四表面为平面,第四表面通常与支撑表面相接触,因此,第四表面上不会设置出风口;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第四表面24为曲面,在所述第四表面24设置于一支撑表面上时,所述第四表面24与所述支撑表面之间还有空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所述第四表面24上设置出风口,所述第二本体20内的热气流能够从所述出风口流出,以为所述电子设备散热。反观现有技术中,即使第四表面上设置有脚垫支撑,也不能解决常见柔性支撑面<床面>的堵塞出风口的问题,而本申请可以解决。
所述第四表面24上与所述第二边231对应的边可以为曲线边,或者与所述第二边231不对应的边为曲线边。通过将所述第四表面24设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凹陷的曲面,并在所述第四表面24上开设有出风口,在所述第二本体20内设置有散热器件22,在所述散热器件工作时,形成用于散热的气流流道,所述出风口处于所述气流流道的末端,所述热气流能够从所述出风口流出,以为所述电子设备散热,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的散热效果更好,从而可以提升电子设备性能,或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运行上限。另外,在电子设备100处于非输入/输出状态且被携带时,由于第四表面24为曲面,其更贴近用户,无论是手持模式、膝上模式,还是背负模式,电子设备都能更与身体的曲线相贴近,对大屏设备尤为适用,便于携带,减少与外界环境碰撞。
第四种方式:将所述第一表面11设置为曲面。
可以根据需要将所述第一表面11设置为需要的形状,从而可以改善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观,另外,由于所述第一表面11为曲面,在所述电子设备100跌落时,所述第一表面11也能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减小所述电子设备100被损坏的几率,保护所述电子设备100,另外,还可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外观造型更特别,增加所述电子设备100与其它产品之间的差异化,提高所述电子设备100的辨识度。
B、所述曲面的个数为两个。在所述曲面的个数至少为两个时,所述至少两个曲面的形状相匹配或者一致。这里所说的形状相匹配是指两个曲面的形状整体上相同,且一个为凸出的曲面,另一个为凹陷的曲面。而一致是指两个曲面的形状整体上相同,且都为凸出的曲面或者凹陷的曲面。
所述曲面形状的整体上相同,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相同,而是整体上看是相同的,如忽略所述第二表面12上所述框体与显示屏之间的平面高度差,视作所述框体和所述显示屏在同一平面内;忽略各表面上的孔或者槽;忽略按键与整体表面之间的高度差等。
在所述曲面的个数为两个时,所述曲面的设置至少有以下方式:
第一种方式:所述第二表面12和所述第三表面23的为曲面。
所述第二表面12和所述第三表面23均为曲面时,可以根据需要,所述第二表面12与所述第三表面23可以匹配,也可以不匹配,具体如下。
具体地,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表面12和所述第三表面23为形状相匹配的曲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表面12为凹陷的曲面,所述第三表面23为凸出的曲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所述第二表面12设置为凸出的曲面,而将所述第三表面23设置为凹陷的曲面。
具体地,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表面12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10凹陷的曲面,所述第三表面23为相对所述第二本体20凸出的曲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表面12和所述第三表面23为形状不相匹配的曲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表面12和所述第三表面23也可以为相匹配的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表面12的曲面方程与所述第三表面23的曲面方程相同,即,将所述第二表面12和所述第三表面23设置为匹配的两个曲面,以便于在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二模式时,所述第二表面12和所述第三表面23可以很好的贴合,以防止所述灰尘、碎屑等进入所述第二表面12和所述第三表面23之间,且使得电子设备100内的器件能更紧凑的设计安排。
第二种方式:如图9所示,所述电子设备100的第一本体10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本体20的第二表面12为形状相匹配的曲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表面23和第四表面24为平面。通过将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设置为形状相匹配的曲面,从而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外观造型更特别,增加所述电子设备100与其它产品之间的差异化,提高所述电子设备100的辨识度,另外,还可以在所述电子设备100跌落时,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电子设备100被损坏的几率,保护电子设备100。
第三种方式:如图10所示,电子设备100的第一本体10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本体20的第四表面24为形状相匹配的曲面,所述第二表面12和第三表面23为平面。通过将第一表面11和第四表面24设置为形状相匹配的曲面,从而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外观造型更特别,增加所述电子设备100与其它产品之间的差异化,另外,还可以在所述电子设备100跌落时,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电子设备100被损坏的几率,保护电子设备100,另外,还可以增加所述电子设备100与其它电子设备的差异化,提高所述电子设备100的辨识度。且,在电子设备100处于非输入/输出状态且被携带时,由于第四表面24为曲面,无论是手持模式、膝上模式,还是背负模式,电子设备都能更与身体的曲线相贴近,对大屏设备尤为适用,便于携带,减少与外界环境碰撞。
第四种方式:如图11所示,电子设备100的第一本体10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本体20的第三表面23为形状一致的曲面,所述第二表面12和第四表面24为曲面。通过将第一表面11设置为曲面,从而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外观造型更特别,增加所述电子设备100与其它产品之间的差异化,提高所述电子设备100的辨识度,另外,还可以在所述电子设备100跌落时,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电子设备100被损坏的几率,保护电子设备100,另外,还可以增加所述电子设备100与其它电子设备的差异化。另外,通过将设置有第一输入单元21的第三表面23设置为曲面,使得更符合人体工学曲设计,提高使用者的使用的舒适度,尤其是针对长时间(物理或虚拟)键盘输入。
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电子设备100的第一本体10的第二表面12和第二本体20的第四表面24设置为形状一致的曲面,而将所述第一表面11和第三表面23设置为平面;还可以将电子设备100的第二本体20的第三表面23和所述第四表面24设置为形状相匹配的曲面,而将所述第一本体10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设置为平面。
C、所述曲面的个数为三个。在所述曲面的个数为三个时,所述曲面至少有如下设置方式:
第一种方式:将所述第一表面11、所述第二表面12和所述第三表面23设置为曲面,将所述第四表面24设置为平面。如:将所述第一表面11和所述第三表面23设置为形状一致的凸出曲面,而将所述第二表面12设置为与所述第三表面23形状相匹配的曲面。
通过将第一表面11设置为曲面,从而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外观造型更特别,增加所述电子设备100与其它产品之间的差异化,提高所述电子设备100的辨识度,另外,还可以在所述电子设备100跌落时,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电子设备100被损坏的几率,保护电子设备100。另外,通过将设置有第一输入单元21的第三表面23设置为曲面,使得更符合人体工学曲设计,提高使用者的使用的舒适度,尤其是针对长时间(物理或虚拟)键盘输入。通过将所述第二表面12和所述第三表面23设置为曲面,可以增加电子设备100在非输入/输出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的配合的紧凑性。
第二种方式:将所述第一表面11、所述第二表面12和所述第四表面24设置为曲面,将所述第三表面23设置为平面。如:将所述第一表面11和所述第三表面23设置为形状一致的凸出曲面,而将所述第四表面24设置为与所述第一表面11形状相匹配的曲面。
通过将第一表面11和第四表面24设置为曲面,从而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外观造型更特别,增加所述电子设备100与其它产品之间的差异化,提高所述电子设备100的辨识度,另外,还可以在所述电子设备100跌落时,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电子设备100被损坏的几率,保护电子设备100。通过将设置有第一输出单元121的第二表面12设置为曲面,从而可以减小上第一输出单元121各点与观看者的眼球上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之间的差值,可以调整平面的弧度,以保证第一输出单元121与眼睛的距离相等,从而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感官体验,尤其针对大于7寸的显示单元的设备效果更佳。
第三种方式:将所述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三表面23和所述第四表面24设置为曲面,将所述第一表面11设置为平面。如:将所述第二表面12和所述第四表面24设置为形状一致的凹陷曲面,而将所述第三表面23设置为与所述第二表面12形状相匹配的曲面。
通过将所述第二表面12和所述第三表面23设置为曲面,可以增加电子设备100在非输入/输出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的配合的紧凑性。通过将第一表面11和第四表面24设置为曲面,从而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外观造型更特别,增加所述电子设备100与其它产品之间的差异化,提高所述电子设备100的辨识度,另外,还可以在所述电子设备100跌落时,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电子设备100被损坏的几率,保护电子设备100。
D、所述曲面的个数为四个。
具体地,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表面11、所述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三表面23和所述第四表面24为曲面方程相同的曲面,所述第一表面11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10的凸面,所述第二表面12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10的凹面,所述第三表面23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的凸面,所述第四表面24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的凹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11上与所述第一边122相对应的边为曲线边,与所述第一边122不对应的边为直线边;所述第二表面12的第一边122为曲线边,与所述第一边122连接的边为直线边;所述第三表面23的第二边231为曲线边,与所述第二边231连接的边为曲线边;所述第四表面24上与所述第二边231对应的边为曲线边,与所述第二边231不对应的边为直线边。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所述第一表面11、所述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三表面23和所述第四表面24上与所述第一边122或第二边231对应的边设置为直线边,与所述第一边122或第二边231不对应的边设置为曲线边。
以下对连接件3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在满足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相互转动时,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不产生干涉的前提下,所述连接件30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即,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等。在所述第一表面11、所述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三表面23和所述第四表面24中至少一个表面设置为曲面,且所述第一转轴31至少与所述第一本体10或者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有间隔时,尤其适用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连接件30。所述两个连接件30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所述两个连接件30之间有一预设距离。通过将所述第一转轴31设置为至少与所述第一本体10或者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有间隔,使得在所述第一表面11、所述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三表面23和所述第四表面24中至少一个表面设置为曲面,所述连接件30为两个时,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相对转动时产生干涉。
上述所述第一转轴31至少与所述第一本体10或者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有间隔,至少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所述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有间隔,与所述第一本体10之间无间隔,或者所述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一本体10之间有间隔,与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无间隔。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有间隔,与所述第一本体10之间无间隔;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一本体10之间有间隔,与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无间隔。
第二种:所述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均有间隔,所述间隔相等。
具体地,如图13,所述连接件30包括第一转轴31、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3,所述第一固定件32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31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本体10上,所述第二固定件33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31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本体20上,使得所述第一本体10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转动。所述第一固定件32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3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一转轴31的长度可以根据所述曲面的弯曲度进行设置。所述第一转轴31的长度可以为1-10厘米,优选长度为3-4厘米,所述第一转轴31的直径可以为2-10毫米,优选直径为4-5毫米。
所述第一转轴31和所述第一本体10的间隔可以与所述第一转轴31和所述第二本体20的间隔相等,也可以不等。如图1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均有所述间隔,且所述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的间隔相等。即,所述第一转轴31位于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的同一侧的中间位置,从而保证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的结构对称,提升电子设备100的对称美。
第三种:所述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均有间隔,所述间隔不相等。
如图15所示,所述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的间隔不等,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一本体10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的间隔,所述第一转轴31位于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的同一侧偏向所述第一本体10的位置。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一本体10之间的间隔大于所述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的间隔,所述转第一轴31位于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的同一侧偏向所述第二本体20的位置。
通过将所述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的间隔设置为不相等,从而进一步地防止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产生干涉,使得电子设备100的打开过程更加顺畅。
另外,所述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一本体10或者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一直保持存在所述间隔,也可以通过位置变化达到与所述第一本体10或第二本体20之间有所述间隔,即,所述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一本体10或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的间隔可以为不变的,也可以为可变得的。
具体地,所述第一转轴31还具有与所述第一位置状态不同的第二位置状态,在所述第一转轴31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转动时会产生干涉;所述第一转轴31从所述第二位置状态切换到所述第一位置状态,以使得所述第一转轴31至少与所述第一本体10或者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有所述间隔。在所述第一转轴31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可以有间隔,也可以没有间隔,在有间隔时,所述第一转轴31所述第二位置状态的间隔与在所述第一位置的间隔不同。
所述第一转轴31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状态和所述第二位置状态之间切换,可以采用两种相同的机构结合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机构结合的方式实现,具体如下:
第一种:采用两种相同的机构结合的方式。
所述连接件采用两个转动连接的方式进行描述,即采用双轴的方式。如图16所示,所述连接件30还包括第一固定件31、第二转轴34和连接部35,所述第二转轴34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33连接所述第二本体20,使得所述第二本体20相对于所述第二转轴34转动。所述第一转轴31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32连接所述第一本体10,使得所述第一本体10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转轴31转动。所述连接部35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34之间,使得所述第一转轴31和所述第二转轴34之间能够相对转动。所述第一转轴31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二转轴34转动,从而可以实现所述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有所述间隔。
另外,由于所述第一转轴31和所述第二转轴34之间可以相互转动,因此,采用上述方式的连接件30,能够实现所述第一本体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转动360度,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能够切换到平板电脑使用状态。
第二种:采用两种不同的机构结合的方式。
该方式是通过增加一滑动连接机构实现所述第一转轴31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状态和所述第二位置状态之间切换的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7-图19,所述连接件30还包括滑轨36,所述滑轨36上开设有滑槽361,所述第一转轴31设置与滑槽361内,并可在滑槽361内转动和移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31在所述滑槽361内移动可以使得所述第一转轴31在所述第一位置状态和所述第二位置状态之间切换,使得所述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一本体10之间有所述间隔。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滑轨36固定于所述第二本体20上,在所述第一本体10需要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转动时,所述第一本体20带动所述第一转轴31在所述滑槽361内移动,使得所述第一转轴31从所述第二位置状态切换到所述第一位置状态;当所述第一转轴31切换到所述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10通过所述第一转轴31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20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为第一模式。所述电子设备100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模式的过程为上述过程的逆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滑轨36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一本体10上,同样可以实现所述第一转轴31在所述第一位置状态和所述第二位置状态之间切换。上述方式通过设置所述滑轨36使得所述第一转轴31可以在与所述第一本体10或者第二本体20之间有间隔和无间隔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转轴31从所述滑轨26的第一位置滑动到第二位置后,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能够相对转动,此时,可以使得所述第一转轴31从第二位置滑回到所述第一位置内滑动,从而使得处于打开状态的所述电子设备100尽量紧凑,减少所述电子设备100占用的空间,另外,还可以在减小处于打开状态的电子设备100的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之间的缝隙。
除了采用上述转动连接机构和滑动连接机构该两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外,还可以采用在所述第一固定件32或者所述第二固定件33上开设两个插槽的方式,所述第一转轴31可以插接于两个插槽中的任一个,且两个插槽与所述第一本体10或者第二本体20之间的间隔不同。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至少具有相反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
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相对转动,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至少具有第一位置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是曲面,在所述第一转轴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至少与所述第一本体或者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有间隔,以使得所述第一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数目为两个,所述两个连接件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所述两个连接件之间有一预设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均有所述间隔,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间隔不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还具有与所述第一位置状态不同的第二位置状态,在所述第一转轴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转动时会产生干涉;所述第一转轴从所述第二位置状态切换到所述第一位置状态,以使得所述第一转轴至少与所述第一本体或者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有所述间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使得所述第一转轴至少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有所述间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或所述第二本体上的滑轨,所述第一转轴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一转轴能够在所述滑轨上滑动,使得所述第一转轴至少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有所述间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具有远离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边,所述曲面为位于所述曲面的任意切面的同一侧的曲面,所述曲面上与所述第一边对应的边为曲线边。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个数至少为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曲面的形状相匹配或一致。
9.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或/和所述第三表面为曲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凹陷的曲面,所述第三表面为相对所述第二本体凸出的曲面,且与所述第二表面的形状相匹配。
CN201420256186.2U 2014-05-19 2014-05-19 一种电子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58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56186.2U CN203858560U (zh) 2014-05-19 2014-05-19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56186.2U CN203858560U (zh) 2014-05-19 2014-05-19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58560U true CN203858560U (zh) 2014-10-01

Family

ID=51608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56186.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58560U (zh) 2014-05-19 2014-05-19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585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7579A (zh) * 2015-09-11 2017-03-22 Lg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7579A (zh) * 2015-09-11 2017-03-22 Lg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55605B2 (en) Spherical display and control device
CN202203612U (zh) 可适用不同手持装置的底座
CN105900037A (zh) 具有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设备
CN104007789B (zh) 电子设备及插座式触控装置
TWM472888U (zh) 多功能無線電力感應式滑鼠軟墊
CN203858561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2981555A (zh) 移动式产品扩展装置
US11281300B2 (en) Multi-modal haptics integrated feedback handle
CN203858560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3116419B (zh) 一种使触摸板同时实现手写板和鼠标功能的方法
CN104866014A (zh) 一种电子设备和扩展设备
CN207676512U (zh) 一体化教育黑板
CN203164868U (zh) 平板电脑键盘
CN105094217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1853745B (zh) 电源开关模块及具有该电源开关模块的电子装置
CN104540354B (zh) 壳体、电子装置及壳体的制作方法
CN205581502U (zh) 一种有双投影功能的投影装置
CN202502439U (zh) 平板电脑带全尺寸键盘的保护套
CN104806865A (zh) 一种移动设备穿戴装置
CN204189071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4284190U (zh) 转轴元件及具有转轴元件的掀盖式装置
US20160246333A1 (en) Stand for Supporting Device in a Plurality of Viewing Angles
CN20390966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406953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4592808U (zh) 一种移动设备穿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