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58555U - 移动设备、应用于该移动设备的接口设备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移动设备、应用于该移动设备的接口设备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58555U
CN203858555U CN201420241237.4U CN201420241237U CN203858555U CN 203858555 U CN203858555 U CN 203858555U CN 201420241237 U CN201420241237 U CN 201420241237U CN 203858555 U CN203858555 U CN 2038585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device
interfacing equipment
equipm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4123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高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4123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585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585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5855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移动设备、应用于该移动设备的接口设备以及电子设备,包括电子元器件和包覆于电子元器件外部的壳体,电子元器件包括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壳体不包括通过机械方式插入以使外部设备与电子元器件电性连接的数据接口插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专用于上述移动设备的接口设备,包括若干数据接口以及接口设备无线通讯电路;接口设备无线通讯电路与若干数据接口电性连接,用于与述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无线通讯连接。其中,由于移动设备的外壳不包括数据接口插槽,从而节省了移动设备的内部空间,使移动设备更加的轻薄;并且也避免了异物从数据接口插槽进入移动设备内部的风险,增加了移动设备的使用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移动设备、应用于该移动设备的接口设备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设备、应用于该移动设备的接口设备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移动设备11(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与外部设备连接时,一般都是通过插槽的方式进行,即在移动设备11上设置有多个不同的数据接口插槽111,这些数据接口插槽111分别连接相对应的数据线即可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移动设备11在使用或携带的过程中,插槽通常成为设备易受损部位,并且这些插槽易受外界环境破坏,从而影响移动设备11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能够避免异物通过数据接口插槽进入移动设备内部,提高了移动设备的安全使用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包括电子元器件以及包覆于所述电子元器件外部的壳体;
所述电子元器件包括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用于接收或发送无线数据信号,以使所述电子元器件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交换;
所述壳体不包括通过机械方式插入以使外部设备与所述电子元器件电性连接的数据接口插槽。
优选地,所述电子元器件还包括:
感应线圈,用于感应外部的电磁信号并在其上产生感应电动势;
充电电路,与所述感应线圈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感应线圈的电能并给所述移动设备充电或供电。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包括标示区域,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于所述标示区域设有定位标示,所述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和所述感应线圈均设置于所述标示区域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电子元器件还包括电磁铁以及用于启闭所述电磁铁的开关。
优选地,所述移动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上述移动设备的接口设备,包括:
若干数据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通讯连接;
接口设备无线通讯电路,与若干所述数据接口电性连接,用于与所述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无线通讯连接,以使所述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与若干所述数据接口之间可通过所述接口设备无线通讯电路进行数据交换。
优选地,还包括:
接口设备感应线圈,用于通电后产生电磁信号并向外辐射;
电源接口,与所述接口设备感应线圈电性连接,用于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以对所述接口设备感应线圈供电。
优选地,所述接口设备设有永磁铁。
优选地,所述数据接口包括USB接口、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高清数字显示接口、音频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移动设备和接口设备,所述移动设备是上述的移动设备;所述接口设备是上述的接口设备,所述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与所述接口设备无线通讯电路通过无线信号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移动设备的壳体不包括通过机械方式插入以使外部设备与移动设备的电子元器件电性连接的数据接口插槽,移动设备通过设置的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交换,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异物从数据接口插槽进入移动设备内部的风险,增加了移动设备的使用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移动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口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设备与接口设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元器件与外部设备之间无线通讯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元器件与接口设备之间无线充电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2~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以及专用于该移动设备的接口设备2。
其中,如图2和图5所示,移动设备包括电子元器件8和包覆于该电子元器件8外部的壳体1。
如图5所示,所述电子元器件8包括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3,该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3用于接收或发送无线数据信号,以使电子元器件8与外部设备9进行无线数据交换。其中,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3的结构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不包括通过机械方式插入以使外部设备9与电子元器件8电性连接的数据接口插槽(图中未标示)。具体地,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移动设备的壳体一般均设置有数据接口插槽111,外部设备9通过数据线插设于移动设备壳体的数据接口插槽111,以实现两者之间的通讯连接,外部设备9通过该数据接口插槽111可以与电子元器件进行数据交换。而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设备的壳体1不设置这些数据接口插槽111。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口设备2,该接口设备2应用于上述的移动设备,并用于与上述移动设备配合使用。如图5所示,该接口设备2包括接口设备无线通讯电路4以及若干数据接口21。其中,接口设备无线通讯电路4的结构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若干数据接口21可通过数据线与外部设备9通讯连接。
所述接口设备无线通讯电路4与若干数据接口21电性连接。该接口设备无线通讯电路4可与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3无线通讯连接,以使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3与若干数据接口21之间可通过该接口设备无线通讯电路4进行数据交换。具体地,如图5所示,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3、接口设备无线通讯电路4以及数据接口21构成了一条数据传输通道,电子元器件8与外部设备9之间通过该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交换。其中,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3与接口设备无线通讯电路4之间可进行无线通讯,无需通过导线连接,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3与接口设备无线通讯电路4的具体结构是现有技术中的常用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3和接口设备无线通讯电路4可以均集成于电路板上。当然,作为其他的实施例,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3和接口设备无线通讯电路4也可以均集成于电子芯片上,该电子芯片为市购件,可以在市场上购买所得,其具体型号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制,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均可应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其中,由于将电子元器件8连接外设的接口统一集成到接口设备2上,移动设备的外壳1不包括数据接口插槽111,从而节省了移动设备的内部空间,使移动设备更加轻薄;并且也避免了异物从数据接口插槽111进入移动设备内部的风险,增加了移动设备的使用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元器件8还包括感应线圈6和充电电路7。所述感应线圈6用于感应外部的电磁信号并在其上产生感应电动势。所述充电电路7与感应线圈6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感应线圈6的电能并给电子元器件8充电或供电。所述充电电路7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相应的,如图6所示,所述接口设备2还包括接口设备感应线圈5和电源接口22。接口设备感应线圈5与感应线圈6相匹配,且两者之间可电磁感应连接。所述电源接口22与接口设备感应线圈5电性连接,用于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以对接口设备感应线圈5供电。
具体地,将接口设备2接通外部电源,接口设备感应线圈5通电后向外辐射电磁信号,将接口设备2靠近移动设备,以使移动设备的感应线圈6能够感应到该电磁信号,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感应线圈6感受到该电磁信号后可以在其内部产生电动感应式。
这样,移动设备的外壳1也可以不包括电源接口插槽,电子元器件8可以无线充电,从而移动设备可以做的更薄;并且也可防止异物通过电源接口插槽进入移动设备内部,进一步提高了移动设备的使用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移动设备壳体1的外表面包括标示区域12,该标示区域12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壳体1的外表面于该标示区域12设有定位标示121,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3和感应线圈6均设置于该标示区域12的下方。其中,通过该种设置,将接口设备2放置于该标示区域12时,可以使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3与接口设备无线通讯电路4之间以及接口设备感应线圈5与感应线圈6之间达到最佳的匹配状态,从而提高了两者之间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接口设备2上于相应的位置也设置有定位标示121,这样主要是方便用户对二者进行快速匹配,以使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3与接口设备无线通讯电路4之间以及接口设备感应线圈5与感应线圈6之间达到最佳的匹配状态。其中,该定位标示121可以为三角形、梯形或圆形等,且移动设备与接口设备2上的定位标示121可以均设置于各自的同一侧,如:都设置于左上角,或都设置于右上角等。其中,具体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口设备2设有永磁铁(图中未标示),电子元器件8包括电磁铁(图中未标示)以及用于启闭该电磁铁的开关(图中未标示)。当移动设备需要与接口设备2连接时,触发电子元器件8上的开关,从而启动电磁铁,通电后的电磁铁具有磁性,并与接口设备2上的永磁铁吸附固定,从而移动设备与接口设备2之间相互固定。通过设置的电磁铁,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性的启动电磁铁以使电磁铁具有磁性,能够有效避免移动设备在闲时也吸附外部杂物,从而增强了移动设备的安全使用性能。
当然,作为其他的实施例,上述连接装置不限于使用磁铁将移动设备与接口设备连接,而是通过锁绳或者卡扣等连接,这样也可以达到两者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的技术效果。其中,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设置,具体可视实际情况而定。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口设备2的数据接口21包括USB接口、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高清数字显示接口、音频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可以根据需要,在接口设备上集成更多相应的数据接口21。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其中,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设备与接口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移动设备的外壳1上没有设置数据接口插槽111和电源接口插槽,其连接外设的接口统一集成于接口设备2上,当移动设备需要与外部设备9连接时,将接口设备2按照定位标示121的指示安装于移动设备外壳1的标示区域12上,移动设备与接口设备2通过磁铁吸附连接,外部设备9通过数据线与接口设备2的数据接口21连接,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3、接口设备无线通讯电路4、数据接口21构成了一条数据通道,移动设备与外部设备9之间通过该数据通道进行数据交换。并且,两者之间也可以通过接口设备感应线圈5和感应线圈6之间的电磁感应,实现无线充电。当移动设备不需要与外部设备9连接时,取下接口设备2,将接口设备2与移动设备分开放置。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移动设备和接口设备2,所述移动设备是上述的移动设备,所述接口设备2是上述的接口设备,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3与接口设备无线通讯电路4通过无线信号连接。该移动设备与接口设备2配合在一起使用,其工作原理在上文中已有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由于将移动设备连接外设的接口统一集成到接口设备2上,移动设备的外壳1不包括数据接口插槽111,从而节省了移动设备的内部空间,使移动设备更加轻薄;并且也避免了异物从数据接口插槽111进入移动设备内部的风险,增加了移动设备的使用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移动设备,包括电子元器件以及包覆于所述电子元器件外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元器件包括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用于接收或发送无线数据信号,以使所述电子元器件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交换;
所述壳体不包括通过机械方式插入以使外部设备与所述电子元器件电性连接的数据接口插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器件还包括:
感应线圈,用于感应外部的电磁信号并在其上产生感应电动势;
充电电路,与所述感应线圈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感应线圈的电能并给所述移动设备充电或供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包括标示区域,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于所述标示区域设有定位标示,所述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和所述感应线圈均设置于所述标示区域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器件还包括电磁铁以及用于启闭所述电磁铁的开关。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
6.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设备的接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数据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通讯连接;
接口设备无线通讯电路,与若干所述数据接口电性连接,用于与所述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无线通讯连接,以使所述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与若干所述数据接口之间通过所述接口设备无线通讯电路进行数据交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口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口设备感应线圈,用于通电后产生电磁信号并向外辐射;
电源接口,与所述接口设备感应线圈电性连接,用于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以对所述接口设备感应线圈供电。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设备设有永磁铁。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口包括USB接口、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高清数字显示接口、音频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10.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设备和接口设备,所述移动设备是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所述接口设备是权利要求6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接口设备,所述移动设备无线通讯电路与所述接口设备无线通讯电路通过无线信号连接。
CN201420241237.4U 2014-05-12 2014-05-12 移动设备、应用于该移动设备的接口设备以及电子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585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41237.4U CN203858555U (zh) 2014-05-12 2014-05-12 移动设备、应用于该移动设备的接口设备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41237.4U CN203858555U (zh) 2014-05-12 2014-05-12 移动设备、应用于该移动设备的接口设备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58555U true CN203858555U (zh) 2014-10-01

Family

ID=51608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41237.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58555U (zh) 2014-05-12 2014-05-12 移动设备、应用于该移动设备的接口设备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5855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5957A (zh) * 2015-04-08 2016-11-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器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10571951A (zh) * 2019-08-30 2019-12-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5957A (zh) * 2015-04-08 2016-11-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器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10571951A (zh) * 2019-08-30 2019-12-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571951B (zh) * 2019-08-30 2022-0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相关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48755B1 (ko) 트레이, 트레이 분리용 지그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9614378B2 (en) Inductive charging interface with magnetic retention fo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accessories
KR101315688B1 (ko) 비삽입형 인터페이스를 가지는 포터블 전자기기용 케이스
US9570937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US9854373B2 (en) Headphone socket
WO2013093922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functionality to an electrical device
US9634728B2 (en) Contactless connector
US20140191714A1 (en) Wireless transmitting device for wireless charging
KR101406234B1 (ko) 스마트폰용 무선충전장치
KR101697069B1 (ko) 전력공급 확장용 스테이션
CN203858555U (zh) 移动设备、应用于该移动设备的接口设备以及电子设备
CN203850861U (zh) 充电支架
CN203574405U (zh) 外置式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JP2012075283A (ja)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及び送電装置
CN207218386U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213546096U (zh) 线圈模块
CN203872220U (zh) 带充电条的多功能手机壳
JP3186137U (ja) 接合孔を備えない防水携帯型電子機器
CN202931683U (zh) 保护壳
EP2783426B1 (en) An electrical device
KR20160050445A (ko) 무선충전장치
US20180109130A1 (en) Power device with multiple electrifying modes
CN102074839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接口装置
CN110829612A (zh) 无线充电系统、无线充电器和电子设备
KR102690494B1 (ko) 노트북용 무선전력 전송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