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50837U - 三相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三相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50837U
CN203850837U CN201420071764.5U CN201420071764U CN203850837U CN 203850837 U CN203850837 U CN 203850837U CN 201420071764 U CN201420071764 U CN 201420071764U CN 203850837 U CN203850837 U CN 203850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triode
emitting diode
negative pol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717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国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City Meng Be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Guomin Pharmaceut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Guomin Pharmaceutic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Guomin Pharmaceut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717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50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50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5083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相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包括三角形连接的三个聚丙烯电容,由三个顶点引出三条端线;还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每个支路均包括一个整流二极管、两个电阻、一个铝电解电容、一个三极管和一个发光二极管,其中一个电阻一端连接在整流二极管的负极、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的发射极,铝电解电容的正极连接至三极管的发射极、负极通过另一电阻连接至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铝电解电容的负极;以整流二极管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为接入端,三个支路分别连接在三角形结构的相邻两个顶点之间,在第一顶点与第二顶点之间、第二顶点和第三顶点之间连接有电阻。

Description

三相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相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对电网的电能质量、节能性能和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三相电来说,电网无功功率的不平衡导致电网电压波动增大,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用电设备损坏。另外,无功功率是交流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的重要部分,不仅电网中的大多数元件需要消耗无功功率,而且大多数用户负载如工业电动机等设备也需要消耗无功功率。这些设备所需的无功功率需要及时从电网中得到补偿以保证正常运转。
经过多年的发展,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多种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但是上述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一般结构复杂、生产及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及维护成本较低的三相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相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包括三角形连接的第一聚丙烯电容C4、第二聚丙烯电容C5和第三聚丙烯电容C6,由三个顶点引出三条端线;还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第一支路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铝电解电容C1、第一三极管V1和第一发光二极管V2,第二电阻R2一端连接在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三极管V1的发射极,第一铝电解电容C1的正极连接至第一三极管V1的发射极、负极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至第一三极管V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一发光二极管V2的正极,第一发光二极管V2的负极连接至第一铝电解电容C1的负极,第二支路包括第二整流二极管D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二铝电解电容C2、第二三极管V3和第二发光二极管V4,第四电阻R4一端连接在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另一端连接至第二三极管V3的发射极,第二铝电解电容C2的正极连接至第二三极管V3的发射极、负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至第二三极管V3的基极,第二三极管V3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二发光二极管V4的正极,第二发光二极管V4的负极连接至第二铝电解电容C2的负极,第三支路包括第三整流二极管D3、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三铝电解电容C3、第三三极管V5和第三发光二极管V6,第六电阻R6一端连接在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另一端连接至第三三极管V5的发射极,第三铝电解电容C3的正极连接至第三三极管V5的发射极、负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至第三三极管V5的基极,第三三极管V5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三发光二极管V6的正极,第三发光二极管V6的负极连接至第三铝电解电容C3的负极;第一聚丙烯电容C4、第二聚丙烯电容C5和第三聚丙烯电容C6组成的三角形结构中,第一个顶点同时连接至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第二个顶点同时连接至第一发光二极管V2的负极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第三个顶点同时连接至第二发光二极管V4的负极和第三发光二极管V6的负极;在第一个顶点与第二个顶点之间连接有第七电阻R7,在第二个顶点和第三个顶点之间连接有第八电阻R8。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结构简单,由简单元件搭接,成本较为低廉,同时也保证了维护的便捷性。整个装置可以安装在入户的电源相线上,与用电设备之间是并联的关系,也可封装形成即插即用的装置,提升使用的便捷性,降低能源消耗。
优选地:第一铝电解电容C1、第二铝电解电容C2和第三铝电解电容C3三者的电容值均为33uF,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和第五电阻R5的电阻值均为45KΩ,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和第六电阻R6三者的电阻值均为350KΩ,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两者的电阻值均为110K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三角形连接的第一聚丙烯电容C4、第二聚丙烯电容C5和第三聚丙烯电容C6,由三个顶点引出三条端线。
还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其中,
第一支路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铝电解电容C1、第一三极管V1和第一发光二极管V2,第二电阻R2一端连接在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三极管V1的发射极,第一铝电解电容C1的正极连接至第一三极管V1的发射极、负极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至第一三极管V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一发光二极管V2的正极,第一发光二极管V2的负极连接至第一铝电解电容C1的负极。
第二支路包括第二整流二极管D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二铝电解电容C2、第二三极管V3和第二发光二极管V4,第四电阻R4一端连接在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另一端连接至第二三极管V3的发射极,第二铝电解电容C2的正极连接至第二三极管V3的发射极、负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至第二三极管V3的基极,第二三极管V3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二发光二极管V4的正极,第二发光二极管V4的负极连接至第二铝电解电容C2的负极。
第三支路包括第三整流二极管D3、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三铝电解电容C3、第三三极管V5和第三发光二极管V6,第六电阻R6一端连接在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另一端连接至第三三极管V5的发射极,第三铝电解电容C3的正极连接至第三三极管V5的发射极、负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至第三三极管V5的基极,第三三极管V5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三发光二极管V6的正极,第三发光二极管V6的负极连接至第三铝电解电容C3的负极。
第一聚丙烯电容C4、第二聚丙烯电容C5和第三聚丙烯电容C6组成的三角形结构中,第一个顶点同时连接至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第二个顶点同时连接至第一发光二极管V2的负极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第三个顶点同时连接至第二发光二极管V4的负极和第三发光二极管V6的负极。
在第一个顶点与第二个顶点之间连接有第七电阻R7,在第二个顶点和第三个顶点之间连接有第八电阻R8。
本实施例中,第一聚丙烯电容C4、第二聚丙烯电容C5和第三聚丙烯电容C6三者的电容值依据实际需求选取,第一铝电解电容C1、第二铝电解电容C2和第三铝电解电容C3三者的电容值均为33uF,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和第五电阻R5的电阻值均为45KΩ,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和第六电阻R6三者的电阻值均为350KΩ,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两者的电阻值均为110KΩ。
具体地:第一聚丙烯电容C4、第二聚丙烯电容C5和第三聚丙烯电容C6三者选取的型号可以是CBB61SHPO450VAC50/60HZ,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二整流二极管D2、第三整流二极管D3三者选取的型号可以是IN400系列,第一三极管V1、第二三极管V2和第三三极管V3选取的型号可以是S9013H331。
实际使用时,本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可以直接并联接在入户相线上发挥无功功率补偿功能。若要提升整个装置接入的灵活性,可在三条端线的端部设置断路器S,再将整个补偿装置封装为具有外部保护壳体的产品,根据用户需要将本装置接入或者断开。

Claims (2)

1.一种三相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形连接的第一聚丙烯电容C4、第二聚丙烯电容C5和第三聚丙烯电容C6,由三个顶点引出三条端线;还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第一支路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铝电解电容C1、第一三极管V1和第一发光二极管V2,第二电阻R2一端连接在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三极管V1的发射极,第一铝电解电容C1的正极连接至第一三极管V1的发射极、负极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至第一三极管V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一发光二极管V2的正极,第一发光二极管V2的负极连接至第一铝电解电容C1的负极,第二支路包括第二整流二极管D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二铝电解电容C2、第二三极管V3和第二发光二极管V4,第四电阻R4一端连接在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另一端连接至第二三极管V3的发射极,第二铝电解电容C2的正极连接至第二三极管V3的发射极、负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至第二三极管V3的基极,第二三极管V3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二发光二极管V4的正极,第二发光二极管V4的负极连接至第二铝电解电容C2的负极,第三支路包括第三整流二极管D3、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三铝电解电容C3、第三三极管V5和第三发光二极管V6,第六电阻R6一端连接在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另一端连接至第三三极管V5的发射极,第三铝电解电容C3的正极连接至第三三极管V5的发射极、负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至第三三极管V5的基极,第三三极管V5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三发光二极管V6的正极,第三发光二极管V6的负极连接至第三铝电解电容C3的负极;第一聚丙烯电容C4、第二聚丙烯电容C5和第三聚丙烯电容C6组成的三角形结构中,第一个顶点同时连接至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第二个顶点同时连接至第一发光二极管V2的负极和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第三个顶点同时连接至第二发光二极管V4的负极和第三发光二极管V6的负极;在第一个顶点与第二个顶点之间连接有第七电阻R7,在第二个顶点和第三个顶点之间连接有第八电阻R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铝电解电容C1、第二铝电解电容C2和第三铝电解电容C3三者的电容值均为33uF,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和第五电阻R5的电阻值均为45KΩ,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和第六电阻R6三者的电阻值均为350KΩ,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两者的电阻值均为110KΩ。
CN201420071764.5U 2014-02-19 2014-02-19 三相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50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71764.5U CN203850837U (zh) 2014-02-19 2014-02-19 三相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71764.5U CN203850837U (zh) 2014-02-19 2014-02-19 三相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50837U true CN203850837U (zh) 2014-09-24

Family

ID=51563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7176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50837U (zh) 2014-02-19 2014-02-19 三相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508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3073A (zh) * 2015-03-30 2015-07-0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具有led恒流驱动的无功补偿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3073A (zh) * 2015-03-30 2015-07-0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具有led恒流驱动的无功补偿设备
CN104753073B (zh) * 2015-03-30 2017-09-1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具有led恒流驱动的无功补偿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12694U (zh) 抗雷击浪涌保护电路和抗雷击电源适配器
CN202424117U (zh) 三相缺相检测及自动保护电路
CN103187725A (zh) 一种直流输电系统
CN203850837U (zh) 三相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CN202374190U (zh) 一种单相三相交流输入兼容的整流电路
CN201464542U (zh) 中高压带电指示器
CN204271909U (zh) 一种电源滤波电路
CN204205548U (zh) 过电流保护电路
CN203787964U (zh) 两相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CN204316627U (zh) 防雷击的信号分配器电路
CN202979418U (zh) 一种用于led灯的电源
CN205389054U (zh) 一种光伏并网电站交直流防雷配电装置
CN204538960U (zh) 母线电容均压电路
CN201877824U (zh) 一种直流母线结构
CN203519708U (zh) 高亮度高压带电显示电路
CN203193277U (zh) 一种直流输电系统
CN204964664U (zh) 一种交流电接地保护指示电路
CN203884022U (zh) 一种用于驱动led的全桥整流电路及led发光设备
CN203934238U (zh) 双面屏电源散热电路及双面屏电源
CN201536261U (zh) 一种电源设备大功率高压母线电解电容均压泻放电路
CN203301149U (zh) 一种节电器
CN201774219U (zh) 单相电能表的保护电路
CN202260649U (zh) 变频器直流回路外储能稳压电路
CN206117231U (zh) 一种内置电池智能激活充电治具
CN204376393U (zh) 一种车载电源保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Jue Yunan

Inventor before: Tian Guomi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25

Address after: 528031, No. 5, No. five, No. 2, Lane No. 2, South Village, Guangdong village, Shiwan Town, Chancheng District, Foshan City, China

Patentee after: Foshan City Meng Be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1708, Huanghua Town, Wuqing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GUOMIN PHARMACEUTICAL MACHINER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

Termination date: 201902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