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50810U - 电缆接头防护罩 - Google Patents

电缆接头防护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50810U
CN203850810U CN201420185232.4U CN201420185232U CN203850810U CN 203850810 U CN203850810 U CN 203850810U CN 201420185232 U CN201420185232 U CN 201420185232U CN 203850810 U CN203850810 U CN 203850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housing
protective cover
cable joint
joint prote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8523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振彪
陈永恒
王伟林
林军
王运卓
孟鑫
赵梓涵
赵红杰
王伟伟
谭清明
阮扬
李成博
周楠
齐国超
孙长军
孟叶
吕正
裴红艳
孙逸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8523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50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50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5081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接头防护罩,其能够解决和防止抽油机空心抽油杆电缆接头处的绝缘皮因长期裸露造成的老化、雨淋或破损而发生打火花、漏电事故,且能够将电缆接头安全可靠地固定在防护罩内。该电缆接头防护罩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扣卡合,且在卡合状态下形成有供电缆进出的开口,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壁面各形成有一个绝缘壳体,在绝缘壳体内形成有大小不同的环形的第一隔腔和环形的第二隔腔,在两隔腔中间以从绝缘壳体的内壁突起的方式设有绝缘隔板,在小的第二隔腔内以从绝缘壳体的内壁突起的方式设有绝缘挡块,所述第一隔腔和第二隔腔均与所述开口相贯通。

Description

电缆接头防护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采油领域电加热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加热中使用的电缆接头防护罩,其能够防止抽油机空心抽油杆电缆接头处的绝缘皮因长期裸露造成的老化、雨淋或碰触造成的绝缘皮破损而发生漏电事故。
背景技术
油田超稠油开发采油过程中,中频加热电缆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施,中国专利95233278公开了一种油井“空心抽油杆交流电加热专用电缆”,该电缆通过中频控制柜,经空心抽油杆下入到油井内,虽然可以实现给超稠油井井筒内原油电加热,降低原油粘度,改善油井产出液流动性能,但是该电缆在井口上部裸露,即需与井口光杆首端位置设有的零线接点和火线接点相连接,然后再采用电缆绝缘皮材料包缠,由于长期裸露在空气中,容易发生电缆零线接头和火线接头处的绝缘皮包缠材料的老化、雨淋或破损而发生打火花、漏电事故,造成不安全隐患。在日常管理上,通常粗糙的处理方法是用矿泉水瓶将电缆零线接点和火线接点罩住,这样处理的不仅不规范,而且仍然存在着发生打火花、漏电等事故的隐患。
公告号为201188517的实用新型中,提出一种电线防护罩,其具有两个可扣合的壳体,并形成有一个供电线进入的孔,其能将电线保护在罩内,但其只适于较细的电线而不适于较粗硬的电缆接头。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急需研制一种专用的空心抽油杆用电缆接头防护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接头防护罩,能够解决和防止抽油机空心抽油杆电缆接头处的绝缘皮因长期裸露造成的老化、雨淋或破损而发生打火花、漏电事故,且能够将电缆接头安全可靠地固定在防护罩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接头防护罩,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对扣卡合,且在卡合状态下形成有供电缆进出的开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面各形成有一个绝缘壳体,在所述绝缘壳体内形成有大小不同的环形的第一隔腔和环形的第二隔腔,在两隔腔中间以从所述绝缘壳体的内壁突起的方式设有绝缘隔板,在小的所述第二隔腔内以从所述绝缘壳体的内壁突起的方式设有绝缘挡块,所述第一隔腔和所述第二隔腔均与所述开口相贯通。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电缆接头收纳在防护罩内,并能够利用绝缘隔壁将两个电缆接头分别隔离在环型的第一隔腔和第二隔腔中,防止各隔腔中的两根电缆(例如零线和火线)的接头处发生接触,因漏电产生混电事故。
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夹设有密封圈。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利用夹设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密封圈来防止雨水等进入到电缆接头防护罩中,并且防止因长期裸露于空气中造成的老化、雨淋或破损。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绝缘壳体的内壁设有橡胶绝缘层。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隔壁采用塑料材质。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隔壁和所述绝缘挡块一体形成于所述绝缘壳体。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将两个电缆接头安全可靠地固定在两个隔腔中,并进一步防止各隔腔中的两根电缆(例如零线和火线)的接头处发生接触,因漏电产生混电事故。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电缆接头防护罩还具有两个所述电缆固定夹板,两个所述电缆固定夹板中的一个固定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方,电缆被夹在两个所述电缆固定夹板之间。
作为一个实施例,两个所述固定夹板两端分别具有螺栓插孔,利用螺栓紧固将两个固定夹板固定在一起。
作为一个实施例,在两个所述电缆固定夹板相对置的侧面,分别对应地形成有用于夹紧电缆的多个凹部,从而在两个所述电缆固定夹板紧固在一起的状态下,在两个所述电缆固定夹板之间形成多个通孔。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凹部形成为半圆形,从而所述通孔呈圆形。
作为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通孔的孔径相等,并且小于要夹持的电缆的直径。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利用电缆固定夹板夹紧固定各根电缆,防止电缆从电缆接头防护罩中脱离,将电缆接头安全、牢固地固定在防护罩内,使电缆接头的连接更为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正面观察的电缆接头防护罩的剖面图示意图。
图2是从侧面剖视观察的省略了绝缘壳体的内部结构的电缆接头防护罩使用简图。
图3是省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后的电缆固定夹板的俯视图。
图4是电缆接头防护罩的使用环境草图。
标号说明
1:第一壳体;1a:第二壳体;2、2a:绝缘壳体;3:橡胶绝缘层;4:第一隔腔;5:绝缘隔板:6:第二隔腔;7:绝缘挡块;8:带牙卡销;9:卡销槽;10:密封圈;11:开口;30:电缆固定构件;31:第一电缆固定夹板;32:第二电缆固定夹板;33:螺栓;34、35、36、37:通孔;41:空心光杆;42:悬绳器;43:钢丝悬绳;44: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电缆接头防护罩100包括大致呈半球体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a,两个壳体1、1a可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在第一壳体1的内壁面形成有绝缘壳体2,并且绝缘壳体2的外壁面固定设置于第一壳体1的内壁面。同样地,在第二壳体1a的内壁面形成有绝缘壳体2a,并且绝缘壳体2a的外壁面固定设置于第二壳体1a的内壁面,绝缘壳体2和绝缘壳体2a可采用塑料材质形成。
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a的绝缘壳体2、2a能够如图2所示那样借助带牙卡销8及卡销槽9对扣卡合,其中,带牙卡销8设于绝缘壳体2a的与绝缘壳体2相对扣的面上,卡销槽9设于绝缘壳体2的与绝缘壳体2a相对扣的面上,在带牙卡销8上设有卡合用的突起,在卡销槽9内设有卡合用的凹坑,通过将带牙卡销8压入卡销槽9而使带牙卡销8上的突起进入到卡销槽9内的凹坑来实现绝缘壳体2和绝缘壳体2a的对扣卡合,即实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a的对扣卡合。带牙卡销8及卡销槽9可以如图1所示那样在环形的对扣面的大致整周范围连续地设置,但也可以在两绝缘壳体2、2a的环形的对扣面的圆周上的多个位置均等地对应设置多个带牙卡销8和卡销槽9。只要能够实现绝缘壳体2与绝缘壳体2a的对扣卡合,则不限定其设置位置以及具体卡合形式。
在绝缘壳体2、2a对扣卡合的状态下,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a的下方(图1中的下方)部分、以及绝缘壳体2和绝缘壳体2a的下方部分形成有开口11,该开口11用于供电缆进入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a的内部即绝缘壳体2和绝缘壳体2a的内部,从而将电缆的接头部分收纳在绝缘壳体2和绝缘壳体2a的内部。由于绝缘壳体2、2a采用塑料材质,所以能够保证电缆的接头与外部保持绝缘。不过,为了更好地绝缘,优选如图1和图2所示那样在绝缘壳体2、2a的内壁面贴附一层橡胶绝缘层3,从而能够进一步确保电缆接头与外部的绝缘性,防止发生漏电。
参照图2,在绝缘壳体2上的卡销槽9外周边缘设有密封圈10,其可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制成,利用该密封圈10能够使两绝缘壳体2、2a的扣合更加严密,防止雨淋渗漏雨水,防止发生混电导致危险等。
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绝缘壳体2和绝缘壳体2a的内部结构相同,所以下面仅对绝缘壳体2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
参照图1,在塑料的绝缘壳体2的靠近开口11的位置,以从绝缘壳体2的内壁面突起的方式设有柱状的绝缘挡块7。而且,以从绝缘壳体2的内壁面突起的方式还设有弯曲板状的绝缘隔壁5,绝缘隔壁5和绝缘挡块7均突起至与对扣面大致等同的高度。并且绝缘隔壁5形成为围绕绝缘挡块7的带缺口的环状(即C字状),靠近开口11的部分没有闭合。这样,绝缘隔壁5的外周的空间形成环形的第一隔腔4,绝缘隔壁5和绝缘挡块7之间的空间形成环形的第二隔腔6。也就是说,第一隔腔4和第二隔腔6由绝缘隔壁5隔离开,绝缘挡块7形成于第二隔腔6内。第一隔腔4和第二隔腔6均与开口11相贯通。其中,优选绝缘隔壁5和绝缘挡块7与绝缘壳体2采用塑料材质而一体成型。
由于绝缘壳体2a具有与绝缘壳体2相同的内部结构,所以当将绝缘壳体2和绝缘壳体2a对扣卡合时,绝缘壳体2的绝缘隔壁5与绝缘壳体2a的绝缘隔壁5接触,绝缘壳体2的绝缘挡块7与绝缘壳体2a的绝缘挡块7接触。
当使用电缆接头防护罩100收纳例如零线接头和火线接头时,可以将零线接头收纳在第一隔腔4中,将火线接头收纳在第二隔腔6中,在绝缘壳体2和绝缘壳体2a对扣卡合的状态下,零线接头环绕绝缘壳体2、2a内的两个绝缘隔壁5并被两个相接触的绝缘隔壁5卡在防护罩100内,火线接头环绕绝缘壳体2、2a内的两个绝缘挡7块并被两个相接触的绝缘挡块7卡在防护罩100内,从而使得零线接头和火线接头不会从防护罩100内脱出。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电缆接头可靠地保护在电缆接头防护罩100内,防止电缆接头处的绝缘皮因长期裸露造成的老化、雨淋或破损而发生打火花、漏电事故,并且利用绝缘隔壁5能够将两个电缆接头隔离在两个隔腔内,防止零线和火线接头处相接触而发生短路事故。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2~4所示,可以在开口11附近设置由第一电缆固定夹板31和第二电缆固定夹板32构成的电缆固定构件30。其中,第一电缆固定夹板31固定设置于第一壳体1,第二电缆固定夹板32单独设置。在这两个电缆固定夹板31、32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个螺栓插孔,通过将两个螺栓33、33插入螺栓插孔并与螺母配合而将两电缆固定夹板31、32紧固在一起。
在第一电缆固定夹板31和第二电缆固定夹板32相对置的内侧面上分别对应地形成有4个凹部,当两电缆固定夹板31、32被紧固在一起时,如图3所示那样在它们之间形成4个通孔34、35、36、37,电缆被夹在通孔34、35、36、37中。优选所述凹部形成为半圆形,从而形成的4个通孔34、35、36、37为圆形孔。并且进一步优选圆形的4个通孔34、35、36、37的孔径相等、且略小于要夹持的电缆的直径,使其能够夹紧固定电缆。
并且,由于第一电缆固定夹板31固定设置在第一壳体1上,第二电缆固定夹板32紧固于第一电缆固定夹板31,从而电缆固定构件30被固定于第一壳体1,能够利用电缆固定构件30的通孔34、35、36、37来夹紧进入到电缆接头防护罩100内部的各电缆。因此,能够防止电缆从电缆接头防护罩100中脱出,而且即便在电缆受拉力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电缆固定夹板30承受该拉力,防止该拉力传递至电缆接头处而导致接触不良或接头断开,从而能够使电缆接头的连接更为安全、可靠。
下面,对该电缆接头防护罩100的使用方法和效果进行说明。
作为一个例子,对所要保护的两个电缆接头为抽油机空心抽油杆上火线接头和零线接头的情况进行说明。图4是电缆接头防护罩的使用环境草图。如该图所示,空心光杆41经由悬绳器42连接于两根钢丝悬绳43、43,电缆接头防护罩100设置在空心光杆41的首端附近,从空心光杆41的首端中伸出的多根电缆44的接头被保护在该电缆接头防护罩100中。
采用如下步骤将电缆接头收纳在电缆接头防护罩100中。在使抽油机停止工作时,首先将接好的零线接头弯曲塞入第一壳体1的第一隔腔4中,将零线接头两侧的零线电缆分别按压在第一电缆固定夹板31的对应于通孔35、36的凹部处;接着,将接好的火线接头弯曲塞入第一壳体1的第二隔腔6中,将火线接头两侧的火线电缆分别按压在第一电缆固定夹板31的对应于通孔34、37的凹部处;然后,将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1a(即绝缘壳体2和绝缘壳体2a)对扣卡合而将两电缆接头分别收纳在两个环形隔腔中;最后,将两个螺栓33、33插入电缆固定夹板7的两端的螺栓插孔中,旋入螺母并拧紧。
这样,利用上述电缆接头防护罩100将电缆的零线和火线接头保护起来,防止电缆接头处的绝缘皮老化、雨淋或破损而发生打火花、漏电事故,降低事故发生率,并且能够将零线接头和火线接头收纳在两个隔腔中,防止其相接触而发生短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所保护的电缆类型不限于零线和火线,也可以是用于传输控制信号的电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缆固定夹板31固定设置于第一壳体1,第二电缆固定夹板32单独设置。但也可以是,第一电缆固定夹板31固定设置于第一壳体1,而第二电缆固定夹板32对应地固定设置于第二壳体1a,这样,可同时安装第二壳体1a和第二电缆固定夹板32,并且减少部件的数量。
另外,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1a的形状不限于半球状,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半椭球状。
另外,电缆固定构件30的通孔34、35、36、37的形状不限于圆形,例如也可以形成为椭圆形等其他形状。
另外,两电缆固定夹板31、32的连接紧固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使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螺栓33进行连接固定,或者使用其他的公知的紧固方式,只要能够使电缆固定夹板30夹紧固定电缆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接头防护罩可适用于稠油油田中,凡是为了便于开采稠油,需要在井筒内的空心抽油杆中下入电缆,进行井筒内电加热来降低井筒中原油粘度,增加原油流动性的,都可以在井口以上部分的一段电缆的接头处安装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接头防护罩可大量普及安装使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Claims (10)

1.一种电缆接头防护罩,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对扣卡合,且在卡合状态下形成有供电缆进出的开口,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面各形成有一个绝缘壳体,在所述绝缘壳体内形成有大小不同的环形的第一隔腔和环形的第二隔腔,在两隔腔中间以从所述绝缘壳体的内壁突起的方式设有绝缘隔板,在小的所述第二隔腔内以从所述绝缘壳体的内壁突起的方式设有绝缘挡块,所述第一隔腔和所述第二隔腔均与所述开口相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接头防护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夹设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接头防护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接头防护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绝缘壳体的内壁设有橡胶绝缘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接头防护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隔壁采用塑料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接头防护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隔壁和所述绝缘挡块一体形成于所述绝缘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接头防护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缆接头防护罩还具有两个电缆固定夹板,两个所述电缆固定夹板中的一个固定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方,电缆被夹在两个所述电缆固定夹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接头防护罩,其特征在于,
在两个所述固定夹板两端分别具有螺栓插孔,利用螺栓将两个所述固定夹板紧固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接头防护罩,其特征在于,
在两个所述电缆固定夹板相对置的侧面,分别对应地形成有用于夹紧电缆的多个凹部,从而在两个所述电缆固定夹板紧固在一起的状态下,在两个所述电缆固定夹板之间形成多个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缆接头防护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形成为半圆形,从而所述通孔呈圆形,
多个所述通孔的孔径相等,并且小于要夹持的电缆的直径。
CN201420185232.4U 2014-04-16 2014-04-16 电缆接头防护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50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85232.4U CN203850810U (zh) 2014-04-16 2014-04-16 电缆接头防护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85232.4U CN203850810U (zh) 2014-04-16 2014-04-16 电缆接头防护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50810U true CN203850810U (zh) 2014-09-24

Family

ID=51563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8523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50810U (zh) 2014-04-16 2014-04-16 电缆接头防护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5081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1321A (zh) * 2016-10-30 2017-02-22 陈勇 水下电线连接装置中用内置化学物品增加容器内气体的装置
CN111941542A (zh) * 2020-07-23 2020-11-17 盐城鼎恒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线缆防护的卧式圆盘锯痕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1321A (zh) * 2016-10-30 2017-02-22 陈勇 水下电线连接装置中用内置化学物品增加容器内气体的装置
CN111941542A (zh) * 2020-07-23 2020-11-17 盐城鼎恒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线缆防护的卧式圆盘锯痕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96935U (zh) 一种深海水密湿插拔连接器
CN203850810U (zh) 电缆接头防护罩
CN104795772A (zh) 连接电缆抗拉伸防水绝缘套管的使用方法
CN104779575A (zh) 一种自密封电缆过渡套及电缆引入装置
CN205304199U (zh) 一种冷缩可分离式电缆终端
CN204179343U (zh) 一种带防水护套rj45连接器
CN204517353U (zh) 一种自密封电缆过渡套及电缆引入装置
CN205141269U (zh) 一种工业用防水连接器组件
CN105932435A (zh) 一种电力线缆接线装置
CN110034453A (zh) 移动式防尘防水盒
CN208849433U (zh) 集束动态海缆用中间过渡段连接装置
CN203707695U (zh) 一种接线盒
CN202978204U (zh) 连接电缆抗拉伸防水绝缘套管
CN204577631U (zh) 母线连接器及并柜结构
CN204333370U (zh) 一种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连接器
CN203769703U (zh) 一种煤层气井压力计电缆井口密封接头
CN203589231U (zh) 可拆分水下线缆接头
CN204179623U (zh) 一种碳晶地暖用电缆防水堵头
CN206195073U (zh) 用于电动汽车电池模组的公插头及连接装置
CN104314505A (zh) 一种无杆采油井口气密装置
CN206293697U (zh) 一种9pin连接器外模
CN202651386U (zh) 电源线连接件
CN204407848U (zh) 一种改进的小型潜水排污泵电缆进线结构
CN212626395U (zh) 一种增强连接处密封性的sma射频连接器
CN218717987U (zh) 一种防松结构及钢管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