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38282U - 一种新型非接触式寻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非接触式寻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38282U
CN203838282U CN201420320053.7U CN201420320053U CN203838282U CN 203838282 U CN203838282 U CN 203838282U CN 201420320053 U CN201420320053 U CN 201420320053U CN 203838282 U CN203838282 U CN 203838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ircuit
amplifying
receiver
novel n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200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zhou Nuo Fangzh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雷鸣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雷鸣 filed Critical 雷鸣
Priority to CN2014203200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38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38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382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非接触式寻线装置,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包括信号发生模块、放大模块和分频模块,信号发生模块产生单频的主频信号经分频模块分频形成分频信号后,再经放大模块放大形成放大信号,放大模块连接导线并通过导线发射放大信号;接收器包括LC并联谐振电路、一级信号放大电路、二级信号放大电路、三级信号放大电路、扬声器和电池供电电路,LC并联谐振电路谐振接收发射器发射的放大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放大信号依次送至一级信号放大电路、二级信号放大电路和三级信号放大电路进行三级放大后通过扬声器输出,电池供电电路分别对一级信号放大电路、二级信号放大电路和三级信号放大电路供电。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非接触式寻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非接触式寻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和通信行业的迅速发展,网络和通信成几何数量增加,布线的难度也进一步提高。寻线器成为网络线缆、通信线缆等各种金属线路施工工程和日常维护过程中查找线缆的必备工具。它可以迅速高效地从大量的线束线缆中找到所需的线缆。
目前公知的寻线器有两种,一种是接触式:用金属探头直接接触线芯金属部分,再结合万用表来判断。这种方式需要剥开金属线的绝缘包皮,由于不方便,很少使用。一种是非接触式:由音频发生器和音频接收器组成,因为不需要剥开金属线的绝缘包皮进行探测,逐渐代替接触式寻线器投入使用。一般地非接触式寻线器通过振荡发生器发出的音频信号通过RJ45/RJ11等通用接口接入目标线缆的端口上,使目标线缆回路周围产生一环绕的信号场,利用接收器很快在回路中沿途和未端识别它发出的信号场,从而找到这条目标线缆。
但是,现有的非接触式寻线器的发生器和接收器都是采用的是音频信号,且接收器的接收部分采用的是金属探头感应接收,当被测线缆附近有AC220,50HZ等干扰源时,接收器抗干扰能力差,极易受到干扰,接收到的信号有多种频率,很杂乱,信号强度不够,使用声音效果欠佳,灵敏度不高且噪音大,从而增加了探测工作的难度。况且,接收器无照明功能,在光线不好的环境下不方便操作;接收器无耳机插口,在吵闹的环境下听不清声音,也不方便操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非接触式寻线装置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寻线器的信号收发装置,该具有照明功能的寻线器的信号收发装置接收信号频率单一,信号强度好,抗干扰,使用声音效果佳,灵敏度高且噪音少; 设置有照明和耳机,在光线不好的环境下和在吵闹的环境下都能正常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非接触式寻线装置,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发射器包括信号发生模块、放大模块和分频模块,所述信号发生模块产生单频的主频信号经所述分频模块分频形成分频信号后,再经所述放大模块放大形成放大信号,所述放大模块连接导线并通过所述导线发射所述放大信号;所述接收器包括LC并联谐振电路、一级信号放大电路、二级信号放大电路、三级信号放大电路、扬声器和电池供电电路,所述LC并联谐振电路谐振接收所述发射器发射的所述放大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放大信号依次送至所述一级信号放大电路、二级信号放大电路和三级信号放大电路进行三级放大后通过所述扬声器输出,所述电池供电电路分别对所述一级信号放大电路、二级信号放大电路和三级信号放大电路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接收器还包括用于照明的照明电路,所述电池供电电路对所述供电照明电路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接收器还包括信号指示电路,所述电池供电电路对所述信号指示电路供电,所述信号指示电路与所述三级信号放大电路电连接,所述信号指示电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器的运行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接收器还包括耳机插口,所述耳机插口与所述三级信号放大电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信号发生模块包括振荡产生电路和整形电路,所述振荡产生电路产生单频的主频信号经所述整形电路整形后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放大模块包括第一放大电路和第二放大电路,所述信号发生模块产生单频的主频信号经所述第一放大电路放大形成放大信号,所述第一放大电路连接导线并通过所述导线发射所述放大信号;所述第二放大电路与零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线为同轴线缆、电话线、网线或其它的金属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接收器还包括音量控制电路,所述音量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一级信号放大电路和二级信号放大电路电连接,所述音量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接收器的音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音量控制电路为一可调电位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接收器采用LC并联谐振电路谐振方式,只能接收某一种频率的信号,去除了其它频率信号的干扰,然后经过三级信号放大,最后通过扬声器发音或耳机输出。在大量线缆存在的工作现场,将所述具有照明功能的寻线器的信号收发装置指向被测线缆,若所述具有照明功能的寻线器的信号收发装置的扬声器发出蜂鸣信号或耳机发出声音信号,则被测线缆即为目标线缆。
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采用LC并联谐振电路、三级信号放大电路相结合的新型非接触式寻线装置,具有显著的抗干扰性能,信号强度大,使用声音效果佳,灵敏度高且噪音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具有抗干扰性强,信号强度大,使用声音效果佳,灵敏度高且噪音少,输出的音频信号清晰的特点。设置有照明和耳机,在光线不好的环境下和在吵闹的环境下都能正常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非接触式寻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射器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收器的原理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收器的电路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如下:
100—发射器;
110—信号发生模块;
1101—振荡产生电路;
1102—整形电路;
120—放大模块;
1201—第一放大电路;
1202—第二放大电路;
130—导线;
140—零线;
150—分频模块;
200—接收器;
201—LC并联谐振电路;
202—一级信号放大电路;
203—音量控制电路;
204—二级信号放大电路;
205—三级信号放大电路;
206—扬声器;
207—电池供电电路;
208—照明电路;
209—信号指示电路;
210—耳机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非接触式寻线装置包括发射器100和接收器200。所述发射器100通过RJ45/RJ11等通用接口接入目标线缆的端口上,使目标线缆回路周围产生一环绕的信号场,所述接收器200利用其探头在回路中沿途和未端识别所述发射器100发射的信号场,从而找到这条目标线缆。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射器100包括信号发生模块110、放大模块120和分频模块150;所述信号发生模块110包括振荡产生电路1101和整形电路1102,所述放大模块120包括第一放大电路1201和与所述第一放大电路1201并联的第二放大电路1202; 所述振荡产生电路1101产生单频的主频信号经所述整形电路1102整形后输出,并经所述分频模块150形成分频信号,再经所述第一放大电路1201放大形成放大信号,所述第一放大电路1201连接导线130并通过所述导线130发射所述放大信号;所述第二放大电路1202与零线140电连接。所述分频模块150为普通的分频电路。所述导线130为同轴线缆、电话线、网线或其它的金属电缆。所述第一放大电路1201和第二放大电路1202都为模拟放大电路,所述第二放大电路1202的电路结构与所述第一放大电路1201相似,用于防止整个发射器100被烧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接收器200包括LC并联谐振电路201、一级信号放大电路202、二级信号放大电路204、三级信号放大电路205、扬声器206和电池供电电路207;所述LC并联谐振电路201谐振接收所述发射器100发射的放大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放大信号依次送至所述一级信号放大电路202 、二级信号放大电路204和三级信号放大电路205进行三级放大后通过所述扬声器206输出;所述电池供电电路207分别对所述一级信号放大电路202、二级信号放大电路204和三级信号放大电路205供电。所述一级放大电路202为模拟放大,二级放大电路204和三级信号放大电路205都为运算放大电路。所述LC并联谐振电路201包括一谐振电感,所述谐振电感突出安装于所述接收器200的机壳外,类似于探头。
优选地,所述接收器200还包括用于照明的照明电路208,所述电池供电电路207对所述供电照明电路208供电。
优选地,所述接收器200还包括信号指示电路209(如图3所示),所述电池供电电路207对所述信号指示电路209供电,所述信号指示电路209与所述三级信号放大电路205电连接,所述信号指示电路209用于指示所述接收器200的运行状态。
优选地,所述接收器200还包括耳机插口10(如图3所示),所述耳机插口210与所述三级信号放大电路205电连接,用于连接耳机输出音频信号。
优选地,所述接收器200还包括音量控制电路203(如图3所示),所述音量控制电路203分别与所述一级信号放大电路202和二级信号放大电路204电连接,所述音量控制电路203用于控制所述接收器200的音量。
具体地,所述音量控制电路203为一可调电位器,所述可调电位器用于在寻找目标线缆(导线)时,根据所述谐振电感与目标线缆(导线)的距离而逐渐调整所述接收器200的灵敏度,从而有效地寻找目标线缆(导线)。
具体地,所述被测线缆(导线)为同轴线缆、电话线、网线或其它的金属电缆。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收器的电路图。如图4所示,所述一级信号放大电路202为模拟放大电路采用NPN型三极管Q1放大,其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22、电容C2、电容C14。所述音量控制电路203采用一可调电位器VR1-A。所述二级信号放大电路204采用运算放大器U1放大,其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极性电容E1。所述三级信号放大电路205采用运算放大器U2放大,其包括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9、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极性电容E3。所述电池供电电路207采用9V叠层电池,其包括二极管D3、电容C18、电容C19、极性电容E2。所述照明电路208采用发光二极管照明,其包括发光二极管LED0、发光二极管LED1、电阻R14、开关SW2。所述信号指示电路209采用PNP型三极管Q2和发光二极管LED2组合指示,其包括PNP型三极管Q2、发光二极管LED2、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容C1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接收器采用LC并联谐振电路谐振方式,只能接收某一种频率的信号,去除了其它频率信号的干扰,然后经过三级信号放大,最后通过扬声器发音或耳机输出。在大量线缆存在的工作现场,将所述具有照明功能的寻线器的信号收发装置指向被测线缆,若所述具有照明功能的寻线器的信号收发装置的扬声器发出蜂鸣信号或耳机发出声音信号,则被测线缆即为目标线缆。
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采用LC并联谐振电路、三级信号放大电路相结合的新型非接触式寻线装置,具有显著的抗干扰性能,信号强度大,使用声音效果佳,灵敏度高且噪音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具有抗干扰性强,信号强度大,使用声音效果佳,灵敏度高且噪音少,输出的音频信号清晰的特点。设置有照明和耳机,在光线不好的环境下和在吵闹的环境下都能正常操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新型非接触式寻线装置,包括发射器(100)和接收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100)包括信号发生模块(110)、放大模块(120)和分频模块(150),所述信号发生模块(110)产生单频的主频信号经所述分频模块(150)分频形成分频信号后,再经所述放大模块(120)放大形成放大信号,所述放大模块(120)连接导线(130)并通过所述导线(130)发射所述放大信号;所述接收器(200)包括LC并联谐振电路(201)、一级信号放大电路(202)、二级信号放大电路(204)、三级信号放大电路(205)、扬声器(206)和电池供电电路(207),所述LC并联谐振电路(201)谐振接收所述发射器(100)发射的所述放大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放大信号依次送至所述一级信号放大电路(202)、二级信号放大电路(204)和三级信号放大电路(205)进行三级放大后通过所述扬声器(206)输出,所述电池供电电路(207)分别对所述一级信号放大电路(202)、二级信号放大电路(204)和三级信号放大电路(205)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非接触式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200)还包括用于照明的照明电路(208),所述电池供电电路(207)对所述供电照明电路(208)供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非接触式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200)还包括信号指示电路(209),所述电池供电电路(207)对所述信号指示电路(209)供电,所述信号指示电路(209)与所述三级信号放大电路(205)电连接,所述信号指示电路(209)用于指示所述接收器(200)的运行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非接触式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200)还包括耳机插口(210),所述耳机插口(210)与所述三级信号放大电路(205)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非接触式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模块(110)包括振荡产生电路(1101)和整形电路(1102),所述振荡产生电路(1101)产生单频的主频信号经所述整形电路(1102)整形后输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非接触式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模块(120)包括第一放大电路(1201)和第二放大电路(1202),所述信号发生模块(110)产生单频的主频信号经所述第一放大电路(1201)放大形成放大信号,所述第一放大电路(1201)连接导线(130)并通过所述导线(130)发射所述放大信号;所述第二放大电路(1202)与零线(140)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非接触式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130)为同轴线缆、电话线、网线或其它的金属电缆。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非接触式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200)还包括音量控制电路(203),所述音量控制电路(203)分别与所述一级信号放大电路(202)和二级信号放大电路(204)电连接,所述音量控制电路(203)用于控制所述接收器(200)的音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非接触式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量控制电路(203)为一可调电位器。
CN201420320053.7U 2014-06-16 2014-06-16 一种新型非接触式寻线装置 Active CN203838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20053.7U CN203838282U (zh) 2014-06-16 2014-06-16 一种新型非接触式寻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20053.7U CN203838282U (zh) 2014-06-16 2014-06-16 一种新型非接触式寻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38282U true CN203838282U (zh) 2014-09-17

Family

ID=51516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20053.7U Active CN203838282U (zh) 2014-06-16 2014-06-16 一种新型非接触式寻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382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6906A (zh) * 2016-04-29 2016-08-03 优利德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器对应工频电源线路寻线方法及其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6906A (zh) * 2016-04-29 2016-08-03 优利德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器对应工频电源线路寻线方法及其装置
CN105826906B (zh) * 2016-04-29 2019-03-05 优利德科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器对应工频电源线路寻线方法及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2828B (zh) 高灵敏度非接触式寻线方法和装置
CN101793935B (zh) 非接触式寻线方法和装置
CN104764973B (zh) 感应式线束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203838282U (zh) 一种新型非接触式寻线装置
CN204203482U (zh) 一种高灵敏度寻线器
CN104007350A (zh) 一种多功能寻线装置
CN204547980U (zh) 汽车电瓶降压装置
CN203909185U (zh) 一种具有通断检测功能的寻线装置
CN104020494A (zh) 一种新型寻线方法
CN103995217A (zh) 一种新型寻线仪
CN203881896U (zh) 一种新型寻线仪
CN204425354U (zh) 通信线路查线仪
CN204203479U (zh) 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寻线器的信号收发装置
CN104052514A (zh) 一种新型寻线器的信号接收装置
CN203909186U (zh) 一种具有通断检测及显示功能的寻线装置
CN203872181U (zh) 一种电话线寻线装置
CN104020493A (zh) 一种高灵敏度寻线器
CN204559807U (zh) 一种新型k歌电视
CN104007474A (zh) 一种高灵敏度寻线方法
CN104869493A (zh) 万能无线耳机装置
CN203193725U (zh) 一种多功能语音屏蔽寻线仪
CN203643547U (zh) 一种寻线器的信号接收装置
US10602271B2 (en) Sound system, end of line device and end of branch device
CN206992461U (zh) 打线钳
CN203775413U (zh) 一种车辆音响系统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NOYAFA ELETRONIC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EI MING

Effective date: 2015052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8100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O: 518104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520

Address after: 518104, third, No. two, Jinyuan Road, Xinqiao industrial district, Baoan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Noyafa Electronic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0,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manhole Street Xinqiao bridge, No. 8, Hyatt building, Room 501

Patentee before: Lei M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2

Address after: 425000 south east side of Taoyuan East Road extension of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in Lengshuitan District, Yong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ongzhou Nuo Fangzh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4 No. 1, Jinyuan 2nd Road, Xinqiao third industrial zone, Shaji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Nuo Fangzhou Electronic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