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26675U - 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壳体及户外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壳体及户外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26675U
CN203826675U CN201420094900.2U CN201420094900U CN203826675U CN 203826675 U CN203826675 U CN 203826675U CN 201420094900 U CN201420094900 U CN 201420094900U CN 203826675 U CN203826675 U CN 203826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outdoor communication
cable
tube structure
adapt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949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畅春亮
欧胜军
鞠金培
高飞
陈文生
赵广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amsung Electronics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amsung Electronics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amsung Electronics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amsung Electronics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949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26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26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2667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包括:筒体结构,其一端连接有一供线缆穿设的尾部;在筒体结构的两侧壁上设置有弹片结构;所述弹片结构用于与所述户外通信设备壳体进行快速卡接;其中,在所述筒体结构和尾部之中穿设有线缆,所述线缆的端部设置有线缆接头,用于与户外通信设备壳体中的电路板接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相应的户外通信设备壳体和户外通信设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操作快捷、结构紧凑、成本低、密封效果好且连接安全稳固的优点。

Description

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壳体及户外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壳体及户外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户外无线通信设备(Remote Radio Unit, RRU)在进行信号传递与电源供应时经常需要设置有对外的接口。由于户外无线通信设备通常工作环境恶劣,故需对各个对外接口进行防护处理,以防止灰尘、雨水等进行入户外无线通信设备的内部,以保证户外无线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另外,由于户外无线通信设备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现场空间小,同时户外无线通信设备接口需要与天线、电源、数据光纤等进行连接,接口的种类和数量较多且需要经常维护插拔操作,这样就要求户外无线通信设备接口最好具有连接操作快捷、结构紧凑、防护可靠、成本低等特点。 
目前,现有的户外无线通信设备的接口的方式,常利用一个法兰安装在户外无线设备的安装面板上,在该法兰上设置密封圈以及固定螺钉使线缆与户外无线通信设备内部实现连接。但是现有的这种接口方式由于组装零部件多,且材料用量大以及加工难度较高导致成本较高,并且采用了法兰安装,因此会产生占据空间较大并且操作繁琐的弊端,例如当多个接口并排排列时,为了方便操作,要求两个接口的中心距不能小于一个固定的距离(例如,该固定的距离为40-45mm),故使接口的占用空间较大,以致户外无线通信设备的接口布局过宽,不利于户外通信设备紧凑设计;另外,对接口进行安装是需要采用紧固螺钉,操作起来很繁琐;再者,对户外无线通信设备的接口的密封主要利用密封圈实现,一旦该密封圈失效,则整体密封会出现失效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壳体以及户外通信设备,其结构紧凑、便于操作且密封性能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包括: 
筒体结构,其一端开口,另一端连接有一供线缆穿设的尾部;
在所述筒体结构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弹片结构;所述弹片结构用于与所述户外通信设备壳体进行快速卡接,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筒体结构的侧壁上,另一端悬空;
所述每一弹片结构包括:弯折部,其一端与筒体结构的侧壁固定;延伸部,其自所述弯折部的另一端延伸而出,大致与所述筒体结构的侧壁相平行;导入部,与所述延伸部相连接,其另一端悬空并与所述筒体结构的侧壁形成倾斜角度,其中,在所述延伸部或所述导入部上设置有一组弹片开口。
其中,所述尾部为可伸缩弹性尾部,在所述筒体结构和可伸缩弹性尾部之中穿设有线缆,且所述线缆与所述可伸缩弹性尾部上远离所述筒体结构的一端密封固定; 
所述线缆的端部设置有线缆接头,用于与户外通信设备壳体中的电路板接头相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弹片结构内部形成一开口朝向所述筒体结构的定位套筒;在所述线缆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抵靠在所述定位套筒上。 
优选地,在所述筒体结构与所述可伸缩弹性尾部外围覆盖有一层一体成形的密封层。 
优选地,密封层上与所述户外通信设备壳体配合处设置有至少一圈密封唇边。 
优选地,采用第一次嵌注工艺将所述弹片结构设置于所述筒体结构上,采用第二次嵌注工艺将所述密封层包裹在筒体结构上。 
优选地,筒体结构采用高强度塑料材质制成。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户外通信设备壳体,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穿设孔与线缆防护接头组件相配合,其中,所述穿设孔供所述线缆防护接头组件的筒体结构穿设,在所述穿设孔的两侧设置有连接片,在所述每一连接片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卡凸,所述每一组卡凸与设置于所述线缆防护接头组件上的一组相应弹片开口相配合。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户外通信设备,其具有户外通信设备壳体,以及与所述户外通信设备壳体相配合的线缆防护接头组件; 
其中,所述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包括:
筒体结构,其一端开口,另一端连接有一供线缆穿设的尾部; 
在所述筒体结构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弹片结构;所述弹片结构用于与所述户外通信设备壳体进行快速卡接,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筒体结构的侧壁上,另一端悬空,在所述弹片结构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弹片开口;
所述户外通信设备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穿设孔,所述穿设孔供所述线缆防护接头组件的筒体结构穿设,在所述穿设孔的两侧设置有连接片,在所述每一连接片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卡凸,所述每一组卡凸与所述弹片结构上的一组相应的弹片开口相配合。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首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通过弹片结构可以与设置在户外通信设备壳体上的连接片的卡凸快速锁紧或脱离,从而使户外通信设备接头的操作非常快捷,而且只需对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的两侧进行操作,而无需对另外两侧进行操作,从而节省了操作空间,可以使多个线缆防护接头组件排列在一起结构紧凑,从而节省更多的设备空间。
其次,在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设置一体的密封层,以及在密封层与户外通信设备壳体接触的位置上设置至少一圈密封唇边,可以使线缆防护接头组件本身以及其与户外通信设备壳体之间的配合达到非常好的密封效果; 
另外,由于在位于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内部的线缆固定有定位块,且该定位块抵靠在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的定位套筒上,当该线缆受到外力拉拽时,可以使拉力被该定位块传递到线缆定位套筒上,并通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传递到连接片的卡凸上,最终传递到户外通信设备壳体上,从而使线缆接头与PCB板接头的连接免受该外力的影响,可以实现防拽防护,保证了线缆接头与PCB板接头之间连接的安全稳固;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结构简单,连接安全稳固且防水效果好。其生产成本仅为市场常用同类连接产品的7%~10%,占用空间仅为同类连接产品的60-70%;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在户外无线通信设备的接口布局非常紧凑,例如,两个相邻的线缆防护接头组件中心距最小可做到28mm,同时防水等级可以达到IP67级别,而且操作非常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与户外通信设备的壳体进行安装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安装在户外通信设备壳体上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该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包括有: 
筒体结构2,其一端开口,另一端连接有一供线缆7穿设的尾部,在本实施例中,该尾部为可伸缩弹性尾部9,在本实施例中,该筒体结构2为矩形,其采用高强度塑料或其他不易变形的材质制成,以保证线缆防护接头组件不易变形,且其长宽尺寸不同,可以实现防呆功能;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该筒体结构2也可以采用诸如多边体或圆形等其他的形状;而可伸缩弹性尾部9可由橡胶或类橡胶(如PPE)材料制成,其可以受力进行伸展或收缩,其外部呈波纹状;
在筒体结构2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弹片结构3,该弹片结构用于与户外通信设备壳体8进行快速卡接;每一弹片结构3一端固定在筒体结构2的侧壁上,另一端悬空;在弹片结构3上设置有一组弹片开口30,每组弹片开口30中的相邻的弹片开口3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每组弹片开口30为两个,可理解的是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在一个弹片结构3上可以采用其他数量的弹片开口30;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弹片结构3包括:
弯折部31,其一端与筒体结构2的侧壁固定;
延伸部32,其自弯折部31的另一端延伸而出,大致与筒体结构2的侧壁相平行;
导入部33,与延伸部32相连接,其另一端悬空并与筒体结构2的侧壁形成倾斜角度;
其中,弹片开口30设置在延伸部32上,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该弹片开口30也可以设置在导入部33上。
其中,在筒体结构2和可伸缩弹性尾部9之中穿设有线缆7,且线缆7与可伸缩弹性尾部9上远离筒体结构2的一端密封固定;线缆7的端部设置有线缆接头70,用于与户外通信设备壳体8中的电路板接头(未示出)相连接。 
在筒体结构2与可伸缩弹性尾部9外围覆盖有一层一体成形的密封层1,该密封层1可以为橡胶包胶密封结构,通过该密封层1可以使筒体结构2与可伸缩弹性尾部9形成一体。其中,该密封层1上与户外通信设备壳体8配合处设置有至少一圈密封唇边10,该密封唇边10有特殊的截面形状,利于插入导向,其可以是类如锯齿状,且靠近筒体结构2开口的一侧较平缓,而另一侧坡度变高,通过该密封唇边10的设置可以提高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与户外通信设备8配合时的密封性能,可以达到防尘以及防水的效果。 
在弹片结构3内部形成一开口朝向筒体结构2的定位套筒4;在线缆7上设置有定位块6,该定位块6抵靠在定位套筒4上。 
具体地,在制造该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时,可以采用第一次嵌注工艺将弹片结构3设置在筒体结构2上,然后采用第二次嵌注工艺将密封层1包裹在筒体结构2上。 
如图4至图6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与户外通信设备的壳体进行安装的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通信设备壳体8,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线缆防护接头组件相配合的穿设孔80,具体地,该穿设孔80供筒体结构2穿设,在至少一个穿设孔80的两侧设置有连接片5,在每一连接片5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卡凸50,每一组卡凸50与弹片结构3上所设置的一组相应的弹片开口30相配合。其中,该连接片5以及卡凸50可以由不锈钢板通过钣金冲压或切割成型而成,再利用螺栓51将该连接片安装在户外通信设备壳体8的穿设孔80的两侧,可以理解的是,该连接片5也可以采用强度足够大的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缩减空间,可以在户外通信设备壳体8上并排设置多个穿设孔80,从而可以在连接片5设置多组卡凸50,从而降低加工成本,并方便装配,图中示出了在穿设孔80的上下两则设置有连接片5,可以理解的是,当多个穿设孔80为上下排列时,连接片5可以设置在穿设孔80的左右两侧。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需要将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安装到户外通信设备上时,先压缩可伸缩式弹性尾部9,使线缆防护接头组件的筒体结构2随之后退,并使线缆7的线缆接头70伸出适当长度,此时可方便地将线缆接头70插入户外通信设备壳体8上的穿设孔80中,并和其内部相应PCB板接口相连接;然后将线缆防护接头组件的筒体结构2插入户外通信设备壳体8的穿设孔80中,并按压两侧的弹片结构3,使安装在户外通信设备壳体8上的连接片5的卡凸50卡入弹片结构3的弹性开口30中,从而将该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固定在户外通信设备壳体8的穿设孔80中,另外,由于密封层1上置有至少一圈密封唇边10,可以使线缆防护接头组件与户外通信设备壳体8之间实现很好的密封效果;为了进一步加强密封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户外通信设备壳体8的穿设孔80内面处上设置与密封唇边10相配合的三角形倒牙。
需要拔出线缆防护接头组件时,先按压线缆防护接头组件上的弹片结构3,使其与连接片5的卡凸50相脱离,用一定的力拨出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并压缩可伸缩式弹性尾部9,使线缆防护接头组件的筒体结构2后退,并使线缆7的线缆接头70露出足够的长度,将手指伸入户外通信设备壳体8的开口里将线缆7的线缆接头70扣开拔出,从而将该线缆防护接头组件拔出。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户外通信设备,其具有户外通信设备壳体8,在户外通信设备壳体8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穿设孔80,在穿设孔80的两侧设置有连接片5,在每一连接片5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卡凸50,其中每一组卡凸50分别朝向一个穿设孔80; 
该户外通信设备进一步包括有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其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包括有:筒体结构2、可伸缩弹性尾部9、弹片结构3、线缆7以及密封层1等,其中各部件的结构以及功能可以参照前述对图1至图6的描述,在此不进行赘述。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首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通过弹片结构可以与设置在户外通信设备壳体上的连接片的卡凸快速锁紧或脱离,从而使户外通信设备接头的操作非常快捷,而且只需对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的两侧进行操作,而无需对另外两侧进行操作,从而节省了操作空间,可以使多个线缆防护接头组件排列在一起结构紧凑,从而节省更多的设备空间。
其次,在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设置一体的密封层,以及在密封层与户外通信设备壳体接触的位置上设置至少一圈密封唇边,可以使线缆防护接头组件本身以及其与户外通信设备壳体之间的配合达到非常好的密封效果; 
另外,由于在位于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内部的线缆固定有定位块,且该定位块抵靠在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的定位套筒上,当该线缆受到外力拉拽时,可以使拉力被该定位块传递到线缆定位套筒上,并通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传递到连接片的卡凸上,最终传递到户外通信设备壳体上,从而使线缆接头与PCB板接头的连接不会受到该外力的影响,可以实现防拽防护,保证了线缆接头与PCB板接头之间连接的安全稳固;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结构简单,连接安全稳固且防水效果好。其生产成本仅为市场常用同类连接产品的7%~10%,占用空间仅为同类连接产品的60-70%;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在户外无线通信设备的接口布局非常紧凑,例如,两个相邻的线缆防护接头组件中心距最小可做到28mm,同时防水等级可以达到IP67级别,而且操作非常快捷。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结构(2),其一端开口,另一端连接有一供线缆(7)穿设的尾部; 
在所述筒体结构(2)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弹片结构(3);所述弹片结构(3)用于与所述户外通信设备壳体(8)进行快速卡接,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筒体结构(2)的侧壁上,另一端悬空;
其中,所述每一弹片结构(3)包括:
弯折部(31),其一端与筒体结构(2)的侧壁固定;
延伸部(32),其自所述弯折部(31)的另一端延伸而出,大致与所述筒体结构(2)的侧壁相平行;
导入部(33),与所述延伸部(32)相连接,其另一端悬空并与所述筒体结构(2)的侧壁形成倾斜角度;
其中,在所述延伸部(32)或导入部(33)上设置有一组弹片开口(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为可伸缩弹性尾部(9);在所述筒体结构(2)和可伸缩弹性尾部(9)之中穿设有线缆(7),且所述线缆(7)与所述可伸缩弹性尾部(9)上远离所述筒体结构(2)的一端密封固定;
所述线缆(7)的端部设置有线缆接头(70),用于与户外通信设备壳体(8)中的电路板接头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片结构(3)内部形成一开口朝向所述筒体结构(2)的定位套筒(4);在所述线缆(7)上设置有定位块(6),所述定位块(6)抵靠在所述定位套筒(4)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结构(2)与所述可伸缩弹性尾部(9)外围覆盖有一层一体成形的密封层(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层(1)上与所述户外通信设备壳体(8)配合处设置有至少一圈密封唇边(1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采用第一次嵌注工艺将所述弹片结构(3)设置于所述筒体结构(2)上,采用第二次嵌注工艺将所述密封层(1)包裹在筒体结构(2)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结构(2)采用高强度塑料材质制成。
8.一种户外通信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户外通信设备壳体(8)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穿设孔(80)与线缆防护接头组件相配合,其中,所述穿设孔(80)供所述线缆防护接头组件的筒体结构(2)穿设,在所述穿设孔(80)的两侧设置有连接片(5),在所述每一连接片(5)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卡凸(50),所述每一组卡凸(50)与设置于所述线缆防护接头组件上的一组相应弹片开口(30)相配合。
9.一种户外通信设备,其具有户外通信设备壳体(8),以及与所述户外通信设备壳体(8)相配合的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包括:
筒体结构(2),其一端开口,另一端连接有一供线缆(7)穿设的尾部; 
在所述筒体结构(2)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弹片结构(3);所述弹片结构(3)用于与所述户外通信设备壳体(8)进行快速卡接,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筒体结构(2)的侧壁上,另一端悬空,在所述弹片结构(3)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弹片开口(30);
所述户外通信设备壳体(8)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穿设孔(80),所述穿设孔(80)供所述线缆防护接头组件的筒体结构(2)穿设,在所述穿设孔(80)的两侧设置有连接片(5),在所述每一连接片(5)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卡凸(50),所述每一组卡凸(50)与所述弹片结构(3)上的一组相应的弹片开口(30)相配合。
CN201420094900.2U 2014-03-04 2014-03-04 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壳体及户外通信设备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26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94900.2U CN203826675U (zh) 2014-03-04 2014-03-04 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壳体及户外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94900.2U CN203826675U (zh) 2014-03-04 2014-03-04 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壳体及户外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26675U true CN203826675U (zh) 2014-09-10

Family

ID=51482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94900.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26675U (zh) 2014-03-04 2014-03-04 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壳体及户外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266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4477A (zh) * 2014-03-04 2014-07-02 深圳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壳体及户外通信设备
CN105846222A (zh) * 2015-01-15 2016-08-10 江苏赛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的电缆连接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4477A (zh) * 2014-03-04 2014-07-02 深圳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壳体及户外通信设备
CN103904477B (zh) * 2014-03-04 2016-10-05 深圳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壳体及户外通信设备
CN105846222A (zh) * 2015-01-15 2016-08-10 江苏赛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的电缆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4477A (zh) 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壳体及户外通信设备
US20170310005A1 (en) Radio frequency unit
CN203101462U (zh) 三相电能表单表位插件
CN203826675U (zh) 户外通信设备线缆防护接头组件、壳体及户外通信设备
CN204680843U (zh) 一种实现电气屏柜内部和外部接线的重型连接器
CN205960284U (zh) 一种圆形集束防水快插型射频连接器
CN204258805U (zh) 矿用本安型基站信号放大器
WO2015026528A3 (en) Standard antenna interface
CN204067693U (zh) 防水且多功能抽屉式卡座
CN206148694U (zh) 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电池usb充电防水结构
CN204243409U (zh) 快速接线装置
CN205540827U (zh) 一种射频监控单元
CN202534864U (zh) 一种密封式usb连接接口组件
CN206180207U (zh) 一种大线插座
CN202259904U (zh) 一种机车用连接器插座把手组件
CN207504283U (zh) 一种柔性数据线集线器
CN203403884U (zh) 用于在盾构刀盘上固定雷达天线的装置
CN110880662A (zh) 一种具有接口保护机构的连接器
CN207052844U (zh) 电连接器、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N203312471U (zh) 通讯防雷用骨架接地卡
CN203858367U (zh) Gnss参考站接收机
CN202649967U (zh) 一种触摸屏
CN204257788U (zh) 低通滤波器加耦合器的混搭结构
CN204088830U (zh) 一种具有防雷功能的被复线接口转换器
CN202712517U (zh) 一种rj45网络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1005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