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25243U - 插芯组件、光纤连接器、牵引组件 - Google Patents

插芯组件、光纤连接器、牵引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25243U
CN203825243U CN201420219291.9U CN201420219291U CN203825243U CN 203825243 U CN203825243 U CN 203825243U CN 201420219291 U CN201420219291 U CN 201420219291U CN 203825243 U CN203825243 U CN 2038252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pin
ferrule assembly
inner housing
shell body
ferr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1929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朝阳
程兴均
刘蕾
齐龙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1929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25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252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2524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插芯组件,包括:内壳体;弹簧、多孔插芯、多纤光缆、套筒和热缩管。所述插芯组件为与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整体部件;并且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能够套装在所述插芯组件上。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除外壳体和外部尾套之外的所有其它部件能够在现场快速地组装成一个体积较小的多芯插芯组件,因此,能够容易地牵引该多芯插芯组件通过细长的管道,并且在通过管道之后,外壳体和外部尾套能够方便地安装到多芯插芯组件上,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多芯光纤连接器。

Description

插芯组件、光纤连接器、牵引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芯组件、具有该插芯组件的光纤连接器、具有该插芯组件的牵引组件、以及该光纤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基于多孔插芯的增强型多芯光纤连接器的设计是以全部元件在可控的工厂环境内加工组装完成的,当该种设计遇到在空间受限的应用环境时(如:需将组件通过空间受限的管道),由于完整的连接器头部比较大,在空间受限的环境中应用就变得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实现光缆组件的有效铺设。
在现有技术中,增强型多芯光纤连接器的设计及制造过程一般采用如下方式(以具有公端插芯的连接器为例,具有母端插芯的连接器类似):
在工厂环境下,通过弹簧尾座将打磨好的多孔插芯(含预装光纤)、光纤保护套、对准针(公端插芯具有对准针,母端插芯具有与对准针配合的对准孔)以及弹簧固定在内壳体上,利用内壳体盖片和套筒将光缆加强件固定在内壳体上,使光缆和内壳体成为一个整体,再将外壳体套在内壳体上,安装好热缩管,尾部护套,对准插件,外保护壳及密封圈,形成一个完成的增强型多芯光纤连接器。
现有增强型多芯光纤连接器的问题在于:
a)其尺寸大,不易在应用现场穿过管道,尤其是管道空间受限时,给光缆的铺设施工带来难度、甚至不可行;
b)如果采用增强型多芯光纤连接器尾纤接续的方案,即现场只将光缆穿过管道,然后在管道外将光缆接续一段在工厂环境下预制的增强型多芯光纤连接器尾纤,虽然此法也可以实现光缆连接功能,但由于接续时多芯光纤结构相对复杂,现场(大多在户外)环境不确定性因素非常多(不如灰尘等),接续的光学品质难以得到一致性的保证,而且对现场接续操作的技术员/工程师的操作技能要求非常高,操作耗时,因此安装成本高,更要紧的是,此种操作的不确定性还会带来连接器可靠性降低的风险;
c)在插芯上没有安装保护帽,插芯的前端面以及插芯的内孔中的光纤的前端面容易受到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通过细长管道的插芯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插芯组件,所述插芯组件包括:
内壳体;
弹簧,安装在所述内壳体中;
多孔插芯,安装在所述内壳体的前端上,并挤压所述弹簧;
多纤光缆,其一端从内壳体的后端进入内壳体,并且其一端的多根光纤固定在插芯的多个通孔中;
套筒,套装在内壳体的后端上,并且与所述内壳体一起将光缆一端的加强元件固定在内壳体的后端上;和
热缩管,热缩在套筒和从套筒中露出的光缆上,
其中,所述插芯组件为与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整体部件;并且
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能够套装在所述插芯组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套筒上套装有一个环形密封圈,当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安装在所述插芯组件上时,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挤压环形密封圈,从而密封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与所述插芯组件之间的配合界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套筒上形成有一圈定位凹槽,所述环形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定位凹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插芯组件还包括:内部尾套,所述内部尾套固定在所述内壳体的后端上,其中,所述热缩管热缩在所述内部尾套上,与所述内部尾套一起形成一个侧拉保护装置,防止光缆受到侧向拉力的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插芯组件还包括:光纤保护套,嵌装在所述多孔插芯的后端的安装槽中,并且所述多根光纤穿过光纤保护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多孔插芯为公型插芯,并且所述插芯组件还包括与母型插芯上的对准孔配合的对准针,所述对准针安装在多孔插芯的安装孔中,并从多孔插芯的前端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多孔插芯为母型插芯,并且在所述母型插芯中形成有与公型插芯的对准针配合的对准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内壳体包括相互分离并且能够相互组装在一起的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通过第一卡扣结构相互组装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形成在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中的一个上的第一弹性卡扣;和形成在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中的另一个上的第一卡扣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上形成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特征,防止所述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被错位组装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特征包括:形成在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中的一个上的第一定位凸起;和形成在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中的另一个上的第一定位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通过第二卡扣结构相互组装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内壳体的外壁和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中的一个上形成的第二弹性卡扣;和形成在所述内壳体的外壁和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中的另一个上形成的第二卡扣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内壳体的外壁和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形成有相互配合的第二定位特征,防止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被错位组装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定位特征包括:形成在所述内壳体的外壁和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中的一个上形成的第二定位凸起;和形成在所述内壳体的外壁和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中的另一个上形成的第二定位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光纤连接器是母型连接器或公型连接器,并且母型连接器的第二定位特征与公型连接器的第二定位特征不匹配,以防止将公型连接器的外壳体错误地安装到母型连接器的内壳体上,或者将母型连接器的外壳体错误地安装到公型连接器的内壳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插芯组件还包括:保护帽,所述保护帽装配在所述插芯的前端面上,用于覆盖插芯的内孔中的光纤的前端面以及插芯的前端面上的与配对的插芯配合的至少一部分配合区域,从而使光纤的前端面和插芯的前端面上的至少一部分配合区域与外界环境隔离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保护帽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与插芯的前端面配合的配合端面;和弹性尾部,连接到所述主体部的与所述配合端面相对的一侧,并沿所述光纤的轴线方向延伸预定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保护帽的配合端面上形成有一个容纳凹槽,当所述保护帽装配在所述插芯的前端面上时,光纤的前端面被密封地容纳在所述容纳凹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插芯的前端面被形成为与光纤的轴线成预定角度,并且所述保护帽的配合端面被形成为具有与插芯的前端面互补的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当所述插芯为公型插芯时,所述保护帽的所述配合端面上形成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与公型插芯的对准针配合;并且当所述插芯为母型插芯时,所述保护帽的所述配合端面上形成有凸出的装配针,所述装配针与母型插芯的对准孔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中形成有与所述插芯配合的容纳孔;并且所述保护帽被构造成能够穿过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容纳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保护帽的在垂直于光纤的轴线的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插芯的在垂直于光纤的轴线的方向上的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当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安装在所述插芯组件上时,所述保护帽的弹性尾部从外壳体伸出,便于在将外壳体安装在插芯组件上之后取下所述保护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保护帽的弹性尾部为波纹状的弹性部件、弹簧形式的弹性部件或弹片形式的弹性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根据前述任一个实施例的插芯组件;外部尾套,套装在所述插芯组件的热缩管上;和外壳体,安装在所述插芯组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个根据前述任一个实施例的插芯组件;和将外部尾套和外壳体安装在所述插芯组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牵引组件,包括:根据前述任一个实施例的插芯组件;和牵引件,所述牵引件密封地连接到所述插芯组件上,将所述插芯组件的插芯密封在其内,用于牵引插芯组件在管道中前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牵引组件,包括:根据前述任一个实施例的插芯组件;和牵引件,所述牵引件密封地连接到所述插芯组件上,将所述插芯组件的插芯密封在其内,用于牵引插芯组件在管道中前进,其中,当所述牵引件密封地连接到所述插芯组件上时,所述牵引件将所述插芯组件的保护帽保持在插芯上,以防止保护帽在牵引插芯组件在管道中前进时从插芯脱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牵引件螺纹连接到所述插芯组件的内壳体上;并且当所述牵引件螺纹连接到所述插芯组件的内壳体上时,所述牵引件挤压所述插芯组件的套筒上的环形密封圈,从而密封所述牵引件与所述插芯组件之间的配合界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牵引件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的筒状部件,所述筒状部件套在所述插芯组件的内壳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插芯组件的内壳体的外壁上形成有外螺纹,在所述牵引件的内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外螺纹连接的内螺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牵引件的封闭的一端的外部形成有与牵引杆/牵引绳连接的连接部,以便通过推拉牵引杆/牵引绳使所述牵引组件通过管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牵引件的内壁挤压在保护帽的弹性尾部上,从而将保护帽弹性地保持在插芯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牵引件的外径与所述热缩管的外径大致相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现场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个根据前述任一个实施例的牵引组件;牵引所述牵引组件通过细长管道;将所述牵引件从所述插芯组件上拆卸下来;和将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和外部尾套安装到所述插芯组件上,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光纤连接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中,当安装有该保护帽的插芯通过细长管道时或安装到连接器的外壳体中时,能够有效地保护插芯的前端面和光纤的前端面免受外部损伤。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器的除外壳体和外部尾套之外的一些其它部件能够在现场快速地组装成一个体积较小的多芯插芯组件,因此,能够容易地牵引该多芯插芯组件通过细长的管道,并且在通过管道之后,外壳体和外部尾套能够方便地安装到多芯插芯组件上,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多芯光纤连接器。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插芯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插芯组件的组装图;
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牵引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牵引组件的组装图;
图5显示图4中的牵引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其中显示出保护帽;
图6显示图1中的插芯组件的内壳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显示图1中的插芯组件的内壳体的组装图;
图8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显示图8中的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的卡扣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显示图8中的光纤连接器的插芯组件的保护帽穿过外壳体的容纳孔的示意图;
图11显示母型光纤连接器的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防错装的定位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显示公型光纤连接器的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防错装的定位结构的示意图;
图1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组装后的光纤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其中显示出保护帽;
图14显示图1中的保护帽和多孔插芯的放大示意图;和
图15显示装配图1中的保护帽与多孔插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光纤插芯的保护帽190,包括:主体部191,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主体部191的第一侧安装到插芯110的前端上;和弹性尾部192,连接到主体部191的第二侧,并沿第一方向延伸预定长度。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插芯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插芯组件的组装图;图14显示图1中的保护帽和多孔插芯的放大示意图;和图15显示装配图1中的保护帽与多孔插芯的示意图。
如图1-2和图14-1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插芯110是多孔插芯,保护帽190是用于安装到多孔插芯上的保护帽。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保护帽也可以改造成安装到单孔插芯上的保护帽,例如,将图示的保护帽190的主体部191改变成套筒形式,这样,套筒形式的主体部就可以直接套装在单孔插芯的前端上。
如图1-2和图14-15,保护帽190主要包括主体部191和弹性尾部192。主体部191具有在第一方向(当保护帽190安装到插芯110上时,该第一方向与光纤的轴线方向平行)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主体部191的第一侧安装到插芯110的前端上。弹性尾部192连接到主体部191的第二侧,并沿第一方向延伸预定长度。
如图1-2和图14-15,主体部191覆盖插芯110的内孔中的光纤102的前端面以及插芯110的前端面111上的与配对的插芯配合的至少一部分配合区域,从而使光纤102的前端面和插芯110的前端面111上的至少一部分配合区域与外界环境隔离开。
如图1-2和图14-15,主体部191和插芯110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装配在一起。
如图1-2和图14-15,主体部191具有与插芯110的前端面111配合的配合端面195;主体部191的配合端面195上形成有与插芯110的前端面111上的对准针/对准孔配合的装配孔/装配针,并且主体部191和插芯110通过对准针/对准孔与装配孔/装配针的配合组装在一起。
如图1-2和图14-15,在保护帽190的配合端面195上形成有一个容纳凹槽193,当保护帽190装配在插芯110的前端面111上时,插芯110的内孔中的光纤102的前端面被密封地容纳在容纳凹槽193中。
如图1-2和图14-15,插芯110的前端面111被形成为与光纤的轴线成预定角度,并且保护帽190的配合端面195被形成为具有与插芯110的前端面1111互补的角度。
如图1-2和图14-15,保护帽190的弹性尾部192为波纹状的弹性部件、弹簧形式的弹性部件或弹片形式的弹性部件。
如图1-2和图14-15,当保护帽190安装到插芯110上时,保护帽190能够穿过连接器的外壳体300中的用于容纳插芯110的容纳孔39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插芯组件100,所述插芯组件100包括:内壳体150;弹簧140,安装在所述内壳体150中;多孔插芯110,安装在所述内壳体150的前端上,并挤压所述弹簧140;多纤光缆101,其一端从内壳体150的后端进入内壳体150,并且其一端的多根光纤102固定在插芯110的多个通孔中;套筒160,套装在内壳体150的后端上,并且与所述内壳体150一起将光缆101一端的加强元件103固定在内壳体150的后端上;和热缩管180,热缩在套筒160和从套筒160中露出的光缆101上,其中,所述插芯组件100为与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300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整体部件;并且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300能够套装在所述插芯组件100上。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插芯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插芯组件的组装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图示的插芯组件100由除外壳体300和外部尾套400(参见图8)之外的多个分离的部件组装而成,该插芯组件100包括:内壳体150;弹簧140,安装在所述内壳体150中;多孔插芯110,安装在所述内壳体150的前端上,并挤压所述弹簧140;多纤光缆101,其一端从内壳体150的后端进入内壳体150,并且其一端的多根光纤102固定在插芯110的多个通孔中;套筒160,套装在内壳体150的后端上,并且与所述内壳体150一起将光缆101一端的加强元件103固定在内壳体150的后端上;热缩管180,热缩在套筒160和从套筒160中露出的光缆101上;内部尾套170,所述内部尾套170固定在内壳体150的后端上,其中,热缩管180热缩在内部尾套170上,与内部尾套170一起形成一个侧拉保护装置,防止光缆受到侧向拉力的影响;光纤保护套130,嵌装在多孔插芯110的后端的安装槽(未图示)中,并且多根光纤102穿过光纤保护套130;和保护帽190,保护帽190装配在插芯110的前端面111上,用于覆盖插芯110的内孔中的光纤102的前端面以及插芯110的前端面111上的与配对的插芯(未图示)配合的至少一部分配合区域,从而使光纤102的前端面和插芯110的前端面111上的至少一部分配合区域与外界环境隔离开。
图1和图2所示的插芯组件100是与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300(参见图8)分离的独立组件;并且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300和外部尾套400能够套装在图2所示的插芯组件100上。
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在套筒160上套装有一个环形密封圈161。具体地,在套筒160上形成有一圈定位凹槽,环形密封圈161设置在定位凹槽中。
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多孔插芯110为公型插芯,并且插芯组件100还包括与母型插芯上的对准孔配合的对准针120,对准针120安装在多孔插芯110的安装孔中,并从多孔插芯110的前端凸出。
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多孔插芯也可以为母型插芯,并且在母型插芯中形成有与公型插芯110的对准针120配合的对准孔。
图6显示图1中的插芯组件的内壳体的分解示意图;图7显示图1中的插芯组件的内壳体的组装图。
如图1-2和图6-7所示,内壳体150包括相互分离并且能够相互组装在一起的第一半壳体150a和第二半壳体150b。
如图6-7所示,第一半壳体150a和第二半壳体150b通过第一卡扣结构相互组装在一起。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卡扣结构包括:形成在第一半壳体150a和第二半壳体150b中的一个上的第一弹性卡扣152b;和形成在第一半壳体150a和第二半壳体150b中的另一个上的第一卡扣凹槽152a。
请继续参见图6-7,第一半壳体150a和第二半壳体150b上形成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特征,防止第一半壳体150a和第二半壳体150b被错位组装在一起。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特征包括:形成在第一半壳体150a和第二半壳体150b中的一个上的第一定位凸起153b;和形成在第一半壳体150a和第二半壳体150b中的另一个上的第一定位凹槽153a。
图14显示图1中的保护帽和多孔插芯的放大示意图;和图15显示装配图1中的保护帽与多孔插芯的示意图。
如图1-2和图14-15所示,保护帽190包括:块状的主体部191,主体部191具有与插芯110的前端面111配合的配合端面195;和弹性尾部192,连接到主体部191的与配合端面195相对的一侧,并沿光纤的轴线方向延伸预定长度。
如图14-15所示,在保护帽190的配合端面195上形成有一个容纳凹槽193,当保护帽190装配在插芯110的前端面111上时,从插芯110的前端面111凸出的光纤102的前端面被密封地容纳在容纳凹槽193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15所示,插芯110的前端面111被形成为与光纤的轴线成预定角度,并且保护帽190的配合端面195被形成为具有与插芯110的前端面1111互补的角度。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插芯110为公型插芯,保护帽190的配合端面195上形成有装配孔194,装配孔194与公型插芯的对准针120配合。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插芯也可以为母型插芯,当插芯为母型插芯时,保护帽的配合端面上形成有凸出的装配针,装配针与母型插芯的对准孔配合。
如图14-15所示,保护帽190的弹性尾部192为波纹状的弹性部件,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保护帽190的弹性尾部192也可以为弹簧形式的弹性部件或弹片形式的弹性部件。
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牵引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4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牵引组件的组装图;图5显示图4中的牵引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其中显示出保护帽。
如图3至图5所示,公开了一种牵引组件,包括:根据前述实施例的插芯组件100;和牵引件200,牵引件200密封地连接到插芯组件100上,将插芯组件100的插芯110密封在其内,用于牵引插芯组件100在管道中前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牵引件200密封地连接到插芯组件100上时,牵引件200将插芯组件100的保护帽190保持在插芯110上,以防止保护帽190在牵引插芯组件100在管道中前进时从插芯110脱离。如图5所示,保护帽190的弹性尾部192具有较长的长度,因此,当牵引件200密封地连接到插芯组件100上时,牵引件200的内壁挤压保护帽190的弹性尾部192上,从而将保护帽190弹性地保持在插芯110上。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牵引件200螺纹连接到插芯组件100的内壳体150上;并且当牵引件200螺纹连接到插芯组件100的内壳体150上时,牵引件200挤压插芯组件100的套筒160上的环形密封圈161,从而密封牵引件200与插芯组件100之间的配合界面。
如图3-5所示,牵引件200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的筒状部件,筒状部件套在插芯组件100的内壳体150上。
如图3-5所示,在插芯组件100的内壳体150的外壁上形成有外螺纹151,在牵引件200的内壁上形成有与外螺纹151连接的内螺纹251。
如图3-5所示,在牵引件200的封闭的一端的外部形成有与牵引杆/牵引绳(未图示)连接的连接部210,以便通过推拉牵引杆/牵引绳使牵引组件100通过管道。
如图3-5所示,牵引件200的内壁挤压在保护帽190的弹性尾部192上,从而将保护帽190弹性地保持在插芯110上。
如图3-5所示,牵引件200的外径与热缩管180的外径大致相当,以便尽量减小整个牵引组件的外径尺寸。
图8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图9显示图8中的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的卡扣结构的示意图;图10显示图8中的光纤连接器的插芯组件的保护帽穿过外壳体的容纳孔的示意图。
如图8-10所示,在套筒160上套装有一个环形密封圈161,当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300安装在插芯组件100上时,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300挤压环形密封圈161,从而密封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300与插芯组件100之间的配合界面。
如图8-10所示,内壳体150和外壳体300通过第二卡扣结构相互组装在一起。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卡扣结构包括:形成在内壳体150的外壁和外壳体300的内壁中的一个上形成的第二弹性卡扣354;和形成在内壳体150的外壁和外壳体300的内壁中的另一个上形成的第二卡扣凹槽154。
如图8-10所示,内壳体150的外壁和外壳体的内壁上形成有相互配合的第二定位特征,防止内壳体150和外壳体300被错位组装在一起。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定位特征包括:形成在内壳体150的外壁和外壳体300的内壁中的一个上形成的第二定位凸起155;和形成在内壳体150的外壁和外壳体300的内壁中的另一个上形成的第二定位凹槽355。
图11显示母型光纤连接器的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防错装的定位结构的示意图;图12显示公型光纤连接器的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防错装的定位结构的示意图。
光纤连接器可以是图11所示的母型连接器或图12所示的公型连接器,并且母型连接器的第二定位特征与公型连接器的第二定位特征不匹配,以防止将公型连接器的外壳体300’错误地安装到母型连接器的内壳体150上,或者将母型连接器的外壳体300错误地安装到公型连接器的内壳体150’上。
如图11和图12所示,母型连接器的第二定位特征与公型连接器的第二定位特征可以在尺寸、数量、形状上不同。例如,图11所示的母型连接器300的第二定位特征是一个定位凸起155与一个定位凹槽355配合,而图12所示的公型连接器300’的第二定位特征是两个定位凸起155’与两个定位凹槽355’配合。另外,图11的定位凸起155和定位凹槽355与图12的定位凸起155’和定位凹槽355’的尺寸和形状也不同。
图1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组装后的光纤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其中显示出保护帽。
如图11-13所示,在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300中形成有与插芯110配合的容纳孔390;并且保护帽190被构造成能够穿过光纤连接器的容纳孔39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保护帽190的在垂直于光纤的轴线的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插芯110的在垂直于光纤的轴线的方向上的尺寸。
如图11-13所示,当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300安装在插芯组件100上时,保护帽190的弹性尾部192从外壳体300伸出,便于在将外壳体300安装在插芯组件100上之后从插芯110上取下保护帽190。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保护帽190以轴孔配合的方式组装到插芯110的前端面111上,因此,保护帽190能够容易地从插芯110上拔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构思,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个如前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和
将外部尾套400和外壳体300安装在插芯组件100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构思,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现场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个如前所述的牵引组件;
牵引牵引组件通过细长管道;
将牵引件200从插芯组件100上拆卸下来;和
将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300和外部尾套400安装到插芯组件100上,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光纤连接器。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35)

1.一种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组件(100)包括:
内壳体(150);
弹簧(140),安装在所述内壳体(150)中;
多孔插芯(110),安装在所述内壳体(150)的前端上,并挤压所述弹簧(140);
多纤光缆(101),其一端从内壳体(150)的后端进入内壳体(150),并且其一端的多根光纤(102)固定在插芯(110)的多个通孔中;
套筒(160),套装在内壳体(150)的后端上,并且与所述内壳体(150)一起将光缆(101)一端的加强元件(103)固定在内壳体(150)的后端上;和
热缩管(180),热缩在套筒(160)和从套筒(160)中露出的光缆(101)上,
其中,所述插芯组件(100)为与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300)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整体部件;并且
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300)能够套装在所述插芯组件(1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套筒(160)上套装有一个环形密封圈(161),当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300)安装在所述插芯组件(100)上时,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300)挤压环形密封圈(161),从而密封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300)与所述插芯组件(100)之间的配合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套筒(160)上形成有一圈定位凹槽,所述环形密封圈(161)设置在所述定位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部尾套(170),所述内部尾套(170)固定在所述内壳体(150)的后端上,
其中,所述热缩管(180)热缩在所述内部尾套(170)上,与所述内部尾套(170)一起形成一个侧拉保护装置,防止光缆受到侧向拉力的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光纤保护套(130),嵌装在所述多孔插芯(110)的后端的安装槽中,并且所述多根光纤(102)穿过光纤保护套(1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插芯(110)为公型插芯,并且所述插芯组件(100)还包括与母型插芯上的对准孔配合的对准针(120),所述对准针(120)安装在多孔插芯(110)的安装孔中,并从多孔插芯(110)的前端凸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插芯为母型插芯,并且在所述母型插芯中形成有与公型插芯(110)的对准针(120)配合的对准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体(150)包括相互分离并且能够相互组装在一起的第一半壳体(150a)和第二半壳体(150b)。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半壳体(150a)和第二半壳体(150b)通过第一卡扣结构相互组装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
形成在第一半壳体(150a)和第二半壳体(150b)中的一个上的第一弹性卡扣(152b);和
形成在第一半壳体(150a)和第二半壳体(150b)中的另一个上的第一卡扣凹槽(152a)。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半壳体(150a)和第二半壳体(150b)上形成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特征,防止所述第一半壳体(150a)和第二半壳体(150b)被错位组装在一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特征包括:
形成在第一半壳体(150a)和第二半壳体(150b)中的一个上的第一定位凸起(153b);和
形成在第一半壳体(150a)和第二半壳体(150b)中的另一个上的第一定位凹槽(153a)。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体(150)和所述外壳体(300)通过第二卡扣结构相互组装在一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
形成在所述内壳体(150)的外壁和所述外壳体(300)的内壁中的一个上形成的第二弹性卡扣(354);和
形成在所述内壳体(150)的外壁和所述外壳体(300)的内壁中的另一个上形成的第二卡扣凹槽(154)。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体(150)的外壁和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形成有相互配合的第二定位特征,防止所述内壳体(150)和所述外壳体(300)被错位组装在一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定位特征包括:
形成在所述内壳体(150)的外壁和所述外壳体(300)的内壁中的一个上形成的第二定位凸起(155);和
形成在所述内壳体(150)的外壁和所述外壳体(300)的内壁中的另一个上形成的第二定位凹槽(355)。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连接器是母型连接器或公型连接器,并且母型连接器的第二定位特征与公型连接器的第二定位特征不匹配,以防止将公型连接器的外壳体(300’)错误地安装到母型连接器的内壳体(150)上,或者将母型连接器的外壳体(300)错误地安装到公型连接器的内壳体(150’)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护帽(190),所述保护帽(190)装配在所述插芯(110)的前端面(111)上,用于覆盖插芯(110)的内孔中的光纤(102)的前端面以及插芯(110)的前端面(111)上的与配对的插芯配合的至少一部分配合区域,从而使光纤(102)的前端面和插芯(110)的前端面(111)上的至少一部分配合区域与外界环境隔离开。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帽(190)包括:
主体部(191),所述主体部(191)具有与插芯(110)的前端面(111)配合的配合端面(195);和
弹性尾部(192),连接到所述主体部(191)的与所述配合端面(195)相对的一侧,并沿所述光纤的轴线方向延伸预定长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护帽(190)的配合端面(195)上形成有一个容纳凹槽(193),当所述保护帽(190)装配在所述插芯(110)的前端面(111)上时,光纤(102)的前端面被密封地容纳在所述容纳凹槽(193)中。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芯(110)的前端面(111)被形成为与光纤的轴线成预定角度,并且所述保护帽(190)的配合端面(195)被形成为具有与插芯(110)的前端面(1111)互补的角度。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插芯(110)为公型插芯时,所述保护帽(190)的所述配合端面(195)上形成有装配孔(194),所述装配孔(194)与公型插芯的对准针(120)配合;并且
当所述插芯为母型插芯时,所述保护帽的所述配合端面上形成有凸出的装配针,所述装配针与母型插芯的对准孔配合。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300)中形成有与所述插芯(110)配合的容纳孔(390);并且
所述保护帽(190)被构造成能够穿过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容纳孔(390)。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帽(190)的在垂直于光纤的轴线的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插芯(110)的在垂直于光纤的轴线的方向上的尺寸。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体(300)安装在所述插芯组件(100)上时,所述保护帽(190)的弹性尾部(192)从外壳体(300)伸出,便于在将外壳体(300)安装在插芯组件(100)上之后取下所述保护帽(190)。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帽(190)的弹性尾部(192)为波纹状的弹性部件、弹簧形式的弹性部件或弹片形式的弹性部件。
27.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26中任一项所述的插芯组件(100);
外部尾套(400),套装在所述插芯组件(100)的热缩管(180)上;和
外壳体(300),安装在所述插芯组件(100)上。
28.一种牵引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26中任一项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和
牵引件(200),所述牵引件(200)密封地连接到所述插芯组件(100)上,将所述插芯组件(100)的插芯(110)密封在其内,用于牵引插芯组件(100)在管道中前进。
29.一种牵引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8-26中任一项所述的插芯组件(100);和
牵引件(200),所述牵引件(200)密封地连接到所述插芯组件(100)上,将所述插芯组件(100)的插芯(110)密封在其内,用于牵引插芯组件(100)在管道中前进,
其中,当所述牵引件(200)密封地连接到所述插芯组件(100)上时,所述牵引件(200)将所述插芯组件(100)的保护帽(190)保持在插芯(110)上,以防止保护帽(190)在牵引插芯组件(100)在管道中前进时从插芯(110)脱离。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牵引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件(200)螺纹连接到所述插芯组件(100)的内壳体(150)上;并且
当所述牵引件(200)螺纹连接到所述插芯组件(100)的内壳体(150)上时,所述牵引件(200)挤压所述插芯组件(100)的套筒(160)上的环形密封圈(161),从而密封所述牵引件(200)与所述插芯组件(100)之间的配合界面。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牵引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件(200)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的筒状部件,所述筒状部件套在所述插芯组件(100)的内壳体(150)上。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牵引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芯组件(100)的内壳体(150)的外壁上形成有外螺纹(151),在所述牵引件(200)的内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外螺纹(151)连接的内螺纹(251)。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牵引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牵引件(200)的封闭的一端的外部形成有与牵引杆/牵引绳连接的连接部(210),以便通过推拉牵引杆/牵引绳使所述牵引组件(100)通过管道。
34.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牵引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件(200)的内壁挤压在保护帽(190)的弹性尾部(192)上,从而将保护帽(190)弹性地保持在插芯(110)上。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牵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200)的外径与所述热缩管(180)的外径大致相当。
CN201420219291.9U 2014-04-30 2014-04-30 插芯组件、光纤连接器、牵引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252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19291.9U CN203825243U (zh) 2014-04-30 2014-04-30 插芯组件、光纤连接器、牵引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19291.9U CN203825243U (zh) 2014-04-30 2014-04-30 插芯组件、光纤连接器、牵引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25243U true CN203825243U (zh) 2014-09-10

Family

ID=51480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1929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25243U (zh) 2014-04-30 2014-04-30 插芯组件、光纤连接器、牵引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25243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3420A (zh) * 2014-04-30 2015-11-2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插芯组件、光纤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牵引组件
US10073224B2 (en) 2014-07-09 2018-09-11 Adc Telecommunications (Shanghai) Distribution Co. Ltd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on site
US10895698B2 (en) 2015-11-30 2021-01-19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Fiber optic connector and assembly thereof
US10976500B2 (en) 2015-12-16 2021-04-13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Field installed fiber optic connector
US11002917B2 (en) 2014-02-14 2021-05-11 Commscope Tele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ber optic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US11372172B2 (en) 2012-11-30 2022-06-28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Fiber optic connector with field installable outer connector housing
US11474306B2 (en) 2014-02-14 2022-10-18 Commscope Tele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ber optic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80074B2 (en) 2012-11-30 2024-01-23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Fiber optic connector with field installable outer connector housing
US11372172B2 (en) 2012-11-30 2022-06-28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Fiber optic connector with field installable outer connector housing
US11474306B2 (en) 2014-02-14 2022-10-18 Commscope Tele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ber optic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US11002917B2 (en) 2014-02-14 2021-05-11 Commscope Tele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ber optic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US11506844B2 (en) 2014-02-14 2022-11-22 Commscope Tele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ber optic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CN105093420A (zh) * 2014-04-30 2015-11-2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插芯组件、光纤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牵引组件
US10073224B2 (en) 2014-07-09 2018-09-11 Adc Telecommunications (Shanghai) Distribution Co. Ltd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on site
US10473867B2 (en) 2014-07-09 2019-11-12 Commscope Tele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on site
US11119283B2 (en) 2014-07-09 2021-09-14 Commscope Tele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on site
US11726270B2 (en) 2014-07-09 2023-08-15 CommScope Tele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on site
US10895698B2 (en) 2015-11-30 2021-01-19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Fiber optic connector and assembly thereof
US11409051B2 (en) 2015-11-30 2022-08-09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Fiber optic connector and assembly thereof
US11378756B2 (en) 2015-12-16 2022-07-05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Field installed fiber optic connector
US11789216B2 (en) 2015-12-16 2023-10-17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Field installed fiber optic connector
US10976500B2 (en) 2015-12-16 2021-04-13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Field installed fiber optic connecto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86340U (zh) 保护帽、插芯组件、光纤连接器、牵引组件
CN203825243U (zh) 插芯组件、光纤连接器、牵引组件
CN105445862A (zh) 光纤连接器及其现场组装方法
CN105093420A (zh) 插芯组件、光纤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牵引组件
CN105093421A (zh) 保护帽、插芯组件、光纤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牵引组件
CN101006376B (zh) 具有对准和键合机构的光纤插座和插头组件
CN103140785B (zh) 可变形套管总成和光纤连接器
US10162125B2 (en) Plug-side optical connector and optical connector system
CN205982742U (zh) 光纤连接器
EP3214471B1 (en) Connecting piece and optical fibre connector
CN105137547B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及光纤连接器组件
CN105683795A (zh) 加固的光纤连接器和连接系统
CN105244678B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座和插座壳体组件
CN104199152B (zh) 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头及光纤适配器
CN102870023A (zh) 光纤连接头、光纤适配器及光纤连接器
CN101268396A (zh) 包括对准套塞的光纤插座和插头组件
CN202453542U (zh) 光纤连接器
EP3185058B1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CN104101953A (zh) 用于光纤到户的光纤连接组件
US9448368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CN208999609U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
CN105492947A (zh) 密封的光学纤维连接器
CN207557528U (zh) 一种穿舱用光纤连接器及光纤连接器穿舱组件
CN203133331U (zh) 用于光纤到户的光纤连接组件
CN105988165A (zh) 多芯光纤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