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24123U - 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24123U
CN203824123U CN201320724848.XU CN201320724848U CN203824123U CN 203824123 U CN203824123 U CN 203824123U CN 201320724848 U CN201320724848 U CN 201320724848U CN 203824123 U CN203824123 U CN 203824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low
temperature
storing material
so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248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onengp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Aonengp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Aonengp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Aonengp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2484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24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24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2412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可以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跨季节的使用,本实用新型采用低温太阳能热采集系统,属于非跟踪型的太阳能系统,将太阳能采集后的热能与蓄热器进行交换,再将其进行利用。本实用新型采用将太阳能采集建设成为一个墙体的结构,从而可以提供一种适合于大规模的采集以及储存系统,将太阳能低温采集部分设置在墙体的一侧,腔体内部设置有蓄热材料,从而实现热能的采集与储存一体化。本实用新型通过墙体结构的采集与储存,可以实现大规模的采集和存储,特别是可以实现跨季节的采集和使用。

Description

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利用,特别是利用太阳能低温热采集系统的蓄热利用以及大规模跨季利用。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低温热利用主要是热水及供暖等利用,也可以用于制冷,但是基本上是属于当天当季使用,也是主要以家庭及小规模的使用为主,主要原因在于其存储和采集能力有限,因而无法大规模、跨季节使用。 
如果实现跨季节使用,首先需要完善蓄热器,蓄热器是对热能进行储存的设备,现有的蓄热器为蒸汽型和液体蓄热器; 
在工业节能领域,将余热进行回收并储存,通常采用相变技术进行蓄热,在低温领域采用蓄冰技术实现蓄热; 
在太阳能领域,采用熔融盐蓄热,虽然熔融盐可以实现高温的储存,但是由于其需要从固态转变为液体,因而需要热能将其加热,同时熔融盐的毒性、经济型、安全性也存在问题,因而熔融盐蓄热的使用受到限制。 
在太阳能领域,也采用空气或其他气体进行蓄热,但其热熔小,无法实现大规模的热能存储。 
蓄能电站采用电能进行储存,特别是风电及光伏组成的电能,由于其无法实现储存,因而不得不大量的抛弃,造成大量的浪费。如果采用热能进行储存,需要具备大功率的存储能力的储存器。 
如何实现太阳能采集和蓄热有机的结合,并适合于大规模的跨季节的使用,这是为太阳能跨季节的使用,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可以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跨季节的使用,本实用新型采用低温太阳能热采集系统,属于非跟踪型的太阳能系统,将太阳能采集后的热能与蓄热器进行交换,再将其进行利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太阳能采集建设成为一个墙体的结构,从而可以提供一种适合于大规模的采集以及储存系统,将太阳能低温采集部分设置在墙体的一 侧,腔体内部设置有蓄热材料,从而实现热能的采集与储存一体化; 
本实用新型通过墙体结构的采集与储存,可以实现大规模的采集和存储,特别是可以实现跨季节的采集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还提供一种具备移动功能的蓄热器,可以通过太阳能墙体进行采集,后与蓄热器进行交换后将蓄热器进行移动,到一个需要热能的区域,然后再进行利用。 
具体发明内容如下: 
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包括蓄热材料,太阳能低温采集系统,热管,保温材料,壳体等,其特征是: 
包含至少一个设置在地下的容器,在容器内设置有蓄热材料; 
以及包含至少一组太阳能低温采集系统,太阳能采集部分设置在地面上,设置有第一换热器件完成太阳能低温采集系统与容器内蓄热材料之间的换热; 
在容器上还设置有一对进口和出口,蓄热材料可以从进口进入,从出口排出; 
太阳能低温采集系统将采集的热能通过第一换热器件将热能交换给蓄热腔体的蓄热材料,蓄热材料达到设定温度后,采用下列方案之一进行操作: 
A、将蓄热材料从容器中卸载出去,或者将并将低温的蓄热材料装入到容器内继续采集; 
B、在容器上还设置有第二换热器件,完成蓄热腔体与外部使用热能的器件之间的换热。 
C、对蓄热材料进行保温,以便跨季节使用。 
太阳能低温采集系统选择下列一种或多种: 
A、真空管采集系统; 
B、平板采集系统; 
C、热管真空管采集系统; 
D、热管平板采集系统; 
E、CPC真空管采集系统; 
F、CPC热管采集系统。 
太阳能低温采集系统设置在地面以上,按照延南北方向或东西方向进行放置,其放置倾角按照当地的维度进行放置。 
还包括第三换热器件,将太阳能与地下热能进行换热,在地面以下设置有100-1000米的深井或管道,利用换热器实现热能的传递并与蓄热材料进行换热。 
第一换热器件或第二换热器件或第三换热器件选择自下列一种: 
A、热管换热,所采用的热管为循环热管,可以将热能从地面传到到地面以,循环热管一部分设置在太阳能采集部位,另一部分设置在腔体内,并于蓄热材料进行紧密接触换热; 
B、流体动力换热:设置有一个流体箱以及一个动力装置,动力装置提供动力使得流通进行循环,流体的管道一部分设置太阳能低温采集端,另一部分设置在蓄热腔体内,并于蓄热材料进行接触,通过流体动力循环实现将采集的热能与蓄热材料进行换热; 
C、流体温差换热:设置有一个流体管道,流体的管道一部分设置太阳能低温采集端,另一部分设置在蓄热腔体内,并于蓄热材料进行接触,通过流体温差循环实现热能的交换,并将热能交换给蓄热材料。 
流体采用下列一种或者多种: 
A、液体;包括水、导热油、熔融盐、液态金属; 
B、气体; 
C、等离子体; 
D、超临界流体。 
所述的蓄热材料,包括显热蓄热材料、潜热蓄热、相变蓄热材料、化学蓄热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显热蓄热材料,包括水、导热油、钢渣、铁渣、尾矿(包括矿厂选矿所剩余的矿砂)、固体粒块、混凝土;所述的固体粒块为由金属或非金属或其混合物组成的颗粒或者/和砖块,或者自然界存在的沙粒、鹅卵石、小石块,固体粒块的形状为圆形、多边形、菱形、扇形、不规则现状。 
还包括一个移动蓄热器,可以将蓄热材料进行保温运输,将热能运送到需要的地方进行使用。 
保温材料选择下列一种或多种:纳米微珠、硅微粉、真空层、聚氨酯、聚苯、珍珠岩、玻璃纤维、保温水泥的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或多种。 
太阳能低温采集系统中,太阳能转换涂层的面积小于换热器中与蓄热材料之间进行换热的换热面积,这样保证实现大规模的采集,并将热能储存给蓄热材料,以便当期或跨季使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产生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现大规模跨季度的太阳能低温热利用; 
2、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使用土地,将蓄热设置在地面一下,即实现了热能的储存,又实现了热能的跨季节使用。 
3、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太阳能低温热利用等多种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流体循环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 
图2是流体热管换热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 
图中标号含义: 
1:进口,2:出口,3:容器,4:蓄热材料,5:第二换热器6:太阳能地温采集系统,7:第一换热器,8:热管,11:土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流体循环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 
图1所示包含容器3,容器被设置地面以下的区域内,在容器3内设置有蓄热材料4;包含至少二组太阳能平板采集系统6,太阳能平板采集部分6设置在容器3的地表以上,设置有第一换热器件7完成太阳能低温采集系统与容器内蓄热材料之间的换热;第一换热器件采用流体换热方式,采用导热油进行换热,第一换热器件的部分设置在太阳能平板采集系统6中,另外一部分设置在容器内,并与容器中的蓄热材料4紧密接触,所实现热能的交换,处于蓄热器内的流体经多次的在管道内反复多次循环,实现了与蓄热材料4的热交换,蓄热材料可以从蓄热进口进入并从出口流出,蓄热材料采用50三水醋酸钠、八水氢氧化钡、十水硼酸钠混合而成,太阳能平板采集系统将采集的热能通过第一换热器件7将热能交换给蓄热腔体的蓄热材料4。 
在容器内设置有第二换热器5,第二换热器为一个双边具有一个连接管的四个平管道组成,流体从顶部的入口进入1,在经与蓄热器换热后从出口2流出,第二换热器主要将存储在蓄热材料中的热能通过流体交换,实现热能的利用。 
实施例2、流体热管换热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 
图2所示包含容器3,容器3设置在地面11一下的部位,容器3内设置有蓄热材料4;包含至少二组太阳能真空管热管采集系统6,太阳能真空管热管采集部分6设置地表以上,设置有第一换热器件7完成太阳能低温采集系统与容器内蓄热材料之间的换热;第一换热器件采用循环热管换热的方式,循环热管的一部分设置在太阳能采集器6中,其另一部分设置在容器内并与蓄热材料4紧密连接,循环热管为一个闭合回路热管。 
在腔体上设置有进口1和出口2,蓄热材料可以从蓄热进口进入并从出口流出,蓄热材料采用导热油,太阳能真空管热管6将采集的热能通过第一换热器件7将热能交换给蓄热腔体的蓄热材料4。 
在容器内设置有流体进口与出口,流体通过进口进入到容器内,通过蓄热材料换热后流出,实现将热能进行利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结构,可以设计其他的实施案例,只要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结构,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Claims (10)

1.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包括蓄热材料,太阳能低温采集系统,热管,保温材料,壳体,其特征是: 
包含至少一个设置在地下的容器,在容器内设置有蓄热材料; 
以及包含至少一组太阳能低温采集系统,太阳能采集部分设置在地面上,设置有第一换热器件完成太阳能低温采集系统与容器内蓄热材料之间的换热; 
在容器上还设置有一对进口出口,蓄热材料可以从进口进入,从出口排出; 
太阳能低温采集系统将采集的热能通过第一换热器件将热能交换给蓄热腔体的蓄热材料,蓄热材料达到设定温度后,采用下列方案进行操作:在容器上还设置有第二换热器件,完成蓄热腔体与外部使用热能的器件之间的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其特征是:太阳能低温采集系统选择下列一种或多种: 
A、真空管采集系统; 
B、平板采集系统; 
C、热管真空管采集系统; 
D、热管平板采集系统; 
E、CPC真空管采集系统; 
F、CPC热管采集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其特征是:太阳能低温采集系统设置在地面以上,按照延南北方向或东西方向进行放置,其放置倾角按照当地的维度进行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三换热器件,将太阳能与地下热能进行换热,在地面以下设置有100-1000米的深井或管道,利用换热器实现热能的传递并与蓄热材料进行换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其特征是:第一换热器件或第二换热器件或第三换热器件选择自下列一种: 
A、热管换热,所采用的热管为循环热管,可以将热能从地面传到到地面以,循环热管一部分设置在太阳能采集部位,另一部分设置在腔体内,并 于蓄热材料进行紧密接触换热; 
B、流体动力换热:设置有一个流体箱以及一个动力装置,动力装置提供动力使得流通进行循环,流体的管道一部分设置太阳能低温采集端,另一部分设置在蓄热腔体内,并于蓄热材料进行接触,通过流体动力循环实现将采集的热能与蓄热材料进行换热; 
C、流体温差换热:设置有一个流体管道,流体的管道一部分设置太阳能低温采集端,另一部分设置在蓄热腔体内,并于蓄热材料进行接触,通过流体温差循环实现热能的交换,并将热能交换给蓄热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其特征是:流体采用下列一种或者多种: 
A、液体;包括水、导热油、熔融盐、液态金属; 
B、气体; 
C、等离子体; 
D、超临界流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蓄热材料,包括显热蓄热材料、潜热蓄热、相变蓄热材料、化学蓄热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显热蓄热材料,包括水、导热油、钢渣、铁渣、尾矿、固体粒块、混凝土;所述的固体粒块为由金属或非金属或其混合物组成的颗粒或者/和砖块,或者自然界存在的沙粒、鹅卵石、小石块,固体粒块的形状为圆形、多边形、扇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一个移动蓄热器,可以将蓄热材料进行保温运输,将热能运送到需要的地方进行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其特征是:保温材料选择下列一种或多种:纳米微珠、硅微粉、真空层、聚氨酯、聚苯、珍珠岩、玻璃纤维、保温水泥的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其特征是:太阳能低温采集系统中,太阳能转换涂层的面积小于换热器中与蓄热材料之间进行换热的换热面积。 
CN201320724848.XU 2013-11-17 2013-11-17 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24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24848.XU CN203824123U (zh) 2013-11-17 2013-11-17 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24848.XU CN203824123U (zh) 2013-11-17 2013-11-17 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24123U true CN203824123U (zh) 2014-09-10

Family

ID=51479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2484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24123U (zh) 2013-11-17 2013-11-17 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241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0877A (zh) * 2019-01-29 2019-05-21 北京拓首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管式加热炉的热能储存和释放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0877A (zh) * 2019-01-29 2019-05-21 北京拓首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管式加热炉的热能储存和释放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44582U (zh) 太阳能蓄热热管采集用热管及系统
CN104653418A (zh) 太阳能采集蓄热系统
CN104654863A (zh) 集装箱式移动固体粒块蓄热器及蓄热车
CN104653329A (zh) 蓄热式斯特林发电机组及移动机组
CN204705063U (zh) 跨季节地下储能及释放系统
CN102478272A (zh) 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
CN203744579U (zh) 太阳能采集蓄热系统
CN104654623A (zh) 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
CN104654845A (zh) 固体粒块重力热管蓄热器
CN104654614A (zh) 太阳能蓄热热管采集用热管及系统
CN104654859A (zh) 一种蓄热式换热器
CN203824123U (zh) 低温太阳能地下蓄热系统
CN204006730U (zh) 低温太阳能光伏光热蓄热电热联产系统
CN105318743A (zh) 固体粒块换热器
CN104654847A (zh) 一种流体热管蓄热器及蓄热车
CN104650821A (zh) 一种用于化学蓄热的固体粒块
CN203744575U (zh) 单腔蓄热式流体聚焦太阳能光热加热传热蓄热系统
CN104654622A (zh) 低温太阳能采集双腔蓄热墙系统
CN104654617A (zh) 低温太阳能单腔蓄热墙系统
CN201753999U (zh) 季节蓄能的地源热泵供暖或供冷装置
CN203742828U (zh) 蓄热式斯特林发电机组及移动机组
CN204285895U (zh) 一种地源热泵水蓄能联合系统管路
CN202660813U (zh) 太阳能地下蓄热与地埋耦合管换热增温装置
CN102538219A (zh) 太阳能综合应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4654855A (zh) 一种流体蓄热器及蓄热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Termination date: 201511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