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21330U - 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 - Google Patents

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21330U
CN203821330U CN201420075901.2U CN201420075901U CN203821330U CN 203821330 U CN203821330 U CN 203821330U CN 201420075901 U CN201420075901 U CN 201420075901U CN 203821330 U CN203821330 U CN 203821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cending
lifter plate
height
plate
desc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759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超
何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hengyu Drainage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hengyu Drainag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hengyu Drainage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Shengyu Drainag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759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213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21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2133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包括固定边框,固定边框的两端分别设有纵向滑槽结构,滑槽结构内设有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第一升降板两端高中部低,第二升降板的高度低于第一升降板两端或第一升降板中部的高度,第一升降板上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突出至第二升降板的顶部空间,第一升降板与第二升降板及滑槽结构之间分别密封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沿滑槽结构上下滑动的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进行配合升降,使得闸门高度可以进行一定范围的调节,从而可将截流井等排水设施的出水水位调节至不同高度,而且本闸门可以从下向上完全开启;本结构可以起到反向止回的作用,且密封性好,结构简单,工艺性好。

Description

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系统设备,具体地指一种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
背景技术
在排水管网中,为提高出水水位,通常会在截流井等设施的水流方向上设置挡水装置,闸门便是其中一种,闸门前侧可以拦截一定水位的水,当水位高出闸门高度时,水流溢过闸门流至闸门的另一侧。闸门需与截流井等设施进行密封配合才能对水流进行有效拦截,因此,为保障密封性,闸门一般采取固定式结构,但这种结构形式的闸门溢流高度固定,无法进行高度调节,以至于其对水位调节能力极为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该闸门高度可调,能将出水水位调节至不同高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包括固定边框,所述固定边框的两端分别设有纵向滑槽结构,所述滑槽结构内设有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所述第一升降板两端高中部低,所述第二升降板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升降板两端或第一升降板中部的高度,所述第一升降板上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突出至所述第二升降板的顶部空间,所述第一升降板与所述第二升降板及所述滑槽结构之间分别密封配合。
本实用新型在过水断面上设置滑槽结构,通过可沿滑槽结构上下滑动的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进行配合升降,使得闸门高度可以进行一定范围的调节,从而可将截流井等排水设施的出水水位调节至不同高度,而且本闸门可以从下向上完全开启;本结构可以起到反向止回的作用,当闸门溢流下水位高于上水位时,可以通过升高第二升降板的高度来止回;本结构密封性好,结构简单,工艺性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板包括中部的方形挡水板和分别设置在所述挡水板两端的方形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处于所述滑槽结构内,所述密封板高度高于所述挡水板高度,且小于所述挡水板与所述第二升降板高度之和,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密封板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结构包括纵向立板,所述纵向立板的前端连有第一横向立板,所述纵向立板的后端连有第二横向立板,所述第一升降板和所述第二升降板的端部贴合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立板与所述第二横向立板之间,所述第一升降板和所述第二升降板的端部与所述纵向立板间留有防卡阻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横向立板与所述第一横向立板平行且较所述第一横向立板宽,所述第一升降板与所述第二横向立板之间设有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既可以保证第一升降板与第二横向立板间良好的密封性,又可以降低第一升降板上下滑动时的阻力。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结构的顶部设有第二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升降板的顶部连有传力轴,所述传力轴与驱动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板的顶沿设有第一过水豁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升降板的顶沿设有第二过水豁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板与所述第二升降板之间设有第二密封条。第二密封条既可以保证第一升降板与第二升降板间良好的密封性,又可以降低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上下滑动时的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滑槽结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升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包括顶部敞口的固定边框501,固定边框501通过安装板520用地脚螺栓固定在截流井等池体519的侧墙上,固定边框501与池体519的侧墙和地面采用防水涂料进行密封,所述固定边框501的两端分别设有纵向滑槽结构502,所述滑槽结构502内设有第一升降板503和第二升降板504,所述第一升降板503的顶沿设有第一过水豁口516,所述第二升降板504的顶沿设有第二过水豁口517,其中,所述滑槽结构502包括纵向立板508,所述纵向立板508的前端连有第一横向立板509,所述纵向立板508的后端连有第二横向立板510,所述第一升降板503和所述第二升降板504的端部贴合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立板509与所述第二横向立板510之间,所述第一升降板503和所述第二升降板504的端部与所述纵向立板508间留有防卡阻间隙511(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横向立板510与所述第一横向立板509平行且较所述第一横向立板509宽,所述第一升降板503与所述滑槽结构502之间设有第一密封条512,该第一密封条512左右两竖直部分分别处于所述第一升降板503与所述第二横向立板510之间,所述第一升降板503与所述第二升降板504之间设有第二密封条518,第一密封条512和第二密封条518均采用空心橡胶密封条。所述第一升降板503包括中部的方形挡水板506和分别设置在所述挡水板506两端的方形密封板507,所述密封板507的底部设有横板521,所述密封板507处于所述滑槽结构502内,所述密封板507高度高于所述挡水板506高度,且小于所述挡水板506与所述第二升降板504高度之和,所述密封板507的顶部设有第一限位块505,所述第一限位块505突出至所述第二升降板504的顶部空间,所述滑槽结构502的顶部设有第二限位块513,该第二限位块513将第二升降板504和第一升降板503的行程限制在滑槽结构502内(如图4,图5所示)。所述第二升降板504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升降板503两端或第一升降板503中部的高度,所述第二升降板504的顶部连有传力轴514,所述传力轴514与驱动装置515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通过手动或电动方式使第二升降板504的两端分别在两端滑槽结构502内上下滑动,将第二升降板504拉至所需高度,此时,第二升降板504通过其上的第二密封条518与第一升降板503密封配合,形成一个可截流的整体闸门;将第二升降板504拉至第一限位块505所在高度处时,如果第二升降板504继续上升,则会顶住第一限位块505,进而通过第一限位块505带动第一升降板503也上升,此时,则可实现闸门完全开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滑槽结构内设置两块可相对滑动的升降板使得闸门高度可以进行一定范围的调节,从而可将截流井等排水设施的出水水位调节至不同高度,而且本闸门可以从下向上完全开启;本结构可以起到反向止回的作用,当闸门溢流下水位高于上水位时,可以通过升高第二升降板的高度来止回;本结构密封性好,结构简单,工艺性好。

Claims (9)

1.一种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边框(501),所述固定边框(501)的两端分别设有纵向滑槽结构(502),所述滑槽结构(502)内设有第一升降板(503)和第二升降板(504),所述第一升降板(503)两端高中部低,所述第二升降板(504)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升降板(503)两端或第一升降板(503)中部的高度,所述第一升降板(503)上设有第一限位块(505),所述第一限位块(505)突出至所述第二升降板(504)的顶部空间,所述第一升降板(503)与所述第二升降板(504)及所述滑槽结构(502)之间分别密封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板(503)包括中部的方形挡水板(506)和分别设置在所述挡水板(506)两端的方形密封板(507),所述密封板(507)处于所述滑槽结构(502)内,所述密封板(507)高度高于所述挡水板(506)高度,且小于所述挡水板(506)与所述第二升降板(504)高度之和,所述第一限位块(505)设置在所述密封板(507)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结构(502)包括纵向立板(508),所述纵向立板(508)的前端连有第一横向立板(509),所述纵向立板(508)的后端连有第二横向立板(510),所述第一升降板(503)和所述第二升降板(504)的端部贴合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立板(509)与所述第二横向立板(510)之间,所述第一升降板(503)和所述第二升降板(504)的端部与所述纵向立板(508)间留有防卡阻间隙(5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向立板(510)与所述第一横向立板(509)平行且较所述第一横向立板(509)宽,所述第一升降板(503)与所述第二横向立板(510)之间设有第一密封条(51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结构(502)的顶部设有第二限位块(5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板(504)的顶部连有传力轴(514),所述传力轴(514)与驱动装置(51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板(503)的顶沿设有第一过水豁口(516)。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板(504)的顶沿设有第二过水豁口(51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板(503)与所述第二升降板(504)之间设有第二密封条(518)。
CN201420075901.2U 2014-02-21 2014-02-21 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213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75901.2U CN203821330U (zh) 2014-02-21 2014-02-21 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75901.2U CN203821330U (zh) 2014-02-21 2014-02-21 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21330U true CN203821330U (zh) 2014-09-10

Family

ID=51476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75901.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21330U (zh) 2014-02-21 2014-02-21 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2133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5269A (zh) * 2014-02-21 2014-06-04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
CN104281165A (zh) * 2014-10-17 2015-01-14 四川大学 用于快速调整有压出流模型试验模拟水库水位的调稳装置
CN114230102A (zh) * 2021-12-21 2022-03-25 浙江大学 基于生态拦截与循环净化的农田退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5269A (zh) * 2014-02-21 2014-06-04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
CN104281165A (zh) * 2014-10-17 2015-01-14 四川大学 用于快速调整有压出流模型试验模拟水库水位的调稳装置
CN104281165B (zh) * 2014-10-17 2016-09-21 四川大学 用于快速调整有压出流模型试验模拟水库水位的调稳装置
CN114230102A (zh) * 2021-12-21 2022-03-25 浙江大学 基于生态拦截与循环净化的农田退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50330B (zh) 升降式高度可调溢流板结构
CN103835269B (zh) 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
CN203821567U (zh) 升降式高度可调溢流板结构
CN104099997A (zh) 液动下开式堰门
CN203821330U (zh) 升降式高度可调闸门
CN207582630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防臭装置
CN104281165B (zh) 用于快速调整有压出流模型试验模拟水库水位的调稳装置
CN204097964U (zh) 用于地下室入口的防汛设备
CN203821569U (zh) 水池出水流量自动调节结构
CN201722669U (zh) 一种浮力防汛闸门
CN202644491U (zh) 城市景观钢闸门
CN204023516U (zh) 一种钢坝闸门启闭结构
CN203821566U (zh) 电动分流制管网截流井
CN106049378B (zh) 一种适应水位变动的鱼道出口和设计方法
CN204059572U (zh) 恒定液位可调堰门
CN204385710U (zh) 双向开闭式拦漂装置
CN204059571U (zh) 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
CN205000683U (zh) 水洞式潮汐发生装置
CN209741755U (zh) 一种浮力式挡水结构
CN204377590U (zh) 一种波涌灌溉系统实验装置
CN204039982U (zh) 一种防洪自动闸门装置
CN210857124U (zh) 生态气囊支撑坝
CN203890977U (zh) 一种水电站用防洪门
CN204023659U (zh) 液压平衡成槽机
CN203755253U (zh) 水利工程用拦沙取水闸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127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