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15944U - 一种医用气胸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气胸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15944U
CN203815944U CN201420056306.4U CN201420056306U CN203815944U CN 203815944 U CN203815944 U CN 203815944U CN 201420056306 U CN201420056306 U CN 201420056306U CN 203815944 U CN203815944 U CN 2038159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neumothorax
exhaustor
medical
pin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563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芳
李小飞
张涛
朱以芳
齐海妮
陈德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Original Assigne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filed Critical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Priority to CN2014200563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159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159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1594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医用气胸针,容纳腔,容纳腔的顶部具有开口且底部设置有通孔;在容纳腔下方设置有下端具有尖端的刺入管,容纳腔和刺入管之间紧密安装有可拆式卡扣环;容纳腔内设置有气流单向阀,单向阀的底部向下连通设置有中空排气管,排气管向下穿过通孔并同轴设置在卡扣环和刺入管的内部,排气管的下端不超出刺入管的尖端,且排气管与尖端底部的距离小于卡扣环的高度。本实用新型解决没有一种便于携带、适应于紧急使用的气胸急救仪器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气胸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气胸针。
背景技术
气胸又称肺膜穿、爆肺,中医病名为胸痹、喘症,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致使胸膜腔内的气压上升,当该气压超过人体能承受的范围时,对肺部进行挤压,造成患者胸痛、胸闷、呼吸困难、休克,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患者死亡。
经过调查后,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专用设备进行治疗,该设备体积大、质量高且不利于移动,通常放置于医院的相应科室,当病人突发气胸疾病时,若没有即时将病人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可能引起生命危险。然而,目前还没有一种便于携带、适应于紧急使用的气胸急救仪器,当进行抗洪抢险,地震救灾,部队演练等紧急任务时,若突发气胸疾病,不仅会影响任务进展,还会危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气胸针,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和操作使用,适应于多种紧急情况下的使用,且医疗救治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气胸针,包括:容纳腔,容纳腔的顶部具有开口且底部设置有通孔;在容纳腔下方设置有下端具有尖端的刺入管,容纳腔和刺入管之间紧密安装有可拆式卡扣环;容纳腔内设置有气流单向阀,单向阀的底部向下连通设置有中空排气管,排气管向下穿过通孔并同轴设置在卡扣环和刺入管的内部,排气管的下端不超出刺入管的尖端,且排气管与尖端底部的距离小于卡扣环的高度。
进一步的,刺入管的内部同轴设置有限位导向环,限位导向环的内侧与排气管的外壁紧密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在刺入管的外部水平固定安装有用于限制刺入人体深度的挡板。
进一步的,尖端的底端与挡板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为6-9厘米。
进一步的,单向阀为在顶端具有中空三角体的橡胶材质的腔体,单向阀的三角体左侧面和右侧面为单独的单元,两者的顶部靠拢紧闭。
进一步的,卡扣环一侧具有开口。
进一步的,卡扣环的高度为1-2厘米。
进一步的,限位导向环的数量为一个或均匀设置的多个。
进一步的,刺入管的直径为0.2-0.6厘米;排气管的直径为0.3.-0.4.厘米。
进一步的,刺入管的直径为0.55厘米;排气管的直径为0.35厘米。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气胸针,当病人突发气胸疾病时,可以立即进行紧急救治,缓解病情,特别是在进行抗洪抢险,地震救灾,部队演练等紧急任务时,能即时解除患者痛苦,保证任务顺利进展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气胸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单向阀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单向阀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单向阀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卡扣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气胸针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气胸针,包括:顶部具有开口的长方体容纳腔2,容纳腔2底部设置有通孔;设置于容纳腔2内部的气流单向阀1;该单向阀可以为目前市面上销售的任何单向阀,只要尺寸大小合适,能实现相同功能即可,本实施例不对单向阀做任何限定。
现介绍一种单向阀作为示例:如图2、3和4所示,所述单向阀1为橡胶材质的且在顶端具有中空的三角体的腔体,所述单向阀1的三角体左侧面8和右侧面9均为单独的单元,两者的顶部靠拢紧闭。当单向阀1内部的气压大于外部的气压时,左侧面8和右侧面9分开,气体从左侧面8和右侧面9中间的缝隙出去,但气体不能从外界进入所述单向阀1的内部。
在单向阀1的底部,设置有与单向阀1连通的中空排气管3,排气管3通过通孔伸出在容纳腔2的下方;在容纳腔2下方设置有圆柱形的可拆式卡扣环7,卡扣环7的上端与容纳腔2的下表面紧密接触,卡扣环7的下端与刺入管4的上端表面紧密接触。
如图5所示,卡扣环7一侧具有开口,卡扣环7的高度为1-2厘米,1.5厘米为宜。使用时,可以通过开口直接将卡扣环7剥离。
下端具有尖端10的中空圆柱形刺入管4,刺入管4的内部同轴设置有限位导向环6,限位导向环6的内侧与排气管3的外壁紧密配合连接。排气管3同轴设置于卡扣环7和刺入管4的中空圆柱形腔内,排气管3通过限位导向环6与刺入管4连接,排气管3不超出刺入管4,且排气管3与尖端10底部的距离小于卡扣环7的高度。排气管3通过分别设置在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两个限位导向环6连接。卡扣环7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容纳腔2和与之连通的排气管3相对于刺入管4进行相对运动。
刺入管4的直径为0.5-0.6厘米;排气管3的直径为0.3-0.4厘米。较为常用的尺寸是:刺入管4的直径为0.55厘米;排气管3的直径为0.35厘米。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向下用力使刺入管4插入病人的气胸患病处,然后剥离卡扣环7,手持容纳腔2向下推动使排气管3穿出刺入管4,在排气管3向下运动的同时,排气管3与刺入管4之前的限位导向环起到导向作用,排气管3的底部到达患处时,患处的气体由于自身压力大于大气压,从排气管3经单向阀1排出体外,如图6所示。
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案,提供一种医用气胸针,当病人突发气胸疾病时,可以立即进行紧急救治,缓解病情,特别是在进行抗洪抢险,地震救灾,部队演练等紧急任务时,能即时解除患者痛苦,保证任务顺利进展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唯一不同的是在刺入管4的管面上增设了圆环形的挡板5,尖端10的底端与挡板5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为6-9厘米。这样做的目的是更方便的使用气胸针,由于大部分病人气胸的患处与人体表面的距离一定,因此挡板5可以起到限制刺入管4过多插入人体体内的效果,使用时可以不必担心插入得过深,造成其他器官损害的情况发生。
通过上述方案,提供一种具有环形挡板的医用气胸针,当病人突发气胸疾病时,可以立即进行紧急救治,缓解病情,特别是在进行抗洪抢险,地震救灾,部队演练等紧急任务时,能即时解除患者痛苦,保证任务顺利进展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增加挡板后,只要找准了患处,非医务人员也可以较为准确是使用气胸针,增加了气胸针使用的覆盖面。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医用气胸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腔(2),所述容纳腔(2)的顶部具有开口且底部设置有通孔; 
在所述容纳腔(2)下方设置有下端具有尖端(10)的刺入管(4),所述容纳腔(2)和刺入管(4)之间紧密安装有可拆式卡扣环(7); 
所述容纳腔(2)内设置有气流单向阀(1),所述单向阀(1)的底部向下连通设置有中空排气管(3),所述排气管(3)向下穿过所述通孔并同轴设置在所述卡扣环(7)和刺入管(4)的内部,所述排气管(3)的下端不超出所述刺入管(4)的尖端(10),且所述排气管(3)与所述尖端(10)底部的距离小于所述卡扣环(7)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气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刺入管(4)的内部同轴设置有限位导向环(6),所述限位导向环(6)的内侧与所述排气管(3)的外壁紧密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医用气胸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刺入管(4)的外部水平固定安装有用于限制刺入人体深度的挡板(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气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端(10)的底端与所述挡板(5)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为6-9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医用气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1)为在顶端具有中空三角体的橡胶材质的腔体,所述单向阀(1)的三角体左侧面(8)和右侧面(9)为单独的单元,两者的顶部靠拢紧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医用气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环(7)一侧具有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医用气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环 (7)的高度为1-2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气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导向环(6)的数量为一个或均匀设置的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医用气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刺入管(4)的直径为0.5-0.6厘米;所述排气管(3)的直径为0.3-0.4厘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气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刺入管(4)的直径为0.55厘米;所述排气管(3)的直径为0.35厘米。 
CN201420056306.4U 2014-01-28 2014-01-28 一种医用气胸针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159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6306.4U CN203815944U (zh) 2014-01-28 2014-01-28 一种医用气胸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6306.4U CN203815944U (zh) 2014-01-28 2014-01-28 一种医用气胸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15944U true CN203815944U (zh) 2014-09-10

Family

ID=51471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56306.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15944U (zh) 2014-01-28 2014-01-28 一种医用气胸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159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1866A (zh) * 2014-01-28 2014-04-30 赵芳 一种医用气胸针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1866A (zh) * 2014-01-28 2014-04-30 赵芳 一种医用气胸针
CN103751866B (zh) * 2014-01-28 2016-01-0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医用气胸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354311B (es) Sutura mejorada.
EP3090773A3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uncturing a capsule to release a powdered medicament therefrom
EP3858271A3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issue removal
CN211383234U (zh) 一种肛肠置入雾化上药罐
WO2014072423A3 (en) Agitation apparatus
CN203815944U (zh) 一种医用气胸针
CN103751866A (zh) 一种医用气胸针
CN209270557U (zh) 带有进水孔的呼吸面罩
CN203777607U (zh) 呼吸训练器
CN201248934Y (zh) 一种人工呼吸器
CN204033978U (zh) 人工呼吸隔离罩
CN208448365U (zh) 一种支气管镜检查专用气管导管
CN204181842U (zh) 一次性手术铺单支架
CN110478010B (zh) 一种腹腔镜穿刺器械保护装置
CN201806913U (zh) 便携式人工呼吸隔离器
CN203693666U (zh) 一种一次性切口保护牵开器
CN201123916Y (zh) 一种急救用防喷吸痰器具
CN201150701Y (zh) 一种隔离式加大气体流速人工呼吸器
CN202724405U (zh) 一种带有堵管塞的气管套管
CN204319372U (zh) 一种新型脚踏式吸痰装置
CN204050580U (zh) 一次性鼻塞通气管
CN204106805U (zh) 一种多功能经口胃管固定器
CN204017081U (zh) 无创呼吸机面罩专用吸水管
CN201366165Y (zh) 一种防喷溅呕吐物吸氧罩装置
CN202961418U (zh) 一种抢救用呼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106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