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10607U - 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10607U
CN203810607U CN201420033395.0U CN201420033395U CN203810607U CN 203810607 U CN203810607 U CN 203810607U CN 201420033395 U CN201420033395 U CN 201420033395U CN 203810607 U CN203810607 U CN 203810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indoor
air
type heat
inle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333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向阳
陈亚男
孙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GREEN REFRESHING ANGEL AIR ENVIRON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GREEN REFRESHING ANGEL AIR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GREEN REFRESHING ANGEL AIR ENVIRON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GREEN REFRESHING ANGEL AIR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333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10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10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1060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型新涉及暖通空调和节能技术领域,是一种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多工况复合间接蒸发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送风机、排风机、间壁式换热装置和表面式换热装置,壳体上设有室内风第一进口端、室内风第二进口端、送风口端、工艺风进口端和排风口端,室内风第一进口端和室内风第二进口端上分别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间壁式换热装置和表面式换热装置切换或协同处理室内回风,解决了空气过滤困难的问题,实现了全年气候条件下通风空调系统的解决方案,由于采用复合方式处理空气,应用范围和使用领域更加广泛,具有安全、环保、简便、高效的特点。

Description

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空调和节能技术领域,是一种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发热量大的工业建筑也越来越多,为了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在此类建筑中需设置通风或空调系统。在冬季或过渡季节由于过滤和风管冷凝结露的问题,不能直接使用室外的低温空气带走室内的热量;在夏季或过渡季节此类建筑的通风或空调系统的特点是通风量一般都比较大,因此为了节能,此类建筑的通风空调系统一般都采用直接蒸发制冷技术,人们发现在使用直接蒸发制冷技术时,由于使用的空气都是由室外引进的新风,这样处理的新风量大,在新风处理过程中,会遇到空气过滤困难的问题,当空气过滤的精度较高时,就会堵塞过滤器,造成过滤器清洗频繁;当过滤精度较低时就会造成空气中的悬浮物不能有效的过滤从而进入到直接蒸发制冷填料中,影响制冷效率甚至堵塞填料,使得整个填料报废。
发明内容
本实用型新提供了一种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及其空调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无法满足不同领域空调系统全年运行及现有工业建筑空调系统存在的过滤器清洗频繁、填料容易堵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送风机、排风机、间壁式换热装置和表面式换热装置,壳体上设有室内风第一进口端、室内风第二进口端、送风口端、工艺风进口端和排风口端,室内风第一进口端和室内风第二进口端上分别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间壁式换热装置的产出风进口通过室内风第一进口端与室内相通,表面式换热装置的进风口与间壁式换热装置的产出风出口相通,表面式换热装置的进风口通过室内风第二进口端与室内相通,表面式换热装置的出风口通过送风口端与室内相通,间壁式换热装置的工艺风进口通过工艺风进口端与室外相通,间壁式换热装置的工艺风出口通过排风道及排风口端与室外相通;其中:在表面式换热装置的出风口处串接有送风机,在间壁式换热装置的工艺风出口处或间壁式换热装置的工艺风进口处串接有排风机。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壳体可位于室内,工艺风进口端通过进风管与室外相通,排风口端通过排风管与室外相通,室内风第一进口端、室内风第二进口端及送风口端直接与室内相通;或者,壳体可位于室外,工艺风进口端及排风口端直接与室外相通,室内风第一进口端和室内风第二进口端分别通过回风管与室内相通,送风口端通过送风管与室内相通。
上述间壁式换热装置可为空气-空气换热器。
上述间壁式换热装置可为间接蒸发冷却器;间接蒸发冷却器可包括间接蒸发换热装置、喷淋装置、喷淋循环水箱和喷淋循环水泵,间接蒸发换热装置的上方设有喷淋装置,间接蒸发换热装置的下方设有喷淋循环水箱,喷淋循环水箱的出水口通过带有喷淋循环水泵的喷淋循环管路与喷淋装置的进水口相通。
上述表面式换热装置为蒸发器,在排风道中设有风冷式冷凝器,所述风冷式冷凝器上有与排风道相通的风冷通道,所述风冷式冷凝器的冷媒出口通过带有节流阀的冷媒管路与蒸发器的冷媒进口相通,所述风冷式冷凝器的冷媒进口通过带有压缩机的冷媒管路与蒸发器的冷媒出口相通;或者,表面式换热装置为蒸发器,在壳体中设有水冷式冷凝器,所述水冷式冷凝器上有水冷通道,所述水冷通道的冷却水进口通过带有喷淋循环水泵的管路与喷淋循环水箱相连通,所述水冷通道的冷却水出口与喷淋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管路相连通,所述水冷式冷凝器的冷媒出口通过带有节流阀的冷媒管路与蒸发器的冷媒进口相通,所述水冷式冷凝器的冷媒进口通过带有压缩机的冷媒管路与蒸发器的冷媒出口相通。
上述间接蒸发换热装置与喷淋装置之间可设有直接蒸发制冷填料。
上述工艺风进口端处可设有工艺风口表冷器;所述工艺风口表冷器的进水口通过带有喷淋循环水泵的管路与喷淋循环水箱相连通,所述工艺风口表冷器的出水口与水冷式冷凝器的水冷通道的冷却水进口通过管路相连通。
上述表面式换热装置可为表冷器,表冷器的进水口与供水管相通,表冷器的出水口与回水管相通。
上述壳体位于室内,进风管上可设有室内风第三进口端,工艺风进口端通过室内风第三进口端与室内相通,室内风第三进口端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四阀门,进风管的进风口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五阀门;或者,壳体位于室外,壳体上可设有室内风第三进口端,间壁式换热装置的工艺风进口通过室内风第三进口端及回风管与室内相通,室内风第三进口端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四阀门,工艺风进口端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五阀门;或者,壳体上可设有机组新风口端,间壁式换热装置的产出风进口通过机组新风口端与室外相通,机组新风口端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三阀门。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间壁式换热装置和表面式换热装置切换或协同处理室内回风,解决了空气过滤困难的问题,并且在空气处理中进行复合空气的处理,相对与单一的空气处理过程,使用区域更大,使用的领域也更加的广泛,具有安全、环保、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4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5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6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7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8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壳体,2为送风机,3为排风机,4为间壁式换热装置,5为室内风第一进口端,6为室内风第二进口端,7为送风口端,8为工艺风进口端,9为排风口端,10为第一阀门,11为第二阀门,12为排风道,13为进风管,14为排风管,15为回风管,16为送风管,17为机组新风口端,18为第三阀门,19为表冷器,20为供水管,21为回水管,22为蒸发器,23为风冷式冷凝器,24为节流阀,25为压缩机,26为间接蒸发换热装置,27为喷淋装置,28为喷淋循环水箱,29为喷淋循环水泵,30为室内风第三进口端,31为第四阀门,32为第五阀门,33为水冷式冷凝器,34为直接蒸发制冷填料,35为工艺风口表冷器,A为工艺风,B为产出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该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送风机2、排风机3、间壁式换热装置4和表面式换热装置,壳体1上设有室内风第一进口端5、室内风第二进口端6、送风口端7、工艺风进口端8和排风口端9,室内风第一进口端5和室内风第二进口端6上分别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一阀门10和第二阀门11,间壁式换热装置4的产出风进口通过室内风第一进口端5与室内相通,表面式换热装置的进风口与间壁式换热装置4的产出风出口相通,表面式换热装置的进风口通过室内风第二进口端6与室内相通,表面式换热装置的出风口通过送风口端7与室内相通,间壁式换热装置4的工艺风进口通过工艺风进口端8与室外相通,间壁式换热装置4的工艺风出口通过排风道12及排风口端9与室外相通;其中:在表面式换热装置的出风口处串接有送风机2,在间壁式换热装置4的工艺风出口处或间壁式换热装置4的工艺风进口处串接有排风机3。本实用新型基于间接蒸发制冷技术,通过间壁式换热装置4和表面式换热装置切换或协同处理室内的回风,避免了空气过滤困难的问题,并且在空气处理装置中设置复合空气的处理过程,在不同的季节使用不同的处理过程或是两者相结合的处理过程,相对与单一的空气处理过程,这种复合的空气处理过程的使用区域要更大,使用的领域也更加的广泛。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根据实际需要,壳体1位于室内,工艺风进口端8通过进风管13与室外相通,排风口端9通过排风管14与室外相通,室内风第一进口端5、室内风第二进口端6及送风口端7直接与室内相通;或者,壳体1位于室外,工艺风进口端8及排风口端9直接与室外相通,室内风第一进口端5和室内风第二进口端6分别通过回风管15与室内相通,送风口端7通过送风管16与室内相通。
根据实际需要,间壁式换热装置4为空气-空气换热器。
根据实际需要,间壁式换热装置4为间接蒸发冷却器;间接蒸发冷却器包括间接蒸发换热装置26、喷淋装置27、喷淋循环水箱28和喷淋循环水泵29,间接蒸发换热装置26的上方设有喷淋装置27,间接蒸发换热装置26的下方设有喷淋循环水箱28,喷淋循环水箱28的出水口通过带有喷淋循环水泵29的喷淋循环管路与喷淋装置27的进水口相通。根据实际需要,间接蒸发冷却器可以为管式的或板式的或热管式的间接蒸发冷却器。
根据实际需要,表面式换热装置为蒸发器22,在排风道12中设有风冷式冷凝器23,所述风冷式冷凝器23上有与排风道12相通的风冷通道,所述风冷式冷凝器23的冷媒出口通过带有节流阀24的冷媒管路与蒸发器22的冷媒进口相通,所述风冷式冷凝器23的冷媒进口通过带有压缩机25的冷媒管路与蒸发器22的冷媒出口相通。
根据实际需要,表面式换热装置为蒸发器22,在壳体1中设有水冷式冷凝器33,所述水冷式冷凝器33上有水冷通道,所述水冷通道的冷却水进口通过带有喷淋循环水泵29的管路与喷淋循环水箱28相连通,所述水冷通道的冷却水出口与喷淋装置27的进水口通过管路相连通,所述水冷式冷凝器33的冷媒出口通过带有节流阀24的冷媒管路与蒸发器22的冷媒进口相通,所述水冷式冷凝器33的冷媒进口通过带有压缩机25的冷媒管路与蒸发器22的冷媒出口相通。
根据实际需要,间接蒸发换热装置26与喷淋装置27之间设有直接蒸发制冷填料34。
根据实际需要,工艺风进口端8处设有工艺风口表冷器35;所述工艺风口表冷器35的进水口通过带有喷淋循环水泵29的管路与喷淋循环水箱28相连通,所述工艺风口表冷器35的出水口与水冷式冷凝器33的水冷通道的冷却水进口通过管路相连通。
根据实际需要,表面式换热装置为表冷器19,表冷器19的进水口与供水管20相通,表冷器19的出水口与回水管21相通。
根据实际需要,壳体1位于室内,进风管13上设有室内风第三进口端30,工艺风进口端8通过室内风第三进口端30与室内相通,室内风第三进口端30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四阀门31,进风管13的进风口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五阀门32;或者,壳体1位于室外,壳体1上设有室内风第三进口端30,间壁式换热装置4的工艺风进口通过室内风第三进口端30及回风管15与室内相通,室内风第三进口端30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四阀门31,工艺风进口端8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五阀门32;或者,壳体1上设有机组新风口端17,间壁式换热装置4的产出风进口通过机组新风口端17与室外相通,机组新风口端17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三阀门18。
如附图1所示,壳体1位于室内,工艺风进口端8通过进风管13与室外相通,排风口端9通过排风管14与室外相通,室内风第一进口端5、室内风第二进口端6及送风口端7直接与室内相通。
实施例2:如附图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的间壁式换热装置4为间接蒸发冷却器;间接蒸发冷却器包括间接蒸发换热装置26、喷淋装置27、喷淋循环水箱28和喷淋循环水泵29,间接蒸发换热装置26的上方设有喷淋装置27,间接蒸发换热装置26的下方设有喷淋循环水箱28,喷淋循环水箱28的出水口通过带有喷淋循环水泵29的喷淋循环管路与喷淋装置27的进水口相通。室内回风通过室内风第一进口端5进入间接蒸发冷却器的产出风进口作为产出风B,室外新风通过工艺风进口端8进入间接蒸发冷却器的工艺风进口作为工艺风A,通过设置喷淋装置27对间接蒸发换热装置26喷淋水,工艺风A在间接蒸发换热装置26中与水接触后降温并冷却产出风B,在一些比较干燥的区域或季节,可以大大的降低工艺风A的温度,从而可以使得工艺风A与产出风B的换热更加的充分,使得产出风B的温度降的更低。
实施例3:如附图3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的表面式换热装置为蒸发器22,在壳体1中设有水冷式冷凝器33,所述水冷式冷凝器33上有水冷通道,所述水冷通道的冷却水进口通过带有喷淋循环水泵29的管路与喷淋循环水箱28相连通,所述水冷通道的冷却水出口与喷淋装置27的进水口通过管路相连通,所述水冷式冷凝器33的冷媒出口通过带有节流阀24的冷媒管路与蒸发器22的冷媒进口相通,所述水冷式冷凝器33的冷媒进口通过带有压缩机25的冷媒管路与蒸发器22的冷媒出口相通。通过间接蒸发冷却器的喷淋循环水箱28内的水来冷却水冷式冷凝器33,能够有效利用喷淋循环水箱28中水的冷量。
实施例4:如附图4所示,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4的间接蒸发换热装置26与喷淋装置27之间设有直接蒸发制冷填料34。在实际使用时,喷淋循环水箱28的水通过管路流入水冷式冷凝器33之后流入喷淋装置27,经过水冷式冷凝器33后水的温度会升高,温度升高的水通过喷淋装置27喷到直接蒸发制冷填料34上与经过间接蒸发换热装置26的工艺风A的排风进行热质交换,能够降低经过直接蒸发制冷填料34的喷淋水的水温,此降温后的水喷淋在间接蒸发换热装置26上,与工艺风进口端8进入的工艺风A直接接触发生热质交换来冷却产出风B,能够使通过间接蒸发换热装置26处理后的产出风B的温度更低一些。
实施例5:如附图5所示,实施例5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5的工艺风进口端8处设有工艺风口表冷器35;所述工艺风口表冷器35的进水口通过带有喷淋循环水泵29的管路与喷淋循环水箱28相连通,所述工艺风口表冷器35的出水口与水冷式冷凝器33的水冷通道的冷却水进口通过管路相连通。喷淋循环水箱28内的水先通过管路进入工艺风口表冷器35后通过管路流入水冷式冷凝器33之后流入喷淋装置27,工艺风口表冷器35预冷通过工艺风进口端8处的工艺风A,流经水冷式冷凝器33后的水的温度会升高,温度升高的水通过喷淋装置27喷到直接蒸发制冷填料34上与经过间接蒸发换热装置26的工艺风A的排风进行热质交换,能够降低经过直接蒸发制冷填料34的喷淋水的水温,此降温后的水喷淋在间接蒸发换热装置26上,与工艺风进口端8进入的被工艺风口表冷器35预冷过的工艺风A直接接触发生热质交换来冷却产出风B,能够进一步使通过间接蒸发换热装置26处理后的产出风B的温度降低一些。
实施例6:如附图6所示,实施例6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6的表面式换热装置为蒸发器22,在排风道12中设有风冷式冷凝器23,所述风冷式冷凝器23上有与排风道12相通的风冷通道,所述风冷式冷凝器23的冷媒出口通过带有节流阀24的冷媒管路与蒸发器22的冷媒进口相通,所述风冷式冷凝器23的冷媒进口通过带有压缩机25的冷媒管路与蒸发器22的冷媒出口相通。冷凝器23安装在排风道12中,通过间壁式换热装置4排出的工艺风A来冷却风冷式冷凝器23,间壁式换热装置4排出的工艺风A的温度相对于室外的空气的温度要低,因此可以使得风冷式冷凝器23的效率更高。
实施例7:如附图7所示,实施例7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7的表面式换热装置为表冷器19,表冷器19的进水口与供水管20相通,表冷器19的出水口与回水管21相通。在表冷器19中通入冷水来冷却空气,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表冷器19中通入由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制备的高温冷水,也可以通入由传统机组制备的低温冷水。
实施例8:如附图8所示,实施例8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8的壳体1上设有机组新风口端17,间壁式换热装置4的产出风进口通过机组新风口端17与室外相通,机组新风口端17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三阀门18。机组新风口端17可以通过新风管道与室外相通,通过机组新风口端17引进室外新风作为部分的产出风B,可以通过调节第三阀门18来控制引入的室外新风量,以保证有些特定空调区域需要引入室外新风满足人员卫生的特定需求,相对于全部使用室外新风作为产出风B,本实用新型处理的新风量较小,因此空气过滤的难度相对也较小。
实施例9:如附图9所示,实施例9与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9的进风管13上设有室内风第三进口端30,工艺风进口端8通过室内风第三进口端30与室内相通,室内风第三进口端30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四阀门31,进风管13的进风口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五阀门32。通过调节第四阀门31和第五阀门32的开度,控制进入室内风第三进口端30的室内回风的风量,使部分室内回风作为工艺风A,在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时,相当于回收了室内回风的冷量来冷却室内的回风,能够降低能耗;此外,在一些室外空气中浮尘较大的区域,室外的空气容易堵塞间壁式换热装置4的工艺风通道时,也可以利用室内回风作为间壁式换热装置4的工艺风A。
实施例10:如附图10所示,实施例10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0的壳体1位于室外,工艺风进口端8及排风口端9直接与室外相通,室内风第一进口端5和室内风第二进口端6分别通过回风管15与室内相通,送风口端7通过送风管16与室内相通。
实施例11:如附图11所示,实施例11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1的壳体1位于室外,工艺风进口端8及排风口端9直接与室外相通,室内风第一进口端5和室内风第二进口端6分别通过回风管15与室内相通,送风口端7通过送风管16与室内相通。
实施例12:如附图12所示,实施例12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2的壳体1位于室外,工艺风进口端8及排风口端9直接与室外相通,室内风第一进口端5和室内风第二进口端6分别通过回风管15与室内相通,送风口端7通过送风管16与室内相通。机组新风口端17可以直接与室外相通。
实施例13:如附图13所示,实施例13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3的壳体1位于室外,工艺风进口端8及排风口端9直接与室外相通,室内风第一进口端5和室内风第二进口端6分别通过回风管15与室内相通,送风口端7通过送风管16与室内相通。
实施例14:如附图14所示,实施例14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4的壳体1位于室外,工艺风进口端8及排风口端9直接与室外相通,室内风第一进口端5和室内风第二进口端6分别通过回风管15与室内相通,送风口端7通过送风管16与室内相通。
实施例15:如附图15所示,实施例15与实施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5的壳体1位于室外,工艺风进口端8及排风口端9直接与室外相通,室内风第一进口端5和室内风第二进口端6分别通过回风管15与室内相通,送风口端7通过送风管16与室内相通。
实施例16:如附图16所示,实施例16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6的壳体1位于室外,工艺风进口端8及排风口端9直接与室外相通,室内风第一进口端5和室内风第二进口端6分别通过回风管15与室内相通,送风口端7通过送风管16与室内相通。
实施例17:如附图17所示,实施例17与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7的壳体1位于室外,工艺风进口端8及排风口端9直接与室外相通,室内风第一进口端5和室内风第二进口端6分别通过回风管15与室内相通,送风口端7通过送风管16与室内相通。
实施例18:如附图18所示,实施例18与实施例9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8的壳体1位于室外,工艺风进口端8及排风口端9直接与室外相通,室内风第一进口端5和室内风第二进口端6分别通过回风管15与室内相通,送风口端7通过送风管16与室内相通;壳体1上设有室内风第三进口端30,间壁式换热装置4的工艺风进口通过室内风第三进口端30及回风管15与室内相通,室内风第三进口端30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四阀门31,工艺风进口端8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五阀门32。
如附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所示,上述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包括三种运行模式,其中第一种运行模式为:开启第一阀门10并关闭第二阀门11,使间壁式换热装置4运行,室外新风通过工艺风进口端8进入间壁式换热装置4的工艺风进口作为工艺风A,室内回风通过室内风第一进口端5进入间壁式换热装置4的产出风进口作为产出风B,工艺风A进入间壁式换热装置4内部并冷却产出风B,工艺风A和产出风B始终保持隔离,之后工艺风A通过排风道12及排风口端9排出室外,被工艺风A冷却后的产出风B进入到表面式换热装置并被进一步冷却后,通过送风机2由送风口端7送入室内;第二种运行模式为:关闭第一阀门10并开启第二阀门11,使间壁式换热装置4不运行,室内回风通过室内风第二进口端6进入壳体1内,通过表面式换热装置冷却后,通过送风机2由送风口端7送入室内;第三种运行模式为:同时开启第一阀门10和第二阀门11,通过调节第一阀门10和第二阀门11的开度大小,分别控制进入室内风第一进口端5和室内风第二进口端6的室内回风量,进入室内风第一进口端5的室内回风进入间壁式换热装置4的产出风进口作为产出风B,由工艺风进口端8进入间壁式换热装置4工艺风进口的室外新风作为工艺风A,产出风B被工艺风A冷却后,与通过室内风第二进口端6进入壳体1内的室内回风一起被表面式换热装置冷却,之后通过送风机2由送风口端7送入室内。通过在不同的季节选择使用不同的运行模式,例如在室外温度比较低时,可能只需要开启间壁式换热装置4,室外的低温空气与室内回风换热降低室内回风的温度从而就可以满足室内的温度要求;当室外空气与室内回风换热后不能满足室内的要求时,可以在开启间壁式换热装置4的同时开启第二阀门11利用表面式换热装置处理室内的回风送到室内,或者是关闭间壁式换热装置4,仅开启第二阀门11利用表面式换热装置冷却室内回风送入室内。从而很好的解决了发热量较大的工业场所或民用场所,特别是电厂等高污染场所的空调装置空气过滤的问题,通过切换间壁式换热装置4与表面式换热装置工作状态或使二者协同工作,利用室外风冷却室内回风,之后将冷却后的室内回风送入室内,因此外界空气中的杂物不会进入空调机组,可以用于数据中心等室内洁净度要求较高的场所,并且能够满足冬季的应用要求。
如附图8、9、17、18所示,上述使用方法的间壁式换热装置4的产出风进口通过带有第三阀门18的机组新风口端17与室外相通,通过调节第三阀门18的开度大小,控制进入机组新风口端17的室外新风量,进入间壁式换热装置4的产出风进口的室外新风作为产出风B,在间壁式换热装置4内被工艺风A冷却后,接着被表面式换热装置进一步冷却,之后通过送风机2由送风口端7送入室内。
如附图9、18所示,工艺风进口端8通过带有第四阀门31的室内风第三进口端30与室内相通,工艺风进口端8通过第五阀门32与室外相通,通过调节第四阀门31和第五阀门32的开度大小,控制进入工艺风进口端8的室内回风量和室外风量,进入间壁式换热装置4的工艺风进口的室内回风量和室外风作为工艺风A,在间壁式换热装置4内冷却产出风B后,通过排风道12及排风口端9排出室外。
如附图6、15所示,表面式换热装置为蒸发器22,在排风道12中设有风冷式冷凝器23,所述风冷式冷凝器23上有与排风道12相通的风冷通道,工艺风A通过排风道12及风冷通道时使风冷式冷凝器23中的冷媒冷却,冷却后的冷媒通过带有压缩机25的冷媒管路流入蒸发器22,冷却通过蒸发器22的空气。
如附图3、4、5、8、9、12、13、14、17、18所示,表面式换热装置为蒸发器22,在壳体1中设有水冷式冷凝器33,所述水冷式冷凝器33上有水冷通道,所述水冷通道的冷却水进口通过带有喷淋循环水泵29的管路与喷淋循环水箱28相连通,所述水冷通道的冷却水出口与喷淋装置27的进水口通过管路相连通,喷淋循环水箱28内的水使水冷式冷凝器33中的冷媒冷却,冷却后的冷媒通过带有压缩机25的冷媒管路流入蒸发器22,冷却通过蒸发器22的空气。
如附图4、5、13、14所示,间接蒸发换热装置26与喷淋装置27之间可设有直接蒸发制冷填料34,由工艺风A的排风来冷却经过直接蒸发制冷填料34的喷淋水,由此降温后的水喷淋在间接蒸发换热装置26上对产出风B进行冷却。
如附图5、14所示,上述工艺风进口端8处可设有工艺风口表冷器35;所述工艺风口表冷器35的进水口通过带有喷淋循环水泵29的管路与喷淋循环水箱28相连通,所述工艺风口表冷器35的出水口与水冷式冷凝器33的水冷通道的冷却水进口通过管路相连通;通过工艺风口表冷器35预冷工艺风A,同时流经工艺风口表冷器35的水接入水冷式冷凝器33的水冷通道内。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Claims (15)

1.一种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送风机、排风机、间壁式换热装置和表面式换热装置,壳体上设有室内风第一进口端、室内风第二进口端、送风口端、工艺风进口端和排风口端,室内风第一进口端和室内风第二进口端上分别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间壁式换热装置的产出风进口通过室内风第一进口端与室内相通,表面式换热装置的进风口与间壁式换热装置的产出风出口相通,表面式换热装置的进风口通过室内风第二进口端与室内相通,表面式换热装置的出风口通过送风口端与室内相通,间壁式换热装置的工艺风进口通过工艺风进口端与室外相通,间壁式换热装置的工艺风出口通过排风道及排风口端与室外相通;其中:在表面式换热装置的出风口处串接有送风机,在间壁式换热装置的工艺风出口处或间壁式换热装置的工艺风进口处串接有排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位于室内,工艺风进口端通过进风管与室外相通,排风口端通过排风管与室外相通,室内风第一进口端、室内风第二进口端及送风口端直接与室内相通;或者,壳体位于室外,工艺风进口端及排风口端直接与室外相通,室内风第一进口端和室内风第二进口端分别通过回风管与室内相通,送风口端通过送风管与室内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间壁式换热装置为空气-空气换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间壁式换热装置为间接蒸发冷却器;间接蒸发冷却器包括间接蒸发换热装置、喷淋装置、喷淋循环水箱和喷淋循环水泵,间接蒸发换热装置的上方设有喷淋装置,间接蒸发换热装置的下方设有喷淋循环水箱,喷淋循环水箱的出水口通过带有喷淋循环水泵的喷淋循环管路与喷淋装置的进水口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表面式换热装置为蒸发器,在排风道中设有风冷式冷凝器,所述风冷式冷凝器上有与排风道相通的风冷通道,所述风冷式冷凝器的冷媒出口通过带有节流阀的冷媒管路与蒸发器的冷媒进口相通,所述风冷式冷凝器的冷媒进口通过带有压缩机的冷媒管路与蒸发器的冷媒出口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表面式换热装置为蒸发器,在排风道中设有风冷式冷凝器,所述风冷式冷凝器上有与排风道相通的风冷通道,所述风冷式冷凝器的冷媒出口通过带有节流阀的冷媒管路与蒸发器的冷媒进口相通,所述风冷式冷凝器的冷媒进口通过带有压缩机的冷媒管路与蒸发器的冷媒出口相通;或者,表面式换热装置为蒸发器,在壳体中设有水冷式冷凝器,所述水冷式冷凝器上有水冷通道,所述水冷通道的冷却水进口通过带有喷淋循环水泵的管路与喷淋循环水箱相连通,所述水冷通道的冷却水出口与喷淋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管路相连通,所述水冷式冷凝器的冷媒出口通过带有节流阀的冷媒管路与蒸发器的冷媒进口相通,所述水冷式冷凝器的冷媒进口通过带有压缩机的冷媒管路与蒸发器的冷媒出口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间接蒸发换热装置与喷淋装置之间设有直接蒸发制冷填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工艺风进口端处设有工艺风口表冷器;所述工艺风口表冷器的进水口通过带有喷淋循环水泵的管路与喷淋循环水箱相连通,所述工艺风口表冷器的出水口与水冷式冷凝器的水冷通道的冷却水进口通过管路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表面式换热装置为表冷器,表冷器的进水口与供水管相通,表冷器的出水口与回水管相通。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表面式换热装置为表冷器,表冷器的进水口与供水管相通,表冷器的出水口与回水管相通。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表面式换热装置为表冷器,表冷器的进水口与供水管相通,表冷器的出水口与回水管相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6或7或8或10或11所述的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位于室内,进风管上设有室内风第三进口端,工艺风进口端通过室内风第三进口端与室内相通,室内风第三进口端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四阀门,进风管的进风口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五阀门;或者,壳体位于室外,壳体上设有室内风第三进口端,间壁式换热装置的工艺风进口通过室内风第三进口端及回风管与室内相通,室内风第三进口端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四阀门,工艺风进口端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五阀门;或者,壳体上设有机组新风口端,间壁式换热装置的产出风进口通过机组新风口端与室外相通,机组新风口端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三阀门。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位于室内,进风管上设有室内风第三进口端,工艺风进口端通过室内风第三进口端与室内相通,室内风第三进口端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四阀门,进风管的进风口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五阀门;或者,壳体位于室外,壳体上设有室内风第三进口端,间壁式换热装置的工艺风进口通过室内风第三进口端及回风管与室内相通,室内风第三进口端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四阀门,工艺风进口端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五阀门;或者,壳体上设有机组新风口端,间壁式换热装置的产出风进口通过机组新风口端与室外相通,机组新风口端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三阀门。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位于室内,进风管上设有室内风第三进口端,工艺风进口端通过室内风第三进口端与室内相通,室内风第三进口端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四阀门,进风管的进风口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五阀门;或者,壳体位于室外,壳体上设有室内风第三进口端,间壁式换热装置的工艺风进口通过室内风第三进口端及回风管与室内相通,室内风第三进口端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四阀门,工艺风进口端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五阀门;或者,壳体上设有机组新风口端,间壁式换热装置的产出风进口通过机组新风口端与室外相通,机组新风口端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三阀门。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位于室内,进风管上设有室内风第三进口端,工艺风进口端通过室内风第三进口端与室内相通,室内风第三进口端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四阀门,进风管的进风口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五阀门;或者,壳体位于室外,壳体上设有室内风第三进口端,间壁式换热装置的工艺风进口通过室内风第三进口端及回风管与室内相通,室内风第三进口端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四阀门,工艺风进口端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五阀门;或者,壳体上设有机组新风口端,间壁式换热装置的产出风进口通过机组新风口端与室外相通,机组新风口端上设有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第三阀门。
CN201420033395.0U 2014-01-20 2014-01-20 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10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33395.0U CN203810607U (zh) 2014-01-20 2014-01-20 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33395.0U CN203810607U (zh) 2014-01-20 2014-01-20 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10607U true CN203810607U (zh) 2014-09-03

Family

ID=51449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33395.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10607U (zh) 2014-01-20 2014-01-20 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106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9360A (zh) * 2014-01-20 2014-04-30 新疆绿色使者干空气能源有限公司 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及其空调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9360A (zh) * 2014-01-20 2014-04-30 新疆绿色使者干空气能源有限公司 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及其空调方法
CN103759360B (zh) * 2014-01-20 2016-10-05 新疆绿色使者干空气能源有限公司 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及其空调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59360A (zh) 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及其空调方法
CN103776116A (zh) 蒸发冷却与传统制冷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及其空调方法
CN205065912U (zh) 适用于数据中心的热管-热回收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105042816B (zh) 一种适用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热回收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35572A (zh) 数据中心用热管复合热回收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211792609U (zh) 一种数据中心用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04848452B (zh) 一种数据机房高效冷却调温调湿装置
CN105352066A (zh) 一种适用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热回收新风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95067B (zh) 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和传统机械制冷机组复合的空调系统
CN104613574A (zh) 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CN202254208U (zh) 带有露点间接蒸发冷却风侧经济器的直接膨胀式空调机组
CN111295084A (zh) 一种使用冷凝器及蒸发器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04033986A (zh) 全热回收型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CN203857596U (zh) 蒸发冷却与传统制冷相结合的空调装置
CN102353106A (zh) 填料—管式再循环紧凑型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02022788A (zh) 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和机械制冷冷水机组联合供冷空调系统
CN102954548A (zh) 直接蒸发分体式热管换热器
CN203753149U (zh) 地铁用间接蒸发冷却和冷媒直膨的通风、空调系统
CN105509161A (zh) 一种空气源双工况分体空调器及运行方法
CN105135554A (zh) 一种预冷节能除湿系统及其除湿方法
CN104791932A (zh) 带自动控制系统的蒸发冷却-机械制冷联合空调机组
CN202254036U (zh) 一种再循环紧凑型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04061638A (zh) 免过滤全年运行空调装置及其空调方法
CN203810607U (zh) 多工况复合间接空气处理装置
CN206890759U (zh) 一种用于集中空调的高效加湿器的供水预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1005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