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02686U - 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 - Google Patents

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02686U
CN203802686U CN201420163555.3U CN201420163555U CN203802686U CN 203802686 U CN203802686 U CN 203802686U CN 201420163555 U CN201420163555 U CN 201420163555U CN 203802686 U CN203802686 U CN 2038026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cover body
cavity
pressur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635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捷
李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Zhiheka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Zhiheka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Zhiheka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Zhiheka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635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026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026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0268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包括罩体和负压发生装置,所述罩体设有内腔和设置在罩口部与罩体内腔相互隔离的负压腔,所述负压发生装置设置在罩体外壁上,用于使负压腔产生负压。本实用新型保护罩通过负压发生装置将负压腔内的空气排出形成负压,罩体在负压作用下可使罩口外沿与皮肤紧密贴合,且负压仅产生在负压腔所覆盖的体表区域内,因而不会对伤口产生负压影响,既有效防止罩体外部的水浸入罩体内感染伤口,也可防止位于罩体内腔的伤口在负压作用下向外渗出体液,患者在使用本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后,可安全的进行洗澡、游泳等活动,很大的方便了病人生活,利于病人的身心健康。

Description

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伤口负压隔水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病人手术或皮肤表面受到创伤后,患者在洗澡或做其它亲水活动时,为避免感染手术切口或伤口创面,均需对伤口进行防水保护。现有技术中对伤口或创面的防水保护装置有防水罩和防水贴。
防水罩保护装置是用防水罩把伤口或创面罩住,再用腰带系在身体上让保护罩固定在伤口或创面上方,进行防水保护,由于保护罩仅靠腰带系在身体上,特别是当伤口或创面在腹部时,如果绳索系的太紧,会产生呼吸压迫感;如绳索系的不够紧,当人吸气时伤口部位发生局部收缩,会导致罩体密封能力减弱,出现渗水现象。
防水保护装置采用防水贴,防水贴是用粘结剂进行密封,现有技术的粘结剂在长时间水浸泡下粘结效果会减弱,进而影响密封效果,粘结效果好的粘结剂又会对皮肤造成损害;并且水流和外界的冲击也会破坏其密封效果。
由于目前还没有一种能有效解决伤口浸水感染且佩戴舒适的的防水装置,所以有伤口的患者一般都不能洗澡,更不能参加类似游泳这样的体育运动,这对病人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不利于病情的恢复,特别是那些接受腹膜透析或人造瘘管的患者,长期不能安全舒适地洗澡或参加水中的运动,对他们回归社会的心理产生较大压力,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以解决病人在洗澡或游泳时避免伤口浸水感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包括罩体和负压发生装置,所述罩体设有内腔和设置在罩口部与罩体内腔相互隔离的负压腔,所述负压发生装置设置在罩体外壁上,用于使负压腔产生负压。
进一步,所述罩体的内腔壁与负压腔壁通过连接筋连接,所述负压腔为环形空腔。
进一步,所述负压腔为设置在罩体内腔口部外缘的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的顶面与罩体内腔外壁密封连接。
进一步,所述负压发生装置为布置在罩体外表面上的气阀。
进一步,所述负压发生装置还包括密封连接在罩体端面上的弹性盖,所述弹性盖的内腔中设置有使弹性盖复位的复位元件,所述弹性盖内腔至少设置有一个以上通道与环形凹腔连通。
进一步,所述弹性盖为环形,在所述弹性盖的端面还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与罩体通过螺杆连接,在所述螺杆端部设置有止动螺母。
进一步,所述负压发生装置为密封连接在罩体端面上呈环形的弹性盖,所述弹性盖的内腔中设置有使弹性盖复位的复位元件,所述弹性盖上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与罩体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端部设置有止动螺母。
进一步,所述负压腔的外侧环壁端部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环形凹腔的内侧环壁端部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为V形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罩体上还设置有弹性腰带。
进一步,所述负压腔里设置有渗水警示贴I。
进一步,所述罩体内腔口部设置有渗水警示贴II。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该保护罩时,负压发生装置将负压腔内的空气排出形成负压,罩体在负压作用下可使罩口外沿与伤口周围皮肤紧密贴合,由于负压仅产生在负压腔所覆盖的体表区域内,因而不会对伤口产生负压影响,既能有效防止罩体外部的水浸入罩体内感染伤口,也可防止位于罩体内腔的伤口在负压作用下向外渗出体液,患者在使用本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后,可安全的进行洗澡、游泳等活动,很大的方便了病人生活,利于病人的身心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的第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的第二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的第三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的第四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的第五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的第六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的第七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俯视图;
图13为图12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的第八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罩体;2-罩体内腔;3-负压腔;4-身体外接导管;501-单向阀;502-节流阀;6-连接筋;7-第一密封圈;8-第二密封圈;9-弹性腰带;10-警示贴I;11-警示贴II;12-弹性盖;13-复位元件;14-通道;15-压板;16-螺杆;17-止动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包括罩体1和负压发生装置,所述罩体设有内腔2和设置在罩口部与罩体内腔相互隔离的负压腔3,所述负压发生装置为气阀,设置在罩体外壁上,用于使负压腔产生负压。
使用时,将本实施例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扣在伤口周围,身体外接导管4置于罩体1的内腔中,通过气阀将负压腔3内的空气排出,并且在排气过程中由于人体皮肤的弹性变形可自动与负压腔3的内、外侧环壁端部密封贴合,由于负压仅产生在负压腔3所覆盖的体表区域内,因而不会对伤口产生负压影响,既有效防止罩体外部的水浸入罩体内感染伤口,也可防止位于罩体内腔的伤口在负压作用下向外渗出体液。
本实施例中所述负压发生装置为罩体外部的气阀5。所述气阀为两个,其中一个为排气单向阀501,另一个为进气节流阀502,在排气过程中,排气单向阀501打开,排气完成后自动关闭;使用完毕后,打开进气节流阀502,空气进入负压腔2,负压消失后可轻松取下保护罩。
本实施例中,所述罩体的内腔壁与负压腔壁通过连接筋6连接,所述负压腔为环形空腔。通过连接筋6的连接,使罩体形成固定的负压腔,利于负压的形成。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述负压腔的外侧环壁端部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7,所述负压腔的内侧环壁端部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8。第一密封圈7和第二密封圈8可采用橡胶、硅胶或硅橡胶等弹性密封圈,设置弹性密封圈可改善罩体1与人体皮肤接触的舒适度,并利用弹性密封圈的弹性变形可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密封圈7和第二密封圈8为V形密封圈。V形密封圈的V形凹面为密封工作面,在大气压力作用下,V形密封圈发生弹性变形,V形凹腔内的空气被挤压排出,从而使V形凹腔面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能与人体皮肤更紧密的接触,可更进一步的提高密封效果。
此外,所述罩体1上还设置有弹性腰带9。通过弹性腰带9可使罩体1更稳固的固定在伤口周围,能承受更大的水流冲击力,同时也可以抵抗外界异物的冲击,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还包括设置在负压腔3里的渗水警示贴I10。为便于观察,整个罩体为透明材料,所述警示贴为具有遇水即变色且具有高分子吸水层的防水贴,当有水渗透到负压腔3时,警示贴I10发生顔色变化,从而及时提醒病人,停止洗澡等亲水活动,降低渗水感染伤口的风险,提高保护罩防水的完全性。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还包括设置在罩体内腔2里的渗水警示贴II11。当警示贴I警示作用无效时,罩体外部水继续向罩体内腔2渗透,警示贴II11发生顔色变化,从而再次提醒患者停止洗澡等亲水活动,进一步降低渗水感染伤口的风险。
实施例二
图3和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差别在于:负压发生装置采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除包括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气阀5外,还包括密封连接在罩体端面上的弹性盖12,所述弹性盖的内腔中设置有使弹性盖复位的复位元件13,所述弹性盖内腔至少设置有一个以上通道14与负压腔连通。所述弹性盖12可采用橡胶、硅胶、硅橡胶或65Mn等弹性材料。所述复位元件13可为弹簧或橡胶块。
本改进使得病人不使用抽气装置,自己用手挤压弹性盖12,将弹性盖12内腔里的气体通过罩体1外壁面排气单向阀501排出,停止挤压后,弹性盖13及复位元件13的弹性恢复即可将负压腔3中的空气引入弹性盖12内腔,在负压腔3内形成负压,将患者伤口区域密闭,使用更加方便。
同时,利用弹性盖12和复位元件13的回弹力可有效解决弹性盖12的内部空腔的复位能力不足的问题,确保负压腔3有足够且合适的负压,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实施例三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与第二种实施方式差别在于:所述负压发生装置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将弹性盖12改为环形,在所述弹性盖12的端面还设置有压板15,所述压板15与罩体1通过螺杆16连接,在所述螺杆16端部设置有止动螺母17。
使用时病人先将罩体1置于伤口周围,然后将压板15旋至螺杆16最下端,弹性盖12内腔的气体通过排气单向阀501排出,之后通过反旋压板15,弹性盖12及复位元件13的弹性恢复即可将负压腔中的空气引入弹性盖12内腔形成负压,产生合适的负压后,将螺杆16端部的止动螺母17与压板15拧紧,防止压板15松动或脱落。本改进使得负压腔的负压可调,患者可将负压调至自己满意的状态,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实施例四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差别在于:所述负压发生装置没有气阀部分。使用时病人可先将压板15置于螺杆16下端,弹性盖12内腔的气体通过负压腔3直接排出,然后将罩体1置于伤口周围皮肤上,再反旋压板15,弹性盖12及复位元件13的弹性恢复即可将负压腔3中的空气引入弹性盖12的内腔,在负压腔3里形成负压,使用完毕时,可将压板旋至螺杆16最下端,使得负压腔的负压减弱,轻松取下保护罩。本改进减少了气阀,结构更为简单,不用进行气阀的操作,简化了操作程序。
实施例五
图7和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与实施例一的差别在于:所述负压腔3为设置在罩体内腔口部外缘的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的顶面与罩体内腔外壁密封连接。所述负压腔3仅为罩体端面环形凹腔与伤口周围皮肤密闭区域,没有实施例一中由罩体端面密闭区域延伸到内腔顶部的空腔区域,负压腔3的容积大大缩小,只需排出较少的空气,就可产生足够的负压;同时结构更为简单,材料消耗可更少。
本实施例的负压发生装置还可以为实施例二、三及四所示结构,如图9至图14所示,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在实施例二、三及四中已有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2)

1.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和负压发生装置,所述罩体设有内腔和设置在罩口部与罩体内腔相互隔离的负压腔,所述负压发生装置设置在罩体外壁上,用于使负压腔产生负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内腔壁与负压腔壁通过连接筋连接,所述负压腔为环形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腔为设置在罩体内腔口部外缘的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的顶面与罩体内腔外壁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任一种的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发生装置为设置在罩体外表面上的气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发生装置还包括密封连接在罩体端面上的弹性盖,所述弹性盖的内腔中设置有使弹性盖复位的复位元件,所述弹性盖内腔至少设置有一个以上通道与负压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盖为环形,在所述弹性盖的端面还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与罩体通过螺杆连接,在所述螺杆端部设置有止动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发生装置为密封连接在罩体端面上的弹性盖,所述弹性盖的内腔中设置有使弹性盖复位的复位元件,所述弹性盖上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与罩体通过螺杆连接,所述螺杆端部设置有止动螺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腔的外侧环壁端部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环形凹腔的内侧环壁端部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为V形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上还设置有弹性腰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腔里设置有渗水警示贴I。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内腔口部设置有渗水警示贴II。
CN201420163555.3U 2014-04-03 2014-04-03 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026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63555.3U CN203802686U (zh) 2014-04-03 2014-04-03 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63555.3U CN203802686U (zh) 2014-04-03 2014-04-03 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02686U true CN203802686U (zh) 2014-09-03

Family

ID=51441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6355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02686U (zh) 2014-04-03 2014-04-03 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026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6375A (zh) * 2020-08-25 2020-11-20 卢燕 一种骨科病人洗浴用石膏模防水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6375A (zh) * 2020-08-25 2020-11-20 卢燕 一种骨科病人洗浴用石膏模防水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1223B (zh) 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
CN210707827U (zh) 一种潜水眼罩
CN203802686U (zh) 伤口负压隔水保护罩
CN209475418U (zh) 露口式防护面罩
CN206381431U (zh) 伤口处理急救装置
CN207137086U (zh) 一种拔罐
CN103520896B (zh) 游泳安全练习机
CN209106369U (zh) Picc淋浴防水袖
CN203525271U (zh) 游泳安全练习机
CN212014601U (zh) 一种壳式防护服
CN210078511U (zh) 一种户外急救用便携式简易呼吸器
CN208842604U (zh) 一种应急储气式可呼吸救生装置
CN2724679Y (zh) 隔离式正压呼吸高氧空气头罩
CN204076989U (zh) 防水透气性驻极体膜
CN211326022U (zh) 一种男用避孕套
CN210447585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三氧治疗套袋
CN112451271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可伸缩健身泳浴助眠理疗舱
CN213491335U (zh) 一种防压疮呼吸面罩
WO2021056658A1 (zh) 一种手足通络器
CN219332729U (zh) 一种腹透防护装置
CN217162383U (zh) 一种伤口或引流管防水保护罩
CN215459032U (zh) 一种方便留置针观察的可调婴幼儿防水手套
CN217409512U (zh) 一种易携带且卫生的呼吸面罩
CN209769041U (zh) 一种高弹力沙滩裤
CN216185939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游泳自救臂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Termination date: 201904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