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99339U - 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和读写设备 - Google Patents

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和读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99339U
CN203799339U CN201420093491.4U CN201420093491U CN203799339U CN 203799339 U CN203799339 U CN 203799339U CN 201420093491 U CN201420093491 U CN 201420093491U CN 203799339 U CN203799339 U CN 2037993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fid label
write
read
label read
ult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934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振华
唐票林
刘勇
蔡俊
刘学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an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trong Automatism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trong Automatism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trong Automatism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934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993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993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9933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包括触控笔头、外壳、金属外框和RFID标签读写电路,金属外框固定在外壳的外侧,触控笔头固定在外壳的一端且与金属外框连接,RFID标签读写电路固定在外壳的内部,RFID标签读写电路的地线与金属外框连接。同时,还提供了一种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设备,包括上述的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和移动智能终端。本实用新型仅仅需要利用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去读取或写入标签信息,后续的数据显示和处理交由现有的移动智能终端解决,同时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也能用于操控移动智能终端,减少了标签读写器的体积、成本以及提高了携带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和读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高频RFID射频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和一种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设备。
背景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一般RFID射频识别系统按使用频率分有三种:一种是低频RFID,一般工作频率从120KHz到134KHz,特点是数据传输速率慢,不能同时读取多个标签,数据不可写入标签,读取距离近,成本低,适用于门禁系统,自动停车场等;一种是高频RFID,工作频率以13.56Mhz为主,特点是数据传输速率比低频的快,可同时读取多个标签,数据不可写入标签,读取距离可达10厘米,适用于公交车打卡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还有一种是超高频RFID,工作频率为900MHz~930MHz,特点是数据传输速率快,可同时读取大量标签,数据可写入标签,读取距离可达10米,适用于资产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等。
随着行业的深入应用,超高频RFID技术使用越来越广泛,常规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一般为便携式和一体化产品形式。其中便携式超高频RFID读写器一般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掌上电脑)形式,具备显示屏、键盘、高速中央处理器、大容量存储器及大容量电池等,这种形式的超高频读写器体积较大、成本高、携带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体积小、成本低和携带方便的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
一种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包括触控笔头、外壳、金属外框和RFID标签读写电路,金属外框固定在外壳的外侧,触控笔头固定在外壳的一端且与金属外框连接,RFID标签读写电路固定在外壳的内部,RFID标签读写电路的地线与金属外框连接;
触控笔头和金属外框将电容屏幕的电量传导至人体以实现触控;
RFID标签读写电路读取超高频RFID标签的标签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后得到标签数据,然后将标签数据发送给移动智能终端以实现标签读取;RFID标签读写电路接收移动智能终端的标签数据,并将标签数据转换成标签信号发送至目标标签以实现标签写入。
上述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由设置在外壳内的RFID标签读写电路完成标签的读取和写入,同时可以与移动智能终端进行数据交换。而且,整体设计为触控笔结构,设有用于屏幕触控的触控笔头和金属外框,以及供使用者把持的外壳,便于使用者操作移动智能终端。利用这样的设计,使用者仅仅需要利用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去读取或写入标签信息,后续的数据显示和处理交由现有的移动智能终端解决,减少了标签读写器的体积、成本以及提高了携带的便捷性。
同时,还提供了一种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设备,包括上述的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还包括移动智能终端,移动智能终端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进行数据交换,移动智能终端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或智能手机。
上述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设备,利用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和智能移动终端组成一套RFID标签读写工具,使用者利用该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去读取和写入标签信息,然后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进行标签信息的显示和处理,而且移动智能终端的扩展性很强,开发和应用的成本都比专门开发的读写器更低,因此,本设备具备成本低和携带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的RFID标签读写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000-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1100-触控笔头,1200-外壳,1210-挂口,1300-金属外框,1400-RFID标签读写电路,1410-天线,1420-信号调制电路,1421-电桥,1422-射频模块,1423-基带处理模块,1424-输入低噪放,1425-输出功放,1430-中央处理器,1440-电源,1441-锂电池,1442-锂电池管理模块,1450-无线通信模块,1460-按键模块,1461-第一按键,1462-第二按键,1470-指示灯模块,1471-第一指示灯,1472-第二指示灯,1480-电源端口,1490-USB端口,2000-移动智能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
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超高频RFID读写触控笔1000,包括触控笔头1100、外壳1200、金属外框1300和RFID标签读写电路1400,金属外框1300固定在外壳1200的外侧,触控笔头1100固定在外壳1200的一端且与金属外框1300连接,RFID标签读写电路1400固定在外壳1200的内部,RFID标签读写电路的地线与金属外框连接;
触控笔头1100和金属外框1300将电容屏幕的电量传导至人体以实现触控;
RFID标签读写电路1400读取超高频RFID标签的标签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后得到标签数据,然后将标签数据发送给移动智能终端2000以实现标签读取;RFID标签读写电路1400接收移动智能终端2000的标签数据,并将标签数据转换成标签信号发送至目标标签以实现标签写入。
工作原理:
1、触控笔功能的实现:工作时,触控笔头1100与移动智能终端2000的触控屏幕进行接触,通过与触控笔头1100连接的金属外框1300,将触控屏幕的电量传输至使用者,实现触控功能。
2、超高频RFID标签的读取:RFID标签读写电路1400接收读取范围内的标签信号,然后进行数据处理,最后将处理得到的标签数据发送给移动智能终端2000。
3、超高频RFID标签的写入:RFID标签读写电路1400接收移动智能终端2000的标签数据,然后进行信号调制,发送至目标标签。
4、共地线连接:金属外框与RFID标签读写电路的地线连接,形成共地线结构,是的RFID标签读写电路拥有良好的接地面,提高RFID标签读写电路的发射效率、抗干扰性和方向性。
5、金属外框1300的使用:金属外框1300一方面是为了实现触控功能,另一方面是作为天线1410的一个接地面,此外对触控笔也起来一定的外形修饰作用。在具体的材质选择上,可以选择锌合金,导电性好,结构稳固。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悉的范围内,可以选择其他金属材料替代。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采取以下的实施方式: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RFID标签读写电路1400包括天线1410、信号调制电路1420、中央处理器1430、电源端口1480、无线通信模块1450和按键模块1460,天线1410和信号调制电路1420连接,信号调制电路1420、电源端口1480、无线通信模块1450和按键模块1460分别与中央处理器1430连接。
此处对RFID标签读写电路1400的工作原理作介绍:
1、超高频RFID标签的读取:通过按键模块1460产生标签读取请求指令,然后中央处理器1430收到标签读取请求指令后,发送标签读取命令给信号调制电路1420,信号调制电路1420经过信号调制后,通过天线1410发送出去。接着,天线1410接收读取范围内的标签反馈回来的携带标签数据的超高频信号,再经由信号调制电路1420进行信号解调后,发送给中央处理器1430,中央处理器1430进行数据校验后将标签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记录标签读取为成功状态。同时,如果无线通信模块1450与移动智能终端2000配对成功,则中央处理器1430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450将标签数据发送给移动智能终端2000。
2、超高频RFID标签的写入:首先,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450与移动智能终端2000建立数据传输,然后移动智能终端2000将需要写入的标签数据和指令发送给中央处理器1430并存储起来。接着,中央处理器1430获取到按键模块1460产生的标签写入请求指令后,将标签数据发送给信号调制电路1420进行信号调制后经由天线1410发送给目标标签。接着,天线1410接收目标标签反馈回来的携带标签数据的超高频信号,再经由信号调制电路1420进行信号解调后,发送给中央处理器1430,中央处理器1430将返回的数据与发送出去的数据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后,记录标签写入为成功状态。同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450将标签写入成功状态符发送移动智能终端2000。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信号调制电路1420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桥1421、射频模块1422和基带处理模块1423,电桥1421和射频模块1422之间连接输入低噪放1424和输出功放1425,输入低噪放1424和输出功放1425为并联连接,电桥1421与天线1410连接,基带处理模块1423与中央处理器1430连接。电桥1421在标签读取和标签信号写入时,对信号进行隔离,实现天线1410的复用。输入低噪放1424大将接收到的信号放大发送给射频模块1422,输出功放1425将接收到的信号放大后发给天线1410。射频模块1422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变频。基带处理模块1423负责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还内置有电源1400,该电源1400与电源端口1480连接。其中,电源1440包括锂电池管理模块1442和锂电池1441。锂电池管理模块1442通过电源端口1480与中央处理器1430连接。锂电池1441的使用寿命长,耐用,而且可以充电,但是价格不低。利用锂电池管理模块1442对锂电池1441的电池电压和充电电压进行监控,例如通过监测锂电池1441的电池电压和充电电压的差值来控制锂电池1441的充电电流。一般来说,电子产品可以自带电源或采用外购的电源,本实施例提供了电源端口1490,无论是自带的内置电源或外购的电源,均可以通过电源端口1490接入。上述实施方式展示了自带锂电池电源的情况。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按键模块1460包括第一按键1461和第二按键1462,第一按键1461和第二按键1462分别与中央处理器1430连接。第一按键1461用于产生标签读取和写入的请求指令给中央处理器1430。第二按键1462用于产生开关机请求指令和无线传输请求指令。例如,长按第二按键1462,就可以开机或关机。短按第二按键1462,无线传输开启。使用者只要操作按键便可以完成标签的读写、触控笔的开关,操作简便。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RFID标签读写电路1400还包括指示灯模块1470,指示灯模块1470包括第一指示灯1471和第二指示灯1472,第一指示灯1471和第二指示灯1472分别与中央处理器1430连接。第一指示灯1471用于提示标签读写状态,若标签读取或写入成功,则第一指示灯1471发光,反之,不发光。第二指示灯1472用于提示蓝牙连接状态、电池电力状态和触控笔的开关机状态,具体何种状态可以通过不同的灯光颜色或闪烁频率来区分。使用者根据指示灯的状态可以判断当前的工作情况。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天线1410为IFA天线1410(也称为倒F天线1410),IFA天线1410的馈电点通过弹簧顶针与信号调制电路1420的信号输出端连接,IFA天线1410的接地点通过弹簧顶针与中央处理器1430的地线连接,中央处理器1430的地线通过导电布与金属外框1300连接。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内置的IFA天线1410,其中IFA天线1410可由铜箔制作而成,粘附在外壳1200的内侧。IFA天线1410的馈电点与信号调制电路1420的输出口连接(例如前文提及的电桥1421的输出口),接地点与中央处理器1430的地线连接,同时中央处理器1430的地线通过导电布与金属外框1300连接,间接地实现IFA天线1410与金属外框1300连接。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RFID标签读写电路1400还包括USB端口1490,USB端口1490与电源端口1480连接。利用USB端口1490可以实现充电。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模块1450为蓝牙通信模块或WIFI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或WIFI通信模块的技术成熟,使用广泛,小范围内信号好。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触控笔头1100内侧设有内螺纹,金属外框1300与触控笔头1100的连接端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触控笔头1100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磨损,因此是消耗品。螺纹旋合的方式更便于触控笔头1100的更换。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外壳1200上还设有挂口1210,使用者可以通过绑绳将触控笔固定在身上或者移动智能终端2000上,携带更加方便。
另外,外壳1200可以选择塑料材质制成,减轻触控笔的重量。
上述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由设置在外壳1200内的RFID标签读写电路1400完成标签的读取和写入,同时可以与移动智能终端2000进行数据交换。而且,整体设计为触控笔结构,设有用于屏幕触控的触控笔头1100和金属外框1300,以及供使用者把持的外壳1200,便于使用者操作移动智能终端2000。利用这样的设计,使用者仅仅需要利用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1000去读取或写入标签信息,后续的数据显示和处理交由现有的移动智能终端2000解决,减少了标签读写器的体积、成本以及提高了携带的便捷性。。
同时,参见附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设备,包括上文的超高频RFID读写触控笔1000,还包括移动智能终端2000,移动智能终端2000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超高频RFID读写触控笔1000进行数据交换,移动智能终端2000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或智能手机。其中,附图3中所示的移动智能终端2000为平板电脑。
工作原理:
以超高频RFID读写触控笔1000作为标签读取和写入的工具,利用成熟的移动智能终端2000进行最终的数据处理。生产者只需要生产本实用新型的触控笔,配以现有的移动智能终端2000,组合成一套RFID标签读写工具,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携带方便。一定程度上也是移动智能终端2000功能的扩展,而且移动智能终端2000所提供的平台,其优化和改进比现有的读写器更方便灵活。
上述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设备,利用超高频RFID读写触控笔1000和智能移动终端组成一套RFID标签读写工具,使用者利用该超高频RFID读写触控笔1000去读取和写入标签信息,然后通过移动智能终端2000进行标签信息的显示和处理,而且移动智能终端2000的扩展性很强,开发和应用的成本都比专门开发的读写器更低,因此,本设备具备成本低和携带方便的优点。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笔头、外壳、金属外框和RFID标签读写电路,所述金属外框固定在外壳的外侧,所述触控笔头固定在外壳的一端且与金属外框连接,所述RFID标签读写电路固定在外壳的内部,所述RFID标签读写电路的地线与所述金属外框连接;
所述触控笔头和金属外框将电容屏幕的电量传导至人体以实现触控;
所述RFID标签读写电路读取超高频RFID标签的标签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后得到标签数据,然后将标签数据发送给移动智能终端以实现标签读取;所述RFID标签读写电路接收移动智能终端的标签数据,并将标签数据转换成标签信号发送至目标标签以实现标签写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读写电路包括天线、信号调制电路、中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和按键模块,所述天线和信号调制电路连接,所述信号调制电路、电源端口、无线通信模块和按键模块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调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桥、射频模块和基带处理模块,所述电桥和射频模块之间连接输入低噪放和输出功放,所述输入低噪放和输出功放为并联连接,所述电桥与天线连接,所述基带处理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模块包括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所述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读写电路还包括指示灯模块,所述指示灯模块包括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为IFA天线,所述IFA天线的馈电点通过弹簧顶针与信号调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IFA天线的接地点通过弹簧顶针与中央处理器的地线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地线通过导电布与金属外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读写电路还包括USB端口,所述USB端口与电源端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通信模块或WIFI通信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头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金属外框与触控笔头的连接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
10.一种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还包括移动智能终端,所述移动智能终端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所述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进行数据交换,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或智能手机。
CN201420093491.4U 2014-03-03 2014-03-03 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和读写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993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93491.4U CN203799339U (zh) 2014-03-03 2014-03-03 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和读写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93491.4U CN203799339U (zh) 2014-03-03 2014-03-03 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和读写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99339U true CN203799339U (zh) 2014-08-27

Family

ID=51381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9349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99339U (zh) 2014-03-03 2014-03-03 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和读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99339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0686A (zh) * 2015-10-05 2016-01-20 青岛量谷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可外接低频段rfid扫描杆的手持数据采集系统
CN106447822A (zh) * 2016-08-30 2017-02-22 江苏艾倍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检测装置
CN109240584A (zh) * 2018-07-28 2019-01-18 于振海 便携式输入设备
CN110221713A (zh) * 2018-03-02 2019-09-10 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触控笔
CN110582890A (zh) * 2017-04-21 2019-12-17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导电壳体的仪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0686A (zh) * 2015-10-05 2016-01-20 青岛量谷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可外接低频段rfid扫描杆的手持数据采集系统
CN106447822A (zh) * 2016-08-30 2017-02-22 江苏艾倍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检测装置
CN110582890A (zh) * 2017-04-21 2019-12-17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导电壳体的仪器
CN110582890B (zh) * 2017-04-21 2021-02-26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导电壳体的仪器
CN110221713A (zh) * 2018-03-02 2019-09-10 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触控笔
CN109240584A (zh) * 2018-07-28 2019-01-18 于振海 便携式输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99339U (zh) 超高频rfid标签读写触控笔和读写设备
TW200616418A (en) Method and device to combine mobile phone with contactless IC card
CN207867516U (zh) 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读写设备
CN203644053U (zh) 基于蓝牙的ic卡管理系统
CN104331719A (zh) 非接触式ic卡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CN204203993U (zh) 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双频卡
CN203799404U (zh) 手持智能ble蓝牙ic卡
CN206193976U (zh) 一种无线智能钥匙
CN103914719B (zh) Rfid标签读写装置
CN103903029A (zh) 一种基于多连接方式的电子标签读写系统及读写方法
CN205318414U (zh) 一种基于nfc的无线通信设备
CN203909815U (zh) Rfid标签读写装置
CN102867201A (zh) 基于平板电脑的超高频电子标签读写系统
CN204374986U (zh) 一种超高频读写器
CN104615305A (zh) 一种儿童电子绘画系统
CN203276321U (zh) 基于ARM Cortex-A8处理器的多功能手持式读写器
CN203299859U (zh) 手持式rfid读写器
CN204681378U (zh) 具有近场通信功能的电路及包含该电路的人机接口设备
CN102664998A (zh) 具有rfid读写功能的手机
CN207408970U (zh) 一种多功能超高频rfid笔式读写器
CN208351484U (zh) 带充电功能的rf读卡器
CN205050150U (zh) 可外接低频段rfid扫描杆的手持数据采集系统
CN203218440U (zh) 高频rfid天线前置的智能通讯终端
CN206515836U (zh) 蓝牙移动rfid读写器
CN207037668U (zh) 有源无线蓝牙接触式及非接触式读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0665, 12 floor, No. 20, Yun Yun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Tianhe District (office only)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JIANX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5 building, No. 18, rhyme Road, Tianhe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Guangzhou, 3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JIANXI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Ultrahigh frequency RFID label read-write touch pin and read-write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3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b branch

Pledgor: GUANGZHOU JIANXI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8440000221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007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b branch

Pledgor: GUANGZHOU JIANXI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84400002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