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95106U - 弹性编织布 - Google Patents

弹性编织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95106U
CN203795106U CN201420106023.6U CN201420106023U CN203795106U CN 203795106 U CN203795106 U CN 203795106U CN 201420106023 U CN201420106023 U CN 201420106023U CN 203795106 U CN203795106 U CN 203795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transparent
textile faces
elastic
polyurethane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060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森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WAN BAIH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BAIH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BAIH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WAN BAIH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0602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95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95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9510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性编织布,包含第一透明编织面、第二透明编织面以及多个合成纤维单丝。第一透明编织面包含多个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皆呈8字形排列。第二透明编织面相对第一透明编织面,第二透明编织面包含多个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多个合成纤维单丝按序交织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及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而使第一透明编织面及第二透明编织面互相限位且可透光。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使弹性编织布呈现完全透光的外观;此外,再交织缠绕半透明合成纤维单丝或荧光合成纤维单丝,可提供消费者具有折射、透射光线或发出荧光的弹性编织布。

Description

弹性编织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编织布,特别涉及一种可透光或发荧光的弹性编织布。
背景技术
布料织物的用途一般用以制作衣物、包包、窗帘、寝具等,而其功能除了基本常见的美观、保暖、保护、清洁、固定等,更有些机能布料织物是以防水、透气、防尘、反光、除臭、蓄热等特定目的而开发制作。
其中,一般应用于运动服饰或医疗护具要求延展性佳、高弹性且不易松弛的布料织物来制作。考虑现有运动及医疗的用途,因此图样及色彩大多呈单调的黑色或白色,使得可提供消费者的选择性并不多,对于追求时髦及爱漂亮的时下年轻人而言,更是提不起消费的欲望。
此外,人们喜欢在运动的同时聆听音乐来排解单调动作的运动所产生的苦闷,再加上高科技的进步使的布料织物的纺织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市面上推出具有电性扁平电缆的织物并结合MP3来添加于运动服饰内,甚至是可充电的太阳能运动服饰,使得运动服饰更贴近人们的需求。
另一方面,为了响应夜间慢跑的活动,也有厂商将LED嵌入于纺织结构内,让运动服饰具有发光及警示作用。针对上述结合电子应用的服饰,虽然已满足人们的部分需求,但也由于其内部装设电子装置的关系,导致服饰本身具有清洗不易、剪裁及舒适度不佳、耐用程度不高的缺点,因此商业的广告性远大于其实用性,只能沦为商人哗众取宠的商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具有弹性且具有透光或可发荧光的弹性编织布。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提供一种弹性编织布,包含第一透明编织面、第二透明编织面以及多个合成纤维单丝。第一透明编织面包含多个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第二透明编织面相对第一透明编织面,第二透明编织面包含多个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多个合成纤维单丝按序交织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及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而使第一透明编织面及第二透明编织面互相限位且可透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各合成纤维单丝的重量约为140丹尼。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是在提供一种弹性编织布,包含第一透明编织面、第二透明编织面、透明弹性基面以及多个合成纤维单丝。第一透明编织面包含多个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第二透明编织面相对第一透明编织面,第二透明编织面包含多个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透明弹性基面包含多个弹性胶条,且各弹性胶条互相呈经向排列。多个合成纤维单丝缠绕弹性胶条并按序交织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及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而使第一透明编织面、第二透明编织面及透明弹性基面互相限位且可透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各合成纤维单丝的重量约为140丹尼。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方式是在提供一种弹性编织布,包含第一透明编织面、第二透明编织面以及多个半透明合成纤维单丝。第一透明编织面包含多个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第二透明编织面相对第一透明编织面,第二透明编织面包含多个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多个半透明合成纤维单丝按序交织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及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而使第一透明编织面及第二透明编织面互相限位且可部分透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各半透明合成纤维单丝的重量约为140丹尼。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方式是在提供一种弹性编织布,包含第一透明编织面、第二透明编织面、透明弹性基面以及多个半透明合成纤维单丝。第一透明编织面包含多个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第二透明编织面相对第一透明编织面,第二透明编织面包含多个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透明弹性基面包含复数弹性胶条,且各弹性胶条互相呈经向排列。多个半透明合成纤维单丝缠绕弹性胶条并依序交织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及多个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而使第一透明编织面、第二透明编织面及透明弹性基面互相限位且可部分透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各半透明合成纤维单丝的重量约为140丹尼。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是在提供一种弹性编织布,包含第一透明编织面、第二透明编织面以及多个荧光合成纤维单丝。第一透明编织面包含多个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第二透明编织面相对第一透明编织面,第二透明编织面包含多个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多个荧光合成纤维单丝按序交织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及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而使第一透明编织面及第二透明编织面互相限位且可发出荧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各个荧光合成纤维单丝的重量约为140丹尼。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方式是在提供一种弹性编织布,包含第一透明编织面、第二透明编织面、透明弹性基面以及多个荧光合成纤维单丝。第一透明编织面包含多个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第二透明编织面相对第一透明编织面,第二透明编织面包含多个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透明弹性基面包含多个弹性胶条,且各弹性胶条互相呈经向排列。多个荧光合成纤维单丝缠绕弹性胶条并按序交织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及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而使第一透明编织面、第二透明编织面及透明弹性基面互相限位且可发出荧光。
根据本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各荧光合成纤维单丝的重量约为140丹尼。
借此,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编织布一方面不仅利用第一透明编织面及第二透明编织面,使其8字形排列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产生完全透光的效果且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本身具有极佳的伸缩弹性。此外,配合透明弹性基面中的弹性胶条增加经向的伸缩弹性,使弹性编织布具有四面弹性。并再交织缠绕半透明合成纤维单丝或荧光合成纤维单丝,借此可提供消费者具有折射、透射光线或发出荧光的弹性编织布。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种弹性编织布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种弹性编织布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种弹性编织布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种弹性编织布的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弹性编织布的应用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弹性编织布的应用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弹性编织布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种弹性编织布的立体示意图、平面示意图、局部立体示意图以及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的示意图。弹性编织布100包含第一透明编织面110、第二透明编织面120、透明弹性基面130以及多个合成纤维单丝140。
第一透明编织面110包含多个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111,且各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111呈8字形排列(如图4所示),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111本身为高分子聚合物经热可塑加工制成,因此本身具有优越的耐磨及抗撕裂的高延展特性。
第二透明编织面120相对第一透明编织面110,且第二透明编织面120包含多个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121,且各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121呈8字形排列,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121同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111具有耐磨及抗撕裂的高延展特性。
透明弹性基面130位于第一透明编织面110及第二透明编织面120之间,透明弹性基面130包含多个弹性胶条131,且各弹性胶条131互相呈经向排列。
合成纤维单丝140缠绕于透明弹性基面130的弹性胶条131并按序交织第一透明编织面110的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111及第二透明编织面120的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121,而使第一透明编织面110、第二透明编织面120及透明弹性基面130互相限位且可透光。且各合成纤维单丝130的重量约为140丹尼(denier)。特别注意的是,这里所提及的合成纤维单丝130可指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及聚酰胺(Polyamide,PA),但不限定于此。
为了加强弹性编织布100经向的伸缩弹性,在第一透明编织面110及第二透明编织面120之间织入透明弹性基面130,透明弹性基面130由线径较厚的多个弹性胶条131织成,使弹性编织布100具有更佳的四面弹性。当然弹性编织布100上也可不包含透明弹性基面130,而使合成纤维单丝140直接经向交织固定第一透明编织面110得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111及第二透明编织面120的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121。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例,合成纤维单丝140不仅可为完全透明的材质,也可选用其他材料及其他加工制作方式,使合成纤维单丝140呈半透明及荧光。
请同时参照图5、图6及图7,其分别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编织布的三种应用示意图。将上述实施方式的弹性编织布100应用于鞋面(如图5)及护具绷带(如图6及图7)上,由于其同时具有纤维及橡胶的特性,让使用者在穿戴上获得较佳的触感。而弹性编织布100呈透明、半透明或不同颜色荧光的外观也让使用者在穿着上具有更多样的选择搭配。不仅如此,透明或半透明的弹性编织布100如制成护具绷带,则使用者可直接目视得知内部包覆的肌肉及骨骼有无异状或原本的伤口有无恶化,而不必脱下护具绷带。另一方面,对于习惯在夜间运动的使用者,荧光显色的弹性编织布100制成的运动服装、鞋子及运动护具更可提供警示安全的作用且同样具有适应任何运动的高弹力及固定特性。
由上述的实施方式可得知本新型的弹性编织布的功效:
1.利用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及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编织成第一透明编织面及第二透明编织面,并交织透明弹性基面及合成纤维单丝,使第一透明编织面、第二透明编织面及透明弹性基面固定限位而可透光。
2.对应采用透明、半透明或荧光的合成纤维单丝制成鞋面或护具绷带,使其外观可产生光线透射、光线折射、甚至发出荧光的效果,让使用者在服装的穿搭上更显创意且不失原本保护、固定及高伸缩弹性的功能。
虽然本新型已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做不同的选择和改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12)

1.一种弹性编织布,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透明编织面,其包含多个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所述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
第二透明编织面,其相对所述第一透明编织面,所述第二透明编织面包含多个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所述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以及
多个合成纤维单丝,其按序交织所述多个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及所述多个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而使所述第一透明编织面及所述第二透明编织面互相限位且能够透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编织布,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合成纤维单丝的重量为140丹尼。
3.一种弹性编织布,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透明编织面,其包含多个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所述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
第二透明编织面,其相对所述第一透明编织面,所述第二透明编织面包含多个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所述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
透明弹性基面,其包含多个弹性胶条,且各所述弹性胶条互相呈经向排列;以及
多个合成纤维单丝,其缠绕所述多个弹性胶条并按序交织所述多个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及所述多个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而使所述第一透明编织面、所述第二透明编织面及所述透明弹性基面互相限位且能够透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编织布,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合成纤维单丝的重量为140丹尼。
5.一种弹性编织布,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透明编织面,其包含多个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所述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
第二透明编织面,其相对所述第一透明编织面,所述第二透明编织面包含多个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所述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以及
多个半透明合成纤维单丝,其按序交织所述多个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及所述多个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而使所述第一透明编织面及所述第二透明编织面互相限位且能够部分透光。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性编织布,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半透明合成纤维单丝的重量为140丹尼。
7.一种弹性编织布,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透明编织面,其包含多个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个所述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
第二透明编织面,其相对所述第一透明编织面,所述第二透明编织面包含多个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所述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
透明弹性基面,其包含多个弹性胶条,且各所述弹性胶条互相呈经向排列;以及
多数半透明合成纤维单丝,其缠绕所述弹性胶条并按序交织所述多个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及所述多个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而使所述第一透明编织面、所述第二透明编织面及所述透明弹性基面互相限位且能够部分透光。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性编织布,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半透明合成纤维单丝的重量为140丹尼。
9.一种弹性编织布,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透明编织面,其包含多个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所述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
第二透明编织面,其相对所述第一透明编织面,所述第二透明编织面包含多个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所述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以及
多个荧光合成纤维单丝,其按序交织所述多个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及所述多个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而使所述第一透明编织面及所述第二透明编织面互相限位且能够发出荧光。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弹性编织布,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荧光合成纤维单丝的重量为140丹尼。
11.一种弹性编织布,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透明编织面,其包含多个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个所述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
第二透明编织面,其相对所述第一透明编织面,所述第二透明编织面包含多个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且各所述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呈8字形排列;
透明弹性基面,其包含多个弹性胶条,且各所述弹性胶条互相呈经向排列;以及
多个荧光合成纤维单丝,其缠绕所述多个弹性胶条并按序交织所述多个第一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及所述多个第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纱线,而使所述第一透明编织面、所述第二透明编织面及所述透明弹性基面互相限位且能够发出荧光。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弹性编织布,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荧光合成纤维单丝的重量为140丹尼。
CN201420106023.6U 2014-03-10 2014-03-10 弹性编织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95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06023.6U CN203795106U (zh) 2014-03-10 2014-03-10 弹性编织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06023.6U CN203795106U (zh) 2014-03-10 2014-03-10 弹性编织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95106U true CN203795106U (zh) 2014-08-27

Family

ID=51377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0602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95106U (zh) 2014-03-10 2014-03-10 弹性编织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951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26335U (zh) 一种防水提花毛衣
CN203795106U (zh) 弹性编织布
CN203923542U (zh) 弹性织布结构
CN204370113U (zh) 一种再生纤维抗菌面料
CN208500849U (zh) 一种汽车内饰顶棚用涤棉复合布
CN203270194U (zh) 小提花环保针织布
CN205636015U (zh) 发光针织物以及发光衣物
CN103844852A (zh) 一种透气地毯的设计方法
TWM485255U (zh) 彈性編織布
CN207997626U (zh) 一种防火除静电无纺布
CN202644036U (zh) 单面导湿双面布
CN2642801Y (zh) 一种针织内衣服装面料
CN205741732U (zh) 一种阻燃布料
CN209063637U (zh) 一种抗撕裂商标带
CN102389171A (zh) 用标识及颜色分清人所戴手套与所穿袜子的左右
CN103374779A (zh) 单面导湿双面布
CN220681822U (zh) 一种抗菌针织面料
CN214904180U (zh) 一种具有抗菌抑菌的无纺布鞋套
CN207359800U (zh) 一种尼龙闪光面料
CN203244069U (zh) 一种具有环圈的装饰松紧带
CN203088634U (zh) 一种透气地毯
CN207626620U (zh) 一种防滑耐磨面料
CN201793868U (zh) 乙烯基弹力椭圆丝机织地毯
CN207733679U (zh) 一种内表面便于清洗的袜子面料
CN216466662U (zh) 一种弹力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