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90374U - 导管组合体 - Google Patents
导管组合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90374U CN203790374U CN201420048888.1U CN201420048888U CN203790374U CN 203790374 U CN203790374 U CN 203790374U CN 201420048888 U CN201420048888 U CN 201420048888U CN 203790374 U CN203790374 U CN 2037903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it
- pair
- main body
- lining
- enga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29940030225 antihemorrhagics Drug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0025 haemo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802 inf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NOESYZHRGYRDHS-UHFFFAOYSA-N insulin Chemical compound N1C(=O)C(NC(=O)C(CCC(N)=O)NC(=O)C(CCC(O)=O)NC(=O)C(C(C)C)NC(=O)C(NC(=O)CN)C(C)CC)CSSCC(C(NC(CO)C(=O)NC(CC(C)C)C(=O)NC(CC=2C=CC(O)=CC=2)C(=O)NC(CCC(N)=O)C(=O)NC(CC(C)C)C(=O)NC(CCC(O)=O)C(=O)NC(CC(N)=O)C(=O)NC(CC=2C=CC(O)=CC=2)C(=O)NC(CSSCC(NC(=O)C(C(C)C)NC(=O)C(CC(C)C)NC(=O)C(CC=2C=CC(O)=CC=2)NC(=O)C(CC(C)C)NC(=O)C(C)NC(=O)C(CCC(O)=O)NC(=O)C(C(C)C)NC(=O)C(CC(C)C)NC(=O)C(CC=2NC=NC=2)NC(=O)C(CO)NC(=O)CNC2=O)C(=O)NCC(=O)NC(CCC(O)=O)C(=O)NC(CCCNC(N)=N)C(=O)NCC(=O)NC(CC=3C=CC=CC=3)C(=O)NC(CC=3C=CC=CC=3)C(=O)NC(CC=3C=CC(O)=CC=3)C(=O)NC(C(C)O)C(=O)N3C(CCC3)C(=O)NC(CCCCN)C(=O)NC(C)C(O)=O)C(=O)NC(CC(N)=O)C(O)=O)=O)NC(=O)C(C(C)CC)NC(=O)C(CO)NC(=O)C(C(C)O)NC(=O)C1CSSCC2NC(=O)C(CC(C)C)NC(=O)C(NC(=O)C(CCC(N)=O)NC(=O)C(CC(N)=O)NC(=O)C(NC(=O)C(N)CC=1C=CC=CC=1)C(C)C)CC1=CN=CN1 NOESYZHRGYRDH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20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000004877 Insuli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90001061 Insuli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367 arter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631 haemodi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322 hemodialysi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40125396 insulin Drug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62 ve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管组合体,具有:导管,其具有导管主体,以及固定在导管主体的基端上的导管衬套;内针,其具有针主体,以及固定在针主体的基端上的针衬套;延长管,其具有管体,以及与管体的顶端连接的连接部件;以及第一卡合单元,其设置在导管衬套和针衬套上,当针主体处于插入导管主体中的初期状态时,其用于使针衬套和导管衬套卡合;第二卡合单元,其设置在导管衬套和所述连接部件上,第二卡合单元与第一卡合单元不重合,在针主体从导管主体取出后的动作状态时,其用于使连接部件与导管衬套卡合,其中,第二卡合单元的卡合力大于第一卡合单元的卡合力。该导管组合体中,导管和内针的卡合较易解除,导管和延长管的卡合较难解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管组合体,其用于进行持续或间歇性地输液。
背景技术
以往的技术中,有这样一种导管组合体,具有:导管,其具有导管主体,以及固定在导管主体的基端上的导管衬套;内针,其具有针主体,以及固定在针主体的基端上的针衬套;延长管,其具有管体,以及与管体的顶端连接的连接部件;针衬套卡合单元,在导管组合体未使用的初期状态,其用于使导管衬套和针衬套卡合;延长管卡合单元,在动作状态,其用于使导管衬套与延长管卡合,从而通过外部输液装置连接延长管向导管主体输送液体,最终将液体输送到患者体内。
作为这种导管组合体的一例,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引射器装置,在进行腹部皮下穿刺后,该装置与胰岛素泵等连接,用于对患者持续地施用胰岛素等的药剂。该装置由注入部、注射装置以及连接器构成。穿刺时,注入部的卡合部件与注射装置的卡合部件卡合;穿刺后,从注入部上取下注射装置,在注入部的卡合部件上卡合连接器的卡合部件后进行使用。
在该装置中,由于注射装置的卡合部件和连接器的卡合部件,都与注入部的同一卡合部件进行连接,因此,注射装置的卡合部件和连接器的卡合部件具有相同的构造。
专利文献1:中国发明专利CN100528254C
但是,在实际的医疗操作中,需要这样一种结构,穿刺后,容易将注射装置(内针)从注入部(导管主体)取下,之后,安装在注入部(导管主体)上的连接器(延长管)不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管组合体,例如静脉留置针、动脉留置针、皮下留置针、血液透析用留置针、导线导入针等的导管组合体,其具有如下结构:将导管主体和内针的卡合部与导管主体和延长管的卡合部分别设置,从导管上容易取下内针,但不容易从导管上取下延长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1为,一种导管组合体,具有:导管,该导管具有导管主体,以及固定在所述导管主体的基端上的导管衬套;内针,该内针具有针主体,以及固定在所述针主体的基端上的针衬套;延长管,该延长管具有管体,以及与所述管体的顶端连接的连接部件;以及第一卡合单元,该第一卡合单元设置在所述导管衬套和所述针衬套上,当所述针主体处于插入所述导管主体中的初期状态时,该第一卡合单元用于使所述针衬套和所述导管衬套卡合,该导管组合体,还具有:第二卡合单元,该第二卡合单元设置在所述导管衬套和所述连接部件上,并且该第二卡合单元与第一卡合单元不重合,在所述针主体从所述导管主体取出后的动作状态时,该第二卡合单元用于使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导管衬套卡合,其中,所述第二卡合单元的卡合力大于所述第一卡合单元的卡合力。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第一卡合单元与第二卡合单元不重合,并且第二卡合单元的卡合力大于第一卡合单元的卡合力,因此,导管与内针的卡合较易解除从而容易将内针从导管上拔下,导管与延长管的卡合较难解除从而在输液时,延长管不容易与导管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2为,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导管组合体,所述针衬套具有从位于所述针主体的两侧的所述针衬套上突出的一对凸部,所述连接部件具有:连接部,该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件的顶端,并且该连接部与所述管体连通;以及一对钩状凸部,该一对钩状凸部从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的所述连接部件上突出,所述导管衬套具有:一对凹部,在所述初期状态时,该一对凹部与所述一对凸部卡合;以及一对钩状凹部,在所述动作状态时,该一对钩状凹部用于与所述一对钩状凸部卡合,所述第一卡合单元包含所述一对凸部以及所述一对凹部,所述第二卡合单元包含所述一对钩状凸部以及所述一对钩状凹部。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由于卡合部件都以成对的方式组合,故卡合结构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3为,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导管组合体,所述针衬套的横向宽度比所述连接部件的横向宽度窄,并且,所述针衬套的长度比所述连接部件的长度长,在所述导管衬套上,所述一对钩状凹部位于所述一对凹部的外侧。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方便将内针拔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4为,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导管组合体,所述导管衬套具有向所述一对钩状凹部的外侧延伸的一对翼状部,所述导管衬套包含所述一对翼状部在内的横向宽度比所述连接部件的横向宽度宽,并且,所述导管衬套的长度比所述连接部件的长度短。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按压在翼状部,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导管衬套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5为,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导管组合体,所述一对凹部是贯通所述导管衬套的一对贯通孔。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加工方便,制造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6为,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导管组合体,所述导管衬套内具有:阀部件,该阀部件设置在所述导管衬套的通路中,该通路与所述导管主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7为,根据技术方案6记载的导管组合体,所述阀部件具有:止血阀,该止血阀用于塞住所述通路;以及操作部件,当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导管衬套连接时,该操作部件受所述连接部的推压而从所述止血阀突出,从而打开所述止血阀。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方便简单的打开流路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8为,根据技术方案7记载的导管组合体,所述导管衬套具有:旁通部,该旁通部设置在所述通路的内表面上的与所述止血阀相对的部分或者设置在所述止血阀的外表面,所述旁通部使得所述导管衬套的基端侧和顶端侧连通;以及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止血阀和所述操作部件之间,用于塞住所述旁通部,使得气体能够通过而液体不能通过该密封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9为,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导管组合体,所述延长管具有与所述管体的基端连接的连接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10为,根据技术方案1-9中任一所记载的导管组合体,所述导管组合体是静脉留置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管组合体在初期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管组合体的导管与内针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管组合体的导管与延长管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管组合体在动作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管组合体在初期状态时的侧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管组合体在初期状态时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管组合体在初期状态时的剖面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管组合体在动作状态时的剖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管组合体在动作状态时的剖面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管组合体的阀部件和密封部件在阀关闭状态时的组装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管组合体的阀部件和密封部件的部件分解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管组合体的阀部件和密封部件在阀打开状态时的组装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管组合体的旁通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1-1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本实施形态的导管组合体是静脉留置针1,但本实用新型的导管组合体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动脉留置针、皮下留置针、血液透析用留置针、导线导入针等。
如图1-4所示,静脉留置针1,具有:导管2;内针3;延长管4;包含一对凹部51、51和一对凸部52、52的第一卡合单元;包含一对钩状凹部61、61和一对钩状凸部62、62的第二卡合单元。
下文中,顶端均表示,如图2、图3中所示各部件的更靠近导管主体21侧的一端,也即在实际使用中,更靠近静脉留置针1的施用者的一端;基端均表示,如图2、图3中各部件的与顶端相对的另一端,也即在实际使用中,更靠近静脉留置针1的操作者的一端。
导管2具有导管主体21,以及固定在导管主体21的基端上的导管衬套22。导管衬套22具有:一对凹部51、51;一对钩状凹部61、61;以及向一对钩状凹部61、61的外侧延伸的一对翼状部220、220。其中,一对凹部51、51是贯通导管衬套22的一对贯通孔。具体来说,一对凹部51、51是贯通导管衬套22的顶端侧和基端侧的一对贯通孔。
内针3具有针主体31,以及固定在针主体31的基端上的针衬套32。针衬套32具有从位于针主体31的两侧的针衬套32上突出的一对凸部52、52。
延长管4具有:管体41;与管体41的顶端连接的连接部件42;以及与管体41的基端连接的连接单元43。连接部件42具有:连接部421,该连接部421设置于连接部件42的顶端,并且该连接部421与管体41连通;以及一对钩状凸部62、62,该一对钩状凸部62、62从位于连接部421的两侧的连接部件42上突出。
针衬套32的横向宽度比连接部件42的横向宽度窄,并且,针衬套32的长度比连接部件42的长度长,在导管衬套22上,一对钩状凹部61、61位于一对凹部51、51的外侧。
导管衬套22包含一对翼状部220、220在内的横向宽度比连接部件42的横向宽度宽,并且,导管衬套22的长度比连接部件42的长度短。
包含一对凹部51、51和一对凸部52、52的第一卡合单元设置在导管衬套22和针衬套32上,当针主体31处于插入导管主体21中的初期状态时,该第一卡合单元用于使针衬套32和导管衬套22卡合。
本文中的初期状态均指,静脉留置针1处于未使用的状态,或者静脉留置针1处于穿刺状态。在初期状态时,一对凹部51、51与一对凸部52、52卡合。一对凹部51、51具体来说是贯通导管衬套22的顶端侧和基端侧的一对贯通孔,一对凸部52、52基本呈棒状,一对凸部52、52以插嵌在一对凹部51、51内的方式与该一对凹部51、51卡合,在内针拔出方向上沿相反方向推压导管衬套22和针衬套32可以容易地解除一对凹部51、51与一对凸部52、52之间的卡合,故第一卡合单元的卡合力较弱。
包含一对钩状凹部61、61和一对钩状凸部62、62的第二卡合单元设置在导管衬套22和连接部件42上,并且该第二卡合单元与第一卡合单元不重合,在针主体31从导管主体21取出后的动作状态时,该第二卡合单元用于使连接部件42与导管衬套22卡合。
本文中的动作状态是指,针主体31从导管主体21取出后的状态。具体来说,是指一对凹部51、51与一对凸部52、52之间的卡合解除后,如图2所示,内针3从导管2拔出后的状态。在动作状态时,一对钩状凹部61、61用于与一对钩状凸部62、62卡合。具体来说,如图3、图4、图8所示,设置在导管衬套22的表面上的一对钩状凹部61、61与一对钩状凸部62、62通过各自的钩状部分卡合,例如可以是弹性卡合。在导管主体21延伸的方向上沿相反方向推压导管衬套22和连接部件42需要给予一个较大的推力才能解除一对钩状凹部61、61与一对钩状凸部62、62之间的卡合,故第二卡合单元的卡合力大于第一卡合单元的卡合力。
第二卡合单元的卡合力大于第一卡合单元的卡合力。具体来说,也即一对钩状凹部61、61与一对钩状凸部62、62之间的卡合力大于一对凹部51、51与一对凸部52、52之间的卡合力。
导管衬套22内具有:通路221,阀部件7,旁通部8,密封部件9。
阀部件7设置在导管衬套22的通路221中,该通路221与导管主体21连通。阀部件7具有止血阀71和操作部件72。止血阀71用于塞住通路221。当连接部件42与导管衬套22连接时,操作部件72受连接部421的推压而从止血阀71突出,从而打开止血阀71。具体来说,如图7、9所示,通路221是导管衬套22内的管状腔体,通路221的顶端侧与导管主体21连接,通路221的基端侧位于一对凹部51、51之间并与外部连通。在动作状态时,当打开止血阀71后,导管主体21与管体41连通,从而打开连接生物体和外部输液装置之间的液体输送流路。具体来说,在初期状态时,如图7、图10所示,止血阀71设置在通路221内,在其顶端侧的通路221有一台阶部,从而可以将止血阀71固定在通路221内的设定位置,止血阀71由树脂制成,在其顶端面上有“一”字形或“十”字形的开闭部711。密封部件9设置在通路221内位于止血阀71的基端侧。操作部件72为两端开放的管状部件,在初期状态时,其顶端侧通过密封部件9的环状开口而抵靠在止血阀71的顶端面的基端侧。在初期状态时,针主体31插通在导管主体21内,并且针主体31通过操作部件72开放的两端而插通在止血阀71的开闭部711,由于止血阀71为弹性的树脂材料制成,故在插通针主体31后依然能保持其密封性。
旁通部8设置在通路221的内表面上的与止血阀71相对的部分或者设置在止血阀71的外表面,旁通部8使得导管衬套22的基端侧和顶端侧连通。具体来说,如图13所示,旁通部8具有设置在通路221的内表面上的多个内周槽部8a。多个内周槽部8a设置在导管衬套22的通路221的内表面上与止血阀71相对的部分上,并且沿轴向分布。设置内周槽部8a的目的在于,当导管2或内针3穿刺生物体表面并拔去该内针3时,防止导管衬套22内的气体残留。也即,在拔去内针3时,在导管衬套22内比止血阀71位于更顶端侧的空气受通过导管主体21流入通路221的血液挤压,这些空气能通过内周槽部8a而向导管衬套22的基端侧排出。若不存在旁通部8,则在初期状态时,止血阀71的顶端面整个塞住通路221。关于旁通部8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发挥前述功能即可。虽未图示,旁通部8也可以设置在止血阀71的外表面上。
密封部件9设置在止血阀71和操作部件72之间,用于塞住旁通部8,使得气体能够通过而液体不能通过该密封部件9。具体来说,密封部件9的外周面与通路221抵接,其前端侧卡合在止血阀71的内表面,如前所述由血液挤压通过内周槽部8a而向导管衬套22的基端侧排出的气体能通过密封部件9向外排出,而血液等液体被密封部件9密封在导管衬套22的内部而不会从导管衬套22的基端侧向外流出。密封部件9的材质和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发挥前述功能即可。
下面,对静脉留置针1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在初期状态时,如图1,图5-7所示,首先,静脉留置针1处于未使用状态,导管2和内针3通过一对凹部51、51与一对凸部52、52而相互卡合。针主体31插通在通路221和导管主体21内,并且针尖311从导管主体21向外突出。穿刺状态时,针尖311穿刺生物体表面,导管主体21例如为透明体,当通过透明的导管主体21确认回血后,也即确认随着针尖311的穿刺导管主体21进入静脉等之后,操作者通过一只手按压导管衬套22的一对翼状部220、220,另一只手捏取针衬套32朝向基端侧拔出针主体31,随着第一卡合单元的卡合解除,初期状态向动作状态过渡,针主体31依次经过导管主体21、止血阀71、操作部件72最终从导管衬套22中拔出。此时,阀机构7处于关闭状态。
当需要对生物体进行输液时,将导管2与延长管4进行连接。具体来说,如图8、图9、图12所示,将连接部件42的突出的连接部421插入到通路221,并且将一对钩状凹部61、61与一对钩状凸部62、62卡合,此时,由连接部421推顶操作部件72的基端部,从而操作部件72的顶端部从止血阀71的开闭部711向顶端侧突出,操作部件72的从止血阀71突出后的顶端部卡靠在止血阀71的顶端面的顶端侧上。此时,将外部输液装置连接在延长管4的连接单元43上,外部液体Q依次通过连接单元43、管体41、连接部421、操作部件72开放的两端流入通路221,进一步通过导管主体21流入生物体体内。
在进行液体输送的过程中,由于第二卡合部件的卡合力较大,故延长管4不易从导管2上脱落,保证了安全的输液过程。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形态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述实施形态。关于具体的结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适当地改变。
例如,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一对钩状凹部设置在导管衬套的表面上。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一对钩状凹部也可以设置在导管衬套的内部。
例如,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在导管衬套上,一对钩状凹部位于一对凹部的外侧。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在导管衬套上,一对钩状凹部也可以位于一对凹部的内侧。
Claims (10)
1.一种导管组合体,具有:
导管,该导管具有导管主体,以及固定在所述导管主体的基端上的导管衬套;
内针,该内针具有针主体,以及固定在所述针主体的基端上的针衬套;
延长管,该延长管具有管体,以及与所述管体的顶端连接的连接部件;以及
第一卡合单元,该第一卡合单元设置在所述导管衬套和所述针衬套上,当所述针主体处于插入所述导管主体中的初期状态时,该第一卡合单元用于使所述针衬套和所述导管衬套卡合,
该导管组合体的特征在于,还具有:
第二卡合单元,该第二卡合单元设置在所述导管衬套和所述连接部件上,并且该第二卡合单元与第一卡合单元不重合,在所述针主体从所述导管主体取出后的动作状态时,该第二卡合单元用于使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导管衬套卡合,
其中,所述第二卡合单元的卡合力大于所述第一卡合单元的卡合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合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衬套具有从位于所述针主体的两侧的所述针衬套上突出的一对凸部,
所述连接部件具有:
连接部,该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件的顶端,并且该连接部与所述管体连通;以及
一对钩状凸部,该一对钩状凸部从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的所述连接部件上突出,
所述导管衬套具有:
一对凹部,在所述初期状态时,该一对凹部与所述一对凸部卡合;以及
一对钩状凹部,在所述动作状态时,该一对钩状凹部用于与所述一对钩状凸部卡合,
所述第一卡合单元包含所述一对凸部以及所述一对凹部,
所述第二卡合单元包含所述一对钩状凸部以及所述一对钩状凹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衬套的横向宽度比所述连接部件的横向宽度窄,并且,所述针衬套的长度比所述连接部件的长度长,在所述导管衬套上,所述一对钩状凹部位于所述一对凹部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衬套具有向所述一对钩状凹部的外侧延伸的一对翼状部,所述导管衬套包含所述一对翼状部在内的横向宽度比所述连接部件的横向宽度宽,并且,所述导管衬套的长度比所述连接部件的长度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凹部是贯通所述导管衬套的一对贯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衬套具有:
阀部件,该阀部件设置在所述导管衬套的通路中,该通路与所述导管主体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管组合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部件具有:
止血阀,该止血阀用于塞住所述通路;以及
操作部件,当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导管衬套连接时,该操作部件受所述连接部的推压而从所述止血阀突出,从而打开所述止血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管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衬套具有:
旁通部,该旁通部设置在所述通路的内表面上的与所述止血阀相对的部分或者设置在所述止血阀的外表面,所述旁通部使得所述导管衬套的基端侧和顶端侧连通;以及
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止血阀和所述操作部件之间,用于塞住所述旁通部,使得气体能够通过而液体不能通过该密封部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管具有与所述管体的基端连接的连接单元。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组合体是静脉留置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48888.1U CN203790374U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导管组合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48888.1U CN203790374U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导管组合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90374U true CN203790374U (zh) | 2014-08-27 |
Family
ID=51372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048888.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90374U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导管组合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9037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253831A1 (zh) * | 2020-06-16 | 2021-12-23 | 苏州悦肤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真空灌液针及其减压阀 |
-
2014
- 2014-01-24 CN CN201420048888.1U patent/CN20379037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253831A1 (zh) * | 2020-06-16 | 2021-12-23 | 苏州悦肤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真空灌液针及其减压阀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64712B (zh) | 用于脉管接入器械的基于注射器的输送装置 | |
CN112672779B (zh) | 具有延伸套件的外周静脉导管组件 | |
CN211835625U (zh) | 导管输送装置和导管系统 | |
CA3163676A1 (en) | Extension set for improving patency of a vascular access device | |
CN105056341B (zh) | 一种提供持续正压的留置针 | |
US20220110561A1 (en) | Intravenous Catheter Device Having a Probe Assembly With an Integrated Fluid Flushing Mechanism | |
CN203790374U (zh) | 导管组合体 | |
CN203935469U (zh) | 带三通的前端可见回血留置针 | |
US20200222681A1 (en) | Needleless access connector facilitating instrument delivery to a catheter assembly | |
CN212090487U (zh) | 导管组件 | |
CN209154748U (zh) | 一种可自动回弹的留置针 | |
KR20210049621A (ko) | 혈액 역류방지기능을 갖는 정맥주사용 카테터 | |
CN211560120U (zh) | 一种用于将器械输送到导管组件中的输送装置 | |
KR200256333Y1 (ko) | 혈관 주사용 바늘 어셈블리 | |
CN102805892A (zh) | 血管导管鞘套装 | |
CN204170209U (zh) | 密闭式留置针 | |
CN204121527U (zh) | 一种防逆流留置针 | |
CN208339880U (zh) | 一种自封防回血静脉留置针 | |
CN215537317U (zh) | 一种正压植入式给药装置专用针 | |
CN205235057U (zh) | 一种可无针输液正压接头 | |
CN203138633U (zh) | 闭合穿刺关节置管针 | |
CN210784594U (zh) | 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 | |
KR102213149B1 (ko) | 혈관 확인이 용이한 정맥카테터 | |
CN208974785U (zh) | 动静脉穿刺针 | |
CN203123184U (zh) | 一种抗高压留置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