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85260U - 一种热能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能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85260U
CN203785260U CN201320857357.2U CN201320857357U CN203785260U CN 203785260 U CN203785260 U CN 203785260U CN 201320857357 U CN201320857357 U CN 201320857357U CN 203785260 U CN203785260 U CN 203785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water
thermal energy
heat
end cap
energy recyc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5735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沃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85735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85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85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8526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包括热能回收管和第一过滤板,还包括用于装设所述热能回收管的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顶部套设有用于分流冷水或热水的分流机构,所述第一过滤板设置于分流机构的上方,所述分流机构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设置有与所述热能回收管连通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使用时,当有热水需要排出,分流机构关闭冷水口,热水流向分流座的圆周边缘,然后顺着热能回收管继续向下流,从而将热能传导至热能回收管内,将热能回收管里有冷水通过时,进一步实现对冷水进行加热,最终完成热能的回收,本装置可装设在家庭的地漏中,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热能回收效率高,制造成本较低,可广泛用于大众家庭的热能回收。

Description

一种热能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交换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中大多配备了热水设备,如热水器、太阳能等,这类热水设备能为人们随时提供热水用于洗浴等,使日常生活变得更加方便;但是,人们在使用热水时,大部分使用过的热水都还具有较高的温度,这些使用过的热水通常是直接通过下水管路排出,其热水的热能没有经过二次的利用,显得非常的浪费。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它主要由热能转换塔、水池、水泵和热交换器组成,所述热能转换塔上开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热能转换塔内,该热交换器的一端与水池的上部连通,另一端与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水池的底部连通。但是,上述的热能回收装置具有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缺点,在家庭无法进行安装,其制造成本也是家庭所无法承受的,所以,对于普通的家庭显然是不适用的;申请人经过多次的反复试验,最终开发出一种兼适用于家庭中的热能回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它具有占用空间小、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和热回收效率高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包括热能回收管和第一过滤板,还包括用于装设所述热能回收管的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顶部套设有用于分流冷水或热水的分流机构,所述第一过滤板设置于分流机构的上方,所述分流机构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设置有与所述热能回收管连通的进水端和出水端。 
优选的是,所述分流机构还包括分流座,所述分流座的中心部设置有冷水通道,所述分流座的圆周设置水压槽,所述水压槽的一端位于进水端下方并与进水端相通,所述水压槽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热能回收管连通的出水管,所述端盖设置于分流座的上方,所述端盖开设有与所述冷水通道对应连接的冷水口,所述分流机构还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冷水口的开合机构。 
优选的是,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开合片,所述开合片的一端部与端盖铰接,所述开合片嵌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分流座上活动设置有压力环,所述压力环设置有凸出块,所述凸出块嵌设有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所述开合片还连接有用于开启所述冷水口的弹性件。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开合片连接,所述端盖设置有这固定柱,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柱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分流座的外圆周还套设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端盖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设置有与所述冷水口对应的入水口,所述第一过滤板设置于盖板上。 
优选的是,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开合片,所述开合片的一端部与端盖铰接,所述端盖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第一过滤板设置于盖板的上表面,所述开合片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冷水口的拨条,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盖板均设置有供所述拨条滑动的滑槽,所述拨条穿过滑槽向上延伸形成推动柄。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套设置有螺旋固定条,所述热能回收管呈螺旋状固定在所述螺纹固定条的间隔内。 
优选的是,所述螺旋固定条包括内固定条和外固定条。 
优选的是,还包括分流桶,所述分流桶设置有分流环,所述分流环的上端低于所述分流桶的上端,所述分流环的外侧与分流桶形成用于容置所述支撑套的容置区,所述容置区的底部设置有漏水孔,所述分流环的内侧为过水通道,所述分流桶的底部设置有与过水通道连通的出水口。 
优选的是,所述分流环的顶端设置与所述分流机构连接的孔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包括热能回收管和第一过滤板,还包括用于装设所述热能回收管的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顶部套设有用于分流冷水或热水的分流机构,所述第一过滤板设置于分流机构的上方,所述分流机构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设置有与所述热能回收管连通的进水端和出水端;本热能回收装置在使用时,当有热水需要排出时,其分流机构关闭冷水口,热水流向分流座的圆周边缘,然后顺着热能回收管继续向下流,从而将热能传导至热能回收管内,将热能回收管里有冷水通过时,进一步实现对冷水进行加热,最终完成热能的回收,本装置可装设在家庭的地漏中,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热能回收效率高,制造成本较低,可广泛用于大众家庭的热能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流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流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流桶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合机构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热能回收管--1,第一过滤板--2,滑槽--21,支撑套--3,内固定条--31,外固定条--32,分流机构--4,端盖--41,进水端--411,出水端--412,冷水口--413,固定柱--414,凸部--415,支撑柱--416,分流座--42,冷水通道--421,水压槽--422,出水管--423,第二过滤板--43,盖板--45,入水口--451,开合机构--5,开合片--51,第一磁性件--511,推动柄--512,压力环--52,凸出块--521,第二磁性件--522,弹性件--53,分流桶--6,分流环--61,容置区--62,过水通道--63,出水口--64,孔座--65,漏水孔—66,疏通盖—6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包括热能回收管1和第一过滤板2,还包括用于装设所述热能回收管1的支撑套3,所述支撑套3的顶部套设有用于分流冷水或热水的分流机构4,所述第一过滤板2设置于分流机构4的上方,所述分流机构4包括端盖41,所述端盖41设置有与所述热能回收管1连通的进水端411和出水端412;本热能回收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人们在使用冷水时,由于其冷水一般达不到热能回收的需要,所以,冷水无需与热能回收管1接触直接从分流机构4的冷水通道421流入下水管网中,当人们在使用热水,且使用完的热水需要排出时,使用其分流机构4关闭冷水口413,热水流向分流座42的圆周边缘,然后顺着热能回收管1继续向下流,从而将热能传导至热能回收管1内,所述进水端411连接有进水管道,出水端412连接有输出水管423,当热水经过热能顺收管时,打开进水管道,让冷水通过热能回收管1,热能回收管1的外部吸收热能将热能传导至管内,实现对管内的冷水进行加热,热能回收管1内的水最后可流回热水器等加热设备,完成热能的回收,当热水器对回收的水进行加热时,相对比直接用热水器加热冷水大大节约了电能源或气能源等,本装置可装设在家庭的地漏中,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热能回收效率高,对流入下水管网中的热水可回收80%以上的热能,制造成本较低,可广泛用于大众家庭的热能回收。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分流机构4还包括分流座42,所述分流座42的中心部设置有冷水通道421,所述分流座42的圆周设置水压槽422,所述水压槽422的一端位于进水端411下方并与进水端411相通,所述水压槽42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热能回收管1连通的出水管423,所述端盖41设置于分流座42的上方,所述端盖41开设有与所述冷水通道421对应连接的冷水口413,所述分流机构4还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冷水口413的开合机构5,作为冷水口413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水口413向下延伸出凸部415,所述凸部415伸入冷水通道421,这样在排放使用过的冷水时,可防止冷水进入到热能回收的区域;本分流机构4的工作原理是:所述进水端411的进水进入水压槽422,所述进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水压槽422的另一端进入热能回收管1中开始热能回收。 
进一步的说,所述开合机构5包括开合片51,所述开合片51的一端部与端盖41铰接,所述开合片51嵌设有第一磁性件511,所述分流座42上活动设置有压力环52,所述压力环52设置有凸出块521,所述凸出块521嵌设有第二磁性件522,所述第一磁性件511与第二磁性件522相互吸引,所述开合片51还连接有用于开启所述冷水口413的弹性件53;优选的是:所述开合片51的一端部与端盖41的边缘铰接,当所述进水端411没有开启进水时,所述开合片51在弹性件53的拉力作用下,使冷水口413处于打开状态,其无须回收的冷水通过冷水口413进入到冷水通道421中;当需要回收热能时,水压槽422上方的进水端411进水,水压冲击凸出块521,使压力环52转动角度,当所述压力环52转动角度后,其凸出块521上的第二磁性件522也随之移动,在吸引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二磁性件522与第一磁性件511之间的吸引力克服弹性件53的拉力,使开合片51转动,从而将冷水口413关闭,其热水只能流向端盖41的圆周,进而流向热能回收管1。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53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开合片51连接,所述端盖41设置有这固定柱414,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柱414连接;显然,所述弹簧也可以更换为弹片,具体有等同效果。 
在本技术方案中,为了进一步对使用过的热水进行过滤,所述分流座42的外圆周还套设有第二过滤板43,所述端盖4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柱416,所述支撑柱416上设置有盖板45,所述盖板45设置有与所述冷水口413对应的入水口451,所述第一过滤板2设置于盖板45上;所述盖板45不但可以更好的固定和安装第一过滤板2,而且其入水口451可以对冷水或热水进行更加准确的分流,当人们使用后的冷水不需要回收时,其入水口451与冷水口413对应,方便冷水直接准确的进入到冷水口413中。 
在本技术方案中,为了让热能回收的效率更好,所述支撑套3设置有螺旋固定条,所述热能回收管1呈螺旋状固定在所述螺纹固定条的间隔内,当使用后的热水流下时,会顺延螺旋固定条旋转下降,让热水能更充分的与热能回收管1接触。 
进一步的说,所述螺旋固定条包括内固定条31和外固定条32,所述内固定条31和外固定条32与所述支撑套3一体成型,这时,所述热能加收管1可分为内管和外管,分别延着内固定条31和外固定条32的螺旋状旋转装配,所述热能回收管1从外固定条32向下绕行,再由内固定条31的底部向上绕行直至分流座42,然后通过出水端412输出。 
在本技术方案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热能回收的效率,本装置还包括分流桶6,所述分流桶6设置有分流环61,所述分流环61的上端低于所述分流桶6的上端,所述分流环61的外侧与分流桶6形成用于容置所述支撑套3的容置区62,所述容置区62的底部设置有漏水孔66,所述分流环61的内侧为过水通道63,所述分流桶6的底部设置有与过水通道63连通的出水口64;由于支撑套3是装设在容置区62里的,所以,使用过的热水先经过外固定条32上的热能回收管1,然后由支撑套3的底部流经内固定条31上的热能回收管1,最后在分流环61的上端流入过水通道63进入下水管网中;当完成所述热能回收后,其容置区62内还会残留一定的水量,所述水量会通过漏水孔66全部排出,保持容置区62的干燥,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分流桶6的底部还设置有疏通盖67,用于对分流桶6内部的积淀物进行清理,所述疏通盖67可以与分流桶6的底部卡接或者螺接均可,显然也可以,将所述漏水孔66设置在疏通盖67上;所述分流桶6在本装置中还能起到将其他部件集成的综合作用,对热能回收管1形成较好的防护,而且便于安装,操作简便。 
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流环61的顶端设置与所述分流机构4连接的孔座65,所述孔座65通过螺栓与分流机构4的分流座42固定连接。 
实施例二;
参见图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开合机构5包括开合片51,所述开合片51的一端部与端盖41铰接,所述端盖4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柱416,所述支撑柱416上设置有盖板45,所述第一过滤板2设置于盖板45的上表面,所述开合片51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冷水口413的拨条,所述第一过滤板2和盖板45均设置有供所述拨条滑动的滑槽21,所述拨条穿过滑槽21向上延伸形成推动柄512;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如果使用的是冷水,则无须进行回收,推动所述推动柄512,打开冷水口413,让使用过后的冷水直接进入冷水通道421排入下水管网中,如果使用的是热水,而且这种热水是可以进行热能回收的,则拉回所述推动柄512,将冷水口413关闭,这时,使用过的热水从入水口451进入到端盖41,然后流向端盖41边缘,再向下经分流座42的第二过滤板43,最后流经热能回收管1,完成热能回收。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在赘述。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

1.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包括热能回收管(1)和第一过滤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装设所述热能回收管(1)的支撑套(3),所述支撑套(3)的顶部套设有用于分流冷水或热水的分流机构(4),所述第一过滤板(2)设置于分流机构(4)的上方,所述分流机构(4)包括端盖(41),所述端盖(41)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热能回收管(1)的两端连通的进水端(411)和出水端(41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机构(4)还包括分流座(42),所述分流座(42)的中心部设置有冷水通道(421),所述分流座(42)的圆周设置水压槽(422),所述水压槽(422)的一端位于进水端(411)下方并与进水端(411)相通,所述水压槽(42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热能回收管(1)连通的出水管(423),所述端盖(41)设置于分流座(42)的上方,所述端盖(41)开设有与所述冷水通道(421)对应连接的冷水口(413),所述分流机构(4)还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冷水口(413)的开合机构(5)。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5)包括开合片(51),所述开合片(51)的一端部与端盖(41)铰接,所述开合片(51)嵌设有第一磁性件(511),所述分流座(42)上活动设置有压力环(52),所述压力环(52)设置有凸出块(521),所述凸出块(521)嵌设有第二磁性件(522),所述第一磁性件(511)与第二磁性件(522)相互吸引,所述开合片(51)还连接有用于开启所述冷水口(413)的弹性件(53)。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3)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开合片(51)连接,所述端盖(41)设置有这固定柱(414),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柱(414)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座(42)的外圆周还套设有第二过滤板(43),所述端盖(4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柱(416),所述支撑柱(416)上设置有盖板(45),所述盖板(45)设置有与所述冷水口(413)对应的入水口(451),所述第一过滤板(2)设置于盖板(45)上。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5)包括开合片(51),所述开合片(51)的一端部与端盖(41)铰接,所述端盖(4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柱(416),所述支撑柱(416)上设置有盖板(45),所述第一过滤板(2)设置于盖板(45)的上表面,所述开合片(51)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冷水口(413)的拨条,所述第一过滤板(2)和盖板(45)均设置有供所述拨条滑动的滑槽(21),所述拨条穿过滑槽(21)向上延伸形成推动柄(512)。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3)设置有螺旋固定条,所述热能回收管(1)呈螺旋状固定在所述螺旋固定条的间隔内。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固定条包括内固定条(31)和外固定条(32)。
9. 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桶(6),所述分流桶(6)设置有分流环(61),所述分流环(61)的上端面低于所述分流桶(6)的上端面,所述分流环(61)的外侧与分流桶(6)形成用于容置所述支撑套(3)的容置区(62),所述容置区(62)的底部设置有漏水孔(66),所述分流环(61)的内侧为过水通道(63),所述分流桶(6)的底部设置有与过水通道(63)连通的出水口(64)。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环(61)的顶端设置与所述分流机构(4)连接的孔座(65)。
CN201320857357.2U 2013-12-24 2013-12-24 一种热能回收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85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57357.2U CN203785260U (zh) 2013-12-24 2013-12-24 一种热能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57357.2U CN203785260U (zh) 2013-12-24 2013-12-24 一种热能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85260U true CN203785260U (zh) 2014-08-20

Family

ID=51321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57357.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85260U (zh) 2013-12-24 2013-12-24 一种热能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852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4652A (zh) * 2013-12-24 2014-03-19 刘沃明 一种热能回收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4652A (zh) * 2013-12-24 2014-03-19 刘沃明 一种热能回收装置
CN103644652B (zh) * 2013-12-24 2016-03-23 刘沃明 一种热能回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27484U (zh) 洗浴废水热量回收的淋浴房
CN201110728Y (zh) 排污管废热水余热回收装置
CN201811612U (zh) 一种洗浴废水热回收装置
CN202928401U (zh) 一种沉入驻水式淋浴热水余热高效回收利用装置
CN203785260U (zh) 一种热能回收装置
CN202221256U (zh) 一种洗澡水热能回收装置
CN100455734C (zh) 一种带废热水回收接口的地漏
CN201302396Y (zh) 一种废水余热回收装置
CN103644652B (zh) 一种热能回收装置
CN203785267U (zh) 一种带有a形进水管的电热水器
CN103743267B (zh) 将废弃热水中的余热能量加以再利用的回收换热装置
CN205717988U (zh) 真空集热管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03163542U (zh) 废水余热回收装置
CN204085260U (zh) 生活污水换热装置
CN202902920U (zh) 家庭洗浴水余热回收器
CN206814515U (zh) 机盖改进结构的即热式水加热器
CN103575136A (zh) 一种用于洗浴废水热能回收的热交换器
CN202973981U (zh) 一种用于洗浴废水热能回收的热交换器
CN209706590U (zh) 适用于厕所、浴室的水汽余热回收装置
CN203633985U (zh) 即热式饮水机
CN206113709U (zh) 一种蒸汽煮沸器
CN200975002Y (zh) 一种带废热水回收接口的地漏
CN105202742B (zh) 一种低能耗高效率的集成式水加热装置
CN105180688B (zh) 浴室废热回收箱
CN104047444A (zh) 节能节水式淋浴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323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