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83272U - 一种智能电子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电子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83272U CN203783272U CN201420172778.6U CN201420172778U CN203783272U CN 203783272 U CN203783272 U CN 203783272U CN 201420172778 U CN201420172778 U CN 201420172778U CN 203783272 U CN203783272 U CN 2037832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tal
- electronic lock
- intelligent electronic
- signal
- lock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电子锁,包括锁本体,设于锁本体内部的驱动锁本体开锁的驱动装置,接收外部通话装置来电信号并读取其号码的SIM卡模块,根据所述号码控制驱动装置的控制电路,以及为驱动装置、控制电路及SIM卡模块提供电能的电源,所述锁本体内部设有一与金属门弹性抵触的信号引入装置,所述SIM卡模块设有接收外部通话装置来电信号的天线,所述天线连接至信号引入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信号引入装置将整个金属门作为天线的一部分,解决了通话装置无线控制电子锁开锁时信号不足或信号被金属门屏蔽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布线的问题,节省了安装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锁,尤其是一种通过通话装置来电信号开锁的智能电子锁。
背景技术
传统门锁都是使用实体钥匙开锁,其不足之处是随身都需要带钥匙,携带不便。比较新的门锁使用电子锁,这些电子锁是通过锁本体和控制电路实现锁的开启和关闭。例如射频感应电子锁,通过射频卡就可以实现电子锁开锁。但是目前这些电子锁仍然无法摆脱需要携带实物开锁介质的现实。如果遗失或者忘记带开锁介质,就无法开锁。通过远程控制开锁可以解决需要实物开锁介质的问题。
利用远程控制开锁如果采用传统的导线传递信号,受制于施工环境和成本的影响,传统线路往往会出现布线复杂和布线成本大的问题。另一方面,大多数大楼大门或者个人住宅的大门,从安全的角度来说,都使用金属材料制作。常见的是铜门、铝门、铁门、不锈钢门或合金门。这些金属门具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的优点,但是电子锁由于紧靠金属门安装,对于一些住宅密集区,控制信号容易受到这些金属门的屏蔽,尤其是一些门口较小,门口使用大量钢筋水泥制造而成或者电子锁被大量金属材料包围时,控制信号穿透能力大大减弱,电子锁甚至无法接收控制信号。此时采用无线控制信号也会出现信号被屏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受金属门信号屏蔽影响的远程控制开锁的智能电子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电子锁,包括锁本体,设于锁本体内部的驱动锁本体开锁的驱动装置,接收外部通话装置来电信号并读取其号码的SIM卡模块,根据所述号码控制驱动装置的控制电路,以及为驱动装置、控制电路及SIM卡模块提供电能的电源,所述锁本体内部设有一与金属门弹性抵触的信号引入装置,所述SIM卡模块设有接收外部通话装置来电信号的天线,所述天线连接至信号引入装置。
通过外部通话装置拨号控制锁本体开锁就可以实现远程无线控制开锁的目的。另外,通过信号引入装置可以将整个金属门作为天线的一部分,为电子锁引入更多的信号,解决了信号不足或信号被金属门屏蔽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引入装置包括金属壳体,设置在金属壳体内的弹性件,一端凸出金属壳体、另一端连接弹性件并与其弹性抵触的金属抵触件;所述锁本体设有供金属抵触件贯穿并抵触金属门的通孔,所述弹性件一端抵触金属壳体内壁、另一端抵触所述金属抵触件,所述金属壳体与金属抵触件接触导通。
信号引入装置采用不具有破坏性的结构,不需要破坏金属门的,只需要和金属门抵触连接即可,安装简单方便。采用金属壳体的结构可以避免天线连接到金属抵触件的发生。若天线通过导线连接至金属抵触件,安装过程或调试过程中,由于金属抵触件的运动,可能会造成金属抵触件与导线的接触不良,进而导致天线与金属抵触件的接触不良。通过金属壳体与金属抵触件接触导通,就可以实现天线的静态连接,避免天线与金属抵触件的动态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抵触件与金属门抵触的一端为锥状。锥状可以令信号引入装置与金属门更好实现导体连接,即使是遇到一些刷了油漆的金属门也可以不用的打磨掉金属门上与金属抵触件接触位置的油漆,简化和加快了电子锁的安装,更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的推广。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包括连接交流的供电电路或连接交流的备用电源。通过备用电源可以解决突然断电时,本电子锁无法正确工作的情况。
进一步地,还设有一显示装置,其与控制电路连接,用于显示备用电源剩余电量。通过显示装置显示剩余电量可以提醒用户携带实体钥匙。
进一步地,还包括分别与控制电路连接的拨号装置、音频输入装置和音频输出装置。增加拨号装置、音频输入装置和音频输出装置后,电子锁还可以实现电话的通话功能,可以充当临时电话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通话装置包括手机或固定电话。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与控制电路连接的密码输入装置。为了令本智能锁更安全以及防止误操作,通过远程无线通话信号遥控和通过密码输入装置输入密码才能控制开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天线设于锁本体内可以避免天线设置在锁外部时人为掰断的情况发生,同时通过信号引入装置可以将整个金属门作为天线的一部分,为电子锁引入更多的信号,解决了信号不足或信号被金属门屏蔽的问题。
其次,金属抵触件与金属门抵触的一端呈锥状可以令信号引入装置与金属门更好实现导体连接,即使是遇到一些刷了油漆的金属门也可以不用的打磨掉金属门上与金属抵触件接触位置的油漆,简化和加快了电子锁的安装,更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的推广。
再次,通过备用电源可以解决突然断电时,本电子锁无法正确工作的情况,通过显示装置显示剩余电量可以提醒用户携带实体钥匙。
最后,本智能电子锁通过拨号装置、音频输入装置和音频输出装置还可以实现电话的通话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电子锁的信号引入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示:1—锁本体;11—锁舌;12—通孔;
2—驱动装置;
3—控制电路;
4—SIM卡模块;41—天线;
5—信号引入装置;51—金属壳体;52—金属抵触件;53—弹性件;
6—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智能电子锁包括锁本体1,设于锁本体内部的驱动锁本体开锁的驱动装置2,控制驱动装置2的控制电路3,接收外部通话装置来电信号并读取其号码的SIM卡模块4,以及为驱动装置2、控制电路3及SIM卡模块4提供电能的电源6。锁本体1内部设有一与金属门弹性抵触的信号引入装置5。所述外部通话装置包括手机或固定电话。金属门最常用的是铜门、铝门、铁门、不锈钢门或合金门。SIM卡模块4中装有SIM卡,SIM卡开通来电提醒功能,SIM卡模块能够读取来电的号码。锁本体包括日常常见的可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的电子锁或机械锁或电子机械锁。例如可以通过射频感应开锁的电子锁、通过识别密码的密码锁、通过指纹开锁的指纹锁等等。
驱动装置2可以是马达和齿轮组件的组合,由控制电路3控制马达旋转,进而带动齿轮组件的运动,从而推动锁舌11的伸出和缩回。控制电路3能识别SIM卡模块4的信号及向驱动装置2发出控制指令。当固定电话或手机拨打SIM卡模块4中的SIM卡时,SIM卡模块4可以读取到拨打其的电话号码,并将该电话号码与控制电路中预存的电话号码对比,从而判断是否是正确的开锁号码。如果是,则控制电路接收密码输入装置输入的密码再判断是否为正确的密码,只有电话号码和密码都正确的情况下,控制电路向驱动装置发出控制指令,令驱动装置驱动锁舌执行开锁动作。密码输入装置设置在门外,并连接至控制电路。
为了降低金属门对信号的影响,需要通过信号引入装置增强无线信号的接收能力。如图2所述,信号引入装置5包括金属壳体51,设置在金属壳体51内的弹性件53,一端凸出金属壳体51、另一端连接弹性件53并与其弹性抵触的金属抵触件52。弹性件53可以是弹簧,弹簧的一端抵触金属壳体51内壁、另一端抵触金属抵触件52,通过弹性压缩能将金属抵触件52往外推令其抵触金属门。信号引入装置5固定设置于锁本体1内,金属壳体51与SIM卡模块4的天线41连接。由于金属抵触件52和金属壳体51平时都是保持接触的状态。天线41实际也是和金属抵触件52导通状态。当金属抵触件52与金属门接触时,实际相当于天线与整个金属门保持导通状态。信号就能通过这些导体顺利进入到SIM卡模块4中。天线41设置在锁本体1内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外部触碰和人为折断。但由于一般锁本体1都是金属材料做成的外壳,金属外壳具有信号屏蔽的特点,需要将外部的金属门作为天线的延长线才能顺利接收信号。在锁本体1对应金属抵触件52的位置设置供其贯穿并抵触金属门的通孔12,金属抵触件52从通孔12处伸出锁本体1并保持和金属门抵触连接。对于金属门来说,本实施例的智能电子锁能将金属门作为其天线一部分接收更多信号。
为了防止出现部分金属门涂了油漆而金属抵触件52无法有效地与金属门作为导体接触,将金属抵触件与金属门抵触的一端设置为锥状可以避免接触不良的问题。
另外,本实施例的电源包括连接交流的供电电路或连接交流的备用电源。供电电路直接给智能锁内部的用电器件供电,但是遇到停电等时候就无法保证智能锁正常工作,通过设置备用电源可以解决断电问题。同时为了防止断电后,用户不知情,通过设置与控制电路连接的显示装置,例如不同颜色的LED灯,可以显示备用电源剩余电量,提醒用户注意剩余电量,减少不必要的遥控开锁。
本实施例的智能锁除了锁功能外,还包括电话功能。通过拨号装置、音频输入装置和音频输出装置,结合控制电路及SIM卡模块就可以实现电话功能。拨号装置可以是触摸屏,也可以是一般的机械按键。本智能电子锁不再单调地作为锁使用,还可以当成是应急电话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解释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凡在相同之实用新型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之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之范畴。
Claims (8)
1.一种智能电子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本体,设于锁本体内部的驱动锁本体开锁的驱动装置,接收外部通话装置来电信号并读取其号码的SIM卡模块,根据所述号码控制驱动装置的控制电路,以及为驱动装置、控制电路及SIM卡模块提供电能的电源,所述锁本体内部设有一与金属门弹性抵触的信号引入装置,所述SIM卡模块设有接收外部通话装置来电信号的天线,所述天线连接至信号引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引入装置包括金属壳体,设置在金属壳体内的弹性件,一端凸出金属壳体、另一端连接弹性件并与其弹性抵触的金属抵触件;所述锁本体设有供金属抵触件贯穿并抵触金属门的通孔,所述弹性件一端抵触金属壳体内壁、另一端抵触所述金属抵触件,所述金属壳体与金属抵触件接触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抵触件与金属门抵触的一端为锥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包括连接交流的供电电路或连接交流的备用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电子锁,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显示装置,其与控制电路连接,用于显示备用电源剩余电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子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控制电路连接的拨号装置、音频输入装置和音频输出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装置包括手机或固定电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子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与控制电路连接的密码输入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72778.6U CN203783272U (zh) | 2014-04-10 | 2014-04-10 | 一种智能电子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72778.6U CN203783272U (zh) | 2014-04-10 | 2014-04-10 | 一种智能电子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83272U true CN203783272U (zh) | 2014-08-20 |
Family
ID=51319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17277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83272U (zh) | 2014-04-10 | 2014-04-10 | 一种智能电子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83272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64810A (zh) * | 2015-08-04 | 2015-11-18 | 郭萌 | 一种智能门控锁具 |
CN105133956A (zh) * | 2015-08-04 | 2015-12-09 | 郭萌 | 一种屏显锁具 |
CN105604404A (zh) * | 2015-09-01 | 2016-05-25 | 王昊轩 | 锁及其控制方法 |
CN108365856A (zh) * | 2018-01-04 | 2018-08-03 | 浙江大学 | 一种屏蔽环境下的物联网无线信号传输方法 |
-
2014
- 2014-04-10 CN CN201420172778.6U patent/CN20378327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64810A (zh) * | 2015-08-04 | 2015-11-18 | 郭萌 | 一种智能门控锁具 |
CN105133956A (zh) * | 2015-08-04 | 2015-12-09 | 郭萌 | 一种屏显锁具 |
CN105604404A (zh) * | 2015-09-01 | 2016-05-25 | 王昊轩 | 锁及其控制方法 |
CN105604404B (zh) * | 2015-09-01 | 2018-03-09 | 王昊轩 | 锁及其控制方法 |
CN108365856A (zh) * | 2018-01-04 | 2018-08-03 | 浙江大学 | 一种屏蔽环境下的物联网无线信号传输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783272U (zh) | 一种智能电子锁 | |
CN203870697U (zh) | 一种利用移动终端实现的门锁控制系统 | |
CN201331778Y (zh) | 一种基于射频手机sim卡的电子门禁装置 | |
CN104063929A (zh) | 一种利用移动终端开锁的电子门锁 | |
CN204631978U (zh) | 智能锁控制系统、开锁装置及电子锁 | |
CN203950367U (zh) | 一种蓝牙手机开锁系统 | |
CN202530872U (zh) | 手机遥控智能锁 | |
CN207920283U (zh) | 一种家庭用可隐藏的独立式门锁 | |
CN204117224U (zh) | 指纹密码锁 | |
CN201033980Y (zh) | 一种机箱电子锁 | |
CN201162399Y (zh) | 手机控制的电锁具 | |
CN203930971U (zh) | 用于玻璃门的指纹锁 | |
CN207568418U (zh) | 一种具有通信功能的智能门系统 | |
CN205531763U (zh) | 一种使用移动终端操控的电控锁的锁控机构 | |
CN202870949U (zh) | 手机控制防盗锁 | |
CN101820555A (zh) | 基于码分多址和双音多频技术的楼宇对讲系统 | |
CN203224917U (zh) | 一种基于rfid和gprs技术的门禁 | |
CN201927093U (zh) | 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 |
CN203012827U (zh) | 一种锁具控制装置 | |
CN201733409U (zh) | 基于码分多址和双音多频技术的楼宇对讲系统 | |
CN201363010Y (zh) | 一种蓝牙门锁 | |
CN201202379Y (zh) | 由手机控制的防盗门 | |
CN207473702U (zh) | 一种用于房地产租、售管理的智能锁装置 | |
CN202711345U (zh) | 一种门口机终端 | |
CN203206351U (zh) | 基于移动通讯终端的无线门铃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Termination date: 2016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