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81970U - 一种复用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用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81970U
CN203781970U CN201320771819.9U CN201320771819U CN203781970U CN 203781970 U CN203781970 U CN 203781970U CN 201320771819 U CN201320771819 U CN 201320771819U CN 203781970 U CN203781970 U CN 2037819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multiplexing
filter film
rainwater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7181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亚曦
王绍武
王静
运志涛
余波
徐小丽
杨关
谢东方
张映桢
葛明
黄晓明
邓晓
吴丹
刘正道
冯琨
周芳菲
张守德
刘辉
唐珏菁
沈毅
马勇杰
王国兵
陈念
王磊
辛萍
顾群
陈乐�
何民
郭东锋
张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Nor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Sou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ant Group Central Southern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rp
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rp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and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Sou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ant Group Central Southern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rp
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rp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rp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and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Sou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ant Group Central Southern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rp, 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rp,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rp,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and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32077181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819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81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8197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用水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与雨水收集装置相连的雨水弃流井,与雨水弃流井相连的截污挂篮装置,与截污挂篮装置相连的中间水箱,与中间水箱相连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与中间水箱相连的活性过滤器组,安装在活性过滤器一端的多路阀,与中间水箱和活性过滤器组相连的中间水泵组,与活性过滤器组相连的复用水池,与复用水池相连的复用水泵组,与复用水池相连的复用水管路。因此减少了对自来水或地下水的浪费量并实现了环保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复用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变电站水回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用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变电站实际运行中,绿化浇洒、冲洗用水等变电站杂用水为变电站用水的主要部分,且变电站杂用水的用水量较大。
虽然变电站杂用水的用水量较大,但是对变电站杂用水的水质要求不高。由于对变电站杂用水的水质要求不高,因此目前已建成的变电站采用生活污水回用系统,对变电站生活区的生活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得到达标生活污水,对达标生活污水进行加氯消毒处理后储存于生活污水回用水箱中,并通过设置在水箱内的回用水泵提升至地面,从而作为变电站杂用水。
首先,由于目前变电站生活区内的运行值班人员很少,因此变电站生活区的生活污水排放量很少,导致生活污水回用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得到的达标生活污水不能完全满足变电站杂用水的用水量,需要采用自来水或地下水等非变电站杂用水的水源补充,从而造成自来水或地下水的浪费。其次,虽然生活污水回用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了生化处理,但是得到的达标生活污水仍未达到规范要求的用于绿化浇洒杂用水的水质要求,影响植被的生长,不环保。
由上可见,目前变电站采用的生活污水回用系统存在浪费水资源、不环保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复用水系统,以达到减少对自来水或地下水的浪费量,实现环保的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用水系统,包括:
收集屋面雨水,并对所述屋面雨水进行雨水格栅处理,得到初期屋面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
与所述雨水收集装置相连的雨水弃流井,对所述初期屋面雨水进行除脏处理,得到后期初始洁净雨水;
与所述雨水弃流井相连的截污挂篮装置,对后期初始洁净雨水进行过滤,得到后期洁净雨水;
与所述截污挂篮装置相连的中间水箱,储存有达标生活污水和后期洁净雨水;
与所述中间水箱相连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对生活污水进行生物化学处理,获取符合一级排放标准的达标生活污水;
与所述中间水箱相连的活性过滤器组,至少包括两个活性过滤器,所述活性过滤器内装有表面带有正电荷的活性滤料,对所述后期洁净雨水和所述达标生活污水进行过滤,得到复用水,其中所述两个活性过滤器中至少一个处于工作模式;
安装在所述活性过滤器一端的多路阀,对所述活性过滤器接收所述后期洁净雨水和所述达标生活污水进行控制,并对复用水进行流动控制;
与所述中间水箱和所述活性过滤器组相连的中间水泵组,至少包括两个中间水泵,所述中间水泵从所述中间水箱中抽取所述后期洁净雨水和所述达标生活污水,并通过多路阀输送至所述活性过滤器中,所述两个中间水泵中至少一个处于工作模式;
与所述活性过滤器组相连的复用水池,储存有所述复用水;
与所述复用水池相连的复用水泵组,至少包括两个复用水泵,所述复用水泵从所述复用水池抽取复用水,所述两个复用水泵中至少一个处于工作模式;
与所述复用水池相连的复用水管路,将所述复用水泵抽取出的复用水输送至变电站站前地面上;
所述雨水收集装置、所述雨水弃流井、所述截污挂篮装置、所述中间水箱、所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活性过滤器组、所述多路阀、所述复用水池、所述复用水泵组和所述复用水管路组成一体化设备,安装于变电站站前区空地下。
优选的,还包括:
与所述活性过滤器组相连,及与所述复用水池相通且相隔具有预设高度的隔墙的消防水池,所述消防水池储存有所述复用水,所述消防水池储存的复用水作为消防用水;
其中,所述消防水池中储存的复用水从所述活性过滤器组中获取,所述消防水池中复用水水位超过所述隔墙预设高度后,溢出至所述复用水池。
优选的,还包括:
与所述复用水泵相连的流量计,计量复用水的流量;
与所述复用水管路相连的压力变送器,提供关闭所述复用水泵的关闭压力数据信号和开启所述复用水泵的开启压力数据信号;
与所述活性过滤器组和所述复用水池相连的在线COD分析仪,对经过所述活性过滤器处理的复用水的污染程度进行分析;
与所述活性过滤器组和所述复用水池相连的在线浊度仪,对经过所述活性过滤器处理的复用水的浊度进行分析;
在线液位计组,至少包括两个在线液位计,其中一个在线液位计与所述中间水箱相连,另一个在线液位计与所述消防水池相连,所述在线液位计分别对所述中间水箱中的水位和所述消防水池中的水位进行监测。
优选的,还包括:
蝶阀组,至少包括两个蝶阀,其中一个蝶阀与所述在线浊度仪、所述在线COD分析仪和所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相连,另一个蝶阀与所述在线浊度仪、所述在线COD分析仪和所述消防水池相连,在所述复用水同时满足所述在线COD分析仪和所述在线浊度仪监测标准的情况下,与所述消防水池相连的蝶阀,处于开启状态,与所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相连的蝶阀处于关闭状态,否则,与所述消防水池相连的蝶阀,处于关闭状态,与所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相连的蝶阀处于开启状态。
优选的,还包括:
与所述多路阀流量计、所述压力变送器、所述在线COD分析仪、所述在线浊度仪、所述在线液位计组、所述蝶阀组、所述复用水泵组和所述中间水泵组相连的电控设备,控制所述多路阀流量计、所述压力变送器、所述在线COD分析仪、所述在线浊度仪、所述在线液位计组、所述蝶阀组、所述复用水泵组和所述中间水泵组的开启和关闭。
优选的,还包括:
排空管,所述排空管安装在所述活性过滤器一端,将所述活性过滤器中的水排出至所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的调节池。
优选的,还包括:
与所述电控设备相连的上位机,监控并管理所述电控设备,以监控并管理所述一体化设备。
优选的,还包括:
与所述雨水弃流井相连的地面雨水收集装置,收集地面雨水,并对所述地面雨水进行雨水格栅处理,得到初期地面雨水,其中,所述初期地面雨水由所述雨水弃流井处理后得到后期初始洁净雨水。
优选的,还包括:
与所述中间水箱和所述活性过滤器组相连的溢流管,将所述中间水箱中溢出的所述达标生活污水和所述后期洁净雨水导入所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的调节池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在本实用新型中,复用水系统分别对雨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得到复用水,相比于仅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得到复用水,复用水的水量增多,大大减少了对自来水或地下水的浪费量。
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用水系统在对生活污水进行了生化处理,得到达标生活污水之后,使用活性过滤器对达标生活污水进行了过滤处理,使经过过滤处理的达标生活污水满足绿化浇洒用水的规范要求,有利于植被生长,实现了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用水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用水系统的一种实体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用水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用水系统的另一种实体结构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用水系统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用水系统的再一种实体结构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用水系统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用水系统的再一种实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一个实施例
请参见图1,图1示出的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用水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复用水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11、雨水弃流井12、截污挂篮装置13、中间水箱14、生活污水处理装置15、活性过滤器组16、多路阀17、中间水泵组18、复用水池19、复用水泵组110和复用水管路111。
图1示出的是复用水系统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示出的复用水系统的实体结构可以如图2所示,图2示出的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用水系统的一种实体结构图。
雨水收集装置11,收集屋面雨水,并对所述屋面雨水进行雨水格栅处理,得到初期屋面雨水。
雨水弃流井12,与雨水收集装置11相连,对所述初期屋面雨水进行除脏处理,得到后期初始洁净雨水。
截污挂篮装置13,与雨水弃流井12相连,对后期初始洁净雨水进行过滤,得到后期洁净雨水。
中间水箱14,与截污挂篮装置13相连,储存有达标生活污水和后期洁净雨水。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15,与中间水箱14相连,对生活污水进行生物化学处理,获取符合一级排放标准的达标生活污水。
活性过滤器组16,与中间水箱14相连,活性过滤器组16至少包括两个活性过滤器,所述活性过滤器内装有表面带有正电荷的活性滤料,对所述后期洁净雨水和所述达标生活污水进行过滤,得到复用水,其中所述两个活性过滤器中至少一个处于工作模式。
在只启用活性过滤器组16中的其中一个活性过滤器,不能满足复用水使用需求的情况下,则可以启用大于1个的多个活性过滤器同时工作,以满足复用水使用需求。
其中,反冲洗管路可以与活性过滤器一端相连,在对活性过滤器进行反冲洗操作时,活性过滤器中的水通过反冲洗管路排出至生活污水处理装置15中的调节池中。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活性过滤器对达标生活污水和后期洁净雨水进行深度处理的优点在于:(1)比砂滤器去除率高,对悬浮物去除率达到96%,浊度去除率92%,细菌去除率达到58%以上;(2)反洗周期长,根据水质情况,每周反洗1-2次即可;(3)对水中的金属离子有一定去除效果,尤其是铁、锰、汞等金属离子;(4)比砂滤器去除效果高出400%;(5)去除粒径比砂滤器小,砂滤器为10-15um,此滤料<5um;(6)对有机物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多路阀17,安装在所述活性过滤器一端,对活性过滤器接收所述后期洁净雨水和所述达标生活污水进行控制,并对所述复用水进行流动控制。
中间水泵组18,与中间水箱14和活性过滤器组16相连,中间水泵组18,至少包括两个中间水泵,所述中间水泵从所述中间水箱中抽取所述后期洁净雨水和所述达标生活污水,并通过多路阀17输送至所述活性过滤器中,所述两个中间水泵中至少一个处于工作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中间水泵通过多路阀17与活性过滤器相连。
在仅启用中间水泵组18中的其中一个中间水泵,不能满足输送后期洁净雨水和达标生活污水至活性过滤器中的输送动力的情况下,则可以启用大于1个的多个中间水泵同时工作,以保证将中间水箱中的后期洁净雨水和达标生活污水成功输送至活性过滤器中。
复用水池19,与活性过滤器组16相连,储存有所述复用水。
复用水泵组110,与复用水池19相连,复用水泵组110,至少包括两个复用水泵,所述复用水泵从所述复用水池抽取复用水,所述两个复用水泵中至少一个处于工作模式。
在仅启用复用水泵组110中的其中一个复用水泵,不能满足输送复用水至地上的输送动力的情况下,则可以启用大于1个的多个复用水泵同时工作,以保证顺利将复用水池19中的复用水抽取出来。
复用水管路111,与复用水池19相连,将所述复用水泵抽取出的复用水输送至变电站站前地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复用水管路111将复用水泵组110抽取出的复用水输送至变电站站前地面上的用水点。
在本实用新型中,复用水系统分别对雨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得到复用水,相比于仅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得到复用水,复用水的水量增多,大大减少了对自来水或地下水的浪费量。
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用水系统在对生活污水进行了生化处理,得到达标生活污水之后,使用活性过滤器对达标生活污水进行了过滤处理,使经过过滤处理的达标生活污水满足绿化浇洒用水的规范要求,有利于植被生长,实现了环保的目的。
另一个实施例
在图1示出的复用水系统的基础上扩展出另外一种复用水系统,具体结构可以参见图3,图3示出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用水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示出的复用水系统还可以包括:消防水池31。
图3示出的复用水系统的实体结构可以参见图4,图4示出的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用水系统的另一种实体结构图。
消防水池31,与活性过滤器组16相连,及与复用水池19相通且相隔具有预设高度的隔墙,消防水池31储存有所述复用水,消防水池31储存的复用水作为消防用水。
其中,消防水池31中储存的复用水从所述活性过滤器组16中获取,消防水池31中复用水水位超过所述隔墙预设高度后,溢出至所述复用水池19。
在本实施例中,活性过滤器组16中的复用水先注入消防水池31,消防水池31中储存的复用水的水位超过隔墙后,溢出至复用水池19中,保证了消防水池31中复用水一直是流动且保持一定水量,以保证消防水池31中复用水不短缺。
再一个实施例
在图3示出的复用水系统的基础上扩展出另外一种复用水系统,具体结构可以参见图5,图5示出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用水系统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的复用水系统还可以包括:流量计51、压力变送器52、在线COD分析仪53、在线浊度仪54、在线液位计组55和蝶阀组56。
图5示出的复用水系统的实体结构可以参见图6,图6示出的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用水系统的再一种实体结构图。
流量计51,与所述复用水泵相连,计量复用水的流量。
压力变送器52,与复用水管路111相连,压力变送器52提供关闭复用水泵的关闭压力数据信号和开启复用水泵的开启压力数据信号。
在线COD分析仪53,与所述活性过滤器组16和所述复用水池19相连,对经过所述活性过滤器处理的复用水的污染程度进行分析。
在线浊度仪54,与所述活性过滤器组16和所述复用水池19相连,对经过所述活性过滤器处理的复用水的浊度进行分析。
在线液位计组55,至少包括两个在线液位计,分别为在线液位计551和在线液位计552,其中一个在线液位计551与所述中间水箱14相连,另一个在线液位计552与所述消防水池31相连,在线液位计551对中间水箱14中的水位进行监测,在线液位计552对消防水池31中的水位进行监测。
蝶阀组56,至少包括两个蝶阀,分别为蝶阀561和蝶阀562,其中一个蝶阀561与所述在线浊度仪54、所述在线COD分析仪53和生活污水处理装置15相连,另一个蝶阀562与所述在线浊度仪54、所述在线COD分析仪53和所述消防水池31相连,在所述复用水同时满足所述在线COD分析仪53和所述在线浊度仪54监测标准的情况下,与所述消防水池31相连的蝶阀562,处于开启状态,与生活污水处理装置15相连的蝶阀561处于关闭状态,在所述复用水不同时满足在线COD分析仪53和在线浊度仪54监测标准的情况下否则,与消防水池31相连的蝶阀562,处于关闭状态,与生活污水处理装置15相连的蝶阀561处于开启状态。
流量计51、压力变送器52、在线COD分析仪53、在线浊度仪54、在线液位计组55和蝶阀组56为复用水系统中的一体化设备的一部分。
在上述复用水系统中,还可以包括:与多路阀17、流量计51、压力变送器52、在线COD分析仪53、在线浊度仪54、在线液位计组55、蝶阀组56、复用水泵组110和中间水泵组18相连的电控设备,控制多路阀17、流量计51、压力变送器52、在线COD分析仪53、在线浊度仪54、在线液位计组55、蝶阀组56、复用水泵组110和所述中间水泵组18的开启和关闭。
其中,电控设备会接收在线COD分析仪53和在线浊度仪54发送的监测信号,在同时接收到在线COD分析仪53和在线浊度仪54的复用水满足监测标准的监测信号的情况下,控制蝶阀562开启,蝶阀561关闭;在未同时接收到在线COD分析仪53和在线浊度仪54的复用水满足监测标准的监测信号的情况下,控制蝶阀561开启,蝶阀562关闭。
电控设备在接收到压力变送器52发送的可以开启复用水泵的开启压力数据信号的情况下,电控设备控制复用水泵开启;电控设备在接收到压力变送器52发送的关闭复用水泵的关闭压力数据信号的情况下,电控设备控制复用水泵关闭。
其中,电控设备可以安装在变电站站前区空地下,也可以安装在变电器站前区空地上。在上述复用水系统中增加了新的仪表和/或阀门时,增加的仪表和/或阀门仍然可以由电控设备来控制开启和关闭。
在上述复用水系统中,还可以包括:排空管,所述排空管安装在所述活性过滤器一端,将所述活性过滤器中的水排出至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的调节池。其中,排空管主要应用在需要将活性过滤器中的水排空的情况下,比如:对活性过滤器进行检修时。
排空管为一体化设备的一部分。
在上述复用水系统中,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电控设备相连的上位机,监控并管理所述电控设备,以监控并管理所述一体机设备。
在上述复用水系统中,还可以包括:与所述雨水弃流井相连的地面雨水收集装置,收集地面雨水,并对所述地面雨水进行雨水格栅处理,得到初期地面雨水,其中,所述初期地面雨水由所述雨水弃流井处理后得到后期初始洁净雨水。
在屋面雨水较少,无法满足复用水使用需求的情况下,可以启用地面雨水收集装置,收集地面雨水,以满足复用水使用需求。
当然,在上述复用水系统中,还可以包括:与所述中间水箱和所述活性过滤器组相连的溢流管,将所述中间水箱中溢出的所述达标生活污水和所述后期洁净雨水导入所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的调节池中。
请参见图7,图7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用水系统的一种完整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的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用水系统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的复用水系统包括:
雨水收集装置11、雨水弃流井12、截污挂篮装置13、中间水箱14、生活污水处理装置15、活性过滤器组16、多路阀17、中间水泵组18、复用水池19、复用水泵组110、复用水管路111、消防水池31、流量计51、压力变送器52、在线COD分析仪53、在线浊度仪54、在线液位计组55、蝶阀组56、排空管71、电控设备72、地面雨水收集装置73、溢流管74、上位机75和反冲洗管路76。图7示出的复用水系统中包括的各个部件的连接关系和上述实施例示出的各个部件的连接关系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图8示出的是图7示出的复用水系统的实体结构,图8示出的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用水系统的再一种实体结构图。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控设备75与多路阀17、流量计51、压力变送器52、在线COD分析仪53、在线浊度仪54、在线液位计组55、蝶阀组56、复用水泵组110和中间水泵组18连接线较多,因此在图8示出的实体结构中直接用电控设备75与一体化设备连接表示电控设备75与多路阀17、流量计51、压力变送器52、在线COD分析仪53、在线浊度仪54、在线液位计组55、蝶阀组56、复用水泵组110和中间水泵组18相连。
本申请中的复用水系统可以应用在特高压1000kV变电站,当然,也可以应用在其他类型变电站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复用水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复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集屋面雨水,并对所述屋面雨水进行雨水格栅处理,得到初期屋面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 
与所述雨水收集装置相连的雨水弃流井,对所述初期屋面雨水进行除脏处理,得到后期初始洁净雨水; 
与所述雨水弃流井相连的截污挂篮装置,对后期初始洁净雨水进行过滤,得到后期洁净雨水; 
与所述截污挂篮装置相连的中间水箱,储存有达标生活污水和后期洁净雨水; 
与所述中间水箱相连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对生活污水进行生物化学处理,获取符合一级排放标准的达标生活污水; 
与所述中间水箱相连的活性过滤器组,至少包括两个活性过滤器,所述活性过滤器内装有表面带有正电荷的活性滤料,对所述后期洁净雨水和所述达标生活污水进行过滤,得到复用水,其中所述两个活性过滤器中至少一个处于工作模式; 
安装在所述活性过滤器一端的多路阀,对所述活性过滤器接收所述后期洁净雨水和所述达标生活污水进行控制,并对复用水进行流动控制; 
与所述中间水箱和所述活性过滤器组相连的中间水泵组,至少包括两个中间水泵,所述中间水泵从所述中间水箱中抽取所述后期洁净雨水和所述达标生活污水,并通过多路阀输送至所述活性过滤器中,所述两个中间水泵中至少一个处于工作模式; 
与所述活性过滤器组相连的复用水池,储存有所述复用水; 
与所述复用水池相连的复用水泵组,至少包括两个复用水泵,所述复用水泵从所述复用水池抽取复用水,所述两个复用水泵中至少一个处于工作模式; 
与所述复用水泵组相连的复用水管路,将所述复用水泵抽取出的复用水输送至变电站站前地面上; 
所述雨水收集装置、所述雨水弃流井、所述截污挂篮装置、所述中间水箱、所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活性过滤器组、所述多路阀、所述复用水池、所述复用水泵组和所述复用水管路组成一体化设备,安装于变电站站前区空地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活性过滤器组相连,及与所述复用水池相通且相隔具有预设高度的隔墙的消防水池,所述消防水池储存有所述复用水,所述消防水池储存的复用水作为消 防用水; 
其中,所述消防水池中储存的复用水从所述活性过滤器组中获取,所述消防水池中复用水水位超过所述隔墙预设高度后,溢出至所述复用水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复用水泵相连的流量计,计量复用水的流量; 
与所述复用水管路相连的压力变送器,提供关闭所述复用水泵的关闭压力数据信号和开启所述复用水泵的开启压力数据信号; 
与所述活性过滤器组和所述复用水池相连的在线COD分析仪,对经过所述活性过滤器处理的复用水的污染程度进行分析; 
与所述活性过滤器组和所述复用水池相连的在线浊度仪,对经过所述活性过滤器处理的复用水的浊度进行分析; 
在线液位计组,至少包括两个在线液位计,其中一个在线液位计与所述中间水箱相连,另一个在线液位计与所述消防水池相连,所述在线液位计分别对所述中间水箱中的水位和所述消防水池中的水位进行监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蝶阀组,至少包括两个蝶阀,其中一个蝶阀与所述在线浊度仪、所述在线COD分析仪和所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相连,另一个蝶阀与所述在线浊度仪、所述在线COD分析仪和所述消防水池相连,在所述复用水同时满足所述在线COD分析仪和所述在线浊度仪监测标准的情况下,与所述消防水池相连的蝶阀,处于开启状态,与所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相连的蝶阀处于关闭状态,否则,与所述消防水池相连的蝶阀,处于关闭状态,与所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相连的蝶阀处于开启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多路阀流量计、所述压力变送器、所述在线COD分析仪、所述在线浊度仪、所述在线液位计组、所述蝶阀组、所述复用水泵组和所述中间水泵组相连的电控设备,控制所述多路阀流量计、所述压力变送器、所述在线COD分析仪、所述在线浊度仪、所述在线液位计组、所述蝶阀组、所述复用水泵组和所述中间水泵组的开启和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空管,所述排空管安装在所述活性过滤器一端,将所述活性过滤器中的水排 出至所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的调节池。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电控设备相连的上位机,监控并管理所述电控设备,以监控并管理所述一体化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雨水弃流井相连的地面雨水收集装置,收集地面雨水,并对所述地面雨水进行雨水格栅处理,得到初期地面雨水,其中,所述初期地面雨水由所述雨水弃流井处理后得到后期初始洁净雨水。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中间水箱和所述活性过滤器组相连的溢流管,将所述中间水箱中溢出的所述达标生活污水和所述后期洁净雨水导入所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的调节池中。 
CN201320771819.9U 2013-11-22 2013-11-22 一种复用水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819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71819.9U CN203781970U (zh) 2013-11-22 2013-11-22 一种复用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71819.9U CN203781970U (zh) 2013-11-22 2013-11-22 一种复用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81970U true CN203781970U (zh) 2014-08-20

Family

ID=51318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7181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81970U (zh) 2013-11-22 2013-11-22 一种复用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8197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2182A (zh) * 2015-02-06 2015-05-13 林毅 具备雨水收集装置的检查井
CN106555420A (zh) * 2015-09-20 2017-04-05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水循环太阳能消防水池
CN109133491A (zh) * 2017-06-27 2019-01-04 中科世沃生态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中水回用系统装置
CN112160397A (zh) * 2020-10-09 2021-01-01 广州市汇鹏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市政道路分流制管网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2182A (zh) * 2015-02-06 2015-05-13 林毅 具备雨水收集装置的检查井
CN106555420A (zh) * 2015-09-20 2017-04-05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水循环太阳能消防水池
CN109133491A (zh) * 2017-06-27 2019-01-04 中科世沃生态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中水回用系统装置
CN112160397A (zh) * 2020-10-09 2021-01-01 广州市汇鹏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市政道路分流制管网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方法
CN112160397B (zh) * 2020-10-09 2022-01-04 广州市汇鹏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市政道路分流制管网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0169B (zh) 一种污水处理控制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03781970U (zh) 一种复用水系统
CN203346959U (zh) 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灌溉系统
CN103183426A (zh) 屋面雨水回收处理工艺
CN202968329U (zh)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3866917U (zh) 一种厨房废水再利用系统
CN104071872A (zh) 电解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7380527U (zh) 一种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
CN203200884U (zh) 一种市政雨水调蓄系统
CN206314331U (zh) 新型智能农业浇灌系统
CN209053161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装置
CN116307530A (zh) 基于物联网的变电站水体分析及处理方法
CN109721181A (zh) 智能废水再利用净水机及控制方法
CN204298182U (zh) 楼宇自动化二次加压净水设备
AU2020101675A4 (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vice for construction sewage treatment
CN204958602U (zh) 一种太阳能实时视频监控自动污水处理装置
CN204983099U (zh) 一种雨水收集回用装置
CN113550376A (zh) 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及方法
CN208500681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装置
CN202594878U (zh) 一种小区自动售水机尾水处理装置
CN203514499U (zh) 一种用于景观绿化的雨水中水回用装置
CN202023232U (zh) 家用中水收集装置
CN205391838U (zh) 一种污泥压缩系统
CN204400698U (zh) 一种分离式预制泵站集中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装置
CN205444295U (zh) 住宅楼外置式废水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31 Xicheng District West Chang'an Avenue, No. 86, Beijing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Patentee after: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RPORATION

Patentee after: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 ENGINEERING INSTITUTE

Patentee after: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Sou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atentee after: Co., Ltd of Northeastern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rporation

Patentee after: Co., Ltd of Huabei Power Design Inst.,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Patentee after: Co., Ltd of Central Southern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rporation

Patentee after: NOR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Patentee after: NORTH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Address before: 100031 Xicheng District West Chang'an Avenue, No. 86,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Patentee before: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rporation

Patentee before: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 ENGINEERING INSTITUTE

Patentee before: Sou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rporation

Patentee before: Northeastern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rporation

Patentee before: Huabei Power Design Inst.,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Patentee before: Central Southern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r

Patentee before: Nor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rporation

Patentee befor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rporatio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Termination date: 201811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