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71601U - 节能外气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节能外气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71601U
CN203771601U CN201420072414.0U CN201420072414U CN203771601U CN 203771601 U CN203771601 U CN 203771601U CN 201420072414 U CN201420072414 U CN 201420072414U CN 203771601 U CN203771601 U CN 203771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mmunicated
windmill
exhaust port
intake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7241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石治
扶亚民
陈寿忠
徐瑞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m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Desiccant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m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Desiccant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m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Desiccant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m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71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7160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节能外气空调装置,其包括:一第一风车,提供抽吸外部空气;一空调处理单元,连通该第一风车,该第一风车抽吸外部空气至该空调处理单元,又该空调处理单元包括:一全热交换器、一冷却盘管及一热管;一空调房,具有进气口及排气口,该进气口连通该空调处理单元,并经由该空调处理单元导入空气,该排气口连通该空调处理单元;以及一第二风车,连通该空调处理单元,并提供抽吸排出空气。通过上述构件组成,可导入外部空气并调节该空调房内空气温度,以达到环保节能且大幅减少能源损耗的目的。

Description

节能外气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节能外气空调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提供导入外部空气调节室内空气温度的节能外气空调装置,可达到环保节能且大幅减少能源损耗的目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现有的空调装置的方块示意图,其是以风量6,000CMH将外部空气导入而依序经过一冷却盘管1、一加热线圈2及一风车3,该风车3将该加热线圈2排出的空气吹送至一空调房4,再由该空调房4排出空气,其处理步骤依序如下:步骤一11,先导入外部空气OA,此时外部空气条件为:温度35℃、相对湿度52.7%、绝对湿度18.8g/kg及焓值20.0kcal/kg;步骤二12,将外部空气送至该冷却盘管1,空气经过冷却盘管1冷却再排出空气,经过该冷却盘管1排出空气条件为:温度16.0℃、相对湿度95.1%、绝对湿度10.8g/kg、焓值10.4kcal/kg;步骤三13,该冷却盘管1排出空气经过加热线圈2加热并排出空气,经过加热线圈2的排出空气条件为:温度19.0℃、相对湿度78.7%、绝对湿度10.8g/kg及焓值11.1kcal/kg;步骤四14,该加热线圈2的排出空气经由该风车3吹送至空调房4,使得空调房4室内空气条件为:温度25℃、相对湿度54.5%、绝对湿度10.8g/kg及焓值12.6kcal/kg,让该空调房4室内达到舒适的效果;步骤五15,该空调房4的排出空气EA会排放至大气环境,该空调房4的排出空气条件为:温度25℃、相对湿度54.5%、绝对湿度10.8g/kg及焓值12.6kcal/kg。
然而,以上述现有的空调装置的方块示意图中,该冷却盘管1的耗能68,813kcal/hr,该加热线圈2的耗能5,323kcal/hr,再加上风车3的耗能962kcal/hr,可知现有的空调装置使用上有容易耗损大量能源的缺失,无法符合现代环保节能的要求。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乃潜心研思、设计组制,期能提供一种节能外气空调装置,其提供导入外部空气并调节该空调房内空气温度的节能外气空调装置,可达到环保节能并有效大幅减少能源损耗,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欲研创的创作动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入外部空气并调节该空调房内空气温度的节能外气空调装置,可达到环保节能并有效大幅减少能源损耗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节能外气空调装置,其包括:一第一风车,提供抽吸外部空气;一空调处理单元,连通该第一风车,该第一风车抽吸外部空气至该空调处理单元,又该空调处理单元包括:一全热交换器、一冷却盘管及一热管,该全热交换器具有一第一进气接口、一第一排气接口、一第二进气接口及一第二排气接口,该冷却盘管具有一第三进气接口及一第三排气接口,该热管具有一第四进气接口、一第四排气接口、一第五进气接口及一第五排气接口,其中该第一排气接口对应连通该第三进气接口,该第三排气接口对应连通该第四进气接口,该第五排气接口对应连通该第二进气接口;一空调房,具有进气口及排气口,该进气口连通该空调处理单元的第四排气接口,并经由该空调处理单元导入空气,该排气口连通该空调处理单元的第五进气接口;以及一第二风车,连接该空调处理单元,并提供抽吸排出空气。
其中,该第一风车连通该第四排气接口及该空调房的进气口之间。
其中,该第一风车连通该第一进气接口。
其中,该第一风车连通该全热交换器的第一排气接口及该冷却盘管的第三进气接口之间。
其中,该第一风车连通该冷却盘管的第三排气接口及该热管的第四进气接口之间。
其中,该第二风车连通该全热交换器的第二排气接口。
其中,该第二风车连通该热管的第五排气接口与该全热交换器的第二进气接口之间。
其中,该第二风车连通该空调房的排气口与该热管的第五进气接口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构件组成,可导入外部空气并调节该空调房内空气温度,以达到环保节能且大幅减少能源损耗的目的。
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特点和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块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图3为现有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符号说明】
<现有>
1   冷却盘管
2   加热线圈
3   风车
4   空调房
11  步骤一
12  步骤二
13  步骤三
14  步骤四
15  步骤五
OA  外部空气
EA  排出空气
<本实用新型>
10  第一风车
20  空调处理单元
210 全热交换器
211 第一进气接口
212 第一排气接口
213 第二进气接口
214 第二排气接口
220 冷却盘管
221 第三进气接口
222 第三排气接口
230 热管
231 第四进气接口
232 第四排气接口
233 第五进气接口
234 第五排气接口
30  空调房
31  进气口
32  排气口
40  第二风车
101 步骤一
102 步骤二
103 步骤三
104 步骤四
105 步骤五
106 步骤六
107 步骤七
108 步骤八
109 步骤九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块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节能外气空调装置,其包括:一第一风车10,提供抽吸外部空气;一空调处理单元20,连通该第一风车10,该第一风车10抽吸外部空气至该空调处理单元20,又该空调处理单元20包括:一全热交换器210、一冷却盘管220及一热管230,该全热交换器210具有一第一进气接口211、一第一排气接口212、一第二进气接口213及一第二排气接口214,该冷却盘管220具有一第三进气接口221及一第三排气接口222,该热管230具有一第四进气接口231、一第四排气接口232、一第五进气接口233及一第五排气接口234,其中该第一排气接口212对应连通该第三进气接口221,该第三排气接口222对应连通该第四进气接口231,该第五排气接口234对应连通该第二进气接口213;一空调房30,具有进气口31及排气口32,该进气口31连通该空调处理单元20的第四排气接口232,并经由该空调处理单元20导入空气,该排气口32连通该空调处理单元20的第五进气接口233;以及一第二风车40,连通该空调处理单元20,并提供抽吸排出空气。
其中,该第一风车10连通该空调处理单元20的位置并不特别限制,以下为该第一风车10连通该空调处理单元20的几种方式,该第一风车10可连通该第四排气接口232及该空调房30的进气口31之间;该第一风车10可连通该第一进气接口211;该第一风车10可连通该全热交换器210的第一排气接口212及该冷却盘管220的第三进气接口221之间;该第一风车10可连通该冷却盘管220的第三排气接口222及该热管230的第四进气接口231之间。
其中,该第二风车40连通该空调处理单元20的位置亦不特别限制,该第二风车40可连通该全热交换器210的第二排气接口214;该第二风车40可连通该热管230的第五排气接口234与该全热交换器210的第二进气接口213之间;该第二风车40可连通该空调房30的排气口32与该热管230的第五进气接口233之间。
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亦请配合参阅图1所示,当外部空气经由第一风车10以风量6,000CMH吹送至该空调单元20,经由该空调单元20调节该空调房30的空气条件,再经由该第二风车40连通该空调单元20并抽吸排出空气而使得空气条件会经由该空调单元20调节而产生改变,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101,外部空气条件为:温度35℃、相对湿度52.7%、绝对湿度18.8g/kg及焓值20.0kcal/kg;
步骤二102,外部空气经过全热交换器210的第一进气接口211及该第一排气接口212,使得该第一排气接口212的排出空气条件为:温度24.2℃、相对湿度73.9%、绝对湿度14.0g/kg及焓值14.3kcal/kg;
步骤三103,该第一排气接口212的排出空气经过该冷却盘管220的第三进气接口221及该第三排气接口222以进行冷却,使得该第三排气接口222的排出空气条件为:温度16.0℃、相对湿度95.1%、绝对湿度10.8g/kg及焓值10.4kcal/kg;
步骤四104,该第三排气接口222的排出空气经过该热管230后而进行升温,使得该第四排气接口232的排出空气条件为:温度19.0℃、相对湿度78.7%、绝对湿度10.8g/kg及焓值11.1kcal/kg;
步骤五105,该第四排气接口232的排出空气经过该第一风车10吹送至该空调房30的进气口31,使得该空调房30内的空气条件为:温度25.0℃、相对湿度54.5%、绝对湿度10.8g/kg及焓值12.6kcal/kg;
步骤六106,该空调房30的排气口32连通该热管230的第五进气接口233,其中该空调房30的排气口32所排出空气条件为:温度25.0℃、相对湿度54.5%、绝对湿度10.8g/kg、焓值12.6kcal/kg;
步骤七107,该空调房30的排气口32所排出空气经过该热管230的第五进气接口233及该第五排气接口234,使得该第五排气接口234的排出空气条件为:温度22.0℃、相对湿度65.1%、绝对湿度10.8g/kg及焓值11.8kcal/kg;
步骤八108,该第五排气接口234的排出空气经过该全热交换器210的第二进气接口213及该第二排气接口214,使得该第二排气接口214的排出空气条件为:温度31.4℃、相对湿度53.7%、绝对湿度15.5g/kg及焓值17.0kcal/kg;
步骤九109,该第二排气接口214连通该第二风车40,并通过该第二风车40以抽吸排出空气至大气环境。
通过上述步骤可知,本实用新型节能外气空调装置,可达到调节该空调房30内空气条件的效果,在上述实施例之中,该全热交换器210耗能为86kcal/hr、该冷却盘管220耗能为28,131kcal/hr、该第一风车10耗能为962kcal/hr、该第二风车40耗能为641kcal/hr。
兹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图2所示)与现有的空调装置(如图3所示)相较,为让空调房达到相同的空气条件,现有的空调装置整体耗能为75,098kcal/1hr而本实用新型节能外气空调装置整体耗能为29,179kcal/hr,可知本实用新型节能外气空调装置,确实可大符减少能源损耗,并能够导入外部空气调节该空调房内空气温度,以达到环保节能且大幅减少能源损耗的目的。

Claims (8)

1.一种节能外气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风车,提供抽吸外部空气;
一空调处理单元,连通该第一风车,该第一风车抽吸外部空气至该空调处理单元,又该空调处理单元包括:一全热交换器、一冷却盘管及一热管,该全热交换器具有一第一进气接口、一第一排气接口、一第二进气接口及一第二排气接口,该冷却盘管具有一第三进气接口及一第三排气接口,该热管具有一第四进气接口、一第四排气接口、一第五进气接口及一第五排气接口,其中该第一排气接口对应连通该第三进气接口,该第三排气接口对应连通该第四进气接口,该第五排气接口对应连通该第二进气接口;
一空调房,具有进气口及排气口,该进气口连通该空调处理单元的第四排气接口,并经由该空调处理单元导入空气,该排气口连通该空调处理单元的第五进气接口;以及
一第二风车,连通该空调处理单元,并提供抽吸排出空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外气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风车连通该第四排气接口及该空调房的进气口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外气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风车连通该第一进气接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外气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风车连通该全热交换器的第一排气接口及该冷却盘管的第三进气接口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外气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风车连通该冷却盘管的第三排气接口及该热管的第四进气接口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外气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风车连通该全热交换器的第二排气接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外气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风车连通该热管的第五排气接口与该全热交换器的第二进气接口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外气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风车连通该空调房的排气口与该热管的第五进气接口之间。
CN201420072414.0U 2013-11-27 2014-02-20 节能外气空调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7160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2211 2013-11-27
TW102222211U TWM475566U (en) 2013-11-27 2013-11-27 Power saving type external-air conditioning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71601U true CN203771601U (zh) 2014-08-13

Family

ID=51288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72414.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71601U (zh) 2013-11-27 2014-02-20 节能外气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71601U (zh)
TW (1) TWM4755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4536A (zh) * 2015-06-23 2015-08-26 向君 高效节能多级热湿处理空调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4536A (zh) * 2015-06-23 2015-08-26 向君 高效节能多级热湿处理空调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4864536B (zh) * 2015-06-23 2017-05-03 向君 高效节能多级热湿处理空调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5566U (en) 2014-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6943A (zh) 机房和数据中心节能系统和方法
CN203771601U (zh) 节能外气空调装置
CN202613653U (zh) 感温式空调扇
CN204254806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蒸发冷却空调
CN204534940U (zh) 移动通信基站智能恒温系统
CN202613640U (zh) 冷热两用空调扇
CN203534118U (zh) 覆膜机专用高效节能烘箱
CN202613655U (zh) 加湿型空调扇
CN101290154A (zh) 一种用于变风量空调的空气节能系统
CN201667054U (zh) 机房和数据中心节能系统
CN203571968U (zh) 一种空调净化系统
CN202613636U (zh) 超声波空调扇
CN208205301U (zh)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节能冷却装置
CN202915488U (zh) 机房、基站专用水帘新风冷却系统
CN201476236U (zh) 户式ahu联动风阀装置
CN201844612U (zh) 冷气热水器
CN205227600U (zh) 一种全热回收专设风机空调机组
CN109002103A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服务器机箱
CN204240562U (zh) 一种调温除湿节能型组合式空调机组
CN203857579U (zh) 空调型新风换气机
CN203869223U (zh) 一种基站机房内用热管换热器
CN202613657U (zh) 可净化空气的空调扇
CN202066160U (zh) 中央空调集控系统中空调箱电机变频控制装置
CN202613654U (zh) 感应式空调扇
CN202501589U (zh) 一种基于风扇墙的新型机房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