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49028U - 连接机构及幼儿跳椅 - Google Patents

连接机构及幼儿跳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49028U
CN203749028U CN201320834952.4U CN201320834952U CN203749028U CN 203749028 U CN203749028 U CN 203749028U CN 201320834952 U CN201320834952 U CN 201320834952U CN 203749028 U CN203749028 U CN 203749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diny mechanism
locking piece
clamping hooked
housing
ch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349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明伦
谢明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83495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49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49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4902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pecial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连接机构,其包括一卡合件,所述卡合件的一端枢接于幼儿跳椅的支撑架,所述卡合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合钩,所述卡合钩与所述支撑架可分离地卡合。使用时,所述卡合件的卡合钩卡合于支撑架上,保持支撑架的打开状态,用户可通过连接机构搬动幼儿跳椅,使用方便;当不需要使用时,操作卡合件使卡合钩脱离支撑架,从而可推动支撑架枢转收叠,以便于幼儿跳椅的储存、携带,且连接机构的结构简单,使幼儿跳椅收折或打开的操作都较为简便,极大满足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对应地,本实用新型幼儿跳椅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连接机构及幼儿跳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幼儿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机构及具有该连接机构的幼儿跳椅。
背景技术
对于家有幼儿的父母而言,使用幼儿载具(例如儿童车、儿童餐椅、摇椅、跳椅等)作为辅助性工具,已是普遍的做法。随着前述幼儿载具的广泛使用,人们对其功能性及操作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希望幼儿在使用中安全舒适惬意,也希望在操作上更加便利。其中,幼儿跳椅对于幼儿父母或照料者而言,是一种可以用来安置婴幼儿的非常实用的工具,一般而言,幼儿跳椅可以被父母或照料者操作以进行弹跳、摇晃或其他娱乐。
通常,幼儿跳椅包括一架体及安装于所述架体上以供幼儿乘坐的座椅,架体呈打开状并支撑于支撑面,座椅与架体之间呈弹性的连接以保证能实现弹跳、摇晃的功能。但现有幼儿跳椅的架体大多为固定结构,这样当不使用时,不能进行收折,给储存、携带带来诸多不便;目前市面上逐步出现可收折的幼儿跳椅,但其收折机构都较为复杂,使得收折或打开的操作都较为繁琐,造成使用不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收合及打开操作简便的幼儿跳椅,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幼儿跳椅的收合及打开操作简便的连接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收合及打开操作简便的幼儿跳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连接机构,其适用于幼儿跳椅的支撑架,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卡合件,所述卡合件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卡合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合钩,所述卡合钩与所述支撑架可分离地卡合。
较佳地,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一壳体,所述卡合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卡合钩穿过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支撑架可分离地卡合,一枢接轴穿设于所述卡合件的远离所述卡合钩的一端并穿过所述壳体而枢接于所述支撑架上。
较佳地,所述壳体上对应于所述卡合钩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卡合钩通过所述通孔而与所述支撑架可分离地卡合。
较佳地,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一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锁定组件的端部与所述卡合钩的端部可分离地抵触。
较佳地,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定件及弹性件,所述锁定件滑动地容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锁定件的一端与所述卡合钩的端部可分离地抵触,所述弹性件抵触于所述锁定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之间。
较佳地,所述壳体内开设有与所述锁定件相对应的容置槽,所述锁定件滑动地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弹性件抵触于所述锁定件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之间。
较佳地,所述容置槽的内壁上具有向所述容置槽内凸伸形成的止位块,所述锁定件上具有沿其径向向外凸伸形成的抵触部,所述止位块抵触所述抵触部的一侧面以定位所述锁定件。
较佳地,所述弹性件抵触于所述抵触部的另一侧面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之间。
较佳地,所述锁定组件被操作时,所述锁定组件与所述所述卡合钩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从而可使所述卡合钩与所述支撑架相卡合或相分离。
较佳地,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操作件,所述操作件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上并凸伸出所述壳体外,且所述操作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锁定件的滑动方向相垂直,所述操作件用于驱动所述锁定件滑动。
较佳地,所述操作件上凸伸有一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端部设有第一斜面,所述锁定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
对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幼儿跳椅,其包括座椅、弹性连接件及两相对设置的支撑架,所述座椅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连接于两所述支撑架之间,每一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分别设置有一连接机构,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如上所述。
较佳地,所述支撑架包括相交叉枢接的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所述连接机构的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所述连接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可分离地卡合。
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关节、第二关节,所述连接机构的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一关节,所述连接机构的另一端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第二关节。
较佳地,所述第一关节内设置有所述枢接轴,所述第二关节内设置有卡合轴,所述卡合钩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卡合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机构,其适用于幼儿跳椅的支撑架,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卡合件,所述卡合件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卡合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合钩,所述卡合钩与所述支撑架可分离地卡合。使用时,所述卡合件的卡合钩卡合于支撑架上,保持支撑架的打开状态,用户可通过连接机构搬动幼儿跳椅,使用方便;当不需要使用时,操作卡合件使卡合钩脱离支撑架,从而可推动支撑架枢转收叠,以便于幼儿跳椅的储存、携带,且连接机构的结构简单,使幼儿跳椅收折或打开的操作都较为简便,极大满足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对应地,本实用新型幼儿跳椅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幼儿跳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连接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连接机构的分解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连接机构的进一步分解图。
图6是图5中锁定件与操作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2中连接机构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7中连接机构释锁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幼儿跳椅收合后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幼儿跳椅1,包括座椅10、弹性连接件20及两相对设置的支撑架30,所述座椅10通过多个弹性连接件20连接于两所述支撑架30之间。具体地,多个弹性连接件20相间隔地固定于座椅10上,多个弹性连接件20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两支撑架30的上端,从而将座椅10连接于两支撑架30之间。
其中,每一支撑架30包括均第一支撑杆31及第二支撑杆32,第一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32相交叉设置并通过枢接机构33相枢接,第一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32的下端支撑于支撑面,第一支撑杆31的上端31a、第二支撑杆32的上端32a均弯折后向上竖直延伸,连接机构40连接于第一支撑杆31的上端31a、第二支撑杆32的上端32a之间,这样,通过所述连接机构40可方便的搬动或取放所述幼儿跳椅1,使用方便。其中,所述枢接机构33支撑于打开状态的支撑架30上以进行定位,并且能使第一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32相枢转从而收合幼儿跳椅1。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两第一支撑杆31的下端通过一横杆34连接,从而将两第一支撑杆31连接呈U型结构;对应地,两第二支撑杆32的下端通过另一横杆34连接,从而将两第二支撑杆32连接呈U型结构;两横杆34相平行并支撑于支撑面上,从而使支撑架30能更稳定地支撑座椅10。
如图1-图3所示,第一支撑杆31的上端31a固定有第一关节35,第二支撑杆32的上端32a固定有第二关节36,且第一关节35包括两相配合的半体35a、35b,第二关节36包括两相配合的半体36a、36b,第一关节35内设置有一枢接轴351,第二关节36内设置有一卡合轴361(参见图3),所述连接机构40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枢接轴351,连接机构40的另一端与所述卡合轴361可分离地卡合。使用状态时,幼儿跳椅1的支撑架30枢转打开,第一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32的下端支撑于支撑面,连接机构40卡合于卡合轴361上并支撑于第一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32之间,从而使幼儿跳椅1稳定地保持打开状态,且用户可通过连接机构40搬动或取放幼儿跳椅1,使用方便;不需要使用时,操作连接机构40使其脱离卡合轴361,从而可推动第一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32枢转从而收合幼儿跳椅1,使幼儿跳椅1具有较小的体积,便于储存及携带。
可以理解地,第一关节35、第二关节36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固定方式,两者可交换位置安装,同样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方案,相应地,枢接轴351、卡合轴361亦可互换其安装位置,同样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现。
本实施例中,每一弹性连接件20的一端固定座椅10上,每一弹性连接件20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关节35、第二关节36上;且弹性连接件20为柔性件,这样可便于幼儿跳椅1的折叠,且能减小整体折叠后的体积,以减小幼儿跳椅1占用的空间。优选地,弹性连接件20为柔性的橡皮带,当然并不以此为限。
下面结合附图1-9所示,对本实用新型幼儿跳椅1的连接机构4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图9所示,所述连接机构40包括壳体41、卡合件42、锁定组件43及操作件44,其中,壳体41包括左半体411及右半体412,多个固定件(图未示)穿过所述左半体411及所述右半体412以将左半体411及右半体412结合形成容置空间,卡合件42及锁定组件43装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操作件44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41上,且操作件44的一端与锁定组件43相抵触,其另一端凸伸出所述壳体41外;当操作件44被操作时,操作件44滑动并驱动锁定组件43滑动,从而使锁定组件43远离卡合钩421(详如后述),可使所述卡合钩421与所述卡合轴361相卡合或相分离。
如图3-图8所示,所述卡合件42收容于所述壳体41的容置空间内,且固定件穿过卡合件42并将其固定于壳体41内。其中,所述卡合件42的一端设置有卡合钩421,具体地,卡合件42的一端弯折后向其另一端所在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卡合钩421,卡合钩421具有一大致呈平直结构的承载面421a,卡合钩421卡合于卡合轴361上时,卡合轴361承载于所述承载面421a(参见图7、图8);枢接轴351穿设于卡合件42的远离所述卡合钩421的一端并穿过所述壳体41而枢接于第一关节35上。
另外,壳体41的左半体411及右半体412上对应于卡合钩421的位置处设置呈弧形结构的缺口413,该缺口413内开设有与卡合钩421相对应的通孔(图未示),所述卡合钩421通过所述通孔而与卡合轴361可分离地卡合。
继续参阅图3-图8所示,所述锁定组件43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41的容置空间内,且锁定组件43的端部与所述卡合钩421的端部可分离地抵触。
具体地,所述锁定组件43包括锁定件431及弹性件432,所述锁定件431水平滑动地容置于所述壳体41的容置空间内,且所述锁定件431的一端与所述卡合钩421的端部可分离地抵触,所述弹性件432抵触于所述锁定件431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41之间。
如图6所示,锁定件431呈长条状,且锁定件431的中部设置有一呈锯齿状的驱动部431a,该驱动部431a向上凸伸,该驱动部431a的下方位置处形成有一呈倾斜结构的第二斜面431b,第二斜面431b用于与操作件44相配合;锁定件431的前端端部与卡合钩421的端部相对应抵触,且锁定件431的前端端部呈斜面结构431c,该斜面结构431c对卡合钩421具有导向作用,使卡合钩421卡合于卡合轴361或脱离卡合轴361都更顺畅;另外,锁定件431的后端邻近其端部的位置处,还具有沿其径向向外凸伸形成的抵触部431d,该抵触部431d与壳体41相配合以对锁定件431进行定位。
参阅图3-图8所示,所述壳体41的左半体411及右半体412上开设有与所述锁定件431相对应的容置槽414,所述容置槽414的上、下两内壁上均具有向所述容置槽414内凸伸形成的止位块415。锁定件431安装后,其后端容置于所述容置槽414内,并使抵触部431d的一侧面与止位块415相抵触,所述弹性件432容置于容置槽414且套设于锁定件431外,弹性件432的两端抵触于所述抵触部431d的另一侧面与容置槽414的内壁之间,弹性件432用于对锁定件431进行复位;锁定件431的前端伸出容置槽414外,以与卡合钩421的端部可分离地抵触。当锁定件431被操作时,其向后滑动以使其前端部远离卡合钩421,此过程中弹性件432被压缩,撤销对锁定件431的操作后,弹性件432复位并推动锁定件431向前滑动,当止位块415抵触抵触部431d时,锁定件431停止滑动,从而防止锁定件431滑出所述容置槽414。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432为弹簧,当然并不以此为限,还可以利用其他的弹性元件,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
另外,如图3、图4所示,所述壳体41的左半体411及右半体412内还设置有卡合块416,卡合块416之间形成与锁定件431相对应的卡合区,锁定件431的前端卡合于所述卡合区内,以对锁定件431更好的定位。
继续参阅图3-图8所示,所述操作件44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41上,且操作件44的一端与锁定组件43相抵触,其另一端凸伸出所述壳体41外,且所述操作件44的滑动方向与所述锁定件431的滑动方向相垂直,所述操作件44用于驱动所述锁定件431滑动。
具体参阅图6所示,所述操作件44的中部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一定位部442,且操作件44的一端形成有操作部441,操作件44的另一端凸伸有一驱动杆443,所述驱动杆443的端部设有呈倾斜结构的第一斜面443a;所述锁定件431上设置的第二斜面431b与所述第一斜面443a相配合。安装后,操作件44滑动连接于壳体41上,且操作部441凸出于壳体41外,驱动杆443的第一斜面443a与所述第二斜面431b相抵触。当按压操作部441时,操作件44向壳体41内滑动,从而通过第一斜面443a推动第二斜面431b,驱动锁定件431滑动而使锁定件431远离卡合钩421,因此,锁定件431与卡合钩421之间形成间隙,从而可将卡合钩421卡合于卡合轴361或从卡合轴361上拆卸下来。
另外,如图3、图4、图6所示,定位部442上开设有卡槽442a,壳体41的左半体411及右半体412内设置有与卡槽442a相配合的定位块417,所述卡槽442a卡合于定位块417上,从而使操作件44沿定位块417滑动;且定位部442与壳体41相抵触,以防止操作部441从壳体41脱落。
下面结合图1-图10所示,对本实用新型幼儿跳椅1的收合及打开过程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使用时,幼儿跳椅1的支撑架30呈打开状态,第一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32的下端支撑于支撑面;连接机构40横向地连接于第一支撑杆31的上端31a、第二支撑杆32的上端32a之间,以保持支撑架30的打开状态,用户可通过连接机构40方便地搬动幼儿跳椅1。幼儿置于座椅10内后,幼儿的腿部穿过座椅10并接触支撑面,当幼儿蹬腿时,座椅10在弹性连接件20的作用下会在两支撑架30之间上下浮动或左右晃动。
如图2-图10所示,当不需要使用时,按压操作件44的操作部441,使操作件44沿壳体41向内滑动,即操作件44竖直向上滑动,因此,驱动杆443的第一斜面443a抵推锁定件431的第二斜面431b,从而驱动锁定件431沿壳体41水平向后滑动,即锁定件431的滑动方向与操作件44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锁定件431向后滑动从而使其前端与卡合钩421的端部相分离,锁定件431的前端与卡合钩421之间形成间隙(如图9所示);然后操作所述连接机构40的壳体41使其整体绕枢接轴351向上旋转一定角度,此时可将卡合钩421从卡合轴361上脱离,于是可将连接机构40的一端从支撑架30上拆卸下来。
接着,可推动幼儿跳椅1的支撑架30相互枢转收合,收合后的支撑架大致在一直线上,如图10所示,从而使幼儿跳椅1具有较小的体积,以便于存储及携带;其中,柔性的弹性连接件20使幼儿跳椅1的收合更方便,如图1所示。
另外,在锁定件431沿壳体41水平向后滑动的过程中,弹性件432被压缩,如图9所示;当撤销对操作件44的按压操作时,弹性件432复位,从而推动锁定件431向前滑动,从而重新抵触卡合钩421;锁定件431向前滑动时,通过其第二斜面431b抵推第一斜面443a,从而使操作件44复位,如图7、图8所示。
对应地,需要打开幼儿跳椅1时,按压操作件44使其沿壳体41向内滑动,其驱动杆443的第一斜面443a抵推锁定件431的第二斜面431b,从而驱动锁定件431沿壳体41水平向后滑动,从而使锁定件431与卡合钩421之间形成间隙,接着可将卡合钩421重新卡合于卡合轴361;然后撤销对操作件44的按压,弹性件432复位并推动锁定件431向前滑动,从而重新抵触卡合钩421。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机构40,其适用于幼儿跳椅1的支撑架30,所述连接机构40包括一卡合件42,所述卡合件42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支撑架30,所述卡合件42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合钩421,所述卡合钩421与所述支撑架30可分离地卡合。使用时,所述卡合件42的卡合钩421卡合于支撑架30上,保持支撑架30的打开状态,用户可通过连接机构40搬动幼儿跳椅1,使用方便;当不需要使用时,操作卡合件42而使卡合钩421脱离支撑架30,从而可推动支撑架30枢转收叠,以便于幼儿跳椅1的储存、携带,且连接机构40的结构简单,使幼儿跳椅1收折或打开的操作都较为简便,极大满足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对应地,本实用新型幼儿跳椅1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幼儿跳椅1的座椅10及其连接方式,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连接机构,适用于幼儿跳椅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卡合件,所述卡合件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卡合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合钩,所述卡合钩与所述支撑架可分离地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壳体,所述卡合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卡合钩穿过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支撑架可分离地卡合,一枢接轴穿设于所述卡合件的远离所述卡合钩的一端并穿过所述壳体而枢接于所述支撑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对应于所述卡合钩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卡合钩通过所述通孔而与所述支撑架可分离地卡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锁定组件的端部与所述卡合钩的端部可分离地抵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定件及弹性件,所述锁定件滑动地容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锁定件的一端与所述卡合钩的端部可分离地抵触,所述弹性件抵触于所述锁定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开设有与所述锁定件相对应的容置槽,所述锁定件滑动地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弹性件抵触于所述锁定件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上具有向所述容置槽内凸伸形成的止位块,所述锁定件上具有沿其径向向外凸伸形成的抵触部,所述止位块抵触所述抵触部的一侧面以定位所述锁定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抵触于所述抵触部的另一侧面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之间。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被操作时,所述锁定组件与所述所述卡合钩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从而可使所述卡合钩与所述支撑架相卡合或相分离。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件,所述操作件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上并凸伸出所述壳体外,且所述操作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锁定件的滑动方向相垂直,所述操作件用于驱动所述锁定件滑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上凸伸有一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端部设有第一斜面,所述锁定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
12.一种幼儿跳椅,包括座椅、弹性连接件及两相对设置的支撑架,所述座椅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连接于两所述支撑架之间,每一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分别设置有一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幼儿跳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相交叉枢接的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所述连接机构的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所述连接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可分离地卡合。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幼儿跳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关节、第二关节,所述连接机构的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一关节,所述连接机构的另一端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第二关节。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幼儿跳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关节内设置有所述枢接轴,所述第二关节内设置有卡合轴,所述卡合钩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卡合轴。
CN201320834952.4U 2013-12-16 2013-12-16 连接机构及幼儿跳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49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34952.4U CN203749028U (zh) 2013-12-16 2013-12-16 连接机构及幼儿跳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34952.4U CN203749028U (zh) 2013-12-16 2013-12-16 连接机构及幼儿跳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49028U true CN203749028U (zh) 2014-08-06

Family

ID=51244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3495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49028U (zh) 2013-12-16 2013-12-16 连接机构及幼儿跳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490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1998A (zh) * 2016-06-27 2021-05-28 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可收合的婴幼儿载具以及其摆动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1998A (zh) * 2016-06-27 2021-05-28 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可收合的婴幼儿载具以及其摆动装置
CN112841998B (zh) * 2016-06-27 2024-05-28 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可收合的婴幼儿载具以及其摆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25107B2 (en) Foldable stroller frame
US9776652B2 (en) Stroller frame
US8840133B2 (en) Stroller frame
US11203371B2 (en) Folding device and child carrier therewith
US10322740B2 (en) Stroller
CN104859699A (zh) 儿童推车
CN106541977B (zh) 婴儿承载装置
CN105313940A (zh) 婴儿车装置
US20140125036A1 (en) Foldable frame for foldable motorized vehicle
WO2017107506A1 (zh) 儿童手推车及其收车机构、收车折叠方法
CN102556138A (zh) 婴儿车
EP3150462A1 (en) Collapsible stroller
CN103802877A (zh) 可折叠婴儿车
CN205769517U (zh) 儿童推车
CN104908794A (zh) 儿童车架
CN203749028U (zh) 连接机构及幼儿跳椅
CN204037630U (zh) 一种折叠童车
US11230314B2 (en) Baby stroller frames
CN103192861B (zh) 推车车架
CN104691597B (zh) 收合机构及具有该收合机构的婴儿车
CN208676777U (zh) 儿童餐椅
CN105383541A (zh) 顶篷及具有该顶篷的婴儿载具
CN210653254U (zh) 一种童车骨架
CN103202631B (zh) 一种折叠高餐椅
CN208393445U (zh) 一种童车骨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