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47626U - 一种lnb控制保护电路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lnb控制保护电路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47626U
CN203747626U CN201420038900.0U CN201420038900U CN203747626U CN 203747626 U CN203747626 U CN 203747626U CN 201420038900 U CN201420038900 U CN 201420038900U CN 203747626 U CN203747626 U CN 203747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lnb
connects
modul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389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飞
胡海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ship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ship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ship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ship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389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47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47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4762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NB控制保护电路及终端,所述电路包括LNB开/关控制模块,升压模块,H/V电压控制模块,过流与短路保护模块,22K信号控制模块,LNB电压输出模块,以及LNB开/关信号端,过流与短路信号端,H/V电压信号输入端,22K信号输入端,LNB电压输出端;LNB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LNB开/关信号端,输出端连接升压模块的输入端;升压模块的输出端接H/V电压控制模块及22K信号控制模块;H/V电压控制模块连接H/V电压信号输入端;22K信号控制模块连接22K信号输入端及LNB电压输出模块;LNB电压输出模块连接LNB电压输出端。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对LNB反向电压及LNB过流和短路进行保护,且效率更高,发热量更小,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LNB控制保护电路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字卫星接收机,尤其涉及一种LNB控制保护电路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在数字卫星接收机中一般采用较为传统的LNB供电控制电路,通过对线性稳压器LM317的调节控制,使LNB供电控制电路输出13/18V两种恒定电压。然而,采用LM317的LNB供电控制电路仍具有一些不足,首先,LM317本身属于降压型电源芯片,作为LNB供电其输入电压一般在22V以上,当转换为13V恒定输出时具有大量的能量损失,增加了产品本身的功耗;其次,LM317本身器件体积较大,占用了较大的PCB面积,不利于小型化产品的开发;再者,LM317器件成本较高,不利于低成本产品的开发。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有待改善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LNB控制保护电路及终端,使得效率更高,发热量更小,成本更低,可以有效的对LNB反向电压及LNB过流和短路进行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LNB控制保护电路,使得效率更高,发热量更小,成本更低,可以有效的对LNB反向电压及LNB过流和短路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NB控制保护电路,包括:LNB开/关控制模块,升压模块,H/V电压控制模块,过流与短路保护模块,22K信号控制模块,LNB电压输出模块,以及LNB开/关信号端,过流与短路信号端,H/V电压信号输入端,22K信号输入端,LNB电压输出端;
所述LNB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LNB开/关信号端,输出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接所述H/V电压控制模块及所述22K信号控制模块;
所述H/V电压控制模块连接所述H/V电压信号输入端;
所述22K信号控制模块连接所述22K信号输入端及所述LNB电压输出模块;
所述LNB电压输出模块连接所述LNB电压输出端。
较优的,所述LNB开/关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11、R12、R13、R14、R15、R16,三极管Q11,PMOS管Q12,电解电容CE11,电容C11;
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上拉电压,另一端连接电阻R12的一端;所述电阻R12的一端连接至所述LNB开/关信号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的一端及所述升压模块;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5的一端及所述PMOS管Q12的栅极;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LNB输入电压及所述PMOS管Q12的源极;所述PMOS管Q12的漏极连接所述电阻R16、电解电容CE11和电容C11的一端,所述电阻R16、电解电容CE11和电容C11的另一端并联接地。
较优的,所述的升压模块包括:电阻R21、R22、R23、R24,二极管D21、D22,磁珠FB21,电感L21,电解电容CE21,电容C21、C22,以及升压芯片;
所述电阻R21的一端连接所述过流与短路信号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2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21的负极及所述LNB开/关控制模块;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1的正极并接接至所述电容C21及所述升压芯片的使能端;所述电容C2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磁珠FB21的一端连接所述升压芯片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21及所述LNB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出;所述电感L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升压芯片的开关信号端及所述二极管D2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2的负极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E21的正极、所述电容C22和所述过流与短路保护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解电容CE21的负极、所述电容C22的另一端并联接地;所述电阻R23的一端连接过流与短路保护模块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电阻R24、所述升压芯片的反馈端和H/V电压控制模块;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接地。
较优的,所述H/V电压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31,三极管Q31;
所述三极管Q31的基极连接所述H/V电压信号输入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电阻R31的一端;电阻R3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
较优的,所述过流与短路保护模块包括:电阻R41、R42、R43、R44、R45,电容C41,三极管Q41、Q42;
所述电阻R41的一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及所述电阻R42的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1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4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1的基极、升压模块及22K信号控制模块;所述电阻R43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1的集电极及电阻R44的一端;所述电阻R4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1及所述三极管Q42的基极;所述电容C4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4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45的一端;所述电阻R4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过流与短路信号端。
较优的,所述22K信号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51、R52、R53、R54,电容C51、C52,二极管D51,PMOS管Q51,三极管Q52;
所述电阻R51的一端连接所述过流与短路保护模块的输出端、所述PMOS管Q51的源极及所述二极管D51的正极,另一端连接电阻R52的一端及所述PMOS管Q51的栅极;所述电阻R5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52的集电极;三极管Q52的发射极接地,基极连接电阻R53、电阻R54及电容C52的一端,所述电阻R53及电容C52的另一端并联接地;所述电阻R5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22K信号输入端;所述PMOS管Q51的漏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1的负极、电容C51及所述LNB电压输出模块;所述电容C51的另一端接地。
较优的,所述LNB电压输出模块包括:二极管D61,电阻R61,电容C61;
所述二极管D61的正极连接所述22K信号控制模块,负极连接电阻R61、电容C61的一端及LNB电压输出端;所述电阻R61、电容C61的另一端并联接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数字电视接收终端,包括CPU,还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路。
由于该LNB控制保护电路采用分立元器件搭建,结构简单,可灵活利用PCB上的空间,相对采用33V电压通过线性稳压器LM317转换到13/18V,效率更高,发热量更小,成本更低,可以有效的进行开机、升级过程中的短路保护与应用过程中的控制、过流与短路保护,有效的对LNB反向电压及LNB过流和短路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NB控制保护电路的模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NB控制保护电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字电视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NB控制保护电路的模块图,如图所示,该电路包括LNB开/关控制模块10,升压模块20,H/V电压控制模块30,过流与短路保护模块40,22K信号控制模块50,LNB电压输出模块60,以及LNB开/关信号端1,过流与短路信号端2,H/V电压信号输入端3,22K信号输入端4,LNB电压输出端5;LNB开/关控制模块10的输入端连接LNB开/关信号端1,输出端连接升压模块20的输入端;升压模块20的输出端接H/V电压控制模块30及22K信号控制模块50;H/V电压控制模块30连接H/V电压信号输入端3;22K信号控制模块50连接22K信号输入端4及LNB电压输出模块60;LNB电压输出模块60连接LNB电压输出端5。
具体的,可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NB控制保护电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LNB开/关控制模块10包括:电阻R11、R12、R13、R14、R15、R16,NPN三极管Q11,PMOS管Q12,电解电容CE11,电容C11;其中,电阻R11的一端连接上拉电压3.3V,另一端连接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连接至LNB_ON/OFF(LNB开/关信号端),另一端连接电阻R13的一端及升压模块20电阻R21的另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NPN三极管Q11的基极,NPN三极管Q1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5的一端及PMOS管Q12的栅极;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LNB输入电压12V及PMOS管Q12的源极;PMOS管Q12的漏极连接电阻R16、电解电容CE11和电容C11的一端,电阻R16、电解电容CE11和电容C11的另一端并联接地。
升压模块20包括:电阻R21、R22、R23、R24,二极管D21、D22,磁珠FB21,电感L21,电解电容CE21,电容C21、C22,以及升压芯片U21;其中,电阻R21的一端连接LNB_POWER_CUT(过流与短路信号端),另一端连接电阻R22的一端、二极管D21的负极及LNB开/关控制模块10电阻R12的另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1的正极并接接至电容C21及升压芯片U21的使能端EN;电容C21的另一端接地;磁珠FB21的一端连接升压芯片U21的输入端IN,另一端连接电感L21及LNB开/关控制模块10电阻R16的一端;电感L21的另一端连接升压芯片U21的开关信号端LX及二极管D22的正极;二极管D22的负极连接电解电容CE21的正极、电容C22和过流与短路保护模块40的输入端;电解电容CE21的负极、电容C22的另一端并联接地;电阻R23的一端连接过流与短路保护模块40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电阻R24、升压芯片U21的反馈端FB和H/V电压控制模块30;电阻R24的另一端接地。
H/V电压控制模块30包括:电阻R31,三极管Q31;其中,NPN三极管Q31的基极连接H/V(H/V电压信号输入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电阻R31的一端,电阻R31的另一端连接升压模块20升压芯片U21的反馈端FB及电阻R23、R24的一端。
过流与短路保护模块40包括:电阻R41、R42、R43、R44、R45,电容C41,PNP三极管Q41、NPN三极管Q42;其中,电阻R41的一端连接电阻R42的一端及升压模块20电容C22的一端,另一端连接PNP三极管Q41的发射极;电阻R42的另一端连接PNP三极管Q41的基极、升压模块20电阻R23的另一端及22K信号控制模块50;电阻R43的一端连接PNP三极管Q41的集电极及电阻R44的一端;电阻R4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1及NPN三极管Q42的基极;电容C41的另一端接地;NPN三极管Q4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电阻R45的一端;电阻R45的另一端连接LNB_POWER_CUT(过流与短路信号端)。
22K信号控制模块50包括:电阻R51、R52、R53、R54,电容C51、C52,二极管D51,PMOS管Q51,NPN三极管Q52;其中,电阻R51的一端连接过流与短路保护模块40的输出端、PMOS管Q51的源极及二极管D51的正极,另一端连接电阻R52的一端及PMOS管Q51的栅极;电阻R52的另一端连接NPN三极管Q52的集电极;NPN三极管Q52的发射极接地,基极连接电阻R53、电阻R54及电容C52的一端,电阻R53及电容C52的另一端并联接地;电阻R54的另一端连接F22(22K信号输入端);PMOS管Q51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51的负极、电容C51及LNB电压输出模块60;电容C51的另一端接地。
LNB电压输出模块60包括:二极管D61,电阻R61,电容C61;其中,二极管D61的正极连接22K信号控制模块50的输出端,负极连接电阻R61、电容C61的一端及LNB_POWER(LNB电压输出端);电阻R61、电容C61的另一端并联接地。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字电视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终端包括:CPU30、LNB开/关控制模块31,升压模块32,H/V电压控制模块33,过流与短路保护模块34,22K信号控制模块35,LNB电压输出模块36,以及LNB开/关信号端1,过流与短路信号端2,H/V电压信号输入端3,22K信号输入端4,LNB电压输出端5;其中,LNB开/关控制模块31的输入端连接LNB开/关信号端1,输出端连接升压模块32的输入端;升压模块32的输出端接H/V电压控制模块33及22K信号控制模块35;H/V电压控制模块33连接H/V电压信号输入端3;22K信号控制模块35连接22K信号输入端4及LNB电压输出模块36;LNB电压输出模块36连接LNB电压输出端5。
进一步的,该终端还可包括检测模块,用于CPU30接收到过流与短路信号端2的低电平信号时,输出提示信息并将LNB开/关信号端1的电压重置为低电平。
较优的,该终端还可包括时钟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检测模块的重置时间段,及将LNB开/关信号端1电压恢复为高电平的恢复时间段。
上述检测模块、时钟设置模块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CPU完成实现,同时,上述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在另一实施例中,LNB开/关控制模块31、升压模块32、H/V电压控制模块33、过流与短路保护模块34、22K信号控制模块35、LNB电压输出模块36,可以具体为图2提供的实施例中的LNB开/关控制模块10、升压模块20、H/V电压控制模块30、过流与短路保护模块40、22K信号控制模块50、LNB电压输出模块60。
以下将结合图2提供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LNB控制保护电路及终端的工作原理加以具体说明。
在booter与loader过程,硬件与驱动同时配合。驱动将LNB开/关信号端LNB_ON/OFF电压设置为低电平,则Q11,Q12截止,LNB电压输出端LNB_POWER为低电平,整个电路均处于开机短路保护状态。
在app应用过程中,LNB开/关信号端LNB_ON/OFF电压若被切换为低电平,则Q1,Q2截止,LNB电压输出端LNB_POWER为低电平。LNB开/关信号端LNB_ON/OFF电压若被切换为高电平,则Q11,Q12导通,LNB电压输出端LNB_POWER为13V/18V。此时,若遇到LNB电压输出端LNB_POWER短路或者过流,则R16主路上的电流增大,导致Q41导通,Q42导通,LNB_POWER_CUT为低电平。
进一步的,CPU在接收到LNB_POWER_CUT这个低电平信号之后,将判定LNB电压输出端LNB_POWER短路或者过流,将在app应用界面弹出短路或过流的提示信息,例如:请检测LNB_POWER状况的提示,并将LNB开/关信号端LNB_ON/OFF电压设置为低电平,即电路处于短路保护状态。
较优的,还可以设置将LNB开/关信号端电压重置为低电平的重置时间段,例如5秒,及将LNB开/关信号端电压恢复为高电平的恢复时间段,例如100毫秒,即,CPU在接收到LNB_POWER_CUT的低电平信号后,判定LNB电压输出端LNB_POWER短路或者过流,将LNB开/关信号端LNB_ON/OFF电压重置为低电平,持续5S后再将LNB开/关信号端LNB_ON/OFF电压恢复设置为高电平100毫秒,进行重新检测。若仍处于短路或者过流保护状态,则再弹出提示,对LNB开/关信号端进行重置操作,如此反复检测,直至LNB开/关信号端正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NB控制保护电路及终端采用分立元器件搭建,结构简单,可灵活利用PCB上的空间;相对采用33V电压通过线性稳压器LM317转换到13/18V,效率更高,发热量更小,成本更低,可以有效的进行开机、升级过程中的短路保护,同时可结合软件在应用过程中实现对过流与短路保护的可操作性,有效的对LNB过流或短路进行保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LNB控制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LNB开/关控制模块,升压模块,H/V电压控制模块,过流与短路保护模块,22K信号控制模块,LNB电压输出模块,以及LNB开/关信号端,过流与短路信号端,H/V电压信号输入端,22K信号输入端,LNB电压输出端;
所述LNB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LNB开/关信号端,输出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接所述H/V电压控制模块及所述22K信号控制模块;
所述H/V电压控制模块连接所述H/V电压信号输入端;
所述22K信号控制模块连接所述22K信号输入端及所述LNB电压输出模块;
所述LNB电压输出模块连接所述LNB电压输出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NB开/关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11、R12、R13、R14、R15、R16,三极管Q11,PMOS管Q12,电解电容CE11,电容C11;
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上拉电压,另一端连接电阻R12的一端;所述电阻R12的一端连接至所述LNB开/关信号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的一端及所述升压模块;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5的一端及所述PMOS管Q12的栅极;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LNB输入电压及所述PMOS管Q12的源极;所述PMOS管Q12的漏极连接所述电阻R16、电解电容CE11和电容C11的一端,所述电阻R16、电解电容CE11和电容C11的另一端并联接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压模块包括:电阻R21、R22、R23、R24,二极管D21、D22,磁珠FB21,电感L21,电解电容CE21,电容C21、C22,以及升压芯片;
所述电阻R21的一端连接所述过流与短路信号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2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21的负极及所述LNB开/关控制模块;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1的正极并接接至所述电容C21及所述升压芯片的使能端;所述电容C2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磁珠FB21的一端连接所述升压芯片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21及所述LNB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出;所述电感L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升压芯片的开关信号端及所述二极管D2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2的负极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E21的正极、所述电容C22和所述过流与短路保护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解电容CE21的负极、所述电容C22的另一端并联接地;所述电阻R23的一端连接过流与短路保护模块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电阻R24、所述升压芯片的反馈端和H/V电压控制模块;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接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H/V电压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31,三极管Q31;
所述三极管Q31的基极连接所述H/V电压信号输入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电阻R31的一端;电阻R3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与短路保护模块包括:电阻R41、R42、R43、R44、R45,电容C41,三极管Q41、Q42;
所述电阻R41的一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及所述电阻R42的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1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4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1的基极、升压模块及22K信号控制模块;所述电阻R43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1的集电极及电阻R44的一端;所述电阻R4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1及所述三极管Q42的基极;所述电容C4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4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45的一端;所述电阻R4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过流与短路信号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22K信号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51、R52、R53、R54,电容C51、C52,二极管D51,PMOS管Q51,三极管Q52;
所述电阻R51的一端连接所述过流与短路保护模块的输出端、所述PMOS管Q51的源极及所述二极管D51的正极,另一端连接电阻R52的一端及所述PMOS管Q51的栅极;所述电阻R5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52的集电极;三极管Q52的发射极接地,基极连接电阻R53、电阻R54及电容C52的一端,所述电阻R53及电容C52的另一端并联接地;所述电阻R5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22K信号输入端;所述PMOS管Q51的漏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1的负极、电容C51及所述LNB电压输出模块;所述电容C51的另一端接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NB电压输出模块包括:二极管D61,电阻R61,电容C61;
所述二极管D61的正极连接所述22K信号控制模块,负极连接电阻R61、电容C61的一端及LNB电压输出端;所述电阻R61、电容C61的另一端并联接地。
8.一种数字电视接收终端,包括CPU,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所述CPU接收到所述过流与短路信号端的低电平信号时,输出提示信息并将LNB开/关信号端电压重置为低电平。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时钟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检测模块的重置时间段,及将LNB开/关信号端电压恢复为高电平的恢复时间段。
CN201420038900.0U 2014-01-22 2014-01-22 一种lnb控制保护电路及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47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38900.0U CN203747626U (zh) 2014-01-22 2014-01-22 一种lnb控制保护电路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38900.0U CN203747626U (zh) 2014-01-22 2014-01-22 一种lnb控制保护电路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47626U true CN203747626U (zh) 2014-07-30

Family

ID=51347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3890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47626U (zh) 2014-01-22 2014-01-22 一种lnb控制保护电路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476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0368A (zh) * 2017-09-04 2017-11-21 珠海迈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装置及输出电压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0368A (zh) * 2017-09-04 2017-11-21 珠海迈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装置及输出电压控制方法
CN107370368B (zh) * 2017-09-04 2020-03-20 珠海迈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装置及输出电压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1315B (zh) 一种电源切换电路
CN103066978B (zh) 一种开关电路
CN101256437A (zh) 主板电压供电电路
CN202634566U (zh) 复位控制电路及电视机
CN103280765A (zh) 过压保护电路
CN203339652U (zh) 一种接口保护电路
CN211699667U (zh) 显示装置
CN202495920U (zh) 复位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机顶盒
CN203747626U (zh) 一种lnb控制保护电路及终端
CN102508536A (zh) 一种嵌入式系统中的单键开关机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02309652U (zh) 一种嵌入式系统中的单键开关机电路
CN203313051U (zh) 一种高效释放电路结构
CN203456941U (zh) 一种带多重保护的高效电池与外电自动切换电路
CN201039316Y (zh) 一种复位电路及具有所述复位电路的电视机
CN104914966A (zh) 一种单片机自断电重启电路
CN204012687U (zh) 具有上电缓冲功能的保护电路
CN202978910U (zh) 数字卫星接收机及其lnb供电控制电路
CN202978276U (zh) 一种用于延长主要负载工作时间的二次下电装置
CN207021660U (zh) 电源输入过压保护和输出过压保护电路
CN205142172U (zh) 开关机电路及地面控制站
CN204205704U (zh) 一种电源选择电路
CN203706002U (zh) 一种改善待机功耗的电路
CN204272066U (zh) 用于无线通信模块的自动开机电路及抄表集中器
CN202424107U (zh) 过流保护电路及播放器
CN202586752U (zh) 低电压保护线性电源电路及电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Termination date: 2015012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