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42536U - 液力震荡扶正器 - Google Patents

液力震荡扶正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42536U
CN203742536U CN201420056967.7U CN201420056967U CN203742536U CN 203742536 U CN203742536 U CN 203742536U CN 201420056967 U CN201420056967 U CN 201420056967U CN 203742536 U CN203742536 U CN 2037425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ore
urceolus
annular
centralizer
cor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5696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新超
张新文
杨树林
王文涛
王浩
颜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NPC Xibu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PC Xibu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PC Xibu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NPC Xibu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5696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425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425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4253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完井作业用扶正器技术领域,是一种液力震荡扶正器,包括外筒、偏心旋转内筒和环形压盖;外筒的上端内侧固定有环形端盖,外筒内套装有能通过流体冲击在外筒内偏心转动的偏心旋转内筒,对应偏心旋转内筒下方位置的外筒下部内侧固定安装有环形压盖;环形压盖和环形端盖上均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与外筒内部相通的循环通道。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本实用新型带动套管震动,产生的振动波可冲击套管柱和冲刷井壁的泥饼,降低顶替液粘度,使其易于流动,提高顶替效率,同时有利于水泥环和套管柱同井壁的胶结,强化水泥石密实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固井质量;使其可适用于任何井况和地层,尤其针对低压易漏失地层有很好的效果。

Description

液力震荡扶正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完井作业用扶正器技术领域,是一种液力震荡扶正器。
背景技术
实际钻完井作业中,固井作为一口井的收尾工程,其质量优劣关系整口井的质量,关乎能否交井问题,因此提高固井质量便成为了所有从事固完井技术的公司都在不断追求的重要目标。套管居中度和水泥浆的顶替效率是影响固井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为了保证上述两个条件,通常采用弹性或刚性扶正器实现对局中度的保证,采用提高顶替排量和流速使水泥浆形成紊流来提高顶替效率。但实际施工中,由于紊流状态通常需要大排量,高液体流动速度才能实现;现有的扶正器用于低压地层、易漏失地层或其他不适合大排量进行替浆的地层时,则存在在固井时无法达到替浆的紊流状态、顶替效率低、固井质量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力震荡扶正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扶正器存在的固井时无法达到替浆的紊流状态、顶替效率低、固井质量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液力震荡扶正器,包括外筒、偏心旋转内筒和环形压盖;外筒的上端内侧固定有环形端盖,外筒内套装有能通过流体冲击在外筒内偏心转动的偏心旋转内筒,对应偏心旋转内筒下方位置的外筒下部内侧固定安装有环形压盖;环形压盖和环形端盖上均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与外筒内部相通的循环通道,外筒的侧壁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液体通道。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偏心旋转内筒可包括内筒本体、旋转翼板和偏心块,内筒本体外侧沿圆周呈螺旋状分布有至少三块旋转翼板,呈半环状的偏心块的内侧与至少一块的旋转翼板的外侧固定在一起。
上述内筒本体的上端与环形端盖的下端之间、内筒本体的下端与环形压盖的上端之间均可设有能减小摩擦力的滚动组件。
上述滚动组件为滚珠,对应滚珠位置的内筒本体的上端和下端、环形端盖的下端以及环形压盖的上端均可分布有滚动槽,两个相对应的滚动槽之间沿圆周分布有滚珠。
上述内筒本体的中部内侧和偏心块的中部外侧均可设有内环槽。
上述内筒本体外侧可沿圆周呈螺旋状均布有五块旋转翼板,偏心块的内侧与相邻的两块旋转翼板的外侧均固定在一起。
上述环形压盖和环形端盖上均可沿圆周分布有六个循环通道,外筒的侧壁上沿圆周均布有八个液体通道。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将偏心旋转内筒套装在外筒内,可使水泥浆和顶替液从液体通道和循环通道进入外筒内部并冲刷偏心旋转内筒使其旋转,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带动套管震动;震动产生的振动波可冲击套管柱和冲刷井壁的泥饼,降低顶替液粘度,使其易于流动,提高顶替效率,同时有利于水泥环和套管柱同井壁的胶结,强化水泥石密实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固井质量;使其可适用于任何井况和地层,尤其针对低压易漏失地层有很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外筒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偏心旋转内筒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1中偏心旋转内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外筒,2为环形压盖,3为环形端盖,4为循环通道,5为液体通道,6为内筒本体,7为旋转翼板,8为偏心块,9为滚珠,10为滚动槽,11为内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3、4、5所示,该液力震荡扶正器外筒1、偏心旋转内筒和环形压盖2;外筒1的上端内侧固定有环形端盖3,外筒1内套装有能通过流体冲击在外筒1内偏心转动的偏心旋转内筒,对应偏心旋转内筒下方位置的外筒1下部内侧固定安装有环形压盖2;环形压盖2和环形端盖3上均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与外筒1内部相通的循环通道4,外筒1的侧壁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液体通道5。根据需求,环形端盖3和环形压盖2的中心孔直径均小于或等于偏心旋转内筒的内径,且使环形端盖3和环形压盖2的中心孔可刚好套装在套管外侧,这样可将本实用新型直接套装在套管外侧,安装方便,不需要其他辅助工具和措施。在使用过程中,将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配套的套管串中,并将其随套管下入井内设计位置,可根据需求设定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数量;然后可开始固井作业时,水泥浆和顶替液可通过液体通道5和循环通道4进入外筒1内部,偏心旋转内筒将在水泥浆和顶替液的冲刷作用下旋转,并使本实用新型产生震动,从而带动套管震动;震动产生的振动波可冲击套管柱和冲刷井壁的泥饼,降低顶替液粘度,使其易于流动,提高顶替效率,同时有利于水泥环和套管柱同井壁的胶结,强化水泥石密实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固井质量;使其可适用于任何井况和地层,尤其针对低压易漏失地层有很好的效果。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液力震荡扶正器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3、4、5所示,偏心旋转内筒包括内筒本体6、旋转翼板7和偏心块8,内筒本体6外侧沿圆周呈螺旋状分布有至少三块旋转翼板7,呈半环状的偏心块8的内侧与至少一块的旋转翼板7的外侧固定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水泥浆和顶替液通过液体通道5和循环通道4进入外筒1内部,从而冲击在旋转翼板7上,旋转翼板7将带动内筒本体6旋转,旋转翼板7上固定的偏心块8会使本实用新型产生震动产生震动,从而带动套管震动。
如附图1、2、3、4、5所示,内筒本体6的上端与环形端盖3的下端之间、内筒本体6的下端与环形压盖2的上端之间均设有能减小摩擦力的滚动组件。根据需求,滚动组件可以为现有公知技术。通过减小内筒本体6在转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可提高其转动速度,改善其震动强度。
如附图1、2、3、4、5所示,滚动组件为滚珠9,对应滚珠9位置的内筒本体6的上端和下端、环形端盖3的下端以及环形压盖2的上端均分布有滚动槽10,两个相对应的滚动槽10之间沿圆周分布有滚珠9。根据需求,滚动组件也可以为其它现有公知技术。根据需求,两个相对应的滚动槽10之间可设有滚珠托架,滚珠9的中部嵌入在滚珠托架内;滚珠9可以为钢珠。
如附图1、2、3、4、5所示,内筒本体6的中部内侧和偏心块8的中部外侧均设有内环槽11。这样可以减小在偏心旋转内筒转动过程中内筒本体6与套筒、偏心块8与外筒1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转速。
如附图1、2、3、4、5所示,内筒本体6外侧沿圆周呈螺旋状均布有五块旋转翼板7,偏心块8的内侧与相邻的两块旋转翼板7的外侧均固定在一起。这样可使具有良好的旋转与震动效果。
如附图1、2、3、4、5所示,环形压盖2和环形端盖3上均沿圆周分布有六个循环通道4,外筒1的侧壁上沿圆周均布有八个液体通道5。这样可提高其顶替排量及流速。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Claims (10)

1.一种液力震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偏心旋转内筒和环形压盖;外筒的上端内侧固定有环形端盖,外筒内套装有能通过流体冲击在外筒内偏心转动的偏心旋转内筒,对应偏心旋转内筒下方位置的外筒下部内侧固定安装有环形压盖;环形压盖和环形端盖上均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与外筒内部相通的循环通道,外筒的侧壁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液体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震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偏心旋转内筒包括内筒本体、旋转翼板和偏心块,内筒本体外侧沿圆周呈螺旋状分布有至少三块旋转翼板,呈半环状的偏心块的内侧与至少一块的旋转翼板的外侧固定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力震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内筒本体的上端与环形端盖的下端之间、内筒本体的下端与环形压盖的上端之间均设有能减小摩擦力的滚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力震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滚动组件为滚珠,对应滚珠位置的内筒本体的上端和下端、环形端盖的下端以及环形压盖的上端均分布有滚动槽,两个相对应的滚动槽之间沿圆周分布有滚珠。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液力震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内筒本体的中部内侧和偏心块的中部外侧均设有内环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液力震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内筒本体外侧沿圆周呈螺旋状均布有五块旋转翼板,偏心块的内侧与相邻的两块旋转翼板的外侧均固定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力震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内筒本体外侧沿圆周呈螺旋状均布有五块旋转翼板,偏心块的内侧与相邻的两块旋转翼板的外侧均固定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液力震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环形压盖和环形端盖上均沿圆周分布有六个循环通道,外筒的侧壁上沿圆周均布有八个液体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力震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环形压盖和环形端盖上均沿圆周分布有六个循环通道,外筒的侧壁上沿圆周均布有八个液体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力震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环形压盖和环形端盖上均沿圆周分布有六个循环通道,外筒的侧壁上沿圆周均布有八个液体通道。
CN201420056967.7U 2014-01-29 2014-01-29 液力震荡扶正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425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6967.7U CN203742536U (zh) 2014-01-29 2014-01-29 液力震荡扶正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6967.7U CN203742536U (zh) 2014-01-29 2014-01-29 液力震荡扶正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42536U true CN203742536U (zh) 2014-07-30

Family

ID=51342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56967.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42536U (zh) 2014-01-29 2014-01-29 液力震荡扶正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4253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06863A (zh) * 2014-01-29 2014-05-21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液力震荡扶正器
CN105909188A (zh) * 2016-06-03 2016-08-31 上海鑫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液力振动的扶正器及钻进方法
CN106988698A (zh) * 2017-05-31 2017-07-28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固井用振动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06863A (zh) * 2014-01-29 2014-05-21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液力震荡扶正器
CN103806863B (zh) * 2014-01-29 2016-06-22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液力震荡扶正器
CN105909188A (zh) * 2016-06-03 2016-08-31 上海鑫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液力振动的扶正器及钻进方法
CN105909188B (zh) * 2016-06-03 2018-02-09 上海鑫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液力振动的扶正器及钻进方法
CN106988698A (zh) * 2017-05-31 2017-07-28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固井用振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13168U (zh) 一种用于水平井的耐高温振动工具
CN104234651B (zh) 一种用于水平井的耐高温振动工具
CN105275400B (zh) 一种立阀结构的新型水力振荡器
CN103806863B (zh) 液力震荡扶正器
CN103061798B (zh) 井下顺层长钻孔连串造穴抽采煤层气方法
CN202990851U (zh) 螺杆式高频冲击钻井工具
CN203742536U (zh) 液力震荡扶正器
CN203594367U (zh) 螺旋半挤土排土钻具
CN103470189A (zh) 体开式钻斗和旋挖钻机
CN205805469U (zh) 一种绳索取心螺旋转轴式局部反循环取心钻具
CN201818241U (zh) 一种扭转冲击钻井工具
CN204728997U (zh) 液压回转钻机潜孔破碎入岩钻
CN210599052U (zh) 一种软岩底板自钻锚固式金属锚杆
CN103541662B (zh) 一种新型全孔反循环潜孔锤钻头
CN101250982A (zh) 一种机械式自动垂直钻具
CN207229005U (zh) 一种减震式扭力冲击钻井工具
CN104863497A (zh) 一种钻头螺旋冲击装置
CN210178271U (zh) 一种长螺旋钻机的液压式变径扩孔钻头
CN207673287U (zh) 一种喷气式高效螺旋钻具
CN109989713A (zh) 一种双向螺旋钻头
CN108843385A (zh) 一种采动泥岩含水顶板巷道高效探放水方法及装置
CN204728999U (zh) 钻井装置
CN106168115B (zh) 一种配合旋挖钻机的硬岩钻进钻头
CN205089219U (zh) 一种立阀结构的新型水力振荡器
CN205663414U (zh) 液力振动的扶正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622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