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35632U - 一种拉杆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杆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35632U CN203735632U CN201420125774.2U CN201420125774U CN203735632U CN 203735632 U CN203735632 U CN 203735632U CN 201420125774 U CN201420125774 U CN 201420125774U CN 203735632 U CN203735632 U CN 2037356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
- metal frame
- draw
- main tank
- ca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杆箱,包括主箱体与主箱盖,主箱体和主箱盖均为硬质材料制成,在主箱盖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开口,沿开口周缘向外延伸出一圈凸起,所述的凸起与主箱盖为一体成型,凸起的设置形成了用以盛放物品的子箱体,在子箱体上设有同为硬质材料制成的子箱盖。本实用新型是在硬质拉杆箱的主箱盖上设置了一个与主箱盖一体成型的子箱体,从而可以将一些常用物品放入其中,使在不打开主箱盖的基础上就可以轻松拿取,方便了人们使用;另外子箱体的设置使拉杆箱整体外观看起来更加新奇,也提高了产品档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旅行用箱,特别涉及一种拉杆箱。
背景技术
现代人的旅游、商务差旅都会用到拉杆箱,按材质来分类,拉杆箱通常分为软箱和硬箱两种,软箱是由布制成,其结构灵活多变,为了增加其实用性通常在主箱盖上又设置有多个凸袋,临时经常会用到的诸如笔记本、地图、笔、通讯录等物品会装在凸袋中,从而可以在不打开主箱体的情况下方便拿取;但对于硬质材料制成的拉杆箱,其主箱体与主箱盖均为硬质材料,因此不方便在主箱盖上再设置其它的凸袋,存取任何物品均需打开主箱盖,给使用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可以在不打开主箱体的情况下拿取物品的拉杆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拉杆箱,包括主箱体与主箱盖,主箱体和主箱盖均为硬质材料制成,在主箱盖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开口,沿开口周缘向外延伸出一圈凸起,所述的凸起与主箱盖为一体成型,凸起的设置形成了用以盛放物品的子箱体,在子箱体上设有同为硬质材料制成的子箱盖。
作为优选,在子箱盖的敞口部固定设有一体成型的上金属框,在子箱体的敞口部固定设有一体成型的下金属框,当子箱盖与子箱体闭合时,上金属框与下金属框卡接配合。由此,与传统的拉杆箱采用拉链或胶条的结合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子箱盖与子箱体在结合处采用了上、下金属框卡接配合,从而使得结合处更加牢固,用刀具等尖锐物难以划破,大大提高了防盗性。
作为优选,上金属框与下金属框卡接配合是指:在下金属框上设有一圈向上凸起的凸缘,凸缘的厚度小于下金属框的厚度,在上金属框上对应设有一圈插槽,当子箱盖与子箱体闭合时,所述的凸缘插置在插槽内,插槽的宽度等于或大于凸缘的宽度。采用了这样的结构,使得上、下金属框吻合更加严密,并且尖锐物从两者的接缝处插入时会受到凸缘的阻挡,进而有效保护了子箱体内物品。
作为优选,在下金属框的上表面围绕凸缘套有一圈胶条,子箱盖与子箱体闭合时,上金属框抵在胶条上。胶条具有弹性,可以使上、下金属框之间吻合更加紧密,也可以避免盖合时金属之间的碰撞声产生,更可以防止在意外情况下,上、下金属框发生大力碰撞导致擦伤、撞伤情况的发生。
为控制子箱盖的开启角度并方便将其固定在某个开启位置上,作为优选,子箱盖包括底边、顶边及两侧边,子箱盖的底边通过铰链与子箱体铰接,子箱盖的顶边通过子箱锁与子箱体锁合,子箱盖两侧边的中下部通过可自由弯折的连杆与子箱体相连,所述的连杆是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两段组成,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相铰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子箱盖、子箱体内侧铰接。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控制子箱盖的开启闭合运动轨迹,使得闭合时上、下金属框卡位更加精确,提高了产品档次。
为使产品整体更加美观协调,同时提高子箱体的实用性,作为优选,在主箱盖上设有一个开口,开口的面积占到主箱盖表面积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九;所述的凸起凸出于主箱盖的高度为2~8cm。
作为优选,在主箱盖的开口处设有可将子箱体与主箱体隔成两个独立空间的软性隔层,软性隔层的一侧边与开口一端固定相连,软性隔层的其余侧边与开口通过拉链相连。正常使用时,可拉上拉链,软性隔层即为子箱体的箱底,可在子箱体内存放一些常用物品;如打开拉链,可使子箱体与主箱体相通,由此可在不打开主箱盖的情况下拿取物品。
传统的拉杆箱外表平滑,其承重抗压性能不够,如在箱内放置较重的物品,或是在长途运输时,容易受挤变形,因此,作为优选,在主箱体、主箱盖及子箱盖的表面上均匀设有多根凸起的筋条,两两相邻的筋条之间形成呈弧形的凹陷部。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加固箱体,使其具有较强的承重抗压能力,外观看起来也有一种坚固的美感。
作为优选,在主箱盖的敞口部固定设有一体成型的主箱盖金属框,在主箱体的敞口部固定设有一体成型的主箱体金属框,在主箱体金属框上设有一圈向上凸起的凸缘,在主箱盖金属框上对应设有一圈插槽,当主箱盖与主箱体闭合时,所述的凸缘插置在插槽内,插槽的宽度等于或大于凸缘的宽度。同样,采用了这样的结构,使得主箱体金属框、主箱盖金属框吻合更加严密,并且尖锐物从两者的接缝处插入时会受到凸缘的阻挡,进而有效保护了主箱体内物品,提高了主箱体的防盗性。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及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是在硬质拉杆箱的主箱盖上设置了一个与主箱盖一体成型的子箱体,从而可以将一些常用物品放入其中,使在不打开主箱盖的基础上就可以轻松拿取,方便了人们使用;另外子箱体的设置使拉杆箱整体外观看起来更加新奇,也提高了产品档次。
另外在子箱盖的敞口部固定有上金属框,在子箱体的敞口部固定有下金属框,在下金属框上设有一圈向上凸起的凸缘,在上金属框上对应设有一圈插槽,当子箱盖与子箱体闭合时,所述的凸缘插置在插槽内;采用了这样的结构,使得上、下金属框吻合更加严密,并且尖锐物从两者的接缝处插入时会受到凸缘的阻挡,进而有效保护了子箱体内物品,增强了其防盗性。而在主箱体与主箱盖的结合处也采用了上述类似的结构,同样可以增强主箱体的牢固程度,提高防盗性。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拉杆箱的基础上多出了子箱体、子箱盖这部分体积,所以需要加强拉杆箱的整体牢固性,由此,在主箱体、主箱盖及子箱盖的表面上均匀设有多根凸起的筋条,两两相邻的筋条之间形成呈弧形的凹陷部。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加固箱体,使其具有较强的承重抗压能力,外观看起来也有一种坚固的美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拉杆箱的立体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杆箱的侧视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子箱盖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子箱盖、软性隔层均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上金属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下金属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一种拉杆箱,如图1~4所示,包括主箱体1与主箱盖2,主箱体1和主箱盖2均为硬质工程塑料制成,在主箱体1的底部设有万向滚轮8,主箱体1的顶部设有可伸缩的拉杆7;在主箱盖2的表面设有一个开口,开口面积基本上占到主箱盖2表面积的五分之四,沿开口周缘向外延伸出一圈凸起4,所述的凸起4基本垂直于主箱盖2设置,凸起凸出于主箱盖的高度为4cm,所述的凸起4与主箱盖2为一体成型,凸起4的设置形成了用以盛放物品的子箱体5,在子箱体5上设有同为硬质材料制成的子箱盖3。
在子箱盖3的敞口部固定设有一体成型的上金属框9,上金属框9通过铆钉与子箱盖3固定相连,在子箱体5的敞口部固定设有一体成型的下金属框10,同样,下金属框10通过铆钉与子箱体5相连,上金属框9、下金属框10均为铝合金材料制成;当子箱盖3与子箱体5闭合时,上金属框9与下金属框10卡接配合。
具体的说,如图3、5、6所示,上金属框9与下金属框10卡接配合是指:在下金属框10上设有一圈向上凸起的凸缘11,凸缘11的厚度小于下金属框10的厚度,在上金属框9上对应设有一圈插槽12,当子箱盖3与子箱体5闭合时,所述的凸缘11插置在插槽12内,插槽12的宽度等于或大于凸缘11的宽度。在下金属框10的上表面围绕凸缘11套有一圈胶条13,子箱盖3与子箱体5闭合时,上金属框9抵在胶条13上。
主箱盖2与主箱体1之间也采用了类似的结构,在主箱盖2的敞口部固定设有一体成型的主箱盖金属框22,在主箱体1的敞口部固定设有一体成型的主箱体金属框23,在主箱体金属框22上设有一圈向上凸起的凸缘(未图示),在主箱盖金属框23上对应设有一圈插槽(未图示),当主箱盖2与主箱体1闭合时,所述的凸缘插置在插槽内,插槽的宽度等于或大于凸缘的宽度。同样,主箱体1与主箱盖2结合处也进行了加固处理,起到了很好的防盗作用。
子箱盖3包括底边14、顶边15及两侧边16,子箱盖3的底边14通过铰链(未图示)与子箱体5铰接,子箱盖3的顶边15通过子箱锁17与子箱体5锁合,子箱盖3两侧边的中下部通过可自由弯折的连杆6与子箱体5相连,所述的连杆6是由第一连杆18、第二连杆19两段组成,第一连杆18、第二连杆19的一端相铰接,第一连杆18、第二连杆19的另一端分别与子箱盖3、子箱体5内侧铰接。
在主箱盖2的开口处即子箱体5的底部设有可将子箱体5与主箱体1隔成两个独立空间的软性隔层20,软性隔层20的一侧边与开口一端固定相连,软性隔层的其余侧边与开口通过拉链21相连。拉链21的拉链头是处在软性隔层20的背面,即处在主箱盖2内,也就是说在子箱盖3开启的这一侧是看不到拉链21的拉链头的,这样的设置形式使得整体更加美观。
如图4所示,在软性隔层20下方还设有一层隔布24,当掀开软性隔层20时可以看到这层隔布24,隔布24的四周与主箱盖2内侧四周固定相连,从而可以进一步对主箱体与子箱体两部分容置空间进行划分,分工更加明确。在隔布24的中部也设有拉链21。
另如图3、4所示,在主箱体1、主箱盖2及子箱盖3的表面上均匀设有多根凸起的筋条25,两两相邻的筋条25之间形成呈弧形的凹陷部26。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加固箱体,使其具有较强的承重抗压能力,外观看起来也有一种坚固的美感。
Claims (9)
1.一种拉杆箱,包括主箱体与主箱盖,主箱体和主箱盖均为硬质材料制成,其特征是:在主箱盖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开口,沿开口周缘向外延伸出一圈凸起,所述的凸起与主箱盖为一体成型,凸起的设置形成了用以盛放物品的子箱体,在子箱体上设有同为硬质材料制成的子箱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杆箱,其特征是:在子箱盖的敞口部固定设有一体成型的上金属框,在子箱体的敞口部固定设有一体成型的下金属框,当子箱盖与子箱体闭合时,上金属框与下金属框卡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杆箱,其特征是:上金属框与下金属框卡接配合是指:在下金属框上设有一圈向上凸起的凸缘,凸缘的厚度小于下金属框的厚度,在上金属框上对应设有一圈插槽,当子箱盖与子箱体闭合时,所述的凸缘插置在插槽内,插槽的宽度等于或大于凸缘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拉杆箱,其特征是:在下金属框的上表面围绕凸缘套有一圈胶条,子箱盖与子箱体闭合时,上金属框抵在胶条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杆箱,其特征是:子箱盖包括底边、顶边及两侧边,子箱盖的底边通过铰链与子箱体铰接,子箱盖的顶边通过子箱锁与子箱体锁合,子箱盖两侧边的中下部通过可自由弯折的连杆与子箱体相连,所述的连杆是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两段组成,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相铰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子箱盖、子箱体内侧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杆箱,其特征是:在主箱盖上设有一个开口,开口的面积占到主箱盖表面积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九;所述的凸起凸出于主箱盖的高度为2~8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杆箱,其特征是:在主箱盖的开口处设有可将子箱体与主箱体隔成两个独立空间的软性隔层,软性隔层的一侧边与开口一端固定相连,软性隔层的其余侧边与开口通过拉链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杆箱,其特征是:在主箱体、主箱盖及子箱盖的表面上均匀设有多根凸起的筋条,两两相邻的筋条之间形成呈弧形的凹陷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杆箱,其特征是:在主箱盖的敞口部固定设有一体成型的主箱盖金属框,在主箱体的敞口部固定设有一体成型的主箱体金属框,在主箱体金属框上设有一圈向上凸起的凸缘,在主箱盖金属框上对应设有一圈插槽,当主箱盖与主箱体闭合时,所述的凸缘插置在插槽内,插槽的宽度等于或大于凸缘的宽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25774.2U CN203735632U (zh) | 2014-03-13 | 2014-03-13 | 一种拉杆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25774.2U CN203735632U (zh) | 2014-03-13 | 2014-03-13 | 一种拉杆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35632U true CN203735632U (zh) | 2014-07-30 |
Family
ID=51335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125774.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35632U (zh) | 2014-03-13 | 2014-03-13 | 一种拉杆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3563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15639A (zh) * | 2014-03-13 | 2014-05-28 | 北京直通家品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拉杆箱 |
-
2014
- 2014-03-13 CN CN201420125774.2U patent/CN203735632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15639A (zh) * | 2014-03-13 | 2014-05-28 | 北京直通家品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拉杆箱 |
WO2015135502A1 (zh) * | 2014-03-13 | 2015-09-17 | 北京直通家品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拉杆箱 |
CN103815639B (zh) * | 2014-03-13 | 2015-12-23 | 北京市时钱力科贸有限公司 | 一种拉杆箱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15639B (zh) | 一种拉杆箱 | |
US20130175130A1 (en) | Multi-purpose wheeled luggage | |
CN203735632U (zh) | 一种拉杆箱 | |
CN204070918U (zh) | 一种纺织皮革面料和塑胶材料复合式拉杆箱 | |
CN207186206U (zh) | 一种拉杆箱 | |
JP3183546U (ja) | スーツケースの箱体伸縮構造 | |
CN206238664U (zh) | 一种衣领领口保护包 | |
CN205390694U (zh) | 拉链透明行李箱套 | |
CN203723601U (zh) | 箱包铝型材 | |
CN209489610U (zh) | 一种折叠式防水性多功能商务拉杆旅行箱 | |
CN203801905U (zh) | 一种拉杆箱包 | |
CN205321504U (zh) | 一种旅行箱 | |
CN208064699U (zh) | 一种背包防盗套 | |
CN204393590U (zh) | 一种具有双拉链的拉杆箱 | |
CN203814793U (zh) | 一种硬质拉杆箱 | |
CN210137932U (zh) | 一体式前口袋风琴片状的旅行箱 | |
CN205624885U (zh) | 一种无纺布手提购物袋 | |
CN205633630U (zh) | 一种手机包装盒 | |
CN217429434U (zh) | 一种置物框架 | |
CN203646663U (zh) | 内置水壶的背包 | |
KR200463916Y1 (ko) | 부피축소가 용이한 가방 | |
CN206062397U (zh) | 一种防盗斜挎包 | |
CN206964248U (zh) | 拉杆外置式拉杆箱 | |
CN209683255U (zh) | 一种带拉链袋的笔记本 | |
JPS6126209Y2 (z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223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