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24456U - 温针灸疗法的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温针灸疗法的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24456U CN203724456U CN201420092729.1U CN201420092729U CN203724456U CN 203724456 U CN203724456 U CN 203724456U CN 201420092729 U CN201420092729 U CN 201420092729U CN 203724456 U CN203724456 U CN 2037244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preventer
- base plate
- barrel
- base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温针灸疗法的防护装置,包括上端为敞口下端有筒底的筒状体,所述筒状体沿筒围轴向分开为左半筒和右半筒,左半筒和右半筒的筒围侧壁的一侧铰连,另一侧通过卡扣连接,形成可张开或合拢的筒体,筒体内腔的容积大于艾条的体积,筒体的内侧壁和筒底均不与艾条接触,左半筒、右半筒的筒底为对称的左底板和右底板,左、右底板的相邻边中心分别设有对称的半圆槽,两半圆槽合拢形成为针灸针让位的圆孔,所述左、右底板的底面分别设置有隔热层,左、右底板的隔热层的相邻边分别设有为针灸针让位的缺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该防护装置能够防止艾灰及火星脱落烫伤患者皮肤,不影响温针灸治疗,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针灸疗法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针刺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而温针灸是一种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疗法,适用于既需留针又须施灸的疾病。目前的温针灸疗法是把针刺入人体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针刺得气后留针,留针期间将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一段长约2厘米的艾条段穿置在针柄上,然后点燃施灸,艾绒燃烧的热力,可通过针身传入体内,发挥针与灸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待艾绒或艾条段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起出。
现有的治疗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医务人员通常从艾绒或者艾条的下端点火,艾绒或者艾条从下往上燃烧,因为该方法便于艾绒或者艾条的燃烧,但是在燃烧过程中的艾灰及火星容易脱落,脱落的火星会烫伤患者的皮肤或烧灼其衣物,而且在快燃烧完时艾绒或者艾条也易整团脱落。目前为了防止火星烫伤患者的皮肤,医务人员通常会在艾绒或者艾条下垫有纸板,防止艾灰及火星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但因纸板易燃,可能会给患者造成更大的人身安全隐患及财产损失,而且脱落的火星满天飞,掉落到床单或其他患者的身上,掉在床单上的火星易发生火灾。因此需要医务人员一直守候在其身边,从而限制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流动性,降低了其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影响温针灸治疗的防护装置,该防护装置能够防止艾灰及火星脱落烫伤患者皮肤,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温针灸疗法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为敞口下端有筒底的筒状体,所述筒状体沿筒围轴向分开为左半筒和右半筒,左半筒和右半筒的筒围侧壁的一侧铰连,另一侧通过卡扣连接,形成可张开或合拢的筒体,所述筒体内腔的容积大于艾条段的体积,筒体的内侧壁和筒底均不与艾条接触,所述左半筒、右半筒的筒底为对称的左底板和右底板,左、右底板的相邻边接触形成中心线,左、右底板的相邻边中心分别设有对称的半圆槽,两半圆槽合拢形成为针灸针让位的圆孔,所述左、右底板的底面分别设置有隔热层,左、右底板的隔热层的相邻边分别设有为针灸针让位的缺口。
所述左半筒和右半筒的筒围侧壁一侧的铰连采用在筒围上经冲压形成的折弯,左半筒和右半筒的筒围侧壁由折弯相连形成铰接。
所述折弯向外凸或者向内凹。
所述左半筒的侧壁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卡齿,所述右半筒的侧壁设有延伸出的扣条,扣条上设有与卡齿对应的卡孔,左半筒和右半筒的筒围侧壁通过卡齿与扣条卡接固定。
所述隔热层为粘接固定在底板下端面的隔热材料。
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1~2cm。
所述隔热层的缺口的横截面大于左、右底板相邻边的半圆槽的横截面。
所述筒体呈圆筒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采用上端为敞口下端有筒底的筒状体,筒状体由左半筒和右半筒构成,左半筒和右半筒的筒围侧壁的一侧铰连,另一侧通过卡扣连接,形成可张开或合拢的筒体,左、右底板的相邻边中心分别设有对称的半圆槽,两半圆槽合拢形成为针灸针让位的圆孔;当温针灸施针完成后,医务人员再将筒体从左、右两侧将燃烧的艾绒或艾条段罩在筒体内,通过筒体的筒底收集燃烧中或燃烧后的艾灰及脱落的火星掉落,避免了其掉到患者的皮肤或其衣物上,而且还避免了艾灰被吹的满天飞。所述筒体内腔的容积大于艾条的体积,筒体的内侧壁和筒底均不与艾条接触,使点燃的艾条充分燃烧。左、右底板的底面分别设置有隔热层,筒体通过该隔热层直接放置在患者身上,不会烫伤患者的皮肤,且筒体及艾绒或艾条的重量不会转移到针灸针上,使针灸针不偏离指定穴位,从而不影响温针灸的治疗效果。
2、筒体的筒围采用经冲压形成的折弯使筒体具有弹性,使筒体的左、右半筒向外张开,便于从左右两侧将艾绒或艾条段包围,左、右半筒通过卡齿与扣条上的卡孔扣接,该结构操作方便,而且使左、右半筒卡合的更紧。
3、隔热层上的针灸针让位的缺口大于针灸针,避免了隔热层吸收针灸针的热量,保障了治疗效果。
4、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医务人员不用一直守候在患者身旁,一个医务人员可以照看多个病人,从而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闭合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1:
参见图1~图6所示的温针灸疗法的防护装置,包括上端为敞口下端有筒底的筒状体,筒状体采用铝皮或铁皮或者不锈钢皮,筒体呈圆筒状,所述筒状体沿筒围轴向分开为左半筒2和右半筒3,左半筒2和右半筒3的筒围侧壁的一侧铰连,另一侧通过卡扣连接,形成可张开或合拢的筒体1;所述左半筒2和右半筒3的筒围侧壁一侧的铰连采用在筒围上经冲压形成的折弯1-1,所述折弯1-1向外凸,所述左半筒2的侧壁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卡齿2-1,该卡齿2-1的一侧面设为斜面,所述右半筒3的侧壁设有延伸出的扣条3-1,该扣条3-1向筒围方向延伸,扣条3-1上设有与卡齿2-1对应的卡孔,左半筒2和右半筒3的筒围侧壁通过卡齿2-1与扣条3-1卡接固定,该结构便于左半筒2和右半筒3的打开或合拢;所述筒体1内腔的容积大于艾条段8的体积,筒体1的内侧壁和筒底均不与艾条接触,温针灸时,通常取长为2 cm的艾条段进行燃烧,因此筒体的深度略大于2cm,半径大于艾条的宽度,从而不影响艾条段的燃烧,所述左半筒2、右半筒3的筒底为对称的左底板和右底板,左、右底板的相邻边接触形成中心线,左、右底板的相邻边中心分别设有对称的半圆槽4,两半圆槽4合拢形成为针灸针7让位的圆孔,针灸针7长10cm,直径为0.3~0.4mm,针体的末端为0.5cm长的箭头状锋利针头,圆孔的直径略大于针灸针7的直径。所述左、右底板的底面分别设置有厚度为1~2cm的隔热层5,隔热层5为粘接固定在底板下端面的隔热材料,该隔热材料采用现有隔热材料,如保温隔热纸、聚氨酯发泡板、离心剥离纤维棉/岩棉、维耐隔热硬毡及纳基隔热软毡等,左、右底板的隔热层5的相邻边分别设有为针灸针7让位的缺口5-1,所述隔热层5的缺口5-1的横截面大于左、右底板相邻边的半圆槽4的横截面,避免了隔热层5吸收针灸针的热量,从而降低了治疗效果,本实施例为最佳实施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先将针灸针7刺入患者身体的穴位;然后在针柄上捏上艾绒或艾条段8,并将其点燃,完成温针灸施针后;最后将筒体1的左、右半筒2、3从左右两侧包围艾绒或艾条段8,右半筒3的扣条3-1通过卡孔扣合在左半筒2的卡齿2-1上,使左半筒2和右半筒3合拢形成筒体1。筒体1与艾绒或艾条段8之间有间隙,不影响艾绒或艾条段的燃烧。温针灸治疗完成后,拔出针灸针7,然后将筒体1内收集的艾灰及火星倒入指定的垃圾桶,从而避免了治疗室内艾灰及火星满天飞。
具体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特点是:所述折弯1-1向内凹,其他特点与具体实施例1相同。
具体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特点是:所述筒体呈方筒状或者菱形,其他特点与具体实施例1或者具体实施例2相同。
具体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特点是:所述左半筒2和右半筒3的筒围侧壁可以通过铰链铰接,其他特点与具体实施例1或具体实施例2或具体实施例3相同。
Claims (8)
1.温针灸疗法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为敞口下端有筒底的筒状体,所述筒状体沿筒围轴向分割为左半筒(2)和右半筒(3),左半筒(2)和右半筒(3)的筒围侧壁的一侧铰连,另一侧通过卡扣连接,形成可张开或合拢的筒体(1);所述筒体内腔的容积大于艾条的体积,筒体的内侧壁和筒底均不与艾条段接触;所述左半筒(2)和右半筒(3)的筒底为对称的左底板和右底板,左、右底板的相邻边接触形成中心线,左、右底板的相邻边中心分别设有对称的半圆槽(4),两半圆槽合拢形成为针灸针让位的圆孔,所述左、右底板的底面分别设有隔热层(5),左、右底板的隔热层(5)的相邻边分别设有为针灸针让位的缺口(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针灸疗法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筒(2)和右半筒(3)的筒围侧壁一侧的铰连采用在筒围上经冲压形成的折弯(1-1),左半筒(2)和右半筒(3)的筒围侧壁由折弯(1-1)相连形成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针灸疗法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1-1)向外凸或者向内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针灸疗法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筒(2)的侧壁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卡齿(2-1),所述右半筒(3)的侧壁设有延伸出的扣条(3-1),扣条(3-1)上设有与卡齿(2-1)对应的卡孔,左半筒(2)和右半筒(3)的筒围侧壁通过卡齿(2-1)与扣条(3-1)卡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针灸疗法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5)为粘接固定在底板下端面的隔热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温针灸疗法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5)的厚度为1~2c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温针灸疗法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5)的缺口(5-1)的横截面大于左、右底板相邻边的半圆槽(4)的横截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针灸疗法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呈圆筒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92729.1U CN203724456U (zh) | 2014-03-03 | 2014-03-03 | 温针灸疗法的防护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92729.1U CN203724456U (zh) | 2014-03-03 | 2014-03-03 | 温针灸疗法的防护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24456U true CN203724456U (zh) | 2014-07-23 |
Family
ID=51194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09272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24456U (zh) | 2014-03-03 | 2014-03-03 | 温针灸疗法的防护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2445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32319A (zh) * | 2015-10-12 | 2016-01-13 |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 中医温针防护装置 |
-
2014
- 2014-03-03 CN CN201420092729.1U patent/CN20372445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32319A (zh) * | 2015-10-12 | 2016-01-13 |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 中医温针防护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108368U (zh) | 一种带时间刻度的艾条 | |
CN205007265U (zh) | 一种防烫艾灸装置 | |
CN204274999U (zh) | 一种艾灸点火器 | |
CN209122873U (zh) | 一种多用途艾灸器 | |
CN203724456U (zh) | 温针灸疗法的防护装置 | |
CN107550718B (zh) | 一种艾灸罩 | |
CN202288807U (zh) | 炉式熏灸器 | |
CN204364434U (zh) | 一种眼部温灸盒 | |
CN203842016U (zh) | 一种新型艾灸盒 | |
CN207871136U (zh) | 一种多入式艾灸点火器 | |
CN201832122U (zh) | 一种艾灸盒 | |
CN104721039B (zh) | 方便使用的艾灸装置 | |
CN204521560U (zh) | 一种无烟温针灸器 | |
CN207745336U (zh) | 一种无烟艾灸筒 | |
CN207679720U (zh) | 一种针灸装置 | |
CN203400317U (zh) | 一种多功能艾疗仪 | |
CN201791063U (zh) | 艾灸棒 | |
CN201500279U (zh) | 灸罐 | |
CN204521573U (zh) | 一种温针灸器 | |
CN217472389U (zh) | 一种温针灸针具及其配套使用的进针针管 | |
CN204972214U (zh) | 腹部专用大艾灸盒 | |
CN205268569U (zh) | 一种枕颈部艾灸箱 | |
CN209253576U (zh) | 一种艾灸装置 | |
CN104721036A (zh) | 用于温针灸的落灰保护器 | |
CN204840241U (zh) | 腰背部专用大艾灸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Termination date: 20170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