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24273U - 一种人工耳蜗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工耳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24273U
CN203724273U CN201420055790.9U CN201420055790U CN203724273U CN 203724273 U CN203724273 U CN 203724273U CN 201420055790 U CN201420055790 U CN 201420055790U CN 203724273 U CN203724273 U CN 203724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ke
artificial cochlea
cochlear implant
external machine
micro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557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伟
王振
许长建
刘新东
孙增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shengte Medical Science &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shengte Medical Science &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shengte Medical Science &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shengte Medical Science &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557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24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24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2427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耳蜗,包括人工耳蜗体外机和人工耳蜗体内机,人工耳蜗体外机包括:前麦克风,设置于人工耳蜗体外机上,接收第一路原始语音信号;后麦克风,设置于人工耳蜗体外机上,接收第二路原始语音信号;所述前麦克风和后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不同;降噪处理器,与前麦克风和后麦克风分别相连,对两路原始语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获得纯净语音信号。本实用新型通过双麦克风在人工耳蜗体外机上的设置方式,可以从体外机的前方和上方接收原始语音信号,利用麦克风型号及位置差异特性区分两路原始语音信号,有利于后续降噪处理器做相应的降噪算法处理,得到纯净语音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人工耳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医疗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人工耳蜗。
背景技术
人工耳蜗(Cochlear Implant)是一种为重度、极重度或全聋的成人或小儿恢复或获得听力的电子装置,可以完全代替受损的内耳毛细胞,它可以将外界的声音转化为神经电脉冲信号,绕过听觉系统里的坏死毛细胞,直接刺激听觉神经的螺旋神经节,将信息传递给大脑。在听觉损失严重的情况下,人工耳蜗是耳聋患者的唯一希望和选择。人工耳蜗主要由体外机和体内机两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麦克风采集外界声音信号;声音处理器采取某种声音处理策略对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对处理后的声音信号进行编码并通过线圈无线射频传输。体内皮下线圈接收到射频信号后,通过芯片解码,刺激器根据解码信息对相应的电极发放相应的刺激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直接刺激听神经并传达至大脑听觉中枢,使人产生听觉。即人工耳蜗绕过内耳毛细胞之前的听觉通路,直接刺激听神经,并最终在大脑产生声音的感知。
目前全国有800万重度聋患者,人工耳蜗是最好的选择。人工耳蜗是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觉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
体外言语的接收主要采用麦克风实现,人工耳蜗中的麦克风选型既有定向型也有全向型的,麦克风的数量由单路也变成了双路,降噪效果也越来越好。双路麦克风的选型及位置设置决定了接收信号的特性,也间接决定了降噪效果的优劣。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耳蜗,用于解决现有人工耳蜗技术领域中接收利于降噪的两路原始语音信号的双麦克风设置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耳蜗,包括人工耳蜗体外机和人工耳蜗体内机,所述人工耳蜗体外机包括:前麦克风,设置于人工耳蜗体外机上,接收第一路原始语音信号;后麦克风,设置于人工耳蜗体外机上,接收第二路原始语音信号;所述前麦克风和后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不同;降噪处理器,与所述前麦克风和后麦克风分别相连,对两路原始语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获得纯净语音信号。
优选地,所述前麦克风和后麦克风的型号相同或不同。
优选地,所述前麦克风为定向麦克风,后麦克风为全向麦克风。
优选地,所述前麦克风为全向麦克风,后麦克风为全向麦克风。
优选地,在1000Hz-8000Hz频段,前麦克风的灵敏度比后麦克风的灵敏度平均高2dB。
优选地,所述前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人工耳蜗体外机前方,后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人工耳蜗体外机的后方。
优选地,所述前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人工耳蜗体外机上方,后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人工耳蜗体外机的后方。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人工耳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双麦克风在人工耳蜗体外机上的设置方式,可以从体外机的前方和上方接收原始语音信号,利用麦克风型号及位置差异特性区分两路原始语音信号,有利于后续降噪处理器做相应的降噪算法处理,得到纯净语音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人工耳蜗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人工耳蜗体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200      人工耳蜗体外机
210      前麦克风
220      后麦克风
230      降噪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附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耳蜗,包括人工耳蜗体外机和人工耳蜗体内机,如图2所示,所述人工耳蜗体外机200包括:前麦克风210,后麦克风220,降噪处理器230。
所述前麦克风210设置于人工耳蜗体外机上,用于接收第一路原始语音信号。
所述后麦克风220设置于人工耳蜗体外机上,用于接收第二路原始语音信号。
所述降噪处理器230与所述前麦克风210和后麦克风220分别相连,对两路原始语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获得纯净语音信号。
进一步,所述前麦克风210和后麦克风220的型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两个麦克风可以均为电容式麦克风,也可以为如MEMS麦克风等其他类型的麦克风,其中麦克风型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麦克风型号不同时,也可以为一个定向麦克风和一个全向麦克风。如:所述前麦克风210为定向麦克风,对应地,后麦克风220为全向麦克风。或者,所述前麦克风210为全向麦克风,后麦克风220为全向麦克风。在1000Hz-8000Hz频段,前麦克风的灵敏度比后麦克风的灵敏度平均高2dB。所述两个麦克风可以均设置于人工耳蜗的体外机上的任何合适位置。所述前麦克风和后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不同,如:所述前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人工耳蜗体外机前方,后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人工耳蜗体外机的后方;或所述前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人工耳蜗体外机上方,后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人工耳蜗体外机的后方。
本实用新型通过双麦克风在人工耳蜗体外机上的设置方式,可以从体外机的前方和上方接收原始语音信号,利用麦克风型号及位置差异特性区分两路原始语音信号,有利于后续降噪处理器做相应的降噪算法处理,得到纯净语音信号。
本实用新型主要的突出特点是利用了双麦克风型号、参数及位置摆放的不同,使得接收到的两路原始语音信号具有差异性,有利于为后续降噪处理中的算法处理提供更多的噪声信息,使得提取的纯净语音信号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人工耳蜗,包括人工耳蜗体外机和人工耳蜗体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耳蜗体外机包括:
前麦克风,设置于人工耳蜗体外机上,接收第一路原始语音信号;
后麦克风,设置于人工耳蜗体外机上,接收第二路原始语音信号;所述前麦克风和后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不同;
降噪处理器,与所述前麦克风和后麦克风分别相连,对两路原始语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获得纯净语音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麦克风和后麦克风的型号相同或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麦克风为定向麦克风,后麦克风为全向麦克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麦克风为全向麦克风,后麦克风为全向麦克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蜗,其特征在于:在1000Hz-8000Hz频段,前麦克风的灵敏度比后麦克风的灵敏度平均高2dB。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人工耳蜗体外机前方,后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人工耳蜗体外机的后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人工耳蜗体外机上方,后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人工耳蜗体外机的后方。
CN201420055790.9U 2014-01-28 2014-01-28 一种人工耳蜗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24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5790.9U CN203724273U (zh) 2014-01-28 2014-01-28 一种人工耳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55790.9U CN203724273U (zh) 2014-01-28 2014-01-28 一种人工耳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24273U true CN203724273U (zh) 2014-07-23

Family

ID=51194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55790.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24273U (zh) 2014-01-28 2014-01-28 一种人工耳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2427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1974A (zh) * 2014-01-28 2014-04-30 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耳蜗
CN104810024A (zh) * 2014-01-28 2015-07-29 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路麦克风语音降噪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9327755A (zh) * 2018-08-20 2019-02-12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子耳蜗及噪声去除方法
CN111405401A (zh) * 2020-03-17 2020-07-10 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拾音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1974A (zh) * 2014-01-28 2014-04-30 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耳蜗
CN104810024A (zh) * 2014-01-28 2015-07-29 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路麦克风语音降噪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3761974B (zh) * 2014-01-28 2017-01-25 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耳蜗
CN109327755A (zh) * 2018-08-20 2019-02-12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子耳蜗及噪声去除方法
CN111405401A (zh) * 2020-03-17 2020-07-10 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拾音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37302B2 (en) Hearing system
CN203724273U (zh) 一种人工耳蜗
CN105872924A (zh) 双耳听力系统及包括波束形成单元的听力装置
CN105555354B (zh) 作为固有振荡的倍数的听觉假体刺激速度
US20150156595A1 (en) Hearing assistive device
US20170347213A1 (en) Tinnitus masking in hearing prostheses
CN104661700A (zh) 听力植入物中的瞬变声音的减小
CN106254998A (zh) 包括用于掩蔽耳鸣的信号发生器的听力装置
CN103761974A (zh) 一种人工耳蜗
CN106797521A (zh) 基于音频的控制信号表征来配置听力假体声音处理器
CN101744670A (zh) 一种采用无线数据传输的人工耳蜗调试编程方法及系统
CN106621033B (zh) 一种电子耳蜗言语处理方法和系统
US20210260377A1 (en) New sound processing techniques
US10091591B2 (en) Electro-acoustic adaption in a hearing prosthesis
US980204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ural hearing stimulation
CA2830350C (en) Wireless audio signal monitor output for hearing implant system
US10179240B2 (en) Multimodal prescription techniques
WO2015023267A1 (en) Frequency-dependent focu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in a cochlear implant system
CN106658323A (zh) 人工耳蜗及助听器的双麦克风降噪系统和方法
US2013021823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ne-Structure Processing for Hearing Assistance Devices
CN103142328B (zh) 电子耳蜗多通道调整动态范围的言语处理器和方法
CN113632503A (zh) 用于频率特异性定位及语音理解增强的系统和方法
EP3972292A1 (en) A generalized method for providing one or more stimulation coding parameters in a hearing aid system for obtaining a perceivable hearing loudness
CN108434598A (zh) 头箍式人工耳蜗
CN109890338A (zh) 耳蜗植入物的双侧同步通道选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