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20504U - 一种低驱动电压、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驱动电压、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20504U
CN203720504U CN201420072237.6U CN201420072237U CN203720504U CN 203720504 U CN203720504 U CN 203720504U CN 201420072237 U CN201420072237 U CN 201420072237U CN 203720504 U CN203720504 U CN 203720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ommon electrode
voltage
blue phase
phas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7223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玉宝
李岩峰
赵彦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2007223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20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20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2050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低驱动电压、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该显示器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为:上偏光片、上λ/2双轴膜、上λ/2负A波片、上λ/4正A波片、上玻璃基板、第一Common电极、第一保护层、蓝相液晶层、第二保护层、Pixel电极层、透明凸起层,第二Common电极,下玻璃基板、下λ/4负A波片、下λ/2正A波片和下偏光片;所述的Pixel电极层为平行且间隔排列的第一Pixel电极8和第二Pixel电极9。本实用新型有效的降低了驱动电压,通过调节第一common电极和第二common电极的电压关系,实现了视角的连续控制,并使蓝相液晶显示器的驱动电压实现了15V以下,甚至10V以下。

Description

一种低驱动电压、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是一种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的装置,具体是一种低驱动电压、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装置
背景技术
信息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需要自己的便携式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有一个视角可以控制的功能以便于在公共场合保护个人隐私等重要信息。
近年来,蓝相液晶显示器发展迅速,人们发现了很多蓝相液晶显示器的优点。比如制作简单,不需要取向层,相应速度快,视角宽对比度高等等。制作出蓝相液晶显示器是人们现在努力的目标。
利用一个简单的双轴膜,蓝相液晶显示器就很容易实现了宽视角显示。全视角对比度可以达到300以上,能很好的实现彩色显示。但是对于实现宽视角的同时,利用简单的双轴膜来实现窄视角还比较困难。目前存在几种方法来实现蓝相液晶显示器的宽窄视角的变化。比如像素分隔法、双层液晶盒或者三层液晶盒的方法、利用温度的变化实现视角控制等。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很多问题,比如1,光利用率低,子像素方法把一个像素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用于显示主要信息,一个像素用于控制视角,所以导致其开口率低,光利用率直接降低。2,成本高,利用双层液晶,或者双盒液晶,明显的增加了一个液晶盒,直接提高成本。3,以上几种方法还存在以下共性缺陷:不能实现视角的连续控制,窄视角模式下只能有一种情况,例如施加某一确定的电压,或者某一温度,不能做到视角从宽到窄的连续变化;窄视角下对比度低,通常以前方法在窄视角模式下,中心对比度很低,一般只有100左右,甚至不到100,不能很好的实现彩色显示,而且由于加入了视角的控制,甚至会影响到宽视角模式下的视角,使宽视角不能正常显示;对于蓝相液晶显示器还会存在驱动电压高的问题,通常的蓝相液晶显示器的设备会存在驱动电压高的问题,以上方法只能得到宽视角到窄视角的变化,不能降低其驱动电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在FIS模式蓝相液晶显示器的基础上增加凸起结构,并且在上基板上增加一个偏置电极,凸起结构的设置,很明显的降低了蓝相液晶显示器的驱动电压,使蓝相液晶显示器的驱动电压降低到10V以下,能被现有的TFT所接受。在偏置电极上和下基板的公共(Common)电极上施加偏置电压,得到窄视角模式,但是由于凸起结构的引入,我们所施加的偏置电压,跟凸起的高度,蓝相液晶层的厚度有一定的关系:上基板偏置电极上的偏置电压为正性电压,下基板Common电极上的偏置电压为负性电压(或者上基板偏置电极上的偏置电压为负性电压,下基板Common电极上偏置电压为正性电压),且上下基板上偏置电压绝对值之比为凸起结构上面液晶层厚度比凸起结构的高度。通过以上偏置电极、凸起结构、以及所施加电压极性及比值的关系的引入,实现低驱动电压、视角连续控制,单伽马驱动曲线蓝相液晶显示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视角可控蓝相液晶显示器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窄视角下对比度低,驱动电压高,宽视角下驱动曲线与窄视角下驱动曲线不一致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低驱动电压、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其组成由上到下依次为:上偏光片、上λ/2双轴膜、上λ/2负A波片、上λ/4正A波片、上玻璃基板、第一Common电极、第一保护层、蓝相液晶层、第二保护层、像素(Pixel)电极层、透明凸起层,第二Common电极,下玻璃基板、下λ/4负A波片、下λ/2正A波片和下偏光片;所述的Pixel电极层为平行且间隔排列的第一Pixel电极8和第二Pixel电极9。
所述的第一Common电极、第二Common电极、第一Pixel电极或第二Pixel电极,均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所常用的透明氧化铟锡(ITO)电极;其电压分别为:宽视角模式下,第一Common电极和第二Common电极上的电压为0,第一Pixel电极和第二Pixel电极上的电压相等且极性相反;窄视角模式下,第一Common电极和第二Common电极施加极性相反且大小具有比例的电压,第一Pixel电极和第二Pixel电极的电压与宽视角模式下相同。
所述的窄视角模式下,第一Common电极和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的电压分别为:第一Common电极上施加正性电压,则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负性电压,所述的比例具体为:第一Common电极上施加电压的绝对值和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电压的绝对值之比为凸起上方液晶层厚度和凸起高度的数值之比;或者,第一Common电极上施加负性电压,的绝对值和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正性电压,第一Common电极上施加电压的绝对值和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电压的绝对值之比为凸起上方液晶层厚度和凸起高度的数值之比。
所述的所有的电极厚度均为0.01~0.5μm。
所述的透明凸起为薄膜晶体光液晶显示器所常用的透明材料二氧化硅或者有机物材料;所述的第一Pixel电极和第二Pixel电极位于透明凸起的上表面,间隔排列,其宽度、长度和形状同透明凸起;
所述的透明凸起为条状结构,宽为1-15μm,长度为像素长度,高度为0.3到15μm,相邻透明凸起之间的间距为0.8μm-14.8μm。其宽度和高度可以根据显示像素的大小和蓝相液晶层的厚度做出调整。其排列形状在俯视情况下为长方形、“横竖”结构或者“之”字形结构。
所述的横竖结构具体如下:把整个像素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半部分中第一Pixel电极、第二Pixel电极均呈横向梳齿形状排列,且方向相反,交错排布,上半部分中第一Pixel电极与第二Pixel电极均呈竖立梳齿形状排列,且方向相反,交错排布。
所述的第一Common电极和第二Common电极大小为整个液晶显示屏幕的大小。
所述的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常用的绝缘材料,为二氧化硅、氮化硅或者聚酰亚胺(PI)材料,厚度范围为0.08到1μm。
所述的蓝相液晶层的厚度范围是3~20μm。
所述的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为薄膜晶体管所用的偏光片,具体型号为G1220DU,厚度为230μm;
所述的λ/2双轴膜具体参数为Nx=1.511,Ny=1.5095,Nz=1.51025,厚度为184μm;
所述的上λ/2负A波片具体参数为Nx=1.55,Ny=1.56,厚度为27.5μm;
所述的上λ/4正A波片具体参数为Nx=1.56,Ny=1.55,厚度为13.5μm;
所述的下λ/4负A波片具体参数为Nx=1.55,Ny=1.56,厚度为13.5μm;
所述的下λ/2正A波片具体参数为Nx=1.56,Ny=1.55,厚度为27.5μm;
所述的下偏光片透光轴方向为0°,下λ/2正A波片光轴方向为75°,下λ/4负A波片光轴方向为-75°,上λ/4正A波片光轴方向为-75°,上λ/2负A波片光轴方向为75°,上λ/2双轴膜方向为0°,上偏光片1透光轴方向为90°。上述所有角度同时旋转任意角度,所得显示视角特性随旋转角度而具有相同的旋转角度。
上述未涉及连接方案的均为上下关系。
上述未涉及内容均为公知内容。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FIS显示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在上玻璃基板的下表面加入一个电极,实现了视角连续可控的目的,并且凸起的引入,有效的降低了驱动电压,通过调节第一common电极和第二common电极的电压关系,实现了视角的连续控制。更为有效的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窄视角模式下对比度低的问题,通过本技术方案,蓝相液晶显示器的驱动电压实现了15V以下,甚至10V以下,宽视角模式下的显示特性与传统蓝相液晶显示器没有区别,窄视角模式下实现了对比度高和驱动电压低的特性,并且实现了单伽马曲线驱动不同的视角。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该知道,该附图仅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实用新型涉及范围的设定,这是因为其是作为参考而给出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剖面图,图1(a)传统FIS驱动蓝相液晶显示器的剖面图,图1(b)为本实施例提出的低驱动电压、视角连续可控蓝相液晶显示器的剖面图;
图2是传统蓝相液晶显示器与实施例1提出的视角连续可控蓝相液晶显示器的正视方向的电压-透过率曲线;
图3(a)为传统蓝相液晶显示器的视角图,图3(b)为实施例1提出的视角连续可控蓝相液晶显示器的宽视角情况下的视角图;
图4是实施例1的窄视角模式下的视角连续变化图,图4(a)图为第一Common电极上施加10V电压,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6V电压时的视角图;图4(b)图为第一Common电极上施加12V,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7.2V电压时的是视角图;图4(c)图为第一Common电极上施加14V,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8.4V电压时的视角图;
图5为实施例1的不同视角下的电光曲线图;
图6为实施例2的电极结构图;
图7为实施例2的宽视角图;
图8是实施例2的窄视角模式下的视角连续变化图,图8(a)图为第一Common电极上施加10V电压,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6V电压时的视角图;图8(b)图为第一Common电极上施加12V,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7.2V电压时的是视角图;图8(c)图为第一Common电极上施加14V,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8.4V电压时的视角图;
图9为实施例2的不同视角下的电光曲线图
图10为实施例3的电极结构图;
图11为实施例3的宽视角图;
图12是实施例3的窄视角模式下的视角连续变化图,图12(a)图为第一Common电极上施加10V电压,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6V电压时的视角图;图12(b)图为第一Common电极上施加12V,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7.2V电压时的是视角图;图12(c)图为第一Common电极上施加14V,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8.4V电压时的视角图;
图13为实施例3的不同视角下的电光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限于下属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a)所示,为传统FIS驱动的蓝相液晶显示器结构,由上到下依次包括:上偏光片1、上λ/2双轴膜2、上λ/2负A波片3、上λ/4正A波片4、上玻璃基板5、第一保护层17、蓝相液晶7、第二保护层18、第一Pixel电极8和第二Pixel电极9,透明凸起层10,Common电极11,下玻璃基板12、下λ/4负A波片13、下λ/2正A波片14、和下偏光片15。
如图1(b)所示,为本实施例的蓝相液晶显示器结构,由上到下依次包括:上偏光片1、上λ/2双轴膜2、上λ/2负A波片3、上λ/4正A波片4、上玻璃基板5、第一Common电极6、第一保护层17、蓝相液晶7、第二保护层18、Pixel电极层,透明凸起层10、第二Common电极11、下玻璃基板12、下λ/4负A波片13、下λ/2正A波片14、和下偏光片15;所述的Pixel电极层为平行且间隔排列的第一Pixel电极8和第二Pixel电极9。
首选下偏光片15透光轴方向为0°,下λ/2正A波片14光轴方向为75°,下λ/4负A波片13光轴方向为-75°,上λ/4正A波片4光轴方向为-75°,上λ/2负A波片3光轴方向为75°,上λ/2双轴膜2方向为0°,上偏光片1透光轴方向为90°。
所述的透明凸起10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常用材料二氧化硅或者有机物材料,为条形结构,高度为3μm,长度为像素大小,宽度为2.4μm。透明凸起之间平行间隔排列,间隔4.6μm。排列形状在俯视情况下为长方形。
其中,第一Pixel电极8和第二Pixel电极9位于透明凸起层10上面,依次交替排列,且分别位于透明凸起层10的上方,Pixel电极宽度与凸起的宽度相同或略小。
所述的所有电极厚度为0.1μm;所有电极均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所常用的透明氧化铟锡(ITO)电极。
所述的第一Pixel电极8和第二Pixel电极9的宽度为2μm,长度为像素长度,其俯视图为长方形。
所述的第一Pixel电极8和第二Pixel电极9位于透明凸起层10的上表面。
所述的第一保护层17、第二保护层18材料为PI,介电常数为3.8。第一PI层厚度为0.1μm,第二PI层18厚度为0.1μm。
所述蓝相液晶层的厚度为8μm。
所述的蓝相液晶的科尔常数K=12.68nmV-2,光波长λ=550nm。
所述的上偏光片1和下偏光片15为薄膜晶体管所用的偏光片,具体型号为G1220DU,厚度为230μm;
所述的λ/2双轴膜2具体参数为Nx=1.511,Ny=1.5095,Nz=1.51025,厚度为184μm;
所述的上λ/2负A波片具体参数为Nx=1.55,Ny=1.56,厚度为27.5μm;
所述的上λ/4正A波片具体参数为Nx=1.56,Ny=1.55,厚度为13.5μm;
所述的下λ/4负A波片具体参数为Nx=1.55,Ny=1.56,厚度为13.5μm;
所述的下λ/2正A波片具体参数为Nx=1.56,Ny=1.55,厚度为27.5μm;
下偏光片透光轴方向为0°,下λ/2正A波片光轴方向为75°,下λ/4负A波片光轴方向为-75°,上λ/4正A波片光轴方向为-75°,上λ/2负A波片光轴方向为75°,上λ/2双轴膜方向为0°,上偏光片1透光轴方向为90°。
图2给出了宽视角模式下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视角可控蓝相液晶显示器与传统蓝相液晶显示器在宽视角模式、正视方向的透过率与电压的关系图(电光曲线)。对比得到,传统蓝相液晶FIS模式液晶显示器的驱动电压为40V,而本实施例提出的视角可控蓝相液晶显示器的驱动电压为10.4V,降低了29.6V。
本实施例中,在宽视角模式下,第一Common电极6和第二Common电极11上电压为0,第一Pixel电极8和第二Pixel电极9上施加极性相反的电压。其视角如图3(a)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视角连续可控蓝相液晶显示器与传统蓝相液晶显示器在宽视角显示情况下的视角特性几乎相同,全视角对比度均达到300以上。图3(b)为传统FIS模式蓝相液晶显示器的视角图,对比得到:本实施例提出的低驱动电压视角可控蓝相液晶显示器在宽视角下与传统的蓝相液晶显示器几乎没有区别,最高对比度达到1000以上,最低对比度100以上,均能很好的实现彩色显示。
在窄视角显示模式下,在第一Common电极6和第二Common电极11上施加极性相反且一定比例变化的连续电压,然后第一Pixel电极8和第二Pixel电极9上施加极性相反的电压,其视角如图4所示,(a)为第一Common电极上施加10V电压,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6V电压(绝对值之比为凸起上方液晶层厚度比透明凸起层高度),在此偏置电压下,对比度大于10的区域在40°范围内,而在20°范围内,对比度大于100。(b)为第一Common电极上施加12V电压,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7.2V电压(绝对值之比为透明凸起层高度比液晶层厚度),在此偏置电压下,对比度大于10的区域在35°范围内,而在15°范围内,对比度大于100。(c)图为第一Common电极上施加14V电压,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8.4V电压(绝对值之比为凸起上方液晶层厚度比透明凸起层高度),在此偏置电压下,对比度大于10的区域缩小到30°范围内,而在中心范围上,对比度仍然大于100,甚至可以达到500以上,能很好的实现彩色显示。改善了传统的视角可控蓝相液晶显示器在窄视角下对比度不足的问题。
图5为本实施例在不同偏置电压下的透过率与电压的关系曲线图,对比不同偏置电压下的电压透过率曲线,其电压透过率曲线变化不大,可以实现单伽马曲线驱动。
综上,本实施例的有效收益为:1,实现了蓝相液晶显示器的视角连续控制,且正视对比度达到了500以上,能很好的实现彩色显示;2,降低了蓝相液晶显示器的驱动电压,驱动电压降低了29.5V;3,不同的窄视角模式下,驱动电压与宽视角模式下最大差距1V,实现了不同视角下单伽马曲线驱动。
实施例2
图6为实施例2的电极结构,整个像素分为两个部分,目的在于使视角更加对称,方便所有的像素电极的连接,相应的位于像素电极下方的透明凸起层也做出相同的改变。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透明凸起10、第一Pixel电极8以及第二Pixel电极9为“横竖”结构。即所述的覆盖有第一Pixel电极8或第二Pixel电极9的透明凸起10在第二Common电极11上的整体形状俯视为,把整个像素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半部分中第一Pixel电极、第二Pixel电极均呈横向梳齿形状排列,且方向相反,交错排布,上半部分中第一Pixel电极与第二Pixel电极均呈竖立梳齿形状排列,且方向相反,交错排布。其目的在于做成多畴结构,使视角更加均匀化。
本实施例没有描述之处,均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中,宽视角模式下,Common电极和Pixel电极上施加电压的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具体的宽视角图图如7所示,基本上全视角范围达到了300以上,与传统的FIS模式蓝相液晶显示器基本相同。
窄视角模式下分别在第一Common电极上和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一定比例大小的电压(绝对值之比为凸起上方液晶层厚度比透明凸起层高度)得到的窄视角如图8所示。(a)(b)(c)分别为第一Common电极上施加10V、12V、14V电压,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6V、-7.2V、-8.4V电压时得到的窄视角图。本实施得到的窄视角可以在不同的偏置电压下发生改变:对比度大于100的范围可以降低到全视角30°以内。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本实施例的电极结构上的变化,使电极的制作较容易,且能得到多畴效果,视角更加对称。
如图9所示,不同视角模式下的电光曲线接近,最大差距只有1V,能够实现不同视角模式下的单伽马曲线驱动。
本实施例的有效收益为:实现了蓝相液晶显示器的视角连续控制,且正视对比度达到500以上,并且与实施例1相比,视角更加对称;降低了蓝相液晶显示器的驱动电压。降低了31.9V;不同的窄视角模式下,驱动电压与宽视角模式下最大差距1V,实现了不同视角下单伽马曲线驱动。
实施例3
图10为实施例3下的全像素的电极结构图,电极结构为“之”字形结构,目的同样在于实现视角的对称化,相应的,位于电极下方的透明凸起层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透明凸起10、第一Pixel电极8以及第二Pixel电极9为“之”字结构,“之”字的夹角为90°。相应的透明凸起也做出改变,为“之”字形透明凸起。“之”字的夹角同样为90°。第一Pixel电极8和第二Pixel电极9位于透明凸起的上方。
本实施例没有描述之处,均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中,宽视角模式下,Common电极和Pixel电极上施加电压的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具体的宽视角图如图11所示,基本上全视角范围达到了300以上,与传统的FIS模式蓝相液晶显示器基本相同。
窄视角模式下分别在第一Common电极上和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一定比例大小的电压(绝对值之比为凸起上方液晶层厚度比透明凸起层高度)得到的窄视角如图12所示。(a)(b)(c)分别为第一Common电极上施加10V、12V、14V电压,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6V、-7.2V、-8.4V电压时得到的窄视角图。通过不同偏置电压的选择,可以得到从全视角到视角控制在30°以内,更为重要的是,得到窄视角的同时,不影响正视角度下的对比度,使正视角度下的对比度同样达到了500以上,能够很好的实现彩色显示,且本实施例得到的窄视角与实施例1相比,更加的圆滑,不圆滑的地方可以根据电极角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可以得到想要的视角情况。
如图13所示,不同视角模式下的电光曲线接近,最大差距只有1V,能够实现不同视角模式下的单伽马曲线驱动。
本实施例的有效收益为:实现了蓝相液晶显示器的视角连续控制,且正视对比度达到500以上,并且与实施例1相比,视角更加对称;降低了蓝相液晶显示器的驱动电压。降低了32.2V;不同的窄视角模式下,驱动电压与宽视角模式下最大差距1V,实现了不同视角下单伽马曲线驱动。
对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
宽视角下,上下基板上的Common电极上施加的偏置电压都为0V,液晶层的厚度的变化对于蓝相液晶显示器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实现与传统的蓝相液晶显示器几乎相同的视角,透过率和对比度。并且由于凸起的加入,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驱动电压,使驱动电压达到了10V以下,达到了现有TFT驱动技术的要求。
窄视角下,通过对上下基板上的Common电极上施加极性不同,并且一定比例的电压,可以使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蓝相液晶显示器实现窄视角显示。并且,在此模式下,20°以内的视角范围内,对比度仍然可以达到500以上,成功的解决了传统视角可控蓝相液晶显示器窄视角下,在20°内衣的极角范围内,对比度只有10到30的缺点。而且,在Common电极上施加不同的偏置电压,可以得到显示效果不同的视角及对比度连续变化的窄视角模式。此实用新型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不需要增加TFT个数,没有对位要求,更不需要增加液晶盒等,通过现有的技术可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蓝相液晶显示器,当上下基板上的Common电极上上施加不同的偏置电压,在正视角度下其电光曲线(电压与透过率关系曲线)与宽视角显示情况下的电光曲线相比,变化不大,因此可以实现单伽马曲线驱动,降低该液晶显示器在不同显示模式情况,由于电光曲线的不同造成的驱动电路的复杂程度和制作成本。

Claims (8)

1.一种低驱动电压、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其特征为该显示器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包括:上偏光片、上λ/2双轴膜、上λ/2负A波片、上λ/4正A波片、上玻璃基板、第一Common电极、第一保护层、蓝相液晶层、第二保护层、Pixel电极层、透明凸起层,第二Common电极,下玻璃基板、下λ/4负A波片、下λ/2正A波片和下偏光片;所述的Pixel电极层为平行且间隔排列的第一Pixel电极和第二Pixel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驱动电压、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其特征为所述的第一Common电极、第二Common电极、第一Pixel电极或第二Pixel电极,均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所常用的透明氧化铟锡电极;其电压分别为:宽视角模式下,第一Common电极和第二Common电极上的电压为0,第一Pixel电极和第二Pixel电极上的电压相等且极性相反;窄视角模式下,第一Common电极和第二Common电极施加极性相反且大小具有比例的电压,第一Pixel电极和第二Pixel电极的电压与宽视角模式下相同,所述的所有的电极厚度均为0.01~0.5μm;
所述的窄视角模式下,第一Common电极和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的电压分别为:第一Common电极上施加正性电压,则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负性电压,所述的比例具体为:第一Common电极上施加电压的绝对值和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电压的绝对值之比为凸起上方液晶层厚度和凸起高度的数值之比;或者,第一Common电极上施加负性电压,的绝对值和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正性电压,第一Common电极上施加电压的绝对值和第二Common电极上施加电压的绝对值之比为凸起上方液晶层厚度和凸起高度的数值之比;所述的第一Common电极和第二Common电极大小为整个液晶显示屏幕的大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驱动电压、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其特征为所述的透明凸起为条状结构,宽为1-15μm,长度为像素长度,高度为0.3到15μm,相邻透明凸起之间的间距为0.8μm-14.8μm,其宽度和高度可以根据显示像素的大小和蓝相液晶层的厚度做出调整,其排列形状在俯视情况下为长方形、“横竖”结构或者“之”字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驱动电压、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其特征为所述的横竖结构具体如下:把整个像素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半部分中第一Pixel电极、第二Pixel电极均呈横向梳齿形状排列,且方向相反,交错排布,上半部分中第一Pixel电极与第二Pixel电极均呈竖立梳齿形状排列,且方向相反,交错排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驱动电压、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其特征为所述的第一Pixel电极和第二Pixel电极位于透明凸起的上表面,间隔排列,其宽度、长度和形状同透明凸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驱动电压、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其特征为所述的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常用的绝缘材料,为二氧化硅、氮化硅或者聚酰亚胺(PI)材料,厚度范围为0.08到1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驱动电压、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其特征为所述的蓝相液晶层的厚度范围是3~20μ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驱动电压、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其特征为所述的下偏光片透光轴方向为0°,下λ/2正A波片光轴方向为75°,下λ/4负A波片光轴方向为-75°,上λ/4正A波片光轴方向为-75°,上λ/2负A波片光轴方向为75°,上λ/2双轴膜方向为0°,上偏光片1透光轴方向为90°;上述所有角度同时旋转任意角度,所得显示视角特性随旋转角度而具有相同的旋转角度。
CN201420072237.6U 2014-02-20 2014-02-20 一种低驱动电压、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20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72237.6U CN203720504U (zh) 2014-02-20 2014-02-20 一种低驱动电压、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72237.6U CN203720504U (zh) 2014-02-20 2014-02-20 一种低驱动电压、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20504U true CN203720504U (zh) 2014-07-16

Family

ID=51159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72237.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20504U (zh) 2014-02-20 2014-02-20 一种低驱动电压、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205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2743A (zh) * 2014-02-20 2014-05-14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低驱动电压、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
CN107247349A (zh) * 2017-05-25 2017-10-13 菏泽学院 一种多功能连续视角可控显示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2743A (zh) * 2014-02-20 2014-05-14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低驱动电压、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
CN103792743B (zh) * 2014-02-20 2016-06-08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低驱动电压、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
CN107247349A (zh) * 2017-05-25 2017-10-13 菏泽学院 一种多功能连续视角可控显示器
CN107247349B (zh) * 2017-05-25 2023-09-19 菏泽学院 一种多功能连续视角可控显示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92743B (zh) 一种低驱动电压、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
JP6848043B2 (ja) 視野角切替可能な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視野角切替方法
JP5719439B2 (ja) 液晶駆動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965181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omprising different spacing distances between pixel electrodes corresponding to specific color resist blocks
US10083664B1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US943097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9122109B2 (en) Blue phas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20154724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60004127A1 (en) Array substrate, driving method of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529607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JP5898307B2 (ja) 液晶駆動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3728796A (zh) 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4280952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US20150261053A1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0818700B2 (en) Arr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591050A (zh) 液晶显示器
CN103293791B (zh) 一种可实现视角可控及透反显示的蓝相液晶显示装置
CN102768445A (zh) 子像素显示结构及其应用的液晶显示面板
CN103472637B (zh) 一种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
EP3664068B1 (en) Method for acquiring charging rate of liquid crystal panel
CN203720504U (zh) 一种低驱动电压、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
CN104166256A (zh) 液晶显示器
CN10958175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3490442U (zh) 一种视角连续可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
JP5878978B2 (ja) 液晶駆動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608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