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16721U - 外力阻尼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外力阻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16721U
CN203716721U CN201420092007.6U CN201420092007U CN203716721U CN 203716721 U CN203716721 U CN 203716721U CN 201420092007 U CN201420092007 U CN 201420092007U CN 203716721 U CN203716721 U CN 203716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ing arm
spring connecting
connecting axle
doorframe
doorframe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920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瑞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hengde Preci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hengde Preci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hengde Preci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hengde Preci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920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16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16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1672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外力阻尼装置,其包含有一门框固定座,该门框固定座轴设有一第一弹簧连接轴;一旋转臂机构,该旋转臂机构设有一旋转臂,该旋转臂与门框固定座之间连接有一转轴机构,该转轴机构内设有一阻尼手段,该旋转臂底部与顶部分别设有一第二弹簧连接轴以及一拨柱;一弹簧,该弹簧两端分别与该第一弹簧连接轴及第二弹簧连接轴相接设;一旋转臂导引机构,该旋转臂导引机构系与门体相组设,该旋转臂导引机构底部设有一导引轨道,该旋转臂其拨柱系可滑移地穿设于该导引轨道内,此外,当门体尚未开启时,该第一弹簧连接轴、转轴机构与第二弹簧连接轴三者系形成一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藉此,即可达到让弹簧对旋转臂施力并使其保持定位的目的。

Description

外力阻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弓器,尤指一种结构简单且可简化安装程序的门弓器外力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门弓器是一种装设在可旋转的门体上,使门体打开后可自动回位关闭或是关闭时可提供缓冲阻力以降低碰撞及噪音声响之装置,请参阅图1所示,常用门弓器1,如台湾专利452001号《门弓器组合结构改良》,其系于一门板10顶面形成一定位槽11,并于该定位槽11内组设一导轨12,该导轨12一端固设一止挡块13,另该导轨12内设有一滑块14,该滑块14系滑动限位于该导轨12内,另有一定位板15固定于门框20底面适当位置,此外,该门弓器1尚包含有一连杆16,该连杆16一端枢组定位于该定位板15适当位置,该连杆16另一端则定位于该滑块14适当位置,藉此,当进行开关门板10之动作时,即可透过滑块14于导轨12内滑动所产生的摩擦阻力,达到缓冲效果,同时,当该门板10打开而与门框20成垂直角度时,该滑块14可抵止于导轨12一端的止挡块13,而可达到挡止定位效果。
该常用之门弓器1,虽可于门板10开关时达到缓冲或挡止定位之目的,但其须于门板10(即门体)顶部开设定位槽11,再于该定位槽11内设置导轨12,因此必须对门体进行额外的加工改造,如此一来将耗费大量人力工时并增加安装成本,此外,该定位板15、连杆16、滑块14、止挡块13与导轨12等部件在门板10开关时均全程相互牵制连动,因此该门板10实际上所能开启的最大角度或位置会受到连杆16的长度、滑块14与止挡块13的设置位置等因素所限制,导致门板10可能无法打开至用户所需要的角度或位置,进而造成使用上之不便与产品可靠度降低,是故,如何针对上述缺失加以改进,即为本案创作人所欲解决之技术难点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之门弓器,因须对门体进行额外之加工改造,导致耗费大量人力工时,且门体容易受到各部件的长度或安装位置等因素之限制而影响其开启角度,因此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发展一种结构简单且可简化安装程序的门弓器。
为达成以上之目的,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外力阻尼装置,其包含:一门框固定座,该门框固定座系与门框相组设,该门框固定座轴设有一第一弹簧连接轴;一旋转臂机构,该旋转臂机构设有一旋转臂,且该旋转臂与门框固定座之间连接有一转轴机构,又该转轴机构内设有一阻尼手段,该旋转臂底部与顶部分别设有一第二弹簧连接轴以及一拨柱;一弹簧,该弹簧两端分别与该第一弹簧连接轴及第二弹簧连接轴相接设;一旋转臂导引机构,该旋转臂导引机构系与门体相组设,该旋转臂导引机构底部设有一导引轨道,该旋转臂其拨柱系可滑移地穿设于该导引轨道内,此外,当门体尚未开启时,该第一弹簧连接轴、转轴机构与第二弹簧连接轴三者系形成一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该门框固定座底部尚进一步设有一关门旋转定位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该导引轨道其开口部为斜向开口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该门框固定座设有一第一旋转臂枢孔,且该旋转臂设有一与该第一旋转臂枢孔相对应的第二旋转臂枢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该转轴机构包含有一固设于门框固定座其第一旋转臂枢孔的第一轴接件以及一固设于旋转臂其第二旋转臂枢孔的第二轴接件,且该第二轴接件与第一轴接件相套接轴设。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轴接件设有一中空凸轴,该第二轴接件具有呈同心状设置的一内凸轴与一环状外墙,而使该环状外墙与内凸轴之间形成一环状凹槽,且该第一轴接件其中空凸轴系套设于该第二轴接件其环状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该阻尼手段系设置于该第一轴接件与第二轴接件之间,该阻尼手段包含有数个环设于该第二轴接件其环状外墙外周缘的第一爪片以及一套设于该第一爪片外周围的中空套桶,各该第一爪片系呈向外延伸的螺旋放射状分布,该中空套桶内周缘环设有数个与该第一爪片相对应的第二爪片,各该第二爪片系呈向内延伸的螺旋放射状分布,又各该第二爪片末端与各该第一爪片末端相触接抵顶。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该中空套桶外周缘固设有至少一个橡胶片,该橡胶片与该门框固定座其第一第一旋转臂枢孔内壁面相触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外力阻尼装置,其包含: 
一门框固定座,该门框固定座系与一门框相组设,该门框固定座底部设有一开门旋转定位部,该门框固定座包含有一第一弹簧连接轴,该第一弹簧连接轴与该门框固定座相接设且延伸突出于该门框固定座底部; 
一旋转臂机构,该旋转臂机构设有一旋转臂,且该旋转臂与门框固定座之间连接有一转轴机构,用以使该旋转臂可相对门框固定座转动,该转轴机构系位于第一弹簧连接轴一侧,又该转轴机构内设有一阻尼手段,用以于旋转臂相对门框固定座转动时提供一缓冲阻力,该旋转臂底部设有一第二弹簧连接轴,又该旋转臂顶部设有一拨柱; 
一弹簧,该弹簧两端分别与该门框固定座其第一弹簧连接轴及旋转臂机构其第二弹簧连接轴相接设; 
一门体回归缓冲装置,该门体回归缓冲装置系与门体相组设,该门体回归缓冲装置具有一槽沟,该槽沟一侧设有一缺口部,该门体回归缓冲装置内设有一回归缓冲机构,该回归缓冲机构包含有至少一个缓冲棒以及一与该缓冲棒动力连接的控制件,该控制件设有一凹口部,又该旋转臂其拨柱系穿设该门体回归缓冲装置其槽沟而与该控制件其凹口部相卡抵,此外,当门体尚未开启时,该第一弹簧连接轴、转轴机构与第二弹簧连接轴三者系形成一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本实用新型只需令该第一弹簧连接轴、转轴机构与第二弹簧连接轴于门体未开启时形成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即可达到让弹簧对旋转臂施力并使其保持定位的目的,而使本创作可以简单的结构实现门弓器的功能,进而使本创作可达到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及提升产品可靠度之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组合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阻尼机构之细部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设安装于门体及门框后之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于门体开门前之动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于门体开门中之动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于门体开门后之动作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阻尼手段于关门时产生缓冲阻力之动作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其第二实施例之部分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门弓器;10、门板;11、定位槽;12、导轨;13、止挡块;14、滑块;15、定位板;16、连杆;20、门框;3、门框固定座;31、第一固定部;32、第一旋转臂枢孔;34、开门旋转定位部;34、关门旋转定位部;35、第一弹簧连接轴;4、旋转臂机构;41、旋转臂;42、第一旋转臂枢孔;43、转轴机构;44、第一轴接件;441、中空凸轴;45、第二轴接件; 451、内凸轴;452、环状外墙;453、环状凹槽;46、阻尼手段;461、中空套桶; 462、第二爪片;463、橡胶片;464、第一爪片;47、第二弹簧连接轴;48、拨柱;5、弹簧;6、旋转臂导引机构;61、第二固定部;62、导引轨道;621、开口部;70、门框;71、门体;8、门体回归缓冲装置;81、槽沟;811、缺口部;82、回归缓冲机构;821、缓冲棒;822、控制件;823、凹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力阻尼装置,其包含:
一门框固定座3,该门框固定座3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固定部31,请再配合参阅图4所示,用以使该门框固定座3可透过螺固等方式组设固定于一门框70的底面,更具体地,该第一固定部31可为螺孔,该门框固定座3设有一第一旋转臂枢孔32,该门框固定座3底部设有一开门旋转定位部33,该门框固定座3底部尚可进一步设有一关门旋转定位部34,该开门旋转定位部33与关门旋转定位部34可为凸块,此外,该门框固定座3尚包含有一第一弹簧连接轴35,该第一弹簧连接轴35系与门框固定座3相接设且延伸突出于该门框固定座3底部,而如图5所示,又该第一弹簧连接轴35系位于第一旋转臂枢孔32一侧,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弹簧连接轴35与门框固定座3两者系一体成型。
一旋转臂机构4,该旋转臂机构4设有一旋转臂41,该旋转臂41设有一与该第一旋转臂枢孔32相对应的第二旋转臂枢孔42,且该旋转臂41与门框固定座3之间连接有一转轴机构43,用以使该旋转臂41可相对门框固定座3转动,又该第二旋转臂枢孔42系靠近旋转臂41一端,请再配合参阅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转轴机构43包含有一固设于门框固定座3其第一旋转臂枢孔32的第一轴接件44以及一固设于旋转臂41其第二旋转臂枢孔42的第二轴接件45,且该第二轴接件45与第一轴接件44相套接轴设,也即该转轴机构43系位于第一弹簧连接轴35一侧,藉此,俾当该旋转臂41转动时,该旋转臂41即可带动该第二轴接件45相对第一轴接件44转动,而使该旋转臂41可相对门框固定座3转动,更具体地,该第一轴接件44设有一中空凸轴441,该第二轴接件45具有呈同心状设置的一内凸轴451与一环状外墙452,而使该环状外墙452与内凸轴451之间形成一环状凹槽453,且该第一轴接件44其中空凸轴441系套设于该第二轴接件45其环状凹槽453内,又该转轴机构43内设有一阻尼手段46,用以于旋转臂41相对门框固定座3转动时提供一缓冲阻力,具体而言,该阻尼手段46可为具有缓冲阻尼效果之物品或机构例如橡皮筋或缓冲棒,在本实施例中,该阻尼手段46系设置于该第一轴接件44与第二轴接件45之间,该阻尼手段46包含有数个环设于该第二轴接件45其环状外墙452外周缘的第一爪片464以及一套设于该第一爪片464外周围的中空套桶461,其中,各该第一爪片464系呈向外延伸的螺旋放射状分布,该中空套桶461内周缘环设有数个与该第一爪片464相对应的第二爪片462,各该第二爪片462系呈向内延伸的螺旋放射状分布,又各该第二爪片462末端与各该第一爪片464末端可相触接抵顶,该中空套桶461外周缘可固设(例如贴设或嵌设卡固)有至少一个橡胶片463,该橡胶片463与该门框固定座3其第一第一旋转臂枢孔32内壁面相触接,藉此,俾当该中空套桶461转动时,该橡胶片463即可与门框固定座3摩擦而产生阻尼效果,此外,请再配合参阅图4所示,该旋转臂41底部设有一第二弹簧连接轴47,较佳地,该第二弹簧连接轴47系设置于该旋转臂41较远离转轴机构43的一端,又该旋转臂41顶部设有一拨柱48,较佳地,该拨柱48也设置于该旋转臂41较远离转轴机构43的一端。
一弹簧5,该弹簧5两端分别与该门框固定座4其第一弹簧连接轴35及旋转臂机构4其第二弹簧连接轴47相接设,而如图2所示,又该弹簧5更具体地可为拉簧。
一旋转臂导引机构6,该旋转臂导引机构6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固定部61,请再配合参阅图5所示,用以使该旋转臂导引机构6可透过螺固等方式组设固定于一门体71的侧面,更具体地,该第二固定部61可为螺孔,该旋转臂导引机构6底部设有一长条状的导引轨道62,该导引轨道62一端设有一开口部621,在本实施例中,该开口部621为斜向开口部,又该旋转臂41其拨柱48系可滑移地穿设于该导引轨道62内,此外,请再配合参阅图5与图6所示,当门体71尚未开启时,该第一弹簧连接轴35、转轴机构43与第二弹簧连接轴47三者系形成一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请参阅图6所示,俾当采用本创作的门体71一开始处于尚未开启的状态时,藉由该第一弹簧连接轴35、转轴机构43与第二弹簧连接轴47三者形成一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依照力的向量分解原理可知,该弹簧5会对旋转臂41施加一拉力,使该旋转臂41可持续抵靠于该门框固定座3其关门旋转定位部34的位置,此时,请再配合参阅图4与图5所示,藉由该旋转臂41其拨柱48系可滑移地穿设于该旋转臂导引机构6其导引轨道62内,该旋转臂导引机构6固定于门体71的侧面,而使该旋转臂41也可协助门体71保持关闭状态,请再配合参阅图7所示,当用户将门体71打开时,门体71会带动该旋转臂导引机构6相对门框70摆动移位并远离该门框固定座3,该旋转臂导引机构6可带动该旋转臂41其拨柱48在导引轨道62内滑动移位,同时该旋转臂导引机构6也可带动该旋转臂41及弹簧5朝远离该关门旋转定位部35并靠近该开门旋转定位部33的方向转动,同时,随着该第二弹簧连接轴47的位置变化,该第一弹簧连接轴35、转轴机构43与第二弹簧连接轴47三者的相对位置关系,将逐渐由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而变成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也即,在开、关门的动作过程中,第二弹簧连接轴47相当于围绕着不会移动的第一弹簧连接轴35与转轴机构43转动),同时,请再配合参阅图4所示,因旋转臂41转动时可带动转轴机构43其第二轴接件45转动,且开门时该第二轴接件45的转动方向可使设置于其外周缘的第一爪片464末端朝远离该第二爪片462末端的方向移动,而使两者不再触接抵顶,因而开门时该转轴机构43不会使阻尼手段46作动,俾令用户可顺利将门体71打开, 此时,请再配合参阅图8所示,当用户继续开启该门体71并达到一定角度或位置时,该旋转臂41其拨柱48将会由该导引轨道62其开口部621离开并完全脱离该导引轨道62,而用户则可视需要继续将门体71打开至最大的开启范围或角度,此时,该第一弹簧连接轴35、转轴机构43与第二弹簧连接轴47三者的相对位置关系,将再度形成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依照前述力的向量分解原理可知,此时该弹簧5会对旋转臂41施加一拉力,使该旋转臂41可持续抵靠于该门框固定座3其开门旋转定位部33的位置,而可达到令该旋转臂41于门体71开门后保持定位的效果;当用户关闭门体71时,本创作即可依与前述相反的动作原理,使该旋转臂41其拨柱48由该导引轨道62其开口部621重新进入并穿设于导引轨道62内,再使该旋转臂导引机构6带动旋转臂41与弹簧5朝与开门时相反的方向转动并复位,同时,请再配合参阅图9所示,关门时该第二轴接件45的转动方向可使设置于其外周缘的第一爪片464末端朝靠近该第二爪片462末端的方向移动,而使两者可重新触接抵顶,俾使该第二轴接件45可带动该阻尼手段46其中空套桶461转动,使中空套桶461的橡胶片463与门框固定座3摩擦而产生阻尼效果,而使该旋转臂41可于门体71关门时提供一缓冲阻力,俾可减缓门体71关门时的撞击力道或噪音声响,至此,本创作即已完成所有开、关门的动作流程。
请参阅图2与图4所示,藉由本创作只需令该第一弹簧连接轴35、转轴机构43与第二弹簧连接轴47于门体71未开启时形成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即可达到让弹簧5对旋转臂41施力并使其保持定位的目的,而使本创作可以简单的结构实现门弓器的功能,进而使本创作可达到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及提升产品可靠度之功效;此外,请再配合参阅图5与图8所示,又藉由该旋转臂41于开门时可与旋转臂导引机构6完全分离,因此该门体71所能开启的最大角度或位置不会受到本创作及本创作的尺寸或安装位置所限制,进而使本创作可兼具提升产品实用性之功效;另,又藉由本创作可透过开、关门切换该第一爪片464末端与该第二爪片462末端两者的抵顶或分离,因而可实现仅有关门时才会产生缓冲阻力的单向阻尼效果,进而可提升本创作之可靠度与实用性。
请参阅图10所示为本创作之第二实施例,其中该旋转臂导引机构6可改以一门体回归缓冲装置8替代,该门体回归缓冲装置8通常具有一槽沟81,该槽沟81一侧设有一缺口部811,该门体回归缓冲装置8内则设有一回归缓冲机构82,该回归缓冲机构82包含有至少一个缓冲棒821以及一与该缓冲棒821动力连接的控制件822,该控制件822设有一凹口部823,又该旋转臂41其拨柱47则穿设该门体回归缓冲装置8其槽沟81而与该控制件822其凹口部823相卡抵,在此,该门体回归缓冲装置8的其余细部构造及其达到回归缓冲效果的动作原理均属先前技术且非本案技术特征,具体可参考台湾专利M448202号《回归缓冲装置(二) 》或M441705号《门体回归缓冲机构》等案,藉此,俾使本创作可提供双重的缓冲阻尼效果,而使本实施例可适用于较为沉重或庞大的门体71,进而使本创作可兼具提升产品适用性及达到更佳缓冲阻尼效果之功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外力阻尼装置,其包含: 一门框固定座,该门框固定座系与一门框相组设,该门框固定座底部设有一开门旋转定位部,该门框固定座包含有一第一弹簧连接轴,该第一弹簧连接轴与该门框固定座相接设且延伸突出于该门框固定座底部; 
一旋转臂机构,该旋转臂机构设有一旋转臂,且该旋转臂与门框固定座之间连接有一转轴机构,用以使该旋转臂可相对门框固定座转动,该转轴机构系位于第一弹簧连接轴一侧,又该转轴机构内设有一阻尼手段,用以于旋转臂相对门框固定座转动时提供一缓冲阻力,该旋转臂底部设有一第二弹簧连接轴,又该旋转臂顶部设有一拨柱;
一弹簧,该弹簧两端分别与该门框固定座其第一弹簧连接轴及旋转臂机构其第二弹簧连接轴相接设;
一旋转臂导引机构,该旋转臂导引机构系与一门体相组设,该旋转臂导引机构底部设有一长条状的导引轨道,该导引轨道一端设有一开口部,又该旋转臂其拨柱系可滑移地穿设于该导引轨道内,此外,当门体尚未开启时,该第一弹簧连接轴、转轴机构与第二弹簧连接轴三者系形成一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力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门框固定座底部尚进一步设有一关门旋转定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力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引轨道其开口部为斜向开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力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门框固定座设有一第一旋转臂枢孔,且该旋转臂设有一与该第一旋转臂枢孔相对应的第二旋转臂枢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力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轴机构包含有一固设于门框固定座其第一旋转臂枢孔的第一轴接件以及一固设于旋转臂其第二旋转臂枢孔的第二轴接件,且该第二轴接件与第一轴接件相套接轴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力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接件设有一中空凸轴,该第二轴接件具有呈同心状设置的一内凸轴与一环状外墙,而使该环状外墙与内凸轴之间形成一环状凹槽,且该第一轴接件其中空凸轴系套设于该第二轴接件其环状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力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阻尼手段系设置于该第一轴接件与第二轴接件之间,该阻尼手段包含有数个环设于该第二轴接件其环状外墙外周缘的第一爪片以及一套设于该第一爪片外周围的中空套桶,各该第一爪片系呈向外延伸的螺旋放射状分布,该中空套桶内周缘环设有数个与该第一爪片相对应的第二爪片,各该第二爪片系呈向内延伸的螺旋放射状分布,又各该第二爪片末端与各该第一爪片末端相触接抵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力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空套桶外周缘固设有至少一个橡胶片,该橡胶片与该门框固定座其第一第一旋转臂枢孔内壁面相触接。
9.一种外力阻尼装置,其包含: 
一门框固定座,该门框固定座系与一门框相组设,该门框固定座底部设有一开门旋转定位部,该门框固定座包含有一第一弹簧连接轴,该第一弹簧连接轴与该门框固定座相接设且延伸突出于该门框固定座底部; 
一旋转臂机构,该旋转臂机构设有一旋转臂,且该旋转臂与门框固定座之间连接有一转轴机构,用以使该旋转臂可相对门框固定座转动,该转轴机构系位于第一弹簧连接轴一侧,又该转轴机构内设有一阻尼手段,用以于旋转臂相对门框固定座转动时提供一缓冲阻力,该旋转臂底部设有一第二弹簧连接轴,又该旋转臂顶部设有一拨柱; 
一弹簧,该弹簧两端分别与该门框固定座其第一弹簧连接轴及旋转臂机构其第二弹簧连接轴相接设; 
一门体回归缓冲装置,该门体回归缓冲装置系与门体相组设,该门体回归缓冲装置具有一槽沟,该槽沟一侧设有一缺口部,该门体回归缓冲装置内设有一回归缓冲机构,该回归缓冲机构包含有至少一个缓冲棒以及一与该缓冲棒动力连接的控制件,该控制件设有一凹口部,又该旋转臂其拨柱系穿设该门体回归缓冲装置其槽沟而与该控制件其凹口部相卡抵,此外,当门体尚未开启时,该第一弹簧连接轴、转轴机构与第二弹簧连接轴三者系形成一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CN201420092007.6U 2014-03-03 2014-03-03 外力阻尼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16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92007.6U CN203716721U (zh) 2014-03-03 2014-03-03 外力阻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92007.6U CN203716721U (zh) 2014-03-03 2014-03-03 外力阻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16721U true CN203716721U (zh) 2014-07-16

Family

ID=51155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92007.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16721U (zh) 2014-03-03 2014-03-03 外力阻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167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0458A (zh) * 2014-03-03 2014-05-14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外力阻尼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0458A (zh) * 2014-03-03 2014-05-14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外力阻尼装置
CN103790458B (zh) * 2014-03-03 2015-12-02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外力阻尼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8671B (zh) 内置变轨推拉窗
CN103867046B (zh) 锁合机构及具有该锁合机构的显示装置
CN206131599U (zh) 一种冰箱隐藏助力门把手组件及冰箱
CN203716721U (zh) 外力阻尼装置
CN103790458A (zh) 一种外力阻尼装置
CN204519755U (zh) 一种桌面可扩张的桌子
CN203547318U (zh) 可任意固定的门扇
CN205654706U (zh) 一种外弯转轴
CN205172232U (zh) 开度可调闭门器及其限位装置
CN202745608U (zh) 转角门结构
CN205387861U (zh) 按压式门锁及带有该门锁的门
CN203978097U (zh) 一种实现180度开关的加厚门安装结构及门组件
CN206352457U (zh) 推窗的锁掣装置
CN205135194U (zh) 一种应用于扇形无下轨淋浴房上的下滑块及淋浴房
CN204511198U (zh) 一种门
CN203716726U (zh) 一种手摇式仓库无钥匙内开门
CN204326852U (zh) 可定位的门
CN206007848U (zh) 一种移动式消防工具箱的推拉结构
CN202218835U (zh) 一种连动式淋浴屏风
CN204511181U (zh) 一种门
CN204169348U (zh) 新型办公文件柜
CN203064564U (zh) 用于淀粉糖生产中的罐装置
CN208792501U (zh) 一种更易搬迁的活动板房
CN205935937U (zh) 一种可实现左右开门方向自动变换的门锁壳体机构
CN203603639U (zh) 一种门窗用多点锁转角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202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