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10470U - 输液管道的监测装置及包含该监测装置的输液管道 - Google Patents

输液管道的监测装置及包含该监测装置的输液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10470U
CN203710470U CN201420025011.0U CN201420025011U CN203710470U CN 203710470 U CN203710470 U CN 203710470U CN 201420025011 U CN201420025011 U CN 201420025011U CN 203710470 U CN203710470 U CN 2037104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induction electrode
transport pipe
monitoring devic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250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利民
叶柏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o New Energy Ta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o New Energy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o New Energy Ta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o New Energy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250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104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104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1047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管道的监测装置及包含该监测装置的输液管道,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监测装置结构复杂、造价高昂,无法被多数患者接受的问题。该输液管道的监测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感应电极,以及至少一个电信号测量装置,其中,每个感应电极的第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输液管道的不同位置处,且每个感应电极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信号测量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电信号测量装置为电压测量装置、电阻测量装置和/或电容测量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监测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其造价能够为广大普通患者所接受。

Description

输液管道的监测装置及包含该监测装置的输液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液管道的监测装置及包含该监测装置的输液管道。
背景技术
目前,输液管道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医疗领域需要使用医用输液管道来为病人输送生理盐水、血液或营养液等各类液体。并且,在供暖、供油等多种场景中也都需要用到输液管道来传输各类液体。
在输液管道传输液体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医用输液管道传输液体的过程中,由于管道直径较细(通常内径为200微米到1厘米之间),往往会由于管道内部产生了气泡或管道外部发生弯折等原因而导致内部液体流速减缓甚至停滞。然而,由于医护人员不可能目不转睛地持续监视输液管道内液体的流动情况,因而往往会因此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医疗意外。
由此可见,目前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监测输液管道内液体的流动情况是否正常的监测装置。虽然现在也研制出了一些能够实现这一目的的医用设备,但是现在的医用设备往往结构复杂、造价高昂,因而无法被多数患者接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管道的监测装置及包含该监测装置的输液管道,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监测装置结构复杂、造价高昂,无法被多数患者接受的问题。
一种输液管道的监测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感应电极,以及至少一个电信号测量装置,其中,每个感应电极的第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输液管道的不同位置处,且每个感应电极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信号测量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电信号测量装置为电压测量装置、电阻测量装置和/或电容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两个感应电极来感测电极之间的电信号,通过电信号测量装置来测量相应的电信号,并分析电信号的变化情况,由于液体的流速与液体的电阻之间存在着确定对应关系,这种关系也可以通过液体的电压或电容来反映,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只要测量出输液管道的不同位置的电信号就可以推算出输液管道内部的液体流速,进而判断液体的流动情况是否正常,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挽救措施。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监测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其造价能够为广大普通患者所接受。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液管道的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实施例一提供的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a示出了液体的瞬时流速与两个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压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3b示出了不同瞬时流速所对应的电压降的平均值;
图4示出了实施例二提供的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实施例三提供的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和图7分别示出了以管状电极实现图2和图5中的方案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场景一中的液体流速与液体电压降之间的关系;
图9示出了场景二中的液体流速与电压降之间的关系;
图10示出了场景二中的瞬时流速与电压降之间的关系;
图11示出了场景三中的两个感应电极在流速短暂变化时测得的电压响应;
图12示出了场景三中的管道内发生阻塞时的电压响应;
图13示出了场景四中的两个感应电极在流速短暂变化时测得的电压响应;
图14示出了场景五中的两个感应电极在流速短暂变化时测得的电压响应;
图15a示出了实施例四提供的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整体结构图;以及
图15b示出了图15a的电极部分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管道的监测装置及包含该监测装置的输液管道,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监测装置结构复杂、造价高昂,无法被多数患者接受的问题。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液管道的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监测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感应电极11,以及至少一个电信号测量装置16,其中,每个感应电极11的第一端分别固定在输液管道10的不同位置处,且每个感应电极1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信号测量装置16的输入端相连,该电信号测量装置16为电压测量装置、电阻测量装置和/或电容测量装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两个感应电极来分别感测输液管道的不同位置的电信号,并通过电信号测量装置来测量相应的电信号,由于液体的流速与液体的电阻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也可以通过液体的电压或电容来反映,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只要测量出输液管道的不同位置的电信号就可以推算出输液管道内部的液体流速,进而判断液体的流动情况是否正常,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挽救措施。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监测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其造价能够为广大普通患者所接受。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一下上述监测装置的结构。在下述的各个实施例中,输液管道为连接在供输器件(如输液瓶)与供输对象(如患者)之间的管道,其选用不导电的材料来制作,优选不具有生物毒性的聚合物材料。
另外,按照感应电极的具体形式以及相应的电压测量装置的类型将下述的各个实施例分为两组。其中,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构成第一组实施例,该组实施例的特点在于:感应电极为插入式感应电极,这样的电极能够插入到输液管道的内部,并与内部的液体相接触,从而感测到液体的电阻或电压,相应的,电信号测量装置为电压和/或电阻测量装置。实施例四至实施例五构成第二组实施例,该组实施例的特点在于:感应电极为贴片式感应电极,这样的电极贴覆在输液管道的表面,与管道内部的液体共同构成一个电容,即:输液管道内部的液体相当于电容的电介质,而两个贴片式感应电极则相当于电容的上下极板,相应的,电压测量装置为电容测量装置。
第一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图2示出了实施例一提供的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监测装置包括能够插入到输液管道内部的第一插入式感应电极21和第二插入式感应电极22,以及与第一插入式感应电极21和第二插入式感应电极22分别相连的电压和/或电阻测量装置26。
具体地,第一插入式感应电极21和第二插入式感应电极22可以通过输液管道上预设的插入孔插入到输液管道的内部,为了实现严密密封的效果,每个插入孔都通过插入孔外缘的硅胶进行密封。或者,第一插入式感应电极21和第二插入式感应电极22也可以通过一体化成型的工艺在输液管道的制备过程中直接形成,此时,输液管道的特定部分将被制作为连接有感应电极的金属材质。其中,由于第一插入式感应电极21和第二插入式感应电极22需要与管道内部的液体相接触,因此,当其应用于含盐类的液体时,其材质优选不易腐蚀、不易发生水解反应的材料,如医用不锈钢、钴合金、钛合金、金-镉合金、钽、铌、铬或表面涂布有医用不锈钢、钴合金、钛合金、金-镉合金、钽、铌、铬等材料的其他硬质材料。换句话说,感应电极可以通过表面材质为医用不锈钢、钴合金、钛合金、金-镉合金、钽、铌或铬的部件实现,以便实现导电的目的
另外,电压和/或电阻测量装置26可以通过任何能够测量电压或电阻的器件实现,例如,可以通过三用电表、示波器或充电仪等器件作为电压和/或电阻测量装置26。在本实施例中,以电压和/或电阻测量装置26为充电仪为例进行说明。由于充电仪本身具备提供恒定电流的功能,因此,通过调整充电仪上的功能按钮可以使第一插入式感应电极21和第二插入式感应电极22上的电流保持恒定。在电流恒定不变的基础上,液体流速的变化将会更加准确地反应为液体电阻或电压的变化。具体地,当液体流速增加时,由于单位时间通过同一截面的自由电子或离子数量增加,从而导致液体电阻下降,相应地,液体电压也会成比例地下降。因此,如果通过充电仪测量到的第一插入式感应电极21和第二插入式感应电极22之间的电阻或电压下降,则表明液体流速增加;如果通过充电仪测量到的第一插入式感应电极21和第二插入式感应电极22之间的电阻或电压上升,则表明液体流速下降或输液管道内有气泡等通过。基于上述原理,当检测发现电阻或电压上升明显时,则说明液体流速下降,当电阻或电压的上升量超过预设的安全阈值时,则表明输液管道可能出现了堵塞现象,由此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处理。
下面给出实施例一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以便于更加直观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在此应用场景中,输液管道内传输的液体为导电率较小的医用胰岛素,为了避免由于导电率太小而导致测量电压太高进而容易产生微小气泡的问题,在此应用场景中将第一插入式感应电极21和第二插入式感应电极22设置为插入输液管道内部的金属针形式的针状感应电极,并且,在感应电极与输液管道相接触的部位通过硅胶加以密封。其中,第一插入式感应电极21和第二插入式感应电极22之间的间隔为1mm。在该场景中,用微量泵推送液体,使液体流速突然发生变化,然后测量两个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压变化。图3a示出了液体的瞬时流速与两个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压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图3a中,液体的背景流速为零。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瞬时流速开始前的电压值有一波动区间,假设背景流速为0.001ml/min,则可以去除上下跳动的电压响应。基本上,每次因为瞬时流速所造成的电压降非常稳定,并且响应时间很短,约为1秒。将不同瞬时流速所对应的电压降,经平均后得到图3b。从图3b中可以看出,不同瞬时流速与电压降之间的对应关系几乎为直线,且数据之间的标准偏差很小。由此可见,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方式,能够根据电压或电阻的测量值准确而及时地预测并计算液体流速情况。
实施例二、
图4示出了实施例二提供的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监测装置包括能够插入到输液管道内部的第一插入式感应电极41、第二插入式感应电极42和第三插入式感应电极43,以及与第一插入式感应电极41和第二插入式感应电极42分别相连的第一电压和/或电阻测量装置46,和与第一插入式感应电极41和第三插入式感应电极43分别相连的第二电压和/或电阻测量装置47。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中的感应电极的数量为三个,其中,第一插入式感应电极41和第二插入式感应电极42构成第一感应电极组,由第一电压和/或电阻测量装置46来测量第一感应电极组之间的电压和/或电阻;第一插入式感应电极41和第三插入式感应电极43构成第二感应电极组,由第二电压和/或电阻测量装置47来测量第二感应电极组之间的电压和/或电阻。并且,构成第一感应电极组的两个感应电极之间的间隔与构成第二感应电极组的两个感应电极之间的间隔不同。
实施例二中的监测装置的主要工作原理如下:经发明人研究发现,液体流速与液体电阻或电压之间的对应关系与两个感应电极之间的间隔有关,并且,发明人还发现,在两个感应电极之间间隔小时,适用于测量瞬时流速变化的场景,因瞬时流速的变化所造成的电压差与瞬时流速变化正相关;而在两个感应电极之间间隔大时,适用于测量平均流速变化的场景,因平均流速变化平衡后的电压改变与平均流速变化正相关。因此,在实施例二中,假设第一感应电极组的两个感应电极之间的间隔明显小于第二感应电极组的两个感应电极之间的间隔,则在侦测瞬时流速变化的应用场景中可以采用第一电压和/或电阻测量装置46来进行测量,而在侦测平均流速变化的应用场景中则可以采用第二电压和/或电阻测量装置47来进行测量,以实现更加准确的目的。另外,也可以同时采用第一电压和/或电阻测量装置46和第二电压和/或电阻测量装置47来进行测量。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设置更多个感应电极组以及相应的测量装置,以便得到更加精确的测量结果。
实施例二中采用的测量装置可参照实施例一进行选择,例如可以选择能够提供恒定电流的充电仪,或是能够测量相应的电阻的LCR电桥。
实施例三、
图5示出了实施例三提供的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类似,监测装置仍然包括能够插入到输液管道内部的第一插入式感应电极51和第二插入式感应电极52,以及与第一插入式感应电极51和第二插入式感应电极52分别相连的电压和/或电阻测量装置56。关于第一插入式感应电极51和第二插入式感应电极52的具体形式可参照实施例一的相应部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电压和/或电阻测量装置56只能用于测量电压和/或电阻,其本身不具备提供恒定电流的功能,这样可以降低测量装置56的制作成本。此时,为了能够使输液管道内部液体的电流恒定,该监测装置进一步包括:能够提供恒定电流的定电流充电装置57,以及第一充电电极571和第二充电电极572。这里,定电流充电装置57可以通过任何能够提供恒定电流的装置实现,例如,可以通过定电流充电仪来实现。
从图5中可以看出,第一充电电极571的一端和第二充电电极572的一端分别与定电流充电装置57的输出端相连,用以接收定电流充电装置57提供的电流;第一充电电极571的另一端和第二充电电极57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输液管道内的不同位置处。而且,第一充电电极571和第二充电电极572分别位于两个感应电极的两侧。这里所说的两侧主要是指两个感应电极的外侧,例如,当输液管道采用图5所示的水平放置方式时,两个充电电极分别位于两个感应电极的左侧和右侧,以使两个感应电极位于两个充电电极的中间;当输液管道采用竖直放置方式时,两个充电电极分别位于两个感应电极的下方和上方,以使两个感应电极位于两个充电电极的中间。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对图5所示的各个电极的位置进行灵活调整,只要能够实现定电流充电和电信号测量的双重目的即可。
由此可见,在实施例三中,监测装置共包含四个电极,其中,两个感应电极与测量装置相连,用于测量输液管道内部液体的电阻或电压;两个充电电极与充电装置相连,用于为输液管道内部的液体提供恒定的电流,以使电阻和电压的测量结果更能反映液体流速的变化。在实施例三中,由于测量装置不需要同时具备定电流充电的功能,因此,降低了对测量装置的制作成本等方面的要求。另外,基于与实施例三同样的原理,也可以直接通过四点探针测试仪来实现本实用新型中的监测装置,具体地,测试仪中的两个探针作为感应电极来感测液体电阻或电压,另外两个探针则作为充电电极来确保液体中的电流恒定。
进一步地,在实施例三中,也可以参照实施例二中的电极设置方式来设置三个感应电极,这三个感应电极构成两组,一组感应电极之间的间隔大于另一组感应电极之间的间隔。其中,间隔大的一组感应电极用于测量非瞬时流速变化的液体输送,而间隔小的一组感应电极用于测量瞬时流速变化的液体输送。
上述三个实施例构成了第一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中的感应电极均为插入式感应电极,因而能够插入到输液管道的内部,并与内部的液体相接触,从而感测到液体的电阻或电压,相应的,电压测量装置用来测量液体的电阻或电压值。在这些实施例中,感应电极可以制作为针状的感应电极(如不锈钢针),此时,针状的感应电极径向插入到输液管道的内部(如图4和图5所示)。或者,感应电极也可以制作为管状的感应电极(如不锈钢管),此时,管状的感应电极轴向插入到输液管道内(如图6和图7所示)。在图6和图7所示的管状电极实现方式中,需要将管状的感应电极按照与输液管道平行的方式进行放置,此时,需要将输液管道截成两部分,分别套在管状感应电极的两端,如图6和图7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电极的材质可以为医用不锈钢、钴合金、钛合金、金-镉合金、钽、铌、铬或表面涂布有医用不锈钢、钴合金、钛合金、金-镉合金、钽、铌、铬等材料的其他硬质材料。换句话说,充电电极可以通过表面材质为医用不锈钢、钴合金、钛合金、金-镉合金、钽、铌或铬的部件实现,以便实现导电的目的。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给出实施例三的几个具体应用场景:
场景一、
以医用PE输液管作为输液管道,用微量泵以0.1ml/min的速度推送NaCl水溶液(0.4g NaCl in 50ml DI water)进入医用输液管。通过具有四个电极的监测装置进行监测,其中,四个电极中的每两个相邻电极之间的间距相同,均为1.5cm。最外侧的两个电极为充电电极,用于在定电流充电仪的驱动下实现定电流充电的操作;最内侧的两个电极为感应电极,用于感测两电极间的液体电压或电阻。图8示出了场景一中的液体流速与液体电压降之间的关系。在同一流速下的电压的变动以标准偏差来表示。由图8可知流速与电压降(也叫电压差)有一规则的变化,当流速增加到一定大小后,电压的变化趋向缓慢。
场景二、
以两个长度为1cm的不锈钢管作为感应电极,以医用PE输液管作为输液管道。两个感应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5cm。以NaCl水溶液(0.4g NaCl in 50mlDI water)作为通道溶液。图9示出了场景二中的液体流速与电压降之间的关系。由图9可知,液体流速与电压降有一规则的变化,当流速在0.032-0.048ml/min,流速的增加与电压的下降呈线性关系。当流速快于0.048ml/min后,电压的变化趋向缓慢。另外测试在流速短暂变化时的响应,用微量泵以0.02ml/min的流速达到管道里的压力平衡后,再以0.18ml/min的流速以每分钟5sec的频率加压于管道(5sec 0.18ml/min,55sec 0.02ml/min),所测得的电压响应如图10。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监测装置对于瞬时增压的变化非常灵敏,当较大的压力恢复成较小压力时(0.02ml/min),电压亦随之增加,之后会恢复成原来的电压值。
场景三、
将场景二中的两个不锈钢管制成的感应电极之间的距离调整为2.5cm,再以NaCl水溶液(0.4g NaCl in 50ml DI water)作为通道溶液。两感应电极在定电流充电的模式下操作,图11示出了场景三中的两个感应电极在流速短暂变化时测得的电压响应。其中背景流速为0、0.004、0.02ml/min,瞬时增加亦由5sec的0.18ml/min流速产生。在所测试的背景流速范围之内,装置对于瞬时增压的变化皆非常的灵敏。此装置可用于侦测可产生瞬时加压曲线的应用,如胰岛素泵的周期性注射定量胰岛素。而不需要背景流速则可以降低能量的消耗。另外测试管道阻塞时的电压响应如图12。在管道阻塞时,电压因流体流速下降而造成急速上升,如图12所示。当压力大到足够让溶液从感应电极与输液管的接口中释放时,电压又因流速上生而下降。在实际的应用上,可以设置一个上限报警电压,当电压超过此值,即表示管道已经阻塞,并将到达一危险值。
场景四、
在场景三的基础上,将输液管道从塑料管变换为Teflon管,感应电极间的距离仍为2.5cm,同样以NaCl水溶液(0.4g NaCl in 50ml DI water)作为通道溶液。图13示出了场景四中的两个感应电极在流速短暂变化时测得的电压响应。其中背景流速为0、0.004、0.02ml/min,瞬时增加亦由5sec的0.18ml/min流速产生。从图中可以看到,在所测试的背景流速范围之内,装置对于瞬时增压的变化皆非常的灵敏。
场景五、
在场景三的基础上,将感应电极之间的距离调节为0.4cm,仍然使用医用PE塑料管作为输液管道,并以医用胰岛素作为通道溶液。图14示出了场景五中的两个感应电极在流速短暂变化时测得的电压响应。其中背景流速为0.004ml/min,瞬时增加亦由5sec的0.18ml/min流速产生。在所测试的流速变化下,装置对于瞬时增压的变化灵敏。
第二组实施例、
实施例四、
图15a示出了实施例四提供的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整体结构图,图15b示出了图15a的电极部分的侧视图。如图15a和图15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监测装置包括能够固定相对设置在输液管道表面的第一贴片式感应电极81和第二贴片式感应电极82,以及与第一贴片式感应电极81和第二贴片式感应电极82分别相连的电容测量装置86。
本实施例与第一组实施例的最大区别在于:感应电极并不是插入到管道内部的插入式感应电极,而是贴覆在管道表面的贴片式感应电极,这里所说的管道表面既可以是管道的外侧表面,也可以是管道的内侧表面。第一贴片式感应电极81和第二贴片式感应电极82以上下相对(或左右相对)的方式贴覆在管道表面,从而与管道内部的液体共同构成一个电容器。其中,第一贴片式感应电极81和第二贴片式感应电极82分别相当于电容器的上下极板,而其中间的液体则相当于电容器内填充的电介质。当液体流速发生变化时,该电容器的电容值也将发生变化,因此,通过电容测量装置86测量该电容器的电容值就可以计算出液体的流速。电容测量装置86可以通过任何能够测量电容的器件实现。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是实施例四的改进实施例,其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将贴片式感应电极的数量增加为四个或六个。其中,每两个贴片式感应电极相对设置在输液管道的表面,构成一组电极组,并通过两个或三个电容测量装置来分别测试每组电极组间的电容值。
在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五所示的方式中,感应电极的数量均为偶数个,以便两两成对。实施例五中的方案适用于管道长度较长的场景,此时,可以通过多组电极组来分别监测管道不同部位的液体流动情况。因此,设置多组感应电极组能够提高测量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在上述的所有实施例中,感应电极的材质均可以选用医用不锈钢、钴合金、钛合金、金-镉合金、钽、铌、铬或表面涂布有医用不锈钢、钴合金、钛合金、金-镉合金、钽、铌、铬等材料的其他硬质材料来实现。换句话说,感应电极可以通过表面材质为医用不锈钢、钴合金、钛合金、金-镉合金、钽、铌或铬的部件实现,以便实现导电的目的。
另外,在上述的所有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一个与电信号测量装置的输出端相连的报警装置,以便在测量到的电信号异常时及时报警。
通过上述的监测装置能够准确发现管道内的气泡或阻塞,也可以量测管道内液体的流速状态以及瞬时流速的变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灵敏度高等诸多优点。另外,通过调节该监测装置中的感应电极之间的距离还适于量测不同流速、不同密度的液体,因而适用范围广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输液管道,包括上述的监测装置。并且,在该输液管道中,当感应电极为插入式感应电极时,输液管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插入孔,则至少两个感应电极通过插入孔插入到输液管道的内部,且插入孔通过硅胶密封;或者,输液管道与至少两个感应电极以不可拆卸的方式固定性连接。这样的输液管道在输液的同时还能够确保液体流动的正常性,从而显著降低了输液失败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虽然上述说明中,为便于理解,对方法的步骤采用了顺序性描述,但是应当指出,对于上述步骤的顺序并不作严格限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还可以理解的是,附图或实施例中所示的装置结构仅仅是示意性的,表示逻辑结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显示的模块可能是或者可能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能是或者可能不是物理模块。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输液管道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感应电极,以及至少一个电信号测量装置,其中,每个感应电极的第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输液管道的不同位置处,且每个感应电极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信号测量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电信号测量装置为电压测量装置、电阻测量装置和/或电容测量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信号测量装置为能够提供恒定电流的电压测量装置、电阻测量装置和/或电容测量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进一步包括:能够提供恒定电流的定电流充电装置以及两个充电电极;
其中,所述两个充电电极的第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输液管道内的不同位置处,且分别位于所述至少两个感应电极的两侧,所述两个充电电极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定电流充电装置的输出端相连。
4.如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极为两个插入到所述输液管道内部的插入式感应电极,且所述电信号测量装置为一个电压测量装置和/或电阻测量装置。
5.如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极为三个插入到所述输液管道内部的插入式感应电极,所述电信号测量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电信号测量装置为电压测量装置和/或电阻测量装置,
其中,第一感应电极与第二感应电极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与第三感应电极之间的间距,且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电信号测量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三感应电极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信号测量装置的输入端相连。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极及所述充电电极为径向插入到输液管道内部的针状的感应电极,或者,所述感应电极及所述充电电极为轴向插入到输液管道的管状的感应电极。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极为两个分别固定在所述输液管道的相对表面的贴片式感应电极,所述电信号测量装置为电容测量装置。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极和/或所述感应电极的表面材质为医用不锈钢、钴合金、钛合金、金-镉合金、钽、铌或铬。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电信号测量装置的输出端相连的报警装置。
10.一种输液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监测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液管道,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感应电极为插入式感应电极时,所述输液管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插入孔,则所述至少两个感应电极通过所述插入孔插入到所述输液管道的内部,且所述插入孔通过硅胶密封;或者,所述输液管道与所述至少两个感应电极以不可拆卸的方式固定性连接。
CN201420025011.0U 2014-01-08 2014-01-15 输液管道的监测装置及包含该监测装置的输液管道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104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25011.0U CN203710470U (zh) 2014-01-08 2014-01-15 输液管道的监测装置及包含该监测装置的输液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10934.9 2014-01-08
CN201420010934 2014-01-08
CN201420025011.0U CN203710470U (zh) 2014-01-08 2014-01-15 输液管道的监测装置及包含该监测装置的输液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10470U true CN203710470U (zh) 2014-07-16

Family

ID=51149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25011.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10470U (zh) 2014-01-08 2014-01-15 输液管道的监测装置及包含该监测装置的输液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104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8009A (zh) * 2018-09-26 2019-01-15 江苏清源管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区域的管道防腐系统
CN111727066A (zh) * 2018-02-14 2020-09-29 康尔福盛303公司 用于监测流体输送的集成传感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7066A (zh) * 2018-02-14 2020-09-29 康尔福盛303公司 用于监测流体输送的集成传感器
US11740148B2 (en) 2018-02-14 2023-08-29 Carefusion 303, Inc. Integrated sensor to monitor fluid delivery
CN111727066B (zh) * 2018-02-14 2023-09-19 康尔福盛303公司 用于监测流体输送的集成传感器
CN109208009A (zh) * 2018-09-26 2019-01-15 江苏清源管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区域的管道防腐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8229B (zh) 双阵列式电容传感器及其气固两相流检测方法
CN102901752B (zh) 凝胶成胶时间测定方法和装置
CN205562346U (zh) 一种土壤水分入渗参数测量装置
CN102175130B (zh) 一种界面波动含气液膜厚度实时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2175726A (zh) 高温高压条件下岩样内流体流动的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05021658A (zh) 基于ni数据采集卡的两相流网格传感器测量方法
CN203710470U (zh) 输液管道的监测装置及包含该监测装置的输液管道
CN107748291A (zh) 岩石复电阻率测量装置及其系统
CN106768161B (zh) 地下水位测量方法
CN101782417A (zh) 一种自动测量水位变化的方法及装置
JP2021182006A (ja) 流速流向計
CN202562529U (zh) 地热井水位-温度数字测量系统
CN103015969A (zh) 一种多相流计量系统
CN205826750U (zh) 一种变温下测量导体常温电阻率及电阻温度系数的装置
CN202994712U (zh) 凝胶成胶时间测定装置
CN103674169A (zh) 无管埋入式地下水水位及水位变化的自动测量方法
CN104101730A (zh) 基于电容检测装置的油气两相流液塞运动速度和长度测量方法
US10094730B2 (en) High pressure dynamic micro differential pressure gauge, and methods for using and checking the same
CN103776760A (zh) 接地网降阻剂检测装置及系统
CN204043717U (zh) 防爆智能数显仪表
CN204899904U (zh) 一种用于石油勘探的能实现远程监控的气体监测系统
CN204666612U (zh) 药物溶出仪的温度监控装置
CN204536249U (zh) 基于扫频复阻抗测量的油水两相流含水率计
CN202177634U (zh) 流速流向仪
CN207516442U (zh) 岩石复电阻率测量装置及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