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07417U - 一种新型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07417U
CN203707417U CN201420087164.8U CN201420087164U CN203707417U CN 203707417 U CN203707417 U CN 203707417U CN 201420087164 U CN201420087164 U CN 201420087164U CN 203707417 U CN203707417 U CN 203707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able
connecting cylinder
circular hole
connecting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8716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敏
卢炳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REDENC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REDENC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REDENC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REDENC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8716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07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07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0741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了一种新型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包括一固定针以及一弹性针,所述固定针包括一第一接触头以及设置于第一接触头右端的银触面,所述弹性针包括一连接筒、可左右移动地连接于连接筒左端的第二接触头、设置于第二接触头左端的多个银触点、固定连接于连接筒右端的连接螺栓、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触头与连接螺栓的电缆以及设置于第二接触头与连接螺栓之间的弹簧,工作时,在弹簧的作用下,银触点与银触面可靠接触,形成极低的接触电阻,以通过大电流,电流从银触点走到第二接触头,再到电缆,然后走到连接螺栓。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流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
背景技术
接触对是电连接器实现“电”连接的核心元件,目前,一般都是由阳性接触件与阴性接触件组成接触对,通过阴阳接触件的插合完成电连接。其中阳性接触件为刚性零件,一般为插针,阴性接触件一般为插孔,是接触对的关键零件,它依靠弹性装置在与插针插合时发生弹性变形而产生弹性力与阳性接触件形成紧密接触,但是这种插针插孔的结构形式使得插合时必须注意位置的对准,而且会因多次插拔后由于机械磨损或弹性变差而造成可靠性降低,从而存在可能发生连接失效的风险;而且这样设计的弹性装置不但与插针接触,还与插孔接触,从而也成为一个电流传输装置,使得阳性接触件与弹性元件的接触电阻+弹性元件的电阻+弹性元件与阴性接触件的接触电阻都成为整个接触对接触电阻的一部分,如此,接触电阻大大增大;且这样设计的弹性装置不但要提供弹性功能,还要传输电流,从而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从而使得整个接触对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其接触电阻低、接触可靠、对接触位置精度的要求低、无机械磨损,而且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包括一固定针以及一弹性针,所述固定针包括一第一接触头以及设置于第一接触头右端的银触面,所述弹性针包括一连接筒、可左右移动地连接于连接筒左端的第二接触头、设置于第二接触头左端的多个银触点、固定连接于连接筒右端的连接螺栓、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触头与连接螺栓的电缆以及设置于第二接触头与连接螺栓之间的弹簧。
所述电缆、弹簧设置于连接筒内。
所述连接筒为右端开口的筒状件,内部设置有容置空间,左端面中间设置有与容置空间相通的通孔。
所述第二接触头包括一与通孔匹配的横向部分以及一装载部,所述装载部的横截面尺寸大于通孔,所述横向部分穿设于通孔,所述装载部设置于连接筒的容置空间内,所述电缆左端连接于装载部右端。
所述第二接触头的装载部右端面设置有第一圆孔,所述电缆左端焊接于第一圆孔内。
所述连接螺栓从左到右依次包括一体形成的结合部、抵靠部以及螺栓部,所述连接螺栓的螺栓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结合部设置于连接筒的容置空间内,抵靠部抵靠于连接筒右端,所述电缆右端连接于结合部左端。
所述连接螺栓结合部的左端面对应设置有第二圆孔,所述电缆右端焊接于第二圆孔内。
所述连接螺栓设置有抵靠部与螺栓部,所述抵靠部抵靠于连接筒右端。
所述抵靠部左端面上设置于用于供电缆焊接的第二圆孔
所述电缆设置有多股电缆缆芯,所述第一圆孔与第二圆孔也对应设置有多个,所述弹簧设置于多股电缆缆芯中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弹簧的作用下,弹性针与固定针接触,即银触点与银触面可靠接触,这种接触方式对接触位置精度的要求低,而且无机械磨损,此外,弹簧只提供弹力,不作为传输电流的路径,从而不但提高了使用寿命,而且降低了接触电阻,再加上银本身的低电阻率以及高导热性的物理特性,接触电阻也是很低,从而弹性针与固定针接触后,形成极低的接触电阻,以通过大电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固定针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弹性针左视图;
图4为根据图1中A—A方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包括一固定针1以及一弹性针2,所述固定针1包括一第一接触头3以及设置于第一接触头3右端的银触面31;所述弹性针2包括一连接筒4、可左右移动地连接于连接筒4左端的第二接触头5、设置于第二接触头5左端的多个银触点6、固定连接于连接筒4右端的连接螺栓7、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触头5与连接螺栓7的电缆8以及设置于第二接触头5与连接螺栓7之间的弹簧9。所述电缆8、弹簧9设置于连接筒4内。
所述第一接触头3与银触面31两者之间用钎焊或者超声波焊连接。
所述多个银触点6通过焊接固定设置于第二接触头5左端,所述第二接触头5采用紫铜或者铜合金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地,所述连接筒4为右端开口的筒状件,内部设置有容置空间41,左端面中间设置有与容置空间41相通的通孔42。
所述第二接触头5包括一与通孔42匹配的横向部分51以及一装载部52,所述装载部52的横截面尺寸大于通孔42。所述多个银触点6设置于第二接触头5横向部分51的左端面,电缆9的左端连接于装载部52的右端。所述第二接触头5的横向部分51穿设于连接筒4的通孔42,所述第二接触头5的装载部52设置于连接筒4的容置空间41内,所述电缆8左端连接于装载部52的右端。所述第二接触头5在弹簧9的作用下往左运动,横向部分51在通孔42内移动,因为装载部52的截面尺寸大于通孔42,从而保证第二接触头5不会脱离连接筒4。
所述连接螺栓7从左到右依次包括一体形成的结合部71、抵靠部72以及螺栓部73,所述连接螺栓7的螺栓部73设置有外螺纹731,用于连接压线端子(图未示)。所述结合部71设置于连接筒4的容置空间41内,抵靠部72抵靠于连接筒4右端,然后采用圆柱销10(如图1、4所示)连接连接筒4与连接螺栓7的结合部71,从而固定连接连接筒4与连接螺栓7。所述电缆8右端连接于结合部71左端。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第二接触头5的装载部52右端面设置有第一圆孔521,所述电缆8左端插入第一圆孔521中,然后用焊锡焊接,即是说,电缆8左端焊接于第一圆孔521内;所述连接螺栓7结合部71的左端面对应设置有第二圆孔711,所述电缆8右端插入第二圆孔711中,然后用焊锡焊接,也就是说,电缆8右端焊接于第二圆孔711内。设置圆孔的好处在于,一是使得焊接容易,二是可以隐藏焊接点,使得整个结构更美观。在其他实施例中,电缆8也可采用其他连接电阻低的连接方式。所述电缆8根据电流大小的不同设置有多股电缆缆芯,从而第一圆孔521与第二圆孔711也对应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缆8设置有六股缆芯,从而第一圆孔521与第二圆孔711分别设置有六个,且均匀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9设置于多股电缆8中间。
所述弹簧9左端抵靠于第二接触头5装载部52右端面,弹簧9右端抵靠于连接螺栓7结合部71左端面。具体的说,所述第二接触头5装载部52右端面中间往右延伸有一凸台522,所述弹簧9左端套于该凸台522并抵靠于第二接触头5装载部52右端面;所述连接螺栓7结合部71左端面根据弹簧9直径的大小往内凹陷形成一环形凹槽712,弹簧9右端置于该环形凹槽712内,从而与连接螺栓7抵靠。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螺栓7可只设置抵靠部72与螺栓部73,所述抵靠部72抵靠于连接筒4右端,抵靠部72左端面上设置于用于供电缆8焊接的第二圆孔711以及供弹簧9右端抵靠的环形凹槽712,然后通过固定销或者螺丝等方式直接连接连接筒4与连接螺栓7的抵靠部72。
工作的时候,在弹簧9的作用下,弹性针2往左移动,弹性针2的银触点6与固定针1的银触面31可靠接触,电流从银触点6走到第二接触头5,再到电缆8,然后走到连接螺栓7。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触头5在弹簧9的作用力下一直维持一向左移动的趋势,因为银触面31的目标大,从而使得银触点6很容易就与银触面31紧紧接触,如此,不但接触可靠,不用担心用就了之后接触失效,不需要先精准对好固定针1与弹性针2的接触位置,即对接触位置精度的要求低,再者,这样接触,不会造成接触对的机械磨损;此外,将传统的提供弹性功能与传输电流功能从物理上分开,即传输电流由电缆8来实现,而弹簧9在此只提供弹力,不作为传输电流的一个传输件,从而不但会大大提高弹簧9的使用寿命,从而也提高整个接触对的使用寿命,在恶劣环境下,其寿命可达到100000次,而且减少了电流流过的路程,使得整个接触对的接触电阻再一步降低;而且银触点6与银触面31接触后,银触点6会发生微变形,从而由点接触变成曲面接触,面接触使得接触电阻降低;而且银本身还具有低电阻率以及高导热性的物理特性,这样,可进一步降低接触电阻,从而本实用新型接触对能形成极低的接触电阻,以通过大电流,尤其能通过电流大于300A的大电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右方向根据图1中的左右定义。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针以及一弹性针,所述固定针包括一第一接触头以及设置于第一接触头右端的银触面,所述弹性针包括一连接筒、可左右移动地连接于连接筒左端的第二接触头、设置于第二接触头左端的多个银触点、固定连接于连接筒右端的连接螺栓、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触头与连接螺栓的电缆以及设置于第二接触头与连接螺栓之间的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弹簧设置于连接筒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为右端开口的筒状件,内部设置有容置空间,左端面中间设置有与容置空间相通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头包括一与通孔匹配的横向部分以及一装载部,所述装载部的横截面尺寸大于通孔,所述横向部分穿设于通孔,所述装载部设置于连接筒的容置空间内,所述电缆左端连接于装载部右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头的装载部右端面设置有第一圆孔,所述电缆左端焊接于第一圆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新型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栓从左到右依次包括一体形成的结合部、抵靠部以及螺栓部,所述连接螺栓的螺栓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结合部设置于连接筒的容置空间内,抵靠部抵靠于连接筒右端,所述电缆右端连接于结合部左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栓结合部的左端面对应设置有第二圆孔,所述电缆右端焊接于第二圆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新型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栓设置有抵靠部与螺栓部,所述抵靠部抵靠于连接筒右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左端面上设置于用于供电缆焊接的第二圆孔。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新型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设置有多股电缆缆芯,所述第一圆孔与第二圆孔也对应设置有多个,所述弹簧设置于多股电缆缆芯中间。
CN201420087164.8U 2014-02-28 2014-02-28 一种新型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07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87164.8U CN203707417U (zh) 2014-02-28 2014-02-28 一种新型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87164.8U CN203707417U (zh) 2014-02-28 2014-02-28 一种新型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07417U true CN203707417U (zh) 2014-07-09

Family

ID=51057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8716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07417U (zh) 2014-02-28 2014-02-28 一种新型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0741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0418A (zh) * 2017-11-30 2018-05-08 东莞市斯络泰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取卡针及其加工方法
CN108931668A (zh) * 2017-05-22 2018-12-04 深圳市瑞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大电流导电装置
CN110165491A (zh) * 2019-06-12 2019-08-23 江苏海纳智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端面接触实现信号传输电连接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1668A (zh) * 2017-05-22 2018-12-04 深圳市瑞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大电流导电装置
CN108000418A (zh) * 2017-11-30 2018-05-08 东莞市斯络泰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取卡针及其加工方法
CN110165491A (zh) * 2019-06-12 2019-08-23 江苏海纳智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端面接触实现信号传输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07417U (zh) 一种新型可承载大电流的端面接触的接触对
CN202333217U (zh) 一种连接器接触件对
CN102437453A (zh) 连接器接触对
CN104505679A (zh) 一种连接器和一种连接器的实现方法
CN203589266U (zh) 分体式导电端子结构及连接器
CN203503846U (zh) 一种鼓簧式弹性可靠接触件
GB2560864A8 (en) Splic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5514729A (zh) 一种复合结构的大电流接触件
TWM461161U (zh) 磁吸式電源連接器(六)
CN203277704U (zh) 磁吸式电源连接器
CN203225379U (zh) 磁吸式电源连接器
CN202423624U (zh) 端面接触的接触件机构
CN104332742A (zh) 一种用于电源连接器的插针的导电簧
CN201340948Y (zh) Usb连接器
CN204927680U (zh) 磁吸对接式电连接器、电子设备及电缆
CN203942058U (zh) 线缆组件及其电源连接器
CN209045847U (zh) 一种紧密接触的绞线插针接触件
CN203826609U (zh) 冰箱用插接端子
CN203326174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3441408A (zh) 汽车音响连接器母座的制造方法
WO2016029886A1 (zh) 弹性接触簧及使用该接触簧的转接器
CN204130826U (zh) 插针连接器及与其配合的插接件
CN102983439A (zh) 一种端面接触可伸缩式接触孔组件
CN104617406A (zh) 多芯连接器
CN206370522U (zh) 电源连接器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Termination date: 201802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