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00293U - 一种含碳物质反应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碳物质反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00293U
CN203700293U CN201320755940.2U CN201320755940U CN203700293U CN 203700293 U CN203700293 U CN 203700293U CN 201320755940 U CN201320755940 U CN 201320755940U CN 203700293 U CN203700293 U CN 2037002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carbonaceous material
synthesis gas
crude synthesis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559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信伟
李红海
高瑞恒
陈永进
李晓飞
刘品
李立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e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e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e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e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559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002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002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0029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dustrial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碳物质干粉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含碳物质反应装置和用于将反应装置部分下行经过冷却和初步净化的粗合成气升压后与反应装置上行高温粗合成气掺混降温的气体返回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含碳物质反应系统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碳物质气化系统,尤其是用于单台日处理量在2000吨以上的粉煤加压气化生产合成气的大型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趋势是大型化,规模化。高压气化装置大型化也是洁净煤气化技术发展的方向,但是现有气化装置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单喷嘴气化炉由于受到输煤的限制在大型化的方向受到一定的制约。 
采用了合成气上行流程的多个烧嘴的气化炉,能够进一步大型化,但是由于液渣流动方向与合成气流动方向相反,液渣落入渣池时会产生一定量的温度较低的水蒸气,其与液渣流动方向反向通过出渣口进入炉膛,此过程会降低液渣的温度。当液渣下落不均衡时容易出现液渣还未落入渣池就凝固的现象。由于没有足够的热量融化固渣,固渣往往会越积越厚最终造成出渣口堵塞的问题,引起装置停车。 
采用了合成气下行流程的多喷嘴气化炉也能够进一步大型化,但是为了充分利用炉膛空间,往往将烧嘴布置在炉膛上部接近炉顶的位置,反应过程的高温气和液渣会不断冲蚀炉膛顶部,容易引起炉膛顶部超温的现象,成为安全生产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含碳物质干粉气化系统。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碳物质干粉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含碳物质反应装置和用于将反应装置部分下行经过冷却和初步净化的粗合成气升压后与反应装置上行高温粗合成气掺混降温的气体返回装置。 
下行气体主要是防止堵渣,同时经过冷却后的低温带水合成气加压送入初步冷却器充当冷却介质,降低上行粗合成气温度。 
按照本实用新型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其中含碳物质反应装置包括气化反应段、上出气口和下出气口。 
按照本实用新型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其中从下出气口流出的部分或全部粗合成气经过降温和初步净化后通过管道流经气体返回装置升压,与气化反应段流出的上行粗合成气混合。 
按照本实用新型系统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其中含碳物质反应装置还包括下部冷却净化段,用于冷却、初步净化气化反应段流出的下行高温粗合成气;下部冷却净化段入口与气化反应段的下出口相连,其合成气出口在下部冷却段的中上部。 
下部冷却净化段的合成气出口和系统的下出气口可以为一个口。 
按照本实用新型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其中下部冷却净化段还包括急冷装置,渣池,粗渣出口。 
按照本实用新型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气体返回装置包括除粗渣器和气压机,除粗渣器的入口通过管道与下部冷却净化段合成气出口相连,气压机用于提高经过冷却降温的粗合成气压力,使其 能够以高于上行气体0.1MPa~6MPa的压力部分或者全部通过初步冷却降温装置注入,或者部分或者全部通过上行急冷装置注入。 
此处加压的粗合成气温度较低且夹带一定的水实际上起到了冷却介质的作用,此种方法可以降低能耗,减少水耗。 
按照本实用新型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气压机数量为1个到10个,优选2~5个。 
按照本实用新型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其中含碳物质反应装置还包括降温反应段,其设置在装置的中上部,入口与气化反应段的上出口相连。 
按照本实用新型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降温反应段入口与气化反应段的上出口连接处设置一个初步降温装置,用于将经过气压机升过压的低温带水粗合成气喷入与上行带灰的高温粗合成气掺混,一方面冷却降温使上行高温粗合成气夹带的飞灰温度降低到t2(灰的软化温度)以下使其失去粘性,另一方面补充反应物,在降温反应段进一步完成飞灰中的碳的气化反应,提高合成气的氢碳比。 
下部冷却段冷却净化后的粗合成气通常仍夹带一些颗粒较大的灰渣,经过除粗渣器除渣后由气压机将夹带水和细灰的粗合成气输送至初步降温装置,充当冷却物质,用于冷却进入降温反应段的粗合成气并且参与降温反应。 
按照本实用新型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其中含碳物质反应装置还包括上部冷却净化段,当装置带有降温反应段时,其入口与降温反应段的上出口相连;当装置不带有降温反应段时,其入口与气化反 应段的上出口相连,并与气体返回装置出口相连。 
按照本实用新型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的上部冷却净化段包括急冷装置,灰水池和合成气出口,其中合成气出口布置在上部冷却段的中上部,可以布置1个或者多个,优选1~3个。合成气在上部冷却净化装置先后通过急冷,一次或多次冷却净化后经过合成气出口送往后续流程。 
按照本实用新型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气化反应段周向布置(优选均布)多个烧嘴,烧嘴可以布置1层或上下多层,优选1~3层。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含碳物质干粉气化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含碳物质与气化剂在气化反应装置内反应,生成主要成分为CO和H2的粗合成气及主要成分为无机物的灰渣;其中部分高温粗合成气与飞灰、液渣下行,部分高温粗合成气气体与飞灰上行; 
Ⅰ:下行的部分高温粗合成气与飞灰经过冷却降温,初步净化后送往粗除渣器,经过气压机升压后带水的粗合成气通过初步降温装置或者上行急冷装置注入系统,与上行高温粗合成气掺混; 
下行的液渣经过淬冷后排出炉外; 
Ⅱ:其余部分高温粗合成气与飞灰上行,分别与初步降温装置注入的低温带水合成气掺混降温到900℃~t2温度之间使飞灰失去粘性,同时确保进入降温反应段的H2O与残碳能够进一步反应,提高碳转化率并提高氢碳比。 
降温且反应后的粗合成气继续上行经过上行急冷装置快速降温后进入上部冷却段再次降温除灰得到满足后续流程需要的粗合成气。 
在一种具体的大型含碳物质干粉气化过程中,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 
将含碳物质与气化剂通过多个烧嘴喷入装置气化反应段,在高温(1200℃~2000℃)高压(0.1MPa~11MPa)环境下快速反应生成主要成分为CO和H2的粗合成气及主要成分为无机物的灰渣; 
部分高温粗合成气及大部分灰渣下行进入下部冷却净化段,经过冷却净化后粗合成气经过除渣器除去大颗粒的灰渣后用气压机送往降温反应段,经过淬冷的灰渣经出渣口排出装置; 
大部分高温粗合成气及高温飞灰上行与冷却物质混合降温后进入降温反应段,此时主要是未完全反应的碳与补充H2O发生反应,进一步提高碳的转化率并降低温度,提高合成气的氢碳比; 
反应后的粗合成气及飞灰继续上行,经过急冷后进入上部冷却净化段,经过冷却净化后,除去粗合成气中的飞灰,较为洁净的低温粗合成气送往后续流程。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其产生的技术效果是明显的: 
1、由于增加了气体返回装置,有效提高了热效率,降低装置能耗,同时减少了水的用量,减少了合成气带水带灰,减轻了后续流程的压力。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粗合成气上下同时出气的方式,一方面有效避免了上行出气方式的渣口堵渣问题,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下行出气方式的顶部超温问题; 
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多烧嘴布置,有利于反应充分进行,并有利于装置的大型化; 
4、由于增加了降温反应段,有效提高了碳转化率,提高合成气的氢碳比,同时也提高了气化反应的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化过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系统示意图。 
图中标记含义如下:1.下部冷却净化段;11.下行急冷装置;12.下降管;13.下合成气出口;14.上升管;15.渣水池;16.粗渣出口;2.气化反应段;21.烧嘴;22.气化室;23.气化室水冷壁;3.降温反应段;31.初步降温装置;4.上部冷却净化段;41.上行急冷装置;42.导气折流管;43.折流装置;44.喷淋装置;45.分离装置;46.上合成气出口;47.灰水池;5.气体返回段;51.除粗渣器;52.气压机;6.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对本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案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参阅附图1,一种大型含碳物质干粉气化过程,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 
将粉煤与氧气通过烧嘴21喷入装置气化反应段2,在高温(1200℃~2000℃)高压(4.5MPa)环境下快速反应生成主要成分为CO和H2的粗合成气及主要成分为无机物的灰渣。 
部分高温粗合成气及大部分灰渣下行进入下部冷却净化段1,经过淬冷的灰渣经出渣口排出装置,冷却净化后的带水带灰的粗合成气,经过除粗渣器51除去大颗粒的灰渣,通过气压机52增压送往初步降温装置31充当冷却物质及气化剂。 
部分高温粗合成气及高温飞灰上行与初步降温装置31喷入的冷却物质混合降温后进入降温反应段3,在降温反应段3中未完全反应的碳与补充的H2O发生反应,进一步提高碳的转化率并降低温度,提高合成气的氢碳比。 
反应后的粗合成气及飞灰继续上行,经过急冷后进入上部冷却净化段4,经过冷却净化后,除去粗合成气中的飞灰,较为洁净的低温粗合成气送往后续流程。 
实施例2 
参阅附图2,一种大型含碳物质干粉气化系统,其特点是,包括含碳物质反应装置,气体返回装置。 
所述的含碳物质反应装置包括下部冷却净化段1,气化反应段2,降温反应段3,上部冷却净化段4,壳体6。 
所述的下部冷却净化段1设置在装置的下部,入口与气化反应段2的 下出口相连,包括下行急冷装置11,下降管12,下合成气出口13,上升管14,渣水池15,粗渣出口16等。 
所述的气化反应段2设置在装置的中下部,气化反应段2周向均布8个烧嘴21,烧嘴21布置1层,气化反应段2的下出口连接下部冷却净化段1,气化反应段2的上出口连接降温反应段3。 
所述的烧嘴21布置应使得反应物喷出口后形成旋切效果(相对烧嘴中心线与同一个圆相切)。 
所述的降温反应段设置3在装置的中上部,入口与气化反应段的上出口相连,在连接处设置一个初步降温装置31,向粗合成气内喷人适量的带水低温粗合成气,一方面冷却降温,另一方面补充反应物,在降温反应段进一步完成飞灰中的碳的气化反应,提高合成气的氢碳比。 
反应后的粗合成气继续上行经过上部冷却净化装置4送往后续流程。所述的上部冷却净化段4设置在装置的上部,入口与降温反应段的上出口相连,上行的高温粗合成气先后经过上行急冷装置41,导气折流管42,灰水池47,折流装置43,喷淋装置44,分离装置45,上合成气出口46等实现冷却、增湿、净化除尘除水的目的。。 
所述的气体返回装置5包括除粗渣器51,气压机52等,粗除渣器51的入口通过管道与下部冷却段1的合成气出口13相连。气压机52数量为1个到多个,优选3个。下部冷却段1冷却净化后的粗合成气仍夹带一些颗粒较大的灰渣,经过除粗渣器51除渣后由气压机52将夹带水和细灰的粗合成气输送至初步降温装置31,充当冷却物质,用 于冷却进入降温反应段的粗合成气并且参与降温反应。 

Claims (11)

1.一种含碳物质干粉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含碳物质反应装置和气体返回装置,其中含碳物质反应装置包括气化反应段、上出气口和下出气口,所述下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气体返回装置一端连通,所述上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气体返回装置另一端连通,气体返回装置用于将反应装置部分下行经过冷却和初步净化的粗合成气升压后与反应装置上行高温粗合成气掺混降温。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含碳物质干粉气化系统,其特征是从下出气口流出的部分或全部粗合成气经过降温和初步净化后通过管道流经气体返回装置升压,与气化反应段流出的上行粗合成气混合。 
3.按照权利要求1的含碳物质干粉气化系统,其特征是含碳物质反应装置还包括下部冷却净化段,用于冷却、初步净化气化反应段流出的下行高温粗合成气;下部冷却净化段入口与气化反应段的下出口相连,其合成气出口在下部冷却段的中上部。 
4.按照权利要求3的含碳物质干粉气化系统,其特征是下部冷却净化段还包括急冷装置,渣池,粗渣出口。 
5.按照权利要求1的含碳物质干粉气化系统,其特征是气体返回装置包括除粗渣器和气压机,除粗渣器的入口通过管道与下部冷却净化段合成气出口相连。 
6.按照权利要求5的含碳物质干粉气化系统,其特征是气压机数量为1个到10个。 
7.按照权利要求1-6任一项的含碳物质干粉气化系统,其特征是含 碳物质反应装置还包括降温反应段,其设置在装置的中上部,入口与气化反应段的上出口相连。 
8.按照权利要求7的含碳物质干粉气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降温反应段入口与气化反应段的上出口连接处设置一个初步降温装置,用于将经过气压机升过压的低温带水粗合成气喷入与上行带灰的高温粗合成气掺混。 
9.按照权利要求7的含碳物质干粉气化系统,其特征是含碳物质反应装置还包括上部冷却净化段,其入口可以与降温反应段的上出口相连。 
10.按照权利要求9的含碳物质干粉气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上部冷却净化段包括急冷装置,灰水池和合成气出口,其中合成气出口布置在上部冷却段的中上部,合成气出口布置1个或者多个。 
11.按照权利要求7的含碳物质干粉气化系统,其特征是气化反应段周向均布多个烧嘴,烧嘴布置1至3层。 
CN201320755940.2U 2013-11-25 2013-11-25 一种含碳物质反应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002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55940.2U CN203700293U (zh) 2013-11-25 2013-11-25 一种含碳物质反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55940.2U CN203700293U (zh) 2013-11-25 2013-11-25 一种含碳物质反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00293U true CN203700293U (zh) 2014-07-09

Family

ID=51050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55940.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00293U (zh) 2013-11-25 2013-11-25 一种含碳物质反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002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0988A (zh) * 2013-11-25 2015-05-27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碳物质反应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0988A (zh) * 2013-11-25 2015-05-27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碳物质反应系统及方法
WO2015074591A1 (zh) * 2013-11-25 2015-05-28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碳物质反应系统及方法
US9926502B2 (en) 2013-11-25 2018-03-27 Changzheng Engineering Co., Ltd. Carbonaceous substance gas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6710C (zh) 多喷嘴水煤浆或粉煤气化炉及其工业应用
CN102134512B (zh) 一种分级喷粉气流床气化炉及其气化方法
CN201933062U (zh) 一氧化碳发生炉
CN101550361A (zh) 下置喷嘴式气流床气化激冷装置及激冷工艺
CN203382725U (zh) 含碳物料气化—重整变换转化炉
CN103242906A (zh) 含碳物料气化—重整变换转化炉及制备富氢合成气的方法
CN105154140B (zh) 一种耦合高温变换的多段气流床煤气化的方法及设备
KR101096632B1 (ko) 상부 공급 이중선회형 가스화기
CN101586040A (zh) 采用二氧化碳气化的两段式加压气化工艺
CN104650987A (zh) 一种含碳物质气化装置及方法
CN203700292U (zh) 一种含碳物质反应系统
CN1900234A (zh) 一种干煤粉加压气化激冷装置及激冷工艺
CN101570699B (zh) 固体燃料的气化装置及生产合成气体的方法
CN203700293U (zh) 一种含碳物质反应系统
CN201376954Y (zh) 固体燃料气化装置
CN103756730B (zh) 一种蓄热式粉煤气流床气化方法
CN104650988A (zh) 一种含碳物质反应系统及方法
CN203602566U (zh) 一种含碳物质气化装置
CN206408181U (zh) 一种煤加氢气化耦合电石生产的系统
CN203602565U (zh) 一种含碳物质气化装置
CN103820169A (zh) 一种复合式高温粗煤气冷却净化装置及方法
CN104650986A (zh) 一种含碳物质反应系统及方法
CN201376958Y (zh) 一种气流床气化激冷装置
CN203247236U (zh) 自热式煤气煤粉逆流气流床气化炉
CN204752637U (zh) 一种凸起式分区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