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76830U - 一种光热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热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676830U CN203676830U CN201420044796.6U CN201420044796U CN203676830U CN 203676830 U CN203676830 U CN 203676830U CN 201420044796 U CN201420044796 U CN 201420044796U CN 203676830 U CN203676830 U CN 2036768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oto
- light
- pot
- thermal
- side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热锅,其中,所述光热锅的锅体由双层材料构成,且所述锅体的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真空层,其中,所述内层为金属层,所述外层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可透光部分,以作为入光侧。通过上述方式,能够防止锅内热量散失,从而提高生热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热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光热锅。
背景技术
新能源利用是当今世界的重要主题,太阳能因其洁净无污染,是新能源利用的一个主要方向。目前,在太阳能应用上可采用太阳能进行烹饪,一般为使用太阳灶将太阳光收集到太阳锅中,太阳锅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以实现热水或者烹饪等。
现有的太阳锅一般为单层结构,太阳灶将太阳光收集到太阳锅底,以对锅底进行加热。然而,锅内积累的热量容易通过外侧空气传递流失,导致散热快,使得太阳锅的生热效率较低,太阳锅难以达到较高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热锅,能够防止锅内热量散失,从而提高生热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光热锅,所述光热锅的锅体由双层材料构成,且所述锅体的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真空层,其中,所述内层为金属层,所述外层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可透光部分,以作为入光侧。
其中,所述外层的入光侧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上设置有透光板以作为所述可透光部分,所述透光板与所述双层材料构成密封结构,使得所述外层与内层之间形成真空层。
其中,所述外层的入光侧为底部,所述外层的底部设有所述缺口,所述缺口的边缘设置有卡合机构,以将所述透光板与所述外层固定密封连接。
其中,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侧壁,所述第一连接侧壁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一连接侧壁的内侧设置有向内延伸的第一卡片,所述外层的所述缺口边缘设置有第二连接侧壁,所述第二连接侧壁的第二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互补的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连接侧壁的内侧设置有向内延伸的第二卡片,其中,所述第一、第二侧为内或外侧,且所述第一、第二侧为不同侧;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层通过所述第一、第二螺纹互补配合,以实现固定连接,并将所述透光板夹持在所述第一、第二卡片之间,且所述透光板与所述第一、第二卡片之间通过粘合剂或者填充物实现密封连接。
其中,包括把手,所述外层的侧壁外侧上的把手连接处设有小孔;所述小孔用于使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实现真空,并在实现真空后采用密封剂将所述小孔密封,使得所述透光板与所述双层材料构成密封的真空结构;或者,在实现真空后所述把手连接处与所述把手直接固定密封连接,使得所述透光板、所述双层材料与把手构成密封的真空结构。
其中,所述小孔的大小在0.5至1.5毫米之间。
其中,所述透光板为透明玻璃。
其中,所述外层也为金属层。
其中,所述内层的内侧涂覆为黑色。
其中,所述内层的锅底为弧形或者平板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另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光热锅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双层材料将锅体成型,其中,内层为金属层,外层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可透光部分,以作为入光侧;在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真空层。
其中,所述采用双层材料将锅体成型的步骤具体包括:将双层材料均注塑成锅体,并在所述锅体的外层底部设置缺口,以作为入光侧,并在所述缺口的边缘设置卡合机构;所述在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真空层的步骤包括:将所述透光板卡接在所述卡合机构中,以将所述透光板安装在所述缺口上,使得所述透光板与所述外层固定密封连接,且所述外层与内层之间形成真空层。
其中,所述在所述缺口的边缘设置卡合机构的步骤包括:在底座顶部设置第一连接侧壁,在所述第一连接侧壁的第一侧设置第一螺纹,在第一连接侧壁的内侧设置向内延伸的第一卡片;在所述外层的所述缺口边缘设置第二连接侧壁,并在所述第二连接侧壁的第二侧设置与所述第一螺纹互补的第二螺纹,在所述第二连接侧壁的内侧设置向内延伸的第二卡片,其中,所述第一、第二侧为内或外侧,且所述第一、第二侧为不同侧;所述将所述透光板卡接在所述卡合机构中,以将所述透光板安装在所述缺口上的步骤包括:将所述透光板夹持在所述第一、第二卡片之间,并将所述第一、第二连接侧壁通过所述第一、第二螺纹互补配合,以实现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层的固定连接;采用粘合剂将所述透光板粘合在所述第一、第二卡片上,以实现将所述透光板固定密封地安装在所述缺口上。
其中,在所述将所述透光板夹持在所述第一、第二卡片之间,并将所述第一、第二连接侧壁通过所述第一、第二螺纹互补配合,以实现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层的固定连接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把手安装在所述锅体的外层的侧壁外侧上;将所述锅体放置在真空环境中;在所述采用粘合剂将所述透光板粘合在所述第一、第二卡片上,以实现将所述透光板固定密封地安装在所述缺口上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粘合剂干燥之后,将所述锅体移出真空环境。
其中,在所述将所述透光板夹持在所述第一、第二卡片之间,并将所述第一、第二连接侧壁通过所述第一、第二螺纹互补配合,以实现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层的固定连接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外层侧壁外侧的把手连接处设置小孔;在所述采用粘合剂将所述透光板粘合在所述第一、第二卡片上,以实现将所述透光板固定密封地安装在所述缺口上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粘合剂干燥之后,将所述锅体放置在真空环境中;采用密封剂将所述小孔密封后,将所述锅体移出真空环境;将把手安装在所述锅体的外层的侧壁外侧上。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光热锅采双层材料结构,且双层材料中间为真空层,使得外层能够阻挡空气流动而避免带走锅内热量,并通过真空层有效防止锅内热量的散失,提高了生热效率,从而提高光热锅的最高加热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热锅一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光热锅另一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光热锅在锅体与底座连接前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光热锅在锅体与底座连接前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光热锅在锅体与底座连接后的第三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光热锅再一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光热锅制作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光热锅制作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光热锅制作方法再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热锅一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热锅的锅体100由双层材料构成,且所述锅体100的内层110和外层120之间形成真空层130,其中,所述内层110为金属层,所述外层120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可透光部分,以作为入光侧121。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的外层120全为可透光层,例如由玻璃、或者可耐高温的透明塑料等构成。其中,所述外层120的至少一侧作为入光侧121,使得外界光源(如太阳灶等)发出的光通过入光侧照射到内层110,所述内层110将入射的光能转换成热能,进而实现对锅内物体进行加热。进一步地,为提高光热转换的效率,所述内层的内侧(即处于真空层的一侧)可涂覆为黑色,以增强内层对光的吸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光热锅内层的锅底设置为弧形,但并不能以此作为限定,本实用新型光热锅的锅底(包括内层和外层)还可根据实需求设置为平板形、或者其他任意形状,故在此不对光热锅的形状进行限定。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光热锅可为任何通过光热转换实现加热的锅,例如为太阳锅等。
本实施方式光热锅采双层材料结构,且双层材料中间为真空层,使得外层能够阻挡空气流动而避免带走锅内热量,并通过真空层有效防止锅内热量的散失,提高了生热效率,从而提高光热锅的最高加热温度。同时,光热锅的内层采用金属结构,更利于锅体快速达到均热,从而实现对锅内物体的全面加热,另外,采用坚固的金属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在用于烹饪时,由于锅铲对锅体内层的碰击而出现破裂的情况。
请参阅图2至5,图2是本实用新型光热锅另一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光热锅在锅体与底座连接前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的光热锅在锅体与底座连接前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所示的光热锅在锅体与底座连接后的第三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热锅与上一实施方式的光热锅的锅体结构基本一致,其不同在于,本实施方式中光热锅的锅体200的内层210锅底设置为平板形,且锅体200的外层220与内层210同为金属层,以便于使锅体200能够直接一次注塑成型。其中,所述外层220的入光侧221具体为底部,所述底部设有缺口222,所述缺口222上设置有透光板223(如为透明玻璃板)以作为所述可透光部分,所述透光板223与所述双层材料(即内层210、外层220)构成密封结构,使得所述外层220与内层210之间形成真空层230。
具体地,所述缺口222的边缘设置有卡合机构224,以将所述透光板223与缺口222的边缘进行卡合,实现将所述缺口222固定密封,实现与外层220的固定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光热锅还包括底座240,所述底座240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侧壁241,所述第一连接侧壁241的第一侧(本实施方式中指的是外侧)设置有第一螺纹243,第一连接侧壁241的内侧顶部设置向内延伸(即向所述第一连接侧壁241所包围的空间内部延伸)的第一卡片242,所述外层220的底部缺口222的边缘设置有第二连接侧壁225,所述第二连接侧壁225的第二侧(本实施方式中指的是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243互补的第二螺纹227,所述第二连接侧壁225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向内部延伸(即向所述第二连接侧壁225所包围的空间内部延伸)的第二卡片226,所述第一、第二连接侧壁与所述第一、第二卡片构成所述卡合机构224。
所述第一连接侧壁241与第二连接侧壁225通过所述第一螺纹243、第二螺纹227互补配合以进行固定连接,进而实现底座240与所述外层220之间的固定连接,并且所述透光板223夹持在所述第一卡片242、第二卡片225之间,且所述透光板223与所述第一卡片242、第二卡片225之间通过填充物244(例如垫圈)实现密封连接。当然,透光板与第一、第二卡片之间并不限定通过填充物进行密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通过粘合剂实现透光板与第一、第二卡片之间的固定密封,在此不作限定。
更进一步,本实施方式的光热锅体200的外层220侧壁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把手228,所述把手228与外层220侧壁固定连接,以便于用户对光热锅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首先,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侧可定义为内或者外侧,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侧为外侧,第二侧为内侧,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第一侧为内侧,第二侧为外侧,具体地,第一连接侧壁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螺纹,且第一连接侧壁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一卡片,第二连接侧壁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螺纹,且第二连接侧壁的内侧顶部设置有第二卡片,将第一连接侧壁的内侧与第二连接侧壁的外侧通过第一、第二螺纹进行互补配合实现连接。或者,第一、第二连接侧壁不通过第一、第二螺纹进行旋紧连接,还可通过其他连接方式,例如直接黏贴固定或者在第一、第二连接侧壁上设置多个贯穿孔,采用螺杆穿插贯穿孔并用螺母旋紧以实现固定连接,故,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连接侧壁的具体实现连接不作限定。
其次,本实用新型光热锅的外层不仅限为金属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外层可采用任意可耐高温的材料,例如耐高温的塑料、玻璃等,在此不做限定。
再者,本实用新型光热锅的入光侧并不限定为底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热锅的入光侧还能是其他侧面,如所述光热锅侧壁上的一个侧面或者多个侧面,所述入光侧的具体设定可根据外界光源与光热锅的相对位置,故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方式光热锅采双层材料结构,且双层材料中间为真空层,提高了生热效率,从而提高光热锅的最高加热温度。同时,光热锅的内层采用金属结构,更利于锅体快速达到均热,并能够有效避免在用于烹饪时,由于锅铲对锅体内层的碰击而出现破裂的情况。另外,光热锅还设置有底座,并将透光板夹设在透光板和外层之间,避免在放置光热锅时透光板发生碰撞而破裂,从而起到保护透光板的作用。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实用新型光热锅再一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光热锅与上一实施方式的光热锅结构基本一致,其区别在于,本实施方式的光热锅体600的外层620的侧壁外侧上的把手连接处629设有用于使所述内层610和外层620之间实现真空的小孔6291,其中,所述小孔大小在0.5至1.5毫米之间,如0.5毫米、1毫米、或者1、5毫米,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设置其他大小的小孔,在此不对小孔尺寸进行具体限定。在锅体内部实现真空后,采用密封剂,如烙铁加锡将小孔6291密封,使得所述透光板623与所述双层材料(内层610和外层620)构成密封的真空结构,然后再与所述把手628固定连接,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空气通过小孔6291进入锅体600内部真空层630,从而使得内层610热量通过真空层630传递到外层620。
在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小孔在实现锅体真空处理后不将其进行密封,而是将把手直接与所述把手连接处通过粘合剂等实现固定密封连接,使得所述透光板、所述双层材料与把手之间构成密封的真空结构。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实用新型光热锅制作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01:采用双层材料将锅体成型,其中,内层为金属层,外层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可透光部分,以作为入光侧。
本实施方式中,分别采用金属、可透光材料(例如玻璃、或者可耐高温的透明塑料等)注塑成锅体状,并将金属注塑的锅体作为内层,将可透光材料注塑的锅体作为外层,将内外层的边缘进行固定连接,形成内外层之间有间隙(本说明中也称为中空部分)的双层锅体。其中,外层的至少一侧作为入光侧,使得外界光源(如太阳灶等)发出的光通过入光侧照射到内层,所述内层将入射的光能转换成热能,进而实现对锅内物体进行加热。进一步地,为提高光热转换的效率,可将所述内层的内侧(即处于真空层的一侧)涂覆为黑色,以增强内层对光的吸收。
步骤S702:在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真空层。
将锅体的内层和外层之间的中空部分进行真空处理,以形成真空层,从而形成内部真空的双层材料构成的光热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光热锅内层的锅底设置为弧形,但并不能以此作为限定,本实用新型光热锅的锅底(包括内层和外层)还可根据实需求设置为平板形、或者其他任意形状,故在此不对光热锅的形状进行限定。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光热锅可为任何通过光热转换实现加热的锅,例如为太阳锅等。
本实施方式光热锅采双层材料结构,且双层材料中间为真空层,使得外层能够阻挡空气流动而避免带走锅内热量,并通过真空层有效防止锅内热量的散失,提高了生热效率,从而提高光热锅的最高加热温度。同时,光热锅的内层采用金属结构,更利于锅体快速达到均热,从而实现对锅内物体的全面加热,另外,采用坚固的金属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在用于烹饪时,由于锅铲对锅体内层的碰击而出现破裂的情况。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实用新型光热锅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01:将双层材料均注塑成锅体,并在所述锅体的外层底部设置缺口,以作为入光侧,并在所述缺口的边缘设置卡合机构。
本实施方式中,分别采用金属材料一注塑成内外两层且中空的锅体。在采用金属材料注塑成锅体后,再在外层底部进行裁切出缺口,以将底部作为入光侧。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直接在注塑成型是,采用其他模具,直接将外层注塑为底部设有缺口的锅体。另外,本实用新型光热锅的入光侧并不限定为底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热锅的入光侧还能是其他一个以上的侧面,同上理地,在入光侧出设置缺口。
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缺口的边缘设置卡合机构的具体步骤包括:
制作一底座,并在底座顶部设置第一连接侧壁,在所述第一连接侧壁的第一侧(本实施方式中指的是外侧)设置第一螺纹,在第一连接侧壁的内侧顶部设置向内延伸的第一卡片。
在所述外层的所述缺口边缘设置第二连接侧壁,并在所述第二连接侧壁的第二侧(本实施方式中指的是内侧)设置与所述第一螺纹互补的第二螺纹,在所述第二连接侧壁的内侧底部设置向内延伸的第二卡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侧可定义为内或者外侧,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侧为外侧,第二侧为内侧,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第一侧为内侧,第二侧为外侧,具体地,第一连接侧壁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螺纹,且第一连接侧壁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一卡片,第二连接侧壁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螺纹,且第二连接侧壁的内侧顶部设置有第二卡片,将第一连接侧壁的内侧与第二连接侧壁的外侧通过第一、第二螺纹进行互补配合实现连接。
步骤S802:将把手安装在所述锅体的外层的侧壁外侧上。
为便于用户对光热锅的操作,本实施方式的光热锅体的外层侧壁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把手,所述把手与外层侧壁固定连接。
步骤S803:将所述锅体放置在真空环境中。
将锅体放置在真空环境中,如真空车间中,以执行对锅体内部中空部分进行真空处理的步骤。
步骤S804:将所述透光板卡接在所述卡合机构中,以将所述透光板安装在所述缺口上,使得所述透光板与所述外层固定密封连接,且所述外层与内层之间形成真空层。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透光板夹持在所述第一、第二卡片之间,并将所述第一、第二连接侧壁通过所述第一、第二螺纹互补配合,以实现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层的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第二连接侧壁不限定通过第一、第二螺纹进行旋紧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通过其他连接方式,例如直接黏贴固定或者在第一、第二连接侧壁上设置多个贯穿孔,采用螺杆穿插贯穿孔并用螺母旋紧以实现固定连接,故,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连接侧壁的具体实现连接不作限定。
采用粘合剂将所述透光板粘合在所述第一、第二卡片上,以实现将所述透光板固定密封地安装在所述缺口上,进而使得所述透光板与所述外层固定密封连接,由于当前处于真空环境中,故所述外层与内层之间密封层为真空层。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不采用粘合剂,而在透光板与第一、第二卡片之间设置垫圈或者其他填充物,以实现密封连接。
步骤S805:将所述锅体移出真空环境。
例如,在所述粘合剂干燥之后,将所述锅体移出真空环境。
请参阅图9,图9是本实用新型光热锅再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901:将双层材料均注塑成锅体,并在所述锅体的外层底部设置缺口,以作为入光侧。
步骤S902:制作一底座,并在底座顶部设置第一连接侧壁,在所述第一连接侧壁的第一侧设置第一螺纹,在第一连接侧壁的内侧设置向内延伸的第一卡片。
例如,在第一连接侧壁的外侧设置第一螺纹,在第一连接侧壁的内侧顶部设置第一卡片。
步骤S903:在所述外层的所述缺口边缘设置第二连接侧壁,并在所述第二连接侧壁的第二侧设置与所述第一螺纹互补的第二螺纹,在所述第二连接侧壁的内侧设置向内延伸的第二卡片。
例如,在第二连接侧壁的内侧设置第二螺纹,在第二连接侧壁的内侧底部设置第二卡片。
步骤S904:在所述外层侧壁外侧的把手连接处设置小孔。
步骤S905:将所述透光板夹持在所述第一、第二卡片之间,并将所述第一、第二连接侧壁通过所述第一、第二螺纹互补配合,以实现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层的固定连接。
步骤S906:采用粘合剂将所述透光板粘合在所述第一、第二卡片上,以实现将所述透光板固定密封地安装在所述缺口上。
步骤S907:在所述粘合剂干燥之后,将所述锅体放置在真空环境中。
将锅体放置在真空环境中,如真空车间中,以执行对锅体内部中空部分进行真空处理的步骤。或者,采用真空机将锅体内外层之间的中空部分进行抽真空处理,以实现将锅体放置在真空环境中。
步骤S908:采用密封剂将所述小孔密封后,将所述锅体移出真空环境。
步骤S909:将把手安装在所述锅体的外层的侧壁外侧上。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小孔在实现锅体真空处理后不将其进行密封,而是将把手直接与所述把手连接处通过粘合剂等实现固定密封连接,使得所述透光板、所述双层材料与把手之间构成密封的真空结构。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中光热锅采双层材料结构,且双层材料中间为真空层,使得外层能够阻挡空气流动而避免带走锅内热量,并通过真空层有效防止锅内热量的散失,提高了生热效率,从而提高光热锅的最高加热温度,因此可以满足家庭烹饪的温度需求;再者,内层采用金属层,提高了坚固性,故能够有效避免在用于烹饪时,由于锅铲对锅体内层的碰击而出现破裂的情况,故进一步满足炒菜、烧烤等日常烹饪使用需求;另外,锅底采用底座结构,有效避免透光板受到撞击,满足了易用性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锅的锅体由双层材料构成,且所述锅体的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真空层,其中,所述内层为金属层,所述外层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可透光部分,以作为入光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的入光侧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上设置有透光板以作为所述可透光部分,所述透光板与所述双层材料构成密封结构,使得所述外层与内层之间形成真空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的入光侧为底部,所述外层的底部设有所述缺口,所述缺口的边缘设置有卡合机构,以将所述透光板与所述外层固定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热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侧壁,所述第一连接侧壁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一连接侧壁的内侧设置有向内延伸的第一卡片,所述外层的所述缺口边缘设置有第二连接侧壁,所述第二连接侧壁的第二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互补的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连接侧壁的内侧设置有向内延伸的第二卡片,其中,所述第一、第二侧为内或外侧,且所述第一、第二侧为不同侧;
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层通过所述第一、第二螺纹互补配合,以实现固定连接,并将所述透光板夹持在所述第一、第二卡片之间,且所述透光板与所述第一、第二卡片之间通过粘合剂或者填充物实现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热锅,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所述外层的侧壁外侧上的把手连接处设有小孔;
所述小孔用于使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实现真空,并在实现真空后采用密封剂将所述小孔密封,使得所述透光板与所述双层材料构成密封的真空结构;或者,在实现真空后所述把手连接处与所述把手直接固定密封连接,使得所述透光板、所述双层材料与把手构成密封的真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的大小在0.5至1.5毫米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为透明玻璃。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也为金属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的内侧涂覆为黑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的锅底为弧形或者平板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44796.6U CN203676830U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一种光热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44796.6U CN203676830U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一种光热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676830U true CN203676830U (zh) | 2014-07-02 |
Family
ID=50998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04479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76830U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一种光热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67683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99845A (zh) * | 2014-01-24 | 2014-05-21 | 刘立刚 | 一种光热锅及其制作方法 |
-
2014
- 2014-01-24 CN CN201420044796.6U patent/CN20367683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99845A (zh) * | 2014-01-24 | 2014-05-21 | 刘立刚 | 一种光热锅及其制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318491U (zh) | 电饭煲的上盖和电饭煲 | |
CN203676830U (zh) | 一种光热锅 | |
CN103799845A (zh) | 一种光热锅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3647117U (zh) | 一种具有均匀加热效果的陶瓷电饭锅加热装置 | |
CN203524459U (zh) | 一种保温电水壶 | |
CN203074288U (zh) | 一种多功能隔水电炖锅 | |
CN203474757U (zh) | 榨油机 | |
CN202981553U (zh) | 快速升温电热锅 | |
CN201911766U (zh) | 一种保温杯 | |
CN201434426Y (zh) | 一种新型混合式微波电烤炉 | |
CN203586522U (zh) | 一种ptc加热组件 | |
CN105433765B (zh) | 烹饪器具 | |
CN201710111U (zh) | 一种电饭煲结构 | |
CN203328532U (zh) | 一种带蒸汽阀的透明面盖电饭煲 | |
CN204561688U (zh) | 一种加热杯杯体与杯底连接结构 | |
CN204611873U (zh) | 解冻盘及微波炉 | |
CN206342335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03341511U (zh) | 电压力锅压力转换装置 | |
CN203354299U (zh) | 一种电饭锅 | |
CN210688344U (zh) | 多功能光波炉 | |
CN203633977U (zh) | 一种蒸汽锅 | |
CN208988523U (zh) | 一种电饭煲防溢圈 | |
CN202891580U (zh) | 便捷电蒸锅 | |
CN202981544U (zh) | 电饭煲 | |
CN203662531U (zh) | 一种蒸汽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Termination date: 20160124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