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72808U - 一种线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72808U
CN203672808U CN201420001870.6U CN201420001870U CN203672808U CN 203672808 U CN203672808 U CN 203672808U CN 201420001870 U CN201420001870 U CN 201420001870U CN 203672808 U CN203672808 U CN 203672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chamber
viewport
rectangular parallelepiped
housing
cubo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018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玉
吴凡
文涛
刘明
王家文
季福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Xuanche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Xuanche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Xuanche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4200018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72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72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7280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缆或电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加热装置、电源连接线;壳体上方为长方体形,长方体上具有多个互不相通的容管腔,长方体上的水平方向具有多个与容管腔相对应的且互不相通的观察孔,对应的观察孔与容管腔是相连通的,容管腔与观察孔都是直孔,观察孔是贯穿长方体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个侧面的;在长方体的前侧面的正投影上,观察孔位于对应的容管腔的中下部;加热装置是环绕在每一个容管腔外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的有益效果:装置简洁、操作简单、更安全环保;测试方法更科学合理、记录更准确;检验人员所花的时间更少,劳动强度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线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缆或电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滴点是石油填充膏的热性能指标,指油膏在规定条件下加热至第一滴油滴下的温度。滴点高低表示油膏在使用时所能承受温度的程度,滴点一般高于使用温度。滴点并非越高越好,过高的滴点可能会影响油膏的低温性能,导致锥入度降低、密度填加等等。目前国内一般采用GB/T4929《润滑脂滴点测定方法》来测定滴点。然而,目前的检验设备大部分采用火焰开放式加热来测定,这种装置非常不安全;另外,在检验中,检验人员需要通过持续的目力观测来确定温度值,因此,容易形成视觉疲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揭示一种线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以解决安全问题,同时减轻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使检验人员从目不转睛的盯住中解脱出来,并且能够得到准确的油膏滴点值。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实例中,一种线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壳体1、位于壳体内部的加热装置16、电源连接线;壳体上方为长方体形,长方体上的垂直方向具有多个互不相通的容管腔11,长方体上的水平方向具有多个与容管腔相对应的且互不相通的观察孔12,对应的观察孔与容管腔是相连通的,容管腔与观察孔都是直孔,观察孔是贯穿长方体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个侧面的;在长方体的前侧面的正投影上,观察孔位于对应的容管腔的中下部;加热装置是环绕在每一个容管腔外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实例中,一种线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壳体1、位于壳体内部的加热装置16、显示与设置装置18、电源连接线、及位于壳体上的显示与操作面板13;壳体上方为长方体形,长方体上的垂直方向具有多个互不相通的容管腔11,长方体上的水平方向具有多个与容管腔相对应的且互不相通的观察孔12,对应的观察孔与容管腔是相连通的,容管腔与观察孔都是直孔,观察孔是贯穿长方体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个侧面的;在长方体的前侧面的正投影上,观察孔位于对应的容管腔的中下部;加热装置是环绕在每一个容管腔外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实例中,一种线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壳体1、位于壳体内部的加热装置16、显示与设置装置18、电源连接线、温度检测装置19、运算及控制装置17、位于壳体外的信号发射装置14及信号接收装置15、位于壳体上的显示与操作面板13;壳体上方为长方体形,长方体上的垂直方向具有多个互不相通的容管腔11,长方体上的水平方向具有多个与容管腔相对应的且互不相通的观察孔12,对应的观察孔与容管腔是相连通的,容管腔与观察孔都是直孔,观察孔是贯穿长方体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个侧面的;在长方体的前侧面的正投影上,观察孔位于对应的容管腔的中下部;加热装置是环绕在每一个容管腔外的;信号发射装置通过第一连接线141与运算及控制装置相连接,信号接收装置通过第二连接线151与运算及控制装置相连接,温度检测装置、显示与设置装置与运算及控制装置是电连接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实例中的线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它是按照以下方法步骤进行油膏的滴点检测的:
第20步:取样:取试管2,在试管外套放适当的软木塞,将其置入容管腔中,并使试管底部位于观察孔处,使软木塞与容管腔侧壁紧密接触;取固定塞3套在试验杆4上,取油膏涂覆在固定塞底部,将试验杆置入试管中,且不管与试管管壁及管底相接触,试验杆的底部位置在观察孔上方,固定塞是紧塞在试管中的;将信号发射装置从长方体的后侧面的观察孔装入,将信号接收装置从长方体的前侧面的观察孔装入,插上电源;进入下一步;
第21步:设置温度:在显示与操作面板上设定预期加热的最高温度值,预期加热的最高温度值比所测油膏的滴点标称值高80-100℃;进入下一步;
第22步:加热:在显示与操作面板上启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并使信号发射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开始工作;进入下一步;
第23步:运算及控制:温度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温度值实时地传送到运算及控制装置,当油膏滴落时,其运动被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到,此时,运算及控制发出指令,记录好对应的温度值,并送达显示与操作面板的显示单元,并发出指令关闭加热装置及信号发射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当温度到达设定值,并未出现油膏滴落时,运算及控制发出指令关闭加热装置及信号发射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同时,将未测到滴点的信息发送到显示与操作面板的显示单元;
第24步:输出结果:显示与操作面板的显示单元进行显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实例中,在试管2外套放适当的软木塞,将其置入容管腔中,并使试管底部位于观察孔处,使软木塞与容管腔侧壁紧密接触;取固定塞3套在试验杆4上,试验杆为玻璃温度计,通过人工观温记录滴点值,也达到了安全的目的,因为本实施实例中不存在明火。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实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增加了显示与操作面板,基本方法第实施实例3中的,只不过是通过人工观测记录。
当然,实施实例二、实施实例三中试验杆都可为玻璃温度计;实施实例三中试验杆还可为玻璃棒。
实施实例三中的信号发射装置及信号接收装置可以是红外线收发装置,也可以是其它无线等合适的装置,由于该类装置为成熟的现有技术,故并未画原理图及结构框图,所属技术领域的人员在上述文字描述的基础上即可实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的有益效果:装置简洁、操作简单、更安全环保;测试方法更科学合理、记录更准确;检验人员所花的时间更少,劳动强度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三的部分原理方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三采用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实例一
请见图1、参考图4及图5,一种线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壳体1、位于壳体内部的加热装置16、电源连接线;壳体上方为长方体形,长方体上的垂直方向具有多个互不相通的容管腔11,长方体上的水平方向具有多个与容管腔相对应的且互不相通的观察孔12,对应的观察孔与容管腔是相连通的,容管腔与观察孔都是直孔,观察孔是贯穿长方体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个侧面的;在长方体的前侧面的正投影上,观察孔位于对应的容管腔的中下部;加热装置是环绕在每一个容管腔外的。在试管2外套放适当的软木塞,将其置入容管腔中,并使试管底部位于观察孔处,使软木塞与容管腔侧壁紧密接触;取固定塞3套在试验杆4上,试验杆为玻璃温度计,通过人工观温记录滴点值,也达到了安全的目的,因为本实施实例中不存在明火。
实施实例二
请见图2、参考图4及图5,一种线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壳体1、位于壳体内部的加热装置16、显示与设置装置18、电源连接线、及位于壳体上的显示与操作面板13;壳体上方为长方体形,长方体上的垂直方向具有多个互不相通的容管腔11,长方体上的水平方向具有多个与容管腔相对应的且互不相通的观察孔12,对应的观察孔与容管腔是相连通的,容管腔与观察孔都是直孔,观察孔是贯穿长方体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个侧面的;在长方体的前侧面的正投影上,观察孔位于对应的容管腔的中下部;加热装置是环绕在每一个容管腔外的。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增加了显示与操作面板13,基本方法第实施实例3中的,只不过是通过人工观测记录。
实施实例三
请见图3、参考图4及图5,一种线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壳体1、位于壳体内部的加热装置16、显示与设置装置18、电源连接线、温度检测装置19、运算及控制装置17、位于壳体外的信号发射装置14及信号接收装置15、位于壳体上的显示与操作面板13;壳体上方为长方体形,长方体上的垂直方向具有多个互不相通的容管腔11,长方体上的水平方向具有多个与容管腔相对应的且互不相通的观察孔12,对应的观察孔与容管腔是相连通的,容管腔与观察孔都是直孔,观察孔是贯穿长方体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个侧面的;在长方体的前侧面的正投影上,观察孔位于对应的容管腔的中下部;加热装置是环绕在每一个容管腔外的;信号发射装置通过第一连接线141与运算及控制装置相连接,信号接收装置通过第二连接线151与运算及控制装置相连接,温度检测装置、显示与设置装置与运算及控制装置是电连接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实例中的线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它是按照以下方法步骤进行油膏的滴点检测的:
第20步:取样:取试管2,在试管外套放适当的软木塞,将其置入容管腔中,并使试管底部位于观察孔处,使软木塞与容管腔侧壁紧密接触;取固定塞3套在试验杆4上,取油膏涂覆在固定塞底部,将试验杆置入试管中,且不管与试管管壁及管底相接触,试验杆的底部位置在观察孔上方,固定塞是紧塞在试管中的;将信号发射装置从长方体的后侧面的观察孔装入,将信号接收装置从长方体的前侧面的观察孔装入,插上电源;进入下一步;
第21步:设置温度:在显示与操作面板上设定预期加热的最高温度值,预期加热的最高温度值比所测油膏的滴点标称值高80-100℃;进入下一步;
第22步:加热:在显示与操作面板上启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并使信号发射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开始工作;进入下一步;
第23步:运算及控制:温度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温度值实时地传送到运算及控制装置,当油膏滴落时,其运动被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到,此时,运算及控制发出指令,记录好对应的温度值,并送达显示与操作面板的显示单元,并发出指令关闭加热装置及信号发射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当温度到达设定值,并未出现油膏滴落时,运算及控制发出指令关闭加热装置及信号发射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同时,将未测到滴点的信息发送到显示与操作面板的显示单元;
第24步:输出结果:显示与操作面板的显示单元进行显示。
当然,实施实例二、实施实例三中试验杆都可为玻璃温度计;实施实例三中试验杆还可为玻璃棒。
实施实例三中的信号发射装置及信号接收装置可以是红外线收发装置,也可以是其它无线等合适的装置,由于该类装置为成熟的现有技术,故并未画原理图及结构框图,所属技术领域的人员在上述文字描述的基础上即可实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的有益效果:装置简洁、操作简单、更安全环保;测试方法更科学合理、记录更准确;检验人员所花的时间更少,劳动强度更低。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可以按其他种种形式实施运用,它们同样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线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壳体(1)、位于壳体内部的加热装置(16)、电源连接线;壳体上方为长方体形,长方体上的垂直方向具有多个互不相通的容管腔(11),长方体上的水平方向具有多个与容管腔相对应的且互不相通的观察孔(12),对应的观察孔与容管腔是相连通的,容管腔与观察孔都是直孔,观察孔是贯穿长方体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个侧面的;在长方体的前侧面的正投影上,观察孔位于对应的容管腔的中下部;加热装置是环绕在每一个容管腔外的。
2.一种线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壳体(1)、位于壳体内部的加热装置(16)、显示与设置装置(18)、电源连接线、及位于壳体上的显示与操作面板(13);壳体上方为长方体形,长方体上的垂直方向具有多个互不相通的容管腔(11),长方体上的水平方向具有多个与容管腔相对应的且互不相通的观察孔(12),对应的观察孔与容管腔是相连通的,容管腔与观察孔都是直孔,观察孔是贯穿长方体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个侧面的;在长方体的前侧面的正投影上,观察孔位于对应的容管腔的中下部;加热装置是环绕在每一个容管腔外的。
3.一种线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壳体(1)、位于壳体内部的加热装置(16)、显示与设置装置(18)、电源连接线、温度检测装置(19)、运算及控制装置(17)、位于壳体外的信号发射装置(14)及信号接收装置(15)、位于壳体上的显示与操作面板(13);壳体上方为长方体形,长方体上的垂直方向具有多个互不相通的容管腔(11),长方体上的水平方向具有多个与容管腔相对应的且互不相通的观察孔(12),对应的观察孔与容管腔是相连通的,容管腔与观察孔都是直孔,观察孔是贯穿长方体水平方向的前后两个侧面的;在长方体的前侧面的正投影上,观察孔位于对应的容管腔的中下部;加热装置是环绕在每一个容管腔外的;信号发射装置通过第一连接线(141)与运算及控制装置相连接,信号接收装置通过第二连接线(151)与运算及控制装置相连接,温度检测装置、显示与设置装置与运算及控制装置是电连接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及信号接收装置红外线信号发射装置及红外线信号接收装置。
CN201420001870.6U 2014-01-02 2014-01-02 一种线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72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01870.6U CN203672808U (zh) 2014-01-02 2014-01-02 一种线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01870.6U CN203672808U (zh) 2014-01-02 2014-01-02 一种线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72808U true CN203672808U (zh) 2014-06-25

Family

ID=50969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0187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72808U (zh) 2014-01-02 2014-01-02 一种线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728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3773A (zh) * 2014-01-02 2014-04-23 常熟市谷雷特机械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3773A (zh) * 2014-01-02 2014-04-23 常熟市谷雷特机械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3743773B (zh) * 2014-01-02 2016-04-06 新乡学院 一种线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72808U (zh) 一种线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
CN104316216A (zh) 基于botdr的输电线路导线温度分布式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02744485A (zh) 变压器的焊锡装置
CN103743773B (zh) 一种线缆用油膏的滴点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3688400U (zh) 一种变温粘滞系数测量仪
CN203595646U (zh) 一种液体粘度检测仪
CN202854124U (zh) 一种食用油脂特性检测仪
CN203672811U (zh) 一种线缆用油膏的闪点检测装置
CN204177502U (zh) 物料堆内部温度测量仪
CN204952955U (zh) 一种试管架
CN204260725U (zh) 一种防作弊视力表
CN205157516U (zh) 一种中和滴定实验装置
CN102117568B (zh) 一种物理实验仪器盒及探究物理实验范例
CN203433364U (zh) 一种用于电子通讯设备的调试装置
CN113075248B (zh) 一种润滑脂滴点自动测定装置
CN211179596U (zh) 一种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装置
CN102520006A (zh) 径向热管式大空间横管外表面空气自然对流传热实验装置
CN103207216B (zh) 一种球形水果糖度无损检测方法与检测装置
CN103267463A (zh) 用于弹簧垫圈弹性试验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202794076U (zh) 一种通过加热方式测量润滑油初馏点温度的装置
CN203351090U (zh) 液体压强测量仪
CN207472455U (zh) 一种热平衡检测设备
CN103743780A (zh) 一种线缆用油膏的闪点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3965067U (zh) 一种用于测量高温炮孔内部温度的测温装置
CN203941119U (zh) 石油凝点自动测定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1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