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62461U - 杯盖和泡茶杯/承接座的组合 - Google Patents

杯盖和泡茶杯/承接座的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62461U
CN203662461U CN201320687393.9U CN201320687393U CN203662461U CN 203662461 U CN203662461 U CN 203662461U CN 201320687393 U CN201320687393 U CN 201320687393U CN 203662461 U CN203662461 U CN 2036624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bowl cover
tea
tee
tea bre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8739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明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68739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624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624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6246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杯盖、泡茶杯和采用杯盖、泡茶杯组合承接座茶具。它具备结构简单、牢固,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很好可靠性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杯盖在泡茶加热水操作时不必打开杯盖,热量损失比较小,而且省去原来泡茶时反复地开盖和合盖操作动作,本实用新型的泡茶杯在泡茶时分茶不再需要反反复复地移动杯体,有效节约了泡茶过程的人手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承接座茶具组合,使用时容易操作,泡茶时可以不移动杯盖、泡茶杯和承接座,解决了背景技术的各种问题,它在技术性和经济性均具有突出的优越的性能。适合现代人们的生产需要,实现“随喝随冲”的目的效果。

Description

杯盖和泡茶杯/承接座的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通常涉及泡茶用具,并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杯盖、泡茶杯和采用杯盖、泡茶杯组合承接座茶具。
【背景技术】
目前,喝茶,品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现有的泡茶一般方式是,先用热水壶将水烧开,再把茶叶放入泡茶杯,将热水壶中的水倒入泡茶杯开始浸泡,放上杯盖,一定浸泡时间后再把茶液倒入分茶壶,然后分到各茶杯开始饮用,操作比较繁锁,整个泡茶的过程总是在反复的移动茶杯或杯盖,而且在加热水过程或分茶的过程容易烫伤,特别是泡茶的新手。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泡茶的用具的结构不易操作,没考虑到足够的安全性,无法实现“随喝随冲”,不符合节奏快的现代生活需要。
现有的杯盖大多数为陶瓷烧制成圆盖形,在杯盖上设有一个圆把手;
现有的泡茶杯的底部均为封闭的;
现有的承接座为盘状垫。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的问题,我研制了一种杯盖、泡茶杯和采用杯盖、泡茶杯组合承接座茶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杯盖、泡茶杯和采用杯盖、泡茶杯组合承接座茶具。它具备结构简单、牢固,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很好可靠性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杯盖在泡茶加热水操作警时不必打开杯盖,热量损失比较小,而且省去原来泡茶时反复地开盖和合盖操作动作,本实用新型的泡茶杯在泡茶时分茶不再需要反反复复地移动杯体,有效节约了泡茶过程的人手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承接座茶具组合,使用时容易操作,泡茶时可以不移动杯盖、泡茶杯和承接座,解决了背景技术的各种问题,它在技术性和经济性均具有突出的优越的性能。适合现代人们的生产需要,实现“随喝随冲”的目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杯盖,包括,杯盖体,所述杯盖体包括主座体和与位于所述主座体上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具有与所述主座体贯通容腔,所述容腔具有向上敞开口。
进一步地优选的方案,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主座体的中部。
进一步地优选的方案,所述主座体表面的边缘端至与所述凸起部相接端为线性过渡或/和非线性过渡。
进一步地优选的方案,所述杯盖体可由陶瓷、玻璃、塑料和金属材料的任一种材料制成,或是上述材料的任意组合制成。
进一步地优选的方案,所述主座体和凸起部制成一体结构或分体组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泡茶杯,包括具有向上开口的杯体,所述杯体由侧壁和底部相接形成,在所述侧壁或/和底部上设有供所述杯体与外界相通的通道。
在上述的泡茶杯中,所述通道内置过渡网,所述过渡网上分布有数个过滤孔,所述过滤网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
在上述的泡茶杯中,所述通道设有控制阀,以供所述通道反复开通或关闭;该泡茶杯还包括杯盖,所述杯体与所述杯盖相适配,所述杯盖为第一技术方案中的方案及其优选方案中所描述的杯盖。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承接座茶具组合,包括杯盖、泡茶杯,还包括承接座,所述承接座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泡茶杯或杯盖的容体,所述容体具有向下的通孔;所述承接座设有供液体流通或止流的手动控制阀。
在上述的具有承接座茶具组合中,所述杯盖为第一技术方案及其优选方案中所描述的杯盖;所述泡茶杯为第二技术方案及其优选方案中所提供的一种泡茶杯。
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能提供一种杯盖、泡茶杯和采用杯盖、泡茶杯组合承接座茶具。它具备结构简单、牢固,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很好可靠性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杯盖在泡茶加热水操作时不必打开杯盖,热量损失比较小,而且省去原来泡茶时反复地开盖和合盖操作动作,本实用新型的泡茶杯在泡茶时分茶不再需要反反复复地移动杯体,有效节约了泡茶过程的人手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承接座茶具组合,使用时容易操作,泡茶时可以不移动杯盖、泡茶杯和承接座,解决了背景技术的各种问题,它在技术性和经济性均具有突出的优越的性能。适合现代人们的生产需要,实现“随喝随冲”的目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杯盖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泡茶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承接座茶具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 、 “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物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上面”包括第和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是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之上”、“之下”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
请参看附图1所示的,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的实施例是一种杯盖,包括,杯盖体100,所述杯盖体包括主座体110和与位于所述主座体110上的凸起部120,所述凸起部120具有与所述主座体110贯通容腔130,所述容腔具有向上敞开口131。
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120位于所述主座体110的中部。
具体地,所述主座体110表面的边缘端111至与所述凸起部120的相接端112为线性过渡或/和非线性过渡。线性过渡也称为直线过渡,也就是表面可以是平整的平面或者是直斜面;非线性的过渡可以是圆弧形的,也可以是波纹状的,等等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之总称。
杯盖体100的制作材料不作特别的限制,具体可以列举的话,所述杯盖体可由陶瓷、玻璃、塑料和金属材料的任一种材料制成,或是上述材料的任意组合制成。当然采用陶瓷通用性更强,而且制造成本低。
所述主座体和凸起部制成一体结构或分体组合而成。制成一体,结构更简单和牢固,制作工艺成本和人力成本更低。
如图2所示的,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泡茶杯,包括具有向上开口的杯体200,所述杯体200由侧壁210和底部220相接形成,底部220上设有供所述杯体200与外界相通的通道230。当然了,通道230也可以单独在所述侧壁210上设置,或同时设置在所述侧壁210上。
在上述的泡茶杯中,所述通道230内置过渡网231,所述过渡网231上分布有数个过滤孔2311,所述过滤网2311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
在上述的泡茶杯中,所述通道设有控制阀240,以供所述通道230反复开通或关闭;该泡茶杯200还包括杯盖100,所述杯体210与所述杯盖100相适配。
如图3中所示的,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承接座茶具组合,包括杯盖100、泡茶杯200,还包括承接座300,所述承接座300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泡茶杯200的容体310,所述容体310具有向下的通孔311;所述承接座300设有供液体流通或止流的手动控制阀320。承接座300还设有支撑体330。
在上述的具有承接座茶具组合3中,所述杯盖1为杯盖为第一技术方案所描述的杯盖;所述泡茶杯2为第二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泡茶杯。
综合上述内容并结合所有附图,进一步描述泡茶操作过程:
先将茶叶(图中未示)放到泡茶杯2中盖上杯盖1,再向敞开口131加入热水,开始进行浸泡,需要饮用时,用茶杯340放在通孔311下方,打开手动控制阀320,茶液向下流向茶杯340,就可以饮用了,操作简单快捷,在泡茶作业时不需要再反复地移动,也就不会出现烫伤的事故,安全可靠。
在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较佳地”、“示例”、“进一步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者示例中以合适方式结合。
值得说明的是,杯盖、泡茶杯和承接座可以分开使用,或组合在一起使用,当然也可以是分开来制造或销售等,但这些均属于本专利的范围。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之。

Claims (10)

1.一种杯盖,包括,杯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体包括主座体和与位于所述主座体上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具有与所述主座体贯通容腔,所述容腔具有向上敞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主座体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座体表面的边缘端至与所述凸起部相接端为线性过渡或/和非线性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体可由陶瓷、玻璃、塑料和金属材料的任一种材料制成,或是上述材料的任意组合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座体和凸起部制成一体结构或分体组合而成。
6.一种泡茶杯,包括具有向上开口的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由侧壁和底部相接形成,在所述侧壁或/和底部上设有供所述杯体与外界相通的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内置过渡网,所述过渡网上分布有数个过滤孔,所述过滤网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设有控制阀,以供所述通道反复开通或关闭;该泡茶杯还包括杯盖,所述杯体与所述杯盖相适配,所述杯盖为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杯盖。
9.一种具有承接座茶具组合,包括杯盖、泡茶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接座,所述承接座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泡茶杯或杯盖的容体,所述容体具有向下的通孔;所述承接座设有供液体流通或止流的手动控制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承接座茶具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为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杯盖;所述泡茶杯为权利要求6或7中所述的泡茶杯。
CN201320687393.9U 2013-11-01 2013-11-01 杯盖和泡茶杯/承接座的组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624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87393.9U CN203662461U (zh) 2013-11-01 2013-11-01 杯盖和泡茶杯/承接座的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87393.9U CN203662461U (zh) 2013-11-01 2013-11-01 杯盖和泡茶杯/承接座的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62461U true CN203662461U (zh) 2014-06-25

Family

ID=50958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8739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62461U (zh) 2013-11-01 2013-11-01 杯盖和泡茶杯/承接座的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624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30831U (zh) 煮茶水壶
CN202477384U (zh) 一种便携式咖啡机
CN203662461U (zh) 杯盖和泡茶杯/承接座的组合
CN203676849U (zh) 一种养生泡茶机
CN202775506U (zh) 一种泡茶壶
CN102894887A (zh) 自动计时倒茶机
CN201958457U (zh) 带弹压式冲泡器的茶杯
CN203987275U (zh) 一种虹吸式半自动茶具
CN203314625U (zh) 电磁控自动倒酒的陶瓷酒壶
CN204427471U (zh) 煮茶杯
CN203736005U (zh) 具有温度显示功能的泡茶专用热水壶
CN204336473U (zh) 一种保温壶
CN207627058U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205513822U (zh) 手动调节茶汤浓度的双立姿茶壶
CN202959824U (zh) 结构改进的自动茶具
CN102429522B (zh) 一种防烫手的泡茶装置
CN204207593U (zh) 一种茶叶过滤器
CN203953171U (zh) 具有饮水功能的罩杯
CN202043998U (zh) 一种适合儿童学习使用水杯的防溢杯
CN201379353Y (zh) 泡茶壶
CN203153456U (zh) 一种锅盖
CN202919740U (zh) 一种带过滤网的新型泡茶器
CN208973395U (zh) 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磁力紫砂壶
CN112690626B (zh) 一种多功能加热水杯
CN203106555U (zh) 一种茶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Termination date: 201911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