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58739U - 手表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 - Google Patents
手表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658739U CN203658739U CN201320730287.4U CN201320730287U CN203658739U CN 203658739 U CN203658739 U CN 203658739U CN 201320730287 U CN201320730287 U CN 201320730287U CN 203658739 U CN203658739 U CN 2036587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y
- wheel
- change
- days
- wheel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表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其中换日三轮片与日个位二轮啮合,换日二轮组件与换日二齿轴啮合,第二换日二轮片与日个位轮啮合;日十位轮的周面安装有衬套,衬套的底面与小夹板接触;在日个位轮上同心安装有第二日个位盘部件和第一日个位盘部件,在第一日个位盘部件上同心安装有日十位盘部件;换日三齿轴轴台穿过小夹板上的宝石轴承与换日三轮片铆合为一体。有益效果是:三层同轴式大日历结构,同轴设置十位字盘和个位字盘,并且将个位字盘拆成同轴设置的两个字盘,最大限度的放大了日历字体;该结构避免了轮轴同轴设置产生的相互影响,减少了由于轮轴转动所产生的摩擦阻力,提高机芯的可靠性,减小了对机芯走时精度的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表的大日历显示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手表字盘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大日历手表显示机构中,字盘同轴式大日历的特点是机构中的个位字盘和十位字盘的旋转中心同轴,因此,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所占机芯空间较小,而且大日历字体也较其他方式的日历显示的字体大。
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551636 B中公开了一种手表字盘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该机构虽然在结构稳定性方面作了改进,如通过十位轮的上下支撑控制十位轮的轴向与径向的间隙,避免了十位字盘与个位字盘相互同轴设置而出现的相互影响而无法调节的缺点;同时减少了由于轮轴转动所产生的摩擦阻力,保证两字盘可灵活的更换日历。但相同尺寸的字盘印字越多,相应的字体的尺寸会越小。该结构个位字盘中需印10个数字,大日历字体尺寸还不能达到最大。
专利WO 2008/107310中公开了一种手表字盘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该机构的三层同轴式大日历则是将个位盘拆为两个字盘,最大限度的放大了日历字体。但是它所存在的缺点是:该结构的两个日个位轮轴和一个日十位轮轴同轴配合,使第一日个位轮轴内孔与第二日个位轮轴外径直径接触,第二日个位轮轴内孔与日十位轮轴外径直径接触,如此日十位轮轴便承受了三个定位簧的径向压力,第二日个位轮轴承受了两个定位簧的径向压力,而且此压力对日十位轮轴的摩擦力不能过大,否则便可能会带动日十位轮轴转动。此结构三个定位簧之间干扰较多,为保证换历的顺利进行,需对零件的精度加工有较要求,调整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字体尺寸大,便于装配的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表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包括,换日二轮组件、 铆合为一体的第二换日二轮片和换日二齿轴、换日三轮片、换日三齿轴、日十位轮、衬套、日个位轮、第二日个位盘部件、第一日个位盘部件 和 日十位盘部件;所述换日三轮片与日个位二轮啮合,所述换日二轮组件 与换日二齿轴啮合,第二换日二轮片与日个位轮啮合;所述日十位轮下方设置在主夹板的宝石轴承上,日十位轮的周面安装有衬套,衬套的底面与小夹板接触;在日个位轮上同心安装有第二日个位盘部件,在第二日个位盘部件 上同心安装有第一日个位盘部件,在第一日个位盘部件 上同心安装有日十位盘部件; 所述换日三齿轴轴台穿过小夹板上的宝石轴承与换日三轮片铆合为一体。
所述第二日个位盘部件包括铆合为一体的第二日个位盘和日个位二轮, 第二日个位盘为双层盘中的第二层字盘,第二日个位盘上顺时针均布印有日历个位数字016789六个数字;所述第一日个位盘部件 包括铆合为一体的日个位轮轴和第一日个位盘,第一日个位盘为双层盘中的第一层字盘,第一日个位盘上顺时针印有12345五个数字,在数字1和数字5之间留有一长方形孔,该长方形孔中显示的是第二层字盘的个位数字;所述日十位盘部件 包括铆合为一体的日十位轮轴和日十位盘,日十位盘上逆时针印有0123四个数字,日十位轮轴的中心有一方形凹孔。
所述日十位轮的下端一体形成有4个齿,其上端形成有与日十位轮轴的中心方形凹孔相适配方形凸起,日十位轮与日十位盘部件 通过螺钉固定为一体。
所述换日二轮组件 包括换日二轮片、换日轮钉、日十位换日轮、日个位换日轮、日个位换日二轮和换日二轮轴;所述日十位换日轮的外周面上有4个齿,其排列顺序为10﹕10﹕9﹕2;所述日个位换日二轮、换日轮钉和换日二轮轴压合为一体;换日二轮片的外周面上均匀分布31个全齿;所述日个位换日二轮和日个位换日轮外周面均匀分布有31个齿位,18个全齿和13个缺齿;所述日个位换日二轮与换日三齿轴啮合,所述日个位换日轮与换日二齿轴啮合,所述日十位换日轮与日十位轮啮合。
所述日个位二轮由第二日个位定位杆簧弹性变形定位,所述日个位轮由日个位定位杆簧弹性变形定位,所述日十位轮由日十位定位杆和日十位定位簧弹性变形定位。
所述换日二轮片由换日定位杆弹性变形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三层同轴式大日历结构,同轴设置十位字盘和个位字盘,并且将个位字盘拆成同轴设置的两个字盘,最大限度的放大了日历字体;十位轮设置衬套和宝石轴承控制其轴向与径向间隙,并且将衬套设置在十位轮与两个位轮之间,避免了轮轴同轴设置产生的相互影响,减少了由于轮轴转动所产生的摩擦阻力。提高机芯的可靠性,减小了对机芯走时精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轴向传动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平面传动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平面传动示意图;
图3为换日二轮组件平面示意图;
图4为日个位换日二轮平面示意图;
图5为日个位换日轮平面示意图;
图6为日十位换日轮平面示意图;
图7为第一日个位盘印字示意图;
图8为第二日个位盘印字示意图;
图9为第一日个位盘与第二日个位盘装配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10为日十位盘印字示意图;
图11~图17为日期由“31”到“11”换历过程示意图。
图中:
1:盖片 2:时轮 3:日过轮片 4:日过齿轴 5:换日轮片 6:换日挡钉
7:换日轮轴 8:换日头 9:换日二轮片 10:换日轮钉 11:日十位换日轮
12:日个位换日轮 13:日个位换日二轮 13’:日个位换日二轮部件
13”换日二轮组件 14:换日二轮轴 15:第二换日二轮片
16:换日二齿轴 17:换日三轮片 18:换日三齿轴
19:日十位轮 20:衬套 21:日个位轮 22:日个位二轮
23:第二日个位盘 23’: 第二日个位盘部件 24:日个位轮轴
25:第一日个位盘 25’:第一日个位盘部件 26:日十位轮轴
27:日十位盘 27’:日十位盘部件 28:日历轮螺钉
29:小夹板 30:主夹板 31:换日定位杆
32:日十位定位杆 33:日十位定位簧 34:日个位定位杆簧
35:日历快拨杆簧 36:日历快拨杆 37:第二日个位定位杆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a、2b所示,本实用新型手表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包括,换日二轮组件13”、 铆合为一体的第二换日二轮片15和换日二齿轴16、换日三轮片17、换日三齿轴18、日十位轮19、衬套20、日个位轮21、第二日个位盘部件23’、第一日个位盘部件25’和 日十位盘部件27’ ;所述换日三轮片17与日个位二轮22啮合,所述换日二轮组件13” 与换日二齿轴16啮合,第二换日二轮片15与日个位轮21啮合;所述日十位轮19下方设置在主夹板30的宝石轴承上,日十位轮19的周面安装有衬套20,衬套20的底面与小夹板29接触;日个位轮21上同心安装有第二日个位盘部件23’,在第二日个位盘部件23’ 上同心安装有第一日个位盘部件25’,在第一日个位盘部件25’ 上同心安装有日十位盘部件27’; 所述换日三齿轴18轴台穿过小夹板29上的宝石轴承与换日三轮片17铆合为一体。
该显示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机芯中间的时轮2,与时轮2啮合的日过轮片3,时轮2带动日过轮片3逆时针转动;与日过轮片3压合为一体的日过齿轴4,与日过齿轴4啮合的换日轮片5,日过齿轴4带动换日轮片5顺时针方向24小时转动一圈,换日轮片5上有一长孔,换日轮片5与换日轮轴7压合,换日轮轴7上设置有换日头8,二者间隙配合,换日轮片5控制换日头8的轴向间隙;与换日头8压合为一体的换日挡钉6,换日挡钉6在换日轮片5的长孔中移动。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换日轮片5与换日轮轴7压合为一体后,换日头8围绕换日轮轴7应能灵活转动,但转动的范围只能是换日挡钉6在换日轮片5长孔范围内,其中,换日轮片5中的长孔起到日历快拨时消除禁区的作用。
如图3所示,所述换日二轮组件13” 包括换日二轮片9、换日轮钉10、日十位换日轮11、日个位换日轮12、日个位换日二轮13和换日二轮轴14;所述日个位换日二轮13与换日轮钉10压合为一体,后与换日二轮轴14压合组成日个位换日二轮部件13’;所述日个位换日轮12、日十位换日轮11分别与换日二轮轴14和换日轮钉10间隙配合;所述换日二轮片9与换日二轮轴14压合为一体,同时与换日轮钉10间隙配合;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换日二轮组件13”中各轮片通过换日轮钉10与换日二轮轴14定位压合为一体且同轴旋转;所述换日头8在换日轮片5的带动下拨动换日二轮片9逆时针旋转,换日二轮片9的外周面上均匀分布31个全齿,由换日定位杆31弹性变形定位;此时换日定位杆31对换日二轮片9的定位即是对换日二轮组件13”的定位;所述日个位换日二轮13与换日三齿轴18啮合,在换日二轮片9的带动下拨动换日三齿轴18顺时针旋转。日个位换日二轮13,如图4所示,为外周面均匀分布31个齿的相应位置缺齿的轮片,共保留有18个齿;所述换日三齿轴18由主夹板30与小夹板29上的宝石轴承控制其轴向及径向间隙;所述换日三齿轴18轴台穿过小夹板29上的宝石轴承,与换日三轮片17铆合为一体,并以该宝石轴承为旋转中心,换日三轮片17与换日三齿轴18的铆合体能灵活转动;所述换日三轮片17与日个位二轮22啮合,并带动日个位二轮22逆时针旋转;所述日个位二轮22由第二日个位定位杆簧37弹性变形定位;所述第二日个位盘23与日个位二轮22铆合为一体组成第二日个位盘部件23’, 第二日个位盘作为大日历结构中日个位同轴排布的双层盘中的第二层盘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二日个位盘如图8所示,顺时针均布印有日历个位数字016789六个数字;所述日个位换日轮12与换日二齿轴16啮合,在换日二轮片9的带动下拨动换日二齿轴16顺时针旋转;日个位换日轮12如图5所示,为外周面均匀分布31个齿的相应位置缺齿的轮片,共保留有18个齿;值得注意的是:日个位换日轮12与日个位换日二轮13均为外周面均匀分布31个齿的相应位置缺齿的轮片,缺齿的位置则根据日历换历规律决定;所述第二换日二轮片15与换日二齿轴16铆合为一体,换日二齿轴16与日个位轮21啮合并带动日个位轮21逆时针旋转;所述日个位轮21由日个位定位杆簧34弹性变形定位;所述第二日个位盘部件23’同心放置在日个位轮21上,由其控制径向间隙(这句删除);所述日个位轮轴24与第一日个位盘25铆合为一体组成第一日个位盘部件25’,再与日个位轮21铆合组成大日历结构中日个位同轴排布的双层盘中的第一层字盘;所述第二日个位盘部件23’放置在日个位轮21和第一日个位盘部件25’之间,由第一日个位盘部件25’控制其轴向间隙,且能灵活转动;所述第一日个位盘25如图7所示,顺时针印有12345五个数字,在数字1和数字5之间留有一长方形孔,该长方形孔中所显示的是第二层字盘的个位数字;双层盘装配之后的效果如图9所示;所述衬套20固定设置在小夹板29上,同时控制日十位轮19和日个位轮21的径向间隙,及日十位轮19的轴向间隙;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日个位轮21与日个位二轮22都有相应的定位装置,在定位杆簧的作用下,两轮会对控制其径向间隙的零件产生向心的力。衬套的作用是避免日个位轮21与日个位二轮22对日十位轮19产生的直接的向心压力;所述日十位换日轮11在换日二轮片9的带动下逆时针方向旋转,带动与日十位换日轮11啮合的日十位轮19顺时针方向旋转;所述日十位轮19由日十位定位杆32和日十位定位簧33弹性变形定位;所述日十位轮19下方设置在主夹板30的宝石轴承上,而上方设置在与小夹板29固定的衬套20上;所述日十位换日轮11如图6所示,其外周面上有4个齿,其排列顺序为10﹕10﹕9﹕2;所述日十位轮19的下端一体形成有4个齿,其上端形成有方形凸起以及一个带有螺纹的盲孔;所述日十位轮轴26与日十位盘27铆合为一体组成日十位盘部件27’,其中日十位盘27如图10所示,逆时针印有0123四个数字,日十位轮轴26的中心有一方形凹孔;所述日十位轮19与日十位盘部件27’同轴设置,日十位轮19的中心方形凸起与日十位轮轴26的中心方形凹孔相适配,通过螺钉将所述日十位轮19与日十位盘部件27’固定为一体且同轴转动;之前所述的日个位轮21、第二日个位盘部件23’、第一日个位盘部件25’组成的组合体设置在日十位轮19与日十位盘部件27’之间,由日十位轮轴24控制所述组合体的轴向间隙;所述由第一日个位盘及第二日个位盘组成的日个位数字,与所述的日十位盘上的十位数字组成的两位数字,通过设置在表盘上的日期显示窗显示。所述日历快拨杆36和日历快拨簧35是大日历结构的快拨装置,在日历快拨簧35的作用下,按动日历快拨杆36,使之拨动换日二轮片9转动一个齿距,实现换历。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如图1、2a、2b所示,时轮2顺时针方向旋转,带动日过轮片3进而带动日过齿轴4逆时针方向旋转,与日过齿轴4啮合的换日轮片5顺时针旋转,并带动换日头8同方向转动。时轮2每12小时转一圈,换日轮片5则每24小时转一圈,并带动换日头8每24小时拨动换日二轮片31个齿的其中1个齿,即换日二轮片9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个齿距。与换日二轮片9压合为一体的日个位换日轮12、日十位换日轮11和日个位换日二轮13同时逆时针方向每24小时转过一个齿距。当换日二齿轴16、换日三齿轴18和日十位轮19分别与日个位换日轮12、日个位换日二轮13和日十位换日轮11处于啮合状态时,换日二齿轴16、换日三齿轴18和日十位轮19相应顺时针转过一个齿距。与日十位轮19同轴旋转的日十位盘27顺时针旋转实现十位数字跳动。与第二换日二轮片15啮合的日个位轮21,与换日三轮片17啮合的日个位二轮22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与日个位轮21一体转动的第一日个位盘25、与日个位二轮22一体转动的第二日个位盘23逆时针转动实现同轴日个位轮数字的转换。当换日二齿轴16、换日三齿轴18和日十位轮19分别与日个位换日轮12、日个位换日二轮13和日十位换日轮11不处于啮合状态时,换日二齿轴16、换日三齿轴18和日十位轮19固定不转动,日十位数字及两日个位数字不会变换。
图11至图17为日期转换时各齿轮轴运行过程示意图。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初始装配字盘时,日十位盘及第一日个位盘、第二日个位盘的显示数字与换日二轮组件的定位是有相对位置的。如图11所示,日十位盘27显示数字为“3”,第一层个位盘即第一日个位盘25显示是“方框”,第二层个位盘即第二日个位盘23显示数字是“1”,日期显示“31”,此时日十位换日轮11与日个位换日轮12处于即将啮合状态。当时轮2每12小时顺时针旋转一圈时,带动换日头8顺时针24小时拨动换日二轮片9一个齿距,进而带动与换日二轮片9一体结构的日十位换日轮11、日个位换日轮12及日个位换日二轮13逆时针旋转一个齿距。日十位换日轮11拨动日十位轮19使之以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齿距,即日十位轮旋转90度,字盘上的数字由“3”变换到“0”。同时日个位换日轮12与换日二齿轴16啮合,拨动换日二齿轴16转过一个齿距,与换日二齿轴16一体结构的第二换日二轮片15带动日个位轮21逆时针转过一个齿距,从而带动第一日个位盘25上“方框”变换为数字“1”。由于日个位换日二轮13与换日三齿轴18啮合处的缺齿状态,造成换日三齿轴18固定不动,进而导致位于第二层的第二日个位盘23的位置不动,显示数字仍然是“1”。日期显示由“31”变换到下个月的“01”。
如图12所示,日期显示为“01”。此时日个位换日轮12、日个位换日二轮13分别与换日二齿轴16、换日三齿轴18处于即将啮合的状态。由时轮2传递过来的能量带动日个位换日轮12、日个位换日二轮13分别与换日二齿轴16、换日三齿轴18啮合,进而带动与第二换日二轮片15啮合的日个位轮21及同轴旋转的第一日个位盘25逆时针转过一个齿距,由数字“1”变换到“2”;带动与换日三轮片17啮合的日个位二轮22及同轴旋转的第二日个位盘23转过一个齿距,由数字“1”变换到“6”。此时日十位换日轮11与日十位轮19不处在啮合状态,日十位轮19及日十位盘27固定不动。日期由“01”变换为“02”。
如图13所示,日期显示为“02”。此时日个位换日轮12与换日二齿轴16处于即将啮合状态。由时轮2传递过来的能量带动与第二换日二轮片15啮合的日个位轮21及同轴旋转的的第一日个位盘25逆时针连续转动四个齿距,由数字“2”逆时针变换到“方框”。由于日十位换日轮11、日个位换日二轮13与日十位轮19、换日三齿轴18不处在啮合状态,故日十位盘27与第二日个位盘23位置固定不动,分别显示数字“0”和“6”。日期由“02”变换为“06”。
如图14所示,日期显示为“06”。此时日个位换日二轮13与换日三齿轴18处于即将啮合状态。由时轮传递过来的能量带动与换日三轮片17啮合的日个位二轮22及同轴旋转的第二日个位盘23逆时针连续旋转3个齿距,由数字“6”变换到“9”。由于日十位换日轮11、日个位换日轮12与日十位轮19、换日二齿轴16不处在啮合状态,故日十位盘27、第一日个位盘25位置固定不动,分别显示数字“0”和“方框”。日期显示由“06”变换到“09”。
如图15所示,日期显示为“09”。此时日十位换日轮11、日个位换日二轮13分别与日十位轮19、换日三齿轴18处于即将啮合状态。由时轮传递过来的能量带动日十位轮19顺时针转过一个齿距,日十位盘27数字显示由“0”变换到“1”。带动与换日三轮片17啮合的日个位二轮22逆时针旋转一个齿距,第二日个位盘23数字显示由“9”变换到“0”。由于日个位换日轮12与换日二齿轴16不处在啮合状态,故第一日个位盘25位置固定不动,仍然显示“方框”。日期显示由“09”变换到“10”。
如图16所示,日期显示为“10”。此时日个位换日轮12、日个位换日二轮13分别与换日二齿轴16、换日三齿轴18处于即将啮合状态。由时轮2传递过来的能量带动与第二换日二轮片15啮合的日个位轮21及同轴旋转的第一日个位盘25逆时针转过一个齿距,由“方框”变换到“1”;带动与换日三轮片17啮合的日个位二轮22及同轴旋转的第二日个位盘23转过一个齿距,由数字“0”变换到“1”。此时由于日十位换日轮11与日十位轮19不处在啮合状态,故日十位盘27显示数字固定不动。日期显示由“10”变换到“11”。
图11-图17为日期由“31”到“11”的转换过程,之后的日期转换的规律与前面所述相同。
值得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例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构思,也可以基本相同的结构传动,对表盘的布局进行调整,也可将大日历显示装置设置在手表表盘的任意位置,依然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只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的实施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手表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换日二轮组件(13”)、 铆合为一体的第二换日二轮片(15)和换日二齿轴(16)、换日三轮片(17)、换日三齿轴(18)、日十位轮(19)、衬套(20)、日个位轮(21)、第二日个位盘部件(23’)、第一日个位盘部件(25’) 和 日十位盘部件(27’);所述换日三轮片(17)与日个位二轮(22)啮合,所述换日二轮组件(13”)与换日二齿轴(16)啮合,第二换日二轮片(15)与日个位轮(21)啮合;所述日十位轮(19)下方设置在主夹板(30)的宝石轴承上,日十位轮(19)的周面安装有衬套(20),衬套(20)的底面与小夹板(29)接触;在日个位轮(21)上同心安装有第二日个位盘部件(23’),在第二日个位盘部件(23’) 上同心安装有第一日个位盘部件(25’),在第一日个位盘部件(25’) 上同心安装有日十位盘部件(27’); 所述换日三齿轴(18)轴台穿过小夹板(29)上的宝石轴承与换日三轮片(17)铆合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日个位盘部件(23’)包括铆合为一体的第二日个位盘(23)和日个位二轮(22), 第二日个位盘(23)为双层盘中的第二层字盘,第二日个位盘(23)上顺时针均布印有日历个位数字016789六个数字;所述第一日个位盘部件(25’) 包括铆合为一体的日个位轮轴(24)和第一日个位盘(25),第一日个位盘(25)为双层盘中的第一层字盘,第一日个位盘(25)上顺时针印有12345五个数字,在数字1和数字5之间留有一长方形孔,该长方形孔中显示的是第二层字盘的个位数字;所述日十位盘部件(27’) 包括铆合为一体的日十位轮轴(26)和日十位盘(27),日十位盘(27)上逆时针印有0123四个数字,日十位轮轴(26)的中心有一方形凹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表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日十位轮(19)的下端一体形成有4个齿,其上端形成有与日十位轮轴(26)的中心方形凹孔相适配方形凸起,日十位轮(19)与日十位盘部件(27’) 通过螺钉固定为一体。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日二轮组件(13”) 包括换日二轮片(9)、换日轮钉(10)、日十位换日轮(11)、日个位换日轮(12)、日个位换日二轮(13)和换日二轮轴(14);所述日十位换日轮(11)的外周面上有4个齿,其排列顺序为10﹕10﹕9﹕2;所述日个位换日二轮(13)、换日轮钉(10)和换日二轮轴(14)压合为一体;换日二轮片(9)的外周面上均匀分布31个全齿;所述日个位换日二轮(13)和日个位换日轮(12)外周面均匀分布有31个齿位,18个全齿和13个缺齿;所述日个位换日二轮(13)与换日三齿轴(18)啮合,所述日个位换日轮(12)与换日二齿轴(16)啮合,所述日十位换日轮(11)与日十位轮(19)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日个位二轮(22)由第二日个位定位杆簧(37)弹性变形定位,所述日个位轮(21)由日个位定位杆簧(34)弹性变形定位,所述日十位轮(19)由日十位定位杆(32)和日十位定位簧(33)弹性变形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表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日二轮片(9)由换日定位杆(31)弹性变形定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730287.4U CN203658739U (zh) | 2013-11-18 | 2013-11-18 | 手表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730287.4U CN203658739U (zh) | 2013-11-18 | 2013-11-18 | 手表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658739U true CN203658739U (zh) | 2014-06-18 |
Family
ID=50925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730287.4U Active CN203658739U (zh) | 2013-11-18 | 2013-11-18 | 手表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65873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78314A (zh) * | 2014-07-09 | 2016-01-27 | 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手表大字体24时显示机构 |
-
2013
- 2013-11-18 CN CN201320730287.4U patent/CN20365873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78314A (zh) * | 2014-07-09 | 2016-01-27 | 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手表大字体24时显示机构 |
CN105278314B (zh) * | 2014-07-09 | 2017-07-04 | 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手表大字体24时显示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242634B2 (ja) | 時計用日付機構 | |
CN103713510B (zh) | 一种机械手表的环形时分显示机构 | |
US7835229B2 (en) | Date mechanism for a timepiece | |
CN203658739U (zh) | 手表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 | |
CN101846961B (zh) | 一种带有两个陀飞轮的机械手表 | |
CN102854789B (zh) | 一种手表的年度日历显示机构 | |
CN202870462U (zh) | 机械手表的环形时分显示机构 | |
CN201364467Y (zh) | 带有双擒纵机构的机械手表 | |
CN111258205A (zh) | 一种手表中的星空月相显示机构 | |
CN201402375Y (zh) | 带有两个陀飞轮的机械手表 | |
CN101551636B (zh) | 一种手表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 | |
CN201181402Y (zh) | 手表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 | |
CN205176486U (zh) | 瞬跳式数字显示时间机构 | |
CN201210232Y (zh) | 手表叠加式大日历显示机构 | |
CN202548538U (zh) | 手表月相指针的飞返机构 | |
CN201698160U (zh) | 女式圆形陀飞轮机械手表 | |
CN203012357U (zh) | 手表的能量储存指示机构 | |
CN202177785U (zh) | 手表的年度日历显示机构 | |
CN2521636Y (zh) | 手表并列式大日历机构 | |
CN201007790Y (zh) | 世界时手表的二时区24时指针的独立调整机构 | |
CN201007789Y (zh) | 从手表中心传递动力的带快拨的双字盘大日历手表机构 | |
CN2407378Y (zh) | 时钟全自动翻跳显示日历装置 | |
CN204595434U (zh) | 一种手表表盘全景动态显示机构 | |
CN205028031U (zh) | 一种高集成度的程控大日历机构 | |
CN2602405Y (zh) | 钟表同轴式大日历显示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ssignee: TIANJIN SEA-GULL WATCH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Tianjin Mew Watch Industry Group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4120000105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Coaxial big-calendar display mechanism of a watch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1201 |
|
LICC |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