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47847U - 负压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负压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47847U
CN203647847U CN201320613876.4U CN201320613876U CN203647847U CN 203647847 U CN203647847 U CN 203647847U CN 201320613876 U CN201320613876 U CN 201320613876U CN 203647847 U CN203647847 U CN 203647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ng tank
liquid collecting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device
pressure drain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1387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阳
刘文杰
曹海萍
朱敦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Original Assignee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filed Critical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riority to CN20132061387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47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47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4784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包括:真空泵,集液罐,连通所述真空泵和集液罐的第一导管,其中,所述集液罐通过旋转部件与真空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引流装置可以佩戴在病患身上的,并且在病患动作幅度较大或变换体位时减少集液罐倾覆的可能,从而尽可能地避免集液罐中的液体进入真空泵并造成真空泵的损坏。

Description

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引流装置是利用负压在病患伤口处吸引并收集血液或渗出液的医疗装置。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可以佩戴在病患身上的负压引流装置,包括一个集液罐,用来收集血液或渗出液。然而,当病患动作幅度较大或变换体位时,常常会导致集液罐倾覆,致使集液罐中的液体进入负压引流装置的真空泵,造成泵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或者减轻上述现有使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可以在病患动作幅度较大或变换体位时减少集液罐倾覆的可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包括:真空泵,集液罐,连通所述真空泵和集液罐的第一导管;其中,所述集液罐通过旋转部件与真空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旋转部件为旋转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旋转部件为球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集液罐的重心位于集液罐的下半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集液罐的底部设置有重力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集液罐上还设置有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经所述第一孔与所述集液罐连通,所述第二导管经第二孔与所述集液罐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孔处还设置有半透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当所述旋转部件为旋转轴时,所述旋转轴是中空的,所述第一导管穿过所述旋转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当所述旋转部件为旋转轴时,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限位保护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当所述旋转部件为旋转轴时,所述限位保护部件通过螺纹与旋转轴连接,所述限位保护部件的外径大于旋转轴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引流装置可以佩戴在病患身上的,并且在病患动作幅度较大或变换体位时减少集液罐倾覆的可能,从而尽可能地避免集液罐中的液体进入真空泵并造成真空泵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的其它实用新型目的以及可以取得的其它技术效果将在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对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和附图的示意进行阐述。
附图说明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负压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负压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负压引流装置中的球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负压引流装置中的限位保护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所述具体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压引流装置100,包括:真空泵10,集液罐20,连通所述真空泵10和集液罐20的第一导管40,其中,所述集液罐20通过旋转部件30与真空泵10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压引流装置100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佩戴在病患身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因为集液罐20通过旋转部件30与真空泵10连接,所以当在病患动作幅度较大或变换体位时,集液罐20可以凭借自身重力保持或基本保持在竖直位置,减少集液罐20倾覆的可能,从而尽可能地避免集液罐20中的液体进入真空泵10并造成真空泵10的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所述旋转部件30可以是旋转轴,集液罐20可以凭借自身重力沿旋转轴转动,以将其自身保持或基本保持在竖直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3,所述旋转部件30可以是球铰,集液罐20可以凭借自身重力向任何方向转动,以将其自身保持或基本保持在竖直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可以根据需要将集液罐20的重心设置在集液罐20的下半部分,或者也可以在集液罐20的底部设置一个重力部件60,这些方式都有助于集液罐20凭借自身重力保持或基本保持在竖直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可以用第一导管40连通真空泵10和集液罐20,用第二导管50连通集液罐20和吸引部件(吸引部件图中未示出),这样,当真空泵10启动后,吸引部件在病患伤口处吸引的血液或渗出液经第二导管50被收集在集液罐20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2,可以在第一导管40的管内或管口处设置一个半透膜70,该半透膜70具有比空气分子大且比水分子小的孔径,这种方式有助于进一步避免集液罐20中的液体进入真空泵10并造成真空泵10的损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该半透膜70设置在第一导管40的管内或管口处;例如可以将该半透膜70设置在集液罐20的第一孔41处,该第一导管40经第一孔41与集液罐20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2,当旋转部件30是旋转轴时,旋转轴可以是中空的,第一导管40穿过旋转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和图4,当旋转部件30是旋转轴时,可以在旋转轴上设置一个限位保护部件80。该限位保护部件80可以用来确保集液罐20不会从旋转轴上滑落。该限位保护部件80可以通过螺纹81或其他合适的方式与旋转轴连接,该限位保护部件80的外径大于旋转轴的外径。
实施例
以下提供的实施例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这些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一种负压引流装置100,包括:
真空泵10;
集液罐20,集液罐20上设有第一孔41和第二孔51;
第一导管40,第一导管40的一端经第一孔41与集液罐20连通,第一导管40的另一端与真空泵10连通;
第二导管50,第二导管50的一段经第二孔51与集液罐20连通,第二导管50的另一端与吸引部件(吸引部件图中未示出)连通;
重力部件60,重力部件60设置在集液罐20的底部,以使集液罐20的重心位于集液罐20的下半部分;
其中,
集液罐20通过旋转轴30与真空泵10连接;
旋转轴30是中空的,第一导管40穿过旋转轴30;
旋转轴30上设有一个限位保护部件80,限位保护部件80的外径大于旋转轴30的外径,限位保护部件80通过螺纹81与旋转轴30连接,以确保集液罐20不会从旋转轴30上滑落。
这种负压引流装置100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佩戴在病患身上。
因为集液罐20通过旋转轴30与真空泵10连接,所以当在病患动作幅度较大或变换体位时,集液罐20可以凭借自身重力保持或基本保持在竖直位置,减少集液罐20倾覆的可能,从而尽可能地避免集液罐20中的液体进入真空泵10并造成真空泵10的损坏。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100,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孔41处还设置有半透膜70,该半透膜70具有比空气分子大且比水分子小的孔径,该半透膜70有助于进一步避免集液罐20中的液体进入真空泵10。
实施例3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包括:
真空泵10;
集液罐20,集液罐20上设有第一孔41和第二孔51;
第一导管40,第一导管40的一端经第一孔41与集液罐20连通,第一导管40的另一端与真空泵10连通;
第二导管50,第二导管50的一段经第二孔51与集液罐20连通,第二导管50的另一端与吸引部件(吸引部件图中未示出)连通;
重力部件60,重力部件60设置在集液罐20的底部,以使集液罐20的重心位于集液罐20的下半部分;
其中,
集液罐20通过球铰30与真空泵10连接。
这种负压引流装置100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佩戴在病患身上。
因为集液罐20通过球铰30与真空泵10连接,所以当在病患动作幅度较大或变换体位时,集液罐20可以凭借自身重力保持或基本保持在竖直位置,减少集液罐20倾覆的可能,从而尽可能地避免集液罐20中的液体进入真空泵10并造成真空泵10的损坏。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仅例示性的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熟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改变和改进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申请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包括: 
真空泵, 
集液罐,和 
连通所述真空泵和集液罐的第一导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液罐通过旋转部件与真空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为旋转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为球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罐的重心位于集液罐的下半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罐的底部设置有重力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罐上还设置有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经所述第一孔与所述集液罐连通,所述第二导管经第二孔与所述集液罐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处还设置有半透膜。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是中空的,所述第一导管穿过所述旋转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限位保护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保护部件通过螺纹与旋转轴连接,所述限位保护部件的外径大于旋转轴的外径。 
CN201320613876.4U 2013-09-30 2013-09-30 负压引流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47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13876.4U CN203647847U (zh) 2013-09-30 2013-09-30 负压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13876.4U CN203647847U (zh) 2013-09-30 2013-09-30 负压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47847U true CN203647847U (zh) 2014-06-18

Family

ID=50914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13876.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47847U (zh) 2013-09-30 2013-09-30 负压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478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7360A (zh) * 2015-02-11 2015-06-03 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压伤口治疗设备
CN104689391A (zh) * 2015-03-05 2015-06-10 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压伤口治疗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7360A (zh) * 2015-02-11 2015-06-03 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压伤口治疗设备
CN104667360B (zh) * 2015-02-11 2017-07-14 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压伤口治疗设备
CN104689391A (zh) * 2015-03-05 2015-06-10 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压伤口治疗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601657T3 (es) Sistemas para manipulación de tejido descentrado
CN203647847U (zh) 负压引流装置
CN204932405U (zh) 内分泌积液引流装置
CN204219505U (zh) 一种报警式输液器
CN204684406U (zh) 一种吸痰连接管的固定装置
CN204092699U (zh) 新型自动液位控制、自止液输液器
CN205031633U (zh) 一种流速可调节的冲洗袋
JP2012509713A5 (zh)
CN201286916Y (zh) 安全双输液滴管
CN205073021U (zh) 一种可以快速吸除烟雾的负压手术吸引管
CN203935452U (zh) 一种胸外科引流水封瓶
CN204910244U (zh) 速度可控型医疗引流装置
CN204208096U (zh) 一种神经外科上专用的智能化引流装置
CN204275158U (zh) 输液器
CN203898847U (zh) 安全输液器新型结构
CN209596285U (zh) 一种能够调节流速的防倒吸血透内瘘穿刺针
CN203244655U (zh) 新型输液器
CN203139181U (zh) 医用通用负压瓶
CN219847575U (zh) 带预警装置的防溢出外科吸引液储存瓶
CN202876025U (zh) 一种导管
CN204293579U (zh) 一种icu用快速引流装置
CN204428505U (zh) 一种新型洗胃装置
CN203989158U (zh) 挡板调节式注射器负压引流装置
CN202526653U (zh) 一种肾内科用腹膜透析导管
CN204521711U (zh) 一种改进后的吸引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