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41781U - 一种移动终端用托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用托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41781U
CN203641781U CN201320649498.5U CN201320649498U CN203641781U CN 203641781 U CN203641781 U CN 203641781U CN 201320649498 U CN201320649498 U CN 201320649498U CN 203641781 U CN203641781 U CN 203641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protuberance
bracket used
mainboard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494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小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64949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41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41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4178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用托架,包括主板和沿主板端缘朝远离主板方向延伸的侧板,主板和侧板围合形成一容纳体,在容纳体内主板上凸出设置有第一凸部,第一凸部可将容纳体隔离出容纳移动终端的一容纳空间,第一凸部的至少一侧端与主板之间形成可抵持移动终端一端部的第一卡持位,且与第一卡持位相对应的第一凸部的侧端端壁与相邻的侧板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移动终端的长度。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移动终端用托架内,不仅可以更好地利用移动终端看视频、小说和浏览网页外,还可以增加手握持的舒适感,且可以减少移动终端的抖动,使长时间看视频、小说和浏览网页时不易产生疲倦感。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用托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用托架。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所用的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可以用来看视频、小说以及浏览网页等,但一般手机较小,平板电脑又很薄,用手握持托住移动终端看视频、小说以及浏览网页等的时候,舒适感比较差且容易发生抖动,会容易造成疲倦感,对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用托架,解决了以往用手直接托着移动终端看视频、小说以及浏览网页等舒适感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终端用托架,包括主板和沿所述主板端缘朝远离所述主板方向延伸的侧板,所述主板和所述侧板围合形成一容纳体,在所述容纳体内所述主板上凸出设置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可将所述容纳体隔离出容纳所述移动终端的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凸部的至少一侧端与所述主板之间形成可抵持所述移动终端一端端部的第一卡持位,且与所述第一卡持位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凸部的侧端端壁与相邻的所述侧板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移动终端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用托架中,与所述第一卡持位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凸部的侧端端壁与相邻的所述侧板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移动终端长度的1/5~1/2。
在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用托架中,所述第一凸部上表面凸出设置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的至少一侧端与所述第一凸部之间形成可抵持所述移动终端一端端部的第二卡持位,且与所述第二卡持位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凸部的侧端端壁与相邻的所述侧板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移动终端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用托架中,所述主板上与容纳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纳空间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手指可伸入的贯穿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用托架中,所述侧板高度为20mm-3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用托架中,所述主板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用托架中,所述主板截面为多边形,所述主板外周转角端呈圆弧曲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用托架中,所述第一凸部截面为矩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用托架中,所述第一凸部外周转角端呈圆弧曲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用托架中,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用托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将移动终端斜立摆放在移动终端用托架内或完全放置于移动终端用托架内,不仅可以更好地利用移动终端看视频、小说和浏览网页外,由于移动终端用托架较大,可以方便用双手拿着移动终端用托架,增加手握持的舒适感,且可以减少移动终端的抖动,使长时间看视频、小说和浏览网页时不易产生疲倦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用托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用托架的第一实施例使用第一卡持位抵持移动终端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用托架的第一实施例将移动终端内置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用托架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用托架的第四实施例使用第二卡持位抵持移动终端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用托架的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用托架的第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用托架的结构原理和具体实现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终端用托架,包括主板1和沿主板1端缘朝远离主板1方向延伸的侧板2,主板1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优选为多边形,更优选地为矩形。其中移动终端主要指手机或平板电脑。
当主板1截面为多边形时,主板1外周转角端10呈圆弧曲面,则主板1端缘远离主板1方向延伸的侧板2外周面的转角端20也为圆弧曲面,这样防止在使用时划伤皮肤。
如图1-3所示,主板1和侧板2形成一容纳体(图中未标示),侧板2的高度为25mm。在容纳体内主板1上凸出设置有第一凸部3,第一凸部3可将容纳体隔离出容纳移动终端100的一容纳空间,即在第一凸部3以外的容纳体内留有可将移动终端100容纳放置其中的容纳空间,这样移动终端100可完全放置在该移动终端用托架内,用两只手托着移动终端用托架,进行看视频、小说和浏览网页等。
第一凸部3至少一侧端与主板1之间形成大致呈阶梯状的第一卡持位30,且与第一卡持位30相对应的第一凸部3的侧端端壁与相邻的侧板2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移动终端100的长度。因此移动终端100的一端端部可以抵持在第一卡持位30上,移动终端100的背面靠在侧板2上,用两只手托着移动终端用托架,即移动终端除了可以完全放入移动终端用托架内,还可以斜立置于移动终端用托架内,无论移动终端怎样放置都可以增加手持的舒适感,且同时可减少移动终端的抖动,即使长时间看视频、小说和浏览网页也不易觉得太疲倦。优选地,与第一卡持位30相对应的第一凸部3的侧端端壁与相邻的侧板2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移动终端100长度的1/5~1/2。
第一凸部3截面优选为矩形,第一凸部3外周转角端31呈圆弧曲面,同样是为了防止划伤皮肤。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侧板2的高度为20mm。
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侧板2的高度为30mm。
实施例4:如图4-5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凸部3上还凸出设置有第二凸部4,第二凸部4的至少一侧端与第一凸部3之间形成阶梯状的同样可抵持移动终端100的第二卡持位40,且与第二卡持位40相对应的第二凸部4的侧端端壁与相邻的侧板2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移动终端100的长度。
通过这样设计,移动终端100的一端端部还可以抵持在第二卡持位40,移动终端100的背面靠在相邻的侧板2上,用两只手托着移动终端用托架,同样可以增加手持的舒适感,减少移动终端的抖动。
优选地,如图5所示,与第二卡持位40相对应的第二凸部4的侧端设为第一侧端(图中未标示),其它侧端依次设为第二侧端42、第三侧端43和第四侧端44,则第二侧端42、第三侧端43和第四侧端44的端面分别与第一凸部3相对应的各侧端端面在同一平面内,这样有利于美观。
实施例5: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侧板2的高度为30mm。
实施例6: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侧板2的高度为20mm。
实施例7: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主板1上与容纳移动终端100的容纳空间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手指可伸入的贯穿孔5。这样当移动终端100放入该容纳空间内时,若想将移动终端100从容纳空间内拿出,可以用手指从主板1的外部伸入贯穿孔5将移动终端100顶出,方便移动终端100的取出。
实施例8:与实施例7不同之处在于:侧板2的高度为30mm。
实施例9:与实施例7不同之处在于:侧板2的高度为20mm。
实施例10: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主板1上与容纳移动终端100的容纳空间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手指可伸入的贯穿孔5。这样当移动终端100放入该容纳空间内时,若想将移动终端100从容纳空间内拿出,可以用手指从主板1的外部伸入贯穿孔5将移动终端100顶出,方便移动终端100的取出。
实施例11:与实施例10不同之处在于:侧板2的高度为30mm。
实施例12:与实施例10不同之处在于:侧板2的高度为20mm。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或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用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1)和沿所述主板(1)端缘朝远离所述主板(1)方向延伸的侧板(2),所述主板(1)和所述侧板(2)围合形成一容纳体,在所述容纳体内所述主板(1)上凸出设置有第一凸部(3),所述第一凸部(3)可将所述容纳体隔离出容纳所述移动终端(100)的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凸部(3)的至少一侧端与所述主板(1)之间形成可抵持所述移动终端(100)一端端部的第一卡持位(30),且与所述第一卡持位(30)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凸部(3)的侧端端壁与相邻的所述侧板(2)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移动终端(100)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用托架,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卡持位(30)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凸部(3)的侧端端壁与相邻的所述侧板(2)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移动终端(100)长度的1/5~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3)上表面凸出设置有第二凸部(4),所述第二凸部(4)的至少一侧端与所述第一凸部(3)之间形成可抵持所述移动终端(100)一端端部的第二卡持位(40),且与所述第二卡持位(40)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凸部(4)的侧端端壁与相邻的所述侧板(2)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移动终端(100)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上与容纳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容纳空间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手指可伸入的贯穿孔(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高度为20mm-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截面为多边形,所述主板(1)外周转角端(10)呈圆弧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3)截面为矩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3)外周转角端(31)呈圆弧曲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CN201320649498.5U 2013-10-21 2013-10-21 一种移动终端用托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41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49498.5U CN203641781U (zh) 2013-10-21 2013-10-21 一种移动终端用托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49498.5U CN203641781U (zh) 2013-10-21 2013-10-21 一种移动终端用托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41781U true CN203641781U (zh) 2014-06-11

Family

ID=50873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4949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41781U (zh) 2013-10-21 2013-10-21 一种移动终端用托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417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2011011176A (es) Interaccion de linea de tiempo de medios.
CN204718497U (zh) 一种新型电子视窗防弹盾牌
CN202375669U (zh) 一种内置式多媒体美容镜
CN203641781U (zh) 一种移动终端用托架
CN201976157U (zh) 适合阅读电子书的移动电话
CN204883601U (zh) 一种用于平板电脑的键盘
CN205691866U (zh) 一种用于vr眼镜的手机固定装置
CN204631460U (zh) 智能手表
CN204083737U (zh) 一种移动终端用托架
CN203482251U (zh) 杯式手机壳
CN201698279U (zh) 时钟机箱
CN204117055U (zh) 一种带有触摸板的平板电脑保护套
CN203191951U (zh) 一种卫浴用透明显示器
CN203028379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保护套装置
CN204483180U (zh) 一种多功能帽子
CN202774726U (zh) 可收纳耳机的镶嵌式手机套壳
CN201984576U (zh) 柜面一体化信息交互终端设备
CN204169240U (zh) 便携设备保护套
CN203106200U (zh) 一种办公桌整理器
CN203052127U (zh) 大型平板电视的固定式底座
CN202794756U (zh) 多功能钛锗磁保健眼镜
CN202001793U (zh) 一种手机或平板电脑的播放架
CN201673635U (zh) 一种便携式播放器、电子阅读器
CN203311323U (zh) 一种平板电脑外壳
CN203537451U (zh) 钥匙环套接式手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

Termination date: 201410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