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31920U - 电子配线线缆 - Google Patents

电子配线线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31920U
CN203631920U CN201320837873.9U CN201320837873U CN203631920U CN 203631920 U CN203631920 U CN 203631920U CN 201320837873 U CN201320837873 U CN 201320837873U CN 203631920 U CN203631920 U CN 2036319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rystal head
bar
strip
plastic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3787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明
曹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EOXUN NETWORK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EOXUN NETWORK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EOXUN NETWORK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EOXUN NETWORK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3787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319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319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3192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配线线缆,属于电气连接件领域。该电子配线线缆包括线缆和水晶头,所述水晶头的后端与所述线缆的接头插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晶头包括塑料壳体,所述塑料壳体前端设有接电端子,所述塑料壳体后端设有与线缆插接的插槽,所述塑料壳体上表面两侧边分别开设有条形槽,每个所述条形槽内装有金属条,所述金属条包括一根直线条,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直线条末端的U形条,所述U形条的自由端垂直于所述直线条地连接于所述直线条的末端,所述条形槽的形状与所述金属条形状适配,使得所述金属条可完全地置于所述条形槽内。采用本实用新型,不再需要拔掉水晶头,可减少水晶头插接次数,从而提高水晶头的寿命。

Description

电子配线线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连接件领域,涉及一种电子配线线缆,特别是一种无需插拔即可控制通断、电磁干扰低的电子配线线缆。
背景技术
水晶头是一种用于将电子配线线缆连接到网络上的连接件,主要用于信号连接作用。现有的水晶头包括金属簧片构成的接线端子和塑料壳体。在检修、需要断网的情况下,需要反复插拔水晶头,容易导致水晶头的接电端子疲劳受损,影响使用寿命。
现有的一些改进结构是在与水晶头的线缆中加入控制线,用来控制水晶头的通断。但是加入控制线会带来严重的电磁干扰,影响信号传输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水晶头的反复插拔同时不影响信号传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需插拔即可控制通断、电磁干扰低的电子配线线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子配线线缆,包括线缆和水晶头,所述水晶头的后端与所述线缆的接头插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晶头包括塑料壳体,所述塑料壳体前端设有接电端子,所述塑料壳体后端设有与线缆插接的插槽,所述塑料壳体上表面两侧边分别开设有条形槽,每个所述条形槽内装有金属条,所述金属条包括一根直线条,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直线条末端的U形条,所述U形条的自由端垂直于所述直线条地连接于所述直线条的末端,所述条形槽的形状与所述金属条形状适配,使得所述金属条可完全地置于所述条形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壳体后端的插槽包括两外侧壁的弹片,还包括每侧所述弹片前外侧壁上开设的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位于所述条形槽对应于放置所述U形条的部分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壳体前端还设有便于将所述水晶头紧密结合接合的弹性压片。
进一步地,所述线缆包括线束和与水晶头连接的接头,所述线束包括进行数据传输的线芯、设置在所述线芯外的两根导线以及将所述线芯和导线包覆的保护外层,所述两根导线穿过所述接头分别与所述水晶头的两个所述金属条的U形条分别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两侧侧面分别对称设有凸块,所述接头的前端具有对称的两个弹性臂,且所述两个弹性臂之间的宽度大于所述两个凸块之间的宽度并在被弹性挤压时宽度缩小。
进一步地,所述线芯包括多根传输线以及将所述多根传输线包覆的保护芯层,所述线芯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导线对称设置在所述保护芯层外表面的两侧,所述保护外层将所述的导线和线芯包覆而整体成椭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线缆的两个弹性臂分别卡入所述水晶头两侧壁的第二槽口中,所述线缆的两个所述凸块分别卡入所述水晶头两侧壁的第一槽口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配线线缆采用金属条和导线接通配合控制器的结构,当需要电子配线线缆断路时,不再需要拔掉水晶头,而直接调节控制器,即可使得水晶头断线。将金属条设置于水晶头上表面在不增加水晶头尺寸的基础上使得通断信号对水晶头传输信号的干扰将至最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塑料壳体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金属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塑料壳体装上图2所示金属条的剖面图;
图4是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线缆的线束的剖面图;
图6是图3的水晶头和图4所示线缆插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对应的标号为:
1、水晶头;10、塑料壳体;11、接电端子;12、条形槽;13、弹片;14、第一槽口;15、第二槽口;16、弹性压片;100、金属条;101、直线条;102、U形条;2、线缆;20、接头;21、线束;22、弹性臂;23、凸块;210、传输线;211、保护芯层;212、保护外层;213、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保护一种水晶头和线缆,还保护由该水晶头和线缆装接而成的电子配线线缆。本文的电子配线线缆为各种需要利用水晶头与接口连接以传输数据的线,例如网线、电话线等。
优选实施例的水晶头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塑料壳体1和金属条100。其中,塑料壳体1前端设有接电端子11,用于与接口连接。后端设有中空的插槽,用来与线缆插接。
插槽如图1所示,具有底部和连接在底部两端的两个平行侧壁。侧壁后端为两个弹片13,具有一定的向外侧形变的能力。并且,在每个侧壁从上表面向下开设具有一定深度的第一槽口14。在侧壁上还开设有第二槽口15,其位于第一槽口14的前方。且第二槽口15自下底面开设并向上延伸。
塑料壳体1的前端为整体具有上、下及两侧侧面的矩形体,接电端子11位于前端端面上,弹性压片16的底端接在上表面的靠近前端面的位置,而自由端则向后延伸。弹性压片16用来被挤压而进入接口内以使得水晶头与接口结合紧密。
在前端的上表面的两侧边缘附近分别开设有条形槽12,该条形槽12包括在前端上表面上的直线槽部分和延伸至后端插槽两个侧壁上的U形槽部分,且该U形槽部分与第一槽口14并排设置。
条形槽12用来容纳金属条100。如图2所示,金属条100包括直线条101和U形条102。其中,直线条101成扁平状,与直线槽部分形状相适配。U形条102的自由端与直线条101的末端连接且垂直于直线条101,其形状与U形槽部分相适配,使得可刚好放入到U形槽部分中。
如图3所示,每根金属条100分别刚好装入到塑料壳体10的两个条形槽12中,使得U形条102位于U形槽部分中并对应于第一槽口14的内侧。为了增强结合力,可将金属条100粘到条形槽12内。
两个金属条100由于位于塑料壳体10的外表面上,与塑料壳体10内部的传输线隔离开,因此金属条100导电时对传输线的电磁干扰将会大大降低,从而可减少传输线的噪音,保证数据传输性能。
水晶头需要与线缆配合才能使得所述金属条100接通电路而实现控制水晶头的通断。因此,本实用新型还保护一种与该水晶头相配合的线缆。
具体地,如图4、图5所示,线缆2包括线束21和接头20,接头20用来与水晶头1的后端插槽连接。
线束21如图5所示,包括用来与水晶头1的接电端子11连接以进行数据传输的线芯,线芯包括多根传输线210,通常为8根,每根传输线210分别由绝缘层包覆,而多根传输线210整体通过绝缘的保护芯层211包覆。通常,传输线210和保护芯层211构成的线芯的截面为圆形。
线束21还设有分别用来与两根金属条100电连接的两根导线213,其对称地放置在线芯外表面的两侧,再通过保护外层212整体包覆,使得线束21的截面呈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采用椭圆形的线束21,不会增加额外的制造成本,可适用于现有的制作圆形线缆的各种设备。
而由于导线213是设置在传输线210组成的线芯之外的,与传输线210隔有0.3~0.5毫米甚至更大的距离,二者之间还通过保护芯层隔离开,能够有效防止电磁干扰。
当线缆2与水晶头1插接,两根导线213将分别穿过线缆2的接头20并与两金属条100电连接。
具体地,如图4所示,接头20两侧侧面分别对称设有凸块23,凸块23的形状与水晶头1的第一槽口14的形状互补。进一步地,接头20的前端对称设有两个弹性臂22,两个弹性臂22之间平行间隔设置,二者的底部通过一连接面连接,且两弹性臂22之间的距离略大于两凸块23之间的距离。
上述的水晶头1和线缆2装配成一体后即可得到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电子配线线缆,如图6所示。具体地装接过程为,通过挤压两个弹性臂22将二者弹性形变之间距离变小,从而可以进入到水晶头1的插槽内,并向水晶头1里推进,直到弹性臂22到达第二槽口15,弹力释放从而卡入到第二槽口15内。而此时,对应地,凸块23分别挤入插槽的两个弹片13之间,并卡入到第一槽口14内。
而线缆2中的多根传输线210连接到接电端子11上,两个导线213穿出接头20后剥去绝缘皮折入到U形槽部分内。金属条100装入到条形槽12内,且U形条102装入到U形槽部分,从而与导线213电连接。
两根导线213在线缆2的另一端与一控制器连接。与水晶头1接通的接口也在两金属条100的位置相应地设有与金属条100电连接的通路,则通过控制器即可控制导线213与金属条100的通路的通断,从而控制整个水晶头的通断。
采用这种金属条和导线接通配合控制器的结构,当需要电子配线线缆断路时,不再需要拔掉水晶头1,而直接调节控制器,即可使得水晶头断线。这样可减少水晶头插接次数,从而提高水晶头的寿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水晶头、线缆、电子配线线缆、接电端子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7)

1.一种电子配线线缆,包括线缆和水晶头,所述水晶头的后端与所述线缆的接头插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晶头包括塑料壳体,所述塑料壳体前端设有接电端子,所述塑料壳体后端设有与线缆插接的插槽,所述塑料壳体上表面两侧边分别开设有条形槽,每个所述条形槽内装有金属条,所述金属条包括一根直线条,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直线条末端的U形条,所述U形条的自由端垂直于所述直线条地连接于所述直线条的末端,所述条形槽的形状与所述金属条形状适配,使得所述金属条可完全地置于所述条形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配线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壳体后端的插槽包括两外侧壁的弹片,还包括每侧所述弹片前外侧壁上开设的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位于所述条形槽对应于放置所述U形条的部分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配线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壳体前端还设有便于将所述水晶头紧密结合接合的弹性压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子配线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包括线束和与水晶头连接的接头,所述线束包括进行数据传输的线芯、设置在所述线芯外的两根导线以及将所述线芯和导线包覆的保护外层,所述两根导线穿过所述接头分别与所述水晶头的两个所述金属条的U形条分别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配线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两侧侧面分别对称设有凸块,所述接头的前端具有对称的两个弹性臂,且所述两个弹性臂之间的宽度大于所述两个凸块之间的宽度并在被弹性挤压时宽度缩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配线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包括多根传输线以及将所述多根传输线包覆的保护芯层,所述线芯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导线对称设置在所述保护芯层外表面的两侧,所述保护外层将所述的导线和线芯包覆而整体成椭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配线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的两个弹性臂分别卡入所述水晶头两侧壁的第二槽口中,所述线缆的两个所述凸块分别卡入所述水晶头两侧壁的第一槽口中。
CN201320837873.9U 2013-12-18 2013-12-18 电子配线线缆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319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37873.9U CN203631920U (zh) 2013-12-18 2013-12-18 电子配线线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37873.9U CN203631920U (zh) 2013-12-18 2013-12-18 电子配线线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31920U true CN203631920U (zh) 2014-06-04

Family

ID=50818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37873.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31920U (zh) 2013-12-18 2013-12-18 电子配线线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319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6238A (zh) * 2013-12-18 2014-04-23 宁波意欧迅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配线线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6238A (zh) * 2013-12-18 2014-04-23 宁波意欧迅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配线线缆
CN103746238B (zh) * 2013-12-18 2016-04-20 宁波意欧迅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配线线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6740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3300845U (zh) 卡缘线缆连接器组合
CN201478528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JP3174582U (ja) マグネット付きケーブル
CN101944676B (zh) 双面连接器模块
CN203119137U (zh)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和端子
CN203631920U (zh) 电子配线线缆
CN203631894U (zh) 智能控制水晶头
CN204349021U (zh) 一种电连接器以及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1814334A (zh) 双层导体扁平软排线
CN1996680A (zh) 母线连接器
CN103746228B (zh) 智能控制水晶头
CN104604062B (zh) 电接线盒
CN101510638B (zh) 扁平形柔性电缆束
CN204464601U (zh) 利用组装式舌板定位间隔板的讯号连接器
CN103746238B (zh) 电子配线线缆
CN204707345U (zh) 一种可弯曲的电路板
CN203180090U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组
CN201204278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3300846U (zh) 卡缘线缆连接器组合
JP3164221U (ja) 端子アース構造付きコネクタ
CN201570689U (zh) Sata电连接器
CN201323340Y (zh) 电连接器
CN204243413U (zh) 一种网线连接器
CN2519455Y (zh) 插座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20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