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22986U - 家用榨油机 - Google Patents

家用榨油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22986U
CN203622986U CN201320757556.6U CN201320757556U CN203622986U CN 203622986 U CN203622986 U CN 203622986U CN 201320757556 U CN201320757556 U CN 201320757556U CN 203622986 U CN203622986 U CN 2036229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oil
dynamical element
cavity volume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575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孝忠
丁大海
刘金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VZHIYUAN DIGIT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VZHIYUAN DIGIT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VZHIYUAN DIGIT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VZHIYUAN DIGIT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5755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229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229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2298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家用榨油机包括壳体、投料装置、榨油装置、及控制装置,投料装置包括投料装置、预热装置;投料装置包括投料组件、投料容腔及配合容腔;投料组件包括搅拌刀、搅拌刀动力元件;预热装置包括预热组件;预热组件包括加热套环;榨油装置包括榨油组件,榨油组件包括套筒、压榨螺杆;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板、控制电路,预热组件包括:套设在套筒上并通过将热量传导到套筒上以预热原料的加热套环;上述家用榨油机采用生榨榨油技术,不对原料进行炒制加热,通电加热加热套环并通过套筒热传导以对原料预加热,再控制榨油组件进行榨油;控制装置控制加热套环温度自动调整,通过加热套环热传导给套筒后使榨油原料温度升高,大大提高原料的出油率。

Description

家用榨油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榨油机,尤其是一种家庭用榨油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用榨油机,一般采用将原料炒熟或半熟后进行榨油,但这种榨油方式,出油率较低,且先要将原料进行炒制加热,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且需设置体积较大的加热设备,导致设备较庞大。
还有一种家用榨油机包括:投料杯或投料装置、及设置榨油组件的机座,投料杯或投料装置与机座都采样封闭箱体或壳体结构。投料杯或投料装置需成型出杯体或壳体结构,为了保证投料装置的使用强度,一般采用分别成型出底盖、外壁及上盖进行组合安装,还另需成型出料装置及一些零部件。
机座需成型组装出整个机座箱体结构,也需成型出底座、侧壁及箱盖结构等。而每个组装的部件都需要一套成型模具成型出相应的零部件进行组装,由于传统的榨油机结构复杂,相应需要的模具也较多,从而成本较高;且成型出后,还需对成型出的零部件进行组装。组装工序也相当繁琐,当需维护时,拆装都比较繁琐,费时费力。
且由于结构庞大,一般采用将榨油组件设置在机箱外,榨油组件裸露在外面极易被污染,油也极易被污染;且榨油组件裸露在外,榨油时又会造成环境污染;且现有的家用式榨油机由于电路设计缺点,导致工作极易不稳定,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出油率的家用榨油机。
一种家用榨油机,包括:壳体、容置在所述壳体中并压榨榨油的榨油装置、容置在所述壳体中并将原料输送给所述榨油组件进行榨油的投料装置、及控制所述投料装置投料给榨油装置并驱动榨油装置进行榨油的控制装置,所述投料装置包括:将原料投送给所述榨油装置的投料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容纳容腔中并容纳原料的投料容腔,所述投料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投料容腔底部以驱动进行搅拌输送原料的搅拌刀、及驱动搅拌刀运动的搅拌刀动力元件;所述预热装置包括:对原料进行预热的预热组件;所述榨油装置包括:榨油组件、驱动所述榨油组件进行榨油的榨油动力元件,所述榨油组件包括:中空筒状结构的套筒、设置在套筒中的压榨螺杆;所述预热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套筒上并通过将热量传导到套筒上以预热原料的加热套环。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套环套设在所述套筒的外壁上,所述加热套环与所述套筒为紧配合或过盈配合,所述套筒上设置有限位所述加热套环的限位挡圈;所述投料容腔上设置有将原料输送给榨油组件以进行榨油的上料口;所述榨油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料口相应进行设置有进料口。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榨油动力元件包括:驱动所述套筒转动的套筒动力元件、及驱动所述压榨螺杆工作的压榨动力元件;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板、及与所述控制板连接的控制电路,所述搅拌刀动力元件通过连接器CN2接入到控制该搅拌刀动力元件工作的继电器RY1,所述加热套环通过连接器CN3接入到控制该加热套环工作的继电器RY2,所述继电器RY1与继电器RY2连接后通过连接器CN8接入到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插头CN11接入到外部交流电源;插头CN11通过连接到连接器CN6为控制电路供电;所述连接器CN6的第一脚与第三脚之间并联有压敏电阻与电容CX;所述连接器CN6的第一脚分别通过连接器CN2、CN3各自对应接入到继电器RY1、继电器RY2,所述连接器CN6的第三脚分别将电源接入到继电器RY1、继电器RY2的另一输入端口上;所述连接器CN6输出的供电电源通过整流器DZ2、继电器RY4或RY5通过连接器CN9接入到套筒动力元件或压榨动力元件。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RY4、RY5中一个通过连接器CN9与所述套筒动力元件连接,另一个通过连接器CN9与所述压榨动力元件连接并控制套筒动力元件或压榨动力元件工作;所述整流器DZ2为硅桥式整流器;所述整流器DZ2的一脚与四脚之间并联有极性电容C14。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RY1、继电器RY2的输出端口汇合后通过整流器DZ1、连接器CN7将供电电源接入到所述控制板的供电端口;所述继电器RY1、继电器RY2的公共端与整流器DZ1之间连接有并联连接的电容C8、C9;所述电容C8、C9的另一公共端接地。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料口或进料口的相应位置设置有开启或关闭所述进料口的进料开合装置,所述进料开合装置由进料动力元件驱动进行开合工作;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继电器RY1、继电器RY2的输出公共端连接的稳压电路U2,所述稳压电路U2的输出端连接到驱动进料动力元件工作的电机驱动板U1;所述电机驱动板U1通过连接器CN1与进料动力元件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下壳、及罩设在所述下壳上的上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卡持连接;所述下壳包括:承载底座、围绕该底座边缘形成下壳的容纳容腔的下壳侧壁,所述榨油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套筒中的滤网;所述压榨螺杆一端伸出所述套筒并与所述套筒动力元件连接;所述套筒于远离所述套筒动力元件的另一端形成排渣口。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投料装置还包括:相对置于所述投料容腔下方位置的配合容腔;所述投料容腔底部设置有托料的托料部、及围绕所述托料部形成的环面状的引导斜面;所述上壳包括:形成上壳的容纳容腔的上壳侧壁;所述投料容腔设置于所述上壳的容纳容腔中相对置于上部位置,并以容置投料组件;所述配合容腔与所述下壳配合设置;所述上壳还包括:封设在所述投料容腔上的上盖;所述榨油组件突设在所述下壳上并容置在所述上壳的配合容腔中。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上设置有卡持件,所述上壳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持件卡持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槽由所述上壳侧壁的底部沿所述上盖方向凹陷设置并形成配合缺口;所述下壳侧壁包括:下壳侧壁体、及与所述下壳侧壁体枢接开合的侧门;所述上壳侧壁与所述投料容腔的侧壁之间隔空设置,所述上壳侧壁的上端与所述投料容腔的侧壁上端连接形成上面板;所述上面板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上盖一端与所述上面板枢接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上面板弹性卡持以进行开合。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的内壁的下侧面由、相对靠近套筒动力元件或压榨动力元件的一端向排渣口的另一端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套筒的下侧壁上设置有出油口;所述榨油组件的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套筒的上侧壁上,所述上料口设置在所述托料部上;所述上料口沿靠近所述下壳方向延伸形成通向所述配合容腔的上料导槽;所述上料导槽与所述榨油组件的进料口配合设置并引导原料进入该榨油组件的进料口。
上述的家用榨油机在采用生榨技术进行榨油,节约榨油时间,并减少供电功率,节约消费者及生产厂家成本,榨油机容器本身不对材料进行炒制加热,而是利用加热套环对榨油组件的套筒进行加热的方式对原料预加热后,再控制榨油组件进行榨油;加热套环与套筒外壁贴合进行加热,控制装置控制加热套环温度可自动调整,如在150-200度范围内调节,当原料在进入投料容腔后,通过进料口进入到套筒中,通过加热套环热传导给套筒后使榨油原料温度升高,大大提高原料的出油率;搅拌刀动力元件上装载搅拌刀,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搅拌刀动力元件旋转,搅拌刀对容器的每个死角位置进行物料清扫, 从而防止物料会残留容器内,同时防止在原料通过投料容腔进入到榨油组件的套筒时、物料在进料口处堵塞;且将投料装置及榨油装置都设置在壳体中,避免榨油装置或投料装置裸露在外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家用榨油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家用榨油机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家用榨油机的另一方向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4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榨油组件与预热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榨油组件与预热组件的另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加热套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家用榨油机100的部分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家用榨油机100,包括:壳体20、容置在壳体20中的投料装置60及榨油装置40、控制投料装置60进行投料及榨油装置40进行榨油的控制装置。
本实施例的使用的方向或方位基于本实施例的榨油机100的工作状态的位置进行具体说明,不作为限于本实施例的说明。
本实施例的投料装置60包括:投料组件62、设置在壳体20的容纳容腔中并容置投料组件62的投料容腔243、及相对置于投料容腔243下方位置的配合容腔245。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投料组件62包括:相对设置在投料容腔243底部并搅拌输送原料的搅拌刀620、及驱动搅拌刀620运动的搅拌刀动力元件。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榨油装置40包括:榨油组件42。本实施例的榨油组件42包括:中空筒状结构的套筒422、设置在套筒422中的压榨螺杆(未示出)。本实施例的榨油装置40还包括:驱动榨油组件42进行榨油的榨油动力元件。本实施例的榨油动力元件包括:驱动套筒422转动的套筒动力元件、及驱动压榨螺杆工作的压榨动力元件。
如图6至图8所示,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家用榨油机100还包括:预热组件。预热组件包括:加热套环642。本实施例的加热套环642套设在套筒422上将热量通过套筒422传导给套筒中的原料,以对原料进行预热。
本实施例的加热套环642套设在套筒422的外壁上。优选的,本实施例加热套环642为有效的将热量传导给套筒422,加热套环642与套筒422为紧配合或过盈配合,或与套筒422为贴合设置。为了定位安装加热套环642,本实施例的套筒422上设置有限位加热套环642的限位挡圈444。本实施例的加热套环642通电加热、将热量通过套筒422传导给原料以对原料进行预热。
如图1至图5及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板、及与控制板连接的控制电路。搅拌刀动力元件通过连接器CN2接入到控制该搅拌刀动力元件工作的继电器RY1。加热套环642通过连接器CN3接入到控制该加热套环642工作的继电器RY2。本实施例的继电器RY1与继电器RY2连接后通过连接器CN8接入到控制板。控制电路通过插头CN11接入到外部交流电源;插头CN11通过连接到连接器CN6为控制电路供电。连接器CN6的第一脚与第三脚之间并联有压敏电阻VDR与电容CX。连接器CN6的第一脚分别通过连接器CN2、CN3各自对应接入到继电器RY1、继电器RY2。连接器CN6的第三脚分别将电源接入到继电器RY1、继电器RY2的另一输入端口上。连接器CN6输出的供电电源通过整流器DZ2、继电器RY4或RY5通过连接器CN9接入到套筒动力元件或压榨动力元件。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继电器RY4、RY5中一个通过连接器CN9与套筒动力元件连接,另一个通过连接器CN9与压榨动力元件连接;并控制套筒动力元件或压榨动力元件工作。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整流器DZ2为硅桥式整流器。整流器DZ2的一脚与四脚之间并联有极性电容C14。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继电器RY1、继电器RY2的输出端口汇合后通过整流器DZ1、连接器CN7将供电电源接入到控制板(未示出)的供电端口。继电器RY1、继电器RY2的公共端与整流器DZ1之间连接有并联连接的电容C8、C9;电容C8、C9的另一公共端接地。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投料容腔243的底部设置有托料部2436、及围绕托料部2436形成的环面状的引导斜面2434。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榨油组件42上、并与投料容腔243相应设置有进料口420。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投料容腔243上设置有将原料输送给榨油组件42以进行榨油的上料口2430。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进料口420设置在榨油组件42上,并与投料容腔243的上料口2430对应设置。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投料容腔243的上端开口形成投料口2432。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榨油组件的进料口420设置在套筒422的上侧壁上。投料容腔243的上料口2430设置在投料容腔243底部的托料部2436上。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上料口2430沿靠近下壳22的方向延伸形成通向配合容腔245的上料导槽2435。上料导槽2435与榨油组件42的进料口420配合设置,并引导原料进入该榨油组件42的进料口42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料导槽2435套设在套筒422的进料口420上。
本实施例的进料口420或上料口2430的相应位置上设置有启动向榨油组件42的套筒422进行进料或关闭进料的进料开合装置。进料开合装置由进料动力元件驱动进行开合工作。进料开合装置可以为挡板式结构如扇形伸缩板、或抽拉式挡板等。
为了方便操作,避免原料因进料开合装置开启或关闭动作引起不必要的浪费,本实施例的进料开合装置与上料口2430相应设置、并通过开启或关闭上料口2430的以启动进行进料或停止进料。本实施例的进料开合装置设置为与上料口2430进行配合的抽拉式进料开合装置。优选的,本实施例的进料开合装置可设置为与上料导槽2435的底部端口相应设置的抽拉式进料开合装置。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还包括:与继电器RY1、继电器RY2的输出公共端连接的稳压电路U2。稳压电路U2的输出端连接到驱动进料动力元件工作的电机驱动板U1。电机驱动板U1通过连接器CN1与进料动力元件连接。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电机驱动板U1与稳压电路U2之间连接有并联连接的电容C1、C2;电容C1、C2的另一端的公共端接地。
本实施例的壳体20包括:下壳22、及罩设在下壳22上的上壳24。进一步,本实施例优选的,上壳24与下壳22卡持连接。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下壳22包括:承载底座220、围绕该底座220边缘形成下壳22的容纳容腔的下壳侧壁222。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上壳24包括:形成上壳24的容纳容腔240的上壳侧壁242。进一步,本实施例的上壳侧壁242上于套筒422的相应位置设置有避空缺口2428。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投料容腔243设置在上壳24的容纳容腔240中并相对置于上部位置,并以容置投料组件。本实施例的配合容腔245相对置于投料容腔243下方位置并以与下壳22配合设置。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上壳24还包括:封设在投料容腔243上的上盖246。进一步,本实施例的上盖包括:上盖本体2462、及与上盖本体2462扣合连接的上盖扣盖2464。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榨油组件42突设在下壳22上,并与上壳24配合容置在该上壳24的配合容腔245中。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下壳22上设置有卡持件。上壳侧壁242上设置有与卡持件卡持配合的卡槽。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卡槽由上壳侧壁242的底部沿上盖方向凹陷设置并形成配合缺口247。
进一步,下壳侧壁222包括:下壳侧壁体223、及与下壳侧壁体223枢接开合的侧门225。为了方便开启侧门225,在侧门225上进行开合的一边边缘上设置有把扣2252。为方便观察盛油容器的盛装情况,可在侧门225上设置观察窗2254。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下壳22的容纳容腔220中设置有封闭动力元件形成动力元件容腔227。下壳22的容纳容腔220于动力元件容腔227相对一侧形成盛油腔229。当榨油时,可在盛油腔229中放置盛油容器,以盛接榨油组件42压榨输送出的油。动力元件容腔227容设套筒动力元件、及压榨动力元件。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动力元件容腔227包括:主容腔2270,及设置在主容腔2270上、并突出下壳侧壁体223设置、且与上壳24的配合容腔245相匹配设置以限位配合的凸台2272。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凸台2272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动力元件与榨油组件42的装配孔2274。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榨油组件42包括:中空筒状结构的套筒422、设置在套筒422中的压榨螺杆(未示出)、设置在套筒422中的滤网(未示出)。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压榨螺杆一端伸出套筒并与动力元件连接。套筒422靠近动力元件的一端密封设置,套筒422于远离动力元件的另一端形成排渣口424。
进一步,为了防止油经排渣口424流出,本实施例的套筒422的内壁的下侧面由靠近动力元件的一端向靠近排渣口424的一端的向上倾斜设置。
进一步,为了方便将榨油组件42压榨出的油导出,本实施例的套筒422的下侧壁上设置有出油口。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上壳侧壁242与投料容腔243的侧壁之间隔空设置。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上壳侧壁242的上端与投料容腔243的侧壁上端连接形成上面板249。上面板249上设置有操作面板248。操作面板248连接有控制电路(未图示)。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操作面板248上设置有操作按键。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操作按键优选为触摸按键。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上盖246一端与上面板249枢接连接、其另一端与上面板249弹性卡持以进行开合。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榨油组件的进料口420设置在套筒422的上侧壁上。投料容腔243的上料口2430设置在投料容腔243底部的托料部2436上。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上料口2430沿靠近下壳22的方向延伸形成通向配合容腔245的上料导槽2435。上料导槽2435与榨油组件42的进料口420配合设置,并引导原料进入该榨油组件42的进料口42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料导槽2435套设在套筒422的进料口420上。
本实施例的榨油动力元件设置在下壳22中。本实施例的套筒动力元件、及压榨动力元件都设置在下壳22中。
本实用新型的上壳与下壳22卡持连接,拆装容易,方便组成、维护及清洗;且上壳仅需成型出上壳侧壁及上盖,下壳仅需成型出底座与下壳侧壁,在通过上壳侧壁与下壳卡扣连接,精简了结构,上壳省略了传统的底盖结构,下壳省略了传统的上盖结构,精简成型部件,从而节省了相应的成型模型,很大了节省了制造成本;也使整个榨油机结构简单,也节省了组装工艺及时间,提高了生产制造效率,节省了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家用榨油机采用生榨技术进行榨油,节约榨油时间,并减少供电功率,节约消费者及生产厂家成本,榨油机容器本身不对材料进行炒制加热 ,而是利用加热套环642对套筒422进行加热的方式对原料预加热后进行控制榨油组件进行榨油。加热套环642与套筒422外壁贴合进行加热,控制装置控制加热套环642温度可自动调整,如在150-200度范围内调节,当原料在进入投料容腔243后,通过进料口进入到套筒中,通过加热套环642热传导给套筒422后使榨油原料温度升高,大大提高原料的出油率。搅拌刀动力元件上装载搅拌刀,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搅拌刀动力元件旋转,配合搅拌刀动力元件上设计的搅拌刀对容器的每个死角位置进行物料清扫, 从而防止物料会残留容器内,同时防止在原料通过投料容腔243进入到榨油组件的套筒时、物料在进料口处堵塞。本实施例的搅拌刀动力元件驱动搅拌刀还可以进行翻料,炒料,搅拌等。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加热套环642对套筒加热到170度后,控制装置控制套筒动力元件驱动套筒422转动,并控制压榨动力元件驱动压榨螺杆挤压原料进行榨油工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容置在所述壳体中并压榨榨油的榨油装置、容置在所述壳体中并将原料输送给所述榨油组件进行榨油的投料装置、及控制所述投料装置投料给榨油装置并驱动榨油装置进行榨油的控制装置,所述投料装置包括:将原料投送给所述榨油装置的投料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容纳容腔中并容纳原料的投料容腔,所述投料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投料容腔底部以驱动进行搅拌输送原料的搅拌刀、及驱动搅拌刀运动的搅拌刀动力元件;所述预热装置包括:对原料进行预热的预热组件;所述榨油装置包括:榨油组件、驱动所述榨油组件进行榨油的榨油动力元件,所述榨油组件包括:中空筒状结构的套筒、设置在套筒中的压榨螺杆;所述预热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套筒上并通过将热量传导到套筒上以预热原料的加热套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套环套设在所述套筒的外壁上,所述套筒上设置有限位所述加热套环的限位挡圈;所述投料容腔上设置有将原料输送给榨油组件以进行榨油的上料口;所述榨油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料口相应进行设置有进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油动力元件包括:驱动所述套筒转动的套筒动力元件、及驱动所述压榨螺杆工作的压榨动力元件;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板、及与所述控制板连接的控制电路,所述搅拌刀动力元件通过连接器CN2接入到控制该搅拌刀动力元件工作的继电器RY1,所述加热套环通过连接器CN3接入到控制该加热套环工作的继电器RY2,所述继电器RY1与继电器RY2连接后通过连接器CN8接入到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插头CN11接入到外部交流电源;插头CN11通过连接到连接器CN6为控制电路供电;所述连接器CN6的第一脚与第三脚之间并联有压敏电阻与电容CX;所述连接器CN6的第一脚分别通过连接器CN2、CN3各自对应接入到继电器RY1、继电器RY2,所述连接器CN6的第三脚分别将电源接入到继电器RY1、继电器RY2的另一输入端口上;所述连接器CN6输出的供电电源通过整流器DZ2、继电器RY4或RY5通过连接器CN9接入到套筒动力元件或压榨动力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RY4、RY5中一个通过连接器CN9与所述套筒动力元件连接,另一个通过连接器CN9与所述压榨动力元件连接并控制套筒动力元件或压榨动力元件工作;所述整流器DZ2为硅桥式整流器;所述整流器DZ2的一脚与四脚之间并联有极性电容C1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RY1、继电器RY2的输出端口汇合后通过整流器DZ1、连接器CN7将供电电源接入到所述控制板的供电端口;所述继电器RY1、继电器RY2的公共端与整流器DZ1之间连接有并联连接的电容C8、C9;所述电容C8、C9的另一公共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口或进料口的相应位置设置有开启或关闭所述进料口的进料开合装置,所述进料开合装置由进料动力元件驱动进行开合工作;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继电器RY1、继电器RY2的输出公共端连接的稳压电路U2,所述稳压电路U2的输出端连接到驱动进料动力元件工作的电机驱动板U1;所述电机驱动板U1通过连接器CN1与进料动力元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下壳、及罩设在所述下壳上的上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卡持连接;所述下壳包括:承载底座、围绕该底座边缘形成下壳的容纳容腔的下壳侧壁,所述榨油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套筒中的滤网;所述压榨螺杆一端伸出所述套筒并与所述套筒动力元件连接;所述套筒于远离所述套筒动力元件的另一端形成排渣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装置还包括:相对置于所述投料容腔下方位置的配合容腔;所述投料容腔底部设置有托料的托料部、及围绕所述托料部形成的环面状的引导斜面;所述上壳包括:形成上壳的容纳容腔的上壳侧壁;所述投料容腔设置于所述上壳的容纳容腔中相对置于上部位置,并以容置投料组件;所述配合容腔与所述下壳配合设置;所述上壳还包括:封设在所述投料容腔上的上盖;所述榨油组件突设在所述下壳上并容置在所述上壳的配合容腔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上设置有卡持件,所述上壳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持件卡持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槽由所述上壳侧壁的底部沿所述上盖方向凹陷设置并形成配合缺口;所述下壳侧壁包括:下壳侧壁体、及与所述下壳侧壁体枢接开合的侧门;所述上壳侧壁与所述投料容腔的侧壁之间隔空设置,所述上壳侧壁的上端与所述投料容腔的侧壁上端连接形成上面板;所述上面板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上盖一端与所述上面板枢接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上面板弹性卡持以进行开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内壁的下侧面由、相对靠近套筒动力元件或压榨动力元件的一端向排渣口的另一端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套筒的下侧壁上设置有出油口;所述榨油组件的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套筒的上侧壁上,所述上料口设置在所述托料部上;所述上料口沿靠近所述下壳方向延伸形成通向所述配合容腔的上料导槽;所述上料导槽与所述榨油组件的进料口配合设置并引导原料进入该榨油组件的进料口。
CN201320757556.6U 2013-11-27 2013-11-27 家用榨油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229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57556.6U CN203622986U (zh) 2013-11-27 2013-11-27 家用榨油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57556.6U CN203622986U (zh) 2013-11-27 2013-11-27 家用榨油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22986U true CN203622986U (zh) 2014-06-04

Family

ID=50809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5755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22986U (zh) 2013-11-27 2013-11-27 家用榨油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22986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0398A (zh) * 2014-07-24 2015-01-07 寇建华 家用榨油机
CN105269857A (zh) * 2014-07-23 2016-01-27 深圳欣阳云科技有限公司 榨油机控制系统
CN107097448A (zh) * 2016-02-23 2017-08-29 赐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榨油机及其榨油入料控制系统
CN107097453A (zh) * 2016-02-23 2017-08-29 赐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榨油机及其入料控制机构
CN107901482A (zh) * 2017-11-22 2018-04-13 贵州南方嘉木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压榨设备及其用于压榨茶叶籽油的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9857A (zh) * 2014-07-23 2016-01-27 深圳欣阳云科技有限公司 榨油机控制系统
CN104260398A (zh) * 2014-07-24 2015-01-07 寇建华 家用榨油机
CN107097448A (zh) * 2016-02-23 2017-08-29 赐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榨油机及其榨油入料控制系统
CN107097453A (zh) * 2016-02-23 2017-08-29 赐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榨油机及其入料控制机构
CN107901482A (zh) * 2017-11-22 2018-04-13 贵州南方嘉木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压榨设备及其用于压榨茶叶籽油的方法
CN107901482B (zh) * 2017-11-22 2019-07-12 贵州南方嘉木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压榨设备及其用于压榨茶叶籽油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22986U (zh) 家用榨油机
CN206059840U (zh) 桌面插座
CN106136903A (zh) 一种压力水咖啡壶的工作方法
CN205633797U (zh) 一种通用式感应垃圾桶桶盖
CN105962826A (zh) 一种智能纸巾盒
CN203449628U (zh) 家用榨油机
CN205996112U (zh) 注蜡机
CN213801282U (zh) 一种垃圾袋打包机构及智能垃圾桶
CN209325879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抽油烟机
CN207627005U (zh) 食物处理杯及食物处理机
CN207130224U (zh) 一种自动化动物油脂生产设备
CN207232843U (zh) 散热型电脑拖机卡
CN207342650U (zh) 一种搅拌防尘装置
CN206700962U (zh) 一种集尘布袋去尘器
CN206197723U (zh) 自动加水及加米的智能电饭煲系统
CN208597914U (zh) 一种具有内风扇的单电机驱动智能储存柜体
CN201568255U (zh) 一种电动自动充气气泵
CN204071812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能加热面包机的导向铰接装置
CN220216064U (zh) 真空清扫净化设备控制系统
CN216752614U (zh) 一种plc控制器散热结构
CN214407146U (zh) 一种标准化的换热站节能控制箱
CN218056855U (zh) 一种垃圾袋下袋装置
CN212996095U (zh) 一种翻盖式空气炸锅
CN215428628U (zh) 一种具有除尘装置的拌料机
CN218578658U (zh) 一种具有智能升降、可扩容、可自动打包的垃圾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Termination date: 201411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